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跳舞:手机成瘾危及心理健康 人类又该如何去做

人民网-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心理问题危及上亿中国人(年终特稿)
人民网&&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第八版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危及上亿中国人(年终特稿)
●抑郁、焦虑、失眠名列前三位●白领、农民工、独生子女是典型受困扰人群
本报记者 张建
】【】【】【】【】
  美国执业心理医生张源侠  编者按:一年转眼即逝,如此年复一年,似乎越过越快,然而这种感觉不是错觉,是目前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事情。农民工大规模进入城市、市场经济下白领阶层的涌现、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面临着新型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的妥当解决,既是形势所迫,更是个人健康所需。为此,我们特别奉献本文,以唤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并为人们提供一些求助的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无疑更加大了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每个人的切身问题。  中国有2亿人心理有问题  中国人到底有哪些心理问题,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  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研究员认为,精神问题和自杀(通常为精神疾病的结果)是中国地区最重要的一类疾病。  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精神病学会分类与诊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发言人之一陈彦方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则强调,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范围实际比自杀要宽得多,如失学、下岗、婚姻问题等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等,其人数是精神疾病和自杀人数总和的10倍以上。  由于中国政府最近一次组织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是在1993年,这12年间全国范围的心理问题数据并没有官方数字。但根据陈教授的研究经验和以下一组数字来看,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1993年,卫生部的调查表明,中国有1600万重性精神病人,但实际上,保守估计,患有心理问题的人数至少是患有心理疾病人数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有心理问题的人数至少有1.6亿。现在具体数字如何,还有待明年卫生部做实地的全国性调查。  ●今年举行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披露,估计中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但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  ●费立鹏研究员报告,目前有超过5%的中国人口(6600万)患有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全国每年在综合医院急诊治疗的、企图自杀的病人至少100万;他们中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心理评估或精神科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数字是:目前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他们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  什么在困扰中国人的心理  10年来,困扰中国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陈教授介绍说,中国的情况与世界其他地区没有显著差别,名列前三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忧郁)、焦虑、失眠。中国人患抑郁症、焦虑症的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5%,而在抑郁症患者中,会有10%―15%的人自杀。患失眠症的占到总人数的4.2%。至于患有普通抑郁、焦虑和失眠的人,就更可观了。陈教授给出了一组合理的估计数据:中国人一生中有过抑郁的人占到30%以上,焦虑的占到30%以上,失眠者则在42%以上。台湾所做的一次权威调查则表明,仅台湾一地,一生中有过抑郁情绪的就占到台湾地区总人数的30%。  在地域上,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有南北差异,北方人主要是饮酒问题,南方人是吸毒问题。北方人酒精成瘾问题严重,与北方气候寒冷,人们养成了饮酒御寒的习惯有关,也与酒文化有关。日本人、韩国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上下班去饮酒的文化,酒精成瘾的现象比中国还严重;相比之下,我国白领压力大、失眠时,多选择吃些安定药等药物。  而南方由于距离金三角等毒品集散地近,吸毒成为典型的心理问题。  三大典型人群的心理分析  陈彦方教授认为,中国患心理问题的人数可能还会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国经济正在转型,给社会带来巨变,人口流动、都市化、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独生子女家庭等,都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  陈教授分析了当前社会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的三类人群的情况,即:农民工、白领、独生子女。  中国的农民正在大规模从贫困地区进入相对富裕的城市工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以北京为例,北京很多问题是外来人口造成的,比如难管理、偷窃(自行车、井盖等)、破坏厕所、公园等公共设施。许多只是发泄性的破坏行为。所以,政府强调要靠法律、道德、心理卫生各方面的综合治理。陈教授说,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我想要,我自己挣”、“我有我的尊严”、“我要人家尊重我,我先要自重”。  都市化造就了大批白领,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忧郁。面临激烈的竞争、业绩的压力,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总是有不愉快的时候、有时缓不过劲儿来、失眠、女的月经紊乱、男的出现性的障碍、以前爱好的活动现在却提不起精神等。这都是忧郁(抑郁)的表现。陈教授说,对此,要学会自我心理按摩、自我解脱。本来工作效率已经很高,压力已经很大,那么不妨安慰自己,“我已经做了该做的,就歇一歇吧”,“别人处处设防、跟我过不去,我一定不要再跟自己过不去。”不要让自己总处于恶劣情绪中,那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恶劣情绪对自己是有害的。  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正在进入社会。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过分自我,不懂感恩。陈教授说:“现在大家都说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心理需要,这是对的,但只谈个人的需要,却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需要。病人被治好后,觉得这都是应该的,而不知感恩。独生子女把得到爱当作自然的事情,不知道自己的责任。长大了,需要与别人竞争与合作时,出现不适应。有的心安理得地退回到父母身边,成为‘啃老族’。所以,我想送给孩子们一句话:要想人人为我,须先我为人人。爷爷奶奶给我爱,我给他们爱没有?”  人们为何不看心理医生  目前,有几个问题,影响着人们寻求心理帮助。首先是观念问题。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理问题一直被作为政治思想问题来对待,精神病问题则用西方的医院药物监禁法来治疗。结果民众的精神心理问题被断裂成两截,严重的精神病成为羞耻的代名词,心理问题则被认为是一种道德问题而被广泛压抑。  其次,专业人员少,业务水平不高,也阻碍了人们去看心理医生。有鉴于此,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文指示:精神卫生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要求培训专业人员,加强识别精神问题的能力。  劳动部、卫生部、人事部随后开始的心理咨询师的认证工作,也催生了国内第一批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机构。北京华夏赛科公司及所属华夏心理教育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国内最大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尽管它已经培训出了1万多名心理咨询师,全国的心理咨询师总计达到了2万名,但以目前不断增长的心理问题趋势来看,还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三、心理干预形式单调。一提起心理咨询,人们首先想到的似乎只有心理热线、心理诊所两种主要形式。而在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讲,看心理医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行为,音乐治疗、绘画治疗、舞动治疗等形式广受欢迎。此外,美国还把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基本服务项目,纳入民众的医疗保健体系。美国发给赤贫阶层的公费医疗卡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因此在美国住在收容所的无业游民,也可以享受心理治疗的待遇。此外,美国100人以上企业90%以上为员工购买了心理咨询服务(EAP),这就使尽可能多的人可以免费享受到心理帮助。  第四,新兴的的精神专科门诊、心理门诊收费较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看心理医生。据了解,中国心理诊所的收费通常在100―300元每50分钟。对于普通人来说,价格有些难以接受。  但在美国,其心理治疗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付费,医疗保险和私人付费,医疗保险的45分钟付费从35美元到120美元不等。私人付费一般在100―200美元。  心理问题开始引起各界重视  这两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尤其是弱势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实施了干预措施,如,政府开设了自杀干预热线;医院被要求开设心理科;心理咨询师培训正在加紧进行;学校、社区的心理咨询服务也在大力推进……这些都增加了人们对付心理问题的途径。  一些民间机构也开始积极参与其中。2004年,华夏赛科公司率先引进了在欧美国家十分成熟的EAP项目,致力于向国内企业和驻华外企员工推荐心理服务。华夏赛科公司董事长苏晓明先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企业为此支付的费用摊到员工头上每人每月只有10几元,比医疗保险低得多,却能有效解决员工的家庭困扰、孩子问题、工作心情等心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由企业买单、员工免费享受的方式,解决了中国人不愿主动看心理问题的困境,是让心理咨询服务大规模走进中国大众的最佳途径。总之,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自己去关爱,去维护。▲&&&&《环球时报&生命周刊》&(日&第八版)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精彩推荐:
每日新闻排行榜10条
网友热评排行榜10条
*人民头条 16元/月发送TTD到8166订阅*
 第一手的新闻资讯,让您立刻掌握天下大事!
 人民资讯MINI站 联通用户发送
 人民网手机门户 北京移动用户发5988到01268
新闻检索:
 手机铃声分类搜索:
  寰 宇 搜 奇
  猴娃儿曾繁胜,其母与不明人形动物所生,身高两米,头小臂长,体势佝偻,表情诡异,半兽半人。想知道这一天下奇观是如何被报道的吗?
请用户发送 A003 至
    1510312(移动)
    9510312(联通)
资费:1条/元
&更多精彩短信: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逛新鲜有趣的主题乐园,游耳目一新的工业小区,住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游客们不再只追求到知名景点拍张照,更想体验多彩项目、多种服务、多元文化。
03-23 09:26
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的误区
03-23 09:32
从挖空心思将主旋律主题装进商业类型片的壳中,到大张旗鼓在海报上标榜自己是主旋律大片,博纳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
03-23 10:23
提升文化自信,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文旅融合已成现实发展大方向,与全域旅游相对应,必将实现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03-22 09:07
未来我国旅游度假产业规模将达10万亿级,成为支柱产业,文旅产业依然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之一。
03-23 13:58
有效扫除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原有产业边界的消融,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03-23 10:18
“作为泛娱乐产业的最上游,网文企业拥有大量的原创内容版权,能够为整个泛娱乐产业生态提供丰富的原创内容和优秀的创意、资源
03-23 14:31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审美品位的提高,一批细分综艺题材和受众市场的垂直类原创节目开始脱颖而出,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03-23 09:51
剧目,是戏剧各项艺术元素集中体现的载体,也是传承、创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此剧目能否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历来是业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
03-23 09:05
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荣魁希望培养更多的景泰蓝制作高级技术人员,让景泰蓝工艺有更加长足的发展,从而传承下去。
03-23 08:56
《骆驼祥子》及中国文化交流会21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与会者重点对巴西近期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骆驼祥子》葡文版进行讨论。
03-23 14:06
白佐良图书馆藏书主要来源于白佐良先生学术生涯的中国图书收藏,由其子于几年前捐赠给父亲曾执教的罗马大学。罗马大学孔院携手罗马大学东方学院将赠书进行检索分类、保存整理,使散落在各处的欧洲罕见的一些中国图书和文献能够重新服务于学术交流与学术研究。目前,白佐良图书馆收藏有约15000册中文图书,书籍内容包括历史、地理、中国古代文学等。
03-23 14:13
广州阅读联盟近日启动2018年度读书会成员招募工作,申请加入并通过审核的读书会将有机会获得由广州图书馆及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共同提供的1万元至1.5万元的经费支持。
03-22 16:36
本次培训是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2018年的首次集中培训,本着精简、务实的原则,邀请专家针对各区县文化骨干的实际工作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03-21 09:34
最近几年,安岳加强了“三防工作”:人防、犬防和技防。然而,在更多未纳入“三防”、仅靠当地自觉守护的文物点,安全依然令人忧心。此外,这些石质文物本身还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蚀,需要长期监控并进行“治疗”。
03-23 11:09
近年来,中国文博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不仅国内博物馆之间的文物交流展览活动日趋频繁,而且有更多的中华文物瑰宝逐渐走出国门,引发外国游客的排队观展。
03-23 09:08
影片采用了特殊的电影特效让人们误以为鸡着了火的景象,但实际上并没有动物受到伤害。博物馆将这件作品描述为“对所有暴力的讽喻,尤其是强加在动物身上的暴力,而艺术家本也也在众多作品和采访中谴责了这一行为。“
03-23 10:30
全球销售:在连续下跌两年后,2017年艺术市场在经销商与拍卖市场销售额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翻转表现。2017年艺术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大约637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2%。
03-23 09:04
在今天,跨行早已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表演这一行更是如此,人们只管你演得好不好,至于是否是科班出身,这似乎并不重要。
03-22 16:00
工信部信息中心日前发布《2018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我国文娱产业进行了详细梳理并指出,文娱产业已经成长为数字经济重要的支柱之一。
03-22 15:12
关于这个春节档的种种分析文章一直不断见诸各大媒体以及自媒体,一个再明显不过的趋势已经显现:影片票房与口碑开始出现吻合态势。
把乡风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这给广大民族地区和特色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  |  |  |  |  | 
京公网安备-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213114
(C) 2017 中国文化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世卫组织:手机成瘾危及心理健康 游戏障碍成国际疾病
  对许多人来说,智能手机就像身体的延伸,像始终固定在手上的额外器官。醒来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许多人每5分钟看一次手机,如果手机丢了或忘在了家,就会感到不安。这种行为,常被大家称为上瘾。用手机社交、网购、游戏都会上瘾。   那么,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影响身体健康吗?手机上瘾能被归为一种精神障碍吗?答案:是的,但不全是。   手机游戏爆款频出,说明上瘾有一定普遍性。最近,游戏&旅行青蛙&火了。有些人躲过了&王者荣耀&、躲过了&李泽言&、躲过了&跳一跳&,却掉进了蠢萌的青蛙大坑,天天心里惦记着&蛙儿子&。对游戏的依赖和上瘾,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担忧。一方面,游戏开发者非常善于把握人们的心理,不断推出爆款产品;另一方面,焦虑、压力、孤独感困扰着现代人,游戏在某些方面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容易深陷其中。   针对游戏上瘾,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首次在《国际疾病分类》修订本中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和行为障碍。&游戏障碍&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不过,世卫组织并未对此提出具体的治疗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具有&游戏障碍&。研究表明,在参与数字或视频游戏活动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大多数玩电子游戏的人不会受这种障碍影响,就像大多数喝酒的人不会受酒精使用障碍影响。但是,在特定情形下,使用过度会导致不良影响。&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司弗拉基米尔?波兹尼亚克博士表示。   更广泛地来看,世卫组织还没有探究清楚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使用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比如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与认知发展、身体或骨骼发育之间的关系问题等。而且,在评估现有证据和研究的过程中,专家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把任何一种技术驱动的行为成瘾列入修订本之中,比如&智能手机成瘾&。现在来看,关于科技及其可能造成的潜在负面健康影响的问题探讨,远多于科学研究与指导。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超过一半的人口上网,其中超过90%的人通过智能手机上网。中国可以为提高我们对于电子设备使用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作出很大贡献。我们正在与中国的技术公司合作监测有关使用量和使用模式的数据,借此更好地认识科技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   随着技术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突飞猛进,研究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正在奋力跟进。随着关于游戏障碍的宣布,世卫组织解决了拼图中的一块,但仍有大量工作需要齐心协力完成。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卫组织致癌物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