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佩戴老年人智能监控手环手环

给松鼠戴“智能手环”,生物学家所为哪般?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给松鼠戴“智能手环”,生物学家所为哪般?
松鼠科 北极黄鼠 美洲黄鼠属 旱獭 fitbit 智能手环 运动手环
本文作者:S.西尔维希耶
爱运动的你一定听过“智能手环”。把这些智能装备绑在手上,它们就能够告诉你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总让你有种自己也许瘦了那么一些的错觉。而类似的技术一落到科学家手里,他们就拿来干了一件奇怪的事:“偷窥”。
别急,他们“偷窥”的是一种啮齿动物的秘密生活。两年前,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科里·威廉姆斯(Cory T. Williams)和同事们给一群北极黄鼠(Spermophilus parryii)系上了类似“智能手环”的设备,记录了不同性别的北极黄鼠在不同季节的行为。相关论文[1]最近发表在了《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期刊上。
北极黄鼠。“啥?你们想干啥?!”图片来源:Robb Hannawacker/flickr.com
北极黄鼠是一种半穴居的松鼠科动物。作为北极苔原上为数不多的会冬眠的动物之一,它们会在地下的巢穴里昏睡过整个冬天。而一年中除去冬眠的月份,它们都会经常跑上地面活动。雄鼠比雌鼠更晚冬眠,也更早苏醒。每年春天,醒来的雄鼠会在地下巢穴中吃着存粮静待性腺生长,再到地面上跟其他雄鼠大干一场确立自己的领地。这样,当雌鼠苏醒时,它们便可抓紧机会进行交配。而由于雄鼠和雌鼠分开居住,雌鼠在交配后要独自肩负着生产和育儿延续后代的使命。
雌鼠(右)苏醒后走到地面上,雄鼠(左)需要抓紧机会求偶并交配。图片来源:BBC/youtube.com
对于北极黄鼠而言,“上地面”是一个需要慎重进行的选择。爬上地面意味着更多的觅食和交配机会,但离开了天然的掩体——巢穴——又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让威廉姆斯和他的同事感到好奇的是,它们如何进行这样的抉择,如何分配在地上和地下的时间。以及,不同性别的北极黄鼠,是否有不同的决策方式。
而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它们身上绑上一个“智能手环”啦。好吧,其实准确地说是“智能项圈”才对。但在野外,北极黄鼠可不会排着队来认领设备。步入苔原的研究者们,得带上笼子和胡萝卜。
利用笼子和胡萝卜,研究者得以诱捕北极黄鼠为它们装上“智能项圈”。图片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智能项圈”上整合了用于感知光线的传感器,可以记录北极黄鼠每天经历光照的时间。当北极黄鼠在地上活动的时候,光线传感器能够接受周围的光线,因此是“有光”的状态。而当它们钻到黑暗的地下时,传感器就会切换成“无光”的状态。所以对于科学家来说,只要分析“有光”和“无光”的时间段,就能够模拟出北极黄鼠在哪活动。
在2014年间,布克和他的同事测量了阿拉斯加Toolik和Atigun地区共计38只北极黄鼠的活动情况,并测量了它们在该年度活跃季(开始交配和觅食的季节)的活动情况。他们发现,北极黄鼠们每天在花在地面上时间都不一样,受到降水、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强烈影响。但在活跃季的大部分时间里,雌鼠和雄鼠在地上的时间并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例外出现在5月下旬,那时雌鼠正值分娩期和哺乳期早期,在地面上的时间才显著少于雄鼠。综合来看,在5月至7月之间,Atigun地区的雌鼠每天平均地上活动时间为634分钟,而雄鼠是640分钟。在相对更加寒冷的Toolik,雌鼠每天平均地上活动时间为534分钟,而雄鼠则为559分钟。
在相对更寒冷的地区,北极黄鼠的平均地上活动时间也更短。但他们每天在地面上的活动时长变化很大。“图片来源:BBC/youtube.com
之前关于半穴居哺乳动物的研究提示,由于哺乳期高昂的能量需求,雌性动物通常会花更多时间在地面上。为什么在北极黄鼠身上,雌鼠和雄鼠在地面上的活动时间却不是这样?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在2015年,研究者在Atigun捕获了29只北极黄鼠,并在给它们的“智能项圈”上加装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它能够记录北极黄鼠身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加速运动,从而提示它们的能量支出情况。
将光线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得到的数据结合起来,研究者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尽管育儿任务使得雌鼠相比雄鼠而言更少地离开巢穴,但如果它们有机会走开巢穴,它们会往往会比雄性活跃得多。在哺乳期早期,雌鼠会经常地上和地下两头奔走,而雄鼠几乎一直待在外面。研究者推测,为了自己和孩子而更努力地觅食,可能是雌鼠在地面上表现得更为活跃的原因之一。至于那些懒懒地呆在地上的雄鼠们,你们真的不是在晒太阳吗?
“不能就是发会儿呆?”图片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youtube.con
威廉姆斯和同事的研究揭示了在北极黄鼠中性别差异是如何影响它们的能量分配策略的,也强调了除了觅食需要与躲避捕食者的考虑之外,北极黄鼠的活动决策同样受到天气变化等条件的影响。这些结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阐释这些小动物如何在严苛的极地条件下分配自己的时间与能量。
另一方面,他们这种给松鼠一套“智能手环”的做法也会给未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相比于定点装摄像机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来说,它更灵活,也能提供更多不同向度的信息。对于生态学研究来说,它们可能会成为很好用的工具。
北极黄鼠活动“年历”。雄鼠(上):闷头冬眠(a)-吃存粮(b)-出门打架争领地(c)-找对象交配(d)-吃饭睡觉(晒太阳?)(e)-养秋膘(f)-吃成一个胖子(g)-闷头冬眠(h);雌鼠(下):闷头冬眠(i)-找对象交配(j)-妊娠(k)-哺乳(l)-带孩子出去找吃的(m)-早早养秋膘(n)-吃成一个胖子(o)-闷头冬眠(p)。顶部:各月份。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编辑:Calo)
参考文献:
Williams, Cory T., et al. "The secret life of ground squirrels: accelerometry reveals sex-dependent plasticity in above-ground activity."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3.9 (2016): 160404.
文章题图: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commons.wikimedia.org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文章内容:给一群北极黄鼠(Spermophilus parryii)寄上了类似“智能手环”的设备……可能是错别字,应为“系上”?不排除是寄送过去,然后松鼠自己绑上了……
由睡开始到睡结束,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啮齿动物界果然盛产萌物
来自 广告位招租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13)
由睡开始到睡结束,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啮齿动物界果然盛产萌物
来自 广告位招租
引用文章内容:给一群北极黄鼠(Spermophilus parryii)寄上了类似“智能手环”的设备……可能是错别字,应为“系上”?不排除是寄送过去,然后松鼠自己绑上了……
引用 的话:可能是错别字,应为“系上”?不排除是寄送过去,然后松鼠自己绑上了……确实,这一下子就萌出了松鼠收快递的即视感
果壳科技编辑
引用 的话:可能是错别字,应为“系上”?不排除是寄送过去,然后松鼠自己绑上了……是“系上”_(:з」∠)_ 不然我猜松鼠们会拒收…
雌鼠是生活在雄鼠的领地里吗?雄鼠会不会是在保卫领地或者放哨提防天敌?
年历图做的真棒!
引用文章内容:至于那些懒懒地呆在地上的雄鼠们,你们真的不是在晒太阳吗?雄鼠:只许你们思考人生,就不许我们思考下鼠生啊。。。。
引用 的话:雌鼠是生活在雄鼠的领地里吗?雄鼠会不会是在保卫领地或者放哨提防天敌?还有防老王。。。
引用 的话:还有防老王。。。雌鼠已经在哺乳期了,保卫配偶就不那么重要了。。一般在雌性排卵期期间雄性比较在意防老王。不过雄鼠可能会防止其他鼠进入它的领地抢吃的。
“年历”画得好萌
一个胖雌鼠居然能挺8个月……
老娘么冬眠了,熊孩子们呢?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年轻人爱用智能手环?调查结果意外
来源:作者:汐元责编:汐元
讯&5月10日消息,智能穿戴被普遍认为是未来的产品趋势,不过目前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智能穿戴设备发展还仅停留于起步阶段,功能方面主要还是健康监测,而产品形态,除了智能手表,另外比较热门的应该就是智能手环了,相信很多人都入手过。不过问题来了,你真的依赖智能手环吗?或者说,当买回来之后,你真的经常用它吗?又是哪些人再用智能手环?目前,企鹅智酷一项调查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数据信息。上面这份数据统计了智能手环用户中各个年龄段的用户所占的比例,数据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意外的,通常我们认为智能手环这样的新鲜科技产品会比较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而事实却相反,在接受调查的这部分智能手环用户中,70后成员竟排名第一,占据37.3,而00后用户比例最少,为21.0%。而在你没有购买智能手环或买了没有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48.2%的用户认为智能手环用处不大,没有必要,这部分人占据接受调查用户的绝大多数。其次,16.7%的用户认为智能手环价格太高,不值得购买。这其实还是反映了目前智能手环没有切中用户痛点的问题。健康监测数据不准、功能单一、售价昂贵等,正是目前智能手环制造商需要攻克的难点,这些都有赖于设备制造商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来解决。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你为什么选择可穿戴设备?智能穿戴选择理由|买可穿戴设备应该考虑什么_ZNDS资讯
热门搜索:
你为什么选择可穿戴设备?智能穿戴选择理由
作者:高艺桐
来源: 腾讯科技
  那些年你买过的智能XXX,现在还戴着吗?&&真象题记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各种跑步达人、健身男女越来越多,健身私教这个快速兴起的职业也侧面证明了大众对健身的巨大消费潜力。而将&智能&和&运动&相结合的智能手环、手表等产品,相信不少人也都入手过。
  然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普及,也一直伴随着质疑。
  这些设备是否真正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各种复杂的数据,对大众培养运动习惯有多大促进作用?
  低价和外观真的是购买的驱动力么?
  企鹅智酷&真象栏目尝试通过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真实探究,去解开智能运动设备背后的真正潜力。以下为关于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七个使用真相:
  1. 什么运动更适合佩戴智能设备?&&骑车
  首先我们把研究对象集中于已经购买了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群。据调查,七成骑车人群对已使用的智能设备非常满意。以跑步和走路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群,对智能设备的满意度也都超过50%。因此,如果你经常骑车,那么可能你比其他人更适合智能运动设备。
  接下来,我们关注目前尚未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人群,他们的购买潜力。跑步、练器械和骑车一族,共同跻身&最具购买欲望人群& 前三名。走路、打球这种大众运动人群,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欲望,分别达到46.1%和43.6%。
  2. 低价和外观不再是主要购买驱动力
  如今百元以内的智能手环有很多选择,但只以低价来吸引用户并不明智。在我们的调查中,关于&不购买&的原因,比例最多的(48.2%)是&功能上用处不大&。由此可见,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功能方面,尚还无法形成&功能&方面存在价值。
  3.对于半数使用者来说,可穿戴设备&没啥用&
  那么,对于真实的使用者来说,可穿戴设备对生活有多大改变?我们对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做的统计如下:
  超半数使用者认为&使用设备没有改变运动生活方式,只是多了些数据&。25.4%的人认为有些改变,只有14.2%的人认为有很大改变,运动效果明显提高。可见, 要想督促运动,仅凭外界力量并不容易,用户主观意愿才是主体。
  4.男性比女性更在意智能产品外观
  以后送男性运动设备,可要考虑考虑外形了。通常情况,女性对产品外观比较重视。 但对于智能运动设备,我们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加注重产品外形。有23.3%的男性在购买时会考虑外观,而女性只有16.1%。此外有36.4%的女性并不打算购买,而归结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用处不大。想要获得女性的青睐, 智能运动品牌应该思考如何在功能上吸引庞大的女性用户,而不是仅仅推出&粉色款&了。
  5.年龄大的人越容易中途放弃使用
  小朋友玩玩具会过两天就不玩了,成年人在使用智能运动设备上也会如此。28%的70后买了智能设备后,使用一段时间就会抛弃。80后这一比例降为22.9%,90后为21.3%,00后仅有13.2%。年龄越大,中途放弃使用的比例越高。
  这样高的弃用率背后还是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并不理想。尤其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很难依靠新型科技产品改变多年的运动习惯的。
  6.一物多用的手机APP,夺得了冠军
  30%的被调查者用过运动手环,31.5%的人群用过独立手机运动APP。尽管手机不管从功能上还是数据准确性上都无法媲美手环,但其使用比例却高的惊人。仅仅因为手机应用免费吗?据我们前面的调查,没有购买或买了后来不用的原因中,价格高(16.7%)只排第二,且远低于第一的&用处不大&。
  在可穿戴尚未形成功能碾压的今天,&一物多用&的便捷成为了更多用户的选&&而手机运动APP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7.年龄越大,越爱手环
  从年龄层上看,年龄越高,使用手环的比例也越大。37.3%的70后使用过或正在使用智能手环,90后为26.1%, 00后这一比例只有21%。此外,80、90后使用手环的人与手机APP相当,00后使用手机APP的人数要远高于用过手环手表等的人数。
  最后谈谈:
  运动和健康,会成为中国人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也正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作为运动的&伴侣&,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拐点&&向上满足高端运动发烧友,向下满足大众运动需求。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挑战。
  现在的智能运动设备的高弃用率,表明大众的需求没能被很好满足&&我需要,但你给我的东西不对。价格不再是真正的瓶颈,满足大众需求,特别是挖掘出&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是可穿戴设备向大众市场普及的关键。
  而对于高端用户来说,专业是第一位的。不要再担忧&用户不会用&,在我们调研中,对&使用复杂&的抱怨,仅占比6%左右&&所以,尽量给专业的人提供足够丰富的产品功能吧!
  此外,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发现的一些有趣细节,包括年龄越大越喜欢手环,男性比女性更在意外观等,也值得可穿戴厂商在产品设计时做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可穿戴设备市场回
超薄柔性电池可通
优酷明晚将发布
中国版谷歌carboa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Copyright (C)
浙公网安备 45号
浙网文(6号科普扫盲: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佩戴智能手环?那些隐藏的你不知道的高科技科普扫盲: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佩戴智能手环?那些隐藏的你不知道的高科技星说球百家号1.加速度传感器:是用来记录步数、跑步的基本传感器。 2.光学心率传感器:是用来监测心率的。 3.全球定位系统(GPS):耗电量偏大,目前尚未在运动手环中全面普及。 4.温度传感器:可测出皮肤温度,监测人体体温的异常。 5.气压传感器:是用来测量高程的,可更精准的测量运动数据。 6.皮电反应传感器:是一种更高级的生物传感器,通常配备在一些可以监测汗水水平的设备上。 7.环境光及紫外线传感器:监测到光线中的紫外线指数,实现防晒提醒操作。8.血氧饱和度SPO2传感器:测量血氧含量,对于登山爱好者,类似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用户十分有用 9.电容传感器:就是用来检测是否有佩戴手环。10.霍尔传感器:用来检测耳机是否佩戴在耳槽。11.生物电阻抗传感器:具体的心率、呼吸率及皮电反应指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星说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都会给大家说关于篮球劲爆的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智能手环十大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