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灵耀360 Pro是不是用作游戏的游戏本?

华硕灵耀3 Pro还不是很熟悉,配置高不高啊?_百度知道
华硕灵耀3 Pro还不是很熟悉,配置高不高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灵耀3 Pro(U5500VE) 通过典雅美学与十足动感的设计吸引您的目光。这股动力有助打造您的梦想,刺激您的想象。同时让您随心所欲、尽情发挥。每个 U5500VE 组件的设计都能拥有比上代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功能及更出色的表现 — 可选配第 7 代英特尔® 酷睿™ i7 处理器和玩家级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Ti 显示核心与四个高质量扬声器与 Harman Kardon 共同合作的音效技术,提供用户沉浸式环绕音效。此外,U5500VE 外观的每个细节也更胜以往 — 其中包括全铝合金一体成型的机身,以及震撼人心的 NanoEdge 屏幕。全新 U5500VE 不仅功能强大,更是美的体现。*产品规格可能会依国家地区而有所变动,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或零售商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华硕品质,坚若磐石
主营:研发、制造笔记本电脑、计算机主板、中型主机、高档个人电脑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适合玩游戏的游戏本,是不是这款华硕灵耀3 Pro的?_百度知道
适合玩游戏的游戏本,是不是这款华硕灵耀3 Pro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灵耀3 Pro(U5500VE) 通过典雅美学与十足动感的设计吸引您的目光。这股动力有助打造您的梦想,刺激您的想象。同时让您随心所欲、尽情发挥。每个 U5500VE 组件的设计都能拥有比上代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功能及更出色的表现 — 可选配第 7 代英特尔® 酷睿™ i7 处理器和玩家级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Ti 显示核心与四个高质量扬声器与 Harman Kardon 共同合作的音效技术,提供用户沉浸式环绕音效。过热是性能的大敌。U5500VE 采用专属的双风扇双散热导管,能随时保持散热状态。尽管 U5500VE 的性能更胜过往机型,但相较于前代设计,这套先进的散热设计能将其外部温度更降低约2.35°C,确保随时随地发挥更大性能。此外,U5500VE 外观的每个细节也更胜以往 — 其中包括全铝合金一体成型的机身,以及震撼人心的 NanoEdge 屏幕。全新 U5500VE 不仅功能强大,更是美的体现。*产品规格可能会依国家地区而有所变动,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或零售商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华硕品质,坚若磐石
主营:研发、制造笔记本电脑、计算机主板、中型主机、高档个人电脑等
找到想玩的主流游戏的配置要求,再对应的找到合适的机型。多看评价,多比较。符合自己使用要求的机器就好,性价比不错的。笔记本品牌有很多的,一般买前都看看评价。每个大的品牌都有性价比好的机器也有不好的机器。一般不太懂的人。就买服务比较好点的品牌。联想、戴尔、hp服务方面都不错。神舟也有不错的型号。
华硕U5500VE
兼顾典雅美学与十足动感的设计,同时也拥有比上代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功能及更出色的表现 — 可选配第 7 代英特尔® 酷睿™ i7 四核处理器及 16GB
DDR4 内存和玩家级 NVIDIA® GeForce® GTX&# Ti 显示核心。U5500VE
强大的处理能力让其它同级产品相形失色,而其选配的速度高达 512GB 的 PCIe® x4 SSD 存储设备则具备约 3000MB/s
读取速度,展现疾速的响应能力;四个高质量扬声器与 Harman Kardon 共同合作的音效技术,提供用户沉浸式环绕音效;搭载15.6 英寸
NanoEdge 显示屏绚丽夺目,除了可选配 4K UHD 分辨率与 178°视角技术外,画面的四周还搭载了窄边框,窄处仅约 7.3mm,提供屏占比高达
83%,因此可看见更多显示画面且更不易察觉框架的存在。全新 U5500VE 不仅功能强大,更是美的体现。产品规格可能会依国家地区而有所变动,因此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零售商或者华硕商城等各大电商网站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华硕灵耀3:它或许是MacBook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1精心雕刻 力与美的平衡   【PConline 单机评测】前不久华硕在北京召开以「Zenvolution」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此前在台北电脑展上亮相的ZenBook 3、ZenPad 3/ZenPad 3 Pro以及ZenFone 3正式开始在国内上市。前几天一直忙着赶稿,没能去到发布会现场,时隔几日之后,终于拿到了「灵耀3」真机。  自2011年末上市以来,华硕ZenBook UX系列已经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UX21、UX31、UX303、UX301,到颇受市场认可的UX 305,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逐渐成熟起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触碰到成功&,那么历经了几代产品的沉淀,「灵耀3」是否能够惊艳了我们的眼球呢?精心雕刻 力与美的平衡&  「灵耀3」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漂亮&!整体外观个性十足却不显浮挑,搭配足够纤薄的机身,颇为吸人眼球。这次我们拿到的是玫瑰金版本,除此之外,「灵耀3」同时提供皇家蓝以及石英灰配色。个人而言,倒是更喜欢皇家蓝版本,看起来足够炫。当然,女性用户可能更中意于玫瑰金。  延续了家族一贯的拉丝同心圆设计,光线照射下,「灵耀3」的顶盖可以展现出极强的金属质感,显得十分高端大气。同时,类似于苹果一样的&无印良品&风格,会让人感觉十分&正式&。颇为符合商务办公人群对于笔记本设备的要求。  当然,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笔记本产品,「灵耀3」在细节表现上同样下足了功夫。机身周围的黄色镶边设计,使得它看起来档次感十足。这里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细节,「灵耀3」采用了与MacBook一样的直角切割做法,搭配圆滑的抹角,看起来十分严谨,也符合东方人&方方正正&的审美观念。  仅仅11.9mm的机身厚度决定了,「灵耀3」在接口配置上无疑要做出些&牺牲&。与MacBook一样,除了左侧的耳机麦克风接口,「灵耀3」仅仅配备了一个Type-C接口,用于数据传输以及供电。说实话,我对于这样的设计并不感冒,虽然可能是以后笔记本接口的发展趋势,但就目前而言,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不便。  为了尽可能满足用户对于接口部分的使用需要,「灵耀3」提供两种不同类型外接扩展坞。当然,这也是目前相对而言最为有效的一种做法,包括苹果、华为等在内的PC厂商同样选择了这样的解决方案。由于此次没有拿到「灵耀3」的扩展坞,它的&个头&大小不好判断,不过从接口类型和数量来看,足够满足日常使用需要。2极致纤薄 便携性足够出色极致纤薄 便携性足够出色  来看下「灵耀3」的屏幕部分。它同样选择了近来十分火热的窄边框设计,7.6mm的边框宽度,为其带来了82%的超高屏占比。这也使得「灵耀3」在与其它12.5英寸屏幕的笔记本产品对比时,会显得更加小巧。另外,的分辨率,搭配12.5英寸小尺寸屏幕,显示效果足够细腻。而屏幕外部覆盖的第四代康宁大猩猩,则为它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讲到操控,我对于轻薄本向来不抱太多期望。纤薄的机身,意味着其无法在键程方面有太多可发挥的余地。不过试用一段时间之后,我倒是对「灵耀3」颇有好感。相比MacBook 0.4mm的键程设置,「灵耀3」在键程多出一倍,为0.8mm。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后者在键程方面的优势,对其整体操控体验方面的提升。  作为一款面向商务、移动办公人群的产品,「指纹识别」出现在「灵耀3」身上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之于他们而言,数据的安全性更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灵耀3」将「按压式」指纹识别器放到了触控板右上角,在兼顾功能性的同时,很好的保证了机身整体性,不会显得突兀。  键盘区右下角显眼的&harman/kardon&意味着,此次「灵耀3」并没有采用Bang&Olufsen提供的音响解决方案,而是转投了哈曼&卡顿。SonicMaster Premium声籁技术的运用,使得它的整体音效足够出色。  前边说到「灵耀3」的机身十分纤薄,为了让大家能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依旧选择用一元硬币来作对比。可以看到,它的机身厚度要比一元硬币的半径还是要更薄一些。而由于楔形的外观设计,「灵耀3」给人的直观视觉,会显得更薄一些。  既然提到便携,那么机身整体重量自然是必须要考虑的。「灵耀3」裸机重量为905g;旅行重量(含电源)为1095g。也就是说,即使是将电源算在内,其整体重量也刚刚两斤多一点。这样的重量表现,且不说男性,即使是力气稍弱一些的女性用户依旧可以轻松其放到包里带走。3长续航与移动办公更搭长续航与移动办公更搭  对于笔记本而言,续航以及散热终究是绕不过的两个话题。游戏本可能对散热性能要求更高,而面向经常处于移动办公人群的轻薄本,则对于设备的续航有着严苛的要求。这部分的测试我选择了更接近实际使用环境的视频播放,以及传统PCMark 8续航测试两种方式来进行。■&「灵耀3」续航测试●续航测试一:视频播放  来说下视频播放的测试环境,屏幕亮度设置为100%,同时开启键盘背光。可以看到,测试起始电量为88%。  经过30分钟不间断的视频播放,电池电量由88%下降为79%。从下方的截图给出的电量显示结果来看,剩余的电量可以支持4小时26分钟的使用时长。当然,这部分的测试也只是为大家提供参考,不同的使用环境,电池的续航自然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更为客观一些的PCMark 8续航测试。●续航测试二:PCMark 8续航测试  PCMark 8是针对Windows系统的整机性能基准测试软件,家用(Home)测试是其中一种测试模式(共5种),主要是模拟普通用户的使用环境,测试项目涵盖了网页浏览、文档处理、图片边间、视频聊天以及轻负载游戏等等,并包含OpenCL加速与传统两种测试模式。  在PCMark 8的测试环境下,「灵耀3」交出了2h53min的续航成绩,结果足够令人满意。这也意味着,在没有外接电源,仅依靠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灵耀3」依旧可以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需要。对于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而言,它的续航表现无疑颇具吸引力。■&「灵耀3」散热测试●如此薄的机身 如何控制机身温度?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灵耀3」的时候,我习惯性的认为它并没有内置散热风扇。理由很简单:机身太薄,很难将风扇装进去。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说「灵耀3」可以在无风扇的情况下驾驭酷睿i了?显然,并非如此,它将散热窗做到了极不显眼的转轴与机身相对位置,如果不是专门去看,你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当然,按照以往笔记本产品的做法,风扇无法塞进「灵耀3」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硕还是下了番功夫的,他们采用了全新的散热设计。这也使得其在拥有酷睿i处理器高性能的同时,依旧可以获得足以震撼我们眼球的机身厚度。●如此纤薄的机身 是否能Hold住酷睿i的发热量?  散热部分的测试同样选择了跟之前续航一致的思路。不同的是,此次我并没有进行Furmark拷机测试,而是通过播放30分钟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一台用于移动办公的轻薄笔记本而言,极限散热测试显然没有太大的实际参考意义。来看「灵耀3」的实际散热表现。  从热量分布图来看,「灵耀3」机身正面高温区域集中在右侧靠上位置,最高温度为39.7℃;背面的高温区集中在左侧靠上位置,最高温度为35.9℃。由于采用了金属材质,可以看到机身整体的温度分布相对平均。综合来看,采用了全新散热系统设计的「灵耀3」,热量控制表现令人满意。4轻薄与性能的完整结合体轻薄与性能的完整结合体■ 跑分测试数据展示● CPU-Z  CPU-Z是一款家喻户晓的CPU检测软件,它支持的CPU种类相当全面,软件的启动速度及检测速度都很快。另外,它还能检测主板和内存的相关信息,其中就有我们常用的内存双通道检测功能。通过它可以看到CPU 名称、厂商、内核进程、内部和外部时钟、局部时钟监测等参数。  硬件配置部分,值得关注的点自然是它所搭载的第七代酷睿处理器。对比六代酷睿i5-6200U,虽然二者同为14纳米工艺,双核四线程,但新处理器在主频、核心电压、核心速度上有明显的提升,主频也由2.3GHz提升到了2.5GHz。当然,「灵耀3」并非首款上七代酷睿的机器,戴尔燃7000要更早一些。● CINBENCH R15  CineBench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套CPU和显卡测试系统,最新的是R15版。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PCMark 8  PCMark 8是一套针对PC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的测试套装,它将各个项目进行了分类,这几个项目分别是Home、Creative、Work、Storge和Applications。其中的Storge主要测试的是电脑的存储效能和稳定性,而Applications则主要针对微软Office等第三方软件所进行的测试,●AS SSD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测试软件,可以测试连续读写、4K对齐、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同时该软件还自带Compression Benchmark项目,它可以给出一个曲线,描述随着数据模型中可压缩数据占有率(压缩比)的增高,性能的变换情况。■&「灵耀3」硬件配置参数表产品配置华硕灵耀3轻薄笔记本处理器Intel Core i5-7200U 主频2.5GHz内存8GB &LPDDR3 2133MHz显卡Intel HD Graphics 620显示屏12.5英寸 分辨率硬盘<font color="#2GB SSD重量整机重量:905g 旅行重量:1095g预装系统Windows 10价格<font color="#99元写在最后的话  从外观来讲,「灵耀3」无疑颇为吸人眼球。顶盖部分独具特色的显眼拉丝同心圆,搭配玫瑰金、皇家蓝以及石英灰三种可选配色,十分漂亮,也相当符合当前人们对于笔记本设备高颜值的追求。另外,纤薄的机身以及出色的重量控制,使得它在便携性方面表现的相当棒。  当然,性能部分,「灵耀3」也并没有为自身纤薄的机身所拖累。Intel Core i5-7200U处理器、8GB内存以及512GB SSD固态硬盘加身,为其性能表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用来日常办公足够。可以说,「灵耀3」在颜值与性能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就目前而言,很难有机器能够做到像「灵耀3」一样。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出差的颜值控,那么我想「灵耀3」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8499
网友评分: 0
笔记本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华硕灵耀3Pro是不是全新游戏本?知道吗?_百度知道
华硕灵耀3Pro是不是全新游戏本?知道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这个游戏本,深得用户的认可,玩转游戏会有不一样感受。
拿这个玩游戏绝对是石乐志的表现。这是轻薄本,且是第六代酷睿本,走的是便携路线的。记住了,华硕旗下型号的区别。灵耀
定位时尚轻薄 卖外观的顽石
定位 商务办公 硬件低功耗,偶尔玩小游戏,飞行堡垒,从这开始才是游戏本,主打性价比,所以配置还可以,散热坑爹。以及最高端的 rog玩家国度,定位高端发烧级游戏玩家,和戴尔外星人、蓝天未来人类一样 ,顶级游戏本就是要贵的理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华硕灵耀3 Deluxe全面对比苹果MBP: 华硕灵耀3 Deluxe能否完胜MacBook Pro
互联网 & 06-14 15:18:25 & 作者:佚名 &
轻薄本性能也是越来越棒,今天从外观、性能配置等多维度对比当今两款价格尺寸配置都较为接近、最为热销的旗舰轻薄笔记本。一款是华硕最新推出的华硕灵耀3 Deluxe 笔记本,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苹果新款13英寸MacBook Pro笔记本,看看华硕灵耀3 Deluxe能否完胜MacBook Pro
  三.屏幕对比
  纵观两款笔记本的屏幕可以看出,MacBook Pro更方一些,正因为它使用了市面上笔记本少有的16:10比例屏幕。也许苹果考虑到专业用户的需求,许多专业显示器运用的正是16:10这一比例,可以拥有更多屏幕利用率,按照美学角度来讲,16:10更接近黄金分割的1∶0.618,能让用户在观看显示器时眼睛获得更舒适的视觉体验,有效延缓眼部疲劳。华硕灵耀3 Deluxe则使用的是最为普及、通用的16:9比例的屏幕,这个比例更加适合观看电影,浏览文档和网页,很多电影都是按16:9的比例制作的,用这个比例的屏幕观影不会有黑边,给你更沉浸的享受。
  华硕灵耀3 Deluxe和苹果MacBook Pro都采用超窄边框设计,使得小机型可搭载更大的屏幕,两者都能获得更良好的视觉体验。华硕灵耀3 Deluxe使用了全高清分辨率,康宁5代大猩猩玻璃屏,搭配178&广视角技术、100% sRGB超广色域、1000:1对比度以及300尼特亮度,在被用于专业打印、摄影、设计等领域时,能够呈现丰富逼真的色彩与出色的对比度及还原度。
  MacBook Pro运用了苹果全新的屏幕,屏幕比例16:10,分辨率高达,能达到乔老爷所说的视网膜级别,色域提升至 P3 级别,也就是 125% sRGB,亮度提高至 500尼特,对于设计等专业人士来说,这个屏幕真的是十分优秀,从上图对比来看,可以看出苹果拥有更高的对比度,更清晰的屏幕分辨率。华硕灵耀3 Deluxe的屏幕说实话真的不差,只是苹果实在是太优秀了,太拔尖了。
  屏幕对比:苹果MacBook Pro胜出!
  四.性能对比
▲整体对比,标黄为更优秀。
  可以看出华硕灵耀3 Deluxe在CPU上使用的是第七代i系列CPU,而新苹果MacBook Pro因为是去年发售的,使用的还是第六代i系列CPU;硬盘方面两者都是用的是高速的PCIe SSD固态硬盘,苹果一直在存储器上抠门,华硕灵耀3 Deluxe则很大方地比苹果多给出了一倍的存储容量,达到了512GB,如果你需要存许多照片、游戏、视频等,更大的硬盘无疑更好。续航方面两款机型都达到10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华硕灵耀3 Deluxe还支持快充功能,充电49分钟可使用5小时。
▲CPU对比,标黄为更优秀。
  虽然苹果使用的是六代i5处理器,但是基频比华硕的七代i7更高一些,而睿频上华硕则超过了苹果,两者性能先前有测试相差其实不是太大,但是华硕灵耀3 Deluxe使用的第七代CPU在功耗上面降低了不少,TDP只有15W。显卡方面苹果使用的Iris 550有超越Hd 620之势,毕竟苹果使用的是更高分辨率屏幕,显卡自然要求也就更高,实际游戏体验上,两款显卡差距不大,苹果甚至稍弱于华硕。总的来讲两款同价位的机型,华硕灵耀3 Deluxe的配置明显要高于苹果MacBook Pro。
  性能对比:华硕灵耀3 Deluxe胜出!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灵耀3 pr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