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小米有品拼团活动拼团一起的,拉我进群,或者我建群

经验139 米
在线时间15 小时
版本8.3.29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机型红米Note3 全网通
MIUI版本8.3.29
mishop_card_share_2.jpg (97.29 KB, 下载次数: 2)
一起来拼团哟,长按识别小程序,立即参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4263 米
在线时间75 小时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3 积分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3 积分
机型小米Note3
签到次数261
MIUI版本8.4.4
大家一起来拼团!!
经验617 米
在线时间11 小时
版本V8.5.7.0.MCFCNED
积分 6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2 积分
积分 6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2 积分
机型红米Note4X 高通版
MIUI版本V8.5.7.0.MCFCNED
64g的就够了
经验404 米
在线时间4 小时
版本V9.2.1.0.MBFCNEK
积分 4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积分 4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机型红米Note 4 / 红米Note4X MTK平台
MIUI版本V9.2.1.0.MBFCNEK
还差五个人
经验404 米
在线时间4 小时
版本V9.2.1.0.MBFCNEK
积分 4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积分 4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机型红米Note 4 / 红米Note4X MTK平台
MIUI版本V9.2.1.0.MBFCNEK
这个中奖是10个人里中5个人吗?
经验720 米
在线时间12 小时
版本8.3.29
积分 7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1 积分
积分 7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1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30
MIUI版本8.3.29
这个中奖是10个人里中5个人吗?
只要中奖,十个全中
经验7536 米
在线时间75 小时
机型小米手机6
签到次数430
MIUI版本8.4.2
mishop_card_share_2.jpg (93.07 KB, 下载次数: 0)
MIUI七周年
MIUI 9纪念勋章
新版论坛APP
更新新版APP
Copyright (C) 2017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拼团吧-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10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备注拼多多
唯品会拼团群 留下你的微信 我加你 拉你进群。
拼团优惠群,要加留微信
新群,希望大家状大,人不需要太多,只要诚信互助活跃就好,来吧,大家,留微信秒加
拼多多砍价群,看清群规 不然飞机票哦 1.禁止打广告 2.设置群消息免打扰 3.看见群友发链接 帮忙点进去砍
想进加V:mumussjt 备注:拼团 秒拉
拼团群 想进的 留言 我拉你
拼多多互点 淘宝互点 可以留下你们的微信或者直接加我 succuba7 拉你进群
拼多多0元拼团群。留下微信我拉你。
大家好!拼多多优惠卷~~
西装马甲,两人团,找不到人,看各位吧友有没有凑巧的 复制整段信息,打开?天猫APP?,即可查看【
拼团群 用的上的几乎都有拼价格实惠 留下微信我加你们 ? 我的soccer-tg,或私我哈
互砍,互拆红包 【留言】+ v,看到就拉进群
【拼多多互砍群】人在秒拉 互帮互助
2017拼多多拼团微信群
拼多多各种优惠券 不是互砍群
拼多多秩序砍价群,每天四人,诚信的楼下留言
新建微信拼团群!各种拼团!互助!不要广告!想来的!留v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拼一拼
拼多多砍价互助群, 蘑菇街拼团 机器人自动拉你 机器人liming132150
2018夏季新款韩版短袖T恤半身裙显瘦时尚套装高腰短裙两件套女潮 拼多多原价:¥31.80 多客券后价:¥28.80
http://2937.fd.jumei.com/yiqituan/detailSecret?item_id=ht180412p
车载手机支架汽车用出风口吸盘式通用手机座导航仪表台360度旋转 拼多多原价:¥11.80 多客券后价:¥9.80
新建了苏宁易购乐拼购的群,有意向的,留下联系方式
有好几个拼多多砍价互助微信群,加 拉你们进群
有要一起拼团买鲜花的吗?加我huazhaoyuexi520
拼多多砍价互助群, 蘑菇街拼团 机器人自动拉你 机器人liming132150【图片】
新建了团购微信群,想加的给我留言微信号~我加你
有没有唯品会拼团的群,加我一个。
拼多多互拆红包互砍微信群
50万人团购大军。团购各种,市场价的3折左右,怀疑不是正品?50万人都没你能?懂的加YYD_5500
不介意新群的来,人越多越好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百略网百略网百略网(ibailve.com)是一家专注于泛互…关注专栏张十三 的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博通并购失败的背后,是华为英特尔对高通的 5G 威胁&,&author&:&zhang_lei&,&content&:&\u003Cp\u003E博通收购高通迎来了阶段性的结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月12日晚间,特朗普签署特别命令,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阻止了博通以 1170 亿美元敌意收购高通公司的提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签署的总统命令称,买家提出的收购高通的提议被禁止,任何本质上相同的合并、收购或敌意收购,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实施的,都被禁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3bcaaf50fc4e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0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朗普笑看白宫演讲的博通 CEO Hock Ta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禁令,实际上终结了博通收购高通的希望。显然,「国家安全」的理由无从考证,但是从此负责审核海外交易的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发表的调查结果来看,可以从高通技术发展的角度,找到一些官方拒绝博通收购的理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调查博通过程中, CFIUS 曾表示,由于博通是一家以大力削减成本著称的巨头,他们担心博通收购之后会降低高通的研发预算,从而导致高通在 5G 技术发展上失去当前的领先地位。对此,博通曾在官网发表声明回应称,如果收购高通顺利,博通将花费 15 亿美元,在美国建立研发基地,用于培养新的工程师,进而保证「美国在 5G 市场的全球领先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不过,博通的这一声明并没有获得 CFIUS 的认同。从博通历史的经营方式来看,其声明也并不值得被信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不被信任的博通\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从博通发布计划斥资千亿美元收购高通的通知后,这场备受瞩目的收购案便被称为半导体行业内「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对于博通,或者说对于博通如今的 CEO Hock Tan 来说,他想要打破的,不过是自己曾经创下的纪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去几年里,Hock Tan 所带领的半导体企业安华高,在芯片市场上走出了一条以小吃大的并购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安华高以 66 亿美元的对价,买下了美国老牌芯片厂商 LSI。收购发生时,LSI 刚再两年前收购了 SSD 主控厂商 SandForce,之后随之交到了安华高手中。当时的 LSI 年度营收高于安华高,但 Hock Tan 仍然态度强硬,通过 10 亿美元自有资金、银湖提供的 10 亿美元以及 46 亿美元的银行贷款,最终完成了并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安华高并购 LSI 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保留其核心资产,拆分卖掉非核心资产部分,其中便包括 SandForc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戏码再 2015 年再次上演,只不过这场戏份中,Hock Tan 的商业野心显得更加狂妄。安华高收购的对象,是当时年营收达 84 亿美元、几乎是安华高年营收两倍规模的博通。而安华高给出的收购价达到 370 亿美元,成为半导体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案。370 亿美元的收购对价,已经超过了安华高当时的总市值。可以说,安华高是以蛇吞象的姿态,吃下了全球老牌芯片巨头博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收购博通后,安华高更名为博通有限,即为今日所见的博通——仅次于三星、英特尔、台积电和高通的全球第五大芯片生产厂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4de2e7d506ece3a3625cfe09a7e5d06.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 Hock Tan 收购博通以后,同样开启了拆分业务并卖掉的节奏。其首先开刀的,便是当时正处于行业话题中心的物联网事业部门。此部门当年营收达到 1.89 亿美元,但其产品线并没有太多亮点,营收主要依靠博通其他产品线所创造。Hock Han 在并购后实行的业务拆分重组过程中,刻意将同样为行业趋势的车联网业务并入物联网事业部,目的很简单,增加物联网事业部的卖相。当然,最终的结果没有让他失望,物联网是业务卖出了 5.5 亿美元的好价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一系列的拆分外卖的操作,为 Hock Tan 在美国科技界换来了「野蛮人」的称号。这位有着华裔身份、出身财务的半导体老板,显然与其他半导体产业的创始人不同。他并没有将半导体作为一项值得深入研发的「高科技」,而是以财务的眼光,打量着一切企业的商业价值,并通过资本运作、更改组织架构、打包出售等简单粗暴的运营方式,达成短期的财务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运作方式,显然是诸如高通这样,每年拿出年营收的 20% 做研发,在关键通信领域如 5G 技术方面提前 5-10 年布局的技术指向性企业,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博通简单粗暴的运营逻辑,让这些看重技术的老牌企业,甚至与企业所属政府都无法接受——一旦引领未来的重要领域被博通拆分出售,那么将会造成技术和专利的外流,这样的代价太过严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fdc04d9faf28d4d70a0fc942a7c1d77.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38\&\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或许是博通这家不被信任的企业,在实行这桩科技界最大规模的交易案中,最终落败的重要原因。对于博通来说,由于不被信任而丢失收购机会也并非第一次。去年 2 月,日本东芝计划出售芯片业务,当时态度积极的收购方,包括富士康、海力士、西部数据和博通在内的多家企业,其中,博通凭借三家日本银行及银湖总计 180 亿美元的支持,成为了最有可能收购东芝的企业,到 6 月份,甚至又媒体报道博通获得了东芝的独家议约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局势却在几天之内突然逆转。6 月 21 日,东芝召开董事会后对外宣布,其半导体业务将优先出售给包括海力士、贝恩资本在内的美日联盟,博通将成为美日联盟瓦解后的备选。随后,博通宣布放弃收购东芝芯片的计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实上,无论是东芝收购案上的败北,还是如今收购高通的失败,博通都是输在了本身的不被信任上——一向不重视技术研发,且善于拆分外卖的经营方式,让企业及其政府难以信任,为避免技术专利外流或是技术实力被竞品反超,禁止博通的收购行为,几乎是必然之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决定未来的 5G 技术上,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高通来说,都没有任何理由,拿原本领先的技术水平去冒险。毕竟,5G 这场即将到来的通信技术弯道中,有多家企业等待着超车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紧盯高通的英特尔、华为和三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过去的十年里,通信行业经历了从 3G 到 4G 的发展,整个过程中,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发展方向,而高通也在这个时代中顺流直上成为巨头,其开发的基带芯片和移动 CPU 更是行业内不可争议的顶级霸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当 5G 时代到来的前夕,英特尔、华为和三星,无不紧盯着高通,企图在这场通信变革中能够弯道超车。其中,英特尔的企图心最为紧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fdf8b202fcdf2cbab10ecc84d44b0e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16\&\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3 年前,即 2005 年,苹果正在研发第一代 iPhone,乔布斯邀请英特尔为初代 iPhone 开发 CPU,最终却被英特尔拒绝,原因是英特尔不相信苹果手机的销售前景,觉得在 iPhone 上赚不到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特尔永远不会想到的是,它拒绝的不是一次绝佳的赚钱机会,而是一整个移动通信时代。过去的整整十年,英特尔都不得不面对着,被智能手机业务拒之门外所带来的威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年初,国外调研机构 Gartner 发布 2017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初步统计报告,三星电子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从 92 年开始称霸全球的英特尔,第一次在芯片市场上落了下风,而原因,无疑是其主打的 PC 市场的停滞,和其错过的移动市场的迅猛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5323aac6aa3b95db1547.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45\&\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英特尔来说,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无疑是绝佳的机会。去年11月,在高通展示其骁龙 X50 芯片之后,英特尔紧随其后,展示了其全新的 XMM 系列芯片,其中,英特尔 XMM 7660 LTE调制解调器达到了每秒 1.6GB 的传输速度,将于 2019 年用于商用设备;同时其早期的 5G 芯片也同样实现了 5G 网络的链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苹果和高通官司不断,近两年发布的 iPhone 7\u002F8\u002FX 的部分机型上,苹果用上了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同时,去年 11 月,据外媒快公司报道,苹果和英特尔已展开 5G 产品的初步合作,而苹果方面与高通之间的接触极为有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英特尔来说,在 13 年前错过了一次与苹果合作的机会之后,这一次,英特尔绝不可能再错过。而高通与博通之间合并不成,同样给了英特尔以机会,否则,向来与苹果关系良好的博通,必然会在并购结束之后,设法环节高通与苹果之间的机会,这样一来,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英特尔,将再一次失去翻身的绝佳时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对于高通来说,悲哀之处就在于此。若合并成功,博通吞并其品牌不说,还有可能限制其在 5G 技术上的发展;而合并不成,则失去了与苹果合作的机会,无论如何,高通都将面临来自英特尔的直接竞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竞争对手岂止是英特尔,中国的华为,韩国的三星,同样虎视眈眈的看着 5G 时代的来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过去的 MWC 2018 上,往年的主角手机由于进步不大而被冷落,5G 技术则成为了一时的大热门。中国厂商华为在 MWC 上发布了基于 3GPP 标准的端到端全系列 5G 产品解决方案,并号称是行业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 5G 端到端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5537eee1f868bddff7e27bfec60119f.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1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显然,对于华为的成就,高通并不认可,不仅在发布会上指出了华为芯片「体积较大」难以用于移动端的缺点,还发布了其 5G 模组解决方案,以技术予以回击。然而,近几年,华为在手机芯片上的成就却是高通不能否认的,尽管存在差距,却足以形成威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高通来说,同样的威胁来自三星。自从三星同样因专利问题,不惜与苹果站在同一梯队剑指高通之后,双方便颇有一拍两散的意味。今年年初,高通公布的 5G 合作厂商中,三星与华为同样不在其列,算是摆明了另起炉灶的态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向来在芯片领域占据优势的三星,在 5G 技术的研发上却陷入了经验不足的落后局面中。根据韩国媒体报道,虽然三星已经投入了 5G 研发,但由于缺乏经验,导致进程相对落后。不久前,三星曾发表声明,与美国运营商 Verizon 合作,针对美国市场进行了试验,以确保三星能够拿出具备商业用途的端对端处理方案,未来两年,三星在 5G 技术上的追赶值得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无论是英特尔、华为还是三星,以及包括台湾厂商等全球主流的芯片大厂,都已经瞄准了 5G 时代的技术拐点,并试图实现弯道超车。而最近两年深受反专利垄断困扰,并刚刚经历了博通特意收购的高通,未来的发展仍然不够明朗。不过,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避免被博通收购,都是利大于弊的。高通或将凭借自身在 5G 通信领域的优势,继续引领整个移动设备市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5G 时代的战争更具看点\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通收购高通不成,闹得沸沸扬扬的收购案,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结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此闹剧之后,整个市场格局仍旧不变,华为、英特尔和三星等企业仍然在等待着翻身的机会,而高通则需要继续面对自始自终没能解决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星,苹果和华为,全球最大的三大手机制造商,都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手机处理器的研发和应用,中国厂商小米的澎湃系列芯片也将迎来第二代。随着 5G 时代拐点的临近,高通能够以来的客户将越来越少。同时,随着整个手机行业高通对专利费的抵制,无论是主流厂商拒缴专利费,还是少缴专利费,对于高通来说都是不可控且不可避免,却又无可奈何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于,逃过了博通收购的高通,在这场闹剧中,还失去了家族继承人、董事长雅各布。可以说,博通饶了一圈还在原点,而高通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没有减轻,也会变得更加严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整个行业都称,2019 年 5G 技术即将商用,想来,高通所要面临的更残酷的商业、技术之争,已经不远了。这场战役,必然会比此次收购闹剧,来的精彩得多。\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本文首发于我司公众账号「科技新知」\u003Cbr\u003E首发链接:\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jM5ODI5MDg2OQ==&mid=&idx=1&sn=f5f3b2fcd0ca&chksm=bec7afa14a2e935f5704030abf2e28ac9adbcfe0fbb34#rd\&\u003E博通并购失败的背后,是华为英特尔对高通的 5G 威胁\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pdated&:new Date(&T10:42: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likeCount&:4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42:1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ba2f04df154af29accdb937ab2b427c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49},&&:{&title&:&315特写,现金贷ICO小视频出来走两步&,&author&:&zhang_lei&,&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7b72709afdf87bcfc852f.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29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年一度的315到了,各家公司又进入了宣传静默期。大家生怕跳得太高惹人嫉妒,然后被抓到把柄成为敏感时期内的众矢之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公司忙着规划2018年的宣传预算,创业明星紧攥着业务短板瑟瑟发抖,小团队一脸严肃演练着狡兔三窟的把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315谁会成为群起攻之的靶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刻,天下大势、命理玄学、市场洪流这些不可曰猜不透的宿命,成为老板高管们的心之所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谁的狐狸尾巴露得最长?\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脱掉现金贷的外衣,消费贷进化过市\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2017年,网贷校园贷现金贷暴力催收、变相高利贷的问题,由《刺死辱母者》事件开始发酵,被各大权威媒体披露,受到全民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学生因为陷入校园贷而自杀刑事犯罪的案例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些案例中,借贷平台的年利率动辄超过36%,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用暴力催收的方式做着高利贷的买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一些借贷平台则利用各种法规行政漏洞,给用户合同中的年利率贴着36%的合法线,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收取大额比例的“斩头息”“中介费”“违约费”。不仅用户收到的钱款与合同中的数额不符,而且拒绝用户还款,利用各种名义向用户收取“违约费”“催收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fdccc0d8c77.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4\&\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欢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终不算贷款利息,仅“斩头息”“中介费”“违约费”“催收费”都远远超过借贷的本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变相的高利贷。更有甚者,借贷者、催收人员还会引诱恐吓用户,进行多角借贷用来还款,私自吞拿用户的还款。此时整个事件的性质,已经完全变成了欺诈骗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刺死辱母者》里的“于欢案”引发全民关注外,2017年下半年,长沙19岁女孩因欠现金贷母亲喝农药自杀的事件,也积累了大量围观读者的反感,女孩母亲葬礼当天讨上门的四波催债人,也刺痛着普通人的神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两起事件,无一例外都涉及到严重的高利贷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金融市场严监管的大趋势下,取缔校园贷、严监管现金贷被提上议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年底11、12月份接连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三个政策,为野蛮发展的网贷市场画上了一个休止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遭遇了业务大幅下滑、严重的坏账问题,大批现金贷公司应声倒下。这对于整个市场的规范化是一个利好的现象。不过顺利登陆纳斯达克上市的趣店、拍拍贷,则因为一系列舆论危机,跌破发行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126ae6ce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6\&\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趣店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诸多现金贷公司开始转型,成为“消费贷”公司。例如:趣店推出了弹个车贷款买车业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惜趣店罗敏未能吸取去年的公关教训,在最近这么敏感的时刻,还放出了一份“公司市值到千亿美元前,不再领取任何薪水”的公告,于是顺利成为各媒体的众矢之的。他的大白汽车、乃至最近疯狂投放广告的弹个车被认为是现金贷的变种,在诱使用户进行不合理消费的同时,埋藏各种不合理的条款,目标是收回用户手中的产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ICO是不是骗局?\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五行币、马勒戈币、嫩模币的曝光,惊呆了一众国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想到这种离谱的笑话也能骗来钱!”这是大部分人的第一观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其实支撑起理财大妈们疯狂追捧的核心原因,还是近两年比特币、ICO的疯狂行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e95a624b99da86fcf31d18ca80d2840.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万比特币买两个披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2010年一位比特币玩家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到去年年底比特币价格达到20000美金左右的历史最高点。比特币等代币的市值,在这7年的时间里,上涨了何止百倍千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比近7年的股市、楼市、保险理财、创投市场,没有一个能够撑起这样的资本神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碰巧,比特币等代币所利用的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所有错过了90年股市、08年楼市的人们,都不想错过这一改变未来的历史机遇,都想赶上这波改变世界的数字货币浪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大量的PPP庞氏骗局在互联网金融的掩护下,套用比特币的概念推出了“五行币”这种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传销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句句激情燃烧的鼓动话术,让一群搞不懂技术逻辑的理财大妈们心情澎湃,要用尽一切办法赶上新时代的浪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之前,他们陷入了传销币骗局;2016年之后,他们被ICO玩得团团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来,ICO(首次币发行)是一个参照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区块链代币技术融资平台。但不是所有新发行的代币都有价值,更何况诸多新型ICO代币只是跟QQ币一个性质的token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OS币的出现更是将ICO平台的弊端发挥到极致。EOS是一个区块链技术平台,所有开发者都可以基于EOS的区块链技术,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OS的创立者BM(Daniel Larimer)更是将其视为区块链世界的操作系统。然后基于EOS随便研发一个功能,就开始ICO,向所有人发行他们创造的新功能——可是这些类似于QQ币的新功能根本不是代币。随后的拍卖、代币兑换也一次次刷新下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OS在2017年6月发行之后,大量莫名其妙的ICO项目突然爆发起来,一个个靠刷脸推出的ICO项目,甚至连基本的白皮书都没有就疯狂打破融资纪录。同时大规模吸纳EOS的做法,也间接的提振了EOS价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传统资本市场看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揭穿这种空气币ICO骗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今天,ICO已经几乎被定性了骗局,成了币圈的新共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份,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对ICO进行了一刀切。随后比特币等代币交易也遭受关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进入2018年,欧美投资者在圣诞季开启了集体抛售、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比特币期货,导致连锁反应,代币市场进入了波动下跌的状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各大公司的区块链技术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应用中,未来整合了区块链技术的云服务、SaaS软件、物联网产品等等,能否为互联网公司门带来新的创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还是一个未定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2018年之后,美股下跌,中国市场也跟着共振,大妈们已经没有多少理财产品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独角兽企业的A股绿色通道,VIE架构的互联网大佬们回归国内证券市场,CDR多地上市的模式还在快步推进实践中。理财市场未来会是什么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妈们都还处在焦虑中。\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青少年如何摆脱视频直播的危害?\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去年的这个时候,《王者荣耀》成为了许多人的眼中钉,“游戏误国”的论调让大家看到了手游的各种弊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是2018年了,谁是新的“误国”选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视频直播的戏子们,当仁不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整个2017年直播进入了稳定地发展创新期,映客借壳、陌陌发财报成为了振奋人心的事情。直播答题的出现为直播市场带来了全新动力,同时小视频、短视频产品也快速普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快手日活已经突破到了1.2亿,抖音也撒着大把银子将日活赶到了7000万左右。视频社交已经成了中国市场最亮的明星,成为了各大媒体竞相解读的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有新风气,就一定有新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学生偷家里钱打赏主播,低俗喊麦网红教唆小孩学坏,暴力涉黄视频给幼童洗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其实不只是小孩,也有很多成人在面对视频直播时,也把持不住自己,出现各种问题。但个中最严重的要数春节前出现的儿童邪典视频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谣传中那种有组织有预谋的专门扭曲儿童心理的邪典视频团队,其实并不存在。“儿童邪典”的叫法也是错误的,缘起也只是美国一个论坛上的恐怖小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钻各家视频平台漏洞,制作软色情暴力儿童视频的问题确实存在。而在各家视频平台的“智能(障)推荐”下,成为了幼儿日常观看的“精神食粮”。这对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d720cbd631aef.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297\&\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边直播、短视频平台产生的网红们,也在打造自己的产业链。各种草根师徒论资排辈、捉对帮扶,出现了各种乱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南郑州的尬舞天团红毛皇帝招收的未成年徒弟,发生了诱奸少女的事件,引得网民一片讥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便是现在看起来小清新的抖音,也出现了各种目的不纯的传销欺诈团队入驻。这个中国版的Instagram,随着用户的涌入、社交属性增强,想来也将迎来大量的负面新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一代“没有营养”的视频网红爆发,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奔赴出名道路。一篇篇通过抖音串联起来的社会调查,正在赶往十万加的路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对于娱乐的底线到底在哪?网红大V如何跳出被歧视的怪圈?“戏子误国”的观点如何清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2018年即将上演的大戏。\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结语:\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315是用来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也是让行业人士思考未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整个市场大变革的前提下,如何控制负面影响,带来更安全的服务,成为市场必须考虑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佬们在谈笑风生指点方遒的同时,业务上也要赶紧加把劲跟上来!毕竟这才是真的抢占话语权。\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文\u002F水上焱\u003Cbr\u003E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pdated&:new Date(&T13:16:2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16:2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4c03e28c9e1e72bcae66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title&:&三星新机销量不佳,如何借鉴苹果华为小米的先见之明?&,&author&:&zhang_lei&,&content&:&\u003Cp\u003E强悍的配置千篇一律,有趣的设计万里挑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手机行业迈向成熟,配置不再成为用户更新换代的第一要素时,「颜值即正义」的真理,对手机厂商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手机的颜值,不仅是要「美」,还要「不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 年,苹果首次在 iPhone 新品上加入黑白之外的金色,发售当天便在全球市场供不应求,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市场的金色 iPhone 延迟发货,苹果在看到强劲的市场需求后,将金色版 iPhone 5S 的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a89ad3b63.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iPhone 5S,图片来自 The Verg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苹果发布 iPhone 6,全新的大屏幕设计,直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在中国市场非首发的情况下,创造了首周销量破千万的惊人纪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显然,外观设计的改变,永远是刺激用户的关键。当市场迈向饱和、衰退,用户教育完成甚至审美疲劳的 2018 年,外观设计的创新,会变得越来越关键。在这个时间节点,费劲心思在外观上做文章的厂商还有增长的一线生机,而走小步迭代路线的厂商,必然会将陷入困境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三星,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三星 S9 销量不如预期,韩国本土市场竟下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星在韩国市场的表现,最能证明其产品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具有严重民族主义倾向,同时运营商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国家,韩国手机市场常年被三星所统治。根据 Statista 提供的数据来看,三星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一直维持在 60%左右,一旦新机发售,经济实力强大的韩国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支持也远非其他国家能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不过,今年的三星新旗舰 S9 系列,却在老家韩国表现不甚理想。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三星 S9 系列新机在韩国市场发售首日,销量只有 18 万台,相比上一代 S8 系列的 26 万台,不足七成。即使考虑到 S8 系列曾创下三星单品首日销量纪录,当前 S9 的销量,也仍然低于预期。至于三星拒绝公布的 S9 系列的预售量,韩国市场分析师表示,预计只有前代产品的 70% 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b2bae0f53c48a8f3d0e27e312b2f690.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3\&\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星 S9 系列对比 S8 系列,差距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前的 MWC 大会上,三星电子 CEO 权五铉对新产品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并表示三星 S9 系列的销量一定会超越前代。近日,三星也为自家新品设定了 4300 万的销量目标,这一数字比 S8 系列要多 200 万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从目前三星 S9 系列所展现出的竞争力,以及市场的初步反馈来看,三星官方对于新机显然是过分乐观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三星 S9 产品本身来看,只是针对与上一代产品的小幅优化和升级。外观上,除了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变窄的额头下巴,以及变动位置的指纹识别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改动。而硬件配置、后置摄像头的升级以及堪称鸡肋的 AR Emoji,足够优秀,却并不足以成为用户更新换代的理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7b27cfc5be18c1b627d80dc21ecece2.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8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备受吐槽的 AR Emoji\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三星来说,从 S6 时代延续而来工业设计理念的确值得传承。但是,在 2018 年这一竞争加剧、市场环境恶化,以及各大友商明显加快更新节奏,并在外观设计、营销等层面加大投入之时,三星推出一款类似苹果「S」型新机的产品,显得极度不合时宜,更何况即使是功能上的更新,S9 系列都显得极为乏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自从三星遭遇了 Note 7 系列的「爆炸门」之后,其产品更新的节奏及幅度便明显变慢。曾经严重的信任危机让三星损失惨重,以至于在面对这个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强的市场时,三星不得已选择了尽量保守、安全的路线,毕竟它再也经不起任何舆论上的风波。然而,这一保守主义来得太不是时候。面对中国厂商越发积极、强大的攻势,以及苹果十周年之后明显转变的市场战略,三星的保守策略,显得力不从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苹果与中国厂商越来越狠,保守的三星如何抵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几年,国产厂商在产品上的攻势显得越来越凌厉。或许单纯从技术和产品上,国产厂商与三星苹果之间还有差距,但是在市场意识上,国产厂商显然已经站在了最前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 2016 年开始,包括华为、小米、OV、一加等品牌在内的中国厂商,开启了一年双旗舰的更新节奏。与三星 S 系列配合 Note 系列的双旗舰战略不同,中国厂商的目标性要更强——新品紧跟市场风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 年,小米在一场发布会上,发布了 Note 2 和 Mix 两款新机,一款跟随主流主打柔性曲面屏,另一款则引领潮流主打全面屏。显然,小米的产品策略是成功的。2017 年,全面屏成为行业主流,占据先发优势的小米一举占据了「全面屏创造者」的身份,品牌价值随之水涨船高,极大程度地扭转了小米的品牌形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3acd624beac940e8b3c1eba5c7821e1.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0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设计激进的小米 Mix 系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OV 和一加这三大「步步高系」的品牌,同样在这一年加快了更新节奏。以一加为例,6 月发布旗舰一加3,11 月便紧跟骁龙 821 的步伐发布了一加 3T;去年这一节奏更为明显,一加 5 之后的一加 5T,让一加跟上了全面屏的市场潮流,为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保持对消费者的新鲜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 OV 两家无不同样反应迅速,在全面屏大战来临之前,这几家厂商都跟上了市场的节奏,避免任何被对手占据优势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华为在产品架构上,似乎与三星极为类似,P 系列对标三星 S 系列,Mate 系列对标三星 Note 系列。不过,在产品更新幅度以及外观设计的升级上,华为要比三星更加积极。华为发布的 P10 系列上,一口气用上了八种色彩,并将蓝色、绿色作为主打色,刺激消费者的购机欲,而在 Mate 系列新机上,不进跟上了全面屏的风潮,还用 AI 芯片刷了一波存在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进入 2018 年,国产厂商似乎进一步意识到了市场收缩的情况下,外观对于用户购买欲的刺激程度的重要性。从当前曝光的多款新品中,OV 和华为都用上了「渐变色」这一大胆的外观设计,原因无他,常规配置升级之外,手机行业需要更多的创新刺激用户的购买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7d726ba04ade3fa0d8f.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华为新机搭载的渐变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国产手机厂商之外,一向稳如泰山的苹果,在也这两年改变了产品节奏。从 iPhone 5S 到 iPhone 7,几乎每一款产品发布,都伴随着全新的配色作为主打,同时,2017年初,苹果还上架了红色版 iPhone 7,将一款机型的外观设计通过新配色榨取剩余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苹果更是在十周年之际,同时发布三款 iPhone,而根据目前透露出的消息来看,三机齐发的策略,会在 2018 年苹果新品发布会上继续上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cefcbee0ad45aa48b8d5.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iPhone 将在 2018 年发布三款新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十年来,第一次迎来了销量的下滑。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无论是苹果还是中国厂商们,都通过更快的更新频率、更多的机型以及尽可能多的设计上的变化,来应对整个市场对新产品越来越冷漠的态度。而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只有三星岿然不动,以一款变化微小的产品应对市场,显然成功的希望异常渺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整个手机市场所面临的困境,要比想象中严峻的多。厂家如果不费劲心思,本就不多的用户,不仅会被竞品抢走,还会被旧产品掠夺——二手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将是手机厂商不可忽略的威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三星的新威胁:手机翻新市场吞噬存量用户\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发布调研报告,2017 年,智能手机翻新市场增长率达到 13%,目前翻新手机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 10%。而目前来看,智能手机的翻新率则不足 25%。未来,如果手机产品更新幅度不大,翻新率上升,那么翻新机的市场表现,将进一步影响新品销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bbe8ec4b0c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手机翻新,图片来自 Counterpoint\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尽管,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翻新机主要收割的是中低端安卓手机用户,但是,却对旗舰手机的研发释放出了危险的讯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手机市场的成熟度,远比当前的市场状况展现的要严重的多。旧款手机的热卖,反映的是手机实际可使用寿命的延长,这显然会增加用户更换手机的周期。如果厂商不能拿出足够有吸引力的产品刺激用户,用户必然会在新品发布时无动于衷——目前来看,三星 S9 系列就处于这样的而困境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智能手机逐渐从代表科技潮流的电子产品,演化为日常生活用品,其本身对于用户的意义,也在向着实用主义靠拢,这本身也是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当新款产品缺乏足够打动用户的卖点时,不换新机,或者购买前代产品,将成为用户新的选择。而手机厂商,也必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外观、功能上,尽可能地做出更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显然,当前主流厂商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8年,手机行业将会迎来更多、更频繁的跟新。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海战术,或许会是以后几年手机市场的主题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如果 S9 最终的销量一败涂地,那么三星秋季发布的 Note 9,将会背上如去年 iPhone X 一样的翻身压力。此后,面对持续下滑的市场,翻身这件事,将越来越难。\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54:1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54:1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v2-2a3adfce4be27f1b5a217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1},&&:{&title&:&一家独大的亚马逊,比针锋相对的腾讯阿里更可怕&,&author&:&zhang_lei&,&content&:&\u003Cp\u003E2010 年的腾讯,是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噩梦。它总是在一个领域前景初显明朗之后,以后来者的身份强势入局,并凭借 QQ 搭建而成的数以亿计的社交平台,对整个领域进行摧枯拉朽般的收割。行业内没有哪家新兴公司能够抵挡住如此强大的攻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一年,关注到即时通讯领域的雷军,在发布首款社交产品「米聊」时曾不无后怕地说:「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降低。介入的越早,我们成功的难度就越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巨头的力量。当一家企业成长成为不可计量的庞大平台,其对各个可能被盯上的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八年前的腾讯如此,如今的亚马逊,同样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同的是,流淌着社交血液的腾讯,最终能够以「连接一切」的姿态,迈出开放的步伐;但以电商起家的亚马逊,则将以「拥有一切」的方式,持续成为笼罩在美国企业头顶的乌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be74f9f788d721.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1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巨人亚马逊的三大业务支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4年,杰夫·贝索斯在他的车库里创立了亚马逊。它以网上书店为起点,历经 24 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当前市值为 7700 亿美元的商业帝国,仅次于苹果和谷歌的总公司 Alphabet,其年营收也从零开始,一路飙升至 2017 年的 1780 亿美元。现如今,美国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每花费 1 美元,就有超过 40 美分落入了亚马逊的口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不过,历经多年发展,这一庞大的商业帝国,已经不仅仅是一家网上书店,甚至同样不能以电商平台来概括其业务规模。如今的亚马逊,是横跨电商、云服务、零售、食品、影视等多种业务的巨无霸式的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c5a03bbcb16ea184d309.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8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亚马逊历年营收,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贝索斯在当年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中,第一次提及了亚马逊的三大支柱业务:亚马逊市场(Amazon Marketplace),亚马逊云服务(AWS),以及亚马逊会员服务(Amazon Prime)。其中,亚马逊市场,是一个远比想象中强大的业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零售业务作为亚马逊的核心,从其创办以来,已经有 30 种百货类别、数以亿计的商品在网站上出售。2015年,亚马逊通过开办线下书店进入实体零售领域;去年,亚马逊收购了美国全市超市,;今年年初,亚马逊又开放了首家无人超市 Amazon Go,其对于零售行业的重视可见一般。在 2017 年亚马逊 1780 亿美元的总营收中,有超过 1000 亿美元的营收贡献来自于零售业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亚马逊市场,指的是亚马逊线上零售业务中,由第三卖家提供的商品销售。只不过,亚马逊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很好地隐藏了这一复杂性,避免消费者体验上的不平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良好的基础建设,亚马逊市场长时间以来得到了不少的支持,第三方卖家在销售额上的增长,反过来也提升了亚马逊自营商品的销量。根据 Statista 提供的数据,2017 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市场的销售量占比达 51%,第一次超过了亚马逊自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dd79bfb631bc9ed9e9790.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54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图片来自 Statista\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亚马逊市场足够庞大的交易规模,给亚马逊带来的丰厚的回报。由于大部分第三方商家需要独立承担商品分发成本,亚马逊通过销售抽成 15% 收获了纯粹的收益,同时,商户若想加入亚马逊的会员服务中,还需要另外缴纳费用。去年,亚马逊的这几项业务营收 320 亿美元,是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塔吉特年销售额的一半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亚马逊市场,是亚马逊在零售这一老本行作出的巨大成就,那么,亚马逊的云服务,则纯粹是亚马逊极富远见的商业布局的体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2 年,亚马逊开始意识到数据开放的重要性。随后,在贝索斯的支持下,亚马逊召开了第一届亚马逊开发者大会,开始发布自己的 API,大会成功举办之后,被命名为 Amazon Web Services。2006 年,尽管董事会并不支持云服务业务,但亚马逊仍然上线了该产品,竞争对手谷歌的云服务,则晚了两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发制人。当谷歌等科技公司意识到亚马逊云服务产生的威胁时,美国的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都用上了亚马逊的云服务。根据 Gartner 提供的数据,2016 年,亚马逊云服务在全球云市场中占据了 44.2% 的市场份额,是位列第二第三的微软和阿里总和的 4 倍多。亚马逊财报显示,去年第三季度,亚马逊云服务净销售额 45.84 亿美元,同比增加 42%,成为了亚马逊业务增长的核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62ff84e0deb27e6071124eaf2c26444.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3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 年全球云服务市场,图片来自 Gartner\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对与零售和云业务,亚马逊的第三大支柱会员服务,则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与地位。 亚马逊会员服务发布之初,仅仅为其线上的数百万商品提供两日送达的服务。2005 年,亚马逊的会员服务增加了免费电子书、相片储存空间、音乐等项目,以「怀柔交易」的方式增加用户粘性。如今,会员们在支付 99 美元的费用后,可以获得代金券、视频服务以及收购全食超市后提供的特价商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调研机构 CIRP 的调研结果显示,亚马逊的会员用户预计达到了 8500 万人,同期增长 35%。近日,路透社也通过一项内部文件获悉,亚马逊流媒体视频用户已达 2600 万,截止 2017 年亚马逊的视频业务已经吸引了 500 万新增会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户的增长,意味着亚马逊的粘性正在不断提高。消费者享受的亚马逊提供的内容及增值服务,获得购物优惠后自然会在亚马逊的电商平台上消费,最终将用户的物质消费和内容消费都纳入自有的体系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亚马逊的三大业务效果已经越来越明显,但亚马逊的探索似乎没有边界。2016 年由谷歌阿尔法狗带来的人工智能热潮中,人们忽然惊觉,亚马逊,在构建未来生态的这条路上,走的同样足够超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亚马逊的新兴业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 年,苹果发布 iPhone 4S,语音助手 Siri 成为最重要的更新功能。先发制人,却没有在苹果的语音助手上实现,反倒是让亚马逊来了一次后发制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 年,亚马逊的 Alexa 正式发布。在手机业务上一败涂地的亚马逊,将这一语音助手,集成在了智能音箱上。事实上,亚马逊的智能音箱,远不如当年的 iPhone,在全世界的沸腾之中备受瞩目。相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智能音箱都被认为是多余的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风口总是来的很突然。亚马逊之后,谷歌、苹果相继加入了智能音箱大战。但是,整个市场局面如当年的云服务一样,亚马逊已经悄无声息的占领了市场——2016 年,当诸多巨头布局智能音箱时,亚马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90% 左右。一年之后,尽管谷歌攻势迅猛,市场迅速增长,但亚马逊仍然占据智能音箱的半壁江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db2a4a6fe1d26aac676c9.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88\&\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能音箱各品牌市场占有率,图片来自 Statista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在与用户的账户绑定之后,可以实现语音控制购买商品。显然,在亚马逊眼中,任何硬件、软件及服务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链接的整体。也正是这样的理念,驱动着这个庞然大物,将触角触及到各个方面后,仍然稳定地发展。各业务之间相互支持融合,最终形成了这个庞大的帝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年初,收购了全食之后的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业了第一家无人便利店 Amazon Go。国内巨头口中的新零售,正被亚马逊以超前的方式实现着。这意味着,这家巨头同时将触角伸向了线下商店、食品以及无人零售上,俨然一副行业标杆的模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被收购的全食,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目前,亚马逊正在试图将全食门店与亚马逊会员业务进一步融合,整合之后,亚马逊的用户在购买全食食品时,可以享受到快速免费的送货。显然,又是一个增加用粘性的行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仅如此,亚马逊在视频服务上的投入也颇有一副志在必得的态度。据悉,每年亚马逊用在视频内容原创及授权上的费用达到了 50 亿美元,远高于苹果当前的 10 亿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三大支柱业务为核心,如今的亚马逊已经成为遍布各个角落的巨头。当掌控了线上线下购物,产品内容两大消费场景,且在软件硬件上均全面领先,并且以会员业务贯穿其中形成粘性,在市场上的各个产业,都将视亚马逊为噩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造噩梦的亚马逊\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亚马逊花费 134 亿美元收购了全食超市。收购完成之后,包括沃尔玛、塔吉特等巨头在内的连锁超市,市值瞬间蒸发了 130 亿美元,美国媒体称之为「亚马逊效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开头所说,这就是巨头的力量。在构建好一个强大的封闭的平台之后,亚马逊进入任何领域面,都必然会使其竞争对手不寒而栗。无数看似庞大的企业,在科技巨头面前,竟然显得不堪一击。亚马逊正依靠着自己的实力,成为美国企业们的噩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观国内,当腾讯、阿里为争夺线下市场,逼得各大线下零售品牌站队以求发展时,他们或许应该感觉到幸运,毕竟在美国,没有腾讯阿里这样对手型巨头的存在,一个庞大的亚马逊,正凭借垄断式的电商实力,影响着整个市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华尔街日报在形容亚马逊时,称其为「最终的帝国」。这个形容,带着对巨头的崇拜,却也有一丝无奈。庞大的巨头难免形成庞大的阴影,无数创业者,甚至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和品牌,都将在阴影笼罩下而人人自危。巨头的存在,本身是噩梦,但是却无法质疑其好坏。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局面将会继续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任何企业,品牌,行业,都必须在巨头创造的夹缝中,努力生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论面对的巨头是一个,还是两个。活下去,便是企业最大的成功。\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02: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1,&likeCount&:9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02:1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04012aae588b527caabd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1,&likesCount&:94},&&:{&title&:&喜欢新世相喜欢咪蒙,这又有什么错?&,&author&:&zhang_lei&,&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c0b10bdc1edafaf5dd71a.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30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果不其然,贵圈的鄙视链再一次壮大了自己的队伍。\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刷了一上午屏的新世相,终于被大家狠狠地踩在脚下,唾弃掉了。甚至连HR们都来凑热闹,口口声声拒绝学了新世相公开课的求职者。马上一大批人就要学习拉黑咪蒙好友一样,拉黑新世相好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7daced7f4793.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12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正值金三银四跳槽黄金月,这样的思维让人慎得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到半天的时间,新世相,这个原本在媒体圈里有口皆碑的品牌,就从人情冷暖的冷眼旁观者变成了人人唾弃的主角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跟着,大批新世相粉丝表示:过去的新世相还是非常好的,今天的新世相已经是一家大公司了,不再是张伟不求回报的在业余写一写自媒体稿件那种账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其实新世相一直都是一个作者个人的价值观传递平台,跟咪蒙、《知音》、《故事会》在本质上都没有任何差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说,各位粉转路粉转黑们给自己找台阶下的速度倒挺快。\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新世相有资格登上神坛吗?\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过去有许多人向我推荐新世相,介绍他是客观记录当下社会事件并剖析了背后的人文形态。这话一出口,小新就被唬住了,但是看了两篇朋友推过来的“优秀稿件范例”之后,小新还以为是看了莆田系的街头杂志。同样内心独白式的人物描写,同样的文笔风格,只不过少了爱情动作、堕胎流产等三俗挑逗场景的描写铺排,多了电台知心大姐的人设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一直也没有觉得新世相有多好。在一群人声嘶力竭的讨伐咪蒙,推崇新世相的时候,小新的观点就是:新世相与咪蒙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贩卖价值观,只不过面向的人群不同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今天的光怪陆离,只不过过去人们把他捧得太高了,而在经历过职场课不如咪蒙之后,那些曾经在朋友中奋勇站台最终被打脸粉丝,在这一次集体反水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过程,大家称之为“智商税的收割周期”。不过今天,小新却想帮新世相说两句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句老实话,小新在今天才从头到脚研究了一遍新世相。不能说研究得多深入,但同样作为写稿的,还是能够看出他的套路跟硬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为什么小新敢说新世相是莆田系街头杂志的变种,而粉丝们却把他捧做社会人文的纪实解剖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先看看新世相的文章都用什么题目,早期的文章题目有《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啊》《春天越美越杀人》《死在沙滩上之后,要不要爬起来再做一次前浪?》《失败者的愤怒》《吉原就是男女们互相欺骗的地方》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新的还有《发现父母出轨的那一刻 | 2000 个从爸妈的裂痕中明白了爱的人》《他们向爱人隐瞒了性瘾、学历和接吻的感受 | 1000 个爱情里的谎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768bbc5d64e8a103a87f5cb9edfa71c.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541\&\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一张新世相新浪博客文章列表截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光看题目,你也大概能猜到,文章内容差不多都是鸡汤,跟咪蒙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可为什么新世相的粉丝读者却不这么认为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其实是新世相的高明之处,他把自己夹藏的类似咪蒙式的价值观内容,包装进社会纪实的外壳中,配上电台主播的口吻,来帮助城市里的孤独男女疗伤,让读者暂时忘掉柴米油盐的艰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真正的社会纪实类内容来说,最重要的是时代背景人物背景的介绍,而我们的新世相偏偏用了180度高强度美颜磨皮,让你只能看到文章的人物多么性感有灵性,就是不知道这人是怎么活下去的。如果你真的想看社会纪实类文章,建议你去订阅《南方周末》。可真实情况是,我周边几个喜欢新世相的朋友,并不怎么喜欢去看《南方周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成立独立公司后,张伟团队还非常讨巧的利用了“读者来信”式的汇编手法,做了非常多简短的人物特写。读了这种内容之后,文笔精炼留白丰富对比突出,有一种抓拍镜头的感觉。可真实的抓拍照片中,我们能看到人物的妆容、衣着、周边环境、物件摆设等等信息。但在新世相的文章中完全没有这些重要信息,完全就是婚纱影楼摆拍的文艺照质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这两种套路化内容生产推介机制外,还有各种掺杂名人轶事名著解读类的杂文散文游记,《读者》《意林》式的文风伴上各种掉书袋姿势,高中生看了膜拜,文青小资也觉得甚合我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作为《智族》《博客中国》副主编级别的人物,张伟个人的眼界素养毋容置疑,新世相的文章中还是有许多的价值点闪光点。即便是伪社会纪实,即便是经过180度美颜磨皮的人物,也还是能看出其深厚的人物稿功底。这一点小新自愧不如。\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咪蒙与新世相,没什么分别\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再来对比一下咪蒙与新世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者内容的核心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全民关心的热点话题。只不过咪蒙来的更加坦白,直抒观点,振聋发聩大声喊着叫卖自己几十年总结出来的价值观。新世相则把一系列人生经验用女性视角包装出一股高大上的城里人风味,用看起来客观中立第三方的冷眼视角,写出一个个极具主观意识的伪社会纪实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表达欲强烈的人来说,咪蒙的方式更受他们的欢迎,咪蒙也直截了当的帮助他们完成了价值观的建设与丰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热衷于内心戏的读者来说,新世相那种委婉的女性视角更加吃香,“伪社会纪实”的方式也能让读者放开心理防线,接受作者设置的一套套心理共鸣,坦然建设内心渴望的价值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种操作方式,咪蒙那一套显然需要更高的文字水准,当然咪蒙的十万加百万加也来得更快。不过现在我们再看咪蒙的文章,你会发现她也越来越像新世相了。两者的内容,现在都已能够达到流水化生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你吃哪一套?偷偷的告诉你,小新更喜欢看《故事会》里原汁原味的三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无论是新世相还是咪蒙,亦或者是《故事会》《知音》《读者》《意林》,都没有高低之分,都只是世俗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因为你喜欢其中某一个,就去贬低其他任意一个。也不能因为今天谁出了问题,你就立马站出来说自己不喜欢他了,或者说“以前XXX还是挺不错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其实他们一直都没变,他们曾经带给你的快感,还留在你的体内,驱动你做出一个个积极的选择与决定。只是你吃饱喝足了,想换换口味了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都不必以睥睨天下的姿态,来讥讽不同偏好的阅读人群,任何人的爱好都没有对错,都不必受到“这些有什么用”式的责难。\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喜欢新世相们又怎么了?\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喜欢新世相、咪蒙、《故事会》、《知音》的读者就一定“笨”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者说一家内容平台一旦被打上“三俗”“女性”“小资”等标签,就真的没有任何价值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两个非黑即白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事情放在电影领域,你会发现,就完全只是电影风格与类型的喜好问题。爆米花大片、限制级类型片、文艺闷片、历史写实片各有自己的市场用户,这里虽然也有各自的鄙视链,但总体也相安无事。因为大家都明白且接受自己的喜好,不会像文字阅读一样,喜好不定且市场换代过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资界泰斗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拍成电影,照样好评如潮。怎么看都一股新概念作文味的《苏州河》,豆瓣评分7.9,国际大奖照样拿到手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这世界不是按照鄙视链来运作,无论“三俗”“小资”还是严肃文学,只要用心好好做,都能受到市场的认可,都是有他存在的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过头来看新世相的发展历程,从2013年张伟选用“世相”作为IP开通个人公众号以来,内容已经从编辑个人随笔、读书心得、优秀稿件推荐,转向了热点跟踪炮制、网综网剧制作、社群事件策划、知识付费平台。新世相的媒体属性相比初期,已经越来越专业,媒介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间看起来新世相的内容质量,随着新编辑团队的建设有一定的波折,但整体水平还是非常稳定的。这是一家只会越做越好越做越丰富的专业媒体平台,并不是许多反水黑粉所声张的那种“新世相已经不是以前的世相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以及这两天被微信官方定性为“多级分销”的“新世相营销”,张伟团队做得都非常成功,虽然因为创意抄袭下限太低的问题,让几个活动显得不太漂亮。但项目的高成功率,也体现出张伟团队在执行效率上的高素质水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比新世相的投资方腾讯,虽然腾讯游戏一直改不了抄袭的恶习,但是人家的微创新能力有目共睹,新项目成功率也是首屈一指的,粉丝认可这些都是事实啊。\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读者很清楚他们要的是什么\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新世相也不是一无是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读者从新世相的内容中得到了小资文青式的体面感,这是其最直接的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不像小新这种一有时间就睡大觉的“废人”,张伟这个人特别勤奋。从新世相的内容类别,你可以发现,张伟确实有心要做社会纪实类内容,写个人号上来就用了“世相”这么大一个词,看起来像是全国性的大牌杂志。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专业媒体平台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张伟一直也在努力建一个读者访问机制——粉丝社群,用传统的“读者来信”模式在互联网上建一个更高效的内容采编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e241cd8a2f4f44f7f98.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样的模式也不是新世相首创,小新见过的所有新媒体公司都有这样的心思(幻想),但像新世相一样把这个社群建立起来,并持续维护起来的并不多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这里,对于读者来说,第二个更大的价值就出现了。新世相用自己深厚的话题炮制能力,打造社群活动、社会风潮。许多参与新世相社群活动的用户,不仅获得了精准的社交圈子,还跟着新世相一起学会了活动策划执行,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在工作中。(所以小新觉得,一众HR跑出来跟风抵制,是有问题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也是我看到许多公关策划产品们力捧新世相的原因。说实话,没有这些好处,你让那些假文青们怎么长期保持热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便现在这个社群运营已经偏离了“社会纪实”的目的,完全成了新世相读者的形象包装定制平台——可这也完全是跟着读者需求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新世相也索性将人物包装的路线一走到底,什么线下活动、网综选秀、偶像团体、网络电影,甚至面向骨干粉丝的知识付费都推出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有着丰富眼界的老编辑,就这样开了一家文青影楼。\u003Cbr\u003E用户们来到新世相,看着老编辑口吐莲花打造的各个案例,女人们心满意足,男人们收获PUA剧本,说不定同时还收获了自己的女\u002F男朋友。然后大家又开始争着定制一部180度磨皮的人生细节,还为接下来隐约的出名走红机会感到兴奋不已。\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事情也存在于你看不起的明星脑残粉身上。流量明星的脑残粉后援团们,也是一个个社群社交基地,里边也存在着无数的市场机会。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脑残粉们,现在一个比一个彬彬有礼,一个比一个有商业头脑。不仅吸引了一群群微商扑来扑去,甚至还能引来一个个富豪爹妈,亲自上场参战。脑残粉后援团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所有新媒体们要借鉴的重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林林总总,都是人家各取所得,能碍着别人什么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说,这里跟“割韭菜”“收智商税”没有什么关系。你白白看了人家写的那些稿件,现在也都是愿打愿挨、各取所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所谓的新世相跌下神坛,一是这次的活动确实触及“多级分销”的法律问题;二是大部分认为新世相跌落神坛的人,从来就没有认为过他在神坛之上,只能说人们急迫于“反流行”,然后想把自己参与的“反流行”上升为更大的风潮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f7328e2dec51eb91e84efb0e0aecb56.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1\&\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我们还是要承认新世相在新媒体市场化上做出的贡献。从内容品牌玩到活动策划,然后再做粉丝服务知识付费。不仅完善了自己的媒介格局,还挖掘了用户需求潜力,将普通用户培养成了付费用户。可以说是在罗振宇之外,新世相趟出了第二条发展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一次的新世相营销做得确实不够体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新还是建议张伟孵化一个全国连锁的文青影楼项目,套上新零售、线下社交、大文娱概念,既为自己的读者提供了活动场地,还能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赚个盆满钵满——说不定人家已经在这么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对于那些粉着新世相和咪蒙的朋友们,无论选择他们成为你的乐趣还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都是你们的自由,也从来不是什么错误。\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文\u002F水上焱\u003Cbr\u003E本文系科技新知原创,微信ID:wwwbailv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pdated&:new Date(&T12:43:2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43:2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mix2s拼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