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皮箱门锁打不开怎么办办?我是15年在广州买滴不带密码锁,迈克拉杆箱很少用居然有一边的锁不能打开

越狱最后最后的结局,迈克没有死 而是隐姓埋名了!~~
&《越狱》真实结局!!!!迈克其实没有死,他隐姓埋名来到了法国,从事了足球事业,化名&齐达内&,并且处出了书在2006年世界杯上上演了铁头功!后来来到了中国,代言了一款保健品主角的哥哥林垦:和弟弟一样来到了法国,也从事了足球事业,化名&坎通纳&您别说还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神探&马红&为了继续追查兄弟两个的下落,也进了足球界,化名&布冯&这不,在2006年世界杯上主角麦克被逮着个正着~~联邦密探killerman:他厌倦了为变态总统当走狗的日子,来到了f1赛场,化名&巴里切罗&后来年纪大了,开不了车了,于是来到了nba赛场,执教火箭队,当上了主教练你看,凶得很~那个疯子:直接把头发一染,就混进了nba~要说下场好,那还是t-bag了~当上了美国总统!!!化名&林肯&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一起撩下吧
我又肥来了?
亲亲抱抱举高高
新主播求守护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锁定:网络广告如何快速定位客户并精准营销&(美)迈克·史密斯(Mik...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229字 数:208印刷时间:日开 本:32开纸 张:轻型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7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我的苹果手机前天丢了,今天又在深圳迈克风连锁店买了一部一样的,可是序列号查询不出来,怎么回事,序列_百度知道
我的苹果手机前天丢了,今天又在深圳迈克风连锁店买了一部一样的,可是序列号查询不出来,怎么回事,序列
我的苹果手机前天丢了,今天又在深圳迈克风连锁店买了一部一样的,可是序列号查询不出来,怎么回事,序列号是DNQP6JBMFR9M,请大神指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序列号查的出来,保修一年,是新机放心吧 祝你好运
我是下午查的,你是刚帮我查的吗,我再去看看
技术支持里面
嗯嗯,查到了,不过我的新机震动的时候有点杂音,听着不是很舒服,他们说这是苹果的通病,可是我上一个就没有呢!
忍了,越修越麻烦,也不会给你换,方便采纳谢谢你
好的,谢谢!
采纳率:76%
来自团队:
好,他们有义务来协助你处理。你也可以回想下是否有打开设置-icloud-查找我的iphone,如果有打开的话,建议你可以通过app store下载查找iphone来进行一个定位及抹除资料的一个功能,但是这个功能只有设备在线的时候才会收到相关指令。望采纳,谢谢,如果设备被偷,建议第一时间报警
不是被偷了,是自己弄丢了,然后被人捡走了,用icloud定位发现那人一直在动,两个小时就从深圳跑到广州了,他不想还我我也没办法,媒体信息已经抹掉了!
一般都是查IMEI号,序列号也可以,查不出来可能是妖机
直接找连锁店
帮你查询下啦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苹果手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一、 锡兰茶身份解码&/p&&p&锡兰红茶的起源——锡兰茶源于中国?&/p&&p&其实在全世界范围说起茶叶,必然会联系到中国。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茶叶就走向世界成为流行饮品。英国人不满于每年花大钱向中国购买茶叶,不惜发动鸦片战争改变贸易逆差。可谓“茶叶引发的血案”,“茶叶改变近代史”。同时呢,他们也在印度阿萨姆地区用中国方式种植茶叶,找中国工人来劳作。中国茶树和印度阿萨姆茶树杂交很快获得成功,阿萨姆地区迅速成为中国之外的第二产茶区。至于斯里兰卡,最开始是种咖啡的,咖啡瘟疫后,才开始种植茶叶。一个巧合带来了“锡兰茶”,反而成为世界的礼物。&/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f220ee1ac4cdfa9443849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f220ee1ac4cdfa9443849_r.jpg&&&/figure&&p&&br&&/p&&p&什么是锡兰茶?&/p&&p&在斯里兰卡,家家户户都有喝红茶的习惯。到了喝茶时间,不管是白领还是主妇,大家都停下手中工作,斟上一杯醇厚红茶。加上若干精致点心,工作的疲劳顿时一扫而空。&锡兰红茶&只是一个统称,泛指锡兰地区所产的红茶。只有100%斯里兰卡生产的茶叶才能称之为锡兰红茶。锡兰茶通过国际社会有关农药和不良药物残留的评估,得到了世界上第一个ISO茶叶技术奖。被认为是“最干净的茶叶” 。&/p&&p&&br&&/p&&p&Tips: 认准标识:其许多红茶都宣称锡兰红茶,实际上拼配了印度,肯尼亚等产区的红茶。为了规范锡兰红茶的出口,斯里兰卡政府茶叶出口主管机构统一颁发的“锡兰茶质量标志”:持剑狮王标志,该长方形标志上部为一右前爪持刀的雄狮,下部则是上下两排英文,上排为Ceylon tea字样,即“锡兰茶”,下排为Symbol of quality字样,即“质量标志”之意,标注此标志的锡兰红茶才是经过斯里兰卡政府认可的纯正锡兰红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b4c699414bfe6ba94ad542eac1fdbc1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b4c699414bfe6ba94ad542eac1fdbc1_r.jpg&&&/figure&&p&&br&&/p&&p&PS:下一篇文章准备写《斯里兰卡的中国红茶商人》,讲讲国人经营锡兰茶(代理、二级代理、贴牌以及代购)的大致情况。如有兴趣或者做茶的朋友想提供资料,欢迎联系 新浪微博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c26d2e7f4e3cb723c26ddfce& data-hash=&c26d2e7f4e3cb723c26ddfce& data-hovercard=&p$b$c26d2e7f4e3cb723c26ddfce&&@斯里兰卡小妞&/a&&/p&&p&&br&&/p&&p&二、 小白速成实用贴:如何选购?&/p&&p&实际上,你基本只需要考虑以下三点,就不会出错啦。&/p&&p&&br&&/p&&p&--------------------------------&/p&&p&&br&&/p&&p&1、根据口味偏好选产地。&/p&&p&兰茶分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三种。海拔越低,滋味越是醇厚。一些品牌可能有若干个产地的产品。所以你要先想想你是喜欢醇厚口感还是清淡口味。一般来说,努瓦勒埃利耶所产高地茶(Nuwara Eliya)适合泡沏清茶,适合国人口味。下面介绍下各个产区具体区别。&/p&&p&&br&&/p&&p&Nuwara Eliya
&/p&&p&特点:极致芳香&/p&&p&香味:柏树的香气、薄荷和桉树散发出的清凉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为Nuwara Eliya地区的茶叶带来独特优质的口感。&/p&&p&&br&&/p&&p&Uda Pussellawa
&/p&&p&特点:妙不可言的芳香&/p&&p&香味:Uda Pussellawa有两个适宜生长的季节,传统的东方季风从七月至九月,受益于冷空气气候条件的影响,每年的第一季度会产出具有玫瑰想起的茶叶产品。中度口味,色泽鲜亮,这些具有妙不可言特点的茶叶为人们提供了醇厚美妙的味觉享受。&/p&&p&&br&&/p&&p&DIMBULA
&/p&&p&特点:清新柔和&/p&&p&香味:海拔1700米以上,季风和干燥凉爽的天气赋予了这里的茶叶从浓香四溢到淡香缭绕截然不同的品质、色泽与口感。&/p&&p&&br&&/p&&p&UVA
&/p&&p&特点:异域芬芳&/p&&p&香味:乌瓦茶具有浓香醇厚的口感,风味独特,广泛作于调至各种口味花果茶及酝酿出独特的芬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ff866ca567e583a6b9c146f9ce70e1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ff866ca567e583a6b9c146f9ce70e1d_r.jpg&&&/figure&&p&KANDY &/p&&p&特点:饱满浓郁&/p&&p&香味中部地区中高山茶,适合口感厚重人们饮用。&/p&&p&&br&&/p&&p&RUHUNA
&/p&&p&特点:独具一格的品味&/p&&p&香味:最适合那些喜欢醇香甜蜜口感或加入奶香的人们饮用&/p&&p&&br&&/p&&p&Sabaragamuwa
&/p&&p&特点:时尚丝滑&/p&&p&香味:低山茶区色泽深,口感丝滑浓郁,广受年轻朋友们的喜爱&/p&&p&&br&&/p&&p&2、偏爱碎茶还是整叶:&/p&&p&碎形茶(茶粉):CTC:Crush Tear Curl,是茶叶在经过大批量、全机械化萎凋、揉捻后,利用特殊的机器将茶叶碾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使成极小的颗粒状,比较方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方便冲泡出茶汁,品质低,主要用作制造茶包使用。叶片茶就是我们在国内接触得较多的样子啦。在兰卡,市面上碎形茶较多。怎么从外包装上区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58aee16d3fc8cddef4f9b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figure&&p&OP:Orange Pekoe,通常指的是叶片较长而完整的茶叶.&/p&&p&BOP:Broken Orange Pekoe,较细碎的OP.滋味较浓重,一般适合用来冲泡奶茶.&/p&&p&FOP:Flowery Orange Pekoe,含有较多芽叶的红茶.&/p&&p&TGFOP: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含有较多金黄芽叶的红茶.滋味香气也更清芬悠扬.&/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3eea6af8e315369ddd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3eea6af8e315369ddd6_r.jpg&&&/figure&&p&&br&&/p&&p&FTGFOP: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经过精细地揉捻精制而成的高品质茶叶.&/p&&p&SFTGFOP:Super 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比FTGFOP更高品质的茶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3a22ec475dfeabe6e57c5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3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figure&&p&&br&&/p&&p&3.观看外形,选择品牌:&/p&&p&&br&&/p&&p&红茶被认为是温性的,对于肠胃较弱的人,可以选用红茶,特别是小叶种红茶,滋味甜醇,无刺激性。如果选择大叶种红茶,茶味较浓,可在茶汤中加入牛奶和红糖,有暖胃和增加能量的作用。&/p&&p&&br&&/p&&p&从叶片茶来说,高档红茶的茶芽含量高,条形细紧(小叶种)或肥壮紧实(大叶种),色泽乌黑有油光,茶条上金色毫毛较多;香气甜香浓郁,滋味甜醇鲜爽,汤色红艳,碗壁与茶汤接触处有一圈金黄色的光圈,俗称“金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445461caca9b4b1440439a_b.pn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445461caca9b4b1440439a_r.png&&&/figure&&p&中档茶芽含量少,色泽乌黑稍有光泽,稍有金色毫毛;香气稍有甜香,滋味甜和稍淡,汤色红尚亮,金圈欠黄亮。低档茶芽少,以成熟摊开叶片为主,条形松而轻,色泽乌稍枯,缺少光泽,无金毫;香气带粗气,滋味平淡。如是新手,可以购买著名品牌。&/p&&p&&br&&/p&&p&Dilmah (迪尔玛)&/p&&p&最好的红茶来自斯里兰卡,而斯里兰卡最优秀的茶是Dilmah。&/p&&p&The world’ finest tea comes from Ceylon, and Ceylon’s finest tea comes from Dilmah.&/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5a233fc74bebdd5d2f34c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figure&&p&&br&&/p&&p&优点:宣传得很好。店面很多,销售渠道广。超市铺货广,现在就连国内超市都有了(比较早找了中国代理商)。&/p&&p&各种价位都有,还有自己的品茶店,装修现代化,服务贴心(联想一下星巴克)。在中东部分机场都开了店,据说,国内也可能会开起来,&/p&&p&&br&&/p&&p&缺点:低端茶便宜,品质也就那样。&/p&&p&(关于Dilmah比较推荐的系列补充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茶包品牌 品质 性价比?比较爱锡兰红茶 - 斯里兰卡小妞的回答&/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0318ccfde3b7d250b7b5f773a1d1969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0318ccfde3b7d250b7b5f773a1d196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5a46ee54e0eb964d2b3f26dbbf10fd0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5a46ee54e0eb964d2b3f26dbbf10fd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d28bd2b5ad82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d28bd2b5ad82_r.jpg&&&/figure&&p&&br&&/p&&p&&br&&/p&&p&Mackwoods
(马克伍兹)&/p&&p&MACKWOODS是斯里兰卡顶尖的茶叶品牌,由一个英国船长WILLIANM MACKWOOD在1841年创立。它的茶园和工厂都有快200年历史了。在兰卡埃利耶的茶园已经变成知名景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9e9f1e87f72d88f4a5d98aecd55e3e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9e9f1e87f72d88f4a5d98aecd55e3e0_r.jpg&&&/figure&&p&优点:品控严格,整体质量较高。&/p&&p&缺点: 包装整体来说低调单一,送人的话感觉太环保了…另外,由于买的国人太多,听说近期涨价了…&/p&&p&&br&&/p&&p&Mlesna (曼斯纳)&/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cb8d768e9fee33d1f27_b.pn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p&&br&&/p&&p&是一个后起之秀。曼斯纳(Mlesna)茶品是皇室指定御用饮品,当各国元首拜访你说斯里兰卡时,每每都会出现在国宴等重要场合。以锡兰当地知名红茶,结合优秀茶调配师,提供近3000种调味红茶。从最受大众欢迎的草莓、苹果、杏桃等多种水果口味,到女性群体必买的玫瑰、薄荷等花草口味,再到甜甜的香草、枫糖的香料茶,每一种口味都采撷大自然新鲜水果与植物调配而成,堪称全世界最大的调味红茶品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4152ee43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4152ee4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38f13f96cf6f329bc0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38f13f96cf6f329bc0f_r.jpg&&&/figure&&p&优点:系列超级多,包装纷繁复杂,可爱小巧;价格便宜,十分精美,适合送礼。&/p&&p&缺点:低端茶便宜,品质也就那样。&/p&&p&&br&&/p&&p&三、怎样装逼的品茗?&/p&&p&有人说,早上的红茶要选低地茶,比较浓,适合加奶加糖喝;但如果是下午喝的茶,人们就会建议你选择高地茶。汤色会比较淡。Plain Tea(不加奶的差)就好,适合搭配甜蛋糕一起吃。&/p&&p&&br&&/p&&p&泡茶时间也有讲究:红茶一般3分钟,绿茶一般1-2分钟。特别浓的红茶(低地茶)不超过五分钟。斯里兰卡的一些品牌茶叶的品茶店,会有一个沙漏,提醒你不要错过了喝茶的最佳时间。&/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46a947f22b64b74365daf7edcc1be92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46a947f22b64b74365daf7edcc1be92_r.jpg&&&/figure&&p&&br&&/p&&p&如何制作奶茶:嗯买了锡兰茶的各位可以试试自己在家煮:超级简单——就是用牛奶直接煮锡兰茶,喜欢茶味重的话就多放点茶叶(茶粉),注意煮的时候不要沸出来就行。之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糖,挤炼乳。当然做奶茶的门派很多,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就好。&/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77c1eee7a818b4d653e3ba7accb12fa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77c1eee7a818b4d653e3ba7accb12fa_r.jpg&&&/figure&&p&&br&&/p&&p&四、关于红茶的谣言粉碎机&/p&&p&1.茶叶比茶包更好吗?&/p&&p&中国人做的袋泡茶(茶包),一般都不会用很高档的茶叶,因为国人认为,品茶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茶汤的滋味或者香气,同时也包括欣赏茶叶在水中的形态(禅意)。因此,低档茶用来做茶包的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fe1c9bccef3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fe1c9bccef39_r.jpg&&&/figure&&p&&br&&/p&&p&在是在国外,更讲究实际。茶叶的形态不会影响味道,茶粉甚至能在冲泡之下更彻底的释放风味。此外他们讲究效率——不仅是喝茶的效率。欧洲的许多茶叶来自东方,碎形茶更方便运输。因此,国外会用比较优质的茶叶原料做CTC茶。所以,茶粉未必低档。&/p&&p&&br&&/p&&p&2.锡兰茶只有红茶?&/p&&p&斯里兰卡有绿茶和白茶(白茶类),只是产量远低于红茶。而白茶是比绿茶和红茶都贵的锡兰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46e454ad57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46e454ad57c_r.jpg&&&/figure&&p&&br&&/p&&p&绿茶:英国人总是喜欢在自己的花园田地里倒腾点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1842年某英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带了一包茶叶到兰卡,种植在现在的斯里兰卡佩拉尼亚植物园。现在兰卡茶山上的绿茶,也多半是中国茶树祖先的子子孙孙。&/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b9d7a0d01fa4ed612e8466ffd1093e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b9d7a0d01fa4ed612e8466ffd1093ed_r.jpg&&&/figure&&p&&br&&/p&&p&中国茶树的叶片较小,气味清香。比较常见的锡兰茶都是将叶片制成小球状,所以兰卡人也把它们成为“珠茶”——像小珍珠一样的茶。白茶是来自中国茶株顶上未全开的银白色嫩芽,在兰卡被称为 silver tips。目前白茶是斯里兰卡市面上比红茶绿茶都贵的茶叶,多产于兰卡低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d560bda4aad3bffd8d76b_b.jpg&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d560bda4aad3bffd8d76b_r.jpg&&&/figure&&p&3.听说i调味红茶不好? &/p&&p&国内的红茶,在风味欠缺的情况下,会加入人工色素和香精去调味,掩盖和修正茶本身的滋味。而国外的许多Blend调味茶,采用全天然的水果和花瓣,增加茶味层次。世界顶级茶品牌Whittard of Chelsea,Fauchon等等都擅长制作水果和花瓣风味茶。深受欢迎。&/p&&p&&br&&/p&&p&五、茶的选购/代购渠道&/p&&p&&br&&/p&&p&有条件的话,去一趟斯里兰卡,美美的玩一圈再带一堆茶回来再好不过啦。在兰卡买买买的同学记得一句话:超市(如Food City)最便宜,科伦坡茶叶局最全(所有品牌都有哦)&/p&&p&&br&&/p&&p&茶叶局:&/p&&p&Sri Lanka Tea Board Sales Center&/p&&p&斯里兰卡茶委会销售中心&/p&&p&地址:574, Galle Road, Colombo 3, Sri Lanka&/p&&p&营业时间:9:00-19:00&/p&&p&电话:94-11-2587814&/p&&p&&b&-------------------------&br&&/b&&/p&&p&&b&斯里兰卡小妞&/b&&/p&&p&&b&兰卡旅行第一自媒体&/b&&/p&&p&&b&《中国国家地理:斯里兰卡旅行指南》作者&/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4f2a3978a0ebb4bca1ba32b3fdb7a4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联系小妞:&/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IjmstEfEohrdrQPX92w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IjmstE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ohrdrQPX92ww&/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一、 锡兰茶身份解码锡兰红茶的起源——锡兰茶源于中国?其实在全世界范围说起茶叶,必然会联系到中国。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茶叶就走向世界成为流行饮品。英国人不满于每年花大钱向中国购买茶叶,不惜发动鸦片战争改变贸易逆差。可谓“茶叶引发的血案”,“…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9ccee0c7a528d9f9a83b8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9ccee0c7a528d9f9a83b8_r.jpg&&&/figure&首发于贴吧,&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3Fsee_lz%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ieba.baidu.com/p/46474&/span&&span class=&invisible&&99507?see_lz=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p&有话讲到“不谈编制谈性能就是耍流氓”,不过关于编制的讨论一般来讲总是相对稀少,因为编制本来就是个不好讨论的问题,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大,资料来源也有限。&br&笔者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在研究冷战以来各国军队尤其是中美苏(俄)三军的陆军编制,虽然仍然只是个半吊子,而且重点在师旅团级编制上,但是仍然积攒了一些资料,大概可以勾画出一定的脉络。至于具体的细节可能多有谬误,所以还待诸位读者不吝斧正。&br&&/p&&p&+++++++++++++++++++++++++++++++&/p&&p&&b&1、美国陆军机械化步兵连,重型旅级战斗队(HBCT),/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b&&br&&/p&&p&要讨论美国陆军的基层编制,就不能绕开美国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在2005年之后,美国陆军拥有三种模块化的战术兵团“旅级战斗队”(BCT),即重型旅级战斗队(HBCT)、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SBCT)和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而每种旅级战斗队的步兵班排连编制都是不一样的。2013年后美国陆军进行了新一轮编制改革,三种BCT都进行了编制调整,重型旅级战斗队也更名为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然而这对基层编制的影响非常有限。&br&在重型旅级战斗队中的(机械化)步兵是搭乘M2布莱德雷步兵战车的重型机械化单位。在冷战时期,这样的步兵单位通常是将车编入步兵班的(这一点在86师布莱德雷机械化步兵班排连中会重点讲述)。然而布莱德雷的载员舱即便在如今扩容之后也只能容纳7人(后舱6人前面1人),外加3名乘员,这使得布莱德雷机步班顶多只有7名下车步兵。而在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采用的火力组编制要求班有9名下车步兵(这样才能凑齐2个火力组),因而HBCT中的布莱德雷机械化步兵排不得不采取了分拆步兵班的方式,将排内的3个步兵班全部分拆,塞进4辆布莱德雷里。&br&因而布莱德雷步兵排的编制如下:&/p&&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61dd2e65c9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61dd2e65c9e_r.jpg&&&/figure&(这个图比较旧了,还是M16A2)&br&机械化步兵排排(布莱德雷):40人&br&布莱德雷战斗车A分排&br&——1号车,排长兼车长、炮手兼替代车长、替代炮手兼无线电操作员、驾驶员&br&*排长需下车作战时,由原炮手接任车长,替代炮手接任炮手(他还需要充当排长的无线电操作员)&br&——2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br&布莱德雷战斗车B分排&br&——3号车,排军士兼车长,炮手,驾驶员&br&——4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br&步兵1班(9人)&br&——班长,M4A1卡宾枪&br&——火力A组(4人)&br&————火力组长,M4A1卡宾枪&br&————掷弹手,M4A1卡宾枪+M203/M320榴弹发射器&br&————自动步枪手(机枪射手,下同),M249班用自动武器&br&————步枪手,M4A1卡宾枪&br&(注意,虽然同样是火力组,但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火力组编成不同。陆军火力组不设班用机枪副射手,火力组长没有榴弹发射器,单设一名掷弹手;海军陆战队火力组设班用机枪副射手,没有专职掷弹手,火力组长配发榴弹发射器)&/p&&p&——火力B组(同火力A组)&br&————火力组长&br&————掷弹手&br&————自动步枪手&br&————步枪手&br&步兵2班(9人,同1班)&br&步兵3班(9人,同1班)&br&*每个步兵班分配一套“标枪”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弹药基数4发),这套装置不占编制,随车携带,每个步兵班内需要有几个人(好像是1-2个)接受标枪导弹的训练。这使得每个步兵排有3套标枪,步兵连则有9套。&/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b2aa450b0ac8c34f7c00a_b.jpg&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b2aa450b0ac8c34f7c00a_r.jpg&&&/figure&&p&机械化步兵连由3个步兵排和1个连部排构成,连部排(13人)包括:&br&连长的悍马(配一个驾驶员,连长平时搭乘);连部控制着一套RQ-11“渡鸦”手持无人机&br&连长的布莱德雷(配车长、炮手,连长战时搭乘并担任车长)&br&副连长(执行官)和连火援官的悍马(副连长平时搭乘)&br&副连长的布莱德雷(配炮手、驾驶员,副连长战时搭乘并担任车长)&br&连军士搭乘的M113及挂车(配驾驶员和连军士兼车长)&br&连给养军士搭乘的FMTV及挂车(配给养军士和给养专业兵)&br&连防化军士搭乘的FMTV及其挂车(就他一个人)&br&———————————&br&全连人员总计:133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布莱德雷步兵战斗车14辆&br&悍马2辆&br&FMTV卡车2辆&br&M113装甲车1辆&br&标枪导弹发射装置9套&br&M249轻机枪18挺&br&RQ-11侦察无人机系统1套&br&———————————&/p&&p&美国陆军是极力希望给步兵排配备武器班的,然而在布莱德雷机械化步兵连中这一点无法实现,原因是一个8人武器班会导致全排正好多出一个人没地方坐(如果排的布莱德雷增加到5辆的话),而布莱德雷强大的火力以及联兵营内的29辆M1A2应该能弥补缺少武器班的缺憾,所以武器班最终没有编入此部队。&br&&/p&&p&+++++++++++++++++++++++++++++++&/p&&p&&b&2、美国陆军步兵连,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SBCT),*&/b&&/p&&p&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是美国陆军的三种模块化旅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作为未来战斗系统FCS的直系后裔,其继承了未来战斗系统战斗单位(FCS UA,相当于BCT)的很多特点,包括连一级的编成。斯特莱克宽阔的10人载员舱可以允许排内编入更多的步兵人员(相比于塞得像沙丁鱼罐头的HBCT步兵连而言)&/p&&p&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的步兵连在连一级上实现了步兵、装甲车、突击炮(相当于坦克)和迫击炮的合成。当然,最后的结果表明这一编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p&&p&在理论编制表中,一个斯特莱克步兵连的编制如下:&br&&br&&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eaf5e5f060d8cf8fc5055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1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eaf5e5f060d8cf8fc5055_r.jpg&&&/figure&&/p&&p&连部(12人):&br&连长的悍马+挂车:平时连长开,有事时派连部斯特莱克的车长来开。连部控制着一套RQ-11“渡鸦”手持无人机。&br&连长的斯特莱克ICV:配车长、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有事时连长进这辆车,车长去开悍马副连长(执行官)的斯特莱克:配车长、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外加副连长。&br&连军士和给养分排:连军士、给养军士、给养专业兵、火援官搭乘2辆FMTV,有事时连军士也可以坐这辆车。&/p&&p&狙击小组(3人):&br&狙击手(M107)、狙击手(M24)、观察手,搭乘一辆悍马。全世界似乎只有SBCT将专业狙击手下连。&/p&&p&MGS排(9人):&br&这是斯特莱克连的最大亮点,9个人搭乘3辆斯特莱克MGS,每辆车有车长、炮手、驾驶员三人。MGS可用105毫米线膛炮为连提供直接火力支援。排长和排军士各是一辆MGS的车长。&br&然而不幸的是M1128 MGS由于难以空投不能完全满足美国陆军的需求(美军要求SBCT的步兵连拥有空中突击能力),导致其采购量只有满编数量的1/3。在2015年的美军装甲作战会议上,最终决定将MGS从步兵连中撤装,上调集中到旅反坦克连(设9辆,相当于原来全旅27辆的1/3),这一过程可能并未完成。&br&连内MGS排的撤销可能迫使美军将斯特莱克ICV上的M2HB机枪/Mk 19自动榴弹发射器替代为30毫米机关炮,导致斯特莱克进一步超重。&/p&&p&迫击炮分排(10人)&br&这个排编两辆斯特莱克MCV-B迫击炮载车,车上装有M121型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每辆车有5个人,分别为分排长/班长、驾驶员、炮手、副炮手、副炮手。自行迫击炮操作只需要3个人,而车上除了固定的120毫米迫击炮外另有一台随取的60毫米M224迫击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每辆迫击炮车能分出一个两人的60迫击炮小组支援步兵的作战。&br&虽然无关但另外提一句,斯特莱克营另有4辆直属的MCV-B,它们上面有随取的81毫米M252迫击炮。&/p&&p&医疗后送分排(3人)&br&斯特莱克步兵连的医疗力量显著强于布莱德雷连。连内设1个医疗后送分排,两名救生员和一名驾驶员搭乘一辆斯特莱克MEV。值得一提的是,步兵排内的斯特莱克ICV经常也要承担医疗后送任务,因为美军并不是很依赖斯特莱克ICV在前沿进行火力支援。&/p&&p&火援组(3人)&br&两名火援官和一名驾驶员搭乘一辆M1131斯特莱克FSV,这辆车安装了特别的数据链和观瞄系统,负责引导空地火力支援。值得注意的是FSV往往不装遥控武器站,机枪需要手动操作。&/p&&p&3个步兵排(3x43+3人)&br&下车步兵是斯特莱克步兵连的主要战斗力量(在布莱德雷连里则更注重布莱德雷战斗车),为此,斯特莱克步兵连的步兵班就显得相对完整。&br&——排部(3+1人)&br&包括排长、排军士、无线电操作员、医疗兵(营部配属)。&br&——乘车作战单元(8人)&br&每个步兵连搭乘4辆M1126斯特莱克ICV,每个车有自己的车长和驾驶员,不用再像布莱德雷那样换来换去。&br&——3x步兵班(3x9人)&br&步兵班和同时期的布莱德雷班没什么不同。不过步兵班是全班坐在一辆车里,不用拆分。同样的,每个班不占编制地配属一套标枪发射装置(标配4枚导弹),使得每个连有9套导弹发射装置。班内有可能编入一名指定精确射手代替步枪手。&br&——武器班(5人)&br&设一个班长,两个2人机枪组,每个组配一挺M240通用机枪,1个射手,1个副射手。&br&———————————&/p&&p&全连人员总计:169+3人(剔除MGS后160+3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斯特莱克步兵战斗车(ICV)14辆&br&斯特莱克迫击炮载车(MCV-B)2辆&br&斯特莱克机动火炮系统(MGS)3辆(*现正在剔除)&br&斯特莱克医疗后送车(MEV)1辆&br&斯特莱克火力支援车(FSV)1辆&br&悍马2辆&br&FMTV卡车2辆&br&标枪导弹发射装置9套&br&M249轻机枪18挺&br&M240通用机枪6挺&br&RQ-11侦察无人机系统1套&br&&/p&&p&+++++++++++++++++++++++++++++++&br&&/p&&p&&b&3、美国陆军步兵连,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b&&/p&&p&作为美国陆军的轻步兵单位,步兵旅级战斗队的编制更小,人员更少,装备更轻,更适合在己方纵深后方作战或执行空中突击任务。这样的旅的步兵连一般搭乘不占编制的悍马车或反地雷防伏击车(MRAP),而连内真正定编的车辆数量很少。&/p&&p&由于缺乏装甲车辆和重火力,步兵旅级战斗队中的各级步兵分队拥有完善的下属火器分队,排、连、营分别有自己的武器班、武器分排、突击连。&/p&&p&一个步兵旅级战斗队的步兵连编制如下:&/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eac5a228e07efa561e2e_b.png& data-rawwidth=&1150&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0&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eac5a228e07efa561e2e_r.png&&&/figure&&br&&p&连部(8人)——可以看到其连部明显小于另外两种步兵连&br&连长的悍马+挂车:连长和无线电操作员搭乘悍马。&br&连部其他人员的FMTV+挂车:副连长(执行官)、无线电操作长、连军士、连给养军士、连给养专业兵和前沿支援军士挤这一辆车。&br&连部控制着一套RQ-11“渡鸦”手持无人机。&/p&&p&3x步兵排(3x39人),每个包括:&br&排部(3人):排长、排军士和排无线电操作员&br&3x步兵班(9人):同SBCT和ABCT中的步兵连步兵班,班内有可能编入一名指定精确射手代替步枪手。&br&武器班(9人):虽然同样是武器班,但其结构和SBCT的步兵排武器班不一样,武器也不一样。&br&——班长&br&——2个M240机枪射组,每个包括1挺M240,一个射手和一个副射手。相对SBCT的武器班而言缺少一个弹药手。&br&——2个标枪反坦克导弹射组,每个包括1套标枪导弹发射装置,一个射手和一个副射手。&/p&&p&相较而言,SBCT和ABCT的标枪导弹是不占编制随车的,但是在IBCT中是没有固定编制的车辆的(依赖旅车辆池提供机动能力),而且在空中突击的过程中车也很可能运不过去,这使得IBCT必须设置专职标枪射手。同样可以看到IBCT每个排比SBCT和ABCT少一套标枪导弹发射装置,使得其步兵反坦克能力相对较弱,这将由编制在营突击连里的车载陶式导弹弥补。&br&迫击炮分排(6人)&br&包括分排长、班长、2名迫击炮射手和2名迫击炮弹药手,装备两门60毫米迫击炮,这是IBCT步兵连的主要曲射火力支援力量。这和其他两种步兵连比起来显得相对不足,所以IBCT的步兵连将更加依赖营内120毫米迫击炮的支援。&br&———————————&br&全连人员总计:131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悍马1辆&br&FMTV卡车1辆&br&标枪导弹发射装置6套&br&M249班用自动武器18挺&br&M240通用机枪6挺&br&M224式60毫米迫击炮2门&br&RQ-11侦察无人机1套。&br&&/p&&p&+++++++++++++++++++++++++++++++&br&&/p&&p&&b&4、苏联陆军摩托化步兵连(BTR),&/b&&/p&&p&在冷战后期,苏军的摩托化步兵主要搭乘两种战斗车辆投入作战,一者是BTR轮式装甲运输车,一者是BMP履带式步兵战车,由于两种车辆性能和使命不同,这两种摩步连的编制也不尽相同。&br&到8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的BTR摩步连编制如下:&/p&&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b536faaaa0b38daf3eb08aa2cff75298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b536faaaa0b38daf3eb08aa2cff75298_r.png&&&/figure&连部(6人):一辆BTR,里面挤着连长、政治副连长(苏军和解放军一样把基层政治主官设置在连级)、主任机械师、大士、驾驶员和BTR机枪手。&br&在苏军和俄军中,所有驾驶员都兼任机械师。&br&从这里可以看到苏军和美军的连部编制的明显区别:苏军的连不具有哪怕最基本的后勤能力,既没有人员也没有车辆。由于苏军中政工体系的存在,其连部组成也和美军有明显区别。&/p&&p&机枪反坦克导弹排(17人):&/p&&p&两辆BTR,每辆BTR有专职驾驶员和机枪手&br&排下不设专职班长和副排长,仅有的一个排长直接控制:&br&3个通用机枪射组,每个装备一挺PKM机枪,正副射手各一;&br&3个反坦克导弹发射组,每个装备一套巴松管(北约:AT-4“塞子”)/混血儿(北约:AT-7“萨克斯”)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正副射手各一;&/p&&p&3x摩步排(3x29人)&br&&/p&&p&每个摩步排有3个摩步班组成,搭乘3辆BTR。&br&排部非常简单,就是排长副排长各一,分别编到其中两辆车里。&br&摩步班是人车混编的,每个班有9人,分为三个组,这包括:&br&乘车组(2人):机枪手、驾驶员&br&火力组(4人):班长、RPG射手、RPG副射手、RPK-74轻机枪射手&br&机动组(3人):副班长、步枪手、步枪手&br&从任务组的分配来看就能大致推断出苏军的摩步班进攻样式:由乘车组和火力组进行压制,由机动组从侧翼机动接近目标并将其消灭。&br&有消息称,在苏军驻德部队集群等精锐部队中,班内机枪为PKM而非RPK-74。如果这样的话,则全连有12挺PKM,无RPK-74。&br&每个排不占编制地携带一支SVD狙击步枪,不设专职精确射手,放在车上随取。&br&———————————&br&全连人员总计:110人&br&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BTR装甲运输车:12辆&br&RPK-74轻机枪:9挺*(见上文)&br&PKM通用机枪:3挺*(见上文)&br&RPG-7V火箭筒:9套&br&SVD狙击步枪:3支*(见上文)&br&AT-4/AT-7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3套&br&———————————&br&总体来看苏军的这套编制问题很多,比如比较无语的就是没有专门的无线电操作员,携带背负式电台需要现场“抓人”(有时会是可怜的大士)来担当。缺乏后勤的问题也不必多说。当然BTR摩步连的问题没有BMP摩步连严重。&br&&/p&&p&+++++++++++++++++++++++++++++++&br&&/p&&p&&b&5、俄罗斯陆军摩托化步兵连(BTR),&/b&&br&苏联解体之后,俄军的编制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转变。哪怕是在班排连这样的基层级别上转变也非常剧烈。一些旧装备的淘汰和新装备的列装导致了俄军编制的进一步变化,而俄军缺乏经费的问题又从反面限制了编制改革的进行。&br&到9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的BTR摩步连编制如下:&br&&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5e4dbea700a3e41fe70cad_b.pn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5e4dbea700a3e41fe70cad_r.png&&&/figure&&br&连部(8人)&br&1辆BTR,里面挤了连长、教育工作副连长(原政治副连长,后来撤销,变成了更“正统”的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驾驶员、机枪手,新编入卫生指导员(指导步兵排内的卫生员处理伤患)和近程雷达操作手(操作“法拉”-1单兵雷达,不过听说实编数量很少)&br&反坦克班(9人)&br&这是机枪反坦克导弹排缩编的结果,机枪反坦克导弹排的3个机枪射组被下发给了摩步排。&br&现在他们只剩下了一辆BTR,含驾驶员、机枪手、班长,3个巴松管/混血儿反坦克导弹射组(每个2人,1套发射装置)&br&3x摩步排(3x32人)&br&排部(5人):排长,副排长,机枪手,机枪副手(装备PKM,连机枪下放的结果),步枪手兼狙击手&br&(和苏联时代陆军常规部队完全没有狙击手概念的状况相比,俄军意识到了专职狙击手——西方概念上的精确射手——存在的必要性。为此开始在连一级设置狙击手位置,并由各单位自行训练;不过后来发现这样训练出来的效果不好,所以改为统一集训,并将狙击兵收到旅级)&/p&&p&排部仍然没有自己的车辆,需要分散挤在三辆BTR里。&br&3x摩步班(9人):跟苏军时期的摩步班编制一样&br&但很快,由于摩步连载具拥挤和征兵难的问题,BTR摩步班被裁减了一名步枪手,剩下8人,使得机动组遭到进一步弱化。&br&在扩大排部、不裁减9人班的情况下,全排会有32人搭乘3辆BTR,而一般认为BTR-70/80的总搭乘人员数只有10人,相当于有2个人没地方坐。很可能正因如此,BTR-80的驾驶员席的后面安装了一个新的折叠座椅:&/p&&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dc229fb2a7bc65_b.jpg&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8&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dc229fb2a7bc6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3a991dad4ef17625ee3a_b.pn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9&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3a991dad4ef17625ee3a_r.png&&&/figure&&br&8人班化后的BTR摩步排乘车座位和冲击队形,每个班的机动组和火力组下车,分别由副班长和班长率领;1号车和2号车的排长、狙击手和通机射组下车后构成一个火力组,由排长率领;3号车上的副排长不下车,乘车指挥战斗。&br&———————————&br&全连人员总计:113人/104人(摩步班缩编前后)&/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BTR装甲运输车:11辆&br&RPK-74轻机枪:9挺&br&PKM通用机枪:3挺&br&SVD狙击步枪:3支&br&RPG-7V火箭筒:9套&br&AT-4/AT-7反坦克导弹:3套&br&&/p&&p&+++++++++++++++++++++++++++++++&br&&/p&&p&&b&6、俄罗斯陆军摩托化步兵连(BTR),13-2016&/b&&/p&&p&很遗憾,由于资料匮乏,此处资料无从查证。我始终无法找到2009年新面貌改革后的俄陆军BTR摩步旅编制表(08年12月第5/055-51号文件),也难以得知2013年后这一编制表是否有所变化。&br&目前看来,泄漏到网上的可能只有MT-LBVM(冰原山地)摩步旅的编制表第5/060号文件。BMP旅和坦克旅的编制表也找不到。&br&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包括:&br&(1)PKP在班内代替RPK-74,并导致PKM通用机枪及其射组被从摩步排中撤销。&br&(2)反坦克导弹班被上调集中到营一级构成一个营反坦克导弹排,并导致连内装甲车数量减少到10辆。&br&(3)排内撤销狙击手,狙击手上调到摩步旅狙击排;恢复2人制排部。&br&(4)恢复9人制摩步班。&/p&&p&+++++++++++++++++++++++++++++++&br&&/p&&p&&b&7、苏联陆军摩托化步兵连(BMP),&/b&&/p&&p&由于BMP具有比BTR显著更强的火力尤其是反坦克火力,摩步连步兵分队的编成也据此有了变化。&br&&/p&&p&到8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的BMP摩步连编制如下:&br&&br&连部(6人):一辆BMP,里面挤着连长、政治副连长、主任机械师、大士、驾驶员和炮手。除了大士之外,别人可能都没有下车作战的任务。&br&BMP摩步连的连部和BTR的没什么区别。&/p&&p&机枪排(17人):&br&&/p&&p&两辆BMP,每辆BMP有专职驾驶员和炮手&br&排下不设专职班长和副排长,仅有的一个排长直接控制:&br&6个通用机枪射组,每个装备一挺PKM机枪,正副射手各一;&br&注意,苏军的步兵战车是不设置专职车长的,有排/班的情况下,在排/班长下车前排/班长就是车长,而在排/班长下车后炮手就是车长;在无班的情况下,炮手就是车长。而颇为混乱的是,苏军的BMP设置了专职车长席,并为其配备了特别的观瞄器材,而一些BMP的引进国似乎的确采用了三人制车组。&/p&&p&3x摩步排(3x29人)&br&每个摩步排有3个摩步班组成,搭乘3辆BMP。&br&排部非常简单,就是排长副排长各一,分别编到其中两辆车里。&br&摩步班是人车混编的,每个班有9人,分为三个组,这包括:&br&乘车组(2人):炮手、驾驶员&br&火力组(4人):班长、RPG射手、RPG副射手、RPK轻机枪手&br&机动组(3人):副班长、步枪手、步枪手&br&&br&&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836fc1d02eca_b.jpg& data-rawwidth=&963&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3&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836fc1d02eca_r.jpg&&&/figure&BMP-2摩步班的战斗队形转换,可以看到机动组(мг)和火力组(ог)的区分&br&对装备BMP-1的摩步班而言,在乘车机动时,排长坐在1号车的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一般这被认为是BMP-1的“车长席”),副排长坐在2号车的后舱末段,2、3号车车长席由班长占据。下车战斗时,排长和班长下车指挥步兵;副排长不下车,指挥步战车。&br&不过并非所有的BMP使用国(哪怕是华约国家自己)都采取和苏军一样的编制。比如图中的东德国家人民军的摩步班,用班用机枪手替代了一名步枪手。&/p&&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ee13ec5d39bd3fd90c211d2fde886b9f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9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ee13ec5d39bd3fd90c211d2fde886b9f_r.jpg&&&/figure&对装备BMP-2的摩步班而言,在乘车机动时,排长、副排长和一个班长占据车长席(炮塔右侧座位)。机枪手占据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下车战斗时,排长和班长下车指挥步兵;副排长不下车,指挥步战车。&/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5c71ca2a91f4c4ee9699ffc7c6cf2ab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5c71ca2a91f4c4ee9699ffc7c6cf2abc_r.jpg&&&/figure&&br&&p&一个典型的华约BMP摩步排(由一辆坦克引导)的冲击队形,在冲击队形最后,中间那辆BMP(1号车)旁边的那个人就是排长。&br&RPG掷弹手永远坐在靠尾门位置,坐在他同侧身边的是他的副射手。要给这两个人留出相对宽裕的空间(一般而言,BMP-1上总能有1个空位),这使得其可以利用顶盖在步战车上发射RPG,又不会被BMP自身的炮塔所阻挡射界。&/p&&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bcaecad8aabdc4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bcaecad8aabdc4_r.jpg&&&/figure&也就是说,虽然从名义上讲BMP乘员3人,BTR乘员2人,但实际上两者的&b&编制是一样的&/b&,在下车战斗中车长位是空的(只有副排长的那辆车有副排长占据),这使得BMP在战斗中的索敌能力大打折扣。&br&有消息称,在苏军驻德部队集群等精锐部队中,班内机枪为PKM而非RPK-74。如果这样的话,则全连有15挺PKM,无RPK-74。&br&每个排不占编制地携带一支SVD狙击步枪,放在车上随取。&br&————————————————&br&全连人员总计:110人&br&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BMP步兵战车:12辆&br&RPK-74轻机枪:9挺*(见上文)&br&PKM通用机枪:6挺*(见上文)&br&RPG-7V火箭筒:9&/p&&p&+++++++++++++++++++++++++++++++&br&&/p&&p&&b&8、俄罗斯陆军摩步旅摩步连,&/b&&/p&&p&在俄军历史上的数次编制改革中,“师改旅”一直是改革的主旋律。从历史角度来讲,苏军的部队只有驻外集群和空降兵在平时齐装满员,其他的国内部队全都是不同程度缺编乃至只有架子的,在冷战变热的背景下,这一问题会通过在战时动员预备役人员解决。然而苏联解体之后,驻外部队不复存在,而俄罗斯也开始面临更为多样化的威胁,已经过时且往往不方便运转的动员体制就开始阻碍俄军的作战,典型的惨剧就是第一次车臣战争。&br&为了在维持与北约和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能力的同时可以快速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中小规模威胁,从1993年开始俄军开始逐步将一些师改为旅。这些旅在平时往往是齐装满员的战备单位,能够作为快速反应部队迅速投入到热点地区,而不需要进行漫长的动员过程。旅的体量也更为适应中小规模的冲突。&br&不过师改旅后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团这一级别不复存在,这就导致团属支援火器(包括团炮营、团防空营、团反坦克导弹连等等)不复存在,旅内各营能配属到的支援火器(尤其是较低级的支援火器)数目下降。为此,摩步旅不得不在营、连乃至排级别上加强其摩步分队,从而尽可能弥补失去团级支援火器带来的损失。&br&最初的一批摩步旅都是BMP摩步旅,后来则出现了一系列MT-LBV摩步旅(主要在列宁格勒军区应对冻原作战,或在北高加索军区应对山地作战)。纯粹的BTR摩步旅可能直到2009年谢尔久科夫改革后才出现。&br&一个俄军摩步旅步战车摩步连包括:&/p&&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fd1fe262998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fd1fe262998_r.jpg&&&/figure&连部(11人):&br&2辆BMP步兵战车,各配炮手、驾驶员。其中连长搭乘车配车长。&br&连长、教育工作副连长(不久后撤销变成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卫生指导员、近程雷达(“法拉”-1)操作手。他们怎么分配车辆不太清楚。&/p&&p&榴弹发射器排(26人):&br&排部两人即正副排长,分别搭乘一辆BMP。&br&3个榴弹发射器班(3x8人),每班有1辆BMP步兵战车,配炮手、驾驶员;另有3个自动榴弹发射器小组,每组1套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2人。&/p&&p&3x摩步排(3x32人):&br&排部5人,即排长、副排长、机枪手、步枪手、步枪手兼卫生员,分别塞进3辆BMP里。&br&注意,摩步旅的排机枪手使用RPK-74。&br&3个步兵班(3x9人),将一名步枪手换成了RPK-74轻机枪手,导致每班有2挺RPK-74。&br&每个排不占编制地携带一支SVD狙击步枪,放在车上随取。&br&虽然以上资料来自解放军方面的官方资料,然而我同样对此存在疑问,因为虽然BMP-1可以搭载11人,但BMP-2只能搭载10人(无论如何都缺乏扩容空间),可摩步排里的3辆BMP却要搭载32人!&/p&&p&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摩步旅都装备BMP-1。举例来讲,1992年第一批编成的(那个著名的)第131独立摩托化步兵“克拉斯诺达尔”旅(一称“迈科普”旅)装备的就是BMP-2。这让我不禁怀疑,摩步旅的步兵班可能也改成了8人制,如果是这样的话去掉的大概会是轻机枪手。&/p&&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8e1b5e1eb632da9e08a4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8e1b5e1eb632da9e08a47_r.jpg&&&/figure&第131独立摩步旅在迈科普驻地前的纪念碑&/p&&p&当然,在实践中更常见的状况(比如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第131旅在格罗兹尼遭遇的状况)是基层单位根本不满员,大量缺乏步枪手……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会让所有人都有地方坐。&br&——————————————&br&全连人员总计:133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BMP步兵战车:14辆&br&RPK-74轻机枪:21挺&br&RPG-7V火箭筒:9套&br&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6套&br&SVD狙击步枪:3支&/p&&p&+++++++++++++++++++++++++++++++&br&&/p&&p&&b&9、俄罗斯陆军摩步团摩步连(BMP),&/b&&/p&&p&除了摩步旅之外,俄军在这段时间还维持着相当数量的摩步师和坦克师,这些师由摩步团和坦克团等构成,还像苏联时期一样维持着满员-缺编-架子-武器装备储存基地的结构。不过——&br&&/p&&p&1994年到2008年间,俄陆军全军没有一个满员师。即便在数次战争(第1、2次车臣战争、南奥塞梯战争)期间,俄军也没有能将任何一个师填充到满员。理论上一个齐装满员的俄军坦克师应有11000人,摩步师应有14000人。&br&对一个缺编师而言,师拥有连和连级以上的全部指挥机构,但缺乏士兵。每个师一般有1个团(顶多2个团,总共4个团)处于齐装满员的战备状态,其他的团都缺编,平时编人。&br&对一个架子师而言,师拥有连和连级以上的全部指挥机构,但严重缺乏士兵。每个师顶多有1个营处于齐装满员的战备状态,其他的团营都缺编,平时编人。&br&对一个武器装备储存基地而言,除了维护、保卫全师装备的人员(一般也就一两百)之外,不再编人员。&br&相对而言,摩步团的BMP摩步连的编制就更加类似于过去的苏联时代。&/p&&p&一个俄军摩步连步战车摩步连(BMP)包括:&br&连部(11人):&br&2辆BMP步兵战车,各配炮手、驾驶员。其中副连长搭乘车配车长。&br&连长、教育工作副连长(不久后撤销变成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卫生指导员、近程雷达(“法拉”-1)操作手。&/p&&p&摩步团摩步连没有自动榴弹发射器排,但摩步团摩步营仍然拥有这样一个自动榴弹发射器排(和摩步旅摩步连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排是一样的),这就导致每个摩步团摩步营(BMP/BTR)有6套AGS-17,而摩步旅摩步营有24套。&/p&&p&3x摩步排(3x30人):&br&每个排有:&br&排部(6人)&br&排长、副排长、狙击手、机枪手(PKM)、副射手、步枪手兼卫生员,这六个人两人一组,分配到三辆车里去。排长和狙击手坐1号车,副排长和卫生员坐3号车,机枪射组坐2号车。&br&和过去一样,排长作战时下车,与狙击手、通机射组构成一个小组,和BMP并排位于冲击队形后方。&br&3x摩步班(3x8人)&br&从苏联时代的基准上削减了一名步枪手,变成了8人。&/p&&p&每个班编3个任务组:&br&乘车组(2人):炮手、驾驶员&br&火力组(4人):班长、RPG射手、RPG副射手、RPK轻机枪手&br&机动组(2人):副班长、步枪手&br&由于有了专职狙击手,摩步排内不再设随取的SVD。&br&&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81e311ccc36a8d72acd46_b.jpg& data-rawwidth=&1477&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7&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81e311ccc36a8d72acd46_r.jpg&&&/figure&BMP摩步团摩步排的冲击队形,该排不知何故缺排卫生员。&br&——————————————&br&全连人员总计:101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BMP步兵战车:11辆&br&PKM通用机枪:3挺&br&RPK-74轻机枪:9挺&br&RPG-7V火箭筒:9套&br&SVD狙击步枪:3支&br&&/p&&p&+++++++++++++++++++++++++++++++&br&&/p&&p&&b&10、俄罗斯陆军摩步连(BMP),&/b&&/p&&p&同样很遗憾,由于资料匮乏,此处资料无从查证。我始终无法找到2009年新面貌改革后的俄陆军BMP摩步旅编制表(08年12月第5/050-51号文件),也难以得知2013年后这一编制表是否有所变化。&br&根据不可靠的消息认为,俄军现在的摩步营为41辆BMP,这暗示其编制形式可能类似于苏联末期的状况(摩步营41辆BMP),而和90年代俄军的状况(摩步旅摩步营46辆BMP,摩步团摩步营37辆BMP)完全不同。&br&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包括:&br&(1)PKP在班内代替RPK-74,并导致PKM通用机枪及其射组被从摩步排中撤销。&br&(2)排内撤销狙击手,狙击手上调到摩步旅狙击排。&br&(3)恢复9人制摩步班。&br&&/p&&p&+++++++++++++++++++++++++++++++&br&&/p&&p&&b&11、俄罗斯陆军摩步旅摩步连(MT-LBVM),&/b&&/p&&p&以MT-LBV为运载工具的摩步旅是为特殊地形特别设计的。MT-LB在诞生时更多是一种装甲牵引车,主要负责牵引MT-12反坦克炮,火力贫弱而且装甲很薄。不过很快苏联人发现了MT-LB的潜力:在加宽了履带之后,MT-LBV较轻的车体和较宽的履带能尽可能地降低对地面的压强,从而方便其在恶劣的地形(如冻原、沼泽、山地)活动。&br&在20世纪70-80年代,列宁格勒军区的第6集团军和第26军下属的各个摩托化步兵师便是用MT-LBV和PT-76装备的,它们负责跨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重重的沼泽和冻原,执行对挪威、芬兰乃至瑞典的军事行动,第26军可能还要负责北极圈内的极地作战。&br&苏联解体之后,俄军出于在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等地作战的需要,组建了一系列山地摩步旅,它们装备新式的MT-LBVM装甲车,这一车型把主武器换成了12.7毫米NSVT高射机枪,从火力上总算接近了BTR家族。&br&根据2008年12月发布的摩步旅编制表第5/050号文件,MT-LB摩步旅(确切的称谓是MT-LBV/BTR独立摩托化步兵旅)采用了新面貌的编制表。这一编制表大幅提高了营的合成度和综合作战水平,不过从连排级别上事实上是相对弱化了。&/p&&p&一个新面貌的MT-LBVM摩步旅摩步连包括:&br&连部(9人):&br&编一辆MT-LBVM装甲车,配炮手、驾驶员。&br&连长、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卫生指导员、近程雷达(“法拉”-1)操作手,新编入无线电操作员一名,到此为止俄军连级主官总算有了专人给背连级电台。&/p&&p&3x摩步排(3x29人)&br&排部(2人):排长、副排长,分别搭乘一个摩步班的车。&br&3x摩步班(3x9人):每班9人,编1辆MT-LBVM装甲车。&br&班内分组不明:&br&乘车部分(2人):炮手、驾驶员&br&下车部分(7人):班长、副班长、RPG射手、步枪手兼RPG弹药手、PKP机枪手、PKP机枪副射手、步枪手&br&可以看到,由于通机下班,俄军开始为班内的机枪手配置副射手,这导致了火力组被加强,机动组(如果还有的话)被削弱。&br&同时,连内不再编狙击手(上调集中至旅狙击排)、反坦克导弹班(上调集中至营反坦克导弹排)、自动榴弹发射器排(上调集中至营自动榴弹发射器排)。&br&同时期的BMP摩步连和BTR摩步连可能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但一定不可能完全一致。&br&————————————————&br&全连人员总计:96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MT-LBVM装甲运输车:10辆&br&PKP通用机枪:9挺&br&RPG-7V火箭筒:9套&br&&/p&&p&+++++++++++++++++++++++++++++++&br&&/p&&p&&b&12、苏联空降兵空降连(BMD),1980s&/b&&/p&&p&机械化空降兵的车辆性能限制(BMD只能载8人)使得空降兵班进一步缩小了规模。不过BMD强大的火力(3挺7.62毫米机枪,1套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30毫米机关炮)足以弥补这一损失。&/p&&p&一个苏联时期的BMD空降兵连包括:&br&连部(6人):&br&搭乘1辆BMD,包括驾驶员、炮手、连长、政治副连长、主任机械师和大士&/p&&p&3x空降兵排(23人),每个包括:&br&排部(2人):排长、副排长,每个搭乘一辆下属班的BMD&br&3xBMD班(7人),任务组划分不明,包括:&br&班长兼车长&br&轻机枪射手&br&RPG掷弹手&br&RPG副射手兼步枪手&br&副班长(高级步枪手)&br&BMD驾驶员&br&BMD炮手&/p&&p&—————————————————&/p&&p&全连人员总计:75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BMD伞兵战车车:10辆&br&RPKS-74轻机枪:9挺&br&RPG-16D火箭筒:9套&/p&&p&+++++++++++++++++++++++++++++++&br&&/p&&p&&b&1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方甲种师步兵连,&/b&&/p&&p&注意,关于解放军的内容没有确定的编制表可以依照,很多地方是根据零散信息分析、推理、拼凑而来的,这些信息源的来源也不见得权威(对1976年编制表而言,主要问题是对越作战老兵回忆的拼接),不具有100%的可靠性。&br&注意,在1962年全军驮马化改编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间解放军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步兵师”,因为当时的称谓是“陆军师”(当然,陆军除了陆军师之外还有坦克师、炮兵师、高炮师等等),直到1985年才重新有了“步兵师”的称谓。&br&关于南北的区分状况比较混乱,一些信息源指1976年版编制表不区分南北,只分甲乙,1981年才开始区分南北;一些则指正好相反。&br&关于甲乙的区分状况,由于乙种师主要是在营、团级别和直属队上缩编,对连排班编制影响不大,所以在这里的南方甲种师步兵连编制应该和南方乙种师的没有区别。&br&当时的陆军师是驮马化的,不过连和连以下连驮马也分不到,所以只能靠两条腿了。&br&当时的步兵连刚刚摆脱了63式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上调集中的“阴影”,回归到56冲+56半+56班机的状态。&br&一个步兵连应包括:&br&连部(5人):连长(手枪)、政治指导员(手枪)、副连长(手枪)、副政治指导员(手枪)、司务长(无武器)&/p&&p&连部班(6人):文书/班长(无武器)、卫生员/副班长(无武器)、通信员(56半)、通信员(56半)、司号员(无武器)、理发员(无武器)&br&可以看到,解放军的连部虽然不大,但是干部颇多,光连部里就有5个干部(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司务长)。两个通讯员其实分别是连长和指导员的勤务兵;司号员和理发员则分别是副连长和副指导员的勤务兵。1981年后撤消了连理发员,改由战士兼任。&/p&&p&炊事班(10人):班长(56半),给养员(无武器),8名战士(无武器)&br&是的,在这个时代解放军拥有庞大的炊事班。给养员主要负责采购,当然是在司务长的控制下。&br&*战时炊事班会进一步扩编到14人左右,除了做饭之外可能还要充当军工。&br&&/p&&p&3x步兵排(3x28人)&br&——排长(56冲+手枪):排不设副排长。&br&——3x步兵班(3x9人)&br&每班包括:班长(56冲)、副班长(56冲)、机枪手(56式轻机枪)、机枪副手(无武器)、5名战士(56半)&br&在南方部队中,步兵班内不设40火。40火在战时根据情况从连炮排下放。&/p&&p&连炮排(22人)&br&——排长(56冲+手枪)&br&——3x炮班(3x7人)&br&每班包括:班长(56冲)、3个40火射组,每个包括1名射手(69式40火)和1名副射手(***我考证是无武器,有人指出配手枪,待考)&br&在战时,会将这些40火射组下放到步兵班,平均每个步兵班分得1套。&br&*在战时,可能会有1个炮班将3套40火更换为2门60毫米迫击炮。这不是标准编制,但是换装非常普遍。换装之后这一炮班可能进一步扩编到10人。&br&**在战时,一些单位将一部分56式半自动步枪换成了56式冲锋枪乃至63式自动步枪——嘴上说着“还我半自动”,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同时,这样的部队往往把换出来的56半分给了平常没有武器的人员,比如机枪副射手,比如炊事班。在对越作战中出现过炊事班全体配发武器给连队打阻击的情况。&br&&/p&&p&——————————————&br&全连人员总计:127人(平时)/约133人(战时)&br&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56式轻机枪:9挺&br&69式40火箭筒:9/6套*(见上文)&br&63式60迫击炮:0/2门*(见上文)&br&56式冲锋枪:25支&br&56式半自动步枪:48支**(见上文)&br&54式手枪:8/17支***(见上文)&br&————————————————&br&总体来看,当时解放军步兵连内的非战斗人员实在太多了。原因则多种多样,包括摩托化程度低、通讯水平低、需自主采购、炊事自动化程度低、观念落后等等。&br&&/p&&p&+++++++++++++++++++++++++++++++&br&&/p&&p&&b&14、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步兵连(装甲运输车),&/b&&br&&/p&&p&“共产党员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p&&p&+++++++++++++++++++++++++++++++&br&&/p&&p&&b&15、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步兵连(步兵战车),&/b&&br&&/p&&p&但是我今天不讲!”&/p&&p&+++++++++++++++++++++++++++++++&/p&&p&&b&16、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连,?--2016**&/b&&/p&&p&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步兵连编制不同于陆军,相较而言显得更加原始而且特别大,因为陆战队的步兵因其任务属性特殊而始终没有完全摩托化或机械化,步兵连始终是徒步的。&/p&&p&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连应包括:&/p&&p&连部(6人):连长、副连长(执行官)、连军士、连枪炮军士、连财务军士、连通信员兼司机(在有车且有必要的时候给连长开车)&br&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连部实在非常简单。&/p&&p&3x步兵排(43人),每个有:&/p&&p&排部(4人):排长、排军士、排向导(负责协助排军士掌管事务)、通信员&br&战时可能从营医疗排下放到步兵排一个或几个海军救生员,但属于配属,就不计入内了。&br&陆战队有一句名言“每一名陆战队员都是一名步枪手”,因此所有连级以下官兵除专业武器射手外(包括副射手)都会配发步枪。&/p&&p&3x步兵班(13人),每个包括:&br&——班长:M16A4/M4卡宾枪+M203&br&——3x火力组(4人),每个包括:&br&————火力组长:M16A4/M4卡宾枪+M203&br&————自动步枪手:M249&br&————自动步枪副射手:M16A4/M4卡宾枪&br&————步枪手:M16A4/M4卡宾枪&br&&/p&&p&*陆战队正在用M4卡宾枪换装M16A4步枪,目标是完全替代&br&**从2009年起陆战队开始试点用M27 IAR代替M249作为班用自动武器,具体为在其中一个火力组中将自动步枪正副射手的武器都变成IAR,使得班内变成2挺M249+2挺IAR。&/p&&p&武器排(47人),包括:&/p&&p&排部(2人):排长、排军士(非常简单的排部)&br&60迫击炮分排(10人):1名分排长,3个班,每班3人+1门M224 60毫米迫击炮。&br&突击分排(13人):1名分排长,3个班,每班4人分为2个小组,每组一具SMAW火箭筒。&br&中型机枪分排(22人):1名分排长,3个班,每班设1名班长和2个3人小组,每组一挺M240通用机枪。&/p&&p&——————————————————&/p&&p&全连人员总计:182人&/p&&p&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M249班用自动武器:27挺/18挺**(见上文)&br&M27 IAR步兵自动步枪:0挺/18挺**&br&M240通用机枪:6挺&br&SMAW火箭筒:6具&br&M224 60毫米迫击炮:3门&/p&&p&+++++++++++++++++++++++++++++++&br&&/p&&p&&b&17、美国陆军机械化步兵连(布莱德雷),1998?-2005?&/b&&/p&&p&当时的布莱德雷步兵连编制和现在区别很大。在作战时,还会从上级单位(营级)向下进行配属。&br&机步连包括:&br&连部(14人):&br&连长(战时搭乘)的布莱德雷,配车长、炮手、驾驶员,战时连长担任车长;&br&副连长(执行官)的布莱德雷,配车长、炮手、驾驶员,战时连长担任车长;&br&连军士的M113,配驾驶员,连军士自任车长;&br&连长和副连长平时搭乘的悍马,平时连长连副自己开,战时由从布莱德雷上挤下来的那名乘员控制;&br&补给军士的M939卡车+挂车,由补给军士和军械员搭乘;&br&防化军士的M939卡车+挂车,由防化军士和射击助理员搭乘;&/p&&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4e9c643c7cd_b.pn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4e9c643c7cd_r.png&&&/figure&3x步兵排(37+3人)&br&每个排有4辆布莱德雷,但只搭载两个下车步兵班和1个机枪分排。四辆布莱德雷被分为A、B两个分排,分别对应第1、2班。&/p&&p&布莱德雷步兵战车A分排:&br&——1号车:排长、高级炮手、驾驶员搭乘一辆布莱德雷。该车搭载一名替代射手、一个四人火力A组(组长、自动步枪手、掷弹手、反装甲射手),以及配属下来的前进观察员。排长下车指挥作战时,高级炮手担任车长,替代炮手充当炮手。反之则替代炮手下车,高级炮手担任炮手,排长担任车长。&br&——2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该车搭乘1班班长、一个四人火力组(组长、自动步枪手、自动步枪手、步枪手),以及排长的无线电操作员。&br&布莱德雷步兵战车B分排:&br&——3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该车搭乘2班班长和一个四人火力B组(组长、自动步枪手、自动步枪手、反装甲射手)。&br&——4号车:排军士兼车长、炮手、驾驶员。该车搭乘一个四人火力A组(组长、自动步枪手、掷弹手、反装甲射手),以及配属下来的救生员和前进观察员的无线电操作员。&br&注意,2班比1班多一名反装甲射手,少一名步枪手。&br&此外,排内编一个5人制机枪分排,设一名分排长和2个两人制M240射组。机枪分排分散到4辆车中,正好把布莱德雷都填满。&br&——————————————————&br&全连人员总计:125+9人&br&全连技术兵器总计&br&布莱德雷步兵战车:14辆&br&M113装甲运输车:1辆&br&悍马:2辆&br&M939卡车:2辆&br&M249班用自动武器:18挺&br&M240通用机枪:6挺&br&标枪导弹发射装置:9套&br&&/p&&br&&p&+++++++++++++++++++++++++++++++&/p&&p&(待续)(如果可能的话)&/p&
首发于贴吧, 有话讲到“不谈编制谈性能就是耍流氓”,不过关于编制的讨论一般来讲总是相对稀少,因为编制本来就是个不好讨论的问题,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大,资料来源也有限。 笔者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在研究冷战以来各国军队尤其是中美苏(…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e7a25dea2b3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e7a25dea2b3_r.jpg&&&/figure&&h2&
红色铁骑的铠甲&/h2&&p&
------P1 再看苏联坦克复合装甲&/p&&br&&p&&b&特别注意:&/b&&/p&&p&本文作者为编者朋友:@ PanzerLighting ,即
&a data-hash=&7dc921d646536dedce26&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7dc921d646536dedce2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7dc921d646536dedce26&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OBJECT-477&&@OBJECT-477&/a& (宁宁姬)。&b&原作者保留一切对作品的权利,在知乎的本文章为特许编辑转发文章&/b&&/p&&br&&p&【&b&&u&严禁一切转载&/u&】&/b&【&b&&u&严禁一切转载&/u&】&/b&【&b&&u&严禁一切转载&/u&】&/b&&/p&&p&编者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在初级研究者中拥有极高的造诣,是一篇科普入门非常优秀的文章。 同时,本文大部分图片为高清图片,总流量消耗可能超过200M,请注意。&/p&&p&&b&&u&另,经宁宁姬同意,在文末开通了打赏功能,如果喜欢这类文章的话希望可以给原作者(目前就读于某著名985大学特殊有关专业)一些鼓励,帮助dalao购买各种外文资料,走向总师~&/u&&/b&&br&&/p&&p&分割线下经过编辑格式和微小易读性调整后的原文:&br&&/p&&p&===================================================================&br&&/p&&p&&b&&i&十分感谢
@听李宗盛的男人 对本文撰写提供的支持&/i&&/b&&/p&&p&写在前面&/p&&p&坦克复合装甲的相关基础知识&/p&&p&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苏联、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不求有多深入多专业,只做定性分析而不做定量计算(也没有条件算)。在此之前简单了解一些关于装甲防护方面的基础概念还是有必要的。&/p&&p&几个概念:&/p&1.
装甲物理厚度:
T——装甲板法向厚度
水平等效厚度LOS:
L=T/cosα(α:装甲板法线与水平面夹角)&/p&&p&3.
ρ(s)=ρt*L(ρt=M/V:装甲平均密度)&/p&&p&4.
等质量钢厚度:
Lt=ρ(s) /ρRHA=ρt*L /ρRHA(ρRHA=7.85g/cm2 均质装甲钢密度)&/p&&p&5.
a)质量系数N=T标准(b)/Lt;(后文若不单独说明,均表示质量系数)&/p&&p&
b)厚度系数(空间系数)Nh=T b/L&/p&&p&
其中Tb为实测值:用打击复合装甲靶的标准弹种打击标准均质钢靶的穿深值。一般情况下若击穿复合装甲,需要计入后效值:Tb=T穿-Twb(后效靶穿深)。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af0fe02dcb63cd9a635d2c2a1c2b1527_b.pn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1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figure&&br&&p&6.装甲抗弹能力/抗弹性能近似估计(仅适用于多层板组合形式,当对象为异型装甲时可视情况将异型模块/组件等效为板):&/p&&p&&b&抗弹能力(mm):
Rt=∑NiLti &/b&&/p&&p&&b&(Ni:第i层装甲材料的防护质量系数;Lti:第i层装甲材料的等质量钢厚度)&/b&&/p&&p&
这种混合计算方式常用于预测装甲抗弹能力,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多数装甲结构,而且结果较为可靠。但是却没有反映出结构配置、材料间相互作用对抗弹性能的影响,终归不能作为标准凭据使用。&/p&&p&
同样的,《装甲防护技术》一书中给出了部分常见装甲材料的密度、屈服强度以及抗穿、破甲弹质量系数。由于该系数需要实验测定,而且随着打击弹的口径等参数不同而不同,在复合装甲体系内更是会随着装甲结构、材料配比组成的差异而发生改变,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数据,用于预测和近似估计。&/p&&p&
常见装甲材料的抗穿系数表&/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bfe47a242c1cc3a9ed54f_b.png& data-rawwidth=&471& data-rawheight=&2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1&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bfe47a242c1cc3a9ed54f_r.png&&&/figure&&p&
常见装甲材料的抗破系数表&/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07cffa0d547d29dae53c6_b.png& data-rawwidth=&469&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9&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07cffa0d547d29dae53c6_r.png&&&/figure&&h2&&b&
苏联坦克复合装甲的发展与演变&/b&&/h2&&p&&b&早期探索&/b&&/p&&p&
推动现代坦克装甲技术发展的必然是反装甲弹药技术,苏联复合装甲的出现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防住主流(西方105mm口径)破甲弹(5、60年代苏联部长会议下发的有关坦克防护的文件基本都涉及到“防破甲弹”)。从事装甲防护设计的人们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研究了诸多针对破甲射流的防护措施并且实验性地安装在了各种类型的坦克装甲车上,包括屏蔽装甲、异型装甲,甚至还有主动防护系统。但最终让坦克装甲在破甲弹的&b&淫威&/b&下再次抬头的还是复合装甲。&/p&&p&
复合装甲的起步阶段,实验的方向主要是在两层装甲钢板之间填充密度更低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以及寻找能够替代装甲钢的低密度金属材料。&/p&&p&&b&首先说说金属材料。&/b&&/p&&p&
1959年ГКОТ(国防科技委员会)的研究所就弄了两个采用“钢-铝合金-钢”双金属复合夹层的“432工程”炮塔进行打靶试验,根据实验结果逐渐发展出АБК-11型铸造铝合金夹层(国内有关装甲的教材说过‘目前尚未发现铸造铝合金装甲的实际应用’,而T-64系列最开始就用的铸铝,这种铝合金夹层的成型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将熔化的铝合金灌注到预先铸造成型的装甲钢炮塔正脸的空腔内,因此无法直接对铝合金进行热处理,只能任其在钢腔内自然冷却,因此多数情况下铸造铝合金的强度相对较低。关于T-64用的铸造铝夹层的合金,一种可能的推测是一种锌硅铝明( 编者注:zinc-silumin 硅铝合金材料
),因为这类合金具有自行扩散强化的特性,不需要进行热处理就能获得很高的机械性能。从这点看很适合直接铸入钢槽中,无法进行热处理的这一特点。),这种装甲在减重和抗破方面优点突出,但是面对穿甲弹时却显得有些乏力,铝合金夹层在受到弹丸剧烈冲击时会从预制腔体中挤出,而且万一被打穿背板,铝合金的存在还会带来更严重的毁伤效果。后来这种铝合金夹层被更相对安全可靠的陶瓷球夹层所取代。&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cfe3f7f2b220b05d1617dd_b.pn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cfe3f7f2b220b05d1617dd_r.png&&&/figure&&/p&&p&&u&破甲射流侵彻使用АБК-11铸铝夹层的432工程车首装甲和炮塔装甲效果示意图&/u&&/p&&p&
1957年至1962年间苏联尝试使用钛合金取代均质钢,研制出ОТЧ-1钛合金装甲。仍然是以432工程实验中型坦克为平台,安装“钛合金-玻璃纤维-钛合金”首上装甲的样车需要能够保持重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扛住115mm脱穿和破甲威力550mm的破甲弹(对中硬度装甲钢)。但是由于钛合金装甲板的生产成本高,加之厚板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当时的领导班子认为国外反坦克武器发展日新月异,等这钛合金复合装甲弄出来早就没优势了,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钛合金装甲的应用研究在当时算是失败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个阶段有关钛合金装甲板的生产、焊接等技术被作为技术储备,当哪一天经济条件允许就能够投入生产(可惜这一天对苏联来说永远等不到了)。关于钛合金装甲真正系统全面的研究在70年代才开始。&/p&&p&&b&关于非金属填料的研究。&/b&&/p&&p&
ВНИИ-100、НИИ-24、ЛФТИ(列宁格勒А.Ф.约费物理技术研究院)加上МФТИ(莫斯科物理研究院)以及西伯利亚流体力学研究所在1958年就已经开始了坦克复合装甲的研究,致力于使用钢+非金属材料作为装甲并保证与等重装甲钢拥有相同的抗弹性能,当然最好能够超过装甲钢。实验证明金属-非金属复合装甲对破甲射流的防护系数确实比金属-金属复合的更高一些,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配比叠加可以得到最好的抗弹性能。在测试了诸如混凝土、石英砂、普通陶瓷、细瓷、高频瓷、石棉板以及各种玻璃钢之后,认为高频陶瓷和АГ-4С玻璃钢的性能足够胜任,最终作为坦克复合装甲的主要填料。其中高频陶瓷主要以陶瓷柱、陶瓷球的形式镶嵌在铸造装甲中(多为炮塔,有些铸造车体的坦克也有陶瓷装甲方案);玻璃钢则多作为坦克车首装甲板的夹层使用。&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d64dd64700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d64dd64700_r.jpg&&&/figure&&u&
279&/u&&u&工程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种使用陶瓷复合装甲的重型坦克,可惜重坦死得早&/u&&/p&&p&&b&走向成熟&/b&&br&&/p&&p&
总的来说毛子的装甲科技树直观看图的话还是比较明朗的,但是加上时间和各种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后就变得错综复杂了,毕竟苏联时期的三种主战坦克属于竞争关系,各阶段性能差别不大,但是具体情况却各不相同,所以这里把T-系列复合装甲按大类区别分成两条主线——&b&炮塔(A线)&/b&和&b&首上(B线)&/b&&/p&&p&【编者注:编者在后文会附带制作一个炮塔(A线)与首上(B线)的单独整理发展轨迹图,文章内则不加改动】&/p&&p&&b&以下我们就以T-系列坦克为代表介绍一下毛子主要复合装甲的进化过程。&/b&&/p&苏联复合装甲最经典的形式无疑是从T-64开始代代流传的68°夹心首上了(图B-1/2)&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a60ceb291d22a347c1912afcd512977a_b.png& data-rawwidth=&1044&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4&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a60ceb291d22a347c1912afcd512977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58f56d805c398ebd38350eefd34c64d4_b.png& data-rawwidth=&1042& data-rawheight=&11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2&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58f56d805c398ebd38350eefd34c64d4_r.png&&&/figure&
1960年,432工程最早的版本首上装甲仅仅只是80mmRHA/68°,只是堪堪维持在430工程的防护水平,还不足以满足需求(当时为了减重,尽可能减小钢装甲的厚度,最后确定为80mm/68°,这个配置的防护水平也不至于比430工程的120mm/60°要差,当角度确定后再也没改动,复合装甲什么的都是直接在这个基础上叠加,这也是为什么毛子车首上确定为68度的主要原因),应用复合装甲势在必行。随后的复合装甲应用研究多以432工程的首上结构为基础,一开始还是单层夹层,夹层厚度达140mm,到最后确定使用的АГ-4С玻璃钢则是两层52-53mm厚的板材叠加,组成复合装甲结构的钢装甲面板厚度80mm,背板厚度20mm,用的是42СM中硬度轧制装甲钢(布氏硬度BH269~304,屈服强度885~1080Mpa,T-64后的所有苏联坦克首上轧制钢板均采用此种钢材)。这个结构一直到T-64A、B以及T-72Урал/M坦克都还在使用。&p&
得益于复合装甲的应用,整个60年代西方世界所有在役的105mm炮弹都不能够撼动T-64和T-64A的正面。1979年之前的T-64系列全部都使用80+105+20的首上装甲组合,标定抗穿约140mm/60°/305mm/0°(APDS脱壳穿甲弹),抗破约450mm。虽然在1966年和1973年有过增强背板的方案,即80+105+30的厚度配比,在背板一侧的夹层内插入10mm装甲钢板,但是这个项目却没有实行。&/p&&p&
年,T-64(66年批产,67年正式服役)的量产批次基本上都是钢-铝合金-钢复合的炮塔,铸造铝合金牌号АБК-11,铸钢牌号MBL-1(苏联坦克从T-54时期就开始广泛应用的中硬度铸造装甲钢,布氏硬度HB241~302,屈服强度755~900Mpa,后来的坦克炮塔也一直沿用这种铸钢)。炮塔正面装甲±40°范围内抗破450mm,抗穿350mm/30°
400mm/0°。其中432工程1968年型的炮塔正面20°截面厚度为624-575mm(下缘624mm:130+244+250;中间575mm:67+323+185)。炮塔后部平均厚度65mm。铝合金夹层炮塔在1961年与另一种陶瓷柱阵列炮塔一起提交审核,因为陶瓷柱方案的结构强度不理想而最终采用铝合金夹层方案(如图A-1/2)&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955911cfe9e8fd407047f_b.png& data-rawwidth=&2096& data-rawheight=&1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96&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955911cfe9e8fd407047f_r.png&&&/figure&
A1&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6e42af6395ea5eee64a85eae51f8e675_b.png& data-rawwidth=&2090& data-rawheight=&21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9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6e42af6395ea5eee64a85eae51f8e675_r.png&&&/figure&&/p&&p&1964年开始的434工程(后来的T-64A,68年批准量产,73年正式服役,因为技术不算成熟,需要时间修正)最早的几辆样车直接用432工程改装,因此装甲结构没有变动。&/p&&p&
随后批产的T-64A坦克炮塔采用ВНИИ-100提出的多层高硬度钢复合装甲(如图A-5)&/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fc85656fbe0ec3df45e09cb_b.png&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fc85656fbe0ec3df45e09cb_r.png&&&/figure&&br&&p&这种装甲的正面厚度为400-420mm,生产时需要把预制的高硬度轧制装甲钢板焊接到铸造炮塔预留的空腔内。虽然高硬钢的抗穿性能十分优秀,甚至超过了陶瓷球方案,但是抗破质量系数不算高(不过比纯铸钢要好)。此外这种装甲的焊接结构并不十分牢靠,因为炮塔预制的空腔较深,内部的两层钢板实际上并没有与铸钢基体焊在一起,全靠背板顶着。当被炮弹击中时很可能会造成背板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em解锁打不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