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指教那朝鲜战争停战理由声明联盟怎么停战了

美国参与过的战争--国际战争(中)
我的图书馆
美国参与过的战争--国际战争(中)
美国参与过的战争--国际战争(中)
国际战争--
& &墨西哥抗美战争 & &&美国独立战争 & & & & & & &&& 印第安人战争 &&&&&&& 美法准战争
& &美墨战争 & & & & & & & 美西战争 & & & & & & & & & & && 美菲战争 & & & &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香蕉战争 & & & &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朝鲜战争
& &越南战争 & & & &&&&&&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战争 & & 巴拿马战争 & & & & & &海湾战争
& &索马里内战 & & & &&& 波斯尼亚战争 & & & & & & &&&& 沙漠之狐行动 &&&&&&& 科索沃战争
& &阿富汗战争 & & & &&& 伊拉克战争&&&&&&&&&&&&&&&&&&&& 利比亚内战
朝鲜战争原是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日,得到默许入侵,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日,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日签署《》[1]。
“朝鲜战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
中国大陆称之为“朝鲜战争”,对其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部分称为“”。
朝鲜称其为“”。
韩国称其为“韩国战争”或“六二五事变”。
美国称其为韩战(KoreanWar)或韩国冲突(KoreanConflict)。此外,由于此次战争在和之间发生而不被重视,在美国亦将其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ForgottenWar)。
香港、台湾等地经常称之为“”。日本称之为“朝鲜战争”或“朝鲜动乱”。
主要是朝鲜与韩国。派志愿军支持朝鲜。以及、、、、、、土耳其、、菲律宾、、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第84号决议参战;苏联也秘密派遣了小规模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
参战国、主要指挥官及国家领导人
投入兵力(人)
毛泽东、彭德怀
杜鲁门、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
埃塞俄比亚
朝鲜人民军1948年2月起精心准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
武器装备:苏联向朝鲜人民军了以为代表的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
人员培训和配备:从1946年起苏联就培训了几千名朝鲜军官,每个师还配备了约15名苏军。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2月金日成命朴一禹(长期参与中国的革命活动)赴刚刚和平解放的北京找“借”原被称为“朝鲜义勇军”的两个解放军朝鲜族师(164、166师)。获得首肯后,大批曾在中国东北与关内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与内战、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朝鲜族官兵被充实到朝鲜军队中,这其中就包括令美军的将军。故至1949年朝鲜人民军的实力确实是韩国军队所无法匹敌的。同时,为保证军队的政治向心力,朝鲜人民军军官均由抗日老兵或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未与日本合作的人担任。
朝鲜10个师,前六个师,每师1.1万人,第7师1.2万人,第10师和第13师不足满员,每师只有6000人。第15师也是1.1万人。
2个独立团:约8000人;5个警备旅共18600人。
一个105装甲旅:120辆苏制T-34坦克。
一个独立装甲团:30辆苏制T-34。
火炮:600门。
飞机:180架。
战斗机:40架。
轰炸机:70架。
侦察机:10架。
总兵力:约13.7万人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64师”改称“朝鲜人民军第5师”。“166师”改称为“第6师”,“156师”改称为“第7师”。朝鲜人民军的第2师师长崔贤,参谋长许波,第4师师长李权武,第6师师长方虎山,第7师师长崔仁,第3师参谋长张平山,第3师16团团长崔仁德等人,多是在华担任解放军干部的朝鲜人。
中国先后入朝作战的有出自一野的有1军,出自二野的有12军、13军一万余人组成补训师参战,1954年随15军回国、15军、16军出自三野的有20军、21军、23军、24军、26军、27军。出自四野的有38军、39军、40军、42军、46军、47军、50军、54军。出自十八兵团的60军。出自华北野战军的63军、64军、65军、66军、67军、68军。这些部队先后入朝作战,包括空军和炮兵在内,总共先后投入的总兵力达近190万。
日,朝鲜越过三八线,掀起了为期3年的朝鲜战争。不久,中国人民介入朝鲜战场。1950年11月初,即志愿军入朝一周后,苏联空军参战。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与空军MiG-15多次与联军战机交战,在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绝大多数空战的区域。为避免因苏联参战而扩大战事,当时美国国防部长范登堡在发布会上解释道:“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空军强国。”
米格走廊中最神秘而精锐的力量是苏联与东欧地区的飞行员,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元帅负责向中国派遣航空兵师,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并严格限制其飞行员作战区域。其指挥官为空战英雄阔日杜布,许多飞行员经历过洗礼,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实际上,他们的指挥系统独立于中国军队,但是主要机场仍在境内位于安东附近。那里距离鸭绿江很近,在航程上比起从日本起飞的美军战机占上许多便宜。此外,美军明文禁止空军单位进入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的时间,这些机场的飞机可以自由起降与集结。美军飞行员曾经在访谈中提到他们在鸭绿江附近空域巡逻时能够远远看到机场的飞机循序起飞,集节编队完毕之后以高度优势进行空战。尽管斯大林要求严格保密,但联军其实自苏联加入空战的行列之后,很快自监听无线电通讯当中知道苏联的介入,不过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军方面也选择缄默的态度,以免战事扩大。
的有限区域以及大多数空战都集中在这个范围之外,显示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并没有失去对制空权的掌握,苏联与中国对于南下建立前进机场的意愿也不高,也造成双方都会到这个区域进行空战。以双方需要飞行的距离来看,美军的F-86平均停留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从战果上来看,美军的确压制住志愿军在朝鲜半岛使用空权的能力。然而经过长时间交锋,美军试图以轰炸切断中国军队运输线的战略企图,却最终未能实现。
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前司令员王海在其自传《我的战斗生涯》中写道:“朝鲜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2]
武器装备:韩国军队武器匮乏,没有成建制的炮兵部队,空军部队和坦克部队。
人员培训和配备:军官多为二战时期日本或国军事学校出身,如后任总统的朴正熙,历任师长、军长、参谋总长的白善烨等。
韩国9个师,每个师的兵力都不一样,其中以第1师和7师为最多每个师约9600余人,其次是第6师9112人,第2师约8000人,其余的3、5首都师均为7000人左右。而第8师不足7000人,只有6866人。
装甲车:约27辆。
火炮:约129门,
火箭筒:约1900具。
飞机30架:10架战斗机,10架联络机,10架教练机,无轰炸机。
总兵力:约9.8万人。
在战争爆发前,朝鲜和韩国方面的军事力量对比为:兵力2—1,火炮2—1,机枪7—1,半自动步枪13—1,坦克6.5—1,飞机6—1。
两方对比,朝鲜人民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值得指出的是,韩国军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韩国部队达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0万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
朝鲜战争美国动用了其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2483人;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动各种舰艇210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383架;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战场上飞机最多时达1700多架。
美军动用大量的精锐部队,有“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美利坚之剑”——陆战第一师,“滴漏器师”——美军第七师,“王牌飞行队”——航空兵第四联队等大量“王牌”。
美军使用了除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许多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战场兵力密度、空袭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兵力162708人,其中36,574人死亡,伤病103284人,失踪、被俘5178人。其死亡人数占侵朝“”死亡总数的94.16%。联合国在《纽约公报》上公布的数字是美军伤亡14万多人,日平均伤亡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3]
期间,美国时任总统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上同意将日本殖民
地——朝鲜半岛在“适当的时候”应实现独立。在日~2月11日期间,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签定秘密协议,会议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在上,斯大林曾经问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什么外国军队要进入朝鲜,罗斯福回答没有。
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由此演变后来朝鲜半岛分裂南北阵营的导火线。
三八线以北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人口的40%,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43%,人口占60%。朝鲜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南部则是主要的粮食产区。美国一开始在南部地区任用日本殖民时期的行政人员,激起了朝鲜人的不满,之后美国驻军开始使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美国人替代日本人,也受到朝鲜人的反对。
日,美国军政厅公布了12月27日由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签署的关于对朝鲜半岛进行托管和建立临时朝鲜半岛民主政府的《莫斯科协定》。
此时,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朝鲜民众,都掀起了(包括“反托管”运动在内),主张成立全半岛统一的朝鲜人自己的政权。美苏两国出于冷战需要也同时放胆对自己内的反对派进行了清理。
在北方,民族主义领袖因反对托管而被软禁,1950年被杀害;苏军在朝鲜平北龙岩浦镇压了右翼学生运动,在镇压了“反托管”学生运动;民族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被扫除干净,在北方政党几乎都是的共产党或团体,基本消除,不但是右派,在共产党内部也有清洗,玄俊赫的关西共产主义者以及、吴琪爕关北派,不是被暗杀就是被驱逐出党,他们的消亡正是由于反对路线有关。
在南方,1947年7月左翼民主派被暗杀,该派作为一支政治力量便不复存在了。朝鲜半岛的共产党各派解放后一度联合重建,但在美国占领军和右翼势力打击下活动空间越来越小,1946年年5月8日,美占领当局以“精版社伪币事件”为借口,取消南朝鲜共产党等左翼政党合法性,1947年南朝鲜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逃往北方,它在影响也就消失了。右翼民主党领袖人物宋镇禹,因为他宣称配合政府军的托管行为于1945年12月被暗杀(注:也有人认为是反对托管,但刺客留下杀宋的理由纸条,上面写着是杀宋是由于他赞成托管)。的“临政派”虽然一度得到广泛支持,但他密谋夺取南韩警察的管制权,遭到了失败,于是美国政府把他作为民族主义分子,排除在外,后被极右翼警察暗杀;于是美国要想扶植一位倾向于美国政府的代言人,只能是集团了。
由于两国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美苏联合委员会无法就朝鲜半岛如何组织统一选举达成协议。美国指责苏联在北方镇压右翼党派和反对派,而苏联则指责美国在选举问题上。有鉴于此,日,美国将朝鲜半岛问题提交联合国。主张联合国设立联合国朝鲜半岛问题临时委员会,负责观察、监督分别在南北朝鲜举行的大选,组成全朝鲜半岛的国民议会,由国民议会再召集会议建立国民政府。10月31日,美国避开安理会直接将方案提交联合国大会,尽管考虑到美国当时在联合国的“号召力”苏联持反对意见,但联大政治委员会仍以投票方式通过了美方的提议。
由不包括美、苏在内的9国组成“联合国韩国临时委会”(UNTCOK),监督建立全韩国议会并选举统一的政府。1948年1月,印度代表梅农率联合国委员会赴朝,安排统一选举事务。苏联禁止在北朝鲜进行此种选举,不允许联合国人员入境,他们只得在汉城考察后返回。日,联大临时委员会通过决议:“允许朝鲜人在尽可能到达的地方继续选举。”
日,在美国军警的严密戒备和监督下,南朝鲜(即后来的韩国)举行了单独选举。据10日夜各投票点关闭后的统计,南朝鲜800万选民中,大约85%以上的人参加了选举。选举的结果是李承晚以略优的优势当上大韩民国首任总统。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RepublicofKorea)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0月,苏联把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分裂,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当时朝鲜半岛总人口为3000万人,三八线以南人口约2100万,三八线以北为900万人口,北南双方各占面积为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6%和44%。1950年6月,南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发生军事冲突,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由此爆发。
1953年7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4]
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日大规模的冲突在“三八线”上爆发了。
日拂晓,战争全面爆发。朝鲜声称,“南朝鲜李承晚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这次战争是美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来说,是抗美卫国战争”[5]。后,随着档案的公开,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进攻。
由于当时韩国国防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日汉城(今首尔)就失守了。在撤退时,韩高层惊慌失措,将给炸了,把大批军队送给了朝鲜,更快瓦解了韩军抵御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金日成并未事先告知中国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具体的开战日期,因此中国大陆与美国一样,直到战争开始才得悉的。这也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朝鲜单方面“不宣而战”。[5-6]
日,美国总统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再度命令美国驶入、两个港口,在巡逻,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还向提交了动议案,在苏联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议中国代表席位被台湾国民党政府继续占有而缺席的情况下,以13:1(投了反对票)的情况下动议得到通过,但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曾向斯大林建议,苏联代表应于6月底前返回安理会,以便行使,反对联合国通过不利于朝鲜的决议,但被斯大林拒绝了。这就使联合国顺利通过了上述三个决议联合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防军均归驻日的美远东军指挥,为美军远东军司令。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在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7月24日占领;7月31日则占领了。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时美军第25师收到死守南方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实施风险很大的计划。
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此外,由于在二战后,美国为了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秘密和日本单独。在美国的的授意下,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秘密派出了扫雷部队,是二战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7]
美国原先将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计划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而有所改变。麦克阿瑟将军要求乘势追击,
将逐出整个朝鲜半岛。日,美国与总统杜鲁门都同意了麦克阿瑟的建议,但是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只有在中国和苏联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朝鲜。次日美军部队就逼近三八线,日韩国第一批部队终于进入朝鲜作战。
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将的部队以师为单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转交给朝鲜。1950年5月底,金日成派密使至北京,但毛泽东主席表示了对美国参战的担心,并在战争爆发后,仁川登陆前,多次提醒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指出仁川将会是美国登陆地点。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7月13日即成立,从河南抽调4个军及炮兵部队,开赴东北,增强边境防御。8月5日,毛泽东电告东北边防军领导,要求在8月底完成作战准备,在9月上旬能够出动至朝鲜参战。此时朝鲜人民军还在韩国一带作战,联合国军仅守住釜山防卫圈(仅占朝鲜半岛国土3%)一小块地区。
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中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9月30日,总理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美国部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前,周恩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
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前苏联解密档案表明,斯大林作为的首脑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做成最后决定。周恩来赶赴跟苏方讨论参战问题。日,中国政委员会主席奉命抵北京商讨朝鲜问题,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今辽宁),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十分顾虑麦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整个朝鲜半岛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到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如果朝鲜亡国,中国势必要让金日成在中国的东北设立流亡政府,但这对中国十分不利,因为将为美军侵犯中国东北提供了强有力的借口。同时,由于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国中止攻打台湾的渡海战役,让中国直接感受到美国的威胁。基于这些理由,中国政府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半岛,抗击联合国军。
决策形成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并初步拟定了“支援军”的名义。认为支援军,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让国际认为中国对美国宣战。因此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表示不是中国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愿意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总司令更打趣说:“什么志愿军,我就不是志愿的!”不过,即使是这样,当时的参战官兵对抗美援朝都抱着欢迎、积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志愿”。当时的口号是“!”
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推进。与此同时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日第38军率先从(今)渡入朝作战。[8]
[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日至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歼敌7.8万人。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被撤职,由侵朝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志愿军又取得第五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8.2万余人。
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美国在谈判桌上进行政治讹诈,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控制的三八线以北地区。以后朝鲜战场出现了谈谈打打的复杂局面。8月18日,美军集中8个师的兵力,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于9月29日发动了秋季攻势。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实行所谓“绞杀战”,对中朝人民军队后方和后方运输线实行大规模的日夜轮番狂轰滥炸,企图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前线粮食弹药的供给,迫使中朝方面接受其谈判条件。经过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到10月下旬便粉碎了敌人的攻势,共歼敌25万人。
,是指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声称美国利用炸弹和炮弹投放毒物、病毒、细菌;或利用化学药品、细菌对中朝战俘进行注射和试验的一系列行动。美国则全盘否认并主张邀请国际红十字会去中国与朝鲜实地堪察却遭中、朝拒绝。此事成为双方的宣传战。现有中国档案表明,最早发现美军投掷“细菌弹”的是位于朝鲜铁原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部队。日夜间,美国飞机多批在该军阵地上空低飞盘旋,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俯冲投弹。次日早晨,第375团战士李广福首先在驻地金谷里的雪地上发现大量苍蝇、跳蚤和蜘蛛等昆虫,散布面积约200米长、100米宽。(总后勤部: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专业勤务决397页,1987)随后,该团在外远地、龙沼洞、龙水洞等地也发现了大批昆虫,形似虱子、黑蝇或蜘蛛,但又不完全相似,散布面积约6平方公里,当地居民都不认识此虫。该军认为:“此虫发生可疑,数地同时发生,较集中密集大,可能是敌人散布的细菌虫”(第42军致志愿军司令部电,日)。但该军卫生科技术设备和水平有限,无法确认昆虫是否带有细菌。2月19日晚,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确定了六项计划要办的事情:一是加紧对前方送回的昆虫标本进行检验,作出结论;二是立即向朝鲜派出防疫队和运送各种疫苗及各类防疫器材;三是商请朝鲜政府先发表声明,中国政府随后也发表声明,向全世界控诉美国的罪行;四是向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理事会提出建议,发动世界人民谴责美国进行罪行的运动;五是指示志愿军进行防疫动员;六是向苏联方面通报情况,请求予以帮助(《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202页)。周恩来确定的事项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立即付诸实施。[8]
日,美军上将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6月23日,美国侵朝空军大规模轰炸了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7月11日,美国空军对北朝鲜和平城市平壤进行轰炸扫射。中国各地掀起了抗议声讨活动,揭露和抗议美国这一暴行。美国企图阻挠中朝战俘全部遣返,并对其俘获的中朝人员施行极其野蛮的摧残和迫害,引起了中朝人民的极大愤慨。1952年2月至10月,《人民日报》多次发表社论和声明,揭露和谴责美军迫害战俘的罪行。全国人民也积极掀起了抗议活动,要求全部释放战俘。
杜鲁门政府的另一个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的决策。麦克阿瑟不顾政治目标,而仅仅追求军事上的利益,这种行为其实会使任何一场冲突升级为世界大战,而这在核武时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轰炸中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军队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样知悉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数月英雄式的欢迎,但是这股热潮并未持续。麦克阿瑟因为与杜鲁门总统发生统帅权之争,并且主张将朝鲜战争扩大至中国,在日被杜鲁门解职,不过麦克阿瑟的主张并不是派军进攻中国本土,他所希望的是藉由海空力量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尽快妥协结束韩战。日五星上将应邀对国会作证时说:“赤色中国并非寻求主宰世界的那个强大国家(此处暗指苏联),坦白地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观点来看,这个策略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1951年1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后退,第四次战役的发动过于仓促,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志愿军放弃仁川和汉城,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北纬38°线以北。
更由于缺少现代化空军编制,使得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所谓前线与后勤的区别,整个战线几乎曝露于美军的狂轰滥炸,空袭猛烈之下,只能利用夜战突击、并利用夜间以大量民工抢修道路与桥梁,随炸随修,随修又随炸。战场上缺乏新鲜果蔬,志愿军普遍患有,更不利于作战。严苛的环境逼得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搭机返北京,直言前线之困难。毛泽东思考后向彭德怀提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但是志愿军仍然将联合国军阻滞在三八线附近。联合国军伤亡7.8万余人,志愿军与人民军伤亡5.3万多人,其中人民军1.05万余人。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至29日“礼拜攻势”结束,联合国军开始发动“第二次春季攻势”,逼进铁原、涟川。其中志愿军63军开始逐山逐水地死守,联合国军第二次跨进北纬38°线,
志愿军被迫全线后撤退约40公里以勉强阻止住联军的进攻,美军的弹药量是平常五倍,被称为“范弗里特的弹药量”,中国人民志愿军损失惨重,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为7644人,180师人员损失大部分为被俘,被俘人数约为5000余人。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也损失了8万多人。从此之后,双方转入战略对峙。
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9]
经历了一年的大规模冲突后,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在“”广播节目中提出双方进行停火谈判的建议:“目前最尖锐的朝鲜武装冲突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苏联人民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
日,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发表声明表示赞同,中国在当日《人民日报》中发表社论表示,“我们中国人民完全赞同这个建议”。
而美国总统杜鲁门则在参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说表示美国“愿意参加朝鲜半岛和平解决的谈判”。
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奉命通知朝鲜人民军:“我得知朝鲜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一个停止在朝鲜半岛的敌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的停战协议,并愿适当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我在贵方(朝鲜人民军)对本通知答复以后,将派出我方代表并提出一会议的日期,以便与贵方代表会晤。我提议此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日,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答复:“你在6月30日关于和平谈判的声明收到了。我们受权向你声明,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和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代表准备于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会晤。”这样,双方第一次停战谈判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了。
朝中方代表为:(朝)[10]、(朝)、(中)[10]、(中)[10]、张平山(朝)五位将军。
韩美方代表为:特纳·乔埃(美)[10]、克雷奇(美)、霍治(美)、勃克(美)、白善烨(韩)[10]五位将军。
朝中方提出三点建议:1、停火;2、恢复三八线为朝韩边界;3、外国军队尽快撤离。韩美方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要求将停火放置在朝中方控制地区。第一次谈判破裂。
为获得停战谈判的有利条件,联合国军和韩军于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别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分别进攻朝中方西线和东线防线。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转入防御,同时还遭到了洪水灾害,很多防御工事被毁。经过两个月的激战,联合国军占领了646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推进约2公里。李奇微意识到,“没有谁会相信凭我们手中的这点儿有限的兵力,能够赢得什么全面胜利”。于是,停战谈判在日重新恢复,地点改在了。[10]
日至11月下旬间,志愿军发起局部,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并巩固了开城地区的防御。
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及问题达成协议:“以双方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停战期间的非军事地区。如军事停战协议在本协议批准后30天之后签字,则应按将来双方实际接触线的变化修正上述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
上甘岭战役
日凌晨,联合国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发动金化以北的,[8]双方在表面阵地上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多次反覆争夺的结果,两方面皆死伤惨重。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岭上泥土平均被炸翻出至少3米。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队伤亡情况剧增,不过阻止了美军的攻击,更使美军伤亡情况剧增,环岭遭击毙美军遗尸超过千具以上。
在范弗里特不能夺得后,美军没有能力再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因美军已意识到最后仍要靠谈判才能结束战争。守住上甘岭上的中国军队,全体嘉奖为上甘岭英雄团,著名的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此战役为朝鲜战争中最激烈的一场战役。
由于双方的条件过于悬殊,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提到:“在这两年中,在双方的防御线上,密集地部署着200多万人的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的、最复杂的、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联合国军的防线由部署严密的火炮阵地、坦克群以及组成,数层阵地使其纵深达300公里,每一层防线都构筑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堑壕,每一层防线都制定了周密的空军支援预案,形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立体防御网络,这条防线被称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中国军队的防线上,数十万官兵开始建设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御工程,其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沿着对峙线自西向东,数百公里的防线上,深埋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网般四通八达,前沿的数十万中国官兵设施齐全地生活在地下,他们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进攻的敌人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国官兵被称之为‘闭居洞中的龙’。”[3]
日和31日,周恩来和金日成代表中朝方面先后提出分两步解决战俘问题的建议,主张在停战后双方立即遣返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而将其余战俘交给中立国以保证对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这一建议获得了全世界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日停战谈判恢复,日,战俘遣返问题终于达成协议。
但是日,李承晚集团在美国警卫部队未加制止的情况下,从战俘营赶走2.7万名战俘,强迫扣留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
日,朝中方面对这一挑衅行为严厉谴责,美国迫使李承晚做出今后执行停战协定的保证。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政府应允训练和装备20个师的南韩军队,提供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并签订军事协定。
日上午10时在,朝,中,美三方签署了《》[1]及《》的停火协议[11]。
日,美国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继续在韩国保留美国驻军。1954年4月在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而召开的上,未能就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达成协议。经朝中两国政府协商同意,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底全部撤离朝鲜。这一行动表明了朝中方面执行停战协定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诚意。[12]
1954年,苏联官员和在朝鲜半岛参战的各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但谈判未达成一个永久和平计划,未能解决朝鲜半岛南北统一问题,直到60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13]
1991年朝鲜和韩国签署了一项进行永久和平条约谈判的协议,1992年得到批准。但1991年朝鲜方面开始抵制军事停火委员会,中国于1994年退出该委员会。日朝鲜军方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朝鲜停战协定,将不再受军事停战协定约束。
2009年朝鲜军方和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声明称朝鲜“将不再遵守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长篇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志愿军功绩,授予661736名官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勋章及奖章[14]。日奥巴马在韩国演讲时称美国取得朝鲜战争胜利[15]。
美方数据:“联合国军”中美韩共死亡174415人,伤病数十万人,失踪及被俘数万人。其中,美军死亡36516;伤病103284人;失踪及被俘八千余人,占74.26%。在美军死亡人数中,陆军占68.44%,空军占13.06%,海军占8.30%,海军陆战队占10.20%。受“联合国军”指挥的韩国军队阵亡137899人,伤450742人,失踪被俘32838人共计621749人[16],韩国军民共死亡415004人。
中方数据:自日至日,朝中部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名,其中美军39万余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坦克3064辆,击沉击伤敌舰船257艘。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71.8477万人。加上朝鲜人民军日至日歼敌数,中朝军队共歼敌109.3839万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韩军66万余人,其余仆从军2万余人。[11][17]
联合国在《纽约公报》上公布的数字是美军伤亡14万多人,其中死亡美军36,570人,负伤10万余人次,扣除多次负伤后的负伤人数不详。“美国战役纪念碑委员会”在美国华盛顿“朝鲜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KoreanWarVeteransMemorial)作了说明54,246的美军死亡数字是全球的美军死亡。
据美国方面的数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美国军队共计战斗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830余人,负伤103248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踪推定死亡,写作MISSING或UNACCOUNTED FOR因此也可译为尸体未寻获,他们也算在三万六千余的总死亡中。共计损失169300余人。
战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认为,相对于韩国军队来说,美国军队这个统计数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差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属肯定会折腾,一折腾,舆论界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合众国政府极为难堪[18]。
韩国方面的伤亡数据最为混乱,根据一组数字,韩国方面包括军民共损失1312836人,其中死亡415004人[19],伤残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
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位是1,168,160人。而韩国军队的损失为984,400余人,其中阵亡227,800余人,负伤717,100余人,失踪43,500余人。这个数位与中朝方估计杀伤韩军的数位相差不算太远。但韩方另外的资料声称这其中包括非军事人员的伤亡数位而且现在韩国官方数字更正为62万人。
年间中国志愿军伤亡39万余人次,其中阵亡、病故171,687人,负伤22万人(扣除多次负伤人次),合计伤亡39万人,中朝军队伤亡总人数约63万人。[20]据不完全统计,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共伤亡36万余人,阵亡171,687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人员损失为:阵亡和事故死亡11.14万人、伤重不治2.16万人、负伤23.00万人、病亡1.30万人、生病43.70万人、被俘2.17万人、失踪0.40万人,伤亡总计38.2万人。[21]
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经过十多年全国范围的调查核实,截至2010年10月,共确认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在年间为国捐躯。[8]
韩国:阵亡137899人、负伤450742人、失踪24495人、被俘8343人;
美国:阵亡36516人(包括2830非战斗伤亡)、负伤92134人、失踪8176人、被俘7245人;
英国[22]:阵亡1109人、负伤2674人、失踪和被俘1060人;
土耳其:阵亡721人、负伤2111人、失踪168人、被俘216人;
澳大利亚:阵亡339人、负伤1200人;
加拿大:阵亡516人、负伤1042人;
法国:阵亡287人、负伤1350人、失踪7人、被俘12人;
泰国:阵亡129人、负伤1139人、失踪5人;
希腊:阵亡194人、失踪459人、共计653人;
荷兰:阵亡123人;
哥伦比亚:阵亡163人、负伤448人、失踪2人、被俘28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共计656人;
菲律宾:阵亡112人;
比利时:阵亡101人、负伤478人、失踪5人;
卢森堡:阵亡2人;
新西兰:阵亡33人;
南非:阵亡28人、失踪8人;
几方面数位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
朝鲜[23]:215000阵亡、303000负伤、120000失踪或被俘;
中国[24]:中国的伤亡数据统计:183108阵亡(其中34000为非战斗死)、383218负伤、25621失踪、21400被俘;[25]
美国统计的中国伤亡数字:阵亡400000人、负伤486000人、被俘21839人;[25]
苏联:在整个战争期间,先后有12个苏联空军师投入了空战,轮番参战的空军人数总计为72000人,1952年最多时达到2人。苏联空军的歼击机总共击落了1097架敌机,高射炮兵击落了212架敌机。根据看到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档案文献的统计数字,苏联航空兵在朝鲜损失了335架飞机和120名飞行员。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军人总共牺牲了299人[26]。
死亡和受伤平民总数:估计约250万人。
韩国:990968人;[27]其中373599人死亡、229625人受伤、387744人被虏或失踪。
朝鲜:估计约1550000人。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已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大屠杀。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比如。
朝鲜人民军方面,在战争初期占领韩国大部分领土后、以及美军仁川登陆后被迫撤离韩国时,在韩国各地区进行甄别,对韩国政府官员、军官、警察、宪兵、资本家、商人、知识分子、教师、记者、地主、宗教人士,以及上述人员的家属进行了大规模逮捕和处决。
由于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遭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抵制,北朝鲜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1950年和平建设时期所积累的社会财富消失殆尽。[28]这次战争使朝将中国牵连进来,将中国捆绑进了朝鲜的战车至今尚未脱离。但这次战争为随后20多年朝鲜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美国的军事开支扩大了4 倍,从1950 年的137 亿美元,上升到1953 年的528 亿美元。1950年6 月爆发的朝鲜战争的消耗,不到这个增加数的1/10,大部分资金的用途,都在于围绕苏联和中国建立新的军事基地,以及进行大规模汹涌澎湃的武器生产。五角大楼NSC 一68 号文件要求袭击“苏维埃的战争经济”,因为它把苏联国民总收入的13.8%都用于军事;到1953 年,美国的军费支出是国民总收入的14.4%(1953年,苏联军费支出是国民收入的16.2%),其中用于支撑朝鲜战争的大约仅仅1%。对于华盛顿来说,那次战争只不过是一台大戏的小插曲,真正的敌人不是中国人或北朝鲜人,而是他们在莫斯科的主人。曾经明确表示:朝鲜战争中的“主要麻烦”在于,“我们是在和一个错误的敌人打仗,我们打的是乙级队,而真正的敌人是苏联[29]。
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8]
由于朝鲜战争,苏联打消了会变成第二个的顾虑,[28]从1952年起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大陆建设全面的工业基础,这些援建项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几十个工业项目被合称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中国打下了、、矿山采掘、、、电力装备、制造、、、制糖、、、交通、兵器制造等全面的科研生产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开始了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建设道路,借助苏联的技术成功制造出核武器。
中国官方观点认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与西方列强(包括日本)的战争中屡次陷入惨败或极其被动的局面,朝鲜战争的结果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获得巨大威望,中国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就此形容:“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30]
中国的海军建设受到很大影响,外购英舰的希望破灭,于是不得已出天价购买苏联旧舰。[31]
沈志华认为毛泽东从战争时期的国内政治运动中发现大规模对实现各种目标很有用,从此在之后的施政中屡屡能见到这种模式。[32]
1954年赫鲁晓夫来华谈到撤旅大苏军基地事项,毛泽东说:“我认为苏军在这个时候撤走是不合适的,美国人可能会利用这一机会发起进攻。”后经赫反复劝说才同意。[33]
其后的影响是,中国被长期孤立,美国从而保护,使中共失去了攻占台湾的机会;也间接让重新崛起,使日本免于的惩罚;虽然蒋介石在开罗会议愿意中美共管()[34],美国基于战略目的[35]将其交予日本[36],同时也一并移交,形成今日的主权争议;,中国得不到国际社会支持;在眼中,北韩在战争后,金氏实行世袭专制统治,使人民贫穷封闭落后,中国阻碍了韩国统一,因此对中国相当仇视;在周边国家蔓延。
对当时迁移到的政权而言,朝鲜战争的爆发延迟或阻碍了人民解放军攻台。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战使得美国认识到台湾对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将台湾重新纳入防御体系。日后签订的《》即是基于朝鲜战争的影响。美国也因此改变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继续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唯一合法的中国政府,及支持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国民党政权因为朝鲜战争获得美援,帮助了台湾当时的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国军的战力。美国总统派遣巡逻,吓阻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兵的战俘在遣返目的地中选择台湾后,则大大鼓舞了国军士气,因此朝鲜战争也被称为“的”[37]。此外,国民党政权曾有意派遣参与朝鲜战争,帮助韩国击退朝鲜人民军,而也有意将战事扩张至中国本土,希望能让中华民国得以,但是被美国杜鲁门、韩国李承晚以及部分国家反对,所以国民党政权改为以提供物质帮助美韩等国,击退北朝鲜的南下进攻。此外,由于大量士兵投入朝鲜,联合国军内缺乏熟知及中共军队的人才,因此国民党政权提供了国军及驻韩大使馆部分人员协助、喊话、制作、审问志愿军。
朝鲜人民军进攻韩国[38]
美国的第七舰队驶进台湾海峡,军事介入台湾海峡
朝鲜人民军攻克韩国首都汉城(即首尔)
美国纠集15国,组成以美军为主并由美国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
1950年8月中旬
朝鲜人民军将美韩军驱至釜山一隅,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90%的土地
日16时40分
美国P—51型军用飞机2架,侵入安东市浪头机场上空,扫射2分钟,打死机场工人3名,打伤19名,击毁卡车2辆[39]
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并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美国空军归咎于飞行员导航错误),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美国B—29型轰炸机1架,侵入宽甸拉古哨上空侦察,继而飞抵安东市区上空,在振安路一带投炸弹12枚,炸死居民2人,炸毁房屋28间,震坏800余间的屋瓦和玻璃,炸毁菜田3330平方米[39]
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发表声明:美军过线,中国决不会
联合国军收复汉城
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后的出兵决定。3日,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
联合国军攻克朝鲜首都平壤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
日-11月2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清川江
日-12月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复平壤
联合国军撤至三八线以南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克汉城
联合国军第二次收复汉城
麦克阿瑟被免除最高司令官职务,李奇微接任
日-5月23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
苏联副外长马立克建议停火
双方在开城开始停战谈判
日-9月18日
联合国军发动夏季攻势
开城谈判中断
日-10月22日
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
开城停战谈判恢复
1月,中国称“美国侵略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撒布大量带有、、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所谓的细菌战从根本上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但美国予以否认[8]
李奇微离任,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停战谈判中断
联合国军发动金化攻势
日-11月25日
上甘岭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夏季攻势
双方就战俘安排达成协议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
板门店双方谈判代表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
停战协定签字,朝鲜战争暂停
中朝两国政府发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年内全部撤出朝鲜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于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首批于3月15日动身回国
志愿军总部官兵在司令员上将、政委上将等率领下启程返国
志愿军总部公报: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
美国曾考虑使用核武
原子弹是美国人手中掌握的一个重要的威慑武器。早在1950年7月中旬,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提出,如果中国或苏联军队在朝鲜参战,美国应该使用原子弹,并认为这可以取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11月2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应着手研究对朝鲜、中国东北以及内陆实施核打击的目标问题,他们认为倘若中国全力以赴地进行干预,那么使用原子弹是必要的。与此同时,美国有关部门就可能使用原子弹的数量、目标地区以及使用时间和运输方式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当然,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40]
最后,停战谈判阶段,面对美国的核压力,中国领导人表示蔑视和怀疑,美国根本不会真正使用核武器,无论是在朝鲜还是对中国大陆。首先,敌人若使用原子弹,会引起全世界人民公愤和反对,会受到全世界的人民的谴责。其次,由于志愿军处于宽正面作战,当时敌人的原子弹不多,可能不敢运用。再说,原子弹已经不是美国独家所有,美国的人口、工业密度集中,真打起来,苏联原子弹对美国的威胁要大得多。
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为资本主义的南越()及对抗的北越()及“”(又称越共)的一场。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也是中的“一次热战”。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将战争扩大。在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最终打败了南越军队,攻占了全越南。
越南战争VietnamWar(1945年—1979年)有多种解释,包括法国的越南战争、美国的越南战争、越南内战、中国的越南战争等,一般情况下是指其中最著名的美国的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
美国的越南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战争是冷战下的一次实战,希望统一越南的越南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支持下,推翻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庭艳的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越南共和国。最后美国因为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渐将美国国防军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
越南在爆发前是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城市河内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则支持越南末代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建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国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法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1945年—1955年国际社会称为第一次,越南称为抗法救国战争,中国称为战争)。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中赢得对法国国防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国。根据瑞士(1954年)的决议,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越南共产党执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统治之下。1955年在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南越)。瑞士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
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开始将东南亚国际联盟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政府害怕民主选举将使的影响进入越南共和国政府,因此越南共和国得到美国的支持,吴廷琰在越南共和国实行美式民主、法治的资产阶级执政,这也使越南民主共和国走上推翻越南共和国之路。越南民主共和国实现了大规模的,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越南共和国人民的恐慌。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越南全国举行选举,社会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不可能允许美式民主选举在越南民主共和国举行。)最后,美国和两个越南都没有签署协定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一样。
“越南共和国总统”(名义)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
四阶段(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琰担任总理,建立亲美民主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共产党。
第二阶段: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军队,以游击战对付北越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北越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廷琰,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结束。
第四阶段:
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和出于人道主义,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日,美国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越战争到此结束。
第五阶段:年。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5.6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2]
1959年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推翻越南共和国,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越南共和国,组织武装颠覆越南伪政府。1960年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支持推翻越南共和国政府的各组织组成,实际上由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控制。同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和都需要在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对越南共和国进攻。
1961年6月美国总统和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在首都维也纳会面。苏联国家主席赫鲁晓夫肆意欺凌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德国首都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苏联国家主席赫鲁晓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8月在一夜间修成,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试验。严峻的形势使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局势(语)。”这时候的战争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实战。美国总统肯尼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的决心。同时认为,战争最好遵循朝鲜半岛模式,只局限在通过代理国使用常规武器,作为减轻美国和苏联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
此时,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腐败导致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的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扩大势力。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的政府,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一支美国国防军特种部队进驻越南共和国,开启了美国国防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南战争开始的标志。
南越国防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游击队的越南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为了阻止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物资和人员支持,越南国防军海军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沿岸海军基地进行打击。美国海军也派出舰艇协助,进行支持,即靠近越南民主共和国,挑起沿岸设施使用雷达从而暴露位置,由越南国防军海军炮火予与摧毁。日一艘在靠近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的海域进行特种支援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越南人民军鱼雷艇攻击,并在附近的支援下击沉其中一艘。8月4日马多克斯号与TurnerJoy号往北航行时,后者被追踪并宣称受到攻击,两艘船随即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以轰炸越南人民军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著名的事件。
越南战争的重大分水岭。越南民主共和国和美国与越南共和国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越南人民军和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对多处美国军事基地发动了袭击。越南人民军第325师进入越南共和国领土集结,标志着越南人民军对越南共和国的公开武装颠覆。美国政府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攻击了位于公海上的美国军舰,但并未提及他们的任务。于日通过北部湾决议案,授权总统以他的判断动用包含武装力量在内的一切行为来应付此事件。这事实上给予了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而他个人虽然一开始并不愿意派兵参战,不久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依旧无可避免的不断攀升。1965年二月美国国防军在Pleiku的军事基地遭到袭击,美国空军随即发动第一次报复性打击。3月8日3500名队员在越南共和国登陆,成为第一批进入战区的美国国防军战斗人员。7月24日一架F—4C被射下后,林登·约翰逊总统将美国驻越南部队提升至十二万五千人;翌日美国国防军第101空降师的四千人员进入越南。11月27日,要求提升美国国防军数目至四十万人以便执行计划中的大规模扫荡行动;到了年底,美国国防军在越南的数目已高达十八万四千人。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达四十二万九千名美军士兵驻守在越南。
正当美国国防军数目不断增加的同时,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五千五百名士兵发动了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规模陆地战;在空中支援并一场大规模炮击下,美国国防军成功摧毁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VanTuong的基地。同年11月14日星期日早上10时48分,美国国防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的三个营和越南人民军第66团在德浪河谷相遇,越南人民军有2000人驻守,是奠边府战役的精锐之师,于是爆发美国国防军和越南人民军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3天激战后,越南人民军阵亡1037人,美国国防军阵亡234人,以平手收场,但越南民主共和国将越南共和国分为两段的计划也因此失败。这两场战役使越南民主共和国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国国防军进行正面冲突,改而采取恐怖袭击的办法。
空中作战也同样的大规模提升;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大规模轰炸。然而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所有轰炸行动与目标都由美国政府进行严密的控制,每日的轰炸目标的选择由美国国防部和美国总统府来规划,前线指挥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加以修改。偏偏美国国防部与美国总统府非常担心波及中国或是苏联派驻在当地的顾问而引发的正面战争,对于轰炸目标的选择与交战规则有非常多的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与美国追求的战术或是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例如,美国国防军在未经批准下无法攻击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用机场,即使看到地面越南人民军空军的战斗机在准备起飞也不行。
因此,旨在阻止越南民主共和国对越南共和国武装渗透的滚雷行动在这种绑手绑脚的指挥下,几乎无法发挥功效。石器时代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工业大多已地下化,剩下来的目标因有中苏两国的人员在附近而安全无恙;同时,因为不能攻击苏联与中国的船只或运输部队,使越南民主共和国能顺利的接收他们提供的军用物资而武装起军队。就这样,越南人民军司令员依然将他手下的部队以惊人的速度武装渗透越南共和国;整团的越南人民军分散进入,顶着空袭,进入越南共和国集结。
,成功获得大规模增兵的美国国防军驻越南最高司令官威斯特摩兰将军发动了一系列“搜寻并摧毁”的行动。他相信如以时那样,以大规模消耗敌军人力,越南民主共和国最终将被迫认输。同时,越南人民军则执行武元甲的消耗战略,在精心准备的下吸引美国国防军进攻,激战至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撤离战场。越南民主共和国已做好准备承受巨大的伤亡,并且坚信无限制的消耗战最终会迫使美国国防军撤出越南。
此时不论是威斯特摩兰将军或美国政府的政治人物都不断表示美国国防军正在取得胜利。但战术上的胜利无助于改变美国的困境。因此,美国开始透过越南国防军比一些美国国防军来进行和平化政策,希望加强对已控制住的农村地区的执政及社会治安,避免再度被越南人民军和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渗透。然而,越南国防军的腐败及对平民的残暴使该政策基本上毫无进展。
为了吸引越南人民军进行正面战斗并阻止物资不断透过胡志明小道进入越南共和国,美国国防军决定投入大量部队进入溪山军事基地,依照计划这将迫使越南人民军发动一场类似1858开始的法越战争。当双方都大举加强自己的阵地后,不断的炮击使战场变的如同时的壕沟战争;于是美国开始动用庞大的空中火力,越南人民军在攻势被击退三次后,决定开始撤离战区。在中,美国强大的后勤力、、空中力量等,以数百的伤亡消灭了数倍的敌军。然而事实上,这似乎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了使美国分心的结果;因为美国国防军高层注意力几乎都在溪山,以致于对接下来的恐怖袭击(春节攻势)几乎完全没有准备。
1968年1月底,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恐怖袭击(春节攻势)。超过8万越南人民军和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对越南共和国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袭击。然而越南共和国人民却没有如预期的发动大规模动乱,使越南人民军在遭受美国国防军压倒性传统武力的打击下,大部分的攻势都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内被击溃,但在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中维持长达三天,越南的传统首都激战持续一个月。美国国防军溪山军事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在春节攻势,越南人民军遭受约三万余阵亡、四万负伤的沉重打击;但到了5月,他们就恢复了进攻能力。恐怖袭击(春节攻势)的惨烈状况在美国公众中造成了震惊,林登·约翰逊总统和威斯特摩兰将军一直宣称越南民主共和国在节节削弱。并承诺战争会在短期内结束。但恐怖袭击(春节攻势)表明越南民主共和国依然具有巨大的军事力量,越南战争的结束依然遥遥无期。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上的失败,却同时是精神上以及宣传上的胜利,使恐怖袭击(春节攻势)成为越南战争中的转折点。美国政府高层内部因为恐怖袭击(春节攻势)而失去战意。当威斯特摩兰将军计划动用二十万六千的增兵以完全消灭敌军的要求被泄漏出去时,大众更是普遍认为这是美国驻越南部队的濒死挣扎,最后迫使原本同意增援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放弃增援。日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发表演讲,终止滚雷行动,表示美国国防军将逐步撤出越南,并宣布放弃竞选下任总统。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将军接替威斯特摩兰指挥美国驻越南部队。
另外,受美国政府邀请的政府,也从1965年开始派(韩国海军陆战队第二旅)、白虎(韩国第9步兵师)、猛虎(韩国首都师)等战斗部队,到1973年的九年间一共累计有三万以上的韩国士兵参加了越南战争,最多时有五万人在越南。其中4687人战死,射杀了四万多名敌军和平民。为了支付韩国的国防开支,美国向韩国提供了10亿美元左右。韩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派兵国家。
另外美国的太平洋盟国,包括、等国家,以及当时的国民党当局或多或少皆有间接介入战役。较广为人知的是,美国国防军曾由中华民国抽调空军F—5战斗机进入越南,并于中华民国台中市派驻F—4中队填补,当时中华民国号称东南亚最大的,亦是为支援进行轰炸而构筑的机场。此外,中华民国的军事顾问、电子作战以及特工在越南共和国亦十分活跃,为此中华民国驻越南共和国大使馆亦曾遭受攻击。一般皆相信,中华民国派出少量的特种部队入越参战,不过规模和次数都不大,亡1人。
美国亦曾要求派遣一支1500人的雇佣兵部队参加越战,但遭到了英国的拒绝。原因是英国在战争中失败后,当时的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尽量避免在国际上直接参与任何冲突。
美国在欧洲的另一个盟国—,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这次找到了绕过宪法禁令的机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瞒着老百姓,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2500名德国军人,包括12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小规模的反战运动1964年在大学的校园开始,同时发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学生行动主义。人口数量庞大的婴儿潮一代也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反战运动的成长也要部分归因于广泛的电视新闻报道,使得大学年龄的美国人比以前几代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关战争的信息。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解放,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上千的年轻美国男人选择逃往或,以躲避征召的风险。当时,全部适龄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适龄男青年还没有达到投票年龄和允许喝酒的年龄,各个地方的挑选服役系统办公室(“兵役局”)没有明确的兵役豁免方针,因此可以很宽松地决定谁需要服役,谁可以得到豁免。
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产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年轻男性的生日决定了他征召的相对风险(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处于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轻人被强迫在军队中拿生命冒险,但却没有选举权,不允许喝酒,这种情况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国范围内降低投票年龄,在许多州降低了饮酒年龄。
日,美国总统赦免了多数在越南战争中逃避服兵役者。
1969年,成为美国总统,表示要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让美国国防军逐步撤出越南,并于当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国国防军。但在美越四方谈判进行的同时,越南战争仍在继续。1969年3月美国国防军开始秘密轰炸柬埔寨国内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基地;5月汉堡高地战役爆发。日柬埔寨的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的政府并成立邪恶的;5月在高棉共和国的默许下,美国和越南共和国侵略高棉共和国,进攻那里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基地。到1971年美国国防军死亡人数已超过4万。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了几乎全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国防武装力量,发动了比
1968年恐怖袭击(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袭击(复活节攻势)。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下令美国B—52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全面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袭击(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超过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接任越南人民军司令员。此次袭击(复活节攻势)的失败,美国B—52战略轰炸的威力,以及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中国和苏联的压力迫使越南民主共和国回到谈判桌前。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共和国)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3]
1968年10月,美军宣布停战,从1969年开始美国国防军撤出越南,但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的战争并未结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军事袭击依旧在进行,越南民主共和国重新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1975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从复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恢复过来,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攻势。短短几个月内,越南国防军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继陷落。4月越南人民军发起春禄战役和,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以防止南越国防军能重新组织起新的防御和反击。
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几个小时,美国国防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而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结束的标志。同日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陷落,越南人民军攻陷了美国驻越南共和国大使馆和越南共和国总统府,越南共和国政府覆灭(日越南共和国覆灭日)。同年,和柬埔寨人民军于日成立柬埔寨民主共和国,也在老挝建立了,越南战争以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越南共和国覆灭成立而结束。
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统一越南共和国,定国名为:,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被更名。数万名越南共和国支持者被处决,更多人被捕。越南共产党取得政权并统治至今。
对越战的评论美国主要有四种流行的看法,可分别由四位政治人物和学者来代表:
第一个是当时主导越战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越战结束十六年后,他痛苦地回忆说,美国人打败了,主要是因为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为此他深感内疚,甚至在电视上当众留下了忏悔的眼泪。他在麻州威廉斯学院的一次专门讨论越战的讨论会上,又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一再强调他当时作了令他遗憾终身的错误决策,并告诫美国当局和美国人要汲取教训,切勿在亚洲轻易用兵。
第二个是约翰逊总统的国防部长克里福德,他回顾说美国之所以失败,主要不是因为美国没有全力参战实际上除了原子弹没有动用外,什么高尖端武器都动用了,共计派遣了二百五十多万人到越南,其中五十四万多为地面部队,死了五万八千多人,伤了十多万人,总共消耗弹药七百六十万吨(相当于二战时的三倍),耗费近三千亿美元,打了十年之久,所以不能说没有尽力、不能说美国出卖盟友,只是因为美国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贪污腐化内斗不已、军心涣散兵无斗志,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第三个是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的国务卿基辛格。他说美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运动使美国全国意志无法集中、思想无法统一,以致社会陷于混乱,政府陷于瘫痪,无法有效运作。
最后一个是麻州理工学院的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教授。他认为越战是美国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侵略扩张的战争,是一场不义的战争,必然遭到越南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所以难逃失败的命运。[4]
1961年5月美国在越南共和国发动特种战争。
1963年11月在美国策划的军事政变中,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被击毙;和阮庆先后当选总统。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开始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
1965年3月美国国防军在越南共和国岘港市登陆,把越南战争升级为以美国为主的;6月越南共和国军人发动政变上台,成立,任越南共和国国家领导委员会主席。
1967年4月越南共和国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9月阮文绍当选越南共和国总统。
1968年3月美国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5月越南民主共和国和美国在法国首都巴黎开始举行会谈。10月美国全面停止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和美国的会谈扩大为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共和国的四方会谈。美国在越南共和国开始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宣布成立以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临时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去世,当选主席。
日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美国、越南共和国签署《关于在越南战争结束、恢复和平的协定》;3月29日美国国防军完全从越南共和国撤出。
越南战争历时30年,美国3.8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耗费4450亿美元;越南战争给美国人民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美苏争霸的格局因此而向有利于苏联的转化。
日越南人民军解放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越南共和国覆灭,越南战争结束。
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越南统一。
越南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日至日的战争中造成了800万平民的死亡。战争结束时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100万孤儿、200万、50万残疾人、70万妓女。但这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中国和柬埔寨发生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世界的隔绝导致、通货膨胀;1970年代后期超过400万的越南华侨华人和支持越南共和国的受难者乘小船逃离越南。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战争初期国防开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为10%以上。与此同时,两年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年12月经济才得到复苏。
柬埔寨战前的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的政府一直在各国之间努力维持柬埔寨脆弱的独立地位。高棉共和国的成立与美国和越南共和国的侵略把柬埔寨彻底地卷入了战争。柬埔寨共产党领导的柬埔寨人民军乘机建立了柬埔寨民主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柬埔寨民主共和国发动,2万平民死于该运动其中包括越南公民。由于柬埔寨民主共和国政府的政策失误不仅造成了国家动荡,越南出于建立的战略,应流亡在越南的柬埔寨共产党叛徒的邀请,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国并成立,柬埔寨共产党领导柬埔寨人民军则发动抗越救国战争。
中国是越南民主共和国最主要的支持国和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再加上社会制度的因素
,中国援助越南800亿元人民币,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国,出于担心国家利益受到中国和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的损害,越南倒向了苏联。日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破坏了东盟国家的局势,中国于日发动教训越南。[5]
1975年西贡沦陷后,越南人民不断乘船来港,在同期推行第一收容港政策,指定香港须首先接收越南难民(港府称越南船民)。1978年汇丰号事件后,殖民地政府在香港多处地方设立越南难民营,大型难民营包括望后石及(今),此后不断有越南人偷渡来港,当局与越南交涉,并遣返越南难民直至2000年望后石难民营关闭为止。
由于越南难民背景不同,香港政府懵然不知而让北越及南越难民在同一难民营内生活,亲共的北越人和反共的南越人曾多次在难民营内进行打斗,更试过出动驻港英军镇压。由于有部分难民营设置在居民区附近,香港人对经常生事的越南难民反感,越南人在香港的形象十分低落。至今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仍拖欠港府的越南难民处理经费。
脍炙人口的“”广播亦是越南难民潮的产物,当时殖民地政府为防止更多越南人来港,实施甄别政策以减少越南难民对香港的负担。直到今天,因为越南难民问题,香港仍然对越南人实施严格的出入境管制,包括禁止他们参与专才计划。
如同,越南战争成为了冷战中东西两方新武器、新战术的试金石,并且由于美国的直接参战,对美军1980、90年代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第一场大量投入进行作战任务的战争;美军利用直升机快速起降与起降场地需求小的特性,发展出利用直升机快速移动部队,进行敌后奇袭的空中骑兵战术,在战争期间发挥出相当的效力。此后,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对直升机的倚重进一步增加,直升机几乎成为美军的典型战术,不过,美军直升机在越战后期的损失率节节高升,也显示出直升机在战场的脆弱性。
常久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越南丛林与农田密布的地型限制了美军装甲、坦克部队的运用,而大大削弱了美军在传统武力上的优势。此论述再加上1973年中装甲部队为阿拉伯国家装配的俄制重创的战例,成为了70年代后风行一时的“坦克无用论”的理论依据。然而在实际上,美军装甲部队在越南的布属与活动受到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的大,更甚至在某些行动中大规模的使用装甲部队作战(如在1965年扫荡三角洲时,就曾大量投入新式的装甲运兵车,对缺乏重武器的当地北越军造成很大的冲击),美军装甲部队在越战期间的缺乏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战对手装甲兵力上的不足与节制性的运用;直至美军撤出后,军的装甲力量才出现长足的成长,不但在越战末期与南越军发生过大规模的坦克对战,同时也在1975年最后的攻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角色。
越南上空的空战也对美军战机发展带来影响,美国海空军在质、量上均优于对手北越空军,但在战争的头几年间却无法在空战中取得优势,甚至付出了近乎一比一的难堪交换比。美军战斗机部队的拙劣表现之原因在于,作为海空军主力的早期型幽灵式战斗机因为当时流行的武装全导弹化概念而未装置,而当时导弹的准确性又难以保证,导致美军飞行员时常出现导弹失灵/脱靶后无法还手的窘境,而美国飞行员教育因全导弹概念而轻视,编队战术上也较为僵化,结果使重型的美军战机在面对北越相对轻巧的战机时陷入苦战。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美军开始在F-4E以后的各型战机上重新加装机炮、加强飞行员的缠斗训练及获得可靠性较高的空对空导弹后,美国部队才得以夺回越南空战的优势,将敌我交换比拉大到一比三。此外,北越空军轻型战机在战役期间的活跃表现,让美军出现了名为的战术、设计概念,从而催生出战隼式战机。
东西方的轻兵器代表和也在越战中被广泛投入(至今其衍生型仍继续在各国部队中服役),自动武器的参战使单兵火力被提升到二战时期的数倍─这对广泛以小股部队甚至单兵进行游击、骚扰战术的北越方面带来的优势尤其明显。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主要是步兵)在越南被投入一场没有决定性的正规会战、由大量的小部队交战与搜索构成的“非正规”战役,而这种战争模式中所需求的战技(诸如侦搜、班─排级的战斗教范、丛林-住民地战斗)多是过去美军所忽略的。
同时,美军当时大量征招大专学生担任的制度,也产生了大量不适任的基层干部;越战的教训无疑使战后的美军更重视相关的训练(其中尤以作战方面获得长足之发展)。此外,也首度在越战期间被美军大量发配座为单兵防护装备。
战后创伤综合症(PTSD)也因为越战返国军人所出现的问题而广为大众所知,因而促进了日后对战争的研究与发展。
为打击越共部队,美军通过喷洒来破坏赖以隐蔽的丛林。所使用的有粉剂、绿剂、紫剂、蓝剂、白剂,以及最主要使用的,对于美国使用这些武器是否违反战争法尚有争议,反对者认为落叶剂并不是直接针对人员的致死性武器。 2006的一份报导称,约有400万越南人受到化学污染的危害,在越南南部某些地区污染物的含量甚至达到了安全标准的10倍。不过美国政府尚未承认橙剂和各种健康问题有关。
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600000人受伤。
中国:参战17万人(1969年),1146人死亡,60000受伤。
苏联:参战3000人,16人死亡。
共计死亡:1177462(最高估计)共受伤:604200人以上。
美国:参战650000人,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伤、1687人失踪。
越南共和国(南越南):120万军队;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计)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1170000人受伤。
韩国:参战53000人,5099人死亡、10962人受伤,4人失踪。
:参战7672人,521人死亡、3000人受伤。
:参战10450人,1351人死亡、5000人受伤。
:552人参战、37人死亡,187人受伤。
中国台湾:参战人数不详;1人死亡。
老挝王国30000人死亡,受伤不明。
总计:315384人至412000人死亡,1490000人以上受伤。
越南平民死亡:200000人至2000000人(估计)
柬埔寨平民死亡:200000人至300000人(估计)
老挝平民死亡:20000人(最少)
总计平民死亡:42万人—250万人
战争总计死亡:1912846人—3992846人(估计)[6]
越战不仅对于世界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形成了一阵冲击波。在越战结束后的1960年代开始一直到初,以越战为背景的作品层出不穷,包括电影、电子游戏等。
《越南大战》GreenBerets(1968年)
《出租车司机》TaxiDriver(1976年,和经典合作)
《》ApocalypseNow(1979年,戛纳电影节)
《》TheDeerHunter(197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2》FirstBlood2()
《第一滴血4》FirstBlood4《》Platoon(198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HamburgerHill()
《》FullMetalJacket(1987年)
《》Bat*21,()
《》MissSaigon(1989年)
《七月四日诞生》BornontheFourthofJuly(1989年)
《》Heaven&Earth()
《》ForrestGump(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Weweresoldiers(2002年)
《穿越宇宙》Acrossstheuniverse(2007年)[7]
《》系列Vietcong
《战地风云:越南》BattlefieldVietnam
《重返狼穴3:越南视线》
《越南地狱》
《7:黑色行动》
《:越南67》
《弹震症2:血迹》
《战地:叛逆连队2—越南》
《》CatShitOne
《进军歌》杜友益词文高曲军团,
为国忠诚,
崎岖路上奋勇前进。
枪声伴着行军歌,
鲜血染红胜利旗。
敌尸铺平光荣路,
披荆建立根据地。
永远战斗为人民,
飞速上前方。
保卫祖国固若金汤。越南军团,
旗标金星,
指引民族脱离火坑。
奋起建设新生活,
打破枷锁一条心。
多年仇恨积在胸,
为了幸福不怕牺牲。
永远战斗为人民,
飞速上前方。
保卫祖国固若金汤。[8]
越南战争开战伊始在美国就备受争议。这部饶有兴味的历史著作清晰地讲述了美国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就卷入亚洲中南半岛事务,并且深刻探究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运动在亚洲蔓延的种种复杂动机,书中向我们揭示了几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4年决定向南越提供援助,而在1965年约翰逊总统却下令发动战争;为什么北越虽然在1968年的春节反击战中失败但最终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美国到底从越南战争中学到了什么。本书全面介绍了这场曾让美国付出57000多条生命的地区冲突,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这一美国历史上失败的战争。
作者:莫里斯·艾泽曼
第一章美国与越南:错过的诸多良机 亚洲与太平洋,1948
第二章美国历时最长的战争的背景 北越与南越,
第三章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原因:汤姆·多利医生与发生在越南的善恶之战
第四章肯尼迪的战争: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的反思
第五章约翰逊的战争:64年的“和平候选人”—林登·约翰逊
第六章骑虎难下:胡志明小道,1965
第七章越南战争中的美国步兵鲍勃·克雷与美国的痛苦记忆
第八章地面战争:越南共和国,美国军事力量战术区,1968
第九章空中战争北越的防空体系,河内希尔顿约翰·麦凯恩—广受欢迎的战俘政治家
第十章大后方:辩论与抗议汤姆·海登与芝加哥大街上的善恶之战
丹尼尔、菲利普·贝里根与天主教反战抵抗运动“和平与爱情”:越南战争与反正统文化
第十一章春节攻势春节攻势,1968年,越南战争如何削弱了民主党
第十二章尼克松的战争: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与反战运动的命运空中战争,1972年大选:“和平在望”
第十三章战争结束作战失踪:兰博与美国的越战记忆“水门事件”:越南战争怎样毁掉了尼克松的总统职务
南越政权的垮台,1975“越战老兵纪念墙”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战争
日凌晨,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对岛国发动了一场海空联合作战,这是自失败以来美国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一时间,格林纳达这块过去几乎无人知晓的弹丸之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心。
格林纳达是位于海的一个小,由主岛格林纳达岛和卡里亚库岛、小等附属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为344平方公里。其中格林纳达岛南北长34公里,东西最宽处为19公里,面积约310平方公里,整个岛屿平面呈石榴状仰卧于加勒比海之中。格林纳达总人口约11万(1982年统计),其中黑人占80%,混血人种占15%,其余为加勒比印第安人和白人。格林纳达通用英语,另外还有一种法语和当地土语相混合
的独特方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和。首都为位于格林纳达岛西南海滨的,人口约1.2万,是一个天然良港。格林纳达岛多山,全岛地势由中部向四周逐渐低平。岛上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4℃,多雨,为1900毫米。格林纳达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农业,主要农产品为肉豆蔻等香料作物,故有“香料岛”之称。工业极为落后,仅有十来家制作饮料、香烟和服装等的小工厂。旅游业较发达,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格林纳达最初由哥伦布于日在其第3次之行中被发现,当时被命名为康塞浦森岛。随后,开始在该岛建立,并从运来大批黑奴。1608年,试图在该岛移民,但未成功。1650年,政府从法商手中购得此岛。1763年,英国依据凡尔塞条约从法国手里割占了该岛,此后,一直统治该岛达200余年,直到1974年格林纳达宣布独立。
格林纳达地方虽小,但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南端,西濒加勒比海,与遥遥相对,东临,扼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东部门户,历来为。
格林纳达独立后,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由统一工党执政。以埃利克·盖里为总理的统一工党政府奉行亲西方和亲美的政策,引起了在野党“”的不满。“新宝石运动”又称“争取福利、教育和解放的联合进军”运动,成立于1972年,由格林纳达亲和的人士组成,主张“恢复一切民主和自由”,举行“自由和公正的选举”,实行“经济革命化”,建立“人民参政的国家”,走。该运动于日发动政变,推翻了盖里政府,成立了以莫里斯·毕晓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战争停战理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