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五号 发射时间搭载了哪些“神器”?

航天面面观
日0时0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C卫星(APSTAR-6C)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几天后,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们迎来了新的航天发射任务!这是今年我国将要实施的第14次航天发射任务。2018年5月9日2:20-2:46,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第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GF-5)将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CZ-4C)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预祝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哪发射?】此次发射地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它位于山西省忻[xīn]州市岢[kě]岚县的高原地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发射中心。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40℃。但特殊的经度、纬度,使这里成为我国近地、极地轨道卫星发射最理想的发射中心。在这里,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第一次“一箭20星”等都是从这里奔赴太空的。从1967年到2017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走过了整整50年的光辉历程。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图源:谷歌地球这次发射将选择9号工位。2016年年底,也是在9号工位,我们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Super View-1)商业遥感卫星送入太空。西班牙的Deimos-2卫星还专门拍摄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白雪皑皑,赶快上图!
日、5月2日,西班牙的Deimos-2卫星再次拍摄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看!
怎么样,还是挺清晰的吧。这可是卫星拍的哟。每次写航天发射预告文章时,都会在开头介绍航天发射场,希望读过“航天面面观”文章的读者都知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内蒙古而不是在甘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西省忻[xīn]州市而不是在太原。
怎么样,你记住了吗?
日,高分一号02、03、04卫星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搭载长征四号丙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华社发(许春雷 摄)【选哪款火箭发射?】此次发射我们选用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于1999年启动研制,是在长征四号乙基础上增加了三子级二次启动能力改进设计而成,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具有可靠性高和适应强的特点。火箭全长48米,起飞质量250吨,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所以如果在白天发射,你会看到发射时黄烟四起,有毒&&
用于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遥二十运载火箭。【发射啥卫星?】这次将发射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第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
高分五号在轨运行示意图。这是目前国家高分重大科技专项中搭载载荷最多、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这颗卫星设计运行于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SSO),装载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共6台有效载荷。
高分五号将搭载6台有效载荷。高光谱观测卫星研制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我国星载高光谱对地遥感能力,实现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监测。
高分五号成像仪正样热试验现场。
高分五号卫星真空热试验现场。卫星整体来看长什么样呢?
看,就是这样了!该卫星设计寿命8年,是目前国内设计寿命最长的光学遥感卫星。卫星载荷研制团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十年磨一剑,明天,它就要出发了!
2月28日,合肥研究院召开了高分五号卫星载荷试验队出发动员会。
2018年3月,高分五号卫星试验队出征。【其他】
上面两图为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的场景。明天凌晨,此景再现!前几天还有人说“华北异常天象(正常试验,非火箭发射卫星)是风云3D气象卫星发射”,很抱歉,它已经发射了!哈哈。2017年11月,长征四号丙发射风云3D气象卫星视频:
火箭发射后,“航天面面观”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发射相关图片、视频。图片来源:新华社、谷歌地球、中国航天网、@航天面面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vimg3.ws.126.net/image/snapshot/2018/5/T/T/VDGBJGGTT.jpg雾霾侦查机!“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搭载六大“神器”精密探查生态环境
雾霾侦查机!“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搭载六大“神器”精密探查生态环境 16:54:30  文/李智
卫星测雾霾当前,我国正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未来将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用途管制,严禁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但是,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大、分布广,很多都分布于偏远的深山密林和高山峡谷,人迹罕至,仅仅靠人工去严防死守,既不及时,也不可行。本文转载:石家庄传媒网:http://www.sjzcmw.com/在这种地方,“高分五号”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它的活动范围大、速度快,监测区域不受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等限制,而且时效性强,总成本低,再结合无人机和地面实地核查等手段,就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违法行为。例如,卫星先“拍片”记录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时的生态环境状况,也就是生态环境“底片”,之后一旦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遥感解译、反演和比对及时发现;发现问题后,无人机通过分辨率超过50厘米的各种相机,对卫星发现的变化进行核实和确认,减少误判错判;最后,再通过地面实地核查和鉴别,完成对违法生态破坏行为的取证,从而实现及时、快速、准确的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恢复”。此外,据上述卫星中心负责人介绍,2016年杭州G20峰会空气质量保障期间,他们还利用高分二号等卫星资料,对杭州市及其周边省市重点工业企业停产及限产情况开展过遥感监测,共获取卫星数据65景,制作专题图18幅,为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2015年2月腾格里沙漠企业排污期间、2017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专项监测期间,他们都运用卫星进行过动态遥感监测与排查。“近几年,卫星中心利用环境一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TERRA/AQUA-MODIS等国内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基于研发的环境卫星应用系统、高分环境应用示范系统等平台,实现了每日对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每月对重点区域灰霾(作者注:即公众所说的雾霾)进行遥感动态监测。”他表示,水环境方面,也实现了每周对太湖、巢湖、滇池蓝藻水华和富营养化的遥感动态监测,以及对全国300多个饮用水源地、80多个良好湖库、30多个重点城市黑臭水体、近岸海域赤潮和溢油等的遥感监测。“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环境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介绍,环境部目前正在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包含“天-空-地面”三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天”的方面,自年,国家先后发射了环境一号A、B、C三颗小卫星并组网运行,加上今天发的“高分五号”,已有4颗卫星,此外环境部还是“高分一号”卫星的主用户。未来,还有26颗环境监测后续卫星也被纳入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之中。“其中,我部作为牵头用户的卫星共有12颗,包括4颗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系列和8颗环境一号卫星后续星系列。”该负责人表示,“这里面,作为环境一号卫星后续星的2颗16米光学卫星已于2016年获批立项、正在研制,1颗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1颗高光谱观测卫星也在2017年获批立项并启动研制,还有1颗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今年也将立项。”“空”的方面,环境部完成了8架无人机的购置与系统集成,配备了高分辨率光学相机、红外相机、视频摄像机等无人机载荷,形成了集成一体化的无人机环境监测系统,填补了环保系统航空环境遥感的空白,初步形成了突发环境事件、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等无人机监测能力。“地”的方面,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并提出构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的建议。2017年10月,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总投资经费近2.9亿元,新增土建面积1万余平米。“目前,项目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现已完成信息系统监理、总集成、信息安全等信息系统总体建设相关招标工作,正在开展标准规范招标,以及业务系统和软硬件招标技术文件编制工作,预计今年6月份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将全面展开。”前述环境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表示,“土建工程建设方面,正在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要求,开展施工图设计,并抓紧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开展工程量清单、工程监理、工程总包等招标前期工作。项目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 太空里多了一颗“火眼金睛”
今天凌晨2点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将成为全球首颗能够对大气和陆地进行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将为我国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发射现场
太空里的“火眼金睛”
此次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与我国以往的光学遥感卫星有所不同。普通的光学卫星只能看到物体的形状、大小,但是很难分辨出物质的种类或成分。而高分五号卫星则通过光谱成像,能够直接探测出物质的具体成分,可以说是太空里的“火眼金睛”。
光谱分辨率高
高分五号是我国目前光谱分辨率最高的观测卫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特征,光谱因此被视为辨别物质的“指纹”,是用以识别和分析不同物体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身份证”。如果说肉眼光学成像只能看到物质的形状、尺寸等信息,光谱分析则可以通过“图谱合一”探测物质的具体成分。比如说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不仅能探测一个地方有没有矿,还可以分析是何种矿。
△高分五号在轨飞行效果图
探测手段多
高分五号卫星就像是一个“全能运动员”,在国内首次运用高光谱/多光谱对地成像观测、天底观测、掩星观测、海洋耀斑观测、多角度观测、偏振观测等多种探测手段,是国内探测手段最多的光学遥感卫星,工作模式多达26种,几乎涵盖了目前光学遥感卫星所有的工作模式,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六大神器”练就“火眼金睛”
在高分五号卫星所携带的6台全新研制的有效载荷中,包括2台高光谱/多光谱陆地观测载荷(即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和全谱段光谱成像仪),4台先进的大气类观测载荷(即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和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这6大“神器”让高分五号卫星练就了“火眼金睛”。
△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
其中,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可见光谱段光谱分辨率达到5纳米,不仅可以监测饮用水源地污染,通过高光谱成像精确地识别内陆水体绿藻、黄藻等藻类的生长变化情况,还能在高光谱矿物识别、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农作物估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
而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是国际上首台采用空间外差干涉体制进行温室气体探测的有效载荷,监测仪可获取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气温室气体的高光谱数据,可用于对区域大气环境监测以及全球温室气体起源与经风向传播的“旅行图”进行分析等,为气候变化研究及环境外交提供基础数据。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是我国第一台用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全球污染气体探测的高光谱有效载荷,其天底观测角度达114度,就像是一个广角镜,在705公里高空,不但一天就可以覆盖全球,而且能实现定量监测大气中含量极少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分布、变化和输运过程。
△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
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可实现大视场(±50度)和多角度成像,不仅对地表任一目标均可实现9-11个角度的全方位观测,而且每个角度还可以实现3个谱段偏振观测图像,是目前国际上多光谱、多角度和偏振探测能力最强的星载大气气溶胶探测仪之一,将在雾霾、大气颗粒物等大气环境监测及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在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将开展为期约半年的在轨测试。今年我国还将发射高分六号卫星,并与在轨卫星组网观测。届时,涵盖不同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记者/李厦 编辑/郭爽
为“火眼金睛”点赞!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卫星可以“透视” 可穿过云层发现核导弹发射井
  日2时28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的高分5号卫星搭载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上,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高分5号为我国高分专项工程的第五颗卫星,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中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高分5号发射成功,代表着我国高分卫星水平再次获得了巨大进步。据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童旭东介绍,高分5号完成了一次&世界首次&,那就是世界首次实现向太空发射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这颗卫星的成功将会为我国提供高质量的高光谱数据,对环境监测、资源勘查、防灾减灾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据介绍,高分五号上将配备我国最新的SAR技术,也就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该技术出现在高分5号上,无疑将极大地提升高分5号的对地观测能力,而这一点也是军迷最为关注的话题。合成孔径技术,是目前世界上雷达应用的前沿技术,其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够对地进行全天候、全天时地观测,并且提供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最为难得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不受大气传播和气候影响,也就是说,普通的雷达卫星可能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而无法实施对地观测,例如:阴雨天气时厚厚的云层将遮挡住普通雷达的观测窗口,而合成孔径雷达却可以不受云层的影响,继续实施对地观测,可见其分辨力之高、穿透力之强。合成孔径雷达远距离探测效果好,可以轻易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从而获取更为有价值的雷达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强的对地观测能力,是因为其独特的构造原理所赋予。合成孔径雷达是利用&合成孔径原理、脉冲压缩技术&等手段,以真实的小孔径天线获得距离向和方位向高分辨率遥感成像的雷达系统。该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科学家突破了经典分辨力的限制,提出利用目标与雷达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现象来提高分辨力的设想,该设想在50年代末被研制成功。在合成孔径原理下,合成孔径雷达向前运动进而产生等效的长天线,每发出一个脉冲,便进行到下一个位置,这样卫星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接收同意目标物反射的回波,然后,将这些回波信号进行相关解调压缩处理进而合成一个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以此来提高雷达的分辨率。因此,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高,并且穿透力极强。尤其在对付隐蔽和伪装的目标时,其性能超越了所有其他类型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发现导弹地下发射井,也就是说,高性能的SAR完全可以探测到大地表面的发射井布置情况,进而提高军事透明度。
  据高分专项科研人员介绍,高分5号发射成功后,高分6号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射,在高分6号身上,又会出现哪些新的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高分五号666:研制历时65个月,配备6种先进载荷,实现6大创新点……高分五号666:研制历时65个月,配备6种先进载荷,实现6大创新点……杭州军事百家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李志勇 摄高分五号工程,2012年12月正式立项,于日发射,研制历时65个月。高分五号卫星,采用SAST3000卫星公用平台,配置6个先进载荷,总重2.8吨,设计寿命8年,运行于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平均轨道高度705公里。卫星主要创新点包括6个方面:一是世界上第一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观测谱段覆盖紫外至长波红外,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大气和陆地进行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二是国内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实现了对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等痕量气体的高光谱监测,光谱分辨率0.3∽0.5nm。三是成功自主研制了规模最大的红外探测器,打破国外禁运,实现了高灵敏度、高精度红外陆地探测。四是成功自主研制了温度最低、制冷量最大的机械制冷机。卫星上共装载4台大冷量、长寿命机械制冷机,其中长波红外制冷机制冷温度60K、制冷量达2.75W,是国内性能最高的星用制冷机。五是国内定量化性能最高的卫星。装载有太阳漫反射板、比辐射计等7类星上定标器,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相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3%。六是国内探测手段最多的光学遥感卫星。国内首颗同时具有多光谱、高光谱、偏振、多角度、掩星、耀斑等多种观测手段的光学遥感卫星,可实现多种观测数据融合应用。为中国航天点赞!▋监制:邹维荣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杭州军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于各种军事相关信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分五号参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