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军队中,精准射手和狙击手之幽灵射手的区别是什么

&p&多图预警,说说维和部队的轻武器和防弹衣。&/p&&p&&b&一、轻武器&/b&&/p&&p&针对维和任务的特殊性,维和部队装备了一些低致命性武器:&/p&&img src=&/v2-88184bcfbc89afb9d0529263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v2-88184bcfbc89afb9d0529263_r.jpg&&&p&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一个步兵班,右起第二人手持91式榴(防)弹(暴)发射器。没有公开资料显示该武器有杀伤弹。&/p&&p&在危险性较高的马里和南苏丹,维和部队的自动步枪安装了较多的战术附件:&/p&&img src=&/dc2e4aca879ce9aad9fc4c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dc2e4aca879ce9aad9fc4c_r.jpg&&&p&2014年,驻马里维和部队,注意95-1式自动步枪安装了10A式榴弹发射器,一个班有两具。或许是出于任务性质的考虑,将步兵班内负责反坦克的火箭筒射组改成了两名榴弹手?&/p&&img src=&/v2-93bd7c619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93bd7c6199_r.jpg&&&p&2016年7月在南苏丹遇袭身亡的李磊烈士,95-1式自动步枪安装了非制式的枪灯和激光指示器,所以不是安装在准星座两侧的专用导轨上,而是另外用夹具安装在枪管上。&/p&&img src=&/v2-495f4e33a30feb_b.jpg& data-rawwidth=&1706&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6& data-original=&/v2-495f4e33a30feb_r.jpg&&&p&2017年1月,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名士兵的95-1式自动步枪安装了一款国产光学瞄准镜(采用类似ACOG瞄准镜的棱镜折射结构),利用皮卡汀尼导轨适配器安装在提把顶部的燕尾槽上。&/p&&p&维和部队的支援火器编制方式也和国内部队的不太一样:&/p&&img src=&/v2-0d999f057aa5ac594f38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0d999f057aa5ac594f38a_r.jpg&&&p&出征前摆拍的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可以看到89式60mm迫击炮、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89式12.7mm重机枪,可能是将这三种武器编成一个机炮连,也可能是下放到步兵连。&/p&&img src=&/v2-8c221d341cd6aafe44d5d4f6d8f40f8d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v2-8c221d341cd6aafe44d5d4f6d8f40f8d_r.jpg&&&p&2014年,驻马里维和部队。从我个人搜集到的新闻图片来看,驻马里维和部队的88式通用机枪全都是安装在三脚架上作为重机枪使用的,国内部队的营属机枪连则普遍使用12.7mm机枪。注意射手同时携带了一支95-1式自动步枪,难道是副射手临时接替机枪手?&/p&&img src=&/v2-9ce63cb6d4a5caf8ecf9f2f04bb1c0af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9ce63cb6d4a5caf8ecf9f2f04bb1c0af_r.jpg&&&p&2014年,驻马里维和部队。10式狙击步枪的编制方式目前还是一个谜。&/p&&p&&b&二、防弹衣&/b&&/p&&p&先提一下国产军用防弹衣的防弹水准。目前解放军主要装备04B步兵防弹衣和06特种兵防弹衣,本体V50值分别为525m/s和530m/s,可抵御54式手枪发射51B式钢芯弹(略高于美国NIJ 3A级)。可在躯干前后附加硬质插板,根据GJB &a href=&tel:&&&/a&标准,5级插板可抵御56式冲锋枪发射56式普通弹、6级插板可抵御95式自动步枪发射87式普通弹。&/p&&p&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装备一款定制版防弹衣,类似06特种兵防弹衣但是防护面积更大:&/p&&img src=&/v2-2ece04f1fd08dedb84d7d28c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2ece04f1fd08dedb84d7d28c_r.jpg&&&p&摆拍的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安装了全套附件,包括护颈、护喉、护肩、护裆。匪夷所思的是,这款定制版防弹衣竟然不能直接加挂附包,需要再在防弹衣外面套上战斗携行具,而06特种兵防弹衣早已整合防弹功能和携行功能。就这一点而言,还不如美军在2001年列装的OTV防弹衣,至于美军在2007年列装的IOTV防弹衣的快拆设计就更不用提了。&/p&&p&PS: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战斗携行具也是定制品,称为“单兵战术通用携行具”,主体部分采用“返璞归真”的H带设计(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898fcf15f4fb2e6ea085& data-hash=&b898fcf15f4fb2e6ea085& data-hovercard=&p$b$b898fcf15f4fb2e6ea085&&@AcE联盟&/a&提供信息)&/p&&img src=&/v2-0f162f89dbccae76eff0b67b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0f162f89dbccae76eff0b67b_r.jpg&&&p&深入冲突区域执行任务的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可以看到士兵们并没有安装护喉和护肩,因为尺寸过大的护喉和护肩会对士兵做出战术动作造成阻碍。相比之下,06特种兵防弹衣的护颈、护喉、护肩、护裆的尺寸较小,但是更加实用一些。总而言之,“华而不实”这个词很适合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这款定制版防弹衣,鬼知道负责采购的部门是收了厂家的好处还是根本不懂防弹衣。&/p&&p&2017年4月,演练中的驻马里维和工兵分队:&/p&&img src=&/v2-0bf6bbeea604e86abeaa56_b.jpg& data-rawwidth=&1706&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6& data-original=&/v2-0bf6bbeea604e86abeaa56_r.jpg&&&p&在2016年6月遭到袭击、1死4伤后,驻马里维和部队换上了06特种兵防弹衣。06特种兵防弹衣的一大槽点是在侧面用调节绳连接前后两片,导致侧面没有防护能力,而且容易钩挂树枝等异物;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定制版防弹衣则在侧面也采用芳纶材料,具备一定的侧面防弹能力。&/p&&p&那么在2016年6月遇袭之前,驻马里维和部队穿的是什么呢?&/p&&img src=&/v2-3b119eaada7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3b119eaada77_r.jpg&&&p&答案是04B步兵防弹衣,再在外面套上95战斗携行具……04B步兵防弹衣也可以安装06特种兵防弹衣的护颈、护喉、护肩、护裆,然而并没有一同配发。不过,04B步兵防弹衣还不是最糟的:&/p&&img src=&/v2-5d79cb15ee6bda7c42a64c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v2-5d79cb15ee6bda7c42a64c_r.jpg&&&p&2016年11月,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2017年3月已完成任务并撤回),装备79软质防弹衣。79软质防弹衣是解放军维和部队最早装备的防弹衣,芳纶内胆可以抵御79式冲锋枪发射51式铅芯弹,不能附加硬质插板。总体设计比较原始,自带4个弹匣袋,兼容81式自动步枪和95式自动步枪的弹匣。&/p&&img src=&/v2-f4ae1cee04afc015876dfd_b.jpg& data-rawwidth=&760& data-rawheight=&4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v2-f4ae1cee04afc015876dfd_r.jpg&&&p&2017年3月,在南苏丹瓦乌机场协助救援坠毁客机的驻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不同于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他们仍在装备79软质防弹衣。至少还有驻刚果(金)维和部队、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仍在使用79软质防弹衣。&/p&&img src=&/v2-115bdc4f5a773bcdaa63a6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11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v2-115bdc4f5a773bcdaa63a6_r.jpg&&&p&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西服马甲式防弹衣,看不出来是钢板内胆的硬质防弹衣还是芳纶内胆的软质防弹衣,在国内通常装备公安和武警。西服马甲是国产防弹衣里最恶心的版型没有之一,有道是胖子穿不上、瘦子穿晃荡、一蹲下就开,连“华而不实”都算不上。&/p&
多图预警,说说维和部队的轻武器和防弹衣。一、轻武器针对维和任务的特殊性,维和部队装备了一些低致命性武器: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一个步兵班,右起第二人手持91式榴(防)弹(暴)发射器。没有公开资料显示该武器有杀伤弹。在危险性较高的马里和南苏丹,…
&p&多图预警&/p&&p&感谢章易的邀请。&/p&&p&章易的回答我完全认同。&/p&&p&我这篇回答可以看做他写的回答防弹衣与装具部分的补充,涉及到很多结构,设计,标准,其他型号,术语等相关知识,我尽量写的能让圈外人看懂。真要是看不懂感兴趣的简单了解下就可以了,反正考试不考(笑)。&/p&&p&图片分网图和我自己拍摄的,我自己拍摄的部分禁止转载。&/p&&p&首先先说携行具&/p&&p&哎,同学们醒一醒,开新章节了,&/p&&p&第一章。携行具&/p&&p&携行具这几年维和部队用过几款。举例比如95携行具。定制的95携行具。06携行具。一些不知名携行具。&/p&&p&1-1 95携和01携。&/p&&p&95/01和定制95/01不细说。就那玩意儿,即使是定制版一般也就换个迷彩,版型没啥变化。&/p&&p&使用一般都是套在防弹衣外面。&/p&&img src=&/v2-03ce65b5d3e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3ce65b5d3ec_r.jpg&&&p&95携行具直接套在不认识的某软防弹衣外面。&/p&&br&&img src=&/v2-3b119eaada7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3b119eaada77_r.jpg&&&p&定制的07迷彩的95携行具直接套在维和色04B步兵防弹衣外面。&/p&&p&关于土鳖的“定制”,展开说可以说一整天,不想说太多。只能说是一种无奈吧。一定程度上现在的制式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甚至可能只是单纯的部队用不惯,或者觉得影响发挥了,设计也有锅。部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也有锅。)部队就选择定制。但是也见过领导一拍脑袋就定制还不如现在制式好用的奇怪携行具的。(我甚至见过定制的07海洋迷彩的81肚兜。&/p&&img src=&/v2-8e6d1f57b3ba7a5f738a95dde35d1651_b.jpg& data-rawwidth=&66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3& data-original=&/v2-8e6d1f57b3ba7a5f738a95dde35d1651_r.jpg&&&br&&br&&img src=&/v2-c1f2d204b9a95d3639e7faf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v2-c1f2d204b9a95d3639e7faf_r.jpg&&&br&&br&&img src=&/v2-4dc366afcec_b.jp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v2-4dc366afcec_r.jpg&&&br&&br&&p&不是维和部队)&/p&&p&95携就属于部队不喜欢用06携行具(个人感觉这不怪部队)。而95携行具正规军版早已停产,迷彩花色也和现役迷彩不同。部队就自行联系工厂(很多都是正规军工厂,4个数字代号的那种)定制现在军规面料军规辅料的95携行具。&/p&&p&95携行具相比较06携行具,散热更好,更加轻便,使用简单易学。成本更低,更不容易坏。基本可以满足现在的需求。&/p&&br&&p&1-2 06战斗携行具&/p&&p&06携行具做出了系统化,模块化。可以和04B步兵防弹衣配套使用,模块可以直接装到06特种兵防弹衣上去。标准化的模块和背心连接方式(仿美molle系统)使得很容易更改位置,自购模块。&/p&&p&06携行具刚研发时候是87迷彩的,后来大批量生产是07迷彩的。87迷彩的很少,有收藏价值。&/p&&img src=&/v2-2efdecf9e03b1d1bac62950e_b.jpg& data-rawwidth=&2170& data-rawheight=&2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70& data-original=&/v2-2efdecf9e03b1d1bac62950e_r.jpg&&&p&我自己拍的照片,找不到没处理的原图了,调色过分了,看不清细节,&/p&&img src=&/v2-413a2bd6f83a1a64edf0d_b.jpg& data-rawwidth=&1776& data-rawheight=&2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6& data-original=&/v2-413a2bd6f83a1a64edf0d_r.jpg&&&p&背面这样&/p&&p&06携行具有不少优点,但是也有重量大,散热不好,使用前装配复杂,绳调节尺寸易挂钩等缺点。(个人认为模块化系列化思路不是问题,应该进行改进后交给部队使用。)&/p&&br&&img src=&/v2-aecebabe68e069f3dc46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aecebabe68e069f3dc46_r.jpg&&&br&图正中间的是06携。套在了防弹衣上&br&我手里仔细找一圈发现竟然真没有标准的如教科书一样配置的06携行具照片。这是比较接近标配的了。&br&&p&06携除了上述缺点,使用的舒适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防水涂层不透气,穿在身上捂汗。我就不理解携行具背心本体有什么好防水的。另外一提防水涂层还掉渣。&/p&&p&说明书上有推荐的标准配置方式,部分部队却只按照说明书配,不会灵活使用(不知道是规定死了还是不会用)。失去了模块化意义。&/p&&img src=&/v2-d114aa8e8bc4130dd76d_b.jpg& data-rawwidth=&1923& data-rawheight=&2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3& data-original=&/v2-d114aa8e8bc4130dd76d_r.jpg&&&p&站姿做个略微大点的动作&/p&&img src=&/v2-9b252f4ed0f_b.jpg& data-rawwidth=&2163& data-rawheight=&28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63& data-original=&/v2-9b252f4ed0f_r.jpg&&&p&就这样了,更别提穿着它跑几公里了。&/p&&p&这就是另外一个缺点,是穿着后进行活动。腰带部分会松脱,成为八字形&/p&&img src=&/v2-8f93031eded1b3f235c461b7dd53037b_b.jpg& data-rawwidth=&2150&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50& data-original=&/v2-8f93031eded1b3f235c461b7dd53037b_r.jpg&&&p&看不懂我给你画出来,1和2是不可调节的固定插扣。3是可调节的腰带,但却只靠摩擦力拉紧。活动大了就会松。&/p&&p&我自己改过一套,改成使用现役制式的编织外腰带,效果就好很多&/p&&img src=&/v2-186e93fb3fbcc66415ac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186e93fb3fbcc66415ac_r.jpg&&&p&06携行具有官方的改进版本,镂空设计,增强散热且减轻了重量。而且改进了不止一版。我个人起码见过两种。&/p&&p&不过没发给部队,阅兵时候倒是用了。&/p&&p&06携行具也有定制。比如我前面发的图其实就是定制的。定制的改变除了一些空军海军单位换成军种迷彩色外,还有些奇怪的定制。比如面料改成网布。也是为了减重散热。我还见过部队使用的图。&/p&&br&&img src=&/v2-bd7e8181d5e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v2-bd7e8181d5e_r.jpg&&&br&&img src=&/v2-e1afeb086bbffce35c2c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v2-e1afeb086bbffce35c2c_r.jpg&&&br&&img src=&/v2-ecbc2a97e6263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v2-ecbc2a97e6263_r.jpg&&嘿嘿,你也八字了吧。你穿你也八&br&&img src=&/v2-e9acbc3beec6b05a82c156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e9acbc3beec6b05a82c156_r.jpg&&&br&&p&万能的某宝上有,看来多半不是直接找厂家定制的,是看到有货采购的。&/p&&br&&br&&p&1-3 奇奇怪怪的定制品(非制式装备延伸出来的装备)&/p&&p&由于某些原因,现在部队使用订制品,采购品非常多。一些好的实用的有一些,一些侦查,特战单位非常识货,选择了不少优秀的定制品(当然也有不识货的特战)。但没看维和部队用,这就不去说。也有些奇怪的东西被采用,而且真的被带去维和了。&/p&&img src=&/v2-296c2fa1dc52c1b2e4b432fc9af126da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296c2fa1dc52c1b2e4b432fc9af126da_r.jpg&&&br&&img src=&/v2-0f162f89dbccae76eff0b67b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0f162f89dbccae76eff0b67b_r.jpg&&&br&&img src=&/v2-ddd07c91eade6abe3afe3155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ddd07c91eade6abe3afe3155_r.jpg&&&p&这套防弹衣携行具设计刚出来时候媒体一阵吹。看得我是一脸懵逼。这这这...谁定的?那个厂定的?&/p&&p&携行具章先说它的携行具。携行具是改自某军区的某定制携行具。&/p&&p&我手里正好有一套原型版本&/p&&img src=&/v2-e2ab84e2d70_b.jpg& data-rawwidth=&4608&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8& data-original=&/v2-e2ab84e2d70_r.jpg&&&p&非常神奇的,返璞归真的使用了H带结构。&/p&&p&拆了所有包H带长这样。&/p&&img src=&/v2-7a0b4da0ae6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2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v2-7a0b4da0ae6_r.jpg&&&p&这套某军区现在已经淘汰了,不好用。&/p&&p&说回来“某军区”这种叫法现在也淘汰了(笑),军区改革了。&/p&&p&维和定制的携行具居然是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就换个颜色加了步枪手模块,左腿挂板,一些插扣改成按扣??&/p&&img src=&/v2-35f97cecba7ac231b94b3f_b.jpg&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p&刚出来资料还不多,只有新闻图。当我最近看到了销售给的清晰图片,更懵逼了。&/p&&img src=&/v2-f8e27d4f26e2c5be467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8e27d4f26e2c5be4672_r.jpg&&&br&&img src=&/v2-8cfb5ded7d3a7_b.jpg&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v2-8cfb5ded7d3a7_r.jpg&&&p&就这样发给维和部队真的好吗?&/p&&a href=&///?target=http%3A///ttarticle/p/show%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p&这是我写的关于这套系统的简单评价。整套系统几乎没有一个部件实用。&/p&&img src=&/v2-b08004a8effa87c8d5bff_b.jpg& data-rawwidth=&1344& data-rawheight=&30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4& data-original=&/v2-b08004a8effa87c8d5bff_r.jpg&&&br&&img src=&/v2-0d19d5d178_b.jpg& data-rawwidth=&1764&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4& data-original=&/v2-0d19d5d178_r.jpg&&&p&上身图。&/p&&p&整套系统到底多不实用呢?&/p&&p&比如携行具背包的插扣不和大背囊通用导致无法连接。背囊无背负系统,使用不舒适。所有插扣都打滑。织带面料插扣全部都不是军版材料。组件设计不合理,使用不舒适。腿板设计反人类,过重,影响活动。插扣太多,口袋口都使用了插扣,取拿物件不方便。配重不合理。副包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满足需求。...&/p&&p&这还只是我简单穿着试试得出的结论,我还没穿着它跑战术呢。也没穿着它拿步枪做些战术动作。&/p&&p&这么采用H带可能是为了兼顾内穿防弹衣,但是内穿防弹衣的思路本身就很落后。&/p&&p&改后加了个相对于原设计更合理的步枪手模块,看样子能携带步枪弹匣,手榴弹了。但加了个影响活动的左腿挂包。腿部不适合负重的,这么做只会更加影响活动。不过好在战士们实际使用都知道不带那些没什么用的模块。&/p&&p&要我说。这套的防弹衣保留可以。携行具扔了吧。H带你不发展腰封,就挂个步枪手模块带点步枪弹匣和手榴弹?不如穿95携行具。甚至不如就穿前面的迷彩81肚兜。&/p&&br&&p&第二章。防弹衣&/p&&br&&p&2-0 老式防弹衣。章易的回答里后半部分列出了不少本该淘汰的老式防弹衣。我懒得去找新闻图片。就提一下。&/p&&p&2-1 04B步兵防弹衣。04B步兵防弹衣配发时间很长了,主要装备于步兵分队。其防护性能为5米距离上可以防&a href=&///?target=http%3A///safecheck/index%3Furl%3D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3zao1O47f8e1dt/Ui2TtjNI568mNPJyMQripOOA15C4U%2BGRIwDgEI46b99l0XyUM/jR49NyMTc/6qmUGNB%2BhoBuy07bLkDDOXExkcNNG3j9wwn2FxSwkdjqq5Oq2jTD466N5%2BlncZwA5io2bfUNOXq6bxqJ4735lGMdMVgNU2iqzA8Zu4mdgY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54式手枪&i class=&icon-external&&&/i&&/a&直射,大概约等于外国的3A级水平。 必要的话可加防弹插板以增强防护性能。&/p&&p&步兵单位04B普遍配发,部队保有量较大。配发一般都是87迷彩色。过渡期也有定制的07迷彩色皮子,我还有一件呢。后来新产的也有07迷彩的了(后悔皮子买早了,皮子做工材料都不如原厂,还贵)。&/p&&img src=&/v2-efb8abe0711c5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efb8abe0711c5_r.jpg&&&p&外表,这个是纯皮子时候拍的照片,没有防弹内衬。&/p&&img src=&/v2-37241b4cbdc9c20bab252b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37241b4cbdc9c20bab252b_r.jpg&&&p&内侧,订制品没标。&/p&&img src=&/v2-4b37d95de18a54746dd4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4b37d95de18a54746dd4_r.jpg&&&p&04B可以兼容06特种兵防弹衣的护颈,护肩,护屌。这个有色差,定制04B皮子面料不行。&/p&&img src=&/v2-09be486f59df0ada2c25f55e0c4a1cd2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09be486f59df0ada2c25f55e0c4a1cd2_r.jpg&&&p&全装的04B步兵防弹衣。装了06特的护颈,护肩,护屌。外穿06携行具。这才是现在步兵的单兵装备系统应该有的全貌(请无视医疗剪刀,一些扣具。我自己装着玩的,那些不属于单兵装备的系统。)。然而10年过去了。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04B出厂不带多余的防护模块,部队就没得用。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携行具问题。现实太特么残酷了。&/p&&p&上身图&/p&&br&&img src=&/v2-de10be2da66ece8ef52938_b.jpg& data-rawwidth=&759& data-rawheight=&1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9& data-original=&/v2-de10be2da66ece8ef52938_r.jpg&&&p&侧面防护很弱。加装插板也无法顾及侧面。&/p&&img src=&/v2-96beea4fd811a12f393c8a_b.jpg& data-rawwidth=&926& data-rawheight=&1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6& data-original=&/v2-96beea4fd811a12f393c8a_r.jpg&&&br&&img src=&/v2-adacffc4298ef_b.jpg& data-rawwidth=&977& data-rawheight=&1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7& data-original=&/v2-adacffc4298ef_r.jpg&&&br&&img src=&/v2-3b119eaada7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3b119eaada77_r.jpg&&&p&这就是较为理想的配置了,04B步兵防弹衣,根据情况加装适当的防弹插拔。03头盔。一套合适的携行具。不要纠结携行具不是06.部队不愿意用,用起来成绩不如95好,也不能拿枪逼着人家用啊。足够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就够了。&/p&&p&但是这种相对标准化的配置也有些问题。首先04B防弹衣没法做到拿来就穿,穿上就穿的对且好。&/p&&p&这些截图来自2016年驻马里维和工兵遭遇袭击后。夜里遇袭,慌乱中抓取装备出门。&/p&&img src=&/v2-7ad38cab8d2e73a6edc59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7ad38cab8d2e73a6edc59d_r.jpg&&&p&有粘贴扣没沾的。不过04B结构导致稍微粘紧一点就差不多能用。不过会不贴身,奔跑会松散。此时受到弹击我也不知道有效没效。&/p&&img src=&/v2-336d6db846d0f0a04d90f6ee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336d6db846d0f0a04d90f6ee_r.jpg&&&p&有头盔戴反的&/p&&img src=&/v2-84eaae23c8dff09b68d38fac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84eaae23c8dff09b68d38fac_r.jpg&&&p&有粘扣粘的不完全的&/p&&img src=&/v2-3d097cf8c1da16fdb79ba7d51e1b1337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3d097cf8c1da16fdb79ba7d51e1b1337_r.jpg&&&br&&img src=&/v2-320d9eb05e4bb69bb4b380dc8ec3bf63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320d9eb05e4bb69bb4b380dc8ec3bf63_r.jpg&&&p&除了左边压根没沾粘扣的,还有右边这位防弹衣穿反的。&/p&&br&&p&这里面我不否认有装备的因素。也有事出突然过于紧急的问题。但是充分表现出了部队准备不充分,甚至可能有训练不贴合实战的问题。国内训练演习很多都不穿防弹衣,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这么喜欢防弹携行分离。穿防弹衣很热,很重,很厚影响动作我也知道。我也不愿意穿防弹衣。但是这突然受袭击不就体现出问题了?&/p&&p&说点题外话,非维和的04B我见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延伸品。&img src=&/v2-792bb7a51db50aba20f120f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792bb7a51db50aba20f120f_r.jpg&&&/p&&br&&img src=&/v2-175c1a06cee6b4785ee9ef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175c1a06cee6b4785ee9ef_r.jpg&&&br&molle化的04B。这个结构molle化……&br&只能说有点意思。还是那句话,咱们现在花样定制品非常多&br&&br&&p&04B步兵防弹就写到这,这款其实结构上已经落后了,现在就是解决从没有到有的问题。&/p&&br&&p&2-2 06特种兵防弹衣&/p&&p&06特种兵防弹衣和06携是一套系统的,系统内包含携防一体的防弹衣本体,护颈,护肩,护屌。副包通用06携行具的。还配有腿板。&/p&&img src=&/v2-8d51d125f3aeca406d6fff7195f28ddb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8d51d125f3aeca406d6fff7195f28ddb_r.jpg&&&p&正面,这是上了步兵标准配置的携行袋。满装载状态,口袋里弹匣,手榴弹,水壶,刺刀等等都是装上的&/p&&img src=&/v2-c3a0ddaae3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c3a0ddaae3_r.jpg&&&p&背面&/p&&img src=&/v2-0ef0bfe1ad469b07b515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0ef0bfe1ad469b07b515_r.jpg&&&p&带的腿板,虽然不是特别好用,但是比前面那个莫名其妙系统带的腿板舒服多了&/p&&img src=&/v2-6f0622f51ddb7945adb70a620fe7f7ca_b.jpg&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18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v2-6f0622f51ddb7945adb70a620fe7f7ca_r.jpg&&&p&上身&/p&&img src=&/v2-1c19d5d6fd742a86ab5dc38dd3ac990d_b.jpg& data-rawwidth=&1022& data-rawheight=&18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2& data-original=&/v2-1c19d5d6fd742a86ab5dc38dd3ac990d_r.jpg&&&br&&img src=&/v2-d7c82e6d4a12bb8a78785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18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v2-d7c82e6d4a12bb8a78785_r.jpg&&&p&侧面有调节绳,可能会出现挂钩。侧面缺少防护。&/p&&img src=&/v2-ac1c3e81da6f0f1116cf17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ac1c3e81da6f0f1116cf17_r.jpg&&&br&&img src=&/v2-706cae62a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706cae62a_r.jpg&&&p&可加防弹插板,前后都有口袋。&/p&&p&结构参考了美国OTV,然而这货定型后美军都用上更好的IOTV了。&/p&&p&携行系统也有问题,美军用上molle2了,土鳖去抄molle1。而生活大背囊结构那么复杂想都不想直接抄过来。然后部队反应太复杂战士用不来。其次太复杂的东西成本也高。从此06生活携行具成为传说。很难在解放军身上看到它。部队接着用01B大背囊。&/p&&br&&p&06特肿兵防弹衣结构比前面几种好点,但是也有问题。正面两片设计,但只有其中大的一片有防弹内衬。造成正面防护面积不是最大。负重不合理。不少重量直接压在肩膀上。开合方式不够优秀。调整尺寸基本靠绳,绳子容易挂住。没有快拆功能。&/p&&p&早期海军护航海特用过,不过后来可能是考虑到任务适用性,改用CD的VBSS了&/p&&img src=&/v2-a2605ade8d6d1b33ac34c1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a2605ade8d6d1b33ac34c1_r.jpg&&&p&左面黑作训服,配06特种兵防弹衣,手持加装战术配件的95。这个造型是比较经典的。&/p&&p&甚至闪点行动3还是4。这个游戏里中国特种兵的造型就是以这个为参考。那个年代说到中国现代的特种兵。大概也就这一个参考。&/p&&br&&p&维和也有一定的使用。&/p&&img src=&/v2-264b442f461eb9ae0e1841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64b442f461eb9ae0e18418_r.jpg&&&p&这张图是章易回答里的,而且是我个人第一次见维和使用06特防弹衣。昨天章易私信问我时候我就说没用过06特,并跟他说“他们才不敢给真可能遇上袭击的部队发这玩意”。当他拿出这张图时候我才知道竟然用过了。大概受袭击死了人他们才想起来换吧。&/p&&p&“他们才不敢给真可能遇上袭击的部队发这玩意”是指上面现在陷入了追求更大防护面积的奇怪圈子。他们不敢给步兵穿06特防护面积这么“小”的防弹衣。&/p&&p&当然这里有一些调侃成分。&/p&&p&早期我就嫌06特的防护面积太大了,等级还没多高。结果他们竟然定制了更大号的防弹衣。外国通过总结实战经验特战单位早就普遍换PC(载板携行具)类了。&/p&&p&普通步兵追求大防护面积的防弹衣型倒不是错误的。尤其是机械化的步兵,适当提升防护面积还有一定好处。比如咱们被灌顶的那个步战车。相比历史上战争中类似的情况,死的人实际上已经很少了。质量扎实,本体厚重面积足够大的防弹衣和头盔功不可没。&/p&&p&这里说的面积是否会过大,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做不到到哪里都有高机动车或步战车。自己穿成个乌龟,放弃行动能力就太亏了。&/p&&br&&p&2-3 现在定制的防弹衣&/p&&p&又说到这个了。这个的防弹衣还好,没携行具槽点那么大。&/p&&img src=&/v2-fa5408fb0bbe1d4eaf0a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a5408fb0bbe1d4eaf0ab_r.jpg&&&p&这套防弹衣我没接触过,只能根据图片推测。&/p&&p&首先防护级别估计外标3A打底。防手枪弹和破片。面积够大。还能加插板增强。&/p&&p&除了护颈,护肩,护屌。还把防护面积扩大到上半臂。&/p&&p&有点怀疑过度追求防护面积了。实际使用图中,战士们还是知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佩戴模块的。果然实战出真知。&/p&&br&&p&头盔不单开一章了,目前看全是03套蓝皮。什么QGF11、QDS12、W15国产米奇和FAST都没有用过。因为大量配发步兵的玩意就是03盔。&/p&&p&03式头盔的盔型,防护面积,质量都是可以的。有人说就是个P盔水平是轻视它了。当然03盔也没多好,就是介于P盔和米奇盔之间的玩意。下颚带三点悬挂可调还算稳固。悬挂没稳固到适合上夜视仪,但是咱们也没那么多单兵夜视仪给步兵用嘛(哭一会)。非要说毛病,感觉吊篮式内衬算个硬伤。最好能利用03盔型改进内衬再来一版比如记忆海绵之类的。当然回过头来还得看部队能不能接受。11盔给部队用,可拆软内衬丢了就没地方配了,咱们国家装备补给制度还是有别于(一定程度上不如)美军的。&/p&&p&头盔和防弹衣携行具目前有一个通病。咱们国家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后勤和装备供给压力。它们都不分号。头盔靠可调节内衬。防弹衣携行具靠织带,绳艺。这就带来不少实用上的问题。希望新型号研发时候能注点意。&/p&&br&&br&&p&结尾。关于防弹衣,我更对93阅兵出现的背心感兴趣。这个背心好像是QTS11式单兵综合作战系统的遗物。看过评测,结构我看还可以,想试试啊。最近貌似有流出了。(不过总感觉是哪个厂家成功山寨出来了,卖军迷忽悠钱呢?)&/p&&p&除了这个官方的,国内还有不少民企在防弹衣与携行具方面做出了积极的研究。我接触过某个厂商的设计师,他给我看了他们的产品。虽然结构上有外国产品的痕迹。但是起码是跟上潮流在进步的。他们也把产品销售给了一些特战单位。国内现状就是严重不重视单兵装备,有没有贪污腐败我也不敢说什么。个人感觉希望还是在民企了。希望他们还能坚持,努力。&/p&&p&希望各位还是能对国产装备的未来充满希望&/p&
多图预警感谢章易的邀请。章易的回答我完全认同。我这篇回答可以看做他写的回答防弹衣与装具部分的补充,涉及到很多结构,设计,标准,其他型号,术语等相关知识,我尽量写的能让圈外人看懂。真要是看不懂感兴趣的简单了解下就可以了,反正考试不考(笑)。…
“终于想起来顺应潮流了”&p&这里的潮流不是指所谓逼格,所谓时髦,所谓好看,所谓圣诞树。这些都没有用。&/p&&p&这个潮流是指通用性,这个问题非常大。
全世界的配件厂商的产品都在用皮轨接口。
如果我们国内配件厂商很多,产品繁多,自成一系。而且配件质优价廉的话。用专用燕尾槽也无所谓。
但是咱们国家自己造配件的厂商本身就是少,而且品质没法和外国的比。
燕尾槽的产品就更少得可怜。很多国内厂商做一个产品都是先做皮轨。通用性好还便于出口创汇。军警方面明确表示出需求再去做燕尾槽的。
就这现状,国内需求也难以满足。
对更高精度的镜子。质量更好的全息红点类光瞄。还得靠进(zou)口(si)。
买了国产的也大概率是皮轨的。
通过转接肯定会损失精度,加大重量,增加高度。&/p&&p&普通大头兵没多少配件可用,枪上什么接口没差。但需要用配件的单位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p&&p&有些单位的95加上转接轨,也不知道给镜子整个低基夹具。瞄准基线高度都上天了。&/p&&img src=&/v2-007c4f486334dfce399f5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007c4f486334dfce399f5f_r.jpg&&&br&&img src=&/v2-9ab5cf1e2c2d274dec5fcc957e6de03d_b.jpg& data-rawwidth=&2133&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33& data-original=&/v2-9ab5cf1e2c2d274dec5fcc957e6de03d_r.jpg&&&p&这就是尺寸控制不太好的转接轨。再加上大部分瞄具都是按照平顶AR的轨道和瞄准基线关系设计的。本身就高一快。两者加一块,这是要上天。&/p&&br&&img src=&/v2-e40b566b926e1d468a6f_b.jpg&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v2-e40b566b926e1d468a6f_r.jpg&&&p&这是高度控制比较好的,虽然并没低几毫米。因为95提拔结构所致。这个基本就是靠转接的极限了。(其实ACOG本身设计是卡AR提拔的。去掉皮轨座专门设计个新夹具还能低5mm)&/p&&p&有些单位花大价格买改进套件。&/p&&img src=&/v2-fef8dfe12e48a8ade2110e_b.jpg& data-rawwidth=&2409&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09& data-original=&/v2-fef8dfe12e48a8ade2110e_r.jpg&&&p&捍卫者的设计。&/p&&img src=&/v2-df16e2dfafd15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df16e2dfafd15c_r.jpg&&&p&李嘉豪ACP的设计。&/p&&p&(讲真,前几年我差点脑子一热进了枪械配件的坑。得亏现在反应过来做汽车设计。高考报志愿都避开自动武器了,要是在后来在民营配件厂上吊死了,多亏啊。以前还能靠卖这比枪还贵的改装套件。要是之后出厂就带皮轨,民营配件厂不得饿死(>?ω`< ))&/p&&br&&p&其实从技术上面讲。
用作夹紧定位,皮轨和燕尾槽没差什么。从实用上讲,燕尾槽也就多了个很多限位槽,让零件有更多前后固定的位置。&/p&&p&燕尾槽是工业上和机械上非常常见的轨道形式。咱们国家的相关从业者也早认识这俩玩意了。早就研究明白两者的优缺点了。&/p&&p&比如这本14年初版的书。讲现代设计理论的。&/p&&p&&img src=&/v2-4a03c44db13c8736c62b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v2-4a03c44db13c8736c62b_r.jpg&&&img src=&/v2-520d9c96d02d0e576e4fcd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520d9c96d02d0e576e4fcd_r.jpg&&&img src=&/v2-bd8ab87952c5dae067d8348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bd8ab87952c5dae067d8348_r.jpg&&没错,图纸直接印在书里。你上网也能找到。没有什么专利问题,皮轨是开放性专利,谁都能用。&/p&&p&对燕尾槽皮轨这种通用性最高,且现成的外挂件设计。书里没讲太多。毕竟难设计的都在专用接口上。比如枪管和机匣接口。&/p&&p&(话说最近听说某些水平低下只会捕风捉影的废物营销号拿着这书里的图做文章。&/p&&p&&img src=&/v2-d3d88ebbf53b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v2-d3d88ebbf53ba_r.jpg&&愣说这是国产新一代模块化枪族。&/p&&p&笑死我了。就图里随便举的例子。这些画的这么着急,长的这么糊弄人的枪托,瞄准镜,榴弹发射器……愣说是下一代模块化枪族&/p&&p&( ?oωo? )&/p&&p&好一个捕风捉影……)&/p&&p&燕尾槽和皮轨这俩玩意从夹紧角度没差太多。皮轨优于燕尾槽但是没甩出代差级别的差距。&/p&&p&可能有的同志会说燕尾槽夹不紧,会掉。见过95掉镜子。见过AK掉镜桥。&/p&&img src=&/v2-0894a81bcefacadc4af96d_b.jpg& data-rawwidth=&1990& data-rawheight=&1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90& data-original=&/v2-0894a81bcefacadc4af96d_r.jpg&&&img src=&/v2-c7aebec88c3bd8b0edb3e_b.jpg& data-rawwidth=&1979& data-rawheight=&1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79& data-original=&/v2-c7aebec88c3bd8b0edb3e_r.jpg&&&p&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问题不在燕尾槽上,在夹具设计上的快拆结构上。
有的是用户夹紧不足,没到死点。甚至是有的夹具设计就不够好,本身就没有死点。&/p&&p&如果夹具别整那么复杂,就俩螺丝靠螺纹的自紧性和预紧力夹紧,他肯定不带掉的&/p&&br&&p&可能又有些同志说燕尾槽精度不好。&/p&&p&那倒不全是。&/p&&p&现在欧美有些狙击枪还在用燕尾槽呢。好处是可以直接在机匣上铣出,而且钢铁材料更坚固,刚性好。从紧固上燕尾槽和皮轨就是个轨道类型,就是个接口。在这种受力没上吨的小位置上对精度的影响还没有表面加工零度,尺寸误差,固定基座与夹具设计带来影响大。95燕尾槽在伸出的L臂上。机械里这是个悬臂梁,悬臂梁啊。&/p&&br&&br&说回来皮轨也有缺点。全身皮轨化重量会大很多。所以美国也在研究,在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地方实用钥匙孔,M锁啥的。&br&如果下一代武器真的采用皮轨。希望设计者们能权衡皮轨的用量,剂量大了又是另外一种坑&br&&p&关于这个“终于”是怎么个意思。&/p&&p&95时代想不起来顺应正常。刚开始研发时候还没有皮轨呢。刚列装时候才刚出现。&/p&&p&03想不起来顺应也正常。03是95A思路延伸出来的备胎。配件肯定得通用95啊。(虽然外弹道不同,以至于镜子并不相同)&/p&&p&05冲也没想起来,我还没太慌。因为出口版本的奸商9冲就是平顶皮轨。&/p&&br&&img src=&/v2-ed2b285a55d74bd44e6e_b.jp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6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v2-ed2b285a55d74bd44e6e_r.jpg&&&br&&img src=&/v2-60d68e2ed5e7af6fbc181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v2-60d68e2ed5e7af6fbc181_r.jpg&&&br&&img src=&/v2-b08f273a1c6ec4f3c922a7ef65f04e6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b08f273a1c6ec4f3c922a7ef65f04e6a_r.jpg&&&p&皮轨的图纸满网上都是。不是什么技术保密,也不是什么加工不出。&/p&&p&现在最大的阻力很可能是制式装备定型过程中过多的条条框框和上头的老爷子。&/p&&p&在出口武器上出口定型的阻力小很多,再加上为了易于销售,就能见到皮轨了。&/p&&br&&p&到95-1还没想起来,我就有点慌了。因为95-1设计思路明显能看出来他开始意识到使用更多的附件提升战斗力了。
但是它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新的接口。一个通用镜子接口你都做不到大一统,又加了个通用附件接口???&/p&&p&10狙出来后,镜子看起来就是皮轨接口,实际并不通用。说明上面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带快拆的燕尾槽无法在10狙这种大口径狙击步枪上面保证瞄具的稳固了。但实际上不通用皮轨是真让我慌了:
上头这些人不会又要走「和外军不通用防止战时他们实用我们的东西」这条老路吧。配件通用就通用吧,要捡也是咱们捡外军的啊。外军是想用你80年代水平的望远镜瞄具,还是想捡你的落后的巨大的微光瞄具啊?&/p&&p&如果这条微博属实,这便是一个进步。并不是说因为皮轨比皮轨先进多少。而是思路的进步。&/p&&p&上头似乎不同部门的人思路都不同,服装装具上就从来不在乎仿制和直接照搬人家的标准:06年就直接把molle系统仿过来,把molle系统的PALS接口直接整成了自己的装具模块化接口。&/p&&p&美军搞四色丛林迷彩?那我们也搞;&/p&&p&美军搞数码迷彩?那我们也搞;&/p&&p&美军搞水泥迷彩?虽然并不觉得这颜色伪装性能好,但加点绿色进去,那我们也搞;&/p&&p&美国陆军那绿常服看着挺帅?那我们也搞;唉?美国陆军你别换啊,干嘛说因为我仿你受不了,咱俩谁跟谁啊?&/p&&p&美军搞全地形迷彩?那我们也搞;&/p&
“终于想起来顺应潮流了”这里的潮流不是指所谓逼格,所谓时髦,所谓好看,所谓圣诞树。这些都没有用。这个潮流是指通用性,这个问题非常大。
全世界的配件厂商的产品都在用皮轨接口。
如果我们国内配件厂商很多,产品繁多,自成一系。而且配件质优价廉的话…
&p&先说结论:主要是手枪,搭配自动步枪/卡宾枪/短突击步枪,少数国家装备微型冲锋枪。&img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445& src=&/v2-c07f5fd63de9e9798dee2f98b6a8176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v2-c07f5fd63de9e9798dee2f98b6a8176c_r.jpg&&朝鲜坦克兵人手一支的68式手枪(仿TT-33)或者“白头山”手枪(仿CZ-75)。&im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src=&/v2-07f5fb5bbebc4539bbe3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07f5fb5bbebc4539bbe37_r.png&&2017年坚强欧洲坦克挑战赛,正在进行手枪射击项目的奥地利坦克兵,使用格洛克17手枪。&img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403& src=&/v2-01a064e4f3dad4d18385ae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v2-01a064e4f3dad4d18385aef_r.png&&波兰坦克兵参加手枪射击项目所使用的武器是……PM-84P微型冲锋枪?过分了啊喂。&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src=&/v2-3cff4fab1762adb4e8536a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3cff4fab1762adb4e8536a3_r.jpg&&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的坦克兵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加装反射式瞄准镜的H&K MP7A1微型冲锋枪。找不到合适的图,就拿“拳师犬”轮式装甲运兵车的车组成员凑下数吧。更早时候的德军,车长使用手枪,其他车组成员使用折叠式枪托的MP2冲锋枪(Uzi冲锋枪)。&img data-rawwidth=&1151& data-rawheight=&647& src=&/v2-b73eb8f866aab9da0b7e396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1& data-original=&/v2-b73eb8f866aab9da0b7e396d_r.jpg&&2015年4月,加利福尼亚州二十九棕榈村海军陆战队空地作战中心(MCAGCC),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坦克车组,人手一支M9手枪。依照MCWP 3-12《Marine Corps Tank Employment》,除了每人一支M9手枪,坦克上还自带一支M16A2自动步枪;考虑到这是2005年发布的文件,坦克上的M16A2自动步枪现在应该已经全部换成M4卡宾枪了。&/p&&p&美国陆军方面,依照MSM 3-90《MCoE Supplemental Manual Force Structure Reference Data》,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每个四人坦克车组配备两支M4卡宾枪和四支M9手枪。目前,美国陆军的M4卡宾枪将被全部升级成M4A1卡宾枪,M9手枪也将被M17手枪全部取代。&im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99& src=&/v2-d61ca586db5a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v2-d61ca586db5ae_r.jpg&&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陆军第18空降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一名坦克兵手持M16A4自动步枪。该师当时尚未换装M4卡宾枪,正在试点用M16A4自动步枪替换M16A2自动步枪。&/p&&p&类似地,加拿大坦克兵使用C8卡宾枪,平时放在坦克车外的一个储物箱内。以色列国防军的坦克兵也装备各种CAR-15卡宾枪。&img data-rawwidth=&1552& data-rawheight=&873& src=&/v2-539f15bdee39c38ccf5b9b17a6011ae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2& data-original=&/v2-539f15bdee39c38ccf5b9b17a6011aef_r.jpg&&苏联时代的AKS-74U短突击步枪至今仍是俄罗斯坦克兵最常用的自卫武器。俄军曾想用AK-105短突击步枪取代AKS-74U短突击步枪,结果发现该枪的城市战性能太好,给坦克兵等二线人员用作自卫武器是一种浪费……&img data-rawwidth=&891& data-rawheight=&590& src=&/v2-200b9a3de1ee7ce603b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1& data-original=&/v2-200b9a3de1ee7ce603b0_r.jpg&&2016年9月,演习中的俄军坦克兵,可以看到一个车组装备不止一支AKS-74U短突击步枪。&/p&&p&极少数俄军坦克兵还装备了标准尺寸的AK-74M自动步枪,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毕竟二战苏联红军还曾把莫辛-纳甘步枪/卡宾枪塞进坦克:1943年,一个21辆坦克、12辆卡车、1辆汽车、148人的苏联红军坦克营可以得到30支冲锋枪和43支步枪,手枪数量不明。&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58& src=&/v2-02faac67f6cac20a1fee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02faac67f6cac20a1fee7_r.jpg&&波兰电视剧《四个坦克兵与狗》,老切雷什尼亚克的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img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409& src=&/v2-e1c93a2cb99ee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v2-e1c93a2cb99ee5_r.jpg&&其他一些受到苏联影响的东欧国家也仍将AKS-74U短突击步枪作为坦克兵的自卫武器,上图为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期间的格鲁吉亚军队。&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dd571a452bc0ed437dec344c250309f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d571a452bc0ed437dec344c250309fb_r.jpg&&2013年,日本陆上自卫队第5旅团第5战车大队的90式坦克的三人车组。车长使用9mmけん銃(特许生产的SIG Sauer P220手枪),驾驶员和炮手使用折叠式枪托的89式小銃。&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2dbc35dcdac0e82da3c08b751ef15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2dbc35dcdac0e82da3c08b751ef15e1_r.jpg&&至于这张广为流传的陆上自卫队使用二战M3冲锋枪的图片,是2004年的第11师团第11战车大队。目前,日本坦克兵的M3/M3A1冲锋枪和9mm機関けん銃(改进和特许生产的Micro-Uzi微型冲锋枪)基本都被折叠式枪托的89式小銃取代了。&im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src=&/v2-f3a057aa05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f3a057aa05_r.png&&2017年坚强欧洲坦克挑战赛,下车时手持FAMAS F1自动步枪的法国坦克兵。无托式步枪本身就长度较短,因此没必要专门为坦克兵配备卡宾枪或者短突击步枪。然而,英国陆军在2004年底为驻扎在伊拉克的坦克车组配备了恩菲尔德SA80A2枪族的L22A2短突击步枪(下图供参考)。&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src=&/v2-96b5a3b64ca263e471bd9dc879fbbcd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6b5a3b64ca263e471bd9dc879fbbcda_r.jpg&&PS:SA80A2枪族已经基本解决SA80枪族的可靠性问题,跟风玩梗的不要再乱黑了。&/p&&p&据Quora上一个在希腊陆军工作的人说,希腊坦克部队的四人车组,除了驾驶员使用手枪,其余三人均使用HDS G3A4自动步枪(下图供参考)这种全威力自动步枪……&im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2& src=&/v2-f43ec91acaa191caf094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f43ec91acaa191caf094b_r.jpg&&解放军的情况一如既往得谜:&/p&&p&早期的59式坦克等四人车组是三支54式手枪和一支冲锋枪,冲锋枪由装填手使用,最早是54式冲锋枪,后来是56-1式冲锋枪、56-2式冲锋枪、85式轻型冲锋枪或者81-1式自动步枪;据超级大本营论坛的一个退伍兵说,是四支81-1式自动步枪和四支54式手枪……&/p&&p&进入2000年代后,手枪应该已经全部换成92式5.8mm手枪了,冲锋枪也应该已经全部换成95式自动步枪或者95-1式自动步枪了。&/p&&p&99A式坦克等新型坦克采用三人车组,去掉了装填手,不清楚车组是否还有装备自动步枪。据超级大本营论坛的另一个网友说,是三支95式自动步枪和三支92式5.8mm手枪。&img data-rawwidth=&1385& data-rawheight=&976& src=&/v2-3a675fe835d5fdf305ed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85& data-original=&/v2-3a675fe835d5fdf305ed7_r.jpg&&2000年代初期(至少在2007年以前),一名配备92式5.8mm手枪的96式坦克驾驶员。&im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560& src=&/v2-dd3dc077fe8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v2-dd3dc077fe82_r.jpg&&2015年初,原沈阳军区某部的一名99A式坦克车长使用92式5.8mm手枪射击目标。&/p&
先说结论:主要是手枪,搭配自动步枪/卡宾枪/短突击步枪,少数国家装备微型冲锋枪。朝鲜坦克兵人手一支的68式手枪(仿TT-33)或者“白头山”手枪(仿CZ-75)。2017年坚强欧洲坦克挑战赛,正在进行手枪射击项目的奥地利坦克兵,使用格洛克17手枪。波兰坦克兵…
&p&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p&&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19& src=&/v2-acacae6f5870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cacae6f5870b_r.jpg&&&p&BMQ匕首麻醉枪,1993年定型,一次可以装填两发注射式麻醉弹;在10米距离可以穿透冬装或皮衣,但是只能在5米距离保证射击精度。&b&如果使用国产A型麻醉剂,目标会在1分钟内制动,必须在3分钟内注射急救针使目标迅速苏醒,否则目标会死亡;如果使用国产B型麻醉剂,目标会在2至3分钟内制动,沉睡90分钟至120分钟后自然苏醒。&/b&&/p&&p&该枪被部分公安部门少量试用。除了BMQ匕首麻醉枪,还有1988年定型的BBQ-901麻醉枪,不过这个是给解放军侦察兵捕捉俘虏设计的,同样只是个试验品性质的。&/p&&p&答案很明显:&b&需要警方迅速制服的目标,在麻醉剂发挥作用的1分钟内足以对警员和群众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b&,效果还不如泰瑟电击枪。另外,&b&相同剂量的麻醉剂对不同体重的目标的效果也不同&/b&,而子弹的停止作用(stopping power,使目标失去反抗能力的作用)足以让一切体重平等。&/p&&p&80年代的时候,公安和武警还曾装备麻醉手榴弹,例如1981年破获吕海鹰、张春江杀人案:&/p&&blockquote&鉴于张春江手中携带“五四式”手枪、手榴弹等凶器,危害性极大,随时可能拒捕。破案指挥部决定组织战斗小组,省公安厅和沈阳市公安局联合行动,进行围歼。 &br&1月10日凌晨,战斗打响后,张春江负隅顽抗,在楼上开枪射击,投掷手榴弹,省公安厅刑侦干部贾树岐被炸伤。沈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刑警杨振东主动承担了&b&向歹徒藏身的住室投掷化学麻醉弹&/b&和直接抓捕的危险任务。张春江疯狂反抗,从室内向外射击,冲在前面的杨振东,不幸腰部中弹倒在地上。 &br&&br&来源:&a href=&///?target=http%3A///a/48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辽宁大案】35年前的吕海鹰反革命杀人案_大辽网_腾讯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p&又例如1988年白岩沟围剿邵江彬、耿学杰案:&/p&&blockquote&白岩沟围剿战斗纵跨三天两夜,长达60个小时,参战公安民警、武警600余人,解放军官兵129人,动用了曾参加越战的解放军某师的侦察连、防化连、喷火连,各类参战人员(包括当地民兵)总计1516人。战斗中出动大小车辆120台,使用子弹17000发,手榴弹334枚,四零火箭弹20枚,火焰喷射器3具,催泪弹13枚,&b&毒气弹9枚&/b&,我方付出了牺牲8人(含1名围观群众)、伤9人(含3名围观群众)的惨重代价。
&br&&br&来源:&a href=&///?target=http%3A///history/vp/detail_/.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988年白岩沟剿匪:1516人参战 多名群众伤亡_历史频道_凤凰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p&另外,我觉得题主小看了毒品的效果:&/p&&blockquote&有些时候
比如那些精神病
&b&吸毒致幻&/b&
醉酒闹事的人
直接击毙不现实
空手制服又太危险
为什么不使用麻醉枪麻醉? &/blockquote&&p&对于“吸毒致幻”的暴力分子,“直接击毙”确实“不现实”:&/p&&blockquote&警员应该知道,就算是非常严重的伤势也不一定能够立即停止歹徒的犯罪行为。如果他吸毒或者用药物的话就更加如此。有一次,查毒品的警员设伏,和一个海洛因瘾君子交火。&b&在不到7米的距离,警员用00号鹿弹打中了那个人,弹丸从身体前面进入,从后面飞出,打了个透心凉。然而,那个人没有立即倒地,而是抽搐了几下以后,转身就跑。警员再给他的背后补了一枪。又是一个完全穿透。那人还在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另一个警员用手枪打中了他的后腰脊椎骨,他才终于倒下了。但是走上前去检验的警员竟然发现那个人还在企图把手枪对准警员。警员赶快给他来了第三下霰弹枪,9个弹丸全部打入他的身体。那个人手枪脱手,又抽搐起来,接着还爬到墙边,靠墙坐起来,对警员说道:“别开枪打我。我很HIGH。”&/b&警员回忆说,他讲话的声音好像在水里讲话一样含糊不清,估计是因为肺部已经浸满了血液的缘故。他后来在被送到医院后很快就死了。他的例子证明,一个人身上中了27颗鹿弹弹丸和一发手枪弹以后,还是有一定的行动能力。&br&……&br&然而,我们不必怀疑独头弹的停止作用。著名的伊利诺斯州库克县枪击案里面,&b&也是吸了毒的案犯身上被打了33发9mm手枪子弹,仍然在挣扎着给他自己的.45手枪换弹匣&/b&。趁这个空挡,一名警员绕到他的背后,用12号霰弹枪给他的背上来了一发独头弹。弹丸打断了他的脊骨,然后再打碎了他的心脏。他立即倒地身亡。&br&&br&来源:&a href=&///?target=http%3A//firearmsworld.net/other/tac_train/shotgun/c0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警用霰弹枪教程3 霰弹枪弹药对人体的杀伤 ――〖枪炮世界〗&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p&所以“使用麻醉枪麻醉”更不现实。&/p&&p&再举一个比较近的例子:日凌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沃森维尔的一名15岁少年在吸食LSD致幻剂后持刀砍伤家人,警方赶到后将其击毙。下图列出了警方在这名少年彻底停止反抗(死亡)前使用过的制服手段,足以看出吸毒致幻的暴力分子有多难制服:&/p&&im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src=&/v2-aba6cb875e80aab2c424cc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v2-aba6cb875e80aab2c424cc2_r.png&&&p&警方先后使用&b&3发40mm低致命性榴弹&/b&(M1006海绵棍弹或者M1029橡胶霰弹?)&b&、1发泰瑟电击枪、1次警犬扑咬、1发40mm低致命性榴弹、AR-15自动步枪射击5.56mm步枪弹、2发40mm低致命性榴弹、1发泰瑟电击枪、1次警犬扑咬&/b&才将其制服(击毙)。&/p&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BMQ匕首麻醉枪,1993年定型,一次可以装填两发注射式麻醉弹;在10米距离可以穿透冬装或皮衣,但是只能在5米距离保证射击精度。如果使用国产A型麻醉剂,目标会在1分钟内制动,必须在3分钟内注射急救针使目标迅速苏醒,否则目标会死…
&p&&b&1、两者的战术任务差异&/b&&/p&&p&在北约军队的语境下,“狙击手”除了要打冷枪消灭高价值目标或者迟滞敌军行动,还需要在战斗打响前潜入阵地搜集情报、在战斗过程中观察战场局势和监视战场侧面,事实上“狙击手”在现代战争中担负的侦察任务要远多于战斗任务;“精准射手”作为步兵分队的其中一名成员,任务和普通步枪手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射击距离更远而已,必要时用随枪瞄准镜为分队指挥官或者火力支援提供远距离观察。由此产生的一个肉眼可见的差异,就是“狙击手”在战斗过程中往往与大部队保持一定距离,而“精准射手”始终与自己所在的步兵分队一起行动。&/p&&p&因为任务复杂程度的巨大差异,“狙击手”需要的专门训练远远多于“精准射手”。以美国陆军为例,“狙击手”需要在美国陆军狙击手学校接受7周课程,而“班级指定神射手”只需要在美国陆军射击队(AMU)接受1周或者2周课程。&/p&&p&&b&2、两者的编制方式差异&/b&&/p&&p&&b&2.1、美国陆军&/b&&/p&&p&&b&2.1.1、狙击手(Sniper)&/b&&/p&&p&需要注意的是,美国陆军把狙击小组里的观察手也称为“狙击手”。为了表述方便,下文依然将充当观察手角色的“狙击手”称为观察手。参考自2013年的MSM 3-90《Brigade Combat Teams》。&/p&&p&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在步兵营的营部连和侦察中队的徒步侦察分队辖一个狙击班。徒步侦察分队的狙击班包含两个三人狙击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两名狙击手和一名观察手,每个小组装备一支M24狙击步枪、一支M110狙击步枪、一支M107狙击步枪和三支M4卡宾枪;步兵营的狙击班包含三个三人狙击小组,每个小组包含两名狙击手和一名观察手,每个小组装备一支M110狙击步枪、一支M107狙击步枪和两支M4卡宾枪,其中一支M4卡宾枪是那名使用M107狙击步枪的狙击手的。&/p&&p&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在联兵营的营部连辖一个狙击班,包含三个三人狙击小组,每个小组包含两名狙击手和一名观察手,每个小组装备一支M110狙击步枪、一支M107狙击步枪和三支M4卡宾枪。观察手(中士)除了标配的M4卡宾枪,也可以另外选用M110狙击步枪或者M107狙击步枪。&/p&&p&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SBCT)在步兵营的营部连辖一个狙击班,包含两个三人狙击小组;在步兵连也编制了一个三人狙击小组,北约军队里似乎只有美国陆军SBCT把“狙击手”下放到连一级。每个小组包含一名狙击手和两名观察手,每个小组装备一支M110狙击步枪、一支M107狙击步枪和两支M4卡宾枪,其中一支M4卡宾枪加装榴弹发射器。&/p&&p&PS:美国陆军在2012年后将现役M24狙击步枪逐步升级为M2010狙击步枪,并在2016年3月决定用M110E1狙击步枪(H&K G28E)取代M110狙击步枪。&/p&&p&&b&2.1.2、班级指定神射手(Squad Designated Marksman)&/b&&/p&&p&班级指定神射手(SDM)是在每个步兵班指定一名步枪手接受训练并装备狙击武器。此种做法始于伊拉克战争,当时美国陆军SDM的武器包括加装各种瞄准镜的库存M14步枪、用现役M16A4步枪改装的SDM-R狙击步枪、用库存M14步枪改装的M21A5狙击步枪等。&/p&&p&从2010年开始,美国陆军驻阿富汗部队的每个步兵排都装备两支M14 EBR-RI狙击步枪,后来又升级为M14 EBR-RI NM狙击步枪。目前美国陆军正在寻求新的SDM武器。&/p&&p&&b&2.2、美国海军陆战队&/b&&/p&&p&&b&2.2.1、侦察狙击手(Scout Sniper)&/b&&/p&&p&侦察狙击手(SS)编制在步兵营直属侦察狙击排,侦察狙击排通常隶属于营部连或者武器连,通常包含八个、九个或者十个二人狙击小组,然而也存在不严格按照二人狙击小组进行编制的侦察狙击排。根据1998年的MCRP 5-12D《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美国海军陆战队每个步兵营有八支M40A1狙击步枪,那么就是八个二人狙击小组。其实在2010年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线部队的侦察狙击手基本都用M40A5狙击步枪了。&/p&&p&除了侦察狙击手标配的M40A5狙击步枪,每个侦察狙击排还有四支随用随取的M82A3狙击步枪。&/p&&p&PS:虽然名字里多了“侦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侦察狙击手”和美国陆军的“狙击手”在职能上其实并没有区别。&/p&&p&&b&2.2.2、班级先进神射手(Squad Advanced Marksman)&/b&&/p&&p&“班级先进神射手”(SAM)是在每个步兵班指定一名步枪手接受训练并装备狙击武器,事实上美国陆军SDM就是借鉴了美国海军陆战队SAM。SAM最初使用加装瞄准镜的M16A4步枪以及用现役M16A4步枪改装的SAM-R狙击步枪,后来使用Mk.12特种用途步枪(既可用作狙击步枪又可用作突击步枪)。类似定位的人员在特种部队以及排爆部队等单位则被称为“指定神射手”(DM),使用库存M14步枪改装的“指定神射手步枪”(DMR)。&/p&&p&大约在200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为SAM和DM换装M39狙击步枪(M14 EBR)。2012年初,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开始用M110狙击步枪取代M39狙击步枪。&/p&&p&&b&2.2.3、自动步枪手(Automatic Rifleman)的兼职&/b&&/p&&p&“自动步枪手”是美国军队对于班用机枪射手的叫法。&/p&&p&2010年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在部分步兵班用M27步兵自动步枪(IAR)部分取代M249班用机枪。由于M27 IAR的标配光学瞄具是3.5倍ACOG瞄准镜,部分使用M27 IAR的自动步枪手也扮演起了SAM的角色,有人说自己能用M27 IAR精确地命中800米距离上的目标。&/p&&p&&b&2.3、英国&/b&&/p&&p&&b&2.3.1、狙击手(Sniper)&/b&&/p&&p&英国陆军的步兵团和装甲团以及皇家空军的地面作战团(RAF Regiment)都是在营级单位辖一个狙击排,包含两个狙击班共四个二人狙击小组。&/p&&p&皇家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常见于第40突击队、第42突击队和第45突击队的侦察分队,包含四个或者五个二人狙击小组。此外,第43突击队组建了搭乘皇家海军的“山猫”直升机或者“灰背隼”直升机的“海事狙击队”(Maritime Sniper Team,简称MST),每架直升机搭载一个二人狙击小组。&/p&&p&&b&2.3.2、精确射手(Sharpshooter)&/b&&/p&&p&英国陆军的步兵班原本装备两挺L86A2班用机枪,由于该枪仅有30发弹匣且不可更换枪管,英国陆军在2000年代初用FN Minimi伞兵型轻机枪将其取代。然而FN Minimi伞兵型轻机枪的枪管较短、远距离精度较差,于是英国陆军在步兵班内保留了一挺或者两挺L86A2班用机枪,利用其较长的枪管以及标配的4倍SUSAT瞄准镜,作为“精确射手步枪”使用。&/p&&p&2009年,英国陆军采购LM308MWS步枪,配合6倍ACOG瞄准镜和155格令狙击弹使用,定型为L129A1精确射手步枪(Sharpshooter Rifle),以取代L86A2班用机枪的这一角色。&/p&&p&&b&2.4、法国&/b&&/p&&p&&b&2.4.1、精英射手(Tireur d'élite)&/b&&/p&&p&精英射手被编制在团属侦察与支援连(CEA)的精英射手分队(STE),以二人狙击小组或者三人狙击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精英射手装备12.7mm口径的PGM Hécate Ⅱ狙击步枪,负责攻击敌方车辆和装甲输送车,或者破坏敌方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观瞄设备,并在必要时压制1000米至1200米距离上的敌方人员;观察手通常装备自动步枪,必要时也使用FR-F2狙击步枪。&/p&&p&因为12.7mm狙击步枪的重量过大,精英射手小组通常搭乘四驱越野车进行机动,并在车上搭载7.62mm机枪作为自卫武器。&/p&&p&&b&2.4.2、精确射手(Tireur de précision)&/b&&/p&&p&每个步兵排直辖两名精确射手,装备FR-F2狙击步枪,目前正在换装PGM Ultima Ratio狙击步枪。精确射手负责射杀步枪手有效射程外的高价值目标,并在必要时利用随枪瞄准镜为班长或者排长提供观察和情报。&/p&
1、两者的战术任务差异在北约军队的语境下,“狙击手”除了要打冷枪消灭高价值目标或者迟滞敌军行动,还需要在战斗打响前潜入阵地搜集情报、在战斗过程中观察战场局势和监视战场侧面,事实上“狙击手”在现代战争中担负的侦察任务要远多于战斗任务;“精准…
蟹妖。&br&&br&1)先普及几个概念:消声器不会消除声音,只会降低声音大小,所以这类手枪更好的叫法叫微声手枪;霰弹枪不能装消音器;超音速的射弹被消音的可能性很小(现阶段有尝试使用电匹配对抗场的消音方式,但是未见小型化实物)。&br&2)声音的产生一定是振动传导到空气中,隔绝振动物品与空气之间的直接接触以及减小振动,是所有消声的根本原理。&img src=&/c290ea87dd2de7953cca78de18bf6c3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img src=&/85c572f2ae6abe88d05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子弹后的高压高温气体在腔内绝热膨胀做功,减少内能。降低热气体的压力和温度。&br&枪击的声音主要是因为空气骤然压缩和膨胀产生,@海鹏兄 细说的是隔片缓冲类的。&br&最简单的消声器有一种橡胶圆筒,比子弹略小,消声效果尚可,成本低。但是只能一次性使用,且影响射速性能很严重。好处是便携和无法筛查。&br&3)通常使用消声器后,都会对枪的初射点有影响,距离越远影响越大。&br&所有,近距离伏击会使用消声器,长程狙击还套了个消声器的,不是超超级神射手就是他妈的瞎编。&br&手枪的消音器由于压低枪口,反倒会提升稳定性,抑制枪口上跳。&br&4)有的消音器的配套功能,还有灭焰。
蟹妖。 1)先普及几个概念:消声器不会消除声音,只会降低声音大小,所以这类手枪更好的叫法叫微声手枪;霰弹枪不能装消音器;超音速的射弹被消音的可能性很小(现阶段有尝试使用电匹配对抗场的消音方式,但是未见小型化实物)。 2)声音的产生一定是振动传…
日更新:&br&&img data-rawheight=&342& data-rawwidth=&519& src=&/672d7c44ec7a2a3db340ad6c47602c7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672d7c44ec7a2a3db340ad6c47602c7d_r.jpg&&第41集团军机械化步兵第123师367团(塔山英雄团)装备的QLU11狙击榴弹发射器,估计是编制在装甲步兵营属炮连的榴弹发射器排里,和QLZ04自动榴弹发射器一起取代QLZ87自动榴弹发射器。&br&&br&————————————————————&br&
--------------------
以下为原答案
--------------------&br&————————————————————&br&&br&我个人找到的资料不多,只能简单说说:&br&型号为QLU11,意思是“11式狙击榴弹发射器”。考虑到更早的QLB06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已经很久都没声音了,估计是被这个QLU11给取代了。口径是35mm,估计还是35x32mmSR的规格。&br&&br&配备白光瞄准镜和夜视瞄准镜,瞄准镜导轨位于机匣左上侧;从流出的图片来看,可能配备了火控系统。弹鼓从机匣下方供弹,容弹量不明。在400米距离对射孔目标命中率为80%,在800米距离内可以对轻型装甲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br&解放军现役DFJ87破甲杀伤榴弹,静破甲深度为80mm装甲钢、动破甲深度为35mm/60°装甲钢,同时具备5米杀伤半径。如果没有设计和配用新弹(很可能专门研发了初速略高的狙击弹),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射表:&br&&img src=&/5cc6aaa6b8f1e06a4cde_b.jpg& data-rawwidth=&843&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3& data-original=&/5cc6aaa6b8f1e06a4cde_r.jpg&&&br&其实有一款“LG5型40毫米狙击榴弹发射器”和它很像:&br&&img data-rawheight=&389& data-rawwidth=&651& src=&/bddefea34df98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1& data-original=&/bddefea34df987_r.jpg&&不过这个外贸货打的是北约40x53mmSR高速榴弹。北约40mm高速榴弹的战斗部更重、初速更高、后坐力更大,所以这个外贸货必要时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发射。&br&&br&这玩意儿有个新颖的设计,就是浮动式瞄准镜导轨,射击时瞄准镜不会跟着后坐撞到使用者的眼眶,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者对其后坐力的恐惧感。&br&&img src=&/baf0a0b8fb6eb288e6dd8e1_b.jpg&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baf0a0b8fb6eb288e6dd8e1_r.jpg&&工厂里的照片,可以看到瞄准镜导轨在机匣左上侧。&br&&br&&img src=&/fd4e0ba092cf_b.pn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fd4e0ba092cf_r.png&&&img src=&/c76bc1c300cd5997_b.pn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c76bc1c300cd5997_r.png&&正在试用的海军陆战队。可以看到弹鼓和疑似配备火控系统的瞄准镜。&br&&br&PS:网上流传QLU11的初速高达450m/s,如果真有这么高,那么发射时的后坐力差不多是.50 BMG弹的2.5倍,必须要用三脚架了。我个人是不信这个数字的,俄罗斯30mm高速榴弹的初速为185m/s、北约40mm高速榴弹的初速为245m/s,很难想象国产35mm榴弹的初速能达到北约40mm高速榴弹的1.8倍。
日更新: 第41集团军机械化步兵第123师367团(塔山英雄团)装备的QLU11狙击榴弹发射器,估计是编制在装甲步兵营属炮连的榴弹发射器排里,和QLZ04自动榴弹发射器一起取代QLZ87自动榴弹发射器。 ———————————————————— -------…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582 人关注
181 条内容
16857 人关注
783 条内容
399 人关注
1638 条内容
5169 人关注
192 条内容
2523 人关注
566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确射手和狙击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