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在使用体验上有女生紧身裤裆部很明显显的差异吗

性能差距有多大?120G与1TB SSD对比评测
1120G与1TB SSD实例分析  【PConline 评测】这几年来,SSD行业发展迅猛,业内也一致看好SSD的发展前景,但几年下来,SSD一直没能大规模普及。究其原因,SSD的价格与容量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本。不过随着可比肩机械硬盘的1TB SSD横空出世后,容量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但是高昂的售价又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可以目前的市场主流容量仍旧是120G SSD,那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同一型号的120G SSD与1TB SSD的性能到底有没有差异呢?如果有,差异有多大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来探讨这两个问题。性能差距有多大?120G与1TB SSD对比评测&1TB SSD横空出世:  笔者还记得2009年时,Intel推出的X25-M系列SSD时最大的容量也仅有160G。当时很多对SSD不屑的人就提出,SSD的容量将是无法突破的瓶颈。经过短短的4年时间,我们就在市场上看到了三星及美光均推出了TB级SSD,这也证明了容量绝对不是阻碍SSD发展的要素。SSD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机械硬盘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大容量的SSD。价格因素注定主流仍旧是120G SSD:120 G仅售579元1TB售价高达3999元  虽然现在SSD的容量可达到1TB,但不管是从各大电商的销量排行榜还是传统卖场、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销量最火的仍旧是120G/128G的SSD,这个容量区间几乎占据SSD市场份额半壁江山。这种局面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价格,拿三星840EVO为例,120G仅售价579元,而1TB却高达3999元,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决定了两者的销售量。120G与1TB SSD的成本分析:&三星840EVO&120GB SSD主板正背面一共2颗闪存芯片&&三星840EVO&1TB SSD主板正背面一共8颗闪存芯片  在外观上,120G与1TB的SSD除了背部标签的容量、工作电压、电流等主要参数不同,几乎长得是一模一样的。拆开后你会发生,它们的主控也是相同,可以说最大的差别在于闪存上,我们常说闪存占据SSD成本的绝大部分,这完全是正确的。三星840EVO 120G闪存颗粒只有2颗,单颗可做到64GB的容量,而1TB拥有8颗闪存颗粒,通过8层封装技术即可实现单颗NAND颗粒128GB的容量。1TB之所以能卖到3999元,其实用户在为技术买单。除了容量的增大外,120G SSD与1TB SSD性能上有没有差异呢?  我们知道,同一系列的SSD,厂商会推出不同的容量版本,像840EVO,有120G、250G、500G、750G及1TB 五个版本,以前我们测试过64小容量与256G大容量SSD的性能差异,测试的结果证明了大容量SSD比小容量SSD读写性能更好。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主流的120G SSD与土豪专属的1TB SSD性能差异到底有多大?2120G与1TB SSD理论读写性能PK评测平台介绍与说明:硬件平台CPUIntel E3-1230V2主板微星Z77A-G43内存三星金条DDR3 1333 4GB&2硬盘主盘:三星840 EVO 120G、三星840 EVO 1TB显卡映众GTX460v2(783/4008MHz)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驱动程序NVIDIA ForceWare 331.93评测方案Crystal Disk BenchMark,ASSD BenchMark,ATTO&&BenchMark,PCMark7使命召唤10,孤岛危机3,战地3,Win 7 64位开机测时PhotoShop CC,格式工厂,WinRAR  平台如上,采用E3-1230v2 +Z77作测试平台。本次测试分为以下三部分,SSD专业软件性能测试,WIN7 64位以及游戏加载时间测试,PhotoShop、以及视频格式转码以及WinRAR基准性能测试,并且会结合一些实际情况进行说明。CrystalDiskMark专业软件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1TB与120G 的测试成绩CDM持续读写性能CDM 4k随机读写性能  测试小结:从CrystalDiskMark的测试成绩看,三星840EVO 1TB的持续读写速度双突破500MB/s,超过120G不少,但在4k随机写入性能要稍比1TB要好。AS SSD&BenchMark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在测试中,测试文件的大小为1G Byte。通过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一款SSD的性能。1TB与120G 的测试成绩AS SSD&BenchMark 4K(QD64)随机读写性能(MB/s)AS SSD&BenchMark 4K(QD64)随机读写性能(IOPS)&  测试小结:AS SSD&BenchMark的测试结果就直接体现两者的差异了,较为明显的在于4K IOPS读写上,1TB的IOPS性能远比120G强,但家用环境上,像84K、86K如此高的IOPS到底能不能派上用场,另当别论了。ATTO Disk&BenchMark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1TB与120G 的测试成绩ATTO Disk BenchMark持续读取写入能力测试&&  测试小结:ATTO Disk BenchMark的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持续读写速度还是1TB要比120G强一些。但像0.5K、1.0K这样小文件读写上,两者几乎是相当的。PCMark7 存储子项性能测试:  本环节采用PC Mark 7中的Storage存储测项目项单独测试PC的存储子系统性能,并给出得分。PC Mark 7在存储测试环节针对了SSD进行优化,能很好反应SSD实际性能。测试项目:杀毒软件测试;图片导入;视频编辑;.Windows Media Center;添加音乐;游戏启动程序。120G版分数:54091TB版分数:5479两者的测试成绩对比测试小结:相比CMD、AS SSD这样更偏向于理论性能的测试软件,1TB全部胜出。但PCMark7的存储子项目测试更注重于考验SSD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两者跑分相当接近,实际使用感受应该相差无几!3120G与1TB SSD实际应用体验PK系统开机时间测试&游戏加载时间测试:&  小编采用手动计时的方式。开机时间的测试,分别记录系统辅助软件显示的时间,以及从小编按下电脑电源开关起到辅助软件显示开机时间为止。  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开始时间本无区别。  游戏加载时间测试采用同样的测试方法,从小编双击游戏主程序到加载完指定场景为止。测试结果虽然有些许差异,但区别太小以至于在实际应用中感受不出来。测试小结:无论是开机用时还是游戏加载,两者的实际体验是一致的。PhotoShop CC图片加载时间测试,格式工厂视频转换时间测试,WinRAR基准测试:三星840EVO 1T PhotoShop CC 60张图片加载时间测试(点击可看大图)三星840EVO 1T 格式工厂转换1080p文件格式测试avi to mp4(点击可看大图)三星840EVO 1T WinRAR基准测试(点击可看大图)  由于测试结果高度接近小编就只放一组图片做演示,PhotoShop方面加载同样60张图片,三星840EVO 120G、1T分别用时30.56s、27.40s。视频转换用时完全一样为92s,WinRAR基准测试为7200+/-20kb/s。测试小结: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到,两者虽然测试结果上有些许差异,但实际使用体验完全一致并无差异,用户不必担心小容量SSD体验感。4120G与1TB SSD 大众与土豪的对决PConline评测室分析总结:120G与1TB 理论性能有差距 实际应用一样好:  从我们上述的测试成绩看,不管是持续读写速度还是随机的4K IOPS,1TB SSD均领先于120G SSD,这与我们之前测试过64G与256G SSD所得到理论基本是一致,因为1TB拥有更多的闪存颗粒,意味着闪存的通道数越多,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数据速度更快。但实际操作体验中,120G与1TB几乎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平时的操作更多在于1QD 4K随机读写,与高QD下IOPS、持续读写速度关系并不大。除容量优势外,1TB同样具备更长的寿命:  SSD不同于机械硬盘,每颗闪存都有擦写寿命,即P/E数,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如一款120G的SSD,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1TB SSD的容量是120G 的近8倍,也就是说,同样写入量的用户,1TB的容量将拥有更长的寿命。价格决定购买:  其实谈体验差异,谈SSD的寿命,但更多的人关注两者的价格,1TB SSD的售价几乎相当于一台主流PC的价格,现阶段大众用户只能望而却步,想尝鲜的用户还是老老实实选购120G SSD,毕竟体验上一点也不输1TB的SSD,而且价格也相对合理一些。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SSD是如何影响到游戏的性能(乃至渲染速度)的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SSD是如何影响到游戏的性能(乃至渲染速度)的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0被浏览47946分享邀请回答2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离7秒开机只有一块SSD的距离!金士顿A400 240G固态硬盘对比体验
CPU从1995年的386DX40到现在i7-8700K,性能提升了上千倍都不止;内存的容量从1M到现在标配8G,提升了8000倍;机械硬盘的容量从210M到现在标配1TB,提升了5000倍;唯独机械硬盘速度仅仅从转速5400转提升到了7200转,究其原因在于机械硬盘的先天不足,所以说现在的电脑真正的瓶颈应该是硬盘!而现在最普通的固态硬盘都要比机械硬盘速度快4-6倍,稍微好一点的甚至要快上10倍乃至更多,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很多人都会关注电脑的开机速度,但是,在不使用固态硬盘的前提下,无论你怎样减少开机进程数,将开机速度降低至20多秒,几乎已经是极限了。然而,一块固态硬盘,就可以轻松达到10秒以内的开机速度。目前,随着TLC闪存技术的成熟,加上高性价比的特点,入门级SATA接口的TLC颗粒SSD,依然还是大众的主要选择。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金士顿旗下的一款入门级A400 240G固态硬盘。
A400固态硬盘的外包装,和他家旗下的U盘包装同出一辙,直接采用了透明吸塑包装。正面是很显眼的产品型号A400,容量240G,底部标注了2.5英寸,SATA Rev.3.0(6Gb/s)。以及卖点:“比7200转传统硬盘快10倍”。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边缘没有防拆封条,对于强迫症的人来说,可能会有少许纠结。
背面的内容主要说明了,固态硬盘可以显著提升系统启动、应用程序性能及可靠性,并且提供三年保固。在固态硬盘上其中一颗螺丝上有防拆贴,建议无非必要千万别自行拆卸。右下角的不干胶贴纸上,有标明产地为中国台湾,经销商是上海赞禾英泰。
A400固态硬盘的尺寸为:100mm x69.9mm x7mm。全身都呈枪灰色,并且在表面进行了细磨砂处理,四周可以看到四颗固定螺丝,其中右下角这颗被防拆保修贴覆盖住了。
正面的人像LOGO和Kingston字样,都采用了阳刻的方式呈现在表面。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因为反光的缘故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背部四个角落有四颗螺丝孔,(两个侧面也各有两个螺丝孔),是用来将其固定在机箱或硬盘位上的。
下方的铭牌上主要内容是:产地、型号、认证标志、容量等标识。
A400采用常规的SATA 3.0接口,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Gb/s,并且向下兼容SATA 2.0接口。短的接口是SATA数据线接口,长的接口是供电接口。接口标配是防误插设计,方向弄错的话是插不进去的。
A400的厚度是7mm,比四个一元硬币叠起来还稍微薄一点,可以兼容几乎市面上所有的笔记本硬盘槽。
A400的重量仅有41克,一枚一元硬币的重量是6克,也就是说重量和七枚硬币相当。
【产品规格参数】:
& 外观尺寸:2.5"
& 接口:SATA Rev. 3.0(6Gb/s)—向下兼容SATA Rev. 2.0(3Gb/s)
& 存储容量:240GB
& 控制器:2Ch3
& NAND:TLC
& 基线性能:数据传输(ATTO)240GB—高达500MB/秒读取和350MB/秒写入
& 功耗:0.195W(闲置)/ 0.279W(平均)/ 0.642W(最大)读取/ 1.535W(最大)写入
& 存储温度:-40℃~85℃
& 作业温度:0℃~70℃
& 尺寸:100mm x 69.9mm x 7mm
& 重量:41g
& 运行时的抗震强度:最大2.17G(7–800Hz)
& 非运行时的抗震强度:最大20G(10–2000Hz)
& 预期寿命: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100万小时
& 保固/支持:3年保固,提供免费技术支持
& 总写入字节:(TBW)5,240GB: 80TB
以上是我的电脑硬件配置,CPU是AMD Ryzen 5 1400,主板是华硕TUF B350M-PLUS GAMING,显卡是GTX660,内存是芝奇DDR4 2133MHZ 8G单条,硬盘是金邦ZENITH R3 240G、西数1T蓝盘和金士顿A400 240G,散热器是酷冷至尊B120L RGB水冷,电源是酷冷至尊MWE500,机箱是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 5。配置短板在显卡和内存,目前勉强够用,静待内存显卡跳水,使用操作系统是Windows10专业版。
通过SSD-Z软件可以看到A400固态硬盘的固件、序列号、控制器、能力、接口、速度以及其它的诸多信息。
软件介绍: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SSD固态硬盘传输速度测速工具。可以用它测出固态硬盘持续读写的性能,使用这款软件来测试,可以评估这个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好不好。
用金士顿A400(240G)与去年入手的金邦ZENITH R3(240G)进行对比(左图为金邦数据,右图是A400数据)。连续读写速度上,A400的连续读取数据要略微低上一点,写入数据则差不多;4K等方面,A400则明显高出很多,特别是4K 64线程一项,A400的写入速度差不多是金邦的三倍。最后得分,A400(240G)得分1161分,高出金邦346分。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软件介绍:TxBENCH是一款能够全面评估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测试软件,除了常规的持续读写和4KB随机读写外,它还支持定制化读写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自由定制队列深度,随机读写文件大小,持续读写文件大小以及负载压力,是否全盘等,功能强大。
读写方面,(上图为金邦数据,下图为A400数据),Sequential Max(128KB)QD32,两者相差不大;而Random Max(128KB)QD1,A400的读取速度比金邦快35.5MB/S,写入速度则快了120MB/S,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Random 4KB QD1的测试成绩,A400比金邦高出的不是特别多;Random 4KB QD32成绩中,A400的读取速度要略逊于金邦14MB/S的速度,而写入速度则要高出36MB/S。整体来看,总体质,A400还是要高出金邦 ZENITH R3不少。
将金士顿A400(240G)作为系统盘,安装玩Windows10专业版和各种驱动、常用软件和游戏,金士顿A400(240G)固态硬盘的开机时间为7秒多一点,而之前使用金邦ZENITH R3的时候,相同环境下,开机速度在10-12秒之间。可别小看这几秒,越是短时间就越难继续缩短,就好像金字塔一样,越往上就越小。
安装了固态硬盘的电脑,重新启动也就是一个扭头的功夫,就已经进入了系统。平时运行各种程序也都会更快,我平时偶尔会玩《英雄联盟》,在载入游戏资源的时候,固态硬盘的用户都是出现界面就已经100%了,只剩下传统机械硬盘用户还在慢慢读数百分比。什么,你说还是一样要等?但是爽啊!心态不一样的等待,居高临下看众生的心态等待,怎么能一样呢?!
【综述总结一下】
金士顿A400(240G)相比传统机械硬盘,体积小、重量轻,运行没有噪音,是传统机械硬盘无法比拟的。而且运行速度高,读写速度快,开机速度和运行各类程序的速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作为一款入门级的固态硬盘,与其它品牌的产品相比,有很明显的优势。而且作为老品牌产品,有一个好爸爸,就意味着售后有保障,三年保固期,足以让用户放心使用。如果非要找缺点的话,价格相对机械硬盘来说,是最制约其普及的因素。不过固态硬盘和机械键盘一样,都被誉为一旦使用,就无法回去的产品!用过的人自然知道有多么的神奇,还没有使用过的人,难道你们还不动心吗?你们不希望自己的电脑开机仅需7秒吗?那么,还买呢?还是买呢?还是买呢?双十一剁手已准备完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
> 详细页面
固态硬盘的好处是什么?电脑使用固态硬盘有什么用
来源:系统之家
作者:yunchun
  现在电脑都搭配SSD固态硬盘,给人的感觉是SSD固态硬盘,可以大幅提升我们电脑响应速度与缩短电脑开机时间。不少游戏爱好者非常关注固态硬盘这方面。尽管固态硬盘对游戏的速度提升没有帮助,但是对游戏的体验方面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尤其是中大型游戏效果更加明显,那固态硬盘玩游戏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下固态硬盘玩游戏的好处。
  固态硬盘玩游戏的好处如下:
  一、DIY硬件三大件的过饱和
  随着DX11单机游戏和各类大型网游的盛行,游戏运行对电脑硬件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但和四五年前不同,用高配的显卡和CPU来提供游戏的流畅感已经不是现今的主要问题。因为它们早已饱和。如何提升游戏载入速度,提升游戏效率成为玩家们新的思索方向。
  酷炫的机箱内 只有硬盘还是&老样子&
  二、硬盘的瓶颈时代
  内存、CPU、显卡相比10年前性能已经提升近百倍,而硬盘的传输速度却只有少量的倍增,不成比例的提升早已让普通硬盘无法负荷当下高速传输需求。虽然各家都有陆续推出高性能硬盘产品,但不足180MB/S的传输速度仍然无法给程序运行带来本质的提升。解决硬盘瓶颈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次对比的两位主角1T 7200转HDD 和 BIWIN CGB SSD
  三、SSD打破数据传输局限,为游戏载入提速
  SSD的产生就是为了打破硬盘数据传输的局限,极大减少大型程序载入时间,最为显著的是在大型游戏上的体现--可为大型游戏缩短33%的载入时间。对打算更换硬件来提升游戏体验的普通玩家而言,花费不下3000元换三大件,不如考虑只需花费几百元更换SSD更能解决实质问题。并且,对笔记本用户改善更为明显。
  换上SSD,为游戏载入提速33%
  我们选择当下几款主流的游戏进行一下对比测试,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SSD和普通硬盘二者在游戏中的对比性能。
  四、系统配置
  我们选用的是一套中档系统,和绝大多数玩家家中的设备性能相近,这样结果会更有代表性。
  测试电脑配置
  《极品飞车16:亡命狂飙》
  《极品飞车16:亡命狂飙》采用的是基于DirectX 10以上的寒霜2引擎,游戏画面和场景细节相比前作有不小提升,庞大的数据载入也会耗费更长的加载时间。
  极品飞车16中的泛光和阴影效果都有较好体现 但载入比较耗时
  游戏载入时间对比
  《极品飞车16》是公认的一款画质优秀的赛车类游戏,新游戏引擎的应用也使游戏载入速度相对较长。相对普通硬盘而言,BIWIN C8301给这款游戏载入提速不少,几近倍增的性能提升。
  《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
  作为现代战争的续作,游戏在首月内总销量即达到600万份。场景真实,情节连贯,由众多小关卡将故事串联起来,进入关卡前会先加载载入程序,播放过场动画。每关耗时约15分钟,加载比较频繁,太长的等待时间,往往会破款此类情节游戏的连贯性。
  画面很绚丽。&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一名大兵&
  游戏载入时间对比
  本人一直是《使命召唤》的忠实粉丝。《使命召唤6》不失为经典之作。因为6是由IW 4.0引擎优化话来,并结合精细建模和贴图,融入强化后光阴增强程序后使整个画面美轮美奂,细致的画面能让你误认为真的处身在沙漠之中。但带来的是超长的载入时间,15分钟一小关的载入没让我们游戏时少等,但这次没想到SSD给这款游戏的载入提升这么大。以 &救世主&这张地图而言,载入时间竟然快了2倍有多。看来SSD对部分游戏的运行有极大的帮助。
  《魔兽世界》
  风靡全球6年的网络游戏。不少的玩家,通过这个游戏认识了很多新伙伴,这不仅仅是在玩一款游戏,也是在建立一份信任和友谊。熊猫人即将开启,你是否已经磨利了武器,升级了设备,&为了联盟,为了部落&,与你的伙伴一起探索新的潘达利亚。
  &怒拳为谁握 护国安邦惩奸恶&&
  魔兽世界载入时间对比
  BIWIN C8302固态硬盘使《魔兽世界》载入时间缩短近50%,这意味着你可以更快的进入游戏与朋友们组队;即便意外掉线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战场;不必再担心出副本画面读出的时候已经被人打翻在地,因为你始终&快人一步&。
  BIWIN C8301固态硬盘,读/写速度达559MB/S和533MB/S,比硬盘快3倍!可为游戏载入提速33%,你将有更为连贯的游戏体验。C8301采用足容设计,比普通SSD容量多7%,你将可以装入更多你喜欢游戏程序。并且具备&0噪音&、&低功耗&等特点,即便处于特殊情况你需要在深夜奋战,也不必担心硬盘的噪音会打扰家人的休息。固态硬盘的高速读写性能确实对游戏载入有巨大帮助。提升程序运行效率,减少载入时间33%,这就等同于为电脑性能提升1/3。何须还要花费高昂的费用更换三大件呢?电脑升级,将硬盘升级为BIWIN SSD即可轻松搞定。
  以上也就是固态硬盘玩游戏的好处了。如还不知道固态硬盘玩游戏有什么好处的,可以参考一下上述的内容,你就知道固态硬盘玩游戏有什么好处了!
栏目热门教程
人气教程排行
热门系统下载
本站发布的系统与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2011 系统之家(www.xitongzhijia.net)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明显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