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网游玩网游花费数万,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得全额退款

扫一扫二维码 下载新闻客户端法治课|儿童玩网游花费数万,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得全额退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腾讯公司旗下手游&王者荣耀&风靡朋友圈。然而,关于儿童沉迷游戏的新闻也频频爆出:有家长称,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数万购买游戏点券。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有家长就孩子玩
近日,腾讯公司旗下手游&王者荣耀&风靡朋友圈。然而,关于儿童沉迷游戏的新闻也频频爆出:有家长称,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数万购买游戏点券。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有家长就孩子玩游戏产生巨额花费提出维权后,腾讯、4399等手游运营公司作退款处理,但也有家长无法证明消费是孩子所为放弃维权。未成年人的消费是否有效,家长的要求退款是否合理?这类行为应如何避免?巨额的游戏花费到底该谁&买单&呢?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而家长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消费系孩子所为,现实中完成这个举证存在较大困难。腾讯回应澎湃新闻时表示,确实接到家长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长手机、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进行游戏登陆及支付行为,&只能通过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的角度,进行退款处理。&有专家认为,游戏企业应提高企业责任意识,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让网游实名制认证落到实处。同时,家长、学校、全社会共同形成合力,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在游戏中理性消费。10岁以下儿童大额消费可直接退回腾讯公司2016年财报显示,截止至2016年底,《王者荣耀》拥有2亿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日活跃用户峰值高达8000万,创造了腾讯平台上智能手机游戏的新纪录,涵盖了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上班族多个年龄段的玩家。&王者荣耀&为对战竞技类游戏,澎湃新闻注意到,进行普通对战并不需要消费。玩家可以通过积累战绩来获取少量金币,金币积累到一定数额可以购买英雄角色。&王者荣耀&中有个商城栏目,该商城中所有直售商品均可用点劵支付,点劵是该游戏的万能流通货币。玩家如果想购买新的&英雄&和增加&英雄&属性的皮肤,可以通过充值点券来进行购买。充值一元钱可获得10点券,比如一个英雄&诸葛亮&的皮肤价格为288点券,意味着购买一个皮肤需要28.8元。尽管游戏公司为未成年人设置了重重关卡:在醒目位置说明&拒绝&未成年人;要求身份证实名认证;为防成瘾限制游戏时间&&但效果受到质疑。腾讯曾回应澎湃新闻时称,确实接到家长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长手机、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进行游戏登陆及支付行为的情况,会在核对相关资料后进行研判,如推测事实属实,则会出于关怀进行退款。那么如果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进行大额消费,他们的消费是否有效,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效,不光是看商品的价格,还要看孩子的年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等。&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告诉澎湃新闻。根据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这就意味着,10岁以下儿童无民事能力在游戏中进行消费,是可以直接要求撤回的。10岁到18岁,则要看他消费的数额,数百元甚至上千的商品,则需要征得家长同意。&梁宏刚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即将实施的新《民法总则》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原来的10岁下限降低到8岁。&上述法律规定虽然放在现实消费中没问题,但是放在网络上,适用起来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梁宏刚表示,在实体店里进行买卖,买卖双方都可以核实。但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网络的另一头是&谁&,很难得知。举证难让家长&望而却步&梁宏刚说,想要主张孩子进行大额消费的行为无效,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线上支付的行为是孩子所为,并且没有经过自己授权。但由于用于网络游戏账户充值、购买物品的银行卡和所绑定的手机均在家长名下,掌握银行卡、交易密码和绑定手机并进行网络交易理应视为银行卡所有人实施的行为。&如果家长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行为系孩子所为,到了法院很难获得支持。&梁宏刚表示。梁宏刚说,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账号、手机、银行卡等电子交易必备要件。确实出现了小孩偷用手机进行游戏消费的情况,也要注意保全证据,如孩子相关的充值、消费记录截屏,只要能够证明消费金额巨大、消费时间异常等等,都是证明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的有力证据。&此外,除与平台进行协商或向法院起诉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尽量挽回损失。&公开报道显示,多次此类纠纷经调解解决。武汉一10岁男孩家长曾于去年11月将腾讯公司诉至法院,原因是她称儿子多次偷偷用家长的手机给自己发微信红包,然后充值玩手游。最终该家长选择撤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觉得举证难度较大。6月14日,一则&深圳11岁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三万元积蓄&的消息引发关注。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腾讯已经与男孩的家长取得联系,并且确认退款。&我们一般需要对方提供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子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并会结合游戏账户的后台数据,与家长、孩子详细沟通之后,以此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的角度,进行退款处理。&该负责人说。该负责人也表示,这些问题仅从监管和企业自身,确实是无法百分之百规避的。&我们也提醒各位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及银行卡、手机的密码,避免因手机被偷拿,或者密码泄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纠纷。如果能够做到政策监管,企业责任,家庭教育责任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相信这是一个理性且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手游从监管盲区到监管重点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网络游戏主要由两个政府部门进行监管,一是文化部,二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相关管理规定也一直不断在细化与完善。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并于2007年4月发布执行。为更有效地在未成年人中实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新闻出版总署同时组织有关方面制定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一并发布执行。日,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由于当时移动游戏并未出现,因此在监管范围上,主要针对基于PC的客户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导致后续当移动游戏出现并兴起时,一直未有明确界定,也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日,随着移动游戏发展迅速的趋势,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也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该通知从日起正式实行。通知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陆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接受媒体采访认为,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监管手段及条例,加强监管力度,行业协会也应积极介入,出台自律公约。游戏企业应提高企业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政策监管,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让网游实名制认证落到实处;同时,需社会各界配合,加强用户举报投诉的社会机制。
[责任编辑:蔡明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熊孩子偷玩手机游戏花费巨款 苹果向家长赔偿3200万美元
来源:人民网编辑:一封情书
&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很聪明,就连各种智能产品,玩的都是非常溜。不过,这也苦了有些家长,因为有些孩子会乘着他们不在的时候去购买一些游戏道具之类的。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苹果公司要向那些不知道孩子玩智能手机游戏时花费了巨额款项的家长赔付3200万美元。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说,他们接到家长的成千上万宗投诉。一些家长面临数千美元的债务,因为孩子没有获得他们准许就支付了购买软件款项。
& &苹果公司现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了协议,向这些学生家长进行总额为3200万美元的赔付。作为庭解条件,苹果公司还被要求必须停止这种做法,改变向顾客开账单的方式。
& &苹果公司被指没有在软件内购买程序(in-app purchase)上设定保护步骤,避免玩游戏的孩子很容易购买游戏进级或新版。
不知道正在进行的《LOL》全明星投票大家参与了没有,有没有给你喜欢的选手投上一票、支持一下呢?现在还有三天时间,如果大家想的话,那看完我们的动图就赶紧去吧!
不久前韩国的SSG刚刚获得《LOL》S7总决赛的冠军,没想到还没过几天,韩国电竞界就曝出了丑闻。韩国电竞协会竟然涉嫌行贿,这是官方部门出丑闻啊!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绝地求生》销量突破2000万,腾讯、网易、小米纷纷推出大逃杀游戏,也许“今天,你吃鸡了吗?”很快就会成为大家打招呼的方式……
又到了每日囧图时间。有人说:“请说出自己最常丢的三样东西。” 我写了:“钥匙,润唇膏,伞。” 结果一名同学转发后写了:“脸,爸妈的脸,老师的脸。”
昨天电竞圈传来喜讯,奥委会宣布电子竞技正式纳入体育项目,看来不久的将来,游戏打得好有望成为运动员,咱玩家也有出头之日了啊!
话说《绝地求生》绝对是现在最火热的游戏,之前该作只能在电脑上玩,但现在手机终于也能吃鸡啦!现在网易和小米都推出了类似的游戏,不信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哦!好了,闲话扯完,一起来看看今天的爆笑动图吧!
《王者荣耀》这款手游带火了一批主播,让他们短时间内获得了海量的金钱与人。但似乎人一旦出名就必然会出事,之前《王者荣耀》主播嗨氏跳槽名声尽毁,而现在一向名声甚好的张大仙似乎也要出事了!
昨天双十一,想必很多同学都在忙着脱单,不知道大家成功了没有呢?至少我们的UZI小狗同学已经成功脱单了,昨天他公布了自己的正牌女友,晒照与“狗嫂”同游迪士尼。很多玩家看后调侃道“小狗的手伤总算可以缓解了,就不知道手速会不会有影响啊!”
今天双十一,你剁手了吗?各位土豪,本人双十一购物车车位出租,量大有优惠哦~
朋友养了只小仓鼠,视若珍宝,还给仓鼠买了套DIY别墅,累了半天好不容易组装完,往后退了几步想看看整体效果……结果一不小心把仓鼠踩死了……虽然很惨,可是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是没忍住……
48小时热点资讯
热门手游推荐儿童玩网游花费数万 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全额退款-网游 网页游戏 绑定手机 家长选择 儿童玩-社会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儿童玩网游花费数万 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全额退款
原标题:法治课|儿童玩网游花费数万,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得全额退款  近日,腾讯公司旗下手游“王者荣耀”风靡朋友圈。然而,关于儿童沉迷游戏的新闻也频频爆出:有家长称,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数万购买游戏点券。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有家长就孩子玩游戏产生巨额花费提出维权后,腾讯、4399等手游运营公司作退款处理,但也有家长无法证明消费是孩子所为放弃维权。  未成年人的消费是否有效,家长的要求退款是否合理?这类行为应如何避免?巨额的游戏花费到底该谁“买单”呢?  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而家长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消费系孩子所为,现实中完成这个举证存在较大困难。  腾讯回应澎湃新闻时表示,确实接到家长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长手机、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进行游戏登陆及支付行为,“只能通过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的角度,进行退款处理。”  有专家认为,游戏企业应提高企业责任意识,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让网游实名制认证落到实处。同时,家长、学校、全社会共同形成合力,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在游戏中理性消费。  10岁以下儿童大额消费可直接退回  腾讯公司2016年财报显示,截止至2016年底,《王者荣耀》拥有2亿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日活跃用户峰值高达8000万,创造了腾讯平台上智能手机游戏的新纪录,涵盖了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上班族多个年龄段的玩家。  “王者荣耀”为对战竞技类游戏,澎湃新闻注意到,进行普通对战并不需要消费。玩家可以通过积累战绩来获取少量金币,金币积累到一定数额可以购买英雄角色。  “王者荣耀”中有个商城栏目,该商城中所有直售商品均可用点恢Ц叮皇歉糜蜗返耐蚰芰魍醣摇M婕胰绻牍郝蛐碌摹坝⑿邸焙驮黾印坝⑿邸笔粜缘钠し簦梢酝ü渲档闳唇泄郝颉3渲狄辉苫竦10点券,比如一个英雄“诸葛亮”的皮肤价格为288点券,意味着购买一个皮肤需要28.8元。  尽管游戏公司为未成年人设置了重重关卡:在醒目位置说明“拒绝”未成年人;要求身份证实名认证;为防成瘾限制游戏时间……但效果受到质疑。  腾讯曾回应澎湃新闻时称,确实接到家长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长手机、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进行游戏登陆及支付行为的情况,会在核对相关资料后进行研判,如推测事实属实,则会出于关怀进行退款。  那么如果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进行大额消费,他们的消费是否有效,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  “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效,不光是看商品的价格,还要看孩子的年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等。”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这就意味着,10岁以下儿童无民事能力在游戏中进行消费,是可以直接要求撤回的。10岁到18岁,则要看他消费的数额,数百元甚至成上千的商品,则需要征得家长同意。”梁宏刚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即将实施的新《民法总则》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原来的10岁下限降低到8岁。  “上述法律规定虽然放在现实消费中没问题。但是放在网络上,适用起来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梁宏刚表示,在实体店里进行买卖,买卖双方都可以核实。但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网络的另一头是“谁”,很难得知。  举证难让家长“望而却步”  梁宏刚说,想要主张孩子进行大额消费的行为无效,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线上支付的行为是孩子所为,并且没有经过自己授权。  但由于用于网络游戏账户充值、购买物品的银行卡和所绑定的手机均在家长名下,掌握银行卡、交易密码和绑定手机并进行网络交易理应视为银行卡所有人实施的行为。“如果家长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行为系孩子所为,到了法院很难获得支持。”梁宏刚表示。  梁宏刚说,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账号、手机、银行卡等电子交易必备要件。确实出现了小孩偷用手机进行游戏消费的情况,也要注意保全证据,如孩子相关的充值、消费记录截屏,只要能够证明消费金额巨大、消费时间异常等等,都是证明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的有力证据。“此外,除与平台进行协商或向法院起诉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尽量挽回损失。”  公开报道显示,多次此类纠纷警调解解决。武汉一10岁男孩家长曾于去年11月将腾讯公司诉至法院,原因是她称儿子多次偷偷用家长的手机给自己发微信红包,然后充值玩手游。最终该家长选择撤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觉得举证难度较大。  6月14日,一则“深圳11岁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三万元积蓄”的消息引发关注。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腾讯已经与男孩的家长取得联系,并且确认退款。  “我们一般需要对方提供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子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并会结合游戏账户的后台数据,与家长、孩子详细沟通之后,以此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的角度,进行退款处理。”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也表示,这些问题仅从监管和企业自身,确实是无法百分之百规避的。“我们也提醒各位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及银行卡、手机的密码,避免因手机被偷拿,或者密码泄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纠纷。如果能够做到政策监管,企业责任,家庭教育责任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相信这是一个理性且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  手游从监管盲区到监管重点  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网络游戏主要由两个政府部门进行监管,一是文化部,二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相关管理规定也一直不断在细化与完善。  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并于2007年4月发布执行。为更有效地在未成年人中实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新闻出版总署同时组织有关方面制定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一并发布执行。  日,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由于当时移动游戏并未出现,因此在监管范围上,主要针对基于PC的客户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导致后续当移动游戏出现并兴起时,一直未有明确界定,也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  日,随着移动游戏发展迅速的趋势,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也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  该通知从日起正式实行。通知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陆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接受媒体采访认为,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监管手段及条例,加强监管力度,行业协会也应积极介入,出台自律公约。游戏企业应提高企业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政策监管,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让网游实名制认证落到实处;同时,需社会各界配合,加强用户举报投诉的社会机制。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儿童玩网游花费数万 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全额退款
日 09:18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法治课|儿童玩网游花费数万,什么情况下家长能获得全额退款  近日,腾讯公司旗下手游“王者荣耀”风靡朋友圈。然而,关于儿童沉迷游戏的新闻也频频爆出:有家长称,孩子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数万购买游戏点券。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有家长就孩子玩游戏产生巨额花费提出维权后,腾讯、4399等手游运营公司作退款处理,但也有家长无法证明消费是孩子所为放弃维权。  未成年人的消费是否有效,家长的要求退款是否合理?这类行为应如何避免?巨额的游戏花费到底该谁“买单”呢?  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而家长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消费系孩子所为,现实中完成这个举证存在较大困难。  腾讯回应澎湃新闻时表示,确实接到家长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长手机、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进行游戏登陆及支付行为,“只能通过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的角度,进行退款处理。”  有专家认为,游戏企业应提高企业责任意识,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让网游实名制认证落到实处。同时,家长、学校、全社会共同形成合力,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在游戏中理性消费。  10岁以下儿童大额消费可直接退回  腾讯公司2016年财报显示,截止至2016年底,《王者荣耀》拥有2亿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日活跃用户峰值高达8000万,创造了腾讯平台上智能手机游戏的新纪录,涵盖了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上班族多个年龄段的玩家。  “王者荣耀”为对战竞技类游戏,澎湃新闻注意到,进行普通对战并不需要消费。玩家可以通过积累战绩来获取少量金币,金币积累到一定数额可以购买英雄角色。  “王者荣耀”中有个商城栏目,该商城中所有直售商品均可用点恢Ц叮皇歉糜蜗返耐蚰芰魍醣摇M婕胰绻牍郝蛐碌摹坝⑿邸焙驮黾印坝⑿邸笔粜缘钠し簦梢酝ü渲档闳唇泄郝颉3渲狄辉苫竦10点券,比如一个英雄“诸葛亮”的皮肤价格为288点券,意味着购买一个皮肤需要28.8元。  尽管游戏公司为未成年人设置了重重关卡:在醒目位置说明“拒绝”未成年人;要求身份证实名认证;为防成瘾限制游戏时间……但效果受到质疑。  腾讯曾回应澎湃新闻时称,确实接到家长反映未成年人偷拿家长手机、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进行游戏登陆及支付行为的情况,会在核对相关资料后进行研判,如推测事实属实,则会出于关怀进行退款。  那么如果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进行大额消费,他们的消费是否有效,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  “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效,不光是看商品的价格,还要看孩子的年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等。”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这就意味着,10岁以下儿童无民事能力在游戏中进行消费,是可以直接要求撤回的。10岁到18岁,则要看他消费的数额,数百元甚至成上千的商品,则需要征得家长同意。”梁宏刚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即将实施的新《民法总则》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原来的10岁下限降低到8岁。  “上述法律规定虽然放在现实消费中没问题。但是放在网络上,适用起来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梁宏刚表示,在实体店里进行买卖,买卖双方都可以核实。但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网络的另一头是“谁”,很难得知。  举证难让家长“望而却步”  梁宏刚说,想要主张孩子进行大额消费的行为无效,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线上支付的行为是孩子所为,并且没有经过自己授权。  但由于用于网络游戏账户充值、购买物品的银行卡和所绑定的手机均在家长名下,掌握银行卡、交易密码和绑定手机并进行网络交易理应视为银行卡所有人实施的行为。“如果家长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行为系孩子所为,到了法院很难获得支持。”梁宏刚表示。  梁宏刚说,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账号、手机、银行卡等电子交易必备要件。确实出现了小孩偷用手机进行游戏消费的情况,也要注意保全证据,如孩子相关的充值、消费记录截屏,只要能够证明消费金额巨大、消费时间异常等等,都是证明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的有力证据。“此外,除与平台进行协商或向法院起诉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尽量挽回损失。”  公开报道显示,多次此类纠纷警调解解决。武汉一10岁男孩家长曾于去年11月将腾讯公司诉至法院,原因是她称儿子多次偷偷用家长的手机给自己发微信红包,然后充值玩手游。最终该家长选择撤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觉得举证难度较大。  6月14日,一则“深圳11岁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三万元积蓄”的消息引发关注。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腾讯已经与男孩的家长取得联系,并且确认退款。  “我们一般需要对方提供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子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并会结合游戏账户的后台数据,与家长、孩子详细沟通之后,以此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的角度,进行退款处理。”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也表示,这些问题仅从监管和企业自身,确实是无法百分之百规避的。“我们也提醒各位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及银行卡、手机的密码,避免因手机被偷拿,或者密码泄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纠纷。如果能够做到政策监管,企业责任,家庭教育责任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相信这是一个理性且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  手游从监管盲区到监管重点  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网络游戏主要由两个政府部门进行监管,一是文化部,二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相关管理规定也一直不断在细化与完善。  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并于2007年4月发布执行。为更有效地在未成年人中实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新闻出版总署同时组织有关方面制定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一并发布执行。  日,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由于当时移动游戏并未出现,因此在监管范围上,主要针对基于PC的客户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导致后续当移动游戏出现并兴起时,一直未有明确界定,也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  日,随着移动游戏发展迅速的趋势,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也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  该通知从日起正式实行。通知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陆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接受媒体采访认为,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监管手段及条例,加强监管力度,行业协会也应积极介入,出台自律公约。游戏企业应提高企业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政策监管,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让网游实名制认证落到实处;同时,需社会各界配合,加强用户举报投诉的社会机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游花费超2000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