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edpi和段位(各种dpi平台的重要性都可以) g703镇

英雄联盟那些大师王者段位的用的鼠标DPI一般是多高的?是不是也是和我们一样差不多1000DPI左右_百度知道
英雄联盟那些大师王者段位的用的鼠标DPI一般是多高的?是不是也是和我们一样差不多1000DPI左右
英雄联盟那些大师王者段位的用的鼠标DPI一般是多高的?是不是也是和我们一样差不多1000DPI左右?高端选手一般是用多少DPI?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必要学他们的鼠标DPI都是个人的习惯faker鼠标DPI 3500这个你用得了?
1000左右DPI就行了
是不是1000用的最多?
应该是吧 我自己的鼠标都是1000多
DPI太高了我点小兵都点不到
faker他的显示器分辨率跟我们一样是?
英雄联盟最高也就
除非你用多屏连接
鼠标的灵敏度是不是除了跟DPI有关,还与回报率有关?因为我发现3500DPI如果用125hz的回报率,我根本无法点到小兵,但3500DPI如果用到1000hz的回报率,我还勉强可以点到小兵
同样3500dpi的情况下,为什么125hz会比1000hz灵敏度高很多?
采纳率:76%
来自团队:
自己用着什么程度觉得好用就可以了,学别人干什么
一样,他们只是拍电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鼠标dpi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后使用我的收藏没有帐号?
所属分类: &
查看: 4|回复: 0
多少edpi和段位(各种平台都可以) g703镇
发表于 7&天前
多少edpi和段位(各种平台都可以) g703镇
完美世界倾力开发3D MMORPG手游!
重温当年热血与感动 预约赢取京东卡!&>&&>&&>&正文
《绝地求生大逃杀》鼠标灵敏度设置教程及枪法练习技巧 鼠标灵敏度怎么设置
10:59:14 来源:绝地求生吧 作者:院长尼克
  《绝地求生大逃杀》鼠标灵敏度怎么设置?作为一款FPS游戏,如何调整鼠标参数是大家急需掌握的,今天小编带来“院长尼克”分享的《绝地求生大逃杀》鼠标灵敏度设置教程及枪法练习技巧,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吧。
为什么要调节鼠标设置?
  在谈设置之前,我们先来谈职业选手和普通玩家对于鼠标的操作区别是怎样的。
职业选手击杀流程:
  1.发现目标。
  2.拉动鼠标。
  3.爆头。
普通玩家击杀流程:
  1.发现目标。
  2.拉动鼠标。
  3.微调准星位置。
  4.爆头(空枪)。
  差距就是普通玩家多了一个微调准星位置这个步骤,产生的原因在于普通玩家无法精准把控鼠标移动的位置感,这个步骤也许花的时间很短,但足以在比赛中变成一次击杀和被击杀的区别,对于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类型游戏的玩家来说。
  必须要具备的是,在固定不变的硬件/软件设置下保证【鼠标移动一定距离】=【准星移动一定距离】,并将这个对应关系形成肌肉记忆,这就需要我们关闭鼠标加速、使用固定的DPI,并通过不停地练习将鼠标和准星移动位置感建立起来。
什么是鼠标加速?
  鼠标加速的定义是指针的移动速度与鼠标的物理速度的比值随着鼠标物理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简单来说就是在鼠标移动相同的距离,速度越快,准星在屏幕上移动的距离就越大,这种设计的用处是为了用户不会因为鼠标灵敏度过慢而影响大幅度的移动鼠标指针。
为什么要去除鼠标加速?
  在FPS中游戏中,我们需要保证【鼠标移动一定距离】=【准星移动一定距离】,而鼠标加速又加入了一个移动速度的变量影响,导致这个对应关系难以建立,为了形成一个稳定的鼠标移动感,必须将鼠标加速去除。
如何去除鼠标加速?
  这个在Windows系统都是一样的,第一步——打开控制面板-硬件和声音-鼠标。
  第二部——在指针选项中把这个勾√去掉。
  注意是去掉这个勾,保持图中一样的状态,就完成设置啦~是不是很简单?移动速度保持默认的第六格状态,不用去更改。
  ps:这个设置其实是FPS游戏通用的。
设置DPI和灵敏度
  DPI是鼠标驱动里的设置。
  鼠标DPI越高,鼠标在鼠标垫上划过同样的距离,鼠标指针在屏幕上走过的路径越长。
  大部分游戏鼠标都能有DPI的设置。
  可以去鼠标的官网下载鼠标驱动进行调节。
  灵敏度是指游戏里的灵敏度设置。
  在游戏中灵敏度越高,鼠标在鼠标垫上划过同样的距离,鼠标指针在屏幕上走过的路径越长。
  当这两个设置固定不变时,你就能建立起【鼠标移动距离】和【准星移动一定距离】之间恒定的对应关系。
  有人觉得这个DPI和灵敏度越高越好,鼠标移动快有优势,其实不然。
  在传统的FPS类型游戏中,职业选手的DPI选择基本都是很低的,因为在低DPI的设置下,准星的精准度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来看看CS:GO的段位排名与DPI设置的关系。
  从左到右段位越来越高,可以看到高段位几乎是DPI400的天下(最右栏为无效数据)。
  而在守望先锋等强调镜头切换的游戏中,特别是猎空、源氏这样的英雄,玩家设置的DPI一般会更高些。
  绝地求生中这二种情况都需要兼顾,大家可以视自己情况选择。
  我习惯的DPI是400,游戏内灵敏度全50,开车80(因为开车射击拉镜头速率要求较高)。
  紫蓝的参数:DPI1600系统鼠标速度第6格(中间)不勾选鼠标加速常规灵敏度40乘车时灵敏度80其余都是10,紫蓝DPI虽然很高,但开镜下的灵敏度被调到了10,所以总体也是非常低的。
  我个人觉得这种普通移动和开镜移动不同的设置个人风格有点重,不适于推广。
  看图拉夫在科隆热身的视频,他的DPI应该是很低的,转个身鼠标都要几乎拉满一个鼠标垫。
  个人建议游戏内灵敏度是初始的50情况下,DPI在400-1000的范围内比较合适。
  ps:很多朋友刚开始调低DPI的时候会不适应。
  感觉鼠标拉不动,这个就需要更多地练习了,记得桌面要给要给鼠标留够相应的操作空间(搞个大鼠标垫),很多职业选手都有斜放键盘的习惯,一个原因是左手操作舒服,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鼠标空间。
推荐鼠标移动练习工具
  想要建立起稳健可靠的鼠标肌肉记忆,长时间的游戏或者专门训练是必须的,这里有一个鼠标点击练习的实用工具推荐给大家:
  AimBooster在线网址:
  AimBooster下载网址:
  下载之后,打开方式选择浏览器即可打开。
  这个游戏中有很多模式。例如挑战模式,考验鼠标的移动速度和精准度。
  狙击模式:点击移动目标。
  追踪模式:连点持续移动的目标(这个和追瞄载具是不是很像呢)?
  总共有十余种模式,足够满足你的各项需求!
《绝地求生:大逃杀》精华文章推荐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责任编辑:墨池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相关攻略:
游戏制作:Bluehole、Playerunknown
游戏发行:Bluehole
游戏平台:PC/XboxOne
上市时间: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p&三个句子回答这个问题:&/p&&p&&b&好的数据可视化是画风讨喜的,&/b&&/p&&p&&b&好的数据可视化是表达准确的,&/b&&/p&&p&&b&好的数据可视化是重点突出的。&/b&&/p&&p&否则,极其容易产生“这是啥玩意儿”的想法(摊手)&/p&&p&所以,你看到的那些不知所云的数据可视化是没做到以上这些,并不是因为数据可视化本尊有什么原罪。&/p&&br&&p&&b&如果画风没选对……&/b&&/p&&p&在数据可视化还未成其为今天意义上的数据可视化的时候,数据可视化、信息图形(表)、信息可视化、信息设计这些概念都还扯作一坨,当然今天也没好到哪去….要谈数据可视化,还是绕不开贵圈的两个先驱(都还在世的嗯)。&/p&&p&一个是有名的平面设计师Nigel Holmes,曾是TIME杂志的平面设计总监,主要专攻信息图形和信息设计。&/p&&p&一个是耶鲁大学的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荣誉教授Edward Tufte,出版了很多信息图形领域的书籍。&/p&&p&怎么样!看知识背景就知道两个人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了吧(误)!!&/p&&p&当时,Nigel的风格是这样的:非常富有趣味、注重美观感受和图形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053f36bdf7e0d10daf2f38d6e09a067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053f36bdf7e0d10daf2f38d6e09a067_r.jpg&&&/figure&&p&Tufte支持的风格是这样的:极简而实用主义。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a9deea54c176b06f13732_b.pn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a9deea54c176b06f13732_r.png&&&/figure&&p&两个人经常在各种场合里明争暗斗地切(qia)磋(jia)。之后这两派的拥护者也在论文里各种掐,试图证明哪种方式更好或者说“对错”。&/p&&p&Tufte派认为:你把数据画成这样简直是侮辱读者的智商!所有和表达信息无关的都是垃圾(datajunk)!多画一点都是对墨水(dataink)的浪费!&/p&&p&Nigel派认为:你的图让人一头雾水好么!实在太性冷淡了,不够生动有趣,不够吸引读者!而且实验证明我们的图给人印象更深刻、更持久!&/p&&p&然而,他们掐到现在,也还在掐...&/p&&p&说了这么多,关键是想说,今天意义上出现了很多不明觉厉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大部分可以归类为上面两种倾向:&/p&&p&一个是太追求极简,试图把所有的信息用最少的笔墨展现在最小的平面中,偏重分析,看图简直拼智商;&/p&&p&一个是试图用各种酷炫狂霸拽的可视化形式刺激读者,偏重呈现,有时候却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p&&p&&b&现在你该明白,风格各有所长也都有可能失控,单纯就风格来讲不至于给一个可视化作品判死刑,但足以吓跑你的读者。&/b&&/p&&p&&b&因此,你的读者是谁,TA们对各类风格的接受度和喜好度如何,你心里得有杆秤,也就不至于在数据达人面前搞幼稚,在路人读者面前装高冷了。&/b&&/p&&br&&p&&b&如果图表没选对……&/b&&/p&&p&OK,风格的事说过了,但是到底&b&什么是好的数据可视化?&/b&我认为这个问题等同于“&b&用可视化把重点讲明白!!!&/b&”而你要用来讲明白的宝贝就是可视化图表们。 &/p&&p&商学博士Andrew Abela在2006年就总结出了一个&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xtremepresentation.typepad.com/blog/2006/09/choosing_a_goo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帮助你选择图表的方法&/a&&/b&(看下图),甚至还出了个叫&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abs.juiceanalytics.com/chartchooser/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art chooser&/a&&/b&的小工具。像这样的总结还有很多,它们的作用是让你不至于完全用错图表、表达错误。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f31afc2b26f8485cbd1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f31afc2b26f8485cbd1_r.png&&&/figure&&br&&br&&p&&b&还有一种情况,你的图表样式选择得是对的、表达也是准确的,但是看起来一点都不简明或者不好看,说明它不是最优的。&/b&&/p&&p&在&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lowingdat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owingdata&/a&&/b&上,数据大牛Na&/p&&p&than Yau的写了一篇文章&b&:&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lowingdata.com//one-dataset-visualized-25-way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同一组数据,25种可视化方式(One Dataset, Visualized 25 Ways)&/a&&/i&&/b&正好是个很适合的好回答。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了25种形式展示同一组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的侧重点。&/p&&p&课代表我也认真的去找了源数据,它长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a2f2a0be823fe1dbb981e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a2f2a0be823fe1dbb981e1_r.jpg&&&/figure&&p&又是分国家、又是分年份,还分性别和年龄,感觉有很多可以讲的故事在里面。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165c6ba58af108f6eab1c5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3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br&&p&&b&故事1:我想看看这些国家平均寿命的排名是怎么样的?&/b&&/p&&p&&b&简单的排一排:&/b&2015年最长寿和平均寿命最短的国家一目了然,分别是日本和西非国家塞拉利昂。&/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caf0e87dc969bdad110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caf0e87dc969bdad110_r.png&&&/figure&&p&&b&在全球视角下该怎么理解这样的差距?&/b&加个平均线看一看,可以看出超过平均线的国家是占多数的,但是低于平均线的国家和地区悬殊更明显。&/p&&p&&b&如果再加工一道,&/b&对国家和地区按照所属大洲分色,可能地区间的差异又更明显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a3b5efde07c2fdb47e8b2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a3b5efde07c2fdb47e8b2_r.png&&&/figure&&p&&b&故事2:源数据中的时间维度被故事1给浪费掉了,于是我想看看这些国家这些年平均寿命是怎么变化的&/b&&/p&&p&&b&简单粗暴的我可以先来一张折线图:&/b&可以看出来,每个国家的寿命大致趋势都是上升的。不过,根本分不出来每根线是谁。改造成交互再加个选择框倒是可以帮你认出每根线,但是这张图却是一点都不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fede31f4eb3dd2e5f0ee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fede31f4eb3dd2e5f0eea_r.png&&&/figure&&p&&b&同样是折线图,要是拆分出来看怎么样?&/b&用这种small multiples形式,可以看到每一个国家平均寿命的变化。而且在人均寿命上起伏很大的伊拉克、利比亚等国也可以揪出来了。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e1d6c3434dadfee0c419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e1d6c3434dadfee0c419_r.png&&&/figure&&p&&b&上图虽然清楚,但是很欺负以移动端优先的国内贵圈啊。&/b&于是仍然是按2015年的平均寿命排列,但是以箭头的表现方式,越长表示增幅越多。这样子,不管移动端还是PC端都适合了。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db580528cfb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0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db580528cfb8_r.png&&&/figure&&p&&b&如果侧重各个国家的平均寿命的年增幅呢?&/b&还是一团折线图,只是在数据上用到每个国家每年的增幅。异常值更明显了,你看某国幅度变化之大……当然异常折线也不排除是数据出错。但是,除了异常值,其他信息点都被埋没了。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ed2c2dabb102ffac3e2e5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ed2c2dabb102ffac3e2e58_r.png&&&/figure&&p&&b&能不能换点新花样?&/b&这就采用了非常规形式,从12点方向起始,结束于12点,多个国家的年龄线结合在一起,犹如树的年轮。可是线和线都交织在一起,根本看不清诶。这个新花样,对这组数据是不适合的。 &/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85ab1f8901ebda3ea3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85ab1f8901ebda3ea3c_r.png&&&/figure&&p&&b&故事3:再细分国家中的男女寿命,又会是怎么的结果?&/b&&/p&&p&&b&同样是small multiples的方式,表达另一个主题。&/b&线越高表示寿命越长,蓝色的面积高度越大,表示男女平均寿命差距越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dbc609fb42cbd3ecbe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dbc609fb42cbd3ecbe8_r.png&&&/figure&&p&&b&再次为了照顾移动端用户,&/b&把男女的寿命作为散点,分布在图表上,艾玛,可以看到女性寿命完胜于男性。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8abf359fae093ae0f6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8abf359fae093ae0f6c_r.jpg&&&/figure&&p&&b&在上图的基础上,再尝试做一个动态的变化趋势.gif&/b&&/p&&p&也是散点图,只是每年的变化,在中可以看出每个国家的点整体上向右上方移动。对了,这应该是一张所有小气泡往右上方的&b&动图&/b&(摔,知乎不支持动图,想看戳&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2.wp.com/flowingdata.com/wp-content/uploads/-Animated-scatterplot.gif%3Ffit%3D72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if&/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eab75e27b226b21718eb75_b.pn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6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eab75e27b226b21718eb75_r.png&&&/figure&&p&所以啊,如果题主看到一些数据可视化,懵逼!怀疑!更大的可能是原作者没找到对头的呈现方式啊。 &/p&&br&&p&&b&课代表还回答过的相关可视化问题:&/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将枯燥的大数据呈现为可视化的图和动画?&/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数据可视化工具?&/a&&/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de1cc5a6e97bff8482341edb9d40017_b.png& data-rawwidth=&197& data-rawheight=&1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7&&&/figure&&p&&b&澎湃新闻美数课搞了一个作品网站啦[捂脸]&/b&&/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rojects.thepaper.cn/thepaper-cases/meishuk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rojects.thepaper.cn/thepaper-cases/meishuk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ojects.thepaper.cn/thepaper-cases/meishuke/&/a&&/p&&p&网站还是1.0版本,请大家多多指教!&/p&
三个句子回答这个问题:好的数据可视化是画风讨喜的,好的数据可视化是表达准确的,好的数据可视化是重点突出的。否则,极其容易产生“这是啥玩意儿”的想法(摊手)所以,你看到的那些不知所云的数据可视化是没做到以上这些,并不是因为数据可视化本尊有什…
国内几家设计公司中,rigo是挺有想象力和天赋的,可惜被收购了,eico就价格高。foreben先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oreben.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I设计公司|深圳UI设计公司首选foreben先本设计&/a&,也是我觉得不错的设计公司,一直坚持初心,做最好的设计,有很多优秀作品:APP界面设计,logo设计,还有官网,为用户体验设计,视觉设计
国内几家设计公司中,rigo是挺有想象力和天赋的,可惜被收购了,eico就价格高。foreben先本,也是我觉得不错的设计公司,一直坚持初心,做最好的设计,有很多优秀作品:APP界面设计,logo设计,还有官网,为用…
&p&《MG动画:Flat Design教程》&b&免费&/b&&/p&&p&在线观看:1、腾讯课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ke.qq.com/course/tuin%3D948c5d8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ke.qq.com/course/159706#&/span&&span class=&invisible&&tuin=948c5d8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
2、直线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inecg.com/video/play3209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G动画:flat design&/a&&/p&&br&&p&百度网盘带素材: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qXBRYU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qXBRY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of7i&/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8cd0aa36c6f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8cd0aa36c6f_r.jpg&&&/figure&&p&《MG图形动画设计》&b&付费教程&/b&&/p&&p&1、不提供教程下载,需要每月重新购买&/p&&p&腾讯课堂:每节课程五毛钱。一个月过期一次,过期后会重新上架。&/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ke.qq.com/course/list/mg%25E5%258A%25A8%25E7%2594%25BB%25E5%25BD%%2592%25A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ke.qq.com/course/list/m&/span&&span class=&invisible&&g%E5%8A%A8%E7%94%BB%E5%BD%95%E6%92%A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p&&p&2:提供教程下载,工程文件等&/p&&p&直线网:一次性购买228元,可永久观看。并且提供教程下载。&/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xk8.cn/course/recorded_content/id/10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G图形动画设计&/a&&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a8beece14deca64adcbe1a83d05b91b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a8beece14deca64adcbe1a83d05b91b_r.jpg&&&/figure&&br&&p&微信公众号:qirike8&/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5f66f985de58c8ccb130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figure&&br&链接:&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学后期必看教程推荐 - MG动画 - 知乎专栏&/a&&b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c_& class=&internal&&影视后期行业分析 - MG动画 - 知乎专栏&/a&
《MG动画:Flat Design教程》免费在线观看:1、腾讯课堂: 2、直线网: 百度网盘带素材:链接: 密码:of7i 《MG图形动画设计》付费教程1、不提供教程下…
如果是移动端的AE动效 推荐ui中国的tiny house 课程循序渐进&br&当时的学习群叫tiny house,那个大神叫周帝,UI中国叫快乐快乐快乐,视频里叫featmax&br&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ui.cn/ucenter/21653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快乐快乐快乐的设计作品-UI中国-专业界面交互设计平台&/a&
如果是移动端的AE动效 推荐ui中国的tiny house 课程循序渐进 当时的学习群叫tiny house,那个大神叫周帝,UI中国叫快乐快乐快乐,视频里叫featmax 链接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6f729d773bbd3df7eab369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6f729d773bbd3df7eab369_r.jpg&&&/figure&&p&&u&&i&不知是网络问题还是知乎专栏的问题,gif动图不会自动播放,需要点击大图再次载入之后图片才会动起来,或者可以点击此链接观看:&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MzUyNDMw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c751ad7f923d9c607dcf%26scene%3D1%26srcid%3D0904QHEfD97zuCRGo1QwzjxH%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观看地址&/a&&/i&&/u&&/p&&p&你可能听说过:好的设计是显而易见的而优秀的设计是无形的。对于App的动效设计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个优秀的动效能使你的App变得友好而且抓人眼球,但是绝不会让用户分心。任何动效的主要任务都是向用户阐释APP的逻辑。在此我希望分享一下我们在设计美观并实用的动效时的一些经验。&br&&/p&&p&&strong&动效的种类:&/strong&&/p&&p& 为了充分利用动效,你必须了解动效在App中的定位和职责,我们一起看一些动效的种类吧。&/p&&br&&ul&&li&&p&&strong&视觉反馈&/strong&&/p&&/li&&/ul&&p&对于任何用户界面来讲,视觉反馈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和任何物体的交互都是伴随着回应的。&/p&&p&同样地,人们期待从APP元素中得到一个类似的效果。App给的视觉,听觉及触觉反馈,使用户感到他们在操控APP。同时视觉反馈有个更简单的用途:它暗示着您的APP运行正常。当一个按钮在放大或者一个被滑动图像在朝着正确方向移动,那么很明显,这个APP在运行着呢,在回应着用户的操作。下面的例子显示,当用户点击屏幕以示完成任务时,包含有数据的方块就缩小并且变成了绿色。&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50eba44c7cdb532e2097e23aaa8651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50eba44c7cdb532e2097e23aaa86515_r.jpg&&&/figure&&p&来自:Workout book&/p&&br&&p&Tinder中使用的左划喜欢右划跳过被大家所熟知,而这种交互方式同样也是一种视觉反馈。这个动画效果已经被我们实现出来放在开源库Koloda中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5ef0cde23263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figure&&p&&em&来自&/em&&em&:Koloda &/em&&/p&&br&&br&&ul&&li&&p&&strong&功能改变&/strong&&/p&&/li&&/ul&&p&这种动效展示出元素在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时候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当您想要阐明一个元素功能如何变化时,这种动效是最好的选择。它经常与按钮,图标和其它小设计元素一起使用。&/p&&p&从第一个例子中您可以看到一个图标从汉堡菜单变成了“X”状,以表示按钮的功能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bd6e98dc8e71daae78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bd6e98dc8e71daae787_r.jpg&&&/figure&&p&&em&来自&/em&&em&:Principle animation&/em&&br&&/p&&br&&p&第二个例子中,图标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5ec6ed714126bcd335d8e45eb11aa39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5ec6ed714126bcd335d8e45eb11aa39_r.jpg&&&/figure&&p&&em&来自&/em&&em&:Contact display switch&/em&&/p&&br&&ul&&li&&p&&strong&空间扩展&/strong&&/p&&/li&&/ul&&p&大部分的移动APP都有非常复杂的结构,所以设计师的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简化APP的导航。对于这项任务来讲,动效是极其有帮助的。如果您的动效展示出了元素被藏在哪里,那么用户下次找起来就会很容易了。第一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导航栏的菜单,当用户点击按钮时,它颠倒过来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0f9cd0a8aed293b38b05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0f9cd0a8aed293b38b054_r.jpg&&&/figure&&p&&em&来自:&/em&&em&Guillotine &/em&&br&&/p&&br&&p&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选项是如何从屏幕底部出现的,这也改进了用户进行选择的流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7a8f7cdd413d35e3de99e9c30d7257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7a8f7cdd413d35e3de99e9c30d7257b_r.jpg&&&/figure&&p&来自&em&:Bottom navigation&/em&&/p&&br&&br&&ul&&li&&p&&strong&元素的层次结构及其交互&/strong&&/p&&/li&&/ul&&p&动效完美地描述了界面的各个部分并且阐明了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交互的。动效中每个元素都有其目的和定位。比如,一个按钮可以激活弹出菜单,那么此菜单最好从按钮弹出而不是从屏幕侧面滑出来:这样就会给用户显示按下按钮的回应。这样就会帮助用户理解这两个元素(按钮和弹出菜单)是有联系的。&/p&&br&&p&所有动效都应该阐释元素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这种层次结构和元素的互动对于一个直观的界面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第一个例子显示当按钮被点击后菜单栏出现,并且在用户的眼里,菜单栏和按钮本质上是同样的元素,只是变大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2b92fda39b3c695fd541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2b92fda39b3c695fd541e_r.jpg&&&/figure&&p&&em&来自&/em&&em&:Hamburger menu&/em&&br&&/p&&br&&p&第二个例子中,一张包含信息的卡片在用户点击了之后变大,让用户知道这是同一个元素,唯一的不同是尺寸:&/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3cc766b5da240d3a7d8f3_b.jpg& data-rawwidth=&230&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0&&&/figure&&p&&em&来自&/em&&em&:3D Touch and Apple Pay concept.&/em&&/p&&br&&br&&ul&&li&&p&&strong&视觉提示&/strong&&/p&&/li&&/ul&&p&动效暗示如何与元素进行交互。当一款APP的元素间有不可预估的互动模式时,动效提供视觉线索就十分必要了。在这个例子中,当用户打开一个博文系列时,带有文章的卡片就从屏幕的右侧出现,用户就可以知道要水平地滑动来浏览这些卡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6e0eec87c1efb8e2aa7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6e0eec87c1efb8e2aa7c_r.jpg&&&/figure&&p&&em&来自&/em&&em&:Travel blog app.&/em&&br&&/p&&br&&p&第二个例子中,用了同样的方法,只是运用到了社交图标上:&/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3c41d320baa2b017f250b_b.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9&&&/figure&&p&&em&来自:&/em&&em&Share and statistics menu concept&/em&&/p&&br&&br&&ul&&li&&p&&strong&系统状态&/strong&&/p&&/li&&/ul&&p&在您的APP中,总有那么几个进程在后台运行着:从服务器下载数据,进行计算等。您的任务就是让用户知道APP并没有停止运行或者崩溃掉,要让用户知道APP在工作着。通过App表现出来的视觉符号的进展给用户一种控制感。理想状态下,APP中的每个进程都应该被一个独立的动效所伴随。比如,当音频录制正在进行,屏幕可能要显示一条波动的音频轨道。实时声波动效就可以显示出声音的大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3cbc01bc8a3b923f32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3cbc01bc8a3b923f327_r.jpg&&&/figure&&p&&em&来自&/em&&em&:Record audio sample.&/em&&br&&/p&&br&&p&这种动效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下拉刷新动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3c11ec36459d5faa8b219ba84bb114d_b.jp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3c11ec36459d5faa8b219ba84bb114d_r.jpg&&&/figure&&p&&em&来自&/em&&em&:Latest news.&/em&&/p&&br&&br&&ul&&li&&p&&strong&有趣的动效&/strong&&/p&&/li&&/ul&&p&有趣的动效可以画龙点睛也可以画虎类犬。它们通常都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让开发的工作变得异常复杂。但一个非常独特的动效就可能很吸引用户并且让您的APP脱颖而出。这是设计师让用户爱上他们产品的一个秘密武器。独特的动效可以助您创立一个识别度高的品牌。&/p&&p&在我们的例子中,移动的圆圈看起来非常别致并且很吸引人的注意力。沿着屏幕移动的这种效果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游戏感,简单并且有趣。&/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22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22_r.jpg&&&/figure&&p&&em&来自&/em&&em&:Workout book design concept.&/em&&br&&/p&&br&&p&我也非常确信下拉刷新的动效如果做成正在煮菜的锅,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7776aeab2ec9a92fe2fce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7776aeab2ec9a92fe2fce_r.jpg&&&/figure&&p&&em&来自:&/em&&em&Pull to Make Soup animation. &/em&&/p&&br&&br&&p&在制作有趣的动效时要注意两点:1)一定保证动效不会遮盖或者隐藏APP的功能;2)一定不能耗时间。&/p&&p&请参照:&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ehance.net/gallery//The-Best-Interface-Animation-by-Yalanti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hance&/a&&/p&&br&&p&&strong&设计的主要原则&/strong&&/p&&p&我们已经看过了动效的主要类型和功能。为了设计出真正成功的动效,请时刻牢记Walt Disney最初提出来的动画的9条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非常有效地应用在UI设计中。&br&&/p&&p&&strong&1.&/strong&&strong&材质&/strong&&/p&&p&给用户展示界面元素是由什么构成的:轻盈的还是笨重的?死板的还是灵活的?平面的还是多维度的?你需要让用户对界面元素的交互模式有个基本的感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93b62244ee6cff7e91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93b62244ee6cff7e91d_r.jpg&&&/figure&&p&&strong&2. &/strong&&strong&运动轨迹&/strong&&/p&&p&你需要阐明运动的自然属性。一般原则显示没有生命的机械物体的运动轨迹通常都是直线,而有生命的物体拥有更为复杂和非直线性的运动轨迹。您要决定您的UI要给用户呈现的什么样的印象,并且将这种属性赋予它。&/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70f6b6448285dec4aa51d5d7c9430d3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70f6b6448285dec4aa51d5d7c9430d3_r.jpg&&&/figure&&p&&strong&3.&/strong&&strong&时间&/strong&&/p&&p&在设计动效时,时间是最有争议的和最重要的考虑之一。在现实世界中,物体并不遵守直线运动规则因为它们需要时间来加速或者减速,使用曲线运动规则会让元素的移动变得更加自然。&/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7b7a60a67e7c42658faa2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7b7a60a67e7c42658faa2_r.jpg&&&/figure&&p&4.&strong&聚焦动效&/strong&&/p&&p&要集中注意力于屏幕的某一特定区域。例如,闪烁的图标就会吸引用户的注意,用户会知道那有个提醒并去点击。这种动效常用于有太多细节和元素从而无法将特殊元素区别化的界面中。&/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7d9eba26ac60bb5e3c2ff35c8471b8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7d9eba26ac60bb5e3c2ff35c8471b8f_r.jpg&&&/figure&&p&&strong&5. &/strong&&strong&跟随和重叠&/strong&&/p&&p&跟随是一个动作的终止部分。物体不会迅速地停止或者开始移动,每个运动都可以被拆解为每个部分按照各自速率移动的细小动作。例如,当您扔个球,在球出手后,您的手也依然在移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42ae543c6ac13cf2c6a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42ae543c6ac13cf2c6ac_r.jpg&&&/figure&&p&重叠意味着在第一个动作结束前开始的第二个动作,这样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因为两个动作之间并没有一段静止期。&/p&&br&&p&&strong&6.&/strong&&strong&次要动效&/strong&&/p&&p&次要动效原则类似于跟随和重叠原则。简要地讲,主要动效可被次要动效伴随。次要动效使画面更加生动,但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用户不必要的分神。&/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a9a89ceec851a2cfba088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a9a89ceec851a2cfba088_r.jpg&&&/figure&&p&&strong&7.&/strong&&strong&缓入和缓出&/strong&&/p&&p&缓入/缓出是设计的基础原则,尤其是在移动开发UI动效,和普通的动画制作中同等重要。虽然易于理解,但此原则却常常容易被忽略。缓入/缓出原则是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物体不可能立刻开始或者立刻停止运动的事实。任何物体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来加速或者减速。当你使用缓入/缓出原则来设计动效时,将会导出非常真实的运动模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caedfe6e86d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caedfe6e86df_r.jpg&&&/figure&&p&&strong&8. &/strong&&strong&预期&/strong&&/p&&p&预期原则适用于提示性视觉元素。在动效展现之前,我们给用户点时间让他们预测一些要发生的事情。完成预期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我们上述的缓入原则。物体朝特定方向移动也可以给出预期视觉提示:例如,一叠卡片出现在屏幕上,你可以让这叠卡片最上面的一张卡倾斜,那么用户就可以推测出这些卡片可以移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c19aae56d9c44ee4cf7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c19aae56d9c44ee4cf7_r.jpg&&&/figure&&p&&strong&9. &/strong&&strong&韵律&/strong&&/p&&p&动效中的韵律和音乐与舞蹈中的韵律有着同样的功能;它使动效结构化。使用韵律可以使您的动效更加自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da0620fd1cea4cff635eb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da0620fd1cea4cff635eb_r.jpg&&&/figure&&p&&strong&10.&/strong&&strong&夸张&/strong&&/p&&p&夸张的表现方法常常会被用到,但它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阐释,因为它是基于被夸张化的预期动作或效果。它可以帮助吸引额外的注意力到特殊元素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b62bad430fba1ef35c0bc4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b62bad430fba1ef35c0bc4_r.jpg&&&/figure&&p&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动效的类型,以及设计动效的原则。希望能帮助你创造出独特有效的动效。&/p&&p&&strong&这里有需要您记住的且非常重要的5点:&/strong&&/p&&p&1.记住谁是您的目标用户,并且设计您的原型方案去解决他们的问题;&/p&&p&2. 请确保您的动效的每个元素都具有其背后的基本原因(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会是如此?为什么这个时间点?);&/p&&p&3. 为了使您的产品有特色,努力模仿自然界的运动模式来创造自然的动效;&/p&&p&4.在项目的任何阶段,都要随时与开发人员保持沟通;&/p&&p&5.做出好的动效,记得分享哦&/p&&br&&blockquote&&p&译者评:原文作者说“任何动效的主要任务都是向用户阐释APP的逻辑。”是的,任何动效其实都是为产品所服务的,他是要完成自己存在的使命的。所以请让动效的每一帧都得有它的道理,那样的动效设计才算是成功的,在动效设计中切忌为了炫而炫,为了动效而动效。&/p&&/blockquote&&br&&p&英文原文地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yalantis.com/blog/-seven-types-of-animations-for-mobile-app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7 Types of Animations for Your Mobile App&/a&&/p&&p&作者:Anatoly Nesterov&/p&&p&译者:孙梦超&/p&&p&文章介绍了使动效真正成功的7种典型案例和9条设计原则&/p&&br&&p&本文为原创译文,转载/引用皆请注明译者、出处以及原作者,此译文版本译者享有版权。&/p&&br&&p&公众号:Dresign&/p&&p&Dream+Design 用设计追梦,分享交互设计路上的点滴。关注产品设计、视觉设计、技术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一切。&/p&
不知是网络问题还是知乎专栏的问题,gif动图不会自动播放,需要点击大图再次载入之后图片才会动起来,或者可以点击此链接观看:你可能听说过:好的设计是显而易见的而优秀的设计是无形的。对于App的动效设计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个优秀的动效能使你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78234bfaae5cbda2200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78234bfaae5cbda22006_r.jpg&&&/figure&&b&灵感早读:在这个栏目里,你会知道「产品人」如何创作,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关注微信号 appsolution,回复「早读」可获取文章合辑)&br&&/b&&blockquote&&p&A 君导读:相信各位朋友对 Dribbble 都不陌生。在上面我们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所设计的美图。&/p&&p&今天 AppSo(微信公众号 AppSo)要分享的这篇文章,由在 Facebook 实习的产品设计师 Geunbae Lee 告诉你,为什么年轻设计师一定要多上 Dribbble。&/p&&p&记得收藏或者转给你的设计师朋友噢。&/p&&/blockquote&&p&各位设计师朋友,你们好呀!你们知不知道 Dribbble 呢?如果不知道的话,建议你们先去了解一下。因为这篇文章将要介绍它的各种优点,特别适用于像我一样的年轻设计师。当然,如果知道的话,那赶紧系好鞋带,篮球场见吧!(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的话,哈哈哈哈哈…)&/p&&blockquote&&p&温馨提示: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推广 Dribbble。我希望将个人相关经验分享给年轻设计师,最好能对你们有所帮助。&/p&&/blockquote&&h3&一、寻找设计灵感&/h3&&p&通过 Dribbble,你可以浏览许多创意设计,它们出自世界各地的个人设计师、设计团队以及设计公司。这些作品并不仅限于网页或手机 app 设计,还有图片设计,品牌设计,动画,插图,平面艺术等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21f04b95a3d5d688f72fa93963fdb1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21f04b95a3d5d688f72fa93963fdb16_r.jpg&&&/figure&&p&大多数发布作品(称作「投篮」)都和设计相关。但由于 Dribbble 没开放注册,只有受邀加入才可「投篮」,不过浏览作品还是不受限制的。这样一来,Dribbble 也慢慢变成了设计师专属的「篮球竞技场地」。&/p&&blockquote&&p&AppSo (微信公众号 AppSo)注:不了解 Dribbble 的人可能会问,设计和篮球能有什么关系?在 Dribbble 平台上,它们就是有关系。篮球术语中,「dribble」意为「运球」。由于创始初期 dribble 的域名已被抢先注册,才有了现在的 Dribbble。&/p&&p&在 Dribbble 平台,设计师叫做球员(players),发布新作品叫做投篮(shots),图片集叫做篮筐(buckets),转发叫做篮板(rebounds),而只有获得一定数量的篮板(转发)后,才可能进入季后赛(playoffs)。&/p&&/blockquote&&br&&h3&1. 了解设计趋势&/h3&&p&作为设计师,最好让自己跟上现今设计潮流,这对你百益而无害。&/p&&ul&&li&网站着陆页面怎么设计?&/li&&li&现今潮流 app 的设计特点是什么?&/li&&li&现今色彩的运用有什么趋势?&/li&&li&设计师如何利用空白符和字体排版?&/li&&li&设计师一般用什么设计工具?&/li&&/ul&&p&开始动手设计时,你肯定思考过上述类似的问题。了解当前设计趋势非常有用,特别是在 UI 设计阶段,甚至在设计开始之前。因为招人喜欢的界面设计能让用户体验更加友好,随时关注用户的「口味和喜好」,让你以后的「设计之路」走得更顺畅。&/p&&p&在 Dribbble 上,尽量搜寻和浏览你感兴趣的设计,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往往都有让你惊叹的发现。对我而言,刚进设计圈时,通过浏览他人的设计,我对当前设计趋势、设计策略、布局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认识。通过积累,我也慢慢懂得该如何从设计角度来评估我的作品。&/p&&h3&2. 得到启发,开启设计学习新篇章&/h3&&p&每次登录 Dribbble,浏览其他设计师的「投篮」,都会被迷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有时还会想,「天啊,我怎么什么都不会!」&/p&&p&老实说,当我第一次打开 Dribbble 时,我一口咬定,我肯定不是做设计师的料——通过对比发现,我才意识到有那么多比我优秀很多的设计师。但幸运的是,我及时调整了心态,不再抱怨和忧虑。通过不断学习,「抢断、背后换手运球、三步上篮」一气呵成。&/p&&p&我通过 Framer.js 制作的下拉刷新动图:&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c0b0ff2f2fdec257a1d455d4348ea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fac0b0ff2f2fdec257a1d455d4348ea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c0b0ff2f2fdec257a1d455d4348ea3_r.gif&&&/figure&&p&有一天,Dribbble 上的动图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也向自己发起了一个挑战——制作 gif 图。但那时候的我,并不会这项技能,但至少我知道多一项技能可以多加一分。&/p&&p&通过几个小时在线查询了解,我差不多掌握了这项技能。老实说,直到接触到其他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作品,我才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p&&p&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列出设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清单,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每次遇到不会的技能或令我感到惊奇的设计,我都会把它们列入清单,这样才保证能在后期达到这个水准。&/p&&p&以下是我自己总结的部分清单内容:&/p&&ul&&li&SVG/CSS 动画&/li&&li&Adobe After Effects 原型动画&/li&&li&熟练使用色彩&/li&&li&熟练掌握移动端响应式网站设计技巧&/li&&li&通过 Origami 制作 gif 图&/li&&li&通过 Illustrator 制作受人喜欢的角色&/li&&li&针对流行平台的再设计&/li&&/ul&&br&&h3&3. 封存设计灵感,以备不时之需&/h3&&p&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功能:你可以把喜欢的设计灵感放入「篮筐」。最近,我每天都坚持花一个小时浏览其他「投篮」作品,这不仅可以保持我的积极性,还可以将喜欢的「投篮」放入「篮筐」,以备不时之需。&/p&&p&保存「投篮」的「篮筐」:&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d153762dfcdef55d64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d153762dfcdef55d64d_r.jpg&&&/figure&&p&在没有设计灵感时,我会回到「篮筐」,看看这些作品的用色、信息架构、形状、字体排版等等,从而帮助我设计出更好的界面和交互。&/p&&br&&h3&二、对项目百益而无害&/h3&&p&从 0 开始设计,要做到面面俱到,非常有挑战,而且还耗时间。你可能经常坐在电脑前,呆呆地凝视着屏幕,屏幕上开着的 Sketch 或者 Photoshop,但你一事无成。&/p&&p&在做设计项目时,你可以通过关键词探索发现各种产品的设计灵感。寻找设计灵感相当重要,找不到设计灵感,不妨试试 Dribbble 吧。&/p&&h3&1. 项目进行中&/h3&&p&一定要在 Dribbble 上通过搜索了解其他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探索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细节(比如用色,字体,布局架构,行为召唤元素,图片,符号等等)。做好了这几步,可以再结合其他作品中逻辑层面的有用元素,进而把自己的项目做得更好。&/p&&p&通过关键词搜索设计作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89b50dc10bdc4ebee8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89b50dc10bdc4ebee87_r.jpg&&&/figure&&p&虽然整个过程会很累,但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更加游刃有余,自信爆棚。通过「双手的努力」,你在设计领域的「眼力」也会越来越犀利。&/p&&h3&2. 项目完成后&/h3&&p&完成辛苦工作后,你可能会有想法将最终设计放在个人作品集网站,分享给他人。我敢打赌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想法,毕竟你是设计师,好看的设计藏着给自己欣赏是没用的。&/p&&p&展示个人作品集的各种方法:&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8feef0a2b6f05bce73910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8feef0a2b6f05bce739109_r.jpg&&&/figure&&p&看多了各种「投篮」,你会发现 Dribbble 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好地方。通过 Dribbble,你可以将个人作品集展示出来,并通过创新的方式获得关注。&/p&&p&我在主页上也上传了一些截图,介绍了如何将展示做得更有创意的方法。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你也会慢慢悟出这其中的道理。&/p&&h3&三、你的第 2 个设计作品集&/h3&&p&当你申请设计类的职位时,简历和个人作品集网站可谓是最重要的两个东西。但&/p&&p&无论在简历还是个人作品集网站上,总有空间加入你其它设计作品相关(Dribbble / Behance 等)或职业相关(LinkedIn / Github / Medium 等)的链接,让你变得与众不同,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机会。&/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1d3d1e899b76b2b7e04bf878a8a970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1d3d1e899b76b2b7e04bf878a8a9701_r.jpg&&&/figure&&p&在换工作之前,想尽办法获得 Dribbble 的邀请,并在上面「投篮」。将你的作品链接介绍给招聘者、面试官、以及公众,通过众人的评价来证明你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这还能体现出你对设计的挚爱。&/p&&blockquote&&p&AppSo (微信公众号 AppSo)偷偷告诉你们,Dribbble 上有不少优秀的中国设计师。据可靠数据来源,中国设计师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4 位数。这其中有没有你呢?&/p&&/blockquote&&br&&h3&1. 让创意飞起来,启迪他人&/h3&&p&有时候,个人作品集网站的各项目并不能百分百地反映你的设计能力。比如,通过该网站看不出你参与过 UI 设计,但实际上你在参与过的其它作品中有大量 UI 设计经验。&/p&&p&又比如说,针对简历的技能一栏,除了 Sketch、Photoshop、Illustrator 或 Framer.js、Origami 等冷漠无情的文字以外,你肯定还想展示更多。&/p&&p&我个人在 Dribbble 平台上的创意设计作品——「 100 个日常 UI 设计挑战之 18 ——分析图设计」:&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e11abfadbc5f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e11abfadbc5f5_r.jpg&&&/figure&&p&所以,我一直坚持在 Dribbble 「投篮」。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大家知道我能熟练使用设计相关的工具,并认可我是有创意的人。此外,通过类似「100 个日常 UI 设计挑战」的任务,我相信我会被更多的人认可。&/p&&p&虽然我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做到完美,但有总比没有好。低调地说一句,我跟几个人聊过,他们都非常认可我目前的成绩。所以,我还会继续坚持的。&/p&&br&&h3&2. 找工作,收 offer&/h3&&p&在 Dribbble,找工作可以是双向的。如果你在努力找设计相关的工作,可以将账号状态设置为「来录用我吧(Hire Me)」。这里是你的第 2 个设计作品集网站。&/p&&p&所以,根据你在 Dribbble 的「投篮」,再结合其它链接(领英,个人作品集网站,简历等),雇主很可能会直接通过私信给你推荐各种工作机会。当然,在就业板块也有各大公司发布的工作机会,你也可以直接申请各类职位。&/p&&p&通过 Dribbble 平台收到的 offe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ed3bb4702e5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ed3bb4702e5c_r.jpg&&&/figure&&p&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之前也收到过一些关于网页和移动端 UI 设计的 offer。有些工作真的很有吸引力,而且任务量不重。但作为国际学生(译者注:本文作者是非美籍在读硕士),工作限制还是挺多的?。&/p&&p&不管怎样,我想表达的重点是,你可以通过 Dribbble 发现很多工作机会。无论是你主动出击,还是坐等推荐,机会都是不少的。说不定,你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履历上也会光彩无比。&/p&&h3&结束语&/h3&&p&对设计师而言,Dribbble 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平台。除了本文提及的各项功能以外,你还可以评论其它作品,并有机会与其它设计师交流。当然,我也遇到不少不喜欢 Dribbble 的设计师,因为它也有不少限制。&/p&&p&比如,「投篮」作品的大小是固定的,像素只能是 400*300 或 800*600;每天或每月「投篮」次数有限。但仁者见仁,我还是认为利用 Dribbble 进行自我推广,利大于弊。&/p&&p&毕竟,好的设计单凭「颜值」是远远不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是行不通的。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那就祝你鸡年好运吧!&/p&&p&作者| Geunbae Lee,Facebook 产品设计实习生,乔治亚理工学院人机交互在读硕士、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学士。&br&作者主页|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linkedin.com/in/geunbaele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kedIn&/a& /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ribbble.com/geunbae-le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ribbble&/a& /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edium.com/%40geunbaemikele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edium&/a&&/p&&p&译者| Jorri&/p&&p&文章授权译自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uxplanet.org/how-a-young-designer-takes-advantage-of-dribbble-5f1a4c88e87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w a Young Designer Takes Advantage of Dribbble&/a&&br&题图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dhamdannaway.co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dham Dannaway&/a&&/p&&p&本文由让手机更好用的 AppSo 翻译出品,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So,回复「设计需求」告诉你如何快捷高效沟通设计需求,不再浪费生命。&/p&
灵感早读:在这个栏目里,你会知道「产品人」如何创作,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关注微信号 appsolution,回复「早读」可获取文章合辑) A 君导读:相信各位朋友对 Dribbble 都不陌生。在上面我们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所设…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8e33dec131c989114bae275f6a8d077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8e33dec131c989114bae275f6a8d077_r.jpg&&&/figure&&p&最近听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抱怨。&/p&&p&HR们抱怨&br&&/p&&p&UI设计师烂大街了,是个人都来投简历,然而连简历都做不好,毫无审美,套用模板,内容毫无吸引力,投这简历的真是设计师吗?&/p&&p&UI设计师们也抱怨&/p&&p&UI设计师市场饱和了,投了简历,递了作品,全都石沉大海,这个行业大概不需要人了;&/p&&p&小老板Boss们抱怨&/p&&p&每天要我面那么多设计师,已经快面了999个,其实我只要1个,但是我怎么1个也挑不出来。&/p&&p&吃瓜群众跟着抱怨&/p&&p&UI设计门槛好低,会画几个拟物图标,做几个手机界面,就能拿万元高薪了?几方谁都不舒畅,究竟事实是如何的呢?&/p&&p&小编先给出结论,说UI设计师烂大街了,我不同意。&br&&/p&&p&一、迷失的UI设计师&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f923a0eeb_b.jpg& data-rawwidth=&447& data-rawheight=&318&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cf923a0e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f923a0eeb_r.gif&&&/figure&&br&&p&从大的方面来看,中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内心也越来越浮躁。&/p&&p&互联网的发展一天一个样,在这种速度下,互联网从业者的浮躁度被成倍放大,大家都觉得自己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几年前一个bat的产品经理拿着一个很初级的产品规划就可以拿到几百万的天使投资,大家眼睛刷地一下就红了。&br&&/p&&p&在互联网中大家都浮躁,不止是设计师,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为了让产品快速上线,快速支持,不断降低对UI设计师的要求。设计师们看到许多大咖神气十足,于是就想着怎么快速成为大咖。不断地秀出自己不忍直视的作品,到处找分享,期待着一夜成名。&br&&/p&&p& UI设计师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廉价化了。环境的驱使,利益的追逐,守不住本心的设计师,不迷失才怪。&/p&&p&二、什么是真正的UI设计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5bb63ade5b5bdb0927a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5bb63ade5b5bdb0927a_r.jpg&&&/figure&&p&UI设计师是何时开始被轻视的呢?总所周知的梗是,UI设计师不就是画几个图标的么?这当然是一个天大的误解。&/p&&p&许多人以为,UI设计师,就是用户界面设计师。User Interface嘛,谁不知道。实际上,Interface——也就是界面设计,只是设计师一部分的工作,UI设计师的核心在于“User”。&br&&/p&&p&在苹果、airbnb这些公司是没有UI、交互等分类的,他们的设计师只有一个名称,那就是用户体验设计师。真正的UI设计师,都要经历用户研究、竞品分析、产品定位、方案制定、原型制作,还有可用性测试这些过程,而不仅仅是单纯地界面设计。&br&&/p&&p&技法是基础但是继续提升的话需要很多复合型的成长,对产品,交互,开发的理解。沟通,推动的能力,对数据的敏感性,对品牌,创意的认知,对用户研究方法的认知。这些都是设计师可以发挥的点,所以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都是具备以上的专业思考和理解的。&br&&/p&&p&许多初级的UI设计师往往会忽略用户体验而追求界面设计的华美,认为好看的界面就会收到欢迎。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br&&/p&&p&我们暂且不说大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UI设计师,现在当前90%的公司都希望我们的UI设计师掌握以下技能和包含素养。&br&&/p&&p&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br&&/p&&p&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p&&p&UI设计主要包括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3个部分。&/p&&p&1、是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师&br&&/p&&p&视觉设计:它是人与机器交互的平台,它将现实与虚拟连接在一起,它是对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p&&p& 2、是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p&&p&交互设计:是对软件产品的整体流程和布局设计,使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p&&p& 3、是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师&/p&&p&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远不止于一个“能用”的东西,它是关于用户的主观感受的。通过设计为可用的产品增添令人愉快的体验,同用户产生情感联系,这才是用户体验设计所要做的事情。&/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移动设备和大屏幕设备越来越多,手持界面和大屏幕的用户体验设计是大势所趋,你不仅要会设计,更要懂得用设计抓住用户心理,锁定用户需求。&br&&/p&&p&4、灵活掌握10个UI设计师工具&br&&/p&&p&除了工具电脑、数位板(可能用到)、策划文件(计划性)、计算器(规范性)、灯泡(想法创意)外;UI设计基本知识也得牢固掌握,即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规范、切图、思维导图、原型图等;各大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AfterEffects、Principle、Cinema4D、Sketch、Axure、Dreamweaver、墨到、Cutterman、Xminder、MinderManager、Keynote,==,不能再写下去了。&/p&&p&5、深入了解Ui行业与现状&br&&/p&&p&作为一名真正的Ui设计师,怎么能不了解整个UI设计行业?&/p&&p&阶段一:初入行UI设计师普遍起薪:&/p&&p&阶段二:1-2年的UI设计师普遍薪资:&/p&&p&阶段三:3年以上UI设计师的普遍薪资:&/p&&p&阶段四:得到更高薪资及荣誉奖章&/p&&p&年薪50万以上的Ui设计师也比比皆是,加油吧骚年!&/p&&p&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高薪去学UI,3年前UI专业大爆发,人们认为学个软件就是UI设计师,会PS、 AI不代表你是设计师,就像会买水彩笔并不代表你是个画家,你必须从基础开始学。&br&&/p&&p&今天,很多老UI设计师在工作中力不从心,正是因为其缺乏许多概念:不懂得交互逻辑、不善于动效表达、缺少用户体验的概念、视觉设计不够商业化、产品概念不够清晰、没有插画表达能力。&br&&/p&&p&6、得深入了解VR虚拟现实中的Ui设计&br&&/p&&p&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每个产品都需要UI设计师,而VR虚拟现实的到来,需要更多、更专业、知识面更广的UI设计师,未来,视觉营销是任何产品的终极杀手锏。这么火爆的VR虚拟现实行业前景下,作为一个真正的Ui设计师怎么能不深入了解VR虚拟现实中的Ui设计呢?&/p&&p&7、得深入了解Ui插画怎么玩&br&&/p&&p&作为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的我们, 什么能暖宝我们受伤的心灵,插画!对就是插画!她是一个中性的美妙产物,更善于与人沟通和交际,所以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APP产品都产用Ui插画作为启动界面,活动海报等,让彼此之间更值得信赖和零距离接触。&/p&&p&8、不会交互动效就等同于一个哑巴&br&&/p&&p&一个好的设计师,其实他的长项更凸显于怎么与人交际,怎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p&&p&一个人最强大的能力不是他会什么,而是怎样让别人接受并得到认可,怎样让别人接受并得到认可,怎样让别人接受并得到认可!这句话得说3遍以上。&br&&/p&&p&在公司里面经常要跟老板Boss、产品经理做汇报,干巴巴的图片和文字已经Out十万八千里了,不整几个浅显易懂的动效,都不好意思去打招呼。&br&&/p&&p&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动效设计作为设计的手段之一,能解决一些静态界面设计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动效要克制,过多、过慢或不适合的动效,只能让界面失去重点,让团队和用户怨声载道。&/p&&p&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动效,只有精准地对齐需求,才能使动效带来真正应有的价值。&br&&/p&&p&9、不懂Html5/CSS3就等同于被人掐住了咽喉&br&&/p&&p&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过,其实一点不是,经常听到同辈们在圈子里说的,某某程序员嫌UI设计的东东太难表现,要不就是要熬夜通宵搞,索性就跟设计狮说,兄弟(或者是MM),你搞得这个程序无法实现,得改一下方案,结局就变成这位苦逼的设计狮兄弟(或者是MM,得有男朋友陪)通宵达旦了。&/p&&p&这个事情确实发生过,出家人不打诳语。&/p&&p&10、一个Ui设计师连平面印刷都设计不好怎么聊天?&br&&/p&&p&这个不必与太强调。&/p&&p&Boss老板:小强,帮我设计一下名片,我觉得现在那个丑死了,需要烫银、凹凸效果。&/p&&p&小强:靠,得好好问问度娘,怎么设计?&/p&&p&Boss老板:小强你给我设计成这个鬼样?&/p&&p&小强:您来我电脑里面看,是不是很漂亮?&/p&&p&Boss老板:你没有发现他们印刷的跟你的颜色不一样吗?&/p&&p&小强:原来偏色了,我用的还是RGB模式。&/p&&p&11、真正的设计师得懂的怎么包装与营销自己&br&&/p&&p&这是一个酒香就怕巷子太深的年代,其余不多说。&/p&&p&三、歧视的根源&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355ba7cf27e2aa826157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355ba7cf27e2aa826157_r.jpg&&&/figure&&p&还有一种观点是,HR应该只用科班的,不要看半路转行的、培训班出来的。科班出身的美术功底不是半路出家能赶上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一棒子打死了所有人,同时还混淆了UI设计师目前被指责的真正原因。半路出家的UI设计大神也大有人在,科班出身工作十几年毫无进步的也不少。&/p&&p&说到底,本质的原因和外因关系不大。内在的自我追求才是核心。&br&&/p&&p&孰不知,最好的UI设计师不是出自于视觉设计专业,而是来自工业设计、心理学等范畴的专业,很值得庆幸的事,就是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在招聘的时候特别强调一条,工业设计、心理学专业的优先考虑。&br&&/p&&p& 有的培训班只教界面设计,不教设计思维,甚至连核心的用户体验也不教给学生。从一开始就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努力方向,这是最可怕的,学生越努力,离目标就越遥远。正是有这些各种各样错误的方式充斥着这个行业,才导致了这类片面的讨伐层出不穷。&/p&&p& 一个设计师,不要被外界所迷惑,踏踏实实从一个领域切入,修炼自己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多多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层的角度思考产品存在的意义,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帮助企业变得更好。平静心态,打好基础,提高眼界,深入思考,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应该走的方向。&/p&&p& 四、给初级设计师们一些建议&/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6c5b8edeef2c13722db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6&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66c5b8edeef2c13722d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6c5b8edeef2c13722dba_r.gif&&&/figure&&p&认清自己的定位,初级不会立刻变成高级,明白自己的实力,踏踏实实磨炼自己的技艺,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三心两意,吃着锅里的望着碗里的。熬得过孤独,才有资格成为大神。金字塔底总是人头攒动的,塔顶位置就那么几个,慢慢爬吧。&/p&&p& 准初级设计师们,你们是不是被卡在简历这关了。还在抱怨HR看不到自己的才华吗?怨不得别人,是你们的方法不对。&/p&&p& 首先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多找大咖咨询一下,毕竟他们的审美已经被打磨到很高的层次了,不要自以为自己的作品已经很牛逼了,这种认知是新人应该极力避免的。&/p&&p& 其次简历不要用模板!不要用模板!不要用模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他行业用模板无所谓,但你不行,记住你是设计师。设计师用模板,还是表格式的,这是在凸显自己的无能吗?用尽你所有的智慧吧,把简历当成作品来设计,让HR知道你的设计能力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毕竟拿下面试机会,你才能继续往前走。&/p&&p&结论&/p&&p&各方抱怨,不能说明UI设计师真的烂大街了,恰恰相反,UI设计师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正因为如此,才会混入许多学艺不精的人,想从中分一杯羹。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的,决定你价值的不在于你所处的行业,而在于你的能力。&br&&/p&&p& 设计师们,不要灰心,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也好,业内闻名的大咖也罢,无论你是科班出身也好,半路转行也罢,只要不断深入学习,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地位。一句话,没有烂大街的行业,只有烂大街的抱怨无为者。&/p&&p&五、UI设计师测试&br&&/p&&p&设计师朋友们,对照文中关于下列十一个选项的介绍,算一下自己离真正UI设计师的距离差多少分吧!满分150分,及格100分。&br&&/p&&p&1、是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师
(50分)&br&&/p&&p&2、是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 (10分)&br&&/p&&p&3、是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师 (10分)&br&&/p&&p&4、灵活掌握10个UI设计师工具 (10分)&br&&/p&&p&5、深入了解Ui行业与现状 (10分)&br&&/p&&p&6、深入了解VR虚拟现实中的Ui设计(10分)&br&&/p&&p&7、深入懂的Ui插画怎么玩 (10分)&br&&/p&&p&8、不会交互动效就等同于一个哑巴(10分)&br&&/p&&p&9、不懂Html5/CSS3就等同于被人掐住了咽喉(10分)&br&&/p&&p&10、一个Ui设计师连平面印刷都设计不好怎么聊天?(10分)&br&&/p&&p&11、真正的设计师得懂的怎么包装与营销自己(10分)&br&&/p&&p& 笔者让周边的朋友算了一算,都是90分哦~结局就是呃哦,不及格~&/p&&p&通过对8000名UI设计师生存状态和薪酬调研,得出以下结论&br&&/p&&p&60分
元&/p&&p&90分
元&/p&&p&120分
1元&/p&&p&150分满分
可以到总监级别&/p&&p&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分数哦~&/p&&p&END
&/p&&p& 如何快速提高UI设计能力,3分钟就明白&/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v.qq.com/x/page/o0507kxquy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什么是真正的UI设计?_腾讯视频&/a&&p&UEgood优蝶教育,不教您UI设计,而是教您真正的Ui设计。&br&&/p&&p&我们还教设计思维,致力于用户体验研究,让您在正确的方向上大步前进!&/p&
最近听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抱怨。HR们抱怨 UI设计师烂大街了,是个人都来投简历,然而连简历都做不好,毫无审美,套用模板,内容毫无吸引力,投这简历的真是设计师吗?UI设计师们也抱怨UI设计师市场饱和了,投了简历,递了作品,全都石沉大海,这个行业大概不…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35f45b934f593dabb9ed79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35f45b934f593dabb9ed79_r.jpg&&&/figure&&p&添加一点:&/p&&p&我是非常赞同分开平台设计,毕竟平台间的设计语言还是有差别。但并非所有团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去搭建两个平台设计团队,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更优的方案去提高效率。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资源去尽量保持平台各自的设计语言。所以在与开发交接时候,我除了制定常规的规范之外,还会列出 iOS 与 android 相同功能但设计不同的控件,如图:&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32c17cbd3d147a61823_b.jpg& data-rawwidth=&1468& data-rawheight=&1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32c17cbd3d147a6182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0a3f38a200bcd_b.jpg& data-rawwidth=&147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0a3f38a200bcd_r.jpg&&&/figure&&/p&&br&&p&另外,即便你不需要同时适配两个平台,也是可以按照这个方式(逻辑像素)去设计页面的,这并不冲突的。&br&&/p&&br&&p&——原文——&/p&在很多公司都是一个设计稿去适配两个平台。作为设计师往往会很头痛,如何打通两个平台不同的尺寸、字体单位?还有如何适配各种各样的分辨率?&br&&blockquote&&b&首先写下自己的观点:使用
375x667 px作为设计尺寸&/b&&/blockquote&&p&不需要转换 px\pt\dp 单位。和两边开发沟通好(iOS:设计稿是1倍图。android:设计稿是 mdpi 尺寸的)。1:1输出一个标注稿即可~&/p&&p&&br&&b&why? &/b&&br&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像素密度、倍率、逻辑像素这几个概念。 &br&&br&&/p&&h2&&b&像素密度 &/b&&/h2&&p&每英寸长度的像素点数量。像素密度越大显示则越清晰。iOS单位为PPI,安卓单位为DPI。 &/p&&br&&br&&h2&&b&倍率用于划分不同像素密度的屏幕&/b&&/h2&&p&Android 严格来说不是倍率,是像素密度等级。为了阐述方便以下统称“倍率”&/p&&br&&br&&br&&b&iOS: &/b&&br&1倍(163 ppi、1~3gs) &br&2倍(326 ppi、4~6s) &br&3倍(401 ppi、plus系列) &br&题外话:可以看出,401 ppi 不是 163 ppi 的3倍(实际2.4倍)。为啥要假装是3倍呢?这是因为 Apple 为了避免@x1 \@x2\@2.4这样不规则的倍率导致设计、开发适配麻烦,所以才把2.4倍说成3倍,但系统在实现时候会自动缩小至2.4倍。所以我们一起假装它是3倍的ppi就好了。&br&&p&&b&Android:&/b&&br&mdpi (160 dpi、1倍) &br&hdpi (240 dpi、1.5倍) &br&xhdpi (320 dpi、2倍 ) &br&xxhdpi (480 dpi、3倍) &br&xxxhdpi (640 dpi、4倍) &br&由于安卓开源特性,导致多机型、多分辨率。所以安卓的像素密度划分只能是一个大约数的范畴,例如160dpi 左右的都归纳在 hdpi 。&br&&br&&/p&&h2&&b&逻辑像素是一个抽象的概念&/b&&/h2&逻辑像素也有叫抽象、绝对像素等,但意义都是一样。它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在一定的物理尺寸屏幕内不断提高像素密度带来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手机屏幕尺寸一般在4、5寸,但分辨率却成倍的增加,像素密度越来越高。如果继续用传统的像素(px)方式去适配屏幕的话,界面设计师则没法预估每个屏幕的设计效果,导致字体的可读性、控件的点击体验不一。如图: &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8aa2f723f3de0f2e3c01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8aa2f723f3de0f2e3c01e_r.jpg&&&/figure&&br&显然设计师、开发者根据不同的屏幕来设计、实现界面是不现实的。所以 iOS、android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提出了抽象像素的概念。iOS 的单位: pt(point ,显示点),android 的单位: dp(device independent pixel,设备无关像素),安卓字体单位:sp (scale-independent pixel) &br&dp和pt的原理一样,只是两个平台的单位名称不同。为阐述方便,以下统称为:pt)。 &br&&br&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屏幕像素 (px),像素就是物理屏幕上面的像素点,非常好理解。而逻辑像素是基于现实物理尺寸的,在1倍(160ppi )情况下,1pt等于1px,也就是说160pt = 160px =1英寸,在倍率为2( 320 ppi),1pt 等于2px ,160pt = 320px =1英寸。注意看其中的逻辑像素 160pt 无论在哪个像素密度屏幕,物理尺寸都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逻辑像素理解成显示的物理尺寸。下面有个更加直观的例子,其中的100pt 在不同像素密度的屏幕,物理尺寸也是大约一致的,如图: &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a5f7b0a2feeb8b712fbc7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a5f7b0a2feeb8b712fbc7_r.jpg&&&/figure&&br&那么接下来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h2&&b&如何能一稿适配两个平台? &/b&&/h2&&p&接下来我们要选一个兼顾性强的尺寸,因为一稿适配意味着只能一个尺寸,那么看下现在的市场上分辨率的分布情况以及占有率。&br&&/p&&p&iOS活跃设备排名:&/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4b3efafadf26a12b8ca32_b.jp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3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figure&&br&&br&安卓分辨率排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1a6dc932b194e2b77999addff3608c1_b.jp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3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br&安卓的设备过非常多,参数对比意义不大就不列出了。至于没有列出 iOS的活跃分辨率,是因为活跃分辨率和设备数据不匹配,所以我就只列出了iOS活跃设备。(数据来源:友盟 / 2016年7月数据) &br&&br&Anyway&br&目前 iOS 设备占有率最多的是:iPhone 6,750x ppi) &br&android 目前分辨率最多的是:720x1280 (一般为 320 dpi) &br&&br&可以看出两者的像素密度也是差不多,倍率都是2。而且750x80的长宽比几乎一样的(0.5)。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处于大多数设备的中间范畴,意味着可以最大程度的兼顾更小、更大的分辨率屏幕。所以在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用这个分辨率范畴去作为我们的设计尺寸。然后我个人觉得,在安卓众多的分辨率情况下,即便我使用 720x1280 分辨率去设计,也没办法完美的适配屏幕。而 iOS 因为设备少可控性则会大很多,几乎完美适配。 &br&&br&所以我会选择 iPhone 6 的尺寸作为设计画板。 &br&iPhone 6 的分辨率是 750x1334,单位为 px。回到前面的逻辑像素,我们都知道不能以传统的像素 px 去设计。所以我们需要把 750x1334 转化为逻辑像素。 逻辑像素=像素? 倍率。如图: &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c2babe0b89c4eb535cbb3b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c2babe0b89c4eb535cbb3b_r.jpg&&&/figure&所以 iphone 6 分辨率 750x1334 px的逻辑像素为:375x667 pt &p&(若果你的画板单位依旧px,不用纠结怎么把px变成pt、dp,在1倍图下1px=1pt=1dp 的)&/p&&p&目前开发尺寸也是基于逻辑像素去开发的,所以我们设计稿用同样的尺寸就可以避免换算单位、尺寸这些。设计与iOS、安卓开发就几乎可以无缝对接。需要注意一点是, banner 之类的位图需要另外以最大的尺寸去设计(因为位图由小放大会模糊,只能由大缩小去适配)。 &/p&&p&&b&最后总结一下使用1倍图的优点: &/b&&br&1.与开发尺寸同步 &br&2.无须换算平台单位,1px=1pt 约=1dp &br&3.大大减少设计文件的大小 &br&&br&&/p&&p&End&br&&br&&br&Thanks &br&JP &br&&br&参考资料: &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oschina.net/translate/understanding-density-independence-android%3Fprin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oschina.net/translate/u&/span&&span class=&invisible&&nderstanding-density-independence-android?prin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olachan.com/post/343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olachan.com/post/3435&/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aterial.google.com/layout/units-measurements.html%23units-measurements-desi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pi平台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