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霸哥评价董小飒说的《西游补》

一本好书:董说《西游补》
很少有《——续》、《——补》之类的东西堪称精品,也许并非“续、补”本身不力,而是读者心理原因。假如原著足够玩味,“续与补”就很难超出狗尾续貂之嫌;而假如原作一般,那续与补就更容易得负分:既然原著都这样了,想必越补越差。
不过,昨天在来回的公交上读完了清人董说的一本小书《西游补》,感觉非常不错。无论结构、解构与反讽、时空错离、还是内涵、想象力等要素,都能与5年前风光无比的《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媲美。
作品重构了“火焰山”之后的幻景。由一尾鲭鱼设置了复杂的迷幻,悟空入情而破情根,其中第10回“万镜台行者重归葛藟宫悟空自救”非常有哲学韵味,行者幻景之中忽然悟到自身真性情,盖“救心之心,心外之心也”、“真心却自明白,救妄心者,正是真心”。
而孙悟空看到唐僧为情所困,与小月王对酒当歌的幻象,心中的波动,充满了美感与张力。在他自己被一出戏揶揄成“孙丞相”、最终成了罗刹公主的丈夫而又不自知,生命可谓错离,而它作为神通广大的神仙,却也无力改变,无法看尽幻境,这种痛苦心理最终被虚空主人点破前的一刹那,足以让读者面对青青世界,流下人间世俗的眼泪。
我觉得这本小书充满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有些普遍意义上的悲剧色彩。董说写它时,年仅仅21岁,但思想足够老练。风格类似《大话西游》,庄严在于戏谑,拍成电影,应该会有市场。它表面是“神”的喜剧,实质是“人”的悲剧,正是由于神与人之间的界限与反差,创造了爱恨与得失的错离,神的眼泪才感觉有价值。
作者似在借反讽明清之际的社会心态。孙悟空捉弄奸相秦桧一章,显然是在嘲讽满清入关时那些变节投降的官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对于《西游记》的一种阐释:《西游补》与《西游记》关系
一、引言 《西游补》的篇幅比较短小,但其思想内涵或形式结构值得探讨之处很多。本文拟仅就它与《西游记》的关系作一探讨。 自《西游补》行世以来,关于它和《西游记》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 一是续书说。认为《西游补》就是《西游记》的续书。作者自己在书名和序言中也表明,本书乃《西游》补缺之作,与《后西游记》、《后水浒》之类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倘若考察《西游补》全书的内容,则行者、八戒、唐僧等人物情节,也确如《西游记》一般,不外乎遇妖、降妖之类的故事而已。续书说便建立在这些经验的印象上,即使在更加详尽的考察之后,我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都必须承认这些经验印象的真实不虚。 二是独立说,认为《西游补》和《西游记》本质上没有什么关系,两书旨趣大相迳庭,《西游补》只是借用了《西游记》的人物情节为引罢了。这种看法是现今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界的一般看法。通行的《西游补》印本在其书首的出版说明中就说:“董说著的《西游补》是一部想象瑰丽的神魔小说,全书...&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西游补》是《西游记》续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此书形式上虽为神魔类小说 ,其实却具有独特的寓意。它“丰赡多姿 ,恍忽善幻 ,奇突之处 ,时足惊人” ,[1] 完全不同于那些滥接于名著之后的坊间续貂庸品。《西游补》作者董说 ,字若雨 ,明末清初人。他写此书时在明亡之前 ,崇祯十三年。[2 ] 董说在以“静啸斋主人”名义写的答问里 ,点明“补”的含义 ,“西游不缺 ,何以补也。曰 :西游之补 ,盖在火焰芭蕉之后 ,洗心扫塔之先也” ,说明了《西游补》与《西游记》之间的某种联系 ,但这种对“补”字的说明是否就概括了两书之间的全部关系 ,“补”除了说明一种位置插入 ,是否还指《西游补》对《西游记》其它方面的补充与发展 ?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比较 ,我们可发现《西游记》中的“真假猴王”故事与《西游补》在结构框架上有相似之处。“真假猴王”故事结构可概括为“行者动念—生妄—真妄之辨—打杀妄心”。《西游补》结构则为“行者动念—入幻—...&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明末作家董斯张的小说《西游补》1,作为《西游记》的续书之一 ,虽不像《西游记》那样广泛流传 ,致令妇孺皆知 ,但也得到了许多名家的青睐。清初笔记小说家钮?、清中叶戏剧家焦循、清末学者张文虎 ,都对《西游补》发出过赞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西游补》的艺术水平大加称赞 ,说它“造事遣辞 ,则丰赡多姿 ,恍忽善幻 ,奇突之处 ,时足惊人 ,间以俳谐 ,亦常俊绝 ,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1] (第 1 3 9页 ) 。《西游补》的艺术成就 ,显示了小说家董斯张杰出的创造才能。他没有因袭花果山水帘洞的故事情节和艺术风格 ,而是别开生面地构想出一个神奇莫测的青青世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西游补》与《西游记》都大相径庭。任何一个熟悉《西游记》的读者 ,把《西游补》哪怕只读上一个小章节 ,也必然会因为感受了董斯张的呕心沥血而步入到历史的同情之境。即使不依靠史料对董斯张“伏床咯血 ,犹兀兀点笔”(《南浔志》卷四十六 )的记载 ,读者仍...&
(本文共10页)
权威出处:
《西游补》作为对《西游记》的戏拟之作,其故事建构,从《西游记》的空间转换和改写开始。《西游补》从第二回起,就紧锣密鼓地进行空间大腾挪。它一改取经队伍“走上西方”的“西游”,转而让行者“走下东方来”,实质上是从渐趋西天“佛国”,转向东方“青青世界”——世界被还原为“俗世”。在与西天“佛国”相对应的东方“俗世”里,本是从石匣生来,一向收情束性的大圣,竟然执着于情,恣情放性。从牡丹花下扑杀一干男女,一念悲怜开始,直到作奔垒先锋,遇五色旗乱,在一系列戏拟的“情事”中,大圣实被还原为恣情放性的“俗人”。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探讨《西游补》中妖魔和主题的戏拟特征。在“俗世”和“俗人”的还原中,与《西游记》相较,我们能够发现,《西游补》完成了相互关联的两处新变:第一,区别于外魔,《西游补》魔被内化,呈现出概念范畴化的新特征。因为鲭鱼精魔人,“无形无声,不识不知”;只见悟空,不见对手。第二,区别于斗战成佛,《西游补》入情悟幻,空情为佛。因为“四万...&
(本文共11页)
权威出处:
手眼通天出神入化──《西游补》中行者的功能小议汪颛明末清初人董说著的《西游补》是一部仅十六回的中篇小说。它名为补书(补入《西游记》“三调芭蕉扇”之后),实自成体系,是一部独立的小说。这部小说因其写法的离奇怪诞,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鲁迅先生曾评论说:“惟其造事,则丰瞻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处,实足惊人,间以俳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敢望也。”(《中国小说史略》)这个评价按说相当的高,可是仍未能引起文学史家注意,几部文学史对它都很忽略,只是近几年,随着小说叙事学理论的勃起,这部书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此书叙事手法变化多端,它所蕴含的叙述潜能之可观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目。为此,本文将从行者这个特定角色的叙述功能人手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加以实证。行者在《西游补》中所呈现的性格特征近似于《西游记》:他忠于师父,一心取经、机灵、有时仍不免发发躁脾气;然而他的功能大大拓深拓宽了,行者这一角色不仅身兼多职,且交错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个角色进行...&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西游补》乃是所谓岁嵌入文”,作者自言:.“《西游》之补,盖在火焰芭蕉之后,洗心扫塔之先也。”(《西游补答问》,以下简称《答问》)即是说应插入《西游记》第六十一:回与第六十二回之间,亦即三调芭蕉扇通过了火焰山之后,唐僧金光寺扫塔之前。它的规模独立出来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篇小说,叙写行者在化斋之时,为“蜻鱼扰乱,迷惑心猿”,或入古人圈中,或涉未来世界乡忽化美女,又作阎王,寻秦皇,却遇项羽;勘秦桧,拜武穆;既见风流天子,又遇科考放榜,怪怪奇奇,迷迷幻幻,便是所谓“以见情魔团结,形现无端,随其梦境迷离,一枕子幻出大千世界”(疑如居士序)。最后得虚空尊者一番点似行者终从梦幻中醒来,打杀蜻鱼,“乱穷返本,情极见性”,回到“范围天地而不过”的现实中来。 《西游补》究竟有何寓意和寄托?己有不少的学者多方进行过探索。钮诱认为它“凿天驱山,出入庄老,而未来世界历日先晦后朔,尤奇”(《瓤滕续编》)。奇,乃是说作者艺术构思的奇异玄妙,究竟奇的背后寄...&
(本文共1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试论《西游补》作者董说的嗜梦卧游癖
DONG Yue&s Special Hobby of Dream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试论《西游补》作者董说的嗜梦卧游癖
DONG Yue&s Special Hobby of Dream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西游补》作者董说_说怪网
当前位置:
《西游补》作者董说
  董说(),明末小说家。字若雨,号西庵。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并自称&槁木林&。中年出家苏州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字月涵。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代显贵,至其父时已趋衰落。董说幼年曾受业于&复社&领袖张溥之门,后加入&复社&。又与具有民族意识的南□和尚意气契合,南□去世后,董说即继任主持灵岩寺。好记梦,曾成立&梦社&,并作《梦社约》,还有专写梦的《昭阳梦史》、《梦乡志》等书,在奇异的梦幻世界中透露出现实的内容,寄寓他对黑暗时势的不满。他创作小说《西游补》与此有关。
  董说一生好学,研习范围极广,举凡经史、天文、象数、地志、律吕、医卜、方言、音韵、释老等等,均有涉猎。一生著述繁富,据《南浔志》载共有100多种。除《董若雨诗文集》、《南潜日记》等少数几种刊行外,余皆不传。行世而影响较大的是他创作的小说《西游补》。
  《西游补》16回,约作于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内容写唐僧师徒四众过火焰山之后,孙悟空化饭,为鲭鱼气所迷,进入梦幻世界,经历种种奇遇,最后被虚空尊者唤醒。小说借《西游记》三借芭蕉扇后情节引入故事,而另辟蹊径,肆力铺陈,着重通过孙悟空的奇幻经历,刻画种种社会世相,以委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和讽刺现实。小说贬斥了醉生梦死、奢侈享乐的&风流天子&生活;描绘了热衷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的种种丑态,概括了科举制度下失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对庸碌无能、自我吹嘘的&英雄&&名士&投以嘲讽;还表现了对秦桧一类□臣贼子的切齿痛恨和对岳飞那样的忠贞之士的无限仰慕。但小说也表现出&虚空作主人,物我皆为客&的佛教虚无主义思想。小说想象丰富,造境新奇,语言生动,讽刺辛辣,并具有幽默俳谐的特色。但若干情节过于虚无缥缈,迷离恍惚,使人难于捉摸其意义何在。
  《西游补》有明崇祯间刊本,空青室刊大字本。1955年文学古籍刊印社影印本,即以明崇祯间刊本为底本,据空青室刊本抄补。
(编辑:墨余斋)
麦家是近来在文坛迅速走红的青年作家,系巴金文学院创...
卷土,起点知名作家,因著写王牌进化而[1]以在剧情战...
2010年,由姜文、葛优、周润发等影星出演,创下6亿元...
赵树理始终坚持为农民创作他说他写作时“总不会忘记”...
1937年春至1948年,王度庐在青岛居住的12年间,先后创...
李凉的出现,使由金庸、梁羽生、古龙创的武侠模式被打...
从早期的《烦恼人生》到新作《她的城》,池莉不但关注...
张大春像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台湾最有天分、最...
这部作品在这些方面有着说不完的素材,精彩而锐利,直...
废名(),是京派小说的发轫者。他原名冯文...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粉丝评价董思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