专业制图华硕vg278q显示器评测京东售价21999的华硕PA32UC毕竟价钱有点高想听听大神们的建议?

欢迎您来到极速空间!
& 电脑显示器什么牌子好
电脑显示器什么牌子好
&显示器选购指南 &市场显示器主流品牌 小虫一一为您点评(此文更新时间,更新内容为绿色文字)
显示器选什么最好呢,有人说越贵越好,那不一定,同品牌32寸一般比23寸贵,但很多人用32寸却感觉不适应,太大了头晕。32寸的4K显示器有几千元的,有4万多的,对游戏玩家来说,4万可不一定比几千元的更好,因为很多天价显示器都是专业用途,对游戏玩家来说不对味,举个例子,某人准备跑长途客运赚钱,应该买辆50万的大客车,是不是500万的法拉利就更好?因此,只看价格对比是没有意义的,贵的不一定适合你的需求。
经常有客户问:显示器什么牌子好?看完此文你可能会有一个答案。
1、此文只涉及消费级电脑显示器,不包含电视、也不包含艺卓这类专业品牌。
2、此文只涉及一般容易买到的品牌,有很多优秀品牌的显示器(如三菱、夏普)在国内没有销售渠道,不在此文讨论范围。
& & & & 以前显示器中三大老一线品牌是:三星、飞利浦和LG,现在格局有变化,从广义上看一线品牌有:三星、LG、NEC、飞利浦、AOC、DELL、华硕(电竞类)。这里主要是从国内知名度、品牌历史、工厂实力、研发实力和国内销量这五个方面综合评判,仅为小虫个人看法。特别注意:一线和二线没有明确的界限,10个人可能有10种划分,一线品牌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比二线品牌的好,二线中也有很多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均高于一线。
三星(SAMSUNG):所有品牌显示器(包括杂牌)几乎都提供三年质保,唯独三星只提供一年,现在也是如此,这个确实让人想到了两个词:&牛&和&高傲&。不过,三星的技术实力和外观设计是其敢于&只质保一年仍然不愁销量&的基础(目前三星已经提升到了3年质保)。三星目前的高端显示器主要是PLS屏,和IPS相比总体效果在一个档次,但颜色(特别是红色)表现力要略微强于IPS,比如看一朵花,PLS屏的红色比IPS的要艳丽一点。但注意:如果不是图形为主的客户没有必要在意这个。
三星优点:技术领先、外观设计出色。
三星缺点:价格偏高,有的高端型号却搭配低端VGA线。
三星推荐型号:S24D360HL 23.6英寸 PLS 显示器 & &价格:899元 &&
LG:真心不错,技术研发能力强大。有人还记得&LG未来窗&吗?1998年,LG电子借助未来窗完全平面显示器迅速称为当时CRT领域的领导者,在中国显示器叱咤风云。IPS虽然是源于日立的技术,但市场很多中高端液晶都一度采用了LG的IPS屏。LG的官方售后让人非常满意,小虫的一个客户,大概在2012年买了一台LG某款23寸的显示器,当时购买价格为1200多元,2015年初这台显示器坏了,差1个月到质保期,于是小虫将其返给总代,由于此型号已经停产,也无法维修,最后官方给出了退款的处理方案,退了850元,而当时买一台全新的LG 23寸(参数还略高于以前的显示器)也只要860元,相当于只多花10元就能换全新机,这样的官方售后确实很赞。LG工厂无论规模还是技术实力都是一流的,最大缺点是在国内推广力度不足,运作上还欠火候。比如今年初,LG把三年质保改为一年,结果呢,销量下滑,草草收场,没等几个月又改回质保三年,感觉这个有点搞笑。
LG优点:技术领先、实力雄厚,官方售后服务好。
LG缺点:国内推广较低,外观创新不足。
LG推荐型号:LG 29UM58-P 29英寸21:9超宽屏幕 2K显示器
此型号很有特色,为21:9的超宽屏幕 &&
& & && & & &说完三星和LG,不得不说的是冠捷。这个以AOC起家的公司,于2005年收购荷兰飞利浦的显示器业务后,制造总量超过了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PC显示器制造商。冠捷的全称是:冠捷科技有限公司,于1999年10月在香港及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港股代码00903,目前最大股东是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股24.32% 。 (日数据)。有客户问:我买的AOC显示器上写的是&武汉艾德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和冠捷有什么关系呢?目前埃德蒙的法人股东为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而福建捷联为冠捷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这下应该清楚了,埃德蒙的大股东就是冠捷。&冠捷今后定位为纯代工,艾德盟为纯销售&。AOC是其英文名称缩写AOC名称来源于: Admiral Overseas Corporation(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为冠捷科技集团)。
& & & & & 冠捷旗下品牌主要有:日电(NEC)、飞利浦(PHILIPS)、AOC、 长城(GreatWall)、易美逊(ENVISION)、玛雅(MAYA)、拓普威(TOPVIEW)、梦想家(imagic)、米罗(milo)、纽索(NESO)、Amark等。
注:NEC品牌不属于冠捷,属于代理销售关系,由冠捷代工、负责渠道销售等,因此在广义上算是冠捷体系里面的一个品牌。
下面看看这些品牌的区别:
日电(NEC):在冠捷体系里面定位最高,唯一提供五年质保显示器(液晶屏三年)。NEC是以行业为主导,大众消费为辅,也就是主要是面向高端企业用户,在美国,intel、微软等科技领袖都以NEC显示器作为选用标准,由此可见其在显示器领域的领导者地位。NEC虽然是冠捷代工,但品质上没有妥协,从生产线、设计、制作参数等由NEC提供,比如指定用日本原装电容,台湾和大陆的都不行,我拆开过一个NEC看过:
这是一台NEC2201XG/M,使用的是一块完整的铁盘,主板锁附在大铁盘面上,上面再加隔离罩。这样的设计,使得整块液晶面板都在铁盘的屏蔽下,主板则在铁盘和金属隔离罩的双重屏蔽之下,这样的设计明显成本要高很多,但能最大程度对使用者提供保护。NEC的这种设计让我想到了老IBM THINKPAD笔记本这样完美的设计,对于产品质量绝不妥协的态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冠捷有专门的环保的生产线,NEC的产品必须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包括含铅等都是有严格要求,符合欧盟规定。
NEC优点:高端高品质,而价格并不离谱,比AOC价格只贵一点,外加五年质保,适合对于质量有超高要求的人士选择。(小虫目前用的就是NEC2308XI 红色,VGA+HDMI这款)
NEC缺点:国内渠道建设有待完善,网络推广乏力,缺少一些采用新技术,比如没有低蓝光、超高响应时间和超高刷新率的型号。
飞利浦(PHILIPS):1891年起源于荷兰的品牌,质量非常好。在CRT时代,AOC只能算杂牌,AOC的17寸/19寸纯平显示器网吧用的较多,由于每天用的时间较长,最能考验产品质量。很多AOC的显示器用三年就开始模糊了,而飞利浦等老一线品牌则仍然清晰,由此看出当时的AOC确实不怎么样。小虫第一台液晶是明基15寸,第二台就是飞利浦17寸,用了8年效果仍然如初。飞利浦显示器业务虽然被冠捷收购了,但是,它的一些高端显示技术等没有转让给冠捷,在产品开发主要还是飞利浦主导。另外,飞利浦这个品牌的含金量也比AOC略高于一些,因此目前在售的机型中,和AOC差不多参数的型号一般会略贵几十元。
飞利浦优点:定位高端,品质过硬,无铅环保,产品型号比NEC多更多,选择范围更大。
飞利浦缺点:开机有3秒蓝色显示PHILIPS的LOGO背景感觉刺眼,一些型号无法进入工厂模式关闭此LOGO显示。
飞利浦很多型号的机身较高,比如主流型号237E7,从底座到液晶屏幕的下端距离大约有12CM左右 ,而多数品牌的显示器此距离在9-10CM之间。虽然只多了大概2CM,但很多电脑桌的标准高度大约是72CM,身材较矮的人(比如小虫身高为167CM)使用的时候会导致视线和液晶屏幕中间平行。而根据人体工学,最舒适的视线应该是视线和液晶中间偏上的位置平行,以这样&俯视&15-30度看液晶中间最舒服。但如果用的桌子不到70CM高度,或者身材较高的人士,则适合用机身较高的机型。当然,这是选购的一些细节,仅仅是个人感觉。
&飞利浦推荐型号:飞利浦247E7QHSWP &23.6英寸 二代炫彩PLS屏 显示器
京东秒杀价格:809元,性价比高。
AOC:冠捷的主打品牌,定位覆盖高中低全系列。其中定位专业电竞领域的AGON系列(相当于AOC下的子品牌,显示器前面打AGON的LOGO,背面是AOC),你如果是专业游戏玩家可以考虑这个,例如: AG271QG这款,27寸2K IPS屏,165Hz刷新+灰阶4MS+不闪屏+低蓝光,AOC的高技术都用上了,当然价格也不菲,要3000多元。LUVIA卢瓦尔系列是AOC的一个定位高端精品的显示器系列,冠捷很多新技术和模具都被AOC先用,要高端,有比NEC飞利浦更高的型号,要低端,AOC也有更便宜的型号,可以说是大小通吃,谁让AOC是冠捷亲生儿子呢。
AOC推荐型号: I2490VXH/BS 23.8英寸 1.5mm窄边框 AH-IPS硬屏 低蓝光爱眼不闪 电脑显示器(HDMI版)
京东秒杀价格:849元 &
长城(GreatWall):主打中端。冠捷的最大股东就是长城电脑,现在正在对长城这个民族品牌发力,有一些新模具已经率先用于长城上,并且出现了一些高性价比型号。
长城推荐型号:长城(Great Wall) 24AL47WH/2 23.8英寸2K高分辨率微边框显示器 &千元内的2K显示器。
价格:969元 &
易美逊(ENVISION):定位中高端,但实际策略为&定高卖低&,差不多参数情况下价格上比AOC要便宜点,适合觉得AOC贵了点,而又不愿意用杂牌的客户选择。
冠捷其余品牌玛雅(MAYA)、拓普威(TOPVIEW)、梦想家(imagic)、米罗(milo)、纽索(NESO)、Amark小虫除最低端的Amark外都销售过,冠捷实行的是多品牌战略,很多品牌定位是有交叉的。
易美逊推荐型号: G272Q 27英寸 2K IPS显示器 &比AOC 27寸的2K价格更低,性价比高。
价格:1199元 & &
戴尔(DELL):戴尔没有自己的显示器工厂,代工厂比较多,如戴尔最火的型号:U2414H来至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前身是明基电通,老牌液晶厂商,自有品牌为BENQ,大概在2004年,小虫咬牙花了1700多元买了一台明基15寸,16MS响应时间,这可是最牛的了,当时多数LCD的是32MS响应时间的)戴尔其余代工厂家还有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为LG与冠捷的合资公司)等等。
DELL的系列区别:
U:高端,有升降旋转功能,,完美屏保证;
P:专业商用,比U差一点,有升降旋转功能,完美屏保证;
S:家用,不支持升降功能,没有完美屏保证
E:入门级商用,不支持升降功能,没有完美屏保证
SE系列:DELL整合家用S系列与企业E系列特点,推出适合家庭和企业的SE系列显示器。
DELL优点:U和P系列做的很不错,DELL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可谓非常老道。
DELL缺点:除了U和P系列,都没有完美屏保证。成都一家dell批发商说,就算U和P,万一遇到也不能直接更换,要直接找dell售后服务中心,出具鉴定证书后由dell官方提供售后。幸好,U和P极难遇到亮点,估计在在生产前已经对屏进行了挑选。而S、E、SE和P系列,均要3个亮点以上才能更换。而其它很多品牌的代理商都基本上能对95%以上的型号提供零亮点保证,可以说,零亮点保证的政策是dell显示器的软肋。
戴尔推荐型号: U2417H &23.8英寸 99% sRGB&&图形设计显示器
价格:1549元 & &&&
华硕(ASUS) :这家板卡行业老大在显示器领域并非强项,但华硕很聪明,选择了在图形和电竞等专业领域发力,在电竞领域中还一不小心冲到了第一。华硕2016年迄今在全球电竞显示器市占约在35%左右,位居第一)。就在上周(日),华硕PG258Q国内亮相,具备& 宇宙最快240HZ刷新率&和1ms GTG响应、同时也支持NVIDIA G-SYNC技术,以及GameVisual、GamePlus技术,减少延迟,闪烁问题,适合动作类、竞速类电竞游戏玩家选择。因此,华硕列为电竞显示器的一线品牌名至实归。
& & & & & 华硕和DELL一样,都没有自己的工厂,只做研发,然后交给代工厂生产。华硕代工厂比较多,上面的PG258Q是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代工的,记得戴尔U2414H也是这家工厂做的么?可惜,佳世达电通自有品牌明基BENQ却经营得不怎么样。华硕另外比较热销的MX279为乐辉液晶显示(苏州)有限公司代工(韩国LG在苏州投资兴建的工厂),其余代工厂还有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等。
华硕优点:研发技术力量强大,电竞类显示器排名第一,在图形领域中也有一些出色的产品。
华硕缺点:在显示器领域总体推广力度不足,产品价格偏高。
华硕推荐型号:VG278Q 27英寸 IPS &144hz &1ms电竞显示器
价格:2499元 &
宏碁(ACER):我们很多人读&鸿基&,在字典宏碁这个发音读[h&ng q&],碁是&棋&的异体字,因此发音和红旗一样。但由于这是台湾品牌,Acer官方答案是&H&ngjī&,结果我们很多人&一不小心&都读对了。在2002年,宏碁集团分割为Acer宏碁电脑、Benq明基电通和Wistron纬创资通。2007年,宏碁宣布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电脑品牌Gateway(捷威), 收购后年度营收将超过150亿美元,PC销量超过2000万台,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虽然宏碁在电脑制造领域是强者,其显示器多为代工。如:京东热销的S230HL由乐辉液晶显示(苏州)有限公司制造,其它代工厂还有苏州佳世达电通、 &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捷联电子等。
宏碁优点:性价比较好,参数相近的型号经常比AOC还便宜一点。
宏碁缺点:在显示器领域品牌号召力不足
宏碁推荐型号:暗影骑士KG251Q F 24.5英寸 144Hz 1ms 清电竞显示器 到DP接口 内置音箱&
价格:1399元 &
优派(ViewSonic):华人在美国创立的显示器著名品牌,小虫家里也有一台17寸的优派LCD,用了近10年效果仍然出色,从品质上看优派一点也不逊色于AOC,只是在市场的占有率不高。受限于人力成本,优派靠代工,自己基本不负责生产。
优派推荐型号:优派(ViewSonic) VX2478-smhd-2 & 23.8英寸 2K高分辨率微边框IPS显示器
点评:1000内2K显示器,3显示器老品牌,低蓝光+不闪屏,性价比高。
价格:999元 &&。&
惠科(HKC):成立于1997年,国内实力液晶显示器制造商。HKC一直性价比路线,依靠价格打市场,现在也开始在高端发力,不过仍然高举低价旗帜。
HKC推荐型号:GF40 23.6英寸144Hz刷新1800R曲面显示器(带DP接口)
价格:1149元 &
三色(SANC):成立于1998年,虽然国内知名度不如上面的一些大品牌,但工厂确实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为美国惠普(HP)和韩国现代液晶显示器做过代工,现在主推自有品牌&SANC&,发力高端电竞市场,当然价格必须亲民。三色的低端产品价格很低,具备很强竞争力,比如三色(SANC) M205+ 这款19.5寸液晶显示器,价格450元左右,做商务办公非常合适,这可能是二线大厂里面19寸规格里能找到价格最低的了。
声明:此文第一张图来源于ZOL,其余为pc小虫原创,严禁抄袭、转载(不允许转载的原因是小虫的一些观点和很多主流看法不同,小虫的观点很明确,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两头堵,也不想有太多人看到,以免引来一些争论,不是害怕争论,是没有时间,因此如果你看了小虫文章觉得有用,自己受益就好,不认同,关闭浏览器即可)
&&要选高性价比的电脑,可再看看下面文章:
最近想购买一个电竞显示器,玩玩吃鸡,不知道三星、AOC和鸿基的27寸2k144hz怎么选?价格感觉差三五百,选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区分他们之间的差距。求大神指导。
客服答复:2K+144吃鸡需要GTX1080TI显卡,先看看主机配置能否达标,否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具体型号可以到q.365pcbuy.com提问,这里只能打字
我建议作者在显示器方面还要介绍一项重要指标——输入延迟,这项指标在普通应用上感觉不出,但是在电竞应用上影响比较大。如果有实际型号数据再好不过了。
很多人问是否可以用电视当作电脑显示器使用?如果是玩FPS游戏千万别选电视,普通电视输入延迟50~几百MS不等,当你看到敌人的时候,人家已经开枪了。
我买了一台某东自由品牌27寸144hz的显示器,用笔记本HDMI输入检测输入延迟42ms,感觉极度夸张,比起一线品牌电竞显示器的20ms左右的输入延迟高了一倍。发誓以后不再碰。
客服答复:谢谢建议,显示器响应时间、刷新率和输入延迟对电竞选手有重要影响,前二者目前都会有参数公布,输入延迟由于没有统一规范,显示器的公布参数里面没有。
华硕(ASUS)PRIME B250M-PLUS 主板
金士顿(Kingston) 8G DDR4-2400 单条
显卡没要就用这个CPU的核显
电源450W左右
用途就是一些平面设计,主要用PS、AI,偶尔会用下3d Max做下室内效果图(不过很少),还可能会用到ZBrush。我这样会不会有点摊多啊,不肯多花钱还想能啥都兼顾。要不这样问吧,上面的的CPU、主板、内存兼容不?有没有配置上的冲突,然后在不另加显卡的情况下能使用PS、AI、3d Max、ZBrush软件不?
麻烦能解答一二,感谢!
客服答复:这配置兼容,但缺少硬盘。PS、ZBrush和3D MAX的轻度应用可以。
锐龙AMD R71800x
华硕(ASUS)PRIME X370-PRO 主板(AMD X370/socket AM4)
索泰(ZOTAC)GeForce GTX X-GAMING OC 绝地求生/吃鸡
金士顿(Kingston)骇客神条 Predator系列 DDR4 3000 8G 台式机
这种搭配合理吗?新手想自己组一台?请教
客服答复:配置不合理,CPU偏高,内存偏小
买了几款明基的旗舰27寸显示器,当时冲着护眼去的,而且价格实惠,但是外观丑,还没有壁挂,也没有2k等高科技。小虫怎么没有点评一下明基,这个牌子不好么?有神马是对于写代码的程序员来说,护眼比较好的大屏显示器。
客服答复:现在护眼技术一个是不闪屏,一个是低蓝光,二者同时具备就属于护眼较好的型号,明基的技术真的不错,dell的一些U系列就是明基代工,你的建议好,我空了补上
颗粒感 锯齿 怎么办
客服答复:可能显示器本身是有质量问题,或者为低端型号。也可能是信号线或者显卡
个人认为优派VA2349S的确当之无愧是现在最有性价比的显示器,唯一的缺点的确就是在外观上感觉一般(下框),但这不过是没什么所谓的“时尚感”,虽然我实在不知道这所谓的时尚感对用户实际应用到底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这显示器显示质量实在太好,是我经手过所有品牌型号中最好的(没有之一),远远胜过三星。
另外非常同意小编对尺寸的看法,的分辨率,最合适就是23-24英寸,这样的尺寸上字体大小(点距)才是最正常,最合适的,21.5英寸字太小了,看起来眼睛吃力。所以我极力推荐不要看21.5英寸的确能便宜上百元,不用为了省这区区一百亏待眼睛。
客服答复:很多人买三星都是冲外观去的
显示器用途广范围大,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楼主的概述是客观的没有倾向性的对将要购买的用户相信会有很大帮助。
我的经验是:
科技产品买新不买旧
一分钱一分货,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买电脑最重要的是实用,要以用途为出发点购买
客服答复:谢谢对此文的认可,帮助别人会得到快乐。
总计 10 个记录,共 2 页。
笔记本电脑排行
如加QQ未应,代表门市部繁忙,
请稍等或来电咨询,谢谢!客户服务
二手电脑配件
二手显示器
共80+件商品
北京朝阳区
¥19999.00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参数表现惊人!华硕推出PA32UC专业显示器参数表现惊人!华硕推出PA32UC专业显示器玉成红工作室百家号提到华硕这个品牌,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旗下的高端品牌—ROG玩家国度,ROG在显示器领域的产品主打电竞风格,有着非常高的水准,但其实除了电竞以外,华硕在专业领域方面同样有着很高的造诣,近日华硕就推出了一款专业级的显示器。华硕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 ProArt PA32UC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在外观设计上非常简约,屏幕部分采用了窄边框设计,拥有金属材质的支架。参数方面,这款显示器采用32英寸的IPS面板,分辨率为 3480 x 2160,高达1000nit的亮度,1000:1对比度,5ms灰阶响应时间,支持HDR效果。在具体色彩方面,符合 DCI-P3 标准,拥有100%的 sRGB 色域、99.5%的 AdobeRGB 色域和85%的 Rec.2020 色域,色差ΔE华硕 PA32UC 可进行13cm升降,-5-23°的俯仰角度,左右各60°的水平旋转角度,可进行90度垂直旋转,支持 VESA 挂壁固定。接口方面也非常丰富,拥有两个支持雷电3功能的 Type-C 接口,4个 HDMI 2.0 接口,DP 接口,USB 3.0 接口和耳机插孔。■本文编辑:苑静涵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玉成红工作室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如果运气不够,就用努力搭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京东方与中芯国际的事后逻辑:估值凭什么这么高?|中芯国际|基金|制造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span
  来源:阿尔法工场
  文章仅供研究参考,不构成交易建议
  “国之重器”题材是当前市场资金追逐的绝对焦点。
  (SZ:000725)与中芯国际(HK:00981)分别作为A/H股市场中的各自头羊,一时风头无两。
  谈论该二者的文章层出不穷,为何笔者仍要“参上一本”?原因大抵有4个:
  一则是对自己对这两只票的投资过程有所反思——看好的公司为何不敢下重注?
  二则就是深感当前的相关文字不抵痛痒,不将自己的研究抛出实在备感“不吐不快”。
  第三,显示屏行业与芯片制造业是15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的巨大行业,中国正在这两个行业使尽全力,行业龙头必将获得超额收益——如此热门地带,再多关注也不为过。
  以下行入正题,偏颇或疏漏之处,望各位朋友可以文后留言共同商榷。
  1、京东方:只是当时已惘然
  京东方A从很早便开始关注,大约是北京8.5代线开工时。
  那时铺天盖地的文章讨伐它,说他是股市吸血鬼,说它是落后产能,是未建成就面临淘汰……
  当时未下精力去研究,也不是专业炒股,只是朴素的感觉告诉我:北京市政府投入近百亿,副市长挂帅赌上自己的政治前程,加上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以及中国人刻苦、坚韧的毅力会有办不成的事?
  结果大家现在都看到了,合肥6代线、北京8.5代线成功后,京东方一发不可收拾。
  2014年最后一次大规模457亿定向增发建设3条8.5代线、1条5.5代LTPS线后,京东方又于15年开始逆周期大规模投资合肥10.5代线、成都6代AMOLED线、绵阳6代AMOLED线、武汉10.5代线——仅这4条生产线总投资达1850亿元。
  以其为首的国内企业一道施压之下,原LCD企业老大三星逐步放弃LCD产业;老二LG则逐步关停小尺寸LCD,并停止投资大尺寸LCD,转向OLED。而台湾、日本的LCD产业,只不过是顺手打掉的小卒而已。
  2016年三季度开始,京东方业绩开始真正反转,市场还是以老眼光看待它,还觉得它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不久还会巨额再融资。
  殊不知,京东方早已过了再融资建设生产线的阶段,地方政府对其趋之若鹜,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地方政府+京东方”组合投资模式。
  这种模式的极致就是福州8.5代线:300亿总投资,180亿注册资本中大基金出资17亿占股9.44%、京东方出资20亿占股90.56%、余下143亿由福州城投以低息委托贷款形式提供给京东方。
  大基金的年回报率才不超过1.5%,投资期长达18年,福州城投的贷款利息也极低,预计跟大基金的回报率相似。
  如此低的出资额,如此低的资金成本,加上中国极致的建设速度,试问世界上谁能打过?
  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从2012年最高值503亿美元下跌到亿美元,跌回十年前,以后还会继续下跌。
  台湾曾引以为傲的面板五虎”,而今只剩下群创和友达。LCD没有新增产能,无技术又无钱投入OLED,只靠着折旧完毕的老LCD厂苟延残喘,消亡就在眼前。
  下面说下我在二级市场对京东方的投资经历。
  2016年三季度京东方业绩反转,但我到11月才入,仓位也才一成。
  2017年一直不敢加仓,没做深入研究,受各种市场声音影响以为LCD价格会马上下跌,京东方利润会大幅下降。
  直到9月底三季度快报出来才敢加仓,深入研究后后悔不已。
  2、中芯国际:政策、市场与企业的合力之作
  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连续4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而同期石油进口额仅为1164亿美元。中国芯片需求占全球总需求比例接近6成,2015年芯片自给率仅为26%。
  以中国恶劣的生存环境,如果我是国家领导人我也坐不住。
  随着国力的强大,国家安全和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俗称大基金2014年成立了,一期募集资金1387亿,已投资1003亿,二期预计明年开始募集,全国各地成立的小基金超过3200亿。
  2015年5月份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
  市场有了,钱有了,政策也有了。下面就看企业了。
  大基金已投资中,芯片制造业占65%、设计业占17%、封测业10%。
  遵循大基金的投资步伐,我们可看到国内芯片的短板是芯片制造业,这短板也是希望,是未来市场超额收益所在。
  中芯国际大基金的总投资将近160亿元占股15.91%为第二大股东,华力二期项目投入116亿元,长江存储投入190亿元,投入90亿元。
  除了三安光电是LED照明企业,前三全是芯片制造业。
  投资第一的长江存储是DRAM和NADA产业,这是国内芯片制造业的最短板,也是我最看好能快速赶上世界最高水平的产业。
  标准化,高额投资,强周期,技术水平达到瓶颈,短中期不会发生颠覆式创新,一切都和面板业很像。
  可惜这产业国内实在太弱,只有三星西安厂和现代苏州厂分别生产NADA和DRAM,内资企业几乎从零开始,需要忍受漫长的投入期和巨额亏损,现在不是投资的好时候。
  逻辑芯片制造是芯片制造业中最大份额,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CPU、显卡、手机处理器等的来源。
  与大家印象中不同,芯片代工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相当于半个芯片设计业,同设计一起努力,一遍一遍的layout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芯片。
  中芯国际(HK:00981),是中国最大、世界第四大芯片代工企业。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于2000年一手创立的中芯国际,因为国内国力贫弱,无力大规模投入芯片业,加上自身实力弱小,技术在快速迭代,企业发展较慢。
  因张汝京系台积电旧将,成立后大量台湾人占据中高层,又想保持独立性与国内资方内斗不断,2009年张汝京因与台积电和解下台,一直到12年国内资本才斗赢台派。
  2012年邱慈云上台后,回复元气,从低端做起,不和台积电正面竞争,同时培养国内人才并大力招募海归精英。
  到2015年公司市值是2011年的2.7倍,带领中芯开疆拓土,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全球排名第四的晶圆代工厂。
  2015年开始,大基金共投资中芯国际将近160亿元占股11.5%为第二大股东,陆续开工了深圳12寸厂产能40K每月,上海12寸厂产能70K每月,扩产天津8寸厂产能135K每月。
  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在放慢,目前28nm采用的是193nm浸液式光刻机。
  当线宽缩小到16/14nm时,传统的光刻技术已无能为力,必须采用辅助两次图形曝光技术,然而这样会增加掩模工艺次数,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和工艺循环周期的扩大。
  最终造成16/14nm无论从设计还是生产成本上一直无法实现很好的控制,其成本约为28nm工艺成本的1.5-2倍左右。
  因此,综合技术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28nm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关键工艺节点。
  近期随着技术悍将梁孟松等人的加入,28nm良率提升在即,曙光正在到来!
  说到笔者买入中芯国际的时点,比起前文的京东方则就更晚,同时也更后悔了……
  众所周知港股是流动性折价市场,非常缺失流动性。从港股通看到,中芯国际今年9月净买入才225万,10月内资开始大规模买入,17个交易日16次上成交榜,共净买入15.48亿,平均每天净买入近亿元。
  我直到10月底研究后才敢进入,后悔ing........
  3、用数据透视京东方与中芯国际的前程
  下面就具体讲讲这两家公司的估值和未来市值目标。
  先来看看京东方,此前我曾就其2018年新增产能、利润的情况分别撰文进行过阐释,再次不做赘述,只将论列出来:
  2018年京东方OLED业务在7月后并表,下半年营收202亿,净利润40亿。LCD部分2018年新增营收约173亿,净利润33亿。
  OLED成都线京东方占股100%,LCD福州线占股91%,合肥线预计明年年中回购部分股权占股70%。
  保守估计,2018年共计入上市公司新增341亿营收,66亿净利润。
  上述预测是建立在极为保守的基础之上:OLED线7月量产,平均良率55%,LCD线明年43寸屏(福州线)平均价格下降10%,65寸屏(合肥线)平均价格下降20%。
  实际不会那么差。
  成都京东方内部消息显示,OLED良率提升速度极快,毕竟是COPY三星的技术路线,不光是设备全部参照三星,连红绿蓝有机材料都和三星一样。
  预计年底4成良率,明年5月6成,明年年底接近8成。
  按照2018年5月并表预计,产能爬坡进度不变情况下,以平均良率65%计算,2018年OLED部分并表营收将达到258亿,净利润为51亿。
  LCD部分进入10月,价格下降已经趋缓。
  2018年LCD新增产能:
  1. 京东方福州8.5代线满产新增930K基板
  2. 京东方福州10.5代线爬坡新增740K基板
  3. 惠科重庆8.6代线满产新增280K基板
  4. 中电成都、咸阳8.6代线预计Q2点亮,Q4量产共新增240K基板
  明年三星会继续执行退出LCD,转向OLED政策,关闭L7-2 7代线,占全球大尺寸产能4%。
  随着18年国内电视行业恢复性增长,全球市场销量有望平稳增长5%。明年电视平均尺寸预计增长1寸,吃掉8.5代线产能720K基板。
  总的来说,2018年供需基本平衡,预计LCD屏幕价格小尺寸保持稳定,中大尺寸小幅下降。
  对于京东方来说,2018年手机LCD、NB、显示器面板价格保持稳定,32寸(北京线、合肥线、重庆线)保持稳定,43寸屏(福州线)平均价格下降5%,65寸屏(合肥10.5代线)平均价格下降10%。
  福州线新增92亿营收,产生18亿净利润;合肥线新增93亿营收,产生21亿净利润。按股权计算,2018年LCD部分新增并表营收149亿,净利润31亿。
  基于此,合理预期下京东方2018年将新增营收407亿,净利润达到82亿。
  保守和合理预期情况下,18年京东方营收亿,增长29%~37%;净利润145亿~170亿,增长64%~93%。18年给予20倍估值,预期市值2900亿~3400亿,目标股价6个月8.3元,12个月10.5元。
  未来5年,国内业界目标是占全球70%的显示屏产值,京东方占一半35%,目标销售额560亿美元。
  你问凭什么?
  就凭现在国内80%电视机、70%手机、90%个人电脑生产份额,未来物联网时代同样是8成以上的份额,谁能竞争?5%的关税可是让日韩台咬牙切齿呢!
  接下来聊聊中芯国际的估值。
  芯片代工业2016年约540亿美元销售额,并以年均6%以上的速度增长,台积电2016年销售额295亿美元占比55%,处于绝对霸主地位。
  中芯国际2017年处于谷底,因2016年的增长大户指纹识别芯片今年受挤压需求下跌,过去的主力销售产品40nm需求转入28nm;
  同时受今年扩产影响,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下降到86%,毛利率因折旧增加而下滑,销售额增长16%不及预期,净利润下滑33%。
  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中芯国际半年报后股价急跌至7元,破净。而在这波热炒之中,目前动态PE为44倍,已处于高估状态。
  不过预计Q3为业绩拐点,下半年手机库存调整到位,全面屏引领市场换机潮;同时指纹识别芯片智能手机渗透率仅为6成,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预计中芯国际今年净利润2.2亿美元,现在的股价PE 35倍,PB 1.76倍,已经不便宜,处于合理估值上限。
  那么中芯国际股价没有空间了吗?当然不是,中芯国际正处于起飞的前夜。
  28nm Polysion已经稳定量产,HKMG正在良率提升,预计明年初量产。
  2017年Q2 28nm销售额占比已达6.6%,28nm HKMG量产后,28nm占比将快速提升——相当于京东方2012年6代线、8.5代线技术突破的阶段。
  在技术突破的同时,2015年随着大基金的总投资将近160亿元并占股15.91%为第二大股东,中芯国际开始开始大规模扩产。
  2015年北京12寸厂扩产8K片/月,上海12寸厂扩产5K片/月,直接导致2017年上半年折旧增加2.5亿美元,达到10亿美元,拖累了毛利率。
  2016年继续新建深圳12寸厂产能40K/月,扩产天津8寸厂产能135K/每月,上海12寸厂产能70K/每月。
  随着18~19年这些产能逐渐开出,中芯国际8寸厂产能达到395K每月,比17年底增长55%,12寸厂产能达到207K每月,比17年底增长113%,其中28nm及以上产能达到135K每月,比17年底增长694%。
  可以预见,中芯国际营收将会急速增长,毛利率会同步提高。
  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在国开行近乎无限的1.5%超低利率资金供给下,在地方政府近乎免费的土地供给和能给的所有税费减免下,这些仅仅是开始.......&
  (像不像15~16年京东方疯狂的产能扩展?)
  您可能要问产能有了,那市场需求呢?
  据赛迪顾问预计,2018年28nm总需求4540K片年,缺口172k片年。据IBS预计到2020年中国28nm及以下芯片有394亿美元需求。
  市场太广阔了!
  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中国芯片需求占全球总需求比例接近6成,2015年芯片自给率仅为26%。
  2015年5月份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
  白皮书是明白告诉你,再不来我要加关税了!
  这不,三星西安NADA二期、现代苏州DRAM二期、联电厦门、台积电南京、格罗方德成都,一股脑都来了,谁也不傻啊。
  可惜联电厦门才16K/月产能,台积电南京也不过20K/月,格罗方德成都产能大些,一期也不过35K/月,国家队华力二期18年年底才10K/月……
  到2019年,这些加起来才81K/月,不到中芯国际的60%,杯水车薪。
  中国2020年很可能像2012年面板业一样,增加5%进口关税,到时……
  随着2015年大基金入股开始;到2017年10月前4大股东都是内资,占比超过51%;再到本土派赵海军17年接任CEO,标志了中芯国际内部调整结束,准备起飞了。
  技术悍将梁孟松的加入担任共同CEO,也看出了中芯国际的决心和自信。
  芯片线宽在缩小,逐渐接近物理极限,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放缓,这有利于追赶者。
  前文说过,16/14nm技术成本约为28nm工艺成本的2倍。因此,综合技术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28nm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关键工艺节点。
  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翻倍同时成本下降一半)的关键一半失效了。
  预计28nm HKMG量产后,28nm营收占比将超30%,提高毛利率,其竞争对手仅为联电厦门和华力二期。
  2018年开始,预计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2018年平均为92%,而2019年会继续保持。
  毛利率2019年预计比16年提高3%,净利率因折旧增加保持16年水平;2019年营收61.4亿美元,18、19年平均年化增长38.5%。2019年净利润6.75亿美元,18、19年平均年化增长75.2%。给予18年30倍PE,12个月目标位19.3元,市值900亿港元。
  总结,企业竞争终归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祖国,祝愿各位在大国崛起中赚得自己的一份。
  以上是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 it.islive$$
@@=it.content$$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便携显示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