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为什么要三峡大移民民 移民和游戏到底有什么联系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想要让游戏币兑换现实货币,那就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来担保其可兑换性。而这个实体只能是一国的政府。可是政府为什么要出面担保一个游戏的真实货币兑换能力?&&&&战争也可以这样打。兵不血刃一样能干掉一个国家。一个可以兑换现实货币的游戏,一个超级敛财机器。它的名字就叫做《零》一个彻头彻尾的金融炸弹。&&&&——————————————————
小说分类:网游竞技
小说状态:连载
最新章节:
更新时间:3/2/:22 PM
给喜欢的小说评分:
&推荐阅读:
《从零开始》最新章节(提示:已启用缓存技术,最新章节可能会延时显示,登录书架即可实时查看。)
《从零开始》作品相关
《从零开始》主要人物评述
《从零开始》第一卷
《从零开始》第二卷
《从零开始》第三卷
《从零开始》第四卷
《从零开始》第五卷
《从零开始》第六卷
《从零开始》第七卷
《从零开始》第八卷
《从零开始》VIP卷
《从零开始》第二十一卷
《从零开始》第二十二卷
《从零开始》第二十三卷
《从零开始》第二十四卷(完结卷)
&推荐阅读:
乐文小说网提示:①若你发现作者雷云风暴小说从零开始最新章节,而乐文小说网没有更新从零开始,请发短信通知我们,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作者雷云风暴所写的从零开始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③《从零开始》是一部优秀的雷云风暴作品,会员转载到本站只是为了宣传,让更多读者欣赏。④小说从零开始免费全文阅读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乐文小说网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书友提供阅读平台。⑤《从零开始最新章节》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情节动人,文笔优美,让人看了心痒痒的,为了让从零开始作者:雷云风暴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本书的VIP、或多多宣传本书和推荐,也是从零开始作者雷云风暴的一种另类支持!小说的未来,是需要您我共同的努力!为什么加拿大要如此大规模地接收移民
【 liuxue86.com - 移民资讯 】
&  近日据本地媒体报道:联邦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七月,在过去的一年中共有32.09万移民登陆,比前一年度(24.08万人)相比大涨33.3%,增幅达到30年来的最高值。那么加拿大要如此大规模地接收移民呢?
  从去年联邦大选开始,便不断有消息称自由党将大幅改革现有的移民,使团聚和加拿大更为容易。
  前不久部长麦家廉(John
McCallum)访问中国并希望增加在中国的,加拿大政府对移民的开放态度得以进一步彰显。麦家廉对中国的访问时所发出的希望吸纳更多移民的直白言论在华人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反响。在北京,他提出了在中国五个城市新开签证中心的设想,并且放话将对留学生移民&撤销门槛&,&希望留学生和游客人数翻倍&,一时间令诸多有志移民加国者兴奋不已。相比此前哈珀政府对华的保守态度,自由党政府对中国移民近乎展现出了急不可待的欢迎态度。
  众所周知,自由党政府善打自由主义牌,对移民的态度历来温和。然而,自由党目前的开放姿态的真正原因却有待深挖。这不仅仅是其执政理念体现,更是当前社会状况下,人口与经济陷入困局的加拿大所不得不下的一剂猛药。
  失业率高、人口老龄造成的压力日渐增加
  截止至本年7月,加拿大全国失业率高达6.8%,虽然这一数据比起自由党上任初期稍有好转,但将近7%的失业率仍让加拿大人感到不安。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人口老龄化,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更多新移民的吸收来解决。
  8月份,麦家廉在温哥华举行的一场有关移民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一语道破天机:&加拿大需要更多新鲜血液&。这意味着,加拿大不仅经济不景气,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2015年9月,由加拿大统计局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加拿大65岁以上的人口数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了15岁以下人口数。相比2014年,2015年的加拿大人口有0.9%的增长,这一增长在过去17年中却是最低。而这0.9%的人口增长中,移民群体占到了总数的60.8%。也就是说,假设加拿大不引入移民而仅仅依靠国民的分娩,其人口增长江城县近乎持平的局面,长远来看,负增长将无法避免。如果任由当前局势发展,二十年内,加拿大老龄人口将远超青壮年。
  加拿大经济学家莫法特也随之提出警示:&随着加拿大人口老龄化的日渐严重,社会中将有越来越多的退休人群,而这无疑会给我们的健康福利系统和养老金系统增加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支撑和建设这些系统的青壮年人口数远小于从中获利的老年人口数。&
  加拿大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希望增加签证中心,这是加拿大移民部依照历史先例所做出的试图增加游客和移民数的尝试。加拿大之前曾经在数个国家实行过增开签证中心的做法,而这些举动无不例外地为加拿大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及移民。如果计划顺利进行,这5个新的签证中心将被设立在成都、南京、武汉、济南与沈阳。依照麦家廉的说法,这5个新的签证中心将用于服务这些城市内潜在的大量留学生与旅客。
  出访中国前,麦家廉曾多次直言不讳,在大量吸纳人群来加消费之余,希望能够引进和留住国际留学生与技术人才。他不仅在公开场合表示国际学生和技术人才是加拿大&最优先考虑的人士&,在同中国外交系统官员的会面时,他甚至表示,&要是现在的旅游和人数能翻倍就更好了&。
  &我们必须要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加拿大并让他们成为永久居民。&麦家廉说。而他认为,阻隔国际学生来到加拿大就读的正是目前繁琐而严格的移民程序。因此,自由党将&改革移民程序&,&使之更欢迎国际留学生&。
  推动国际贸易带动经济
  相比学习哲学出身的保守党移民部长肯尼(Jason
Kenney),经济学教授出身的麦家廉想必会将之于加拿大的经济意义置于考量因素的首位。
  如果说人口结构是加拿大在未来数十年所要面临的长远问题,经济上的困局则是自由党政府当下所不得不正视的重大挑战。目前,为加拿大贡献最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大产业分别是房地产、加工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而伴随着过去几年内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低,加拿大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相比1995年,在21年后的今天,加拿大的国内生产总值依然稳定在世界第十的位置,并无突破;而中国则在21年间从世界第七的位置扶摇直升至世界第二。而等一度被加拿大甩在身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今的经济实力也已经远超加拿大。伴随着自身经济的踏步不前与竞争对手的茁壮发展,加拿大政府的焦虑与日俱增。
  加拿大乃至世界学术界对移民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共识。但迄今为止,大多数加拿大的知名研究都对移民能否带来积极的经济效果表现出了相对乐观的态度。
  事实也,移民数的增长对加拿大的国际贸易颇有裨益。移民们和自己的原籍国来往密切,许多移民来到加拿大后依然保持着和自己原籍国的经济往来,而这样的往来积少成多,也很大程度上为加拿大的国际贸易做出了贡献。研究指出,加拿大和对加拿大的移民输出大国间的经济往来相较其他国家要密切许多。
  争取大选选票
  此外,看重移民是自由党一直以来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杜鲁多父子在加拿大政坛安身立命的重要武功。在加拿大这样一个每四个国民中就有一个是移民的国家,抓住移民群体的选票显然是很有必要的。而2015年总统大选的投票结果显示,加拿大的30个移民居民超人口半数的投票区中,有26个将票投给了自由党。无疑,像他的父亲一样,杜鲁多凭借自己开放移民政策的许诺在获得投票权的移民群体中赢得了摧枯拉朽式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老杜鲁多决定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时,加拿大正面临着经济低迷与高失业率的压力。但颇具争议的是,老杜鲁多政府在大量引入移民时并未考虑对移民的工作技能设置要求。在老杜鲁多治下,加拿大的移民系统由此前有针对性的招揽特殊人才转向了大量吸纳人口。以普拉蒙顿(Bob
Plamondon)为代表的加拿大政治和历史学家们认为,宽松的移民政策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时任政府用以刺激经济的手段,但在更大程度上是老杜鲁多用以获取移民群体选票的政治策略。
  想了解更多移民资讯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澳洲移民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很重要,那么移民澳洲最好的八大城市是哪些呢?这似乎是很多出国人士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和出国移民网一起来了解了解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
申请澳洲移民的人不少,那么澳洲移民的一些常用词汇解释有哪些呢?出国人士对于此类问题很感兴趣,和出国移民网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资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移民栏目,欢迎阅读。澳洲移民名词解释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计划移民美国,那么有哪些城市不适合移民呢?跟着出国留学网,一起看看最不适宜美国移民的十座城市,欢迎阅读。1.底特律,密歇根州人口:67712
提到沙特阿拉伯,想到的除了奢华的城市、穿黑袍的女人,和出访带电梯的国王外,还有那数也数不清的王子们了....当年的沙特开国国王,前后娶了38个妻子,生出了100多个孩子,这其中有5
&你敢说自己比三岁小孩聪明吗?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AlexisMartin今年3岁,你们在用iPad玩游戏的时候,两岁的她就用父母亲的iPad自学西班牙语了。&nbsp
资深移民顾问
量身定制移民方案
立即免费定制
加拿大移民资讯征战绿洲 《丝路》玩家大移民 _新浪游戏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征战绿洲 《丝路》玩家大移民
http://games.sina.com.cn
17:01 新浪游戏
  《丝路传说》内测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玩家的关注,4组服务器一直保持饱和的状态。尤其是电信服务器,由于同时在线玩家人数过多,造成很多玩家无法顺利登陆游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丝路传说》紧急追加了最新的电信服务器――绿洲王国。
  新服一开就受到了广大玩家的欢迎,众多拥挤在其他服务器的玩家们迫不及待地转移到该服务器,感受宽广的游戏空间。同时更多无法登陆游戏的玩家也将目标锁定新服,准
备从零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冲刺。现在,每秒钟都有新的玩家出生,从出生地长安涌向城外开始打怪升级。
  网通玩电信《丝路》不卡没问题
  经过经过官方测试,即便目前使用网通的线路登录电信服务器,依旧可以流畅地进行游戏。这次新服追加和增容,电信大区的容量已经扩大了100%,相信可以在保证流畅运行游戏的同时满足更多玩家的需求。
  在短短地两个星期中,4组服务器中已经有达到1个43级1个42级2个41级的高级人物了,剩余的30多级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绿洲王国是一个纯测试服务器,里面没有白金帐号、或是丝路访查使的影响,玩家们可以不受任何影响地进行游戏。同样,可以预见地是在畅通地网络游戏环境中,玩家们练级、运商将更加迅速方便。
  每秒钟都有新生玩家
  现在《丝路传说》绿洲王国服务器中每秒钟都有新生玩家出生。有了先前14天游戏的经验,玩家们并没有待在城中,执行新手任务,而是从各自出生的地方涌向城外,开始打怪练级了,甚至有些玩家已经攒齐了5个“焕”球,使用狂暴状态,进行疯狂地虐怪行动了。看来,在6月30日到7月6日这7天内依然可以看到许多高级玩家的身影。
  交流才是网游的王道
  在玩家们专注练级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和其他玩家的交流,毕竟交流才是网游的王道。除了一般网游的组队、战盟之外,《丝路》中还特别设置了自由对练系统。两个人带上不同颜色的围巾,就可以相互PK,而且还没有红名和掉装备、掉经验的负担。玩家们可以用这个特殊道具,相互切磋武功,探讨PK技巧。
  如果你还没有体验过《丝路传说》的迷人风情,不妨趁这个机会领略下日落大漠的壮美景象、绿洲王国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奇幻风格、大唐盛世的金楼玉树。 现在玩家们已经全副武装地冲向了绿洲王国,在这片未开垦的游戏净土上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编辑:梁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闻
【】【】【
】【】【】【】【】
 相关链接
专区新浪游戏
新 闻 查 询
不支持Flash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当前位置: >
侨外移民:中国新移民从心出发 登陆美国精彩人生
18:22:51 & & & 来源:中国网
1988年出生的小曹,把自己的微信名字叫作&老曹&,29岁的他确实有着很多同龄人没有的果敢和独立,人生的方向盘,始终在他自己手里握着,朝着他想要去的方向,勇往直前。
而他在25岁那年放弃国内舒适的生活环境、选择侨外移民办理美国投资移民,从零开始,代表了年轻一代的中国新移民敢想敢为的闯劲。
一次旅游成就了一个重大决定
&我们很多人想做一件事时,都要考虑这个考虑那个,可是这样思前想后,往往最后都是只能放弃。其实很多时候,先把脚踏出去,你会发现,这条路并没有那么难走,还是能走得下去的。& 与大多数人在移民这件事上犹豫不决不同,小曹移民美国的决定,果断而迅速。
小曹的岳母常年在政府单位里工作,习惯了安稳的生活,而这样的习惯赋予小曹的妻子乐乐的,是人生最初的20多年,&被安排&的生活。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去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岳母一直在替乐乐做着决定和安排。而20出头的姑娘渴望有自己的人生,直到遇到了小曹。
大学刚毕业,两人就结了婚,蜜月旅行的目的地,选择了他们一直很想看一看的美国。从美东到美西,纽约的繁华、洛杉矶的温和、大峡谷的壮观、国会山的宏伟、拉斯维加斯的夜之绚烂&&所有的一切都让夫妻俩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多元文化、开放融合的国家。
越夜越灿烂的纽约时代广场
&好想在这里生活!&乐乐说。&好呀,那我们就来。&小曹笑着回答。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旅游回来后,小曹就开始认真思考美国投资移民的问题。
这一次请让我做自己人生的主
对于小曹夫妇移民美国的想法,岳母并不支持:&现在稳定的工作做着多好,你们去美国干什么呀?靠什么生活呢?再说,在这里,父母亲戚都在,大家可以互相照应,美国什么亲戚朋友都没有,有什么问题谁来帮忙?&
而小曹的父亲由于常年经商,思想比较开放,在小曹移民美国这一想法上显得很开明:&你们自己决定就好,需要我支持就说话。&
刚刚毕业一年多的小夫妻,确实在移民资金上捉襟见肘,但大概是太想摆脱&被决定&的人生,乐乐这次想做一次自己人生的主,勇敢地踏出一步。而小曹也非常支持妻子,&出国再去看看能不能做点外贸生意呗,实在不行哪怕去餐馆端盘子呢,总能养活一家人&,小曹表现出了自己大男人的一面。
小曹的父母爽快地答应提供移民所需的50万美元投资资金,移民美国这件事,就正式地被提上了日程。
为了孩子未来能够更轻松自由地成长,小曹夫妇下定决心移民美国
所有的幸福都是如此顺理成章
小曹找了4家移民机构做了咨询,最后选择了侨外移民,因为&侨外在这个行业做得早,口碑好,成功率高&。
2012年,小曹投资了侨外移民推出的曼哈顿平层别墅项目,顺利办理了EB-5美国投资移民。2013年,又一件喜事接踵而至&&乐乐怀孕了,小曹夫妇很自然地想到了赴美生子。年底,孩子在洛杉矶罗兰岗诞生。
2013年底,小曹的女儿在洛杉矶诞生
因为决策做得早,而且有侨外专业的服务,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2014年8月,小曹夫妇登陆美国。侨外的工作人员,在机场热情地迎接了小曹夫妇,陪他们办理了社安卡,为他们的安家登陆提供了服务。小曹夫妇再次去了洛杉矶, 15天内,他们购买了房产,办妥了手续,把家安在了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尔湾。3个月后,一家三口再次登陆美国,正式开始了在美国的定居生活。
凭海临风,尔湾是&宜居的富人圈&,深受中国新移民喜欢
跨出去这一步也并没那么难嘛
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如何赚钱,cover住日常的开支,成为小曹夫妇定居美国后首个考虑的问题。没有留学背景,在美国也并不好找工作,曾经在月子中心里生子的经历,让他们决定从经营月子中心这个门槛较低的生意开始。
这时,乐乐从小认识的一个朋友帮了他们一个大忙。这位在美国留学多年的准爸爸,主动提出让妻子在小曹的月子中心里坐月子,对美国比较熟悉的他,带着小曹一起去找合作医生,去考察医院,让小曹对美国产子的流程和资源更加熟悉。在&第一个客户&的照应下,小曹的月子中心顺利开张,之前乐乐在罗兰岗月子中心里认识的很多妈妈们,也开始为他们介绍客户。
小曹夫妇开办了自己的月子中心
在经营月子中心的同时,为了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小曹夫妇也会去听律师、税务师针对新移民举办的各种讲座,了解美国的法律知识和税务知识。现在,在美国已经越来越习惯的小曹夫妇,回想起自己当初做的决定甚是欣慰,&跨出去这一步也并没那么难嘛&。
请自由地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在小曹最初的移民决定中,也包含着&让孩子未来能够轻松一些,国内压力太大&的想法,如今,小曹夫妇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在美国健全的幼儿教育体制下,大女儿在幼儿园里快乐地学习,自由地成长,已然度过开心的一年。
小曹女儿就读的学校,推行的是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注重孩子个体的发展。不同于中国幼儿园里孩子排排坐、老师统一教材教学的方式,美国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每天领取&当日任务&,通过游戏的模式,依靠自己完成这些任务。&比如一盘五颜六色的珠子,老师会让小朋友把不同颜色的珠子挑出来分别放到相应的盘子里。&小曹举了个例子。
美国幼儿园鼓励孩子的自主意识和思考、动手能力
对于孩子的未来,小曹希望她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自己会&尽我所能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给她最好的&。3岁的女儿现在也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中,围棋和芭蕾,一静一动,是发展孩子身心的两项运动。&以后长大了就看她自己的发展&,小曹对女儿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和关爱。
通过孩子我们结识了很多朋友
异乡的生活,虽然已经逐渐习惯,但思念着家乡的美食和亲人,也让小曹忍不住感叹:&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没有了夜生活,无需应酬,也没有地方吃夜宵,晚上的时间就全都留给了家庭。
&超级奶爸&是小曹在家里的身份。幼儿园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家长们开始相互认识,成为朋友。休息日的时候,小曹会带着女儿去朋友家串门,或者去一些公共场合聚会。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兴趣,孩子们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和新移民们一起吃一起玩&,成为小曹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有时,小曹夫妇也会带着女儿去旅游,环球影城、迪斯尼、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一路游玩,一路结识途中的新朋友。
因为孩子,家长们成为了好朋友
这样的聚会和出游,是华人新移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路上,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在国内继续打理生意的父母偶尔也会来看望两个小孙女,与老家相比,洛杉矶夏凉秋暖的宜人气候还是让老人觉得比较舒适。也许未来有一天,老两口退休了,也会来到美国,和小曹一家人团聚。【移民故事】两次移民琐事 - 美篇
/&&&&【移民故事】两次移民琐事
扫码分享到微信
【移民故事】两次移民琐事
南丰浙江文化
王政文,1947年出生,浙江淳安人,中共党员,原南丰县统计局副局长,现南丰县统计局退休干部。
退休前(2003年至2006年)参与编撰《南丰县志》、《桔都人物》。退休后2008年开始至今,参与编撰《南丰年鉴》(每年一部)、《南丰政法志》、《中共南丰县地方史》、首部《抚州市志》、《南丰蜜桔志》。年2年时间,参与编撰南丰文史资料《新安江移民在南丰》三辑系列丛书,走访全县所有移民安置村小组,收录移民史料192篇近50万字,照片286幅,记载年,从浙江淳安调整转迁到南丰,安置在114个自然村(122个村民小组)的1810户(9145人)。 退休后8年时间,笔耕800万字,一直潜心编史修志,从未间断。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不觉从浙江来江西就35年了。来的时候才二十几,如今已近六十。虽然,这三十余年的时光,已经令我原来念念不忘的思乡之情渐渐褪去,但这辈子两次移民的一些往事却依然历历在目。为什么移民,是怎么样移民的,许多人包括移民中50岁以下的人都不太清楚。现在,我作为两次移民的亲历者,将一些回忆整理成文,再过若干年,对后代来说也许是一丁点珍贵的史料。
第一次移民--从新安江库区翻山越岭搬进库外山区
我的祖家是浙江省遂安县富江乡冯家墩村(1958年为芮坂人民公社冯家墩大队)村庄座落在县境内最大河流遂安港上游武强溪南岸,县城狮城镇西南的三都畈上,距县城10里。遂安港与县东北紧邻的淳安县境内最大河流新安江(因发源于安徽省故亦称徽江是钱塘江正源),在淳安县境内港口镇汇合后经建德县流入钱塘江。1956年6月,当时全国最大的新安江水力发电站动工兴建,水库大坝坝址在淳安、建德二县交界处的铜官峡谷中。按工程进度,1959年7月截流蓄水,届时,575平方公里水域的新安江水库就要形成,淳安、遂安二县境内平原地区将沦为水域。1959年,水淹在即,库区人口必须限期移民,新安江水库大移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为便于管理,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11月,淳安、遂安二县合并为淳安县。这年,我小学毕业被保送进遂安中学读初中。1959年4月中旬,学校组织初中部学生支援农业,赴县内茶叶主产区--红山岙采摘茶叶。红山岙距县城约40里,属安阳公社,在遂安县与衢县交界处。在这封闭的深山里劳动10来天,全然不知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4月21日返校,发现县城完全变了样。机关单位、商店厂家以及居民房子均已人去楼空、四门大开,往常人头攒动的商店没有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到处一片冷清,几乎成了空城。学校里的课桌凳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学生寝室里我们自己的一些日用品。老师告诉我们,新安江水库即将开始关闸蓄水,库区内所有人口正在往外迁移,遂安中学整校迁往汾口,与汾口中学合并,明天休息一天,各自做好准备工作,后天全体起程去汾口。4月23日,在学校食堂吃过早饭后,每个人带上几个馒头,挑着自己的箱子、棉被、书籍等行李,以班为单位排好队,浩浩荡荡走出县城北门,在遂安至开化的公路上,往西进发。大家一边走,一边不断地回头看,县城在我们身后远远离去。到公路转弯处,再往前走,县城就要在视野中消失,我不禁停下脚步,转过身遥望着那很模糊的县城轮廓,默默向它做最后的告别。想到这座有1751年历史的古老县城,将不复存在,永远被沉在水底,不见天日,内心产生出一种不可言状的感觉,泪水夺眶而出。这天的太阳特别大,天气很热。口渴得难受,不时地寻找泉水喝。肩上虽说只是四、五十斤的担子,但对于仅13岁的我来说,已经不堪重负。一路上走走歇歇,到百亩畈,正是中午,在路旁一饭店门口坐下来,再也不想走了。经打听,从县城到百亩畈只是30余里路,从百亩畈到汾口还更远点。早已筋疲力尽,想到下午还要走比上午更远的路,真感害怕。碰巧这时有几个推着空手推车的人路过这里,询问后了解到他们也是去汾口方向的,他们同意把我们的行李捎带去汾口,卸在汾口街上,我们每个人付两角钱报酬。虽说已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毕竟上午体力消耗太大,空手走到汾口街上已近下午7点。借助街道两旁门窗射出的灯光,我们找到各自的行李,拿出手电筒照路,挑着行李走出汾口街,再走了约一里泥路,上一个山坡,终于到了汾口中学。
汾口中学座落在土名叫毛山的山岗上(当地人习惯叫毛山中学),建校时间不长,可以看得出好多房子都是专为遂安中学搬迁来这里而临时赶建的。清一色的砖瓦平房,地面刚做,墙壁未干,湿气特重。蚊子特多,晚上难以入睡。
考虑到学生已经好长时间未回过家,饭票菜票也大多吃完,需回家取钱搬粮,且学校搬迁来汾口,回家路程远了许多,最远的有一百多里,"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一结束,学校就宣布放5天假。5月5日一大早,我与邻村同学郑发球两人结伴回家。本来从县城回家仅10里,只需个把多小时,而从汾口回家,却是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也不知有多远。一路上,经过无数个陌生的村庄,不停地向陌生人问路,生怕走错。走到太阳偏西,好不容易总算回到了家。可是,家已经不在了,只剩下空房子。我赶紧往公共食堂跑(1958年村里办起了公共食堂后,全村人每天三餐都在食堂吃饭),先填饱肚子再说。跑到食堂,看到母亲和弟弟,还有几位老人和小孩,与食堂几个炊事员正在聊天。原来,我们村子前几天就已经移民红马公社(后为枫树岭公社)的下姜大队,因为麦子尚未成熟,搬迁后还安排了劳动力在这里继续从事农作物田间管理,食堂也留了人。母亲和弟弟都不是劳动力(母亲49岁,弟弟10岁),他们来此是想多看一眼故乡,顺便带点有用处的家具回去。移民搬迁时,移民物资是由接收安置地组织全公社劳动力, 用肩膀扛过去的,走不动路的老人用竹竿抬,小孩用箩筐挑。从1958年办公共食堂起,就实行了"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组织军事化",政府一声号令,大家坚决执行。移民工作相当顺利,大家离开祖祖辈辈久居的热土,举家搬迁到山区,没有丝毫怨言。在食堂吃过饭后,我们母子仨来到自己屋里,楼上坛坛罐罐、木竹器具还有不少。母亲挑了几件,要我和弟弟挑回家。那时候,"多带新思想,少带旧物资"的口号叫得震天响。就当时来说,反正吃饭在食堂,只要有床有被,有碗有筷,就什么生活用品也不需要了,但上了年纪的人总有些舍不得,这些"旧物资",毕竟是祖祖辈辈和他们这一代人平时省吃俭用花钱添置的,每件"旧物资"他们都能讲出一个感人的故事。
从冯家墩到下姜,约有15里路程,不算很远,但要翻过两座山,走到下姜村,已近黄昏。这里是山区,到处是高山;门前有河,河里石头多,大的有房子那么大;村子里高高低低,很不平坦。下姜村70余户,300余人,耕地300多亩,这次安排接收移民冯家墩村44户、圹边村4户,共185人。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居住显然很拥挤。所有可以住人的地方都腾出来了,挤出部分住房,将原来的闲置厨房、猪栏、牛栏打扫刷白,给新社员(移民后,通称移民群众为新社员,称安置地群众为老社员)住。我家四兄弟(大哥已28岁,二哥22岁,均未成家)连母亲共5人,安排一个房间,一个厅堂。可以说为了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这一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处处都闪烁着"国家利益第一"的奉献精神,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库区内移民离乡背井,库区外安置地腾房接收,大家都毫无条件可讲,绝对服从政府安排。
我们从冯家墩迁移到下姜村的第二年,即1960年,遭遇全国大范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下姜大队成了远近闻名的缺粮村。大队公共食堂每人每天口粮定量标准只有3两6钱,食堂煮的米粥或玉米粉糊稀得象清水,可以当作镜子照人,村民们把吃饭比喻为"看电影"。为了填饱肚子,凡有劳动能力的,不管男女老少全都上山挖蕨子、采野果用以充饥。1960年冬至1961年春短短几个月,下姜村五十几人在饥寒交迫中先后去世,其中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为了传宗接代,勒紧裤带给儿孙们吃,宁愿自己饿死。有5户新社员断香火,患浮肿病的人就更多了。1961年上半年,农村的惨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供应带鱼及海带防治浮肿病,组织医务人员下农村上户为患者诊治;宣布取消公共食堂,将口粮直接分到户,让社员在自己家里起伙做饭;允许开荒种粮,以弥补集体口粮的不足(当时叫大搞"百斤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里办起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也不需自己动手,大家都以为共产主义就要来了。当时,"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公共食堂是萌芽"的标语随处可见,大会小会上经常叫喊。然而"萌芽"不过三年,即告萎蔫。
1961年上半年,取消食堂,社员们人心大快,至少又有了做饭炒菜的自主权。但是在下姜村,一个突出的矛盾凸显出来了,这就是全村110多户人家大多没有厨房,移民来的新社员本来就没有厨房,老社员原来的厨房也大多已腾出来安排给新社员住了。几天时间内,全村架起了不少茅棚,一家一间,整个村子显得更加拥挤了,几乎没有了空地。新社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锅灶没水缸。这些必需的厨房用品,1959年移民时均被视为"旧物资"没有搬来。就在我们搬迁后不久,上面就组织专业队伍对新安江水库库区进行彻底"清库",把树全部砍掉,把所有房子拆了,把墙推倒,一切"旧物资"已被残砖碎瓦掩埋沉在几十米深的库底。当时吃食堂没有必要,此时后悔已晚,又得花不少钱一件件重新添置。
1961年秋,各家各户在山上开荒种植的作物有了收获,有玉米、有粟、有萝卜,有这么些真正属于自家的劳动果实作补充,肚子里充实多了。记得第一次从山上拔来萝卜,煮了一大搪瓷脸盆,我们全家放开肚皮一餐就吃了个精光。肚子能填饱后,新社员开始酝酿建房子了,如此两代甚至于三代人同挤在一两个房间里,总不是长久之计。年复一年,后生们总得成家。再说也不能久住老社员的房子,他们腾让房子给新社员住,自己也挤得难过,即使是猪栏,也要用来养猪了。要建房,总得要有地盘。下姜这个村子里,本来就几乎没有空地,所有移民每户要建一栋房子,是无论如何也安排不下的。因此,大队研究决定,安排部分移民到距村子一里多路,土名叫后龙坑的那片大队所有耕地上新建一个自然村。那时,下姜大队有5个生产队,新老社员共110多户,根据自报后协商,安排了24户移民到后龙坑建房。经过两年艰苦创业,建成后龙坑新村,也叫下姜大队第六生产队。
第二次移民--从浙江淳安千里迢迢来到江西南丰
1963年后龙坑新村建成后,由于我们24户新社员齐心协力,生产经营有方,耕作技术过硬,吃苦耐劳,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年终分配时劳动工分分值,都比下姜其他五个队略高,成为全公社的"标兵生产队"。日子过得虽说不算宽裕,但比1961年那时是好多了。可是到1968年,有人听到新安江库区移民还要再次移民的传说,霎时间引起移民人心惶惶。1959年离开祖祖辈辈久居的热土,举家搬迁到这里,辛辛苦苦建起的新房子,还未住上几年,怎么又要搬迁;俗话说"上屋搬到下屋,也要搬掉一担谷",一辈子怎经得起如此折腾;虽说是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但也应该是人人有责,库区移民已经移过一次,吃过一遍苦,轮来轮去也不该再轮到吃二遍苦了。整个村子到处议论纷纷。1969年早稻收割、二晚栽插完后,传说真的变成了事实,政府开始正式动员我们搬迁。早在1968年8月,浙江省和江西省政府商定,经国务院批准,由江西省接收安置新安江库区移民10万人。移民对象主要是1959年移民中,被安置在本县不具备安置条件、安置密度过大的移民。我们下姜大队的移民正在此列,政府安排我们转迁到江西省南丰县,必须趁此农闲季节派代表赴江西南丰县落实安置地点。我们大队移民推荐5名定点人员,与源圹、窄坑等移民代表一起,在公社干部汪代文带领下首次赴江西南丰县,被安排到古城公社的瑶坪上、石塔、五龙源等生产队实地接触。定点人员回家后,向移民介绍了赴南丰实地接触过的各生产队情况,大家认为这些生产队也是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不是理想的安置地,都不愿迁移。
第二年,即1970年,"双抢"一结束,政府就加大了移民工作的力度,公社干部来我们下姜大队召开群众会进行转迁动员,拿出当年随身带的《毛主席语录》,学习"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等最高指示。那时正处"文化大革命"期间,任何言行都可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急用先学这些毛泽东语录,其涵义就是说,移民要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再次移民是党的政策,高高兴兴地走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不愿迁移或阻挠迁移就是资产阶级思想,就是灰尘,就是反动,那就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你打倒。学习语录后,公社干部循循善诱启发大家诉苦。早些时候刚吃过"忆苦思甜"饭,开过"忆苦思甜"会,那是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而在这动员迁移的群众会上让大家诉苦,是诉当时当地的苦,列举下姜大队地少人多,生产条件差,日子难过,饿死多少人,有多少单身汉讨不上老婆等等事实,来说明转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忠不忠,看行动",服从安排,高高兴兴移民,就是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抵触移民,就是反对毛泽东思想、破坏革命。当时的移民动员气氛大有"你愿移也得移,不愿移也得移"之势。
8月下旬,公社干部汪代文又带着下姜、新丰、沿店、沙坑、君石等大队移民各自推荐的代表再次赴江西南丰定点。我们下姜大队派出的两名移民代表,被安排到古城公社古城大队,商定古城大队接收安置移民100人,在五龙源、黎家两自然村之间选址新建移民村,起名"跃进"生产队,由五龙源生产队、黎家生产队各划拨100亩水田给移民,山随田走,以山水为界。枫树岭公社同时赴南丰定点的另外几个大队移民也都落实在古城公社安置,其中沙坑大队移民安置在路头大队坪上生产队去黎川西城的半山腰,起名"红旗"生产队,君石大队移民安置在古城大队西坑生产队附近,起名"卫东"生产队,沿店大队移民安置在古城大队港背生产队附近,起名"新安"生产队。这次落实的4个移民安置点都是单独建队安置,"跃进"、"红旗"、"卫东"、"新安"4个移民新建队名都是枫树岭公社负责护送移民赴赣的领导命名的,寄希望移民到江西南丰后能继续跃进,争创红旗,捍卫毛泽东思想,不忘新安江故乡,创建新家园,均带有当时浓厚的政治色彩。
10月底,秋收全部结束,二晚稻谷和秋玉米归仓后,紧张的搬迁准备工作就全面启动了。一是大力开展移民工作宣传,有线广播天天播送移民政策,表扬好人好事,随时通报移民工作中阶级斗争新动向,对不利于移民工作的言行开展批判。我们下姜第六生产队当时有23户,118人(包括在外人口4人,其中国家教师1人、国营煤矿职工1人、集体手工业合作社职工1人、部队服现役1人),这个新建才8年的自然村一户不留,必须全部转迁。原住房产归国家所有,不能有任何破坏,国家安排移民补偿费按每个人口264元下拨,根据家庭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等具体情况,需由群众评议后作适当调整,照顾大龄未婚男青年,不能平均发放,移民补偿费主要是建房经费,要到安置地后动工建房时才能领取。二是准备大量稻草索。接受第一次移民的教训,这次不再上"多带新思想,少带旧物资"的当了,所有物资都不是废物,能带的都尽量带走。男女老少一有时间就赶紧搓稻草索,亲朋好友也帮着搓,公社还发动当地老社员也为移民搓稻草索,因为这次移民路途遥远,途中通过水路、铁路、公路运输,要经过多次装装卸卸,需用稻草索把家具严密包装起来,尽量避免搬运过程中碰撞损坏。三是安排劳动力赴南丰安置地搭建茅棚。我们队安排12个强壮男劳动力到古城架棚,古城大队也从附近生产队抽调部分劳动力支援,就地砍松树,用刚刚收割的二晚稻草,在田里架起10个茅棚,供我们23户移民搬迁后居住。
11月下旬,移民大搬迁临近,政府安排我们队正式启程时间定在11月29日下午。启程前几天,心情特别复杂,思绪特别零乱,也特别繁忙,特别劳累。所有移民物资,每件都用红漆标明安置地名"江西南丰古城跃进",避免搬迁中与他处移民混淆,然后用稻草索缚扎起来。用木板钉成箱子放小件物品。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动告别。开移民群众会,评定每户移民补偿费金额,家家户户准备搬迁途中便带食品。公社更是把移民大搬迁作为当时中心工作,精心部署,组织全公社所有劳动力为移民搬运物资,哪户移民的物资由哪些劳动力负责搬运都一一作出具体安排。仅27日、28日这两天,就将所有移民物资安全搬运到雪家源码头。公社广播站一天到晚不停地开机,围绕移民这个中心工作学习毛主席语录,播放语录歌曲,播送移民新闻,宣传移民政策。我们队23户中,余永洁坚决不愿移民,全家6口(夫妻俩带二儿二女)在这个关键时候,为逃避移民躲藏在外,公社干部到处寻找也找不到,广播里重三遍四地对其开展大批判,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并发出最后通牒,若不按时赶回,将作破坏移民论处。
日,农历庚戌年十一月初一,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上午,参加下姜大队为我们举行的欢送会,向每户移民赠送一本《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的五篇著作、毛主席诗词》合订本。当时这红宝书在人民心目中是"金光闪闪"的珍贵礼品,扉页上写着"赠送移民社员",落款是"下姜大队党支部、领导小组",并盖有"淳安县枫树岭公社革命委员会下姜大队领导小组"公章,时间是日。会上还按移民人口发给每人5元钱作途中伙食费。欢送会结束后,大队干部陪我们吃了一顿送行饭。回到后龙坑,与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一起,一边互诉不舍之情,一边赶紧收拾棉被、衣物、毛巾、干粮等随身必需品。下午4点左右,原定出发的时间就要到了。这时候,难分难舍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顷刻间,嚎啕大哭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整个村子。兄弟姐妹、父母儿女,骨肉分离,想到以后不知何日能相见,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互相抱头大哭不止。哭得再伤心也没用,到了时间总是要走的,公社干部一声令下,移民队伍立即出发,一户接一户,一人跟一人,陆续上路。送行队伍不忍心到此为止,也夹在移民队伍中,要一直送上船。一路上,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无忧无虑,又蹦又跳高兴不已,巴不得早点看到从未见过的轮船、火车、汽车。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频频回头望,他们默默无语,最眷恋这块故土,这一去很有可能就永远回不来了,巴不得多望一眼。中青年人的心情最复杂,更多的是担忧和期望,担忧途中老少安全,担忧到达后住的茅棚下雨天会不会漏水,担忧这么点移民补偿费建房怎么够,担忧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期望新家园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从后龙坑到雪家源码头,只有5里路,很快就到了。几艘货轮已装好所有移民物资,接送移民的客轮也早就停泊在这里。经负责带队的公社干部按移民花名册一一清点人数,我们队23户118人除余永洁1户6人一直躲藏在外未露面,22户(其中王姓9户、余姓7户、方姓5户、冯姓1户)112人全部到齐。待搀老扶幼一一登船后,夜色已渐渐降临。这时候,在现场的公社干部劝说送行群众回家,说还要过好久才会开船。众多依依不舍的送行群众,见天色将黑,只得挥泪而回。一会儿,满载移民及物资的客轮和货轮相继起锚离岸,缓缓驶向航道。后来听说每批转迁移民离开码头的时间都选择在这个夜色降临的时刻,不免从心底佩服当时这位决策者,不然的话,如果在白天,必然又会出现让人伤感的嚎啕大哭高潮。
客轮驶离雪家源港湾后,航速逐渐加快,水面越来越宽。二十几岁以上的人们都大概分辨得出,已经驶入武强溪航道,这里的水下是洋村,再向前10里,便是我们的老家冯家墩村。虽然没有月光,但两边大山的黑影仍隐约可见。老人们都把目光盯向右边山顶与天空的连接线,根据山顶的不同形状,他们可判断出客轮所处的位置。"到了严家",一位老人首先发现,他指着那个最高的山顶说"这是毕家岭",经大家仔细辨认,得到了肯定。再往前看,依次出现圹菩岭、松米岭、红洋岭、中凸岭、前山岭,老人们对这些山岭太熟悉了,从小就在这些山上砍柴、放牛。随着客轮不断向东前进,老人们不停地用手指着水面告诉小孩,这片宽阔的水域下面,以前就是遂安县闻名的"三都畈",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毕家岭下是严家村、圹边村,移民在枫树岭公社新丰大队,也在转迁之列,只不过转迁安置地尚未确定;往左相隔1里是洋店村,去年已转迁到南丰古城公社东方大队东堡村;这里就是我们冯家墩村,左边这山顶叫红洋岭,
1959年我们就是翻过红洋岭迁移到下姜村的;前面就是倪家村、芦家村,去年已转迁到南丰洽村公社黄砂大队;合作化时,严家、圹边、洋店、冯家墩、倪家、芦家这6个自然村是一个农业高级社,叫冯家墩农业高级社,后叫冯家墩大队;再往前10里,便是遂安县城。老人们滔滔不绝,这是他们的专利,对这里的城乡村落、山水田路,了如指掌。他们也意识到,待到江西南丰后,大家都将从零开始,对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必须重新认识,他们的这项专利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移民客轮在新安江水库经过一夜航行,第二天凌晨到达新安江码头。从码头扶老抱少走5里路,到建德王家火车站。下午,经过逐一清点人数,才登上闷罐子货运列车,直驶江西。
日早晨,运送移民的列车到达抚州北站。走出火车站,早有南丰县移民安置办公室驻抚州北站工作人员在等候,引领移民在"红卫餐厅"吃过早餐,稍事休息便分头坐上几辆大客车,直往南丰。近中午时分,到达安置地--古城黎家嵊上西南面山坡下的水田里。这里就是新的家,田里架起不久的10个稻草棚就是112个移民老少的新居。妇女们哭起来了,哭得很伤心。这一天,农历是庚戌年十一月初三日。这个日子,是跃进移民从浙江千里迢迢到江西落户的日子,跃进人永远不会忘记,至今仍作为一个特殊节日来纪念。
人刚到那几天,物资还不知道在哪里。吃饭没有米,睡觉没有床,随身带的行李也只能暂时先放在茅棚内潮湿的地上,准确地说就是放在刚收割了的二晚田里的稻蔸上。古城大队在茅棚附近一棵松树下,架起锅,办起移民食堂,为移民免费提供三天伙食。除了吃三餐饭,就是去附近田里搬来稻草,铺在棚内地上,睡觉就睡在稻草堆里。茅棚里晚上没有灯光,看不见笑脸,听得到哭泣。
刚到的那段时间,日子是相当难过的。三天后,移民物资陆陆续续运到,来一车,卸一车,辨认后,各自搬进茅棚。摆放橱、桌、床,得用木板垫脚,否则,会越陷越深。没有厨房,只好在田塝上挖个坑,支起锅做饭,下雨就得用雨伞遮。最大的问题是雨天茅棚漏水,天公也好象故意刁难移民,连续阴雨低温,茅棚上漏下湿,四面进风。负责护送我们来江西的枫树岭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方江西,也和移民同吃同住,他在我家茅棚内地上睡,雨下大了,到处漏水,挪来挪去也无济于事,找不到一方不漏水之地,后来干脆撑开伞坐着过夜。
所有移民物资,半个月内已全部运抵。经大家分拣清点,绝大多数完好无损,遗失损坏极少。千里途中历经新安江码头、王家火车站、抚州北站三地堆放,这么多物资竟未被偷盗一件,这真可算是一大奇迹。全村仅少一头小猪、一坛猪肉、一箩机制麺,大概是错运到别的移民安置点去了。
经过近两个月的劳累,直到茅棚外田里响起迎春爆竹声时,日常生活才算逐渐恢复正常。在这近两个月时间里,生产队组织劳力在距茅棚一里路的坑田里找到一眼泉水,并找石头砌成一口水井,供全村人饮水;在村前田里挖出一口塘,从源头挖沟引来水,好让人们洗衣服;增架了一个茅棚,使耕牛也有了"新房",不再露宿;家家户户都架起了新厨房,垒起锅灶,虽然是茅棚,但下雨天再也不必撑伞做饭;对居住的茅棚,为了防漏挡风,都进行了一番"装修",用稻草作材料,将棚顶加厚,四面围挂到顶,一户留一个洞口,作进出大门,从山上挖来客土将地面填高夯实。落户江西南丰后的第一个春节,就在茅棚里静悄悄地度过,没有地方可去,也没有客人上门,相距千里之遥的两地亲友之间只有书信互贺新春,用文字倾吐难舍之情,字里行间,全流淌出无声的眼泪。
即来之,则安之。第二年开春后,跃进生产队发扬原来"下姜六队"奋发向上争先恐后传统,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183亩贫瘠的水田里(200亩中17亩已用于架棚)精耕细作。记得当时任古城公社党委书记的邹俊峰,对移民的沟排沟灌极感兴趣,组织全公社三级干部大会的与会者,专程到跃进队田间现场参观学习。
年,上半年以农业生产为主,下半年以建房为主。每年待二晚耘了头遍禾后,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1971年底,第一期10栋房屋先后竣工,1972年底,剩下的12户移民建房也全部完成,一个移民新村就这样建成了,虽然是泥墙平房,但比起茅棚来,冬暖夏凉,上不漏雨,实在舒服多了。
从1970年移民来南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跃进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这得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现在,跃进村已建起砖混结构新房26栋。2001年政府扶持12万为跃进村建成自来水,为感谢政府关怀,跃进人在水塔下面立纪念碑,上面写着"奉献千岛湖,创业跃进村,饮水要思源,感谢共产党"。回忆移民往事是为了激励移民未来,虽然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与浙江老家相比相差还很远,但是我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跃进村的移民后代,一定会继续发扬先辈们那种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小康路上创造出更大的跃进。
作者:王政文图片:王
恒编辑: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武大移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