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南斯拉夫内战战狙击手的问题

最新播报:
看过美国狙击手就懂战争的原罪
  【奥斯卡前瞻·《美国狙击手》】
  《美国狙击手》成了2015年好莱坞首个话题热点,进而引爆票房。现实生活中的凯尔,是否如电影中描绘的那般正义、正直?批评者们,从凯尔的自传中挖出一些极端言论,认为他不过是“嗜血好杀”而已,因此他的参战及战绩不仅与“英雄”行为无关,甚至可以说是值得谴责。
  有趣的是,由于今年好莱坞颁奖季真人传记电影扎堆,有关“真实与虚构”的争议,让奥斯卡这趟水变得更浑。这其中,引起争议最激烈的,当属《塞尔玛》与《狐狸捕手》,前者被揭完全扭曲了林登·约翰逊总统在民权运动中的积极作用,后者则因暗示主角的“同性恋倾向”而被人物原型抗议。其实,在另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模仿游戏》中,对主角“计算机之父”图灵的刻画,也多有戏剧化地夸大,特别是主角类似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一般的社交认知障碍,其实基本上是无中生有。
  其实,即使是传记电影,也未必要完全对真实负责。对电影而言,更重要的,是“戏剧性真实”,也即在电影时空及故事设定下的角色性格发展与情节逻辑。因此,评判《美国狙击手》,最主要的应该从电影设定的情境,去分析其人物与故事是否能在逻辑上成立。
  片中一再强调的克里斯·凯尔重返战场的动机,就颇值得仔细体会。表面上看,那是表现他爆棚的责任感,和对战友的情谊,似有拔高的嫌疑;然而,片中也多次表现了正是由于这种情绪,凯尔在和平状态下的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困扰。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南斯拉夫内战到底有多惨烈 | 地球知识局南斯拉夫内战到底有多惨烈 | 地球知识局回来快回来百家号(⊙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团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Криком南斯拉夫内战是现代历史上一场异常惨烈的人间悲剧,今天我们来聊聊这场战争。关于这场内战的历史渊源,可以参考我局的《南斯拉夫为何无法统一 | 地球知识局》,点击下面封面即可查看:▼第一阶段:崩溃南斯拉夫在二战后曾经是一个独立且经济不断发展的国家,而在冷战结束、国际局势剧变、铁托去世、民族主义政党上台等一系列事件的作用下,曾经繁荣和平的南斯拉夫滑向了内战的深渊。在南斯拉夫各组成部分中,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有着最强的离心力。南斯拉夫在欧洲日,斯洛文尼亚进行全民公决,88%赞成独立。日,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政府随即派兵向斯洛文尼亚宣战,但十天内便在斯洛文尼亚的抵抗中撤退,双方基本没有伤亡,史称十日战争。欧洲——前南斯拉夫——前南八联邦克罗地亚紧随其后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然而克罗地亚的民族比例并没有斯洛文尼亚那么单纯,克罗地亚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生活着大量塞尔维亚族人。没过多久,克罗地亚境内的克拉伊纳自治区宣布脱离克罗地亚独立,在米洛舍维奇的帮助下成立塞族人主导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控制克罗地亚与波黑边境的塞族地区,占克罗地亚三分之一领土。克罗地亚——塞族克拉伊纳共和国克拉伊纳共和国范围内的塞族最终被逐出克罗地亚持续三年的克罗地亚内战由此开始,在东部的斯拉沃尼亚地区的战况尤为激烈,出现了昨日邻居今日便刀枪相见的恐怖场景。在克罗地亚最东部与塞尔维亚一河之隔的城市武科瓦尔发生了长达87天的巷战,称为武科瓦尔战役,双方死伤惨重,武科瓦尔的房屋今天还留有当时的弹孔,这场战役今天被拍成电影《惊变世界》。南斯拉夫内战中最惨烈的战场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种族清洗”一词第一次被用作描述发生在波黑战场的血腥屠杀。波黑是前南斯拉夫境内种族和宗教最复杂的地区,据统计波黑内战爆发前夕,在440万总人口中,穆斯林族占43.7%,塞尔维亚族31.4%,克罗地亚族占17.3%,其中穆斯林族信仰伊斯兰教,塞尔维亚族信仰东正教,而克罗地亚人信仰天主教。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清真寺、东正教堂、天主教堂和犹太教堂往往只有一街之隔。前南斯拉夫民族分布——复杂的波黑这样复杂的人口成分使波黑的命运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一同宣布独立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波黑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希望建立邦联制国家。但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要求留在南斯拉夫,穆族领袖伊泽特贝戈维奇(Alija Izetbegovi)和塞族领袖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i)在国会上发生激烈冲突。日,由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占多数的波黑议会宣布波黑为主权国。日,波黑塞族领导人宣布单独成立“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共和国”, 1992年3月初,全民公决赞成波黑共和国独立,但该共和国中的塞族人进行了抵制。波黑塞族人随即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寻求加入塞尔维亚,内战爆发。波黑战争中共有二十万人死亡,超过二百万人流离失所。其中最惨烈的要属“围困萨拉热窝”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或许可以试一下这个游戏日,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正式承认南斯拉夫联邦的加盟共和国波黑独立。而就在波黑独立的这一天,坚持留在南联盟的波黑塞尔维亚族,在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的帮助下动用坦克和火炮将主要由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住的萨拉热窝包围,不间断地对其进行轰炸,并布置狙击手从而围困了整个萨拉热窝。山间盆地萨拉热窝萨拉热窝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城市,塞族士兵将火炮和狙击手都布置在四周的山上,整个城市街道和居民区就暴露在他们面前,这些街道被称为“狙击手大街”。人们都尽量躲在家中,但总需要走出家门去寻找食物和水,于是飞奔在街道上行人就成为狙击手们的活靶子,只要看到有人走动或发现人影,山上就会飞来子弹。如今的萨拉热窝很多大街上,包括民宅在内的沿街建筑物,至今都弹痕累累。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819号决议案,宣布波斯尼亚东部的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为“安全区域”,并派以联合国维护军队加以保护,所有附近周边地区的穆斯林族难民几乎都集中在了斯雷布雷尼察。但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的1995年6月,塞族部队不顾联合宪章大举进军联合国划定的安全区斯雷布雷尼察。维和部队在夜间被塞族军队偷袭,驻守当地的荷兰士兵全部被俘,塞族军人甚至将他们捆绑在当地的电线杆下,让他们眼睁睁看着约8000多名波斯尼亚穆斯林男子和男孩被装上卡车带走。他们首先将妇女和男人分离开来,然后将男人一并带走,包括男孩,然后在其他的地方处决了他们。波黑与塞尔维亚边境地带的斯雷布雷尼察一个表面上安静祥和的小镇这一事件最终使北约动怒,并开始轰炸波黑境内的塞族武装力量,逼迫其领导人在谈判桌上解决波黑问题。日,前南地区三方最高领导人: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签署了波黑和平协议。该协议规定波黑被分为穆斯林和克罗地亚联邦(占领土的51%)和塞族共和国(占领土的49%)两个政治实体,这样的划分终结了波黑旷日持久的内战。代顿会议:伊泽特贝戈维奇(左)、图季曼(中)、米洛舍维奇(右)第三阶段:重生波黑内战已经过去将近10年,而对斯雷布雷尼察屠杀受害者的遗体的清理和辨认工作今天还在继续,因为当时塞军草草了事将受害者的遗体丢进万人坑并填埋,让辨认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一些万人坑至今未被找到。许多家庭还在等待找到自己亲人的遗体好为他们举行葬礼,因为当时DNA技术并不发达无记录可循,所以工作人员只能凭借找到的受害者遗体上物品来辨认他们的身份,受害者家人一次次被叫去辨认遗物,认领已经无法辨认的尸体。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分辨新的斯雷布雷尼察万人坑波黑战争前后,前南斯拉夫地区陆续宣布独立,只有黑山还和塞尔维亚留在一起组成了最后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随后1999年原塞尔维亚行省科索沃又宣布独立,在将近三个月的战争后,塞尔维亚在北约的军事压迫下被迫暂时放弃科索沃,最终在2006年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前南斯拉夫正式结体为六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科索沃)。前南斯拉夫的现代政治格局“南斯拉夫”一词正式成为历史,但在某种程度上,“南斯拉夫”也成为了永恒。今天,这个名词主要活跃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其90年代的血腥内战,1993年随着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前南国际法庭规约》的第827号决议,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简称“前南法庭”)正式在荷兰海牙成立。它也成为了继二战纽伦堡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后第一个军事法庭,专门负责审判自1991年以来在前南联盟境内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律的犯罪嫌疑人。从设立至今,每年都有不同人数的战犯被判决,这使南斯拉夫这一字眼能够一直活跃在国际新闻报刊上。位于荷兰的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另一方面,南斯拉夫国家复杂的历史、宗教、多民族文化、甚至战争的记忆也孕育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个性卓绝被誉为“行为艺术之母“的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Marina Abramovi)在纽约MOMA的展览轰动了世界,“我来自南斯拉夫,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她这样介绍自己。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出生在萨拉热窝的南斯拉夫鬼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先后3次从戛纳电影捧回大奖,其中他1995年的作品《地下》(又译《没有天空的都市》)使库斯图里卡的艺术事业攀上了顶峰。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历史电影,充满南斯拉夫式的黑色幽默和政治讽喻,秉承一贯的反乌托邦和后现代主义气质,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喜剧方式描绘了南斯拉夫从1941年纳粹占领期间至1995年内战的曲折历史。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中在柏林疯人院里关了几十年的伊万再次跑入地下,联合国的军车满载着从波黑逃出的难民,蓝盔士兵问他去哪儿,交钱就能上车,口吃的伊万拼命憋出“南斯拉夫。”士兵大笑着回答,“这世上已经没有南斯拉夫了!”然后扬长而去,只剩下伊万瞪着一双干涩的鼓眼泡发呆。对于每一个南斯拉夫人来说,也许也只有用荒诞喜剧的方式才能够表达南斯拉夫人对这段复杂而残酷的历史。END扩展阅读下期预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回来快回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知识的利益金钱的社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现代战争中“最残酷”内战 北约“动怒”派战机轰炸
南斯拉夫内战是现代历史上一场异常惨烈的人间悲剧。如今的萨拉热窝很多大街上,包括民宅在内的沿街建筑物,至今都弹痕累累。(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Yugoslav wars),是前南斯拉夫联邦解体而引发的民族对立和内战。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米洛舍维奇下台为止主要的纷争。(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前南斯拉夫内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物质损失,迫使大批难民背井离乡,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内战也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瓦解。(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南斯拉夫在二战后曾经是一个独立且经济不断发展的国家,而在冷战结束、国际局势剧变、铁托去世、民族主义政党上台等一系列事件的作用下,曾经繁荣和平的南斯拉夫滑向了内战的深渊。(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中最惨烈的战场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种族清洗”一词第一次被用作描述发生在波黑战场的血腥场面。(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而就在波黑独立的这一天,坚持留在南联盟的波黑塞尔维亚族,在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的帮助下动用坦克和火炮将主要由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住的萨拉热窝包围,不间断地对其进行轰炸。(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同时布置大量狙击手进而围困了整个萨拉热窝。整个城市街道和居民区就暴露在他们面前,街道也被称为“狙击手大街”。(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人们都尽量躲在家中,但总需要走出家门去寻找食物和水,于是飞奔在街道上行人就成为狙击手们的活靶子,只要看到有人走动或发现人影,山上就会飞来子弹。(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最终,北约动怒,并开始轰炸波黑境内的塞族武装力量,逼迫其领导人在谈判桌上解决波黑问题。(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对于每一个南斯拉夫人来说,也许也只有用荒诞喜剧的方式才能够表达南斯拉夫人对这段复杂而残酷的历史。(图为南斯拉夫内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狙击手》打败《珍珠港》成最卖座战争片
来源:搜狐娱乐
《美国狙击手》海报
  新京报报道 传记战争电影《美国狙击手》讲述了海豹突击队神枪手克里斯-凯尔的传奇而伤感的一生,去年圣诞节在北美小范围上映,影片不但力破北美历年一月开画纪录,扩大公映后首周末4天斩获1.053亿美元本土票房,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宝座,北美累计斩获2.49亿美元。在所有2014年年内起片的电影中,居于第6名。目前,影片已经在全球吸金3.16亿美元,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战争片,打败了《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等片。此外,影片还获得了今年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六项提名,参照去年将7项奥斯卡大奖揽入怀中且票房占据北美2013年度票房第6名的《地心引力》,向来有高票房助阵的提名影片,最终获奖的可能性都会大涨。《美国狙击手》聚焦在三位个性十足的男人身上:人物原型克里斯-凯尔、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布莱德利-库珀,他们在各自的传奇人生中会聚在一起,从而诞生了一段难以磨灭的新传奇。编译:田颖
  克里斯-凯尔(人物原型)
  美国最致命神射手之死
  影片根据美国著名狙击手克里斯-凯尔2013年的同名畅销自传改编而来。该书刚一上市,就被布莱德利-库珀迅速买下了这本书的电影版权,由杰森-迪恩-豪尔担任编剧,还曾出现在2013年好莱坞的剧本黑名单上。
  凯尔成长在得克萨斯州奥德萨的一个驯马竞技者家庭,父亲自小就教授他如何用来福枪猎杀野鹿和野鸡。加入美国海军后,因射击天赋被调往海豹突击队,在现实中与影片《孤独幸存者》的原型Marcus Luttrell是海豹突击队训练期间的密友。期间四次前往伊拉克参战。1999年至2009年,成功狙击255人,其中美国五角大楼承认的有166人,最好战绩是在2008年从1920米的远距离一发子弹击毙敌人。他因此获得“最致命的神射手”称号,伊拉克叛军称他为“拉马迪恶魔”,对其人头悬赏2万美元。在出色履行职责的同时,凯尔也受到深深的良心谴责,2009年为挽救婚姻决定退役。回到美国后,濒临崩溃边缘的他几经挣扎,甚至无法融入正常的家庭生活,期间写下了同名自传《美国狙击手》,也成为电影的主要素材来源。日,在靶场被意外枪杀,嫌犯也是一名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
  84岁老牛仔的黑马之作
  影片剧本刚刚完成时,原计划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作为制片人和主演,库珀和他多次会面,有时还会把其他参演人员叫出来一起讨论,虽然最后还是因为档期和预算问题退出了电影计划,但却向库珀强力推荐了自己的老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以现在的影片质量来看,相较于斯皮尔伯格,也许老而弥坚的伊斯特伍德是个更好的选择。这位已经84岁高龄的老牛仔,始终保持着老派而纯粹的硬汉式潇洒。如果你看过他执导的《不可饶恕》、《老爷车》、《硫磺岛来信》就会明白,即使战争背景如何不同,他都能将其后人性的复杂刻画得淋漓尽致。
  据库珀透露,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伊斯特伍德与凯尔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他们都喜欢爵士乐,说话都是直来直去、为人乐观风趣等,“所以,他是最适合的导演人选”。当然,这也是老爷子执导的电影第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1993年《不可饶恕》、2004年《百万美元宝贝》都帮他同时斩获了当年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双项大奖。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影片5分12秒走进教堂只留下背影的白色西装路人,就是伊斯特伍德。
  布莱德利-库珀(主演、制作人)
  奥斯卡候选人增肥36斤
  这是继2013年《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后,布莱德利-库珀赢得的第二次奥斯卡影帝提名,加上去年《美国骗局》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他已经连续三年被奥斯卡宠幸。但其实库珀原本只打算做制片人,而“星爵”克里斯-帕拉特才是他的主演人选,但随着他对凯尔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渐渐明白这个角色将会是对生理和精神的双重考验,于是他决定由自己独挑大梁。
  为接近凯尔的身形体重,原本168斤的库珀,连续三个月每天坚持进食8000卡路里,跑步四小时,足足增肥36斤,并研究大量与凯尔相关的影像资料,模仿他的举止形态。除了邀请凯尔在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搭档担当军事顾问,培训使用McMillan TAC-338等三种凯尔服役时使用过的狙击步枪外,还要学习控制呼吸、固定两脚位置以及如何俯卧在枪上等特殊技能。其实在筹备电影期间,库珀曾有幸和克里斯-凯尔通过2分钟电话,因为凯尔对好莱坞的电影改编并不完全信任。可惜影片还没拍完凯尔就过世了,他的父亲曾警告伊斯特伍德和库珀,如果这部电影伤害到他儿子的名誉,他绝不会放过他们,但他同时也表示他相信二人的能力和诚意。
  ■ 对话布莱德利-库珀
  不美化
  更不神化
  Q:影片上映后引起很大争议,被谴责“美化战争”、“以杀伊拉克人为乐”?
  A:即使不是《美国狙击手》,相信某天也一定会有部电影告诉大家这些退役军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而不是把这当作一堂关于战争的政治课题,我们应该放更多注意力在这一人群身后的现实问题上,当他们回到家园,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宽容。当初和斯皮尔伯格讨论这部电影时,就从没有把它当作任何政治工具的意思。凯尔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态,“我受国家雇佣走上伊拉克战场,保护海军和海豹突击队是我的本职工作,仅此而已。”这也是我们电影想说的。
  Q:有人认为影片涉嫌神化凯尔?
  A:我绝对不同意这种说法,凯尔是美国的英雄,他本人深受PTSD之苦。这部电影是对退伍军人心理困境的探讨,我曾反复研究与他有关的文字、影像资料,所有剧情都是基于事实真相。我不能强制观众们怎么看怎么想,甚至有些人借题发挥。我想,迟早有天他们会想通的。
  Q:凯尔的英雄主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从本质上说,凯尔并不是崇尚暴力的人。作为一名军人,他从未在使命前退缩,因为他相信这是为正义而战。他的英雄主义并不简单体现在狙击敌人的数量上,而是他如何面对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精神创伤,无论是对他还是他的家庭,这都是个不好过的坎。
  Q:因何选择和伊斯特伍德合作?
  A:一开始就有人告诉过我凯尔希望伊斯特伍德能执导这部影片,而我也一直期待能有机会和他合作,所以,当他终于同意接手,跟我说“来吧,咱们一起做这部电影”,我激动得要飞上天了。我喜欢他工作时的高效率和快节奏,他用开放的态度让我加入影片的制作过程,这对提高我的表演相当有益。
(责任编辑:朱童曼)
原标题:《狙击手》打败《珍珠港》成最卖座战争片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1/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残酷的内战打了近10年,伤亡惨重民生凋敝!这是当时的一名“战地圣诞老人”,拿着大袋的“礼品袋”,扛着一把南斯拉夫M76型7.62毫米狙击步枪,显然是一名狙击手。他带着4名孩童穿越火线,背后是一辆T-55中型坦克。战场、孩童,以及拿枪的“圣诞老人”,让人们看后不禁流泪,战争中的童年也是如此灰白,或许只有这名有心的狙击手的圣诞老人扮相,能够为孩童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一丝温暖。
来源 全网资讯
2/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穿着南斯拉夫人民军制服的塞尔维亚族武装士兵,后面是一辆BVPM80A型履带式步兵战车。
来源 全网资讯
3/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士兵们在战斗间隙找到了一瓶BELL&#39;SWHISKY威士忌酒和一些万宝路香烟。而后面那位没有带钢盔的士兵手中拿着一本印有裸女的杂志。
来源 全网资讯
4/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士兵们在收缴枪械。其中既有M70-B1(AK-47突击步枪的南斯拉夫版)等制式枪械,也有双管猎枪。
来源 全网资讯
5/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带着南斯拉夫船型军帽的士兵使用炮队镜观察对岸的情况,可能这是一名炮兵观察员吧。
来源 全网资讯
6/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庆祝战斗胜利的士兵们。可见这些士兵手中的枪支各异。前面士兵高高举过头顶的是一把M59/66型7.62毫米半自动步枪,是仿制苏联的SKS半自动步枪,注意枪口增加了一段22毫米的枪榴弹借口,下面还有折叠的刺刀。后面那位举着一把捷克V61“蝎”式微型冲锋枪。
来源 全网资讯
7/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队炮兵在使用一门D30型122毫米榴弹炮在轰击敌人。
来源 全网资讯
8/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下雪天的路口。一辆被打掉炮塔的南斯拉夫M84主战坦克的残骸留在道路中央。M84主战坦克是苏制T-72的仿制改型版,所以也继承了T-72被击中容易殉爆炸飞炮塔的传统。对面开过来一辆南斯拉夫M-6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来源 全网资讯
9/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教堂中的一片狼藉,可见教堂墙壁上精美的壁画。
来源 全网资讯
10/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处山崖阵地上的一座南斯拉夫M55式20毫米3管高射炮。这种高射炮是南斯拉夫于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小口径高射炮,在南斯拉夫内战中往往用于打击敌方轻型装甲目标或人员,被誉为巴尔干半岛的“铁扫帚”,射速高达3×700发/分钟,射程5500米。
来源 全网资讯
11/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战斗间隙,一名居民在废墟般的家中找到了自己的长号进行吹奏,似乎回想起和平时代的音乐表演,而这样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战争将整个人生扭曲变形。
来源 全网资讯
12/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队老式的T-34/85中型坦克和M-6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驶了过来,两只猪在路旁注释着这队装甲怪兽。这些老式坦克装甲车辆到上世纪90年代仍然装备于南斯拉夫人民军,在内战中被各方抢夺出来加强自己的力量。
来源 全网资讯
13/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队士兵守卫着一座M55式20毫米3管高射炮,打出的旗帜竟然是一副裸女照片,似乎显示了西方思潮对这个曾经铁托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冲击,这些思想碎片也在残酷的内战中被碾碎。
来源 全网资讯
14/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手持M70突击步枪的士兵搀扶着受伤的战友向后方走来,他的战友满脸血污,非常疲惫。能够在一次战斗中存活,并不代表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还能这么好运。
来源 全网资讯
15/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3名士兵警惕地对一名男子进行搜身检查,其中头戴钢盔的一名士兵用枪指着那名男子。
来源 全网资讯
16/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3名年轻的士兵躲在墙后,看着天空中飞过的敌人的飞机。从机影上看,应该是一架南斯拉夫生产的J-21高级教练/攻击机。这种飞机的机翼顶部可以携带翼尖副油箱,这是早期喷气式教练机经常会有的设计。
来源 全网资讯
17/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这名军官仍然佩戴着南斯拉夫人民军时代的简章,显然这是一名大尉。他左眼在战斗中受伤,胸口挂着一个方形手电。后面是一辆BOV-3轮式自行高炮,装备有一套M55式20毫米3管高射炮,在内战中既能防空也能打击地面目标。
来源 全网资讯
18/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这是一辆南斯拉夫M-6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诡异的是该车打开的尾舱门外是一副棺材。
来源 全网资讯
19/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手握突击步枪的侦察兵们,穿着迷彩服,满脸油彩,正在抽烟休息。
来源 全网资讯
20/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几个士兵拿着一只烤猪腿,这是战争中难得的美味。身后应该是一门苏制37毫米机关炮。
来源 全网资讯
21/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两名士兵在小憩,一名士兵弹起了小提琴,优美的旋律让人们暂时忘记了战争的痛苦。另一名士兵戴着墨镜,手搁在一挺M84型7.62毫米通用机枪上,这是一种仿制苏联PK通用机枪的南斯拉夫国产货。照片中可见弹箱中的弹链。
来源 全网资讯
22/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看着裸女杂志的士兵,背景中伸出的炮管是一辆T-55中型坦克的100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炮管,其前部有一截抽气装置。
来源 全网资讯
23/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皎洁的月光下,几名士兵坐在一辆M84型主战坦克上,车长指挥塔上的红外夜视大灯非常醒目,这些士兵中有一人手持一支南斯拉夫M76型7.62毫米狙击步枪,和之前的“圣诞老人”拿着的是同一种枪。
来源 全网资讯
24/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士兵正在布设反坦克导弹,这些部署在路边的导弹是南斯拉夫特许生产的9K11AT-3“赛格”反坦克导弹,能够击毁南斯拉夫内战中的任何坦克装甲车辆。导弹正面朝向村口,不知道是不是有敌人的坦克装甲车即将到来。
来源 全网资讯
25/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行军中的士兵们,这名反坦克手头戴网罩钢盔,手持火箭筒,就像是二战中进军巴斯托尼的第101空降师的美军士兵。他手上拿着一具南斯拉夫M79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这是一种双筒对接式、局部抛弃型火箭筒,由发射筒、发射机构、点火系统、瞄准具、防护盖、肩托、手柄和背带等组成,可多次使用。最大射程1960米,有效射程360米,破甲厚度400毫米,是内战中威力比较大的一种单兵反坦克武器。
来源 全网资讯
26/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士兵正在查看一辆被击毁的M84主战坦克。
来源 全网资讯
27/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士兵躲在墙沿边,紧紧地贴近墙根,避免被飞过的一架敌人的J-21高级教练/攻击机发现。
来源 全网资讯
28/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驾驶农用拖拉机的中年大叔,头戴钢盔,手握突击步枪,弹夹以相反的形式捆绑在一起,腰间还挂着几枚手雷。
来源 全网资讯
29/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一名头戴十字标志钢盔的士兵,手中拿着一把M70AB2型7.62毫米突击步枪,这种步枪在枪口加装了用来发射枪榴弹的发射器,并有枪榴弹发射标尺。
来源 全网资讯
30/30 原创 被人遗忘的南斯拉夫内战,狙击手扮圣诞老人带孩子穿越火线
在战火之中,上帝也是孤独无助的。愿2017年战火少些,再少些!
来源 全网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斯拉夫内战电影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