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狄仁杰装备推荐推上了世界舞台

> 【答案带解析】热播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使我们的思绪回到梦中的大唐王朝。中国唐朝时期,活跃在...
热播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使我们的思绪回到梦中的大唐王朝。中国唐朝时期,活跃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著名人物不包括A.中臣镰足
B.穆罕默德
C.查理·马特
D.亚历山大大帝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历史人物,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中国唐朝时期,指的是从618年——907年,中国唐朝时期,活跃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著名人物有:中臣镰足、穆罕默德和查理·马特,亚历山大大帝生活在公元前356年,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中古欧洲社会...
考点分析:
考点1:贞观之治
& &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 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 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拓展
一、P.8---9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1、★★主要表现:
& ⑴ 政治清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时名将、名相辈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 ⑵经济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国力强盛。
⑶文化昌盛:继承、发展并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广纳贤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⑷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各族同汉族通好,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册封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⑸外交开放:唐政府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对外贸易,那时中外贸易活跃,交往频繁。
2、主要原因:
(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吸取隋亡教训,政治清明,政策开放。
(3)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贞观年间名将、名相辈出。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 & 3、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现实意义:(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二、★★P.9武则天的政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主要政绩为: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保持了唐朝政治经济政策的延续和稳定,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评价唐太宗
﹙总评﹚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1、政治经济上﹕
P.8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欲望。
P.8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
P.8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P.18④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3、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
P.9⑤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共同拥戴,北方各民族尊称他为“天可汗”。
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⑦唐太宗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派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印友好往来。
﹙总结﹚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对外交往更具开发性,社会出现了国家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关系友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同时,他的统治也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爱在西元前》是由台湾偶像歌手周杰伦演唱,出自于《范特西》专辑,由周杰伦御用填词人方文山填词,这首歌充分表现周杰伦在音乐上的造诣。周杰伦在《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中唱道:“古巴比伦王朝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
。”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A.一千七百多年 
B.三千五百多年   C.一千八百多年  
 D.三千七百多年 
日,头戴皇冠的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主持新一届议会开幕式并宣布了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李大爷边看电视边嘀咕:“这个英国,究竟是国王的权力大还是首相的权力大?”请你通过历史学习与探究来解答李大爷的困惑。(1)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国会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源于什么法律文件? 颁布于哪一年?同年中俄签订了什么条约?(3分)(2)该法律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今天,同英国实行相同政治体制的国家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例。(4分)(3)这部法律文件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制定的。试用大事年表的形式来表示这个事件的过程。(要求:至少列出两件事)(2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请回答:(1)材料一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1分)(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相关链接: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和平交流、暴力冲突)(2分)材料一:
;材料二:
(3)请你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2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3分)(2)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的是什么宗教?(3分)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从狄大人到Judge Dee:谁把狄仁杰推上了世界舞台?
荷兰人高罗佩的狄仁杰著作近年被翻译成中文返回国内,被改编成了《狄仁杰断案传奇》等电影、电视剧,这种中西文化的“逆交换”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编者注:中国历史上哪个官员最火?候选人无疑有二:一是“铁面青天”包大人,另一是“神探”狄仁杰。以影视剧论,狄大人似有后来居上之势。当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正在热映,毁誉不论,至11月6日吸金过6亿,跃居2013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三甲。同是中国古典小说、戏剧或评书的热门人物,包公却未能像狄仁杰那样走出中国,在西方文学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从狄大人到Judge&Dee,是谁将狄仁杰推上了世界舞台?狄仁杰:出口转内销二战期间,一名荷兰外交家在重庆偶然读到一本清代的旧体小说,这立刻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这本名叫《武则天四大奇案》的公案小说,作者籍籍无名,但在这位名叫高罗佩的外交家手里,这部作品连带故事里的主人公很快焕发了新生。几年后,高罗佩将这部旧小说译为英文,随后又以狄仁杰为主角创作了一本全新的侦探小说《铜钟案》。可惜的是,当时中国出版商没有意识到这部作品的巨大价值,以至于中文版未能面世。但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英文本的《铜钟案》在出版后却大获成功,西方读者很快被“狄大法官”的神奇断案所吸引,高罗佩的“狄仁杰系列”也一发不可收拾。在出版商的拼命催促下,高罗佩在之后的十余年间又陆续创作了《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四漆屏》、《湖中案》等23部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最终构成了高罗佩的“狄仁杰系列大全”:《狄公断案大观》(Celebrated&Cases&of&Judge&Dee,下称《大唐狄公案》,与清代小说家吴趼人的《狄公案》相区别)。Celebrated&Cases&of&Judge&Dee《大唐狄公案》)第一版封面《大唐狄公案》全书约130万字,这部作品在西方风靡一时,并由英文译成法文、德文甚至瑞典文、芬兰文、克罗地亚文等十几种小语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唐狄公案》不断再版并好屡次拍成了电影,如美国拍摄的影片《庙祟案》(Haunted&Monastry)即抽取了其中片段作为电影的脚本。由此,“Judge&Dee”(狄公)成为了西方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并获得了“中国的福尔摩斯”之称。狄仁杰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高罗佩曾说:“狄仁杰在唐代历任多职,位及宰辅。他以其经天纬地之才参议朝政,对唐室内政、外交均发挥了重大影响。更主要的是,他为官一生,尤在州县,断滞狱无数,因而口碑载道,誉满华夏。中国人视他为执法如山、断狱如神的清官神探,他的美名至今仍在中国民间传扬。中国人对他和我们对福尔摩斯同样喜爱。”狄仁杰是唐朝高宗、武后时代的名相,他为人刚正不阿,大智大勇,断狱如神,一向就是中国古典小说、戏剧或评书的热门人物,但类似的小说人物譬如更知名的包公,却未能像狄仁杰那样走出中国,在西方文学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这不得不说与高罗佩的才华与努力是分不开的。更有意思的是,高罗佩的作品近年被翻译成中文返回国内,随后又被改编成了《狄仁杰断案传奇》等电影、电视剧,这种中西文化的“逆交换”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高罗佩其人高罗佩是荷兰职业外交官,他同时也拥有“汉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小说家、收藏家”等多个头衔。由于其早年随父母在荷兰殖民地的奇特经历,加上多年的学术训练及多变的工作地点,高罗佩除本国语言荷兰文外,他还精通英文、中文、日文、印尼文、马来文、拉丁文等15种外国语言文字,说他是语言天才也不过分。高罗佩的全名叫罗伯特·汉斯·古利克(Robert&Hansvan&Gulik),他于日生于荷兰扎特芬,由于其父亲是荷兰驻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军队中的一名军医,他的小学时光主要是在爪哇岛上度过的。20岁那年,高罗佩进入莱顿大学并选择汉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在获得中文及日文学士学位及殖民法学士学位之后,高罗佩进入乌德勒支大学东方学院继续深造,并相继获得东方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35年后,高罗佩进入外交界并先后供职于荷兰驻东京、重庆、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吉隆坡等的领事机构。高罗佩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他从秘书、参事一路做到公使、大使,但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并不是他的外交成就,而是其独到的汉学研究。1943年,高罗佩辗转来到重庆,担任荷兰流亡政府驻重庆使馆一秘。因为躲避战火的缘故,当时众多的中国文化名流均云集于抗战大后方,这为高罗佩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在此期间,高罗佩与同在外交界的江苏名媛水世芳坠入爱河并缔结了一段异国婚姻。水世芳出身名门,她是清末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其父水钧韶曾任职于中国驻列宁格勒总领事馆工作并担任过天津市长。结婚后,高罗佩与水世芳共育有4个子女。高罗佩一生迷恋中国文化,他从20岁起就开始练习中国书法,其所独创的“高体”,笔力雄健,风姿高迈,偏于行书与草书之间,独具一格。来重庆不久,他又对中国琴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还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社会名流组织了“天风琴社”。不仅如此,高罗佩还是一位收藏家与鉴赏家,诸如古琴书画、瓷器瓦当、佛像木雕等,都是他收藏的对象。东方文物的集散地,如北平琉璃厂、东京神田区、伦敦旧书店,都是他流连忘返之处。据他的长公子威廉回忆,有一次为了买一座观音像,全家只得啃了好几个月硬面包。对于收藏,高罗佩不买稀世之珍而偏爱残缺古物,他有一句名言:“一张油漆剥落的古琴,仍可奏出高山流水之曲;名瓷之碎片,也不失为粉定龙泉”。由于工作的缘故,高罗佩在多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任职,但惟独不变的,是他的中式书斋与格局:书桌上永远整整齐齐的摆着文房四宝,一张紫檀嵌花卧榻静待着主人,书橱里堆满了多方收集的古书,正可谓“图书满架,落叶满床”,好一派中国古文士的气度。中国文化的推广者1952年,高罗佩把《迷宫案》从英文译成中文,书前加了楔子一首:&&& 运转鸿钧包万有,日星河岳胎鲜。人间万物本天然,恢恢天网秘,报应总无偏;在位古称民父母,才华万口争传。古今多少圣和贤,稽天行大道,为世雪奇冤。作为一个西方人,高罗佩不但能熟练的运用白话文,而且还能用文言文写作,中国古代的律诗、绝句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就凭这些,已经令大多数中国人望尘莫及了。高罗佩曾说,他一生中“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但工作只有暂时意义;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学术有永久价值;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只是消遣。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好是他的业余爱好,为中国文化的“东学西渐”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事实上,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系列,其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其他汉学家的任何一部中国学著作。一般的西方人,他们了解中国往往就是从《狄公案》开始,据说伯克莱加州大学法学院长贝林教授研究中国法制史,也是从狄公小说入手的。在《狄公案》自序中,高罗佩用中文写道:“逊清末季,英国柯南道尔所著《福尔摩斯探案集》被译成华文,一时脍炙人口。嗣后此类外国小说即遍传禹域。甚至现代人士多以为,除英、美、德、法四国所出者外,全无此类述作。果尔,则中国历代循吏名公,岂不含冤于九泉之下?盖宋有《棠阴比事》,明有《龙图公案》,清有狄、彭、施、李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昔贤明县尹,虽未有指纹摄影以及其他新学之技,其访案之细,破案之神,固不亚于福尔摩斯也。”高罗佩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抓住了东西方读者的兴趣聚焦点,以英文为媒介并突破性的采用了西洋侦探小说的笔法,将狄仁杰和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这对中国传统的公案小说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高罗佩所创造的《狄公案》文化奇迹,成为了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一个特殊窗口,其影响之深远,不容低估。1967年,57岁的高罗佩英年早逝,但在其并不算长的生涯中,却留下了大量的著述。除去130万字的《大唐狄公案》系列,高罗佩还撰写了近十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如《琴道》、《砚史》、《东皋禅师集刊》、《书画说钤》、《书画鉴赏汇编》、《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长臂猿考》等。多年后,高罗佩的夫人水世芳在谈起丈夫时,不禁脱口而出:“他不是外国人!从我们认识到他临终,他没有一天断过练字。他最爱吃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对自己的这位“中国”丈夫,高夫人说自己“感到既骄傲又惭愧,骄傲的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使他心悦诚服终身浸淫其中;惭愧的是:我身为中国人,在研究中国文化、宣扬中华文明方面,做得远不如他。”高罗佩与夫人水世芳在重庆,摄于1943年12月。高罗佩去世后,他的家属将他多年收集的藏书(其中以中国古籍为主)及遗稿全部捐献出来,这些书稿目前珍藏于荷兰莱顿国立大学汉学研究院专门设立的“高罗佩藏书专室”,这里也成为海外中国学的研究重镇。值得高罗佩欣慰的是,他的长公子威廉目前担任莱顿人类学博物馆馆长并专于东亚艺术,他既承续了父亲的遗志,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作者金满楼系专栏作家来源:网易博客
去伪存真,普及常识
读图探真相
作家,媒体人
财经媒体人,著有《递罪》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
扫一扫关注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狄仁杰铭文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