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25滑膛弹弓威力排行坦克炮和120炮有什么威力区别

|||||||||||||||||
&>>&&&&&正文
俄媒:中国99A2式坦克或配140mm大口径滑膛炮
环球时报-环球网
ZTZ-99A主战坦克。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4月16日报道,最近几个月来网络媒体上多次出现中国某种新型坦克的图片,似乎是最新的99A2式坦克。这种坦克存在的消息几年前就已披露,而且相关图片还让一些专家得出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的结论,与现在的消息截然相反。根据中国网站的最新消息,99A2式新型坦克还处于试验阶段,不过已经接近尾声。
  俄媒称,相关消息使人推测,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装甲车辆群将在今后几年内补充另外一种新型坦克。应当指出的是,公开信息表明,一定数量的99A2式坦克样品早在2009年就已开始在中国部队试用。从最新情报来看,99A2坦克测试样品可能存在大量缺陷,因此产品精加工和试验进程有所拖延。
  目前有关99A2式坦克的消息不是特别多,但是可以根据现有消息勾勒出这种新产品的整体轮廓。99A2式新型坦克与原型99式坦克有较大区别,几乎所有构件都进行了再加工和调整,因此可以认定99A2式坦克是一种新型装备,而不只是此前型号的升级版本。另外,从现有消息来看,新坦克的一些创意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在新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方面。与99式不同,99A2式新坦克使用的柴油发动机没有沿车体顺向布置,而是采取横向布局,能够明显减少车体长度。99A2式坦克的动力装置性能保持不变,发动机功率不小于1500马力,战斗重量估计为55-58吨,保持了较好的推重比参数,约为25-27马力/每吨。
  俄媒称,在小批量生产样品图片上可以看到,99A2式坦克配备扭力悬挂装置,两侧各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车体后部,采用齿轮啮合履带。采用这种动力装置和行驶部分配置之后,中国最新型坦克的公路速度最大可达75-80公里/小时。至于行程参数,暂时没有准确数据。以已经公开的99式坦克性能为基础,参考99A2式坦克战斗重量更大的事实,可以得出新型坦克行程指标相对来说稍低一些的结论。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99A2式坦克的武器配置方案。在不同时期曾经出现几种相互之间多少有些矛盾的传言。其中一个传言声称,新坦克应当配备新型瞄准系统,武器配置保持不变,主炮是作为苏俄2A46坦克炮中国版的125毫米滑膛炮,还有几挺机枪。另外一种说法是,中国专门为这种新型坦克研制和生产了140毫米口径的新型主炮。此前几年世界大国也曾尝试研制这种大口径坦克炮,但是至今未能取得特别突出的成绩。根据中国媒体消息,中国工程师最终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的国产大口径坦克炮。另外还有情报称,中国还为其研制了杆状次口径贫铀破甲弹。在试验中,这种炮弹击穿了几十厘米厚的均质装甲板,甚至还能击穿与美国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前装甲板类似的防护板。尽管这种试验结果的逼真性成为一些人争论的原因,但是专家们还是能从主炮大口径参数推断出中国新型坦克的相应作战性能。
  俄媒称,中国140毫米坦克炮的战斗性能早已吸引了全世界坦克制造商的目光,尽管99A2式坦克还有一些性能缺陷。如果中国成功研制出类似主炮,并使相关项目进展到量产的地步,那么将会成为主战坦克领域一场新革命的开端。与此同时,仍有理由对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出质疑。因为从现有小批量生产型99A2式坦克的图片来看,它配备的主炮口径稍小一些,可能是中国版2A46坦克炮再加工和升级后的产品,仍未赋予新型坦克全新的性能。但是必须承认,中国99A2式坦克将来可能会得到新型大口径主炮。问题在于,更新后的坦克炮塔在外形上与基础型99式坦克战斗模块明显不同,首先会被关注的是更大尺寸的尾槽。从这个因素出发,也能得出结论,即新坦克能够配备140毫米炮弹使用的弹盘架。另外,中国消息来源还提到了新型自动装弹器的研制,或许它能处理更大口径的炮弹和弹壳。也就是说,99A2式坦克在研制之初就曾考虑过安装140毫米大口径大威力滑膛炮的方案,只是在这种主炮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迫使中国重新配备常用的125毫米口径主炮,至少目前暂时如此。
  俄媒称,中国网站指出,中国还在研制一系列设备,保证提高新型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据悉,99A2式坦克防范反坦克地雷杀伤的性能明显提升。另外,这种坦克安装性能更强的新型反应式装甲防护系统,炮塔上安装主动防护系统雷达设备,其作用原理暂时没有披露,可能和国外类似系统的原理相同。总之,在使用主动防护系统、反应装甲和组合装甲之后,99A2式坦克将不再会受到北约120毫米坦克炮弹和一些反坦克导弹的伤害。
  中国坦克制造商还准备为99A2式坦克配备最新型现代化观瞄设备,首先是车长和炮手瞄准仪,使用电视波道,能够看到8-9公里外的目标。在导航方面,计划在服役初期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之后联合使用GPS和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在遥远的将来,所有99A2式坦克都将只使用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俄媒称,现有消息似乎给人留下一个印象,即中国99A2式坦克是第三代现代化坦克,其性能上绝不逊于一系列国外先进产品。只是这种坦克在主要武器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在沿用125毫米主炮时,它在竞争对手面前几乎将不具备任何大的优势。如果中国武器装备研制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主炮口径成功增至140毫米,那么将会使这种新坦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口径主炮及其相应性能可以弥补坦克在其他组件领域的不足,比如动力装置、装甲或电子设备。
  即便得到新型主炮,中国99A2式坦克的发展前景仍旧不是特别明确。和其他任何同级别装甲战斗车辆一样,这种坦克技术非常复杂,价格较为昂贵。毕竟其原型99式坦克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批量生产,但是至今仅组装了500-600辆。99A2式坦克尚未启动大批量生产,暂时谈不上生产速度。作为一种更复杂的新型坦克,预计99A2式坦克的生产速度可能会低于99式坦克。因此,今后几年内,解放军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坦克将会是相对老旧、不太先进,但是已经大量生产的96式坦克。至于不多数量的99A2式坦克,如果能够得到新型140毫米主炮,可能会成为突破敌方防御的装备精良的技术手段。如果99A2式坦克仍旧使用125毫米主炮,那么它将重复其他类型装甲坦克车辆的命运,在遥远的将来仅仅成为装备数量较多的普通主战坦克。
责任编辑:张帆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帖子主题:[原创]俄式125MM坦克炮火力为何不如西方坦克炮
共&23330&个阅读者&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俄式125MM坦克炮火力为何不如西方坦克炮
文章提交者: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无非两种,西方的120MM坦克炮和俄罗斯/中国的125MM坦克炮两大标准。而战史上,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各种坦克性能数据和公开展示上,西方坦克的火力都远强于俄罗斯坦克:在实战中俄罗斯坦克的125MM炮根本无法击穿西方坦克的主装甲,而西方坦克的火炮却可以在2000米外轻易摧毁俄罗斯坦克,而公开数据上,西方坦克炮的2000见面垂直穿深往往达到700毫米,远高于俄罗斯T-80U/T90采用的新型2A46M坦克炮发射3BM42穿甲弹的450毫米数据(注意俄罗斯坦克炮2000米垂直穿深数据表明无法击穿大多数西方坦克的主装甲,并不代表俄罗斯坦克就无法正面击毁西方坦克,但距离要近得多,而战争中俄罗斯坦克往往没有机会接近西方坦克到如此距离,因为之前就被摧毁)-----------很多军迷不理解的是,按理说俄罗斯坦克125MM的口径大于西方坦克的120MM,火力应该强于西方坦克,为什么却是完全相反呢?问题当然主要出在弹药上,坦克发射穿甲弹摧毁对方坦克,是靠的穿甲动能,说通俗点就是撞击能量。而决定穿甲弹动能的要素为初速和质量--------首先初速不用说,主要是火炮负责,而穿甲弹芯必须要细而尖锐(初中物理关于压强的部分不用重复了吧,接触面积越小接触面受力越大),而在弹芯变细的时候,为保持质量就只能用加长的办法,同样细那么越长当然质量越重,所以长径比直接决定了穿甲弹的动能,所以差距就来了:俄罗斯分装式穿甲弹粗而短质量小的弹芯,动能当然远远不如细长的西方穿甲弹芯,威力上的差距就来了。另外,穿甲弹也不是越长越好,不然容易折断同时影响飞行稳定性,所以25:1是最佳长径比,当然有些材料出色的穿甲弹可以做到30:1,比如德国DM53。同时,弹芯的材质也决定了穿甲性能,质量大强度高的材料当然动能更大,比如钨合金;而贫铀合金的质量和强度更强,而且易氧化燃烧,威力更大,但有不小负作用。而且俄罗斯火炮水平于德国的差距也是俄罗斯坦克火力不如西方的原因之一,虽然俄罗斯125MM口径,但发射药推进效率俄罗斯的2A46是根本不能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火炮相比的,所以西方坦克的火炮能用更少的发射药产生更大的动能,这是火炮上的差距。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正面贫铀装甲对动能穿甲弹防御力相当于600毫米均质装甲,对空心装药破甲弹相当于1300毫米均质装甲,个人认为国产坦克就应该以能够2000米距离上击穿M1A2坦克主装甲为火力标准,既2000米穿深必须大于600毫米,我国MBT2000使用的外贸APFSDS刚好达到这一数据。西方用L44坦克炮发射美国M829系列贫铀弹或德国DM系列钨芯弹等APFSDS的时候穿深达到700毫米以上,可以保证2000米距离上摧毁M1A2,而俄罗斯2A46M坦克炮发射3BM42(T80和T90都是用这一组合)穿甲弹时2000米距离穿深450毫米,不能击穿M1A2主装甲。俄罗斯坦克发射分装式弹药,所以穿甲弹芯长径比受限造成动能不足,所以俄罗斯坦克炮虽然125MM口径但穿甲威力远不如西方坦克下图:俄式分装式穿甲弹示意图对比,西方整装式穿甲弹,由于弹药一体化,不用把发射药分开所以弹芯长长插入发射药筒中,下图为美国M829E3贫铀穿甲弹,M1A2的M256火炮发射该弹2000米穿深700毫米:下图:号称现役坦克威力最强的德国DM53钨合金穿甲弹。豹2A6的L55坦克炮发射DM53在2000米距离上穿深可达880-900毫米,图中可以看出弹芯的细长再对比俄罗斯穿甲弹,粗而短,长径比小质量小动能不足,穿甲威力受到很大限制:俄罗斯T-80U和T-90主战坦克使用的3BM42穿甲弹,属于俄罗斯新一代主力APFSDS,弹体粗短,从公开的T-80U在2000米距离上射击垂直穿甲深度450毫米这个数据看,无法击穿M1A2正面贫铀装甲(对动能弹相当于600毫米均质装甲防御力):下图:俄罗斯最新的3BM48贫铀穿甲弹,大量出口印度装备其T-90S,但非常遗憾的是:还是不改粗短风格,穿甲威力堪忧而根据公开数据,很多军迷不理解,同样是125MM的口径,为什么俄罗斯坦克公开数据在2000米距离穿深只有450-500毫米左右,而中国却能达到600-850毫米以上呢?为什么中国坦克的穿甲威力远高于俄罗斯呢,原因一是中国坦克的125MM坦克炮是引进西方技术自行研制的产物(之前中国制成了120MM坦克炮,最后未能采用只好装备在89式自行坦克歼击车上),和俄罗斯是两回事,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弹的问题.下图:中国的125MM钨合金穿甲弹,虽然和俄罗斯一样是分装式,但弹芯细长,与俄罗斯风格是天壤之别,长径比达到25:1至30:1,所以中国坦克火力可以达到西方水平。解放军为99式坦克装穿甲弹,可以看出中国穿甲弹芯之长:整个穿甲弹与西方的整装式长度相比还是不如,但由于弹芯底部是完全插到药筒底了的(而西方弹芯底部只插到整装弹中间部分),所以弹芯长度毫不逊色,再加上125MM口径和50倍的坦克炮身管,所以中国新型主战坦克的火力远强于装备44倍身管120MM口径莱茵L44坦克炮的西方坦克,但与莱茵L55坦克炮仍然有一定差距:下图:中国也有相当的西方式整装穿甲弹设计制造经验,并大量装备部队本文内容于
21:18:38 被北嗉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现在中国的所谓“军事网站”,专业军事知识的文章几乎没有,版面完全被肉麻的自吹自擂和宣传极端民族主义的文章所占据,中国“军事网”数量如同牛毛却而想在网上查询一点专业的武器评论和军事战略的文章却非常之难,只能说是中国军迷的悲哀.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俄式125MM坦克炮火力为何不如西方坦克炮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98196 工分:70
左箭头-小图标
118楼&&以下是引用kazanter
在第89楼的发言:[size=14]楼主, 我只能说, 你是在刻意歪曲贬低俄罗斯弹药。
因为, 你所引用的
3BM48贫铀穿甲弹 是图不对文!
张冠李戴!
此图分明是 3BM-15,1972年的老东西, 你偏要说成 3BM42 !
你骗得了别人 骗不过我。
3BM-15
[img]http://pic.itiexue......你本身就是个菜鸟,或许连鸟的不算,谁忽悠了,楼主的水平至少比你高,俄罗斯在实验T-80UM1雪豹主战坦克的时候,说在2000米可以击穿650毫米厚的装甲,对外宣布不落后于任何西方国家,结果对火炮的口径之字不提,后来才暴光使用的是135毫米的主炮,用135毫米的坦克炮和120毫米的比威力,只有俄罗斯人能干的出来,再后来,T-80UM2黑鹰实验的时候,又对外宣布可以在3000米的距离上击穿800毫米厚的均制装甲,口径居然是145毫米,这么大的口径,打出了这么垃圾的威力,俄罗斯也敢说,俄罗斯不管是装备T-80U还是T-90系列主战坦克的主力125毫米穿甲弹的威力一直就徘徊在450-500毫米左右,而且,射击距离有些时候在1000米以内才能达到,再给你补补中国坦克炮及穿甲弹的威力,中国100毫米坦克炮发射的新型的100毫米钨金穿甲弹在4500米的距离上的常规穿甲威力为670-700毫米,极限穿甲已经逼近或者是达到了800毫米的水平,看好了是100毫米穿甲弹在4500米的距离上打出来的,你俄罗斯拿什么比,中国120毫米的穿甲弹(89式自行反坦克炮装备的主力弹种)在半装药的情况下在3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1100毫米,全装药超过1400毫米,而国产新型的125毫米穿甲弹(ZTZ99主战坦克的配用弹种,和96式不能通用)在3000米的距离上半装药的情况下穿甲威力为毫米,全装药的威力超过1500毫米,这还不是极限穿甲威力,俄罗斯和中国比,没那资格,最后说一下,中国出口给巴基斯坦的MBT-2000主战坦克的125毫米外贸型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最大穿甲威力达到了700毫米,这种威力的穿甲弹在中国,解放军根本看不上眼,而俄罗斯到现在还没达到,西方的120毫米的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威力以美国和德国的最新型产品为代表,美国的M82E3型贫铀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750毫米,极限是810毫米,德国的DM53长杆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900毫米,极限号称可以达到1040毫米,不论是西方还是俄罗斯的穿甲弹和中国的产品都没有可比性,为什么,因为西方和俄罗斯的产品太落后了,特别是俄罗斯的,炮射导弹,我就不在此废话了,还是俄罗斯的产品和玩具没什么区别~~~俄国研发坦克几年了,中国才几年,你用脑子想想吧,毛子不比中国人傻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4061 工分:13815
左箭头-小图标
不错,这个要顶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0866 工分:74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T一90坦克的火控系统许可使用9K119“映射”(Reflelcs)导弹。该导弹要与9S515导弹控制系统(该系统是T一90坦克的lA45T火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使用。T一90坦克的导弹使用的弹药称为3UBK14,它是由9MI19导弹和9Kh949减装药发射药筒组成,外装一隔离栓塞(Spacerplug),以便导弹正确地装入坦克炮内。3UBK14弹药如同别的任何125mm弹药一样,也适用于坦克上的标准的自动装弹机。该弹药发射后,两组尾翼旋即张开,一组尾翼用于保持稳定,另一组尾翼用于控制飞行方向。9M119导弹的弹体内装有重4.2kg的先进的成型装药战斗部,其破甲厚度与弹径之比约为7:1,据称,其破甲厚度为650mm一700mm。据称,“映射”导弹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之中。“映射”导弹发射后,其尾部上方的一个小盖(用于保护后部瞄准光窗)脱落。T一90坦克的火控系统的激光发射器产生一个“漏斗”状激光束,导弹在激光束中心飞行。激光束的频率在所投射的“漏斗”状激光束周围的不同扇面上可调制,以便当导弹偏离波束中心时,导弹上的制导系统可发现这个信号,修正飞行,使导弹返回到波束中心。制导系统采用一定时器,以便周期性地改变“漏斗”状激光束的直径。因此,对导弹来说,激光束的直径几乎是保持不变的。据称,“映射”导弹在5000m距离上的命中精度达80%。因为每枚导弹的价格为4万美元,所以每辆坦克平均只配装4校导弹。采用“映射”导弹一事表明俄罗斯在火控设计方法上与众不同,选择的火控系统和稳定系统足以满足常规弹药在2000m距离上的使用要求,但价格较为便宜,技术的先进性较差,再辅以为数很少的精确制导弹药,以对付4000m距离以外的目标。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一代的大多数美国和欧洲的火控系统的设计,在4000m射程以内,可达到极高的命中精度。俄罗斯的做法其部分原因是,在大批生产能在4000m距离内作战使用的热成象瞄准镜方面,还存在诸多难题。最新型的“映射”系统是3UBK20弹,采用改进型9Ml19M导弹。该导弹装有串联式成型装药,用以对付爆炸反应装甲。目前在服役的至少有两种新型125mm导弹:一种是9M124“阿戈纳”(Agona),另一种是9M128。T一90坦克与T一72BM坦克外在的另一个差别是,T一90坦克上使用的是一种经改进的T一80坦克的指挥塔。T一90坦克的指挥塔与标准的T一72B坦克的指挥塔有两个明显的差别。首先,前者使用的是NSVTUtes12.7mm遥控机枪和PZU?D7瞄准镜、lEtS29稳定火控系统,而后者使用的是l挺普通的人工瞄准机枪。其次,T一90坦克的新型指挥塔装有经重大改进的观察系统,该系统可能包括有TKN?D4S(Agat?DS)昼夜合一瞄准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0886 工分:90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军刀雪亮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我爱打仗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火0神
在第2楼的发言:不过俄罗斯T-90坦克就配备了9M119“芦笛”炮射反坦克导弹。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约750毫米。
从攻击力上讲,一点都不次。
说实话
那东西没啥实战意义......
反坦克导弹是不是也没意义?炮射导弹在实战中的意义确实不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9845 工分: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azanter
在第89楼的发言:[size=14]楼主, 我只能说, 你是在刻意歪曲贬低俄罗斯弹药。
因为, 你所引用的
3BM48贫铀穿甲弹 是图不对文!
张冠李戴!
此图分明是 3BM-15,1972年的老东西, 你偏要说成 3BM42 !
你骗得了别人 骗不过我。
3BM-15
[img]http://pic.itiexue......你本身就是个菜鸟,或许连鸟的不算,谁忽悠了,楼主的水平至少比你高,俄罗斯在实验T-80UM1雪豹主战坦克的时候,说在2000米可以击穿650毫米厚的装甲,对外宣布不落后于任何西方国家,结果对火炮的口径之字不提,后来才暴光使用的是135毫米的主炮,用135毫米的坦克炮和120毫米的比威力,只有俄罗斯人能干的出来,再后来,T-80UM2黑鹰实验的时候,又对外宣布可以在3000米的距离上击穿800毫米厚的均制装甲,口径居然是145毫米,这么大的口径,打出了这么垃圾的威力,俄罗斯也敢说,俄罗斯不管是装备T-80U还是T-90系列主战坦克的主力125毫米穿甲弹的威力一直就徘徊在450-500毫米左右,而且,射击距离有些时候在1000米以内才能达到,再给你补补中国坦克炮及穿甲弹的威力,中国100毫米坦克炮发射的新型的100毫米钨金穿甲弹在4500米的距离上的常规穿甲威力为670-700毫米,极限穿甲已经逼近或者是达到了800毫米的水平,看好了是100毫米穿甲弹在4500米的距离上打出来的,你俄罗斯拿什么比,中国120毫米的穿甲弹(89式自行反坦克炮装备的主力弹种)在半装药的情况下在3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1100毫米,全装药超过1400毫米,而国产新型的125毫米穿甲弹(ZTZ99主战坦克的配用弹种,和96式不能通用)在3000米的距离上半装药的情况下穿甲威力为毫米,全装药的威力超过1500毫米,这还不是极限穿甲威力,俄罗斯和中国比,没那资格,最后说一下,中国出口给巴基斯坦的MBT-2000主战坦克的125毫米外贸型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最大穿甲威力达到了700毫米,这种威力的穿甲弹在中国,解放军根本看不上眼,而俄罗斯到现在还没达到,西方的120毫米的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威力以美国和德国的最新型产品为代表,美国的M82E3型贫铀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750毫米,极限是810毫米,德国的DM53长杆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900毫米,极限号称可以达到1040毫米,不论是西方还是俄罗斯的穿甲弹和中国的产品都没有可比性,为什么,因为西方和俄罗斯的产品太落后了,特别是俄罗斯的,炮射导弹,我就不在此废话了,还是俄罗斯的产品和玩具没什么区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谢谢克莱兄的解答!NOZ足够锋利、快速的“刀片”对己方作战人员的威胁可能是比较严重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K-5对DU的侵彻体的阻碍主要还是扭曲。其实第二代的APSDSD如3BM42,被K-5损伤后只能在主甲板上啃个不足50毫米的坑,因为K-5的抛板足以粉碎早期的钨合金侵彻体。但对于DU的,可能主要还是扭转,也就是使得其瞬间改变一个角度,使得弹心穿过更多的装甲。我个人觉得M829A3还是用一个什么方法使得炸药延缓引爆(可能是很短,但很重要),这样可以降低抛板飞出时扭转穿杆的角度。降低速度或改变弹头的外形的确可以延缓引爆的发生。――个人看法而已。2、我说过,大多数对俄罗斯坦克的猜测都来于Hark先生和Fofanov。关于这个也是来自他们,不是实际的东西。黑鹰的火炮是一款实验型的,我记得我贴过。135、152都可能。但绝不是125。俄罗斯其实和德国一样注重通用性,否则在1988年大药室的2A66-D91T型125毫米滑膛炮就列装了。但考虑到弹丸尤其是药筒的差异,最后D91未生产。3、NOZ我不是很看好。这个东西是被俄罗斯放弃的东西。我不太相信在现有的技术下,这个尺寸的紫铜的药罩能产生足够锋利、快速的“刀片”切断最新DU的APFSDS。也许我孤陋寡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07402 工分:196053
/ 排名:495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ema_ly
在第31楼的发言:楼上的说了那么多根据某某书籍资料引经据典的话,无非想说西方坦克比前苏联坦克先进,我就郁闷了,怎么冷战时期大家都公认前苏联陆军实力才是第一呢?原因是一些人想讨好西方以便早日当上走狗或现在已经成为走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克莱兄:偶不是北军,偶原来也叫T345577这个名字的。RELIKT是2次切削,但2次不能切在穿杆的同一个位置。如果穿杆够结实,2次切削的效果就不很明显,不如一次切得更猛烈些好。请教一下:1、反应装甲对穿杆的作用主要是切削还是使其改变姿态?2、“黑鹰”有没有配备什么穿甲弹?据说有3000米穿850的,射弹重8公斤,是否属实?另外?《国外坦克》说乌克兰“剪刀”的作用原理是多个扁的射流切断穿杆。原来争论过,有高手说了几种可能性,说比较倾向于“夹弯/断”穿杆,现在看来不是。“剪刀”的作用效果和命中的部位很有关,如果命中下部,只能有1、2个射流切穿杆,或者没有;命中上部,则有好多个射流切穿杆。您对“剪刀”怎么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左箭头-小图标
不过T-90a已经装备RELIKT了。二次切削。你是北军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低速可能还有个原因:M829A3不仅长径比大,而且比A2粗,射弹很大。面对反应装甲,比较粗大的穿杆不容易断裂。太大太重了速度自然低。、可信中国缺铜??======================哪个国家什么都不缺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左箭头-小图标
回T-34恩,看错了,以为是说A2。M829A3的弹心的确很长。关于燃烧速度的我听说过,但更多的是M829A3是一款“低速”弹,初速比M829A1还低,约为1555米/S。M829A3的设计对象就是K-5保护的前苏联T。我觉得是这样;1、动量相同低速弹丸的速度损失率较低,在远距离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2、动量相同,速度越低,留给穿杆提高质量和材质的机会越多;3、低速的打击有可能不能有效引爆ERA,估计是美国人拿韩国 DEde的T-80U搞了试验,是否是引爆K-5或者说及时引爆的比率较M829A1/2大大降低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0370 工分:527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jacket520
在第8楼的发言:美国是被逼出来的
谁让他缺钨呢
我们中国在这个上面占优势
值得庆幸的是,钨竟奇迹般地大量聚集在中国。我国1917年在江西省的大余县西华山首次发现黑钨矿,在不足100年的时间内,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河南、甘肃、内蒙古等地都先后发现了许多钨矿。我国钨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60%,居世界各国之首,可以说中国是当之无愧的钨的王国。
  钨有比重大、熔点高、硬度大、导热导电性能好、耐热、耐磨、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异的特性。金的熔点是1000摄氏度,而钨的熔点高达3380摄......可信中国缺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5045 工分:259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ENGA
在第23楼的发言:偶要是开T-72与M1a1对阵,偶就直接上榴弹,主要能先敌开火,任何坦克被直接命中一枚125mm的榴弹,就算外表不穿,震也震的里面成员有一段时间会失去战斗力!然后这段时间,咱想怎么整就怎么整他龟儿子了,哇咔咔。。。兄弟。T72的火控系统不能在运动中打击全速运动的坦克。。你根本找不到目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5045 工分:2596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安装在某新型坦克上的140mm坦克炮应该也是自动装填吧。。哪炮弹更沉恐怕手动没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5045 工分:259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22楼的发言:俄罗斯的火炮和穿甲弹水平不如西方,这是事实,不过楼主写的东西有些没写到的东西。
应该说125炮是有其特殊优势的,并不是垃圾,否则我国也不会在新一代主战坦克上采用125口径,我国对坦克的技术要求,火力是摆在第一位的。
125炮相对于120炮,占据绝对优势的就是其炮口动能,在T72刚面世的时候,西方国家坦克标准口径是105MM,穿深大概是350MM左右,125炮无论从任何角度上说,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是出口型的炮和弹,1000米处的穿深也轻易达到380MM以上,俄罗斯自用的弹则可以达到500MM......支持观点!!非常详细。。俄国战术思想有问题。这点从他坦克的火控系统就能看出来。但他在这方面扔下太久了。想拿回当年在火炮上的地位恐怕不容易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俄弹过去都是鞍型弹脱,后来还是改成和西方那样的拱型了。怎么评论?=================================================说反了也!!俄弹过去都是拱形弹托,后来还是改成和西方那样的鞍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俄弹过去都是鞍型弹脱,后来还是改成和西方那样的拱型了。怎么评论?=================================================说反了也!!俄弹过去都是拱形弹托,后来还是改成和西方那样的鞍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好久不见了啊!从楼上前面一段的发言,看上去感觉就是Richard_lin 老兄,鄙人又不好瞎猜,就激将一下,不好意思啊!、弹心长685毫米尔不是您所说的800毫米=====================================偶说:“如M829A3,射弹超过900毫米,穿杆800毫米,相差100多毫米。”,685和780也是相差100左右。不会只相差10毫米。另外,(俄制APFSDS的侵彻体向来一直延伸到尾翼),偶一直感觉是这样,但不能确认,确实是这样吗?、从俄系125的APFSDS(鄙人就直接这样说了)命名习惯来看,、、、、、、、===============================仔细看了一下,是这样。前面没太仔细注意这个,说错了。9/10、12/13、15/16、17/18、22/23、都是这样。、以现有的技术和装备来说,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质的飞跃――因为第三代T系列已经很难装填比3BM44M更长的炮弹了除非对AUTOLOADER进行重大改进。=============================================联想到:因为如此才大力发展破蛋和导弹?如果真的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质的飞跃,T90就不如黑鹰、另外,关于装药量,克莱老兄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125装药量小?药室比M256大3.68升,仅因为分装弹药的药室利用率低?还有燃烧速度,有种说法是M829A3是慢速燃烧,所以膛压不高但威力不小。但只有44倍的炮管,慢速燃烧命中精度怎么保证?DM53燃烧就比63快,发挥就不稳定。还有,俄弹过去都是鞍型弹脱,后来还是改成和西方那样的拱型了。怎么评论?问这么多,先谢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T-34。鄙人就是Richard_lin我是说的穿杆长度而非弹心或侵彻体长度,3BM44M的侵彻体长度至少是650毫米而不通常被认为的570毫米(俄制APFSDS的侵彻体向来一直延伸到尾翼),据我个人了解该弹长颈比是30:1。M829A2的尺寸和A1是基本一致的,穿杆长度是780毫米,弹心长685毫米尔不是您所说的800毫米。M829A2的亮点在于速度和提高了的DU合金质量,而非尺寸(它的初速比A1提高了100米/S,使用了新材质的弹托,弹心材质也有所提高)。比较一下,一个是685毫米,1650的初速,一个是650毫米,1750的初速,仅凭这个就不能说M829A2优于3BM44M(当然也不能反证)。我说3BM44M优于M829A2是综合方面,穿深基本相当,某些指标突出。例如1000米的速度降指标,二者一样,考虑到前者的初速是1750米/S,后者是1650米/S,自然俄弹的速度损失比率较小。大家都是军事迷,不是特务,更不是普京或者奥巴马肚子里的蛔虫,因此对推测一类的东西是会出现问题的。:)最初,我的数据的确来自FOFANOV,而且很多西方的所谓“俄国官方数据”也来源于他。但是我指出的一张图,使得他以及很多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些问题,那就是3BM44M比680毫米长的炮射ATGM长了许多,再考虑到其为整体弹心,因此该弹绝不是一款改进弹。所谓的3BM44M可能是误贴或者是“下一代的3BM44”。从俄系125的APFSDS(鄙人就直接这样说了)命名习惯来看,射弹名称是3BM××,弹丸(前半截炮弹,包括射弹和部分发射药)名称就是3BM(××+1)。比如著名的3BM32,其弹丸叫3BM33(就是传说中揍豹2A的炮塔向打奶油一样轻易的那个家伙),再比如在伊拉克臭名昭著的钢弹3BM17的弹丸叫3BM18。尔3BM42/44则是一个有意思的“例外”,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例外是“误传”。个人认为应该为3BM42/43、3BM44/45。其中可能有一款为简化的低配型,尔另一个装备苏军。3BM44可能性较大。3BM46和48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因为DU和W的物理特性区别较大,不太可能同样的侵彻体一个用W一个是DU。所以可能的情况是3BM46/47型DU-APFSDS;3BM48/49型W-APFSDS。尽管目前西方把M829系列都认定成第三代APFSDS,但在俄罗斯,3BM44M(或者就是3BM48/49)是较3BM46/47新一代的APFSDS。从时间上来看也差不多,因为91年列装的3BM46主要是对付当时的威胁M1A1甚至是HA型,尔97年被人们所知的3BM44M则是更新一代的家伙。鄙人曾直译了一些关于3BM48能击穿800毫米的说法,看来是不对的。至于俄国最新的APFSDS,以现有的技术和装备来说,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质的飞跃――因为第三代T系列已经很难装填比3BM44M更长的炮弹了除非对AUTOLOADER进行重大改进。……胡乱说了些。:)最后至于穿深……,3BM44M(不管它到底叫什么)实弹打出来的是320毫米/30°;尔M829A2是315毫米/30°;垂直是700 比 700,当然也有M829A2能打穿750毫米的说法。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二者都无法击穿有K5保护的现役第三代T。本文内容于
23:40:28 被r_克莱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3103 工分:3573
左箭头-小图标
看了这贴,学习了不少知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54 头衔:铁血老兵 工分:2925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是军盲,看了点网络伪资料就以为自己真的很懂那个啥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再回复一下95楼。“3BM44M实际上是一款极为先进的APFSDS,因为其长度达到740毫米(穿杆长度730毫米)”======全弹(或射弹)长740毫米,穿杆长度就不会有730毫米。风帽和尾翼不会那么短。即使尾翼套在穿杆外面,风帽在穿杆前面的部分也不止10毫米。如M829A3,射弹超过900毫米,穿杆800毫米,相差100多毫米。“3BM44M优于M829A2但弱于最新的M829A3。”=======3BM44M无论是穿杆长度、材质、长径比都不如M829A2,怎么可能优于M829A2?当然,由于炮有优势,实际穿甲能力相差不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复第92楼:胡扯, 、、、、、、、========================================呵呵,偶是没见过,偶连俄罗斯都没去过,哪有机会见那玩意?!我也确实不是很懂,而且说的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十分确切的根据的,所以说“可能呀,应该呀, 差不多 ”,偶不是研究这个专业的,没有多少绝对可靠的资料。至于图片,以前在虚幻上发过(转贴的),现在电脑里没有,虚幻又上不去了。当时在虚幻转贴时,Richard-lin网友说我转的那个网站是他朋友“Forfannov”(拼写可能有误)的。后来网友天地也有人转过一样的内容。网上3BM44M、3BM48的图片大部分来自那个外国网站,包括克莱老兄发的。关于3bm44m,手头仅有的资料是:3VBM19/3BM42M(3BM44M)Entered service in 1994 Utilising an improved penetrator and a new Sabot. Reported to be tungsten alloy.&#8226; Country of origin: Russia&#8226; Projectile dimension: 570 mm 22: 1 L/d&#8226; Round weight: ?&#8226; 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6.95 kg&#8226; Muzzle velocity: 1750 m/s&#8226; Muzzle energy: 7.4 MJ (estimated - assuming 4.85 kg projectile)&#8226; Penetration: 600 mm to 650 mm at 2000 m、、、、、、性能不如3BM48。、回复95楼:3BM44M实际上是、、、、========================================以前在虚幻上看到过类似的说法,但是是说3BM48,不是3BM44M。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我个人现在越来越认为3BM46和3BM48根本不同。3BM46是一款DU的APFSDS,而3BM48则是W的3BM44M的正式名称。DU和W弹的物理特性根本不同,因此,个人认为:同样外形的实战弹种不大可能一个是W的一个是DU。当然当年的3BM15、17一个是W一个是Steel的,外形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771团侦察兵
在第96楼的发言:海湾战争上伊拉克的俄式坦克肯定是俄罗斯缩过水的,再说了,要真的让俄罗斯跟西方打一盘胜负哪个知道呢……总体水平是靠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不过下塔吉尔对T-72M1的表现还是满意的:T-72A(即T-72M1的国内版本)根本无法阻挡M1A1HA。的确,70年代的二线坦克技术&90年代的差了很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3443 工分:1659
左箭头-小图标
海湾战争上伊拉克的俄式坦克肯定是俄罗斯缩过水的,再说了,要真的让俄罗斯跟西方打一盘胜负哪个知道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3BM44M实际上是一款极为先进的APFSDS,因为其长度达到740毫米(穿杆长度730毫米)因此无法在传统的T-72系列上使用,90年代后期只装备T-80U。目前(99年以后),该弹也用来装备拥有焊接炮塔的T-90A及改进型T-72的装弹机。3BM44M优于M829A2但弱于最新的M829A3。
这个是3BM46
这个是3BM44M
这个是3BM44M本文内容于
19:52:04 被r_克莱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左箭头-小图标
3BM44M实际上是一款极为先进的APFSDS,因为其长度达到740毫米(穿杆长度730毫米)因此无法在传统的T-72系列上使用,90年代后期只装备T-80U。目前(99年以后),该弹也用来装备拥有焊接炮塔的T-90A及改进型T-72的装弹机。3BM44M的shi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315 工分:42095
左箭头-小图标
像这种伪新闻,伪情报不值一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7315 工分: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引用 t345577 的发言:
-----------
这个只是3BM42的改进型,性能和比它早很多的3BM48差不多,可能是主要用来出口的,应该不是最先进的了。苏联解体后,贫铀破甲弹至少出了2种:一种破700,一种(03年)破850;炮导也至少出了2种:9M124“阿戈纳”和9M128。穿甲弹不可能只出这么一个并不先进的改进型。 ”回复第90楼:胡扯, 你连 3BM44M 的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 别看个编号就乱推测。
什么“可能呀,应该呀, 差不多 ”,
其实你就是不懂 。
那个结构设计和尺寸是完全不同,全新的!本文内容于
8:59:31 被kazanter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7315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我又补了张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3、个人一直认为炮射ATGM的作用还是打击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武装直升机(4000米的射程对于实战地形和当年AH-64+海尔法还是基本够用了)等重要目标,而非坦克。================================================================炮射ATGM确实提供了打击反坦克导弹车的方法,但是,坦克乘员发现目标时,不一定能区分是坦克还是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或者是其他什么。至于武装直升机,用9M119可以勉强应付,用以色列的那个就不行了。激光的波束很窄,接近于一条直线,目标直升机的运动轨迹只要稍微变化一点,激光就不能持续指着它了。所以,激光制导的防空导弹,要赶在目标运动轨迹变化前击中,要求速度尽可能快、飞行的阻力尽可能小、路程尽可能短,所以一般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如“星光”、RBS70,其中“星光”最快速度可达4马赫(一说3马赫)。9M119的速度和RBS70差不多,命中率可能接近RBS70。而以色列的那个是半主动激光制导,亚音速飞行、曲弹道,几乎不可能命中直升机。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导引头比较大(导致发动机必须小一些)、圆形玻璃整流罩超音速激波阻力大,不适合用作防空。、现在俄现役最新的 常规穿甲弹是 3БМ-44M=================================这个只是3BM42的改进型,性能和比它早很多的3BM48差不多,可能是主要用来出口的,应该不是最先进的了。苏联解体后,贫铀破甲弹至少出了2种:一种破700,一种(03年)破850;炮导也至少出了2种:9M124“阿戈纳”和9M128。穿甲弹不可能只出这么一个并不先进的改进型。、事实上2A46系列的药室和T-62的115MM是体积类似的,因此从药量上无法和M256相比=================================================2A46系列的药室比M256大3.68升,但分装弹药的药室利用率低。弹重也大于同期的120毫米,但也存在上述问题。具体药量不清楚,高手能否介绍一下?先谢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7315 工分: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 我只能说, 你是在刻意歪曲贬低俄罗斯弹药。因为, 你所引用的
3BM48贫铀穿甲弹 是图不对文!
张冠李戴!此图分明是 3BM-15,1972年的老东西, 你偏要说成 3BM42 !
你骗得了别人 骗不过我。3BM-15技术含量非常低的忽悠帖!
只能骗骗些信息获取能力很差的菜鸟愤青了!弹药性能不是单凭一个“长径比”就能说明所有问题的!
否则连你妈妈的毛线织针都能无敌了!
莫非俄国专家连“长径比”都不如你懂!
你算个什么呢而且 3BM42 穿甲弹也不是“俄罗斯新一代主力”, 那是苏联 1986 年就装备的。 你拿土共现在的新东西 去比超人家20多年前的东西,太搞笑了。现在俄现役最新的 常规穿甲弹是 3BM-44M !!!“长径比”也大多了。1997装备。
性能比美国的稍逊,还怕比不过土共?笑话吧,
你听说过俄国买过土共的东西观摩测试吗?--- 犯不着。
人家自信着呢!你的俄制弹药的数据,很多是没有可信的出处来源的。 要么就是过时很久的。没有价值。楼主你太水了!
属于不懂假充大一类。
虚张声势罢了。
本文内容于
7:59:11 被kazanter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046 头衔:中国太平洋舰队司令 工分:287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22楼的发言:俄罗斯的火炮和穿甲弹水平不如西方,这是事实,不过楼主写的东西有些没写到的东西。
应该说125炮是有其特殊优势的,并不是垃圾,否则我国也不会在新一代主战坦克上采用125口径,我国对坦克的技术要求,火力是摆在第一位的。
125炮相对于120炮,占据绝对优势的就是其炮口动能,在T72刚面世的时候,西方国家坦克标准口径是105MM,穿深大概是350MM左右,125炮无论从任何角度上说,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是出口型的炮和弹,1000米处的穿深也轻易达到380MM以上,俄罗斯自用的弹则可以达到500MM......今天增长了不少知识,这个帖子值得加100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炮射导弹不止有9M119,还有9M124“阿戈纳”和9M128(不知道叫什么)。后2者没有出口过。关于9M119,以前看到说它是在地面上5米高飞行,末段俯冲。不太相信。架束制导如何做到这样?激光先不指向目标,导弹靠近了目标时在把激光转到目标上?还是用旁瓣照射目标?应该不太可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偶是虚幻上的,很久没上了。没什么专业,净是瞎想的。谢谢。、3BM48是钨合金的,贫铀型为3BM46。====================================是这样区分的啊。偶以为一个是弹的名字,一个是穿杆名字。这么说3BM46和48就是穿杆材质不同,其他一样?、事实上2A46系列的药室和T-62的115MM是体积类似的,因此从药量上无法和M256相比=================================================从照片上看,2A46(还是2A46M,不清楚)的弹药,药筒和弹丸后面的部分发射药加起来,体积大于M256的。是否装药密度不同?、基本上现有APFSDS在理论上是无法一发结果有K5保护的第三代T系列坦克的。=================================================据说K5对M829A3的防护水平只相当于160毫米。、T-72M的夹层的确是“沙子”像玻璃一样,也许是石英什么的,根本无法防护第二代APFSDS。========================================================偶的理解是:“沙子”只能防比较软的射流,就像水喷到海绵上,要从缝隙里渗进去,射流从沙子的间隙里渗进去,就没有动能了。只要是硬的穿杆(不管是第几代的)、贫铀的射流,只要是硬的东西,沙子都没一点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7359 工分:88798
左箭头-小图标
美国的贫铀穿甲弹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其产生的碎片发射性会污染环境上万年,但美军坦克的战场主要是国外,污染不到他自己所以不在乎。德国的坦克的战场主要是国内,所以虽然德国缺乏钨资源但为了避免污染本土环境,德国一直发展钨穿甲弹。同样的道理中国战场主要是国内必然只能开发钨穿甲弹。应该自豪的是中国在弹药的研制方面是很先进的,如当年引进105坦克炮时,就没有引进相关的弹药,因为自己研制的更出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556303
在第8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火0神
在第2楼的发言:不过俄罗斯T-90坦克就配备了9M119“芦笛”炮射反坦克导弹。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约750毫米。
从攻击力上讲,一点都不次。
汗!反坦克导弹是用穿甲原理的吗?
应该是破甲吧?750的破甲深度有点次了1、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俄罗斯的炮射导弹基本上都是八几年的东西,当时750毫米的破甲厚度基本够。2、不要片面理解破甲深度的问题,例如RPG-29能穿透750毫米RHA,而挑战者2SEP和M1A2车体对破甲弹防护能力至少是1000RHA,可偏偏RPG-29就可以射穿其前甲板(伊拉克战争多次实战也已证明)。原因是西方所谓1000的防护是按照陶改ATGM的战斗部计算的,对于精密程度不同的药罩,抵御能力自然不同。而RPG-29是前苏联80年代末的产品,紫铜药罩加工工艺精密,而且添加了钼以提高延展性。当然俄军自己装备的据称是DU的药罩。3、个人一直认为炮射ATGM的作用还是打击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武装直升机(4000米的射程对于实战地形和当年AH-64+海尔法还是基本够用了)等重要目标,而非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1882 工分:133268
/ 排名:836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火0神
在第2楼的发言:不过俄罗斯T-90坦克就配备了9M119“芦笛”炮射反坦克导弹。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约750毫米。
从攻击力上讲,一点都不次。那有用吗,,俄罗斯的坦克观瞄设备真的能锁定到M远吗。那东西形同虚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9630 工分:202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火0神
在第2楼的发言:不过俄罗斯T-90坦克就配备了9M119“芦笛”炮射反坦克导弹。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约750毫米。
从攻击力上讲,一点都不次。汗!反坦克导弹是用穿甲原理的吗?应该是破甲吧?750的破甲深度有点次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75226 工分:10003
左箭头-小图标
这贴子不错,继续学习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9838 工分:12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_克莱
在第79楼的发言:还有,关于国产125毫米火炮和弹药,我们拥有的一直是2A46(也许只是2A26)而不是2A46M系列,底子完全来自苏联,改进技术来自以色列。当然,1995年进口的数辆T-80U也使得我们获益匪浅。不过当时俄国给的是简化版,发动机还是1100马力燃气轮机,ERA需要花费重金向俄罗斯钢铁学院购买技术,因此批量引进搁浅。
2A46M系列的膛压是6500巴而前者是5100巴,最新的M256是7100巴(这个数据未得到官方应证)。但是在身管压方面M256却是5100巴,而2A46M系列则是5200巴......莱茵公司的坦克炮是个专利技术。包括美国。日本都研制不出来。而中国能模仿?我表示怀疑。另外。中国的数据都是自称?没有任何实战的自称有意义吗?还有。中国的冶金明显不如俄国。这个大家没异议吧?第三,据我所知。中国的坦克炮数据是目前的绝密。大家举证的数据其实都是意淫。用意淫的数据和人家正式数据比。有意义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关于国产125毫米火炮和弹药,我们拥有的一直是2A46(也许只是2A26)而不是2A46M系列,底子完全来自苏联,改进技术来自以色列。当然,1995年进口的数辆T-80U也使得我们获益匪浅。不过当时俄国给的是简化版,发动机还是1100马力燃气轮机,ERA需要花费重金向俄罗斯钢铁学院购买技术,因此批量引进搁浅。2A46M系列的膛压是6500巴而前者是5100巴,最新的M256是7100巴(这个数据未得到官方应证)。但是在身管压方面M256却是5100巴,而2A46M系列则是5200巴。炮弹是从身管里飞出去的,而非炮膛,这样如果单从压力来看,2A46M的“力量”是大于M256的。T345577是虚幻里那个吧,挺专业的,T-72M的夹层的确是“沙子”像玻璃一样,也许是石英什么的,根本无法防护第二代APFSDS。从T-80u以后,俄国坦克的炮塔夹层从未使用过陶瓷,是液态装甲,利用“回声”原理挫败射流损伤穿杆。再则,关于某些专家,纯粹是在**,著名的***教授在国防大学的办公室始终是上锁的,自己很少搞科研,资料完全来自于某某知识,某某车辆,疏不知这些杂志上的少数文章来源于受其误导的军迷,结果是大家互相误导。杂志为了扩大销量,使用不同观点引发大家争论,这无可厚非,但所谓专家的这种走穴误导的骗钱方法却让人大跌眼镜。大家都是草民和菜鸟,真正的技术人员不可能Online去争论这些,所以还是多看一些国外的资料为好。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6888 工分: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觉得楼主以错误的证据支持了荒谬的结论。1、穿甲弹。拜托!您贴的根本就不是3BM48,而是早期俄国的APFSDS。3BM48是俄罗斯94年猎装的APFSDS,长径比25:1,在2000米处可击穿700毫米厚的RHA,威力和精度优于M829A1,低于M829A2。3BM48是钨合金的,贫铀型为3BM46。3BM48足以击穿M1A2车体和炮塔,但不足以击穿M1A2SEP的炮塔。2、装甲。早在1988年,装备K-5ERA的T-72BM的炮塔就足以抵挡M829A1甚至A2,当然重型ERA的发挥受到坦克所处位置(ERA面向APFSDS的角度)而不同。但,基本上现有APFSDS在理论上是无法一发结果有K5保护的第三代T系列坦克的。只有LOSAT(?)先靠动能撞毁ERA,才能靠弹心击穿主装甲。如果楼主还发出ERA只能对付HEAT弹的言论,那么就请多买两本98年以后的杂志看看。3、125毫米炮。事实上2A46系列的药室和T-62的115MM是体积类似的,因此从药量上无法和M256相比。当然俄罗斯的187工程使用的是大药室的125炮,2A66,该炮的药室笔2A46大了3公升,和M256的差不多。不过2A66未投产,因为80年代以来,以卡尔采夫(早已被迫退席,但仍建在)为代表的强调通用的设计思想占据了主调。事实上,2A46M4在威力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M256,而其精度也高于后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DM53发挥很不平衡======================是“很不均衡”,表述错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记得《兵器知识》一篇专家访谈里,我国专家提到2A46M不但膛压远远达不到德国货的水平,、、、=======================================================说的可能是2A46,或者把2者搞混了。2A46膛压是达不到L44的水平,使用寿命也差一些。具体数据不记得。T72M、T72M1都是2A46,就是T72原型车的炮,俄国内没有大量装备。2A46和2A46M差别很大很大。、T-72M1炮塔复合装甲不是陶瓷夹层,是沙核。如果同样厚度,贫铀比陶瓷防穿可能是好些,但是重量差别巨大,陶瓷密度只有2.7左右。同样厚度的钢装甲,防穿也不比复合装甲差多少,但是重量重好多,所以要采用复合装甲。另外,陶瓷装甲的结构、成分也在改善。早期乔巴姆装甲对破甲弹防护很好,不是由于陶瓷,是由于多层、不同硬度、密度。柔软的射流穿进多层、不同硬度、密度的结构中,受力很复杂,容易弯曲、断裂,而贫铀药罩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说的2600米是指俄罗斯坦克用的最新型“暴风雪”热相仪=========================================================“暴风雪”有好多改进型,其中一种可出口的都有4000米观测距离。、L55已经可以击穿所有现役坦克=================================其实L55目前的弹药还不能确保每次都击穿豹2A6、M1A2SEP、T90A。所谓穿900毫米只是偶尔。平均只有810-830。(不过,如果L55发射M829A3,应该不止这个。)DM53发挥很不平衡,时好时歹,受环境影响很大,DM63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平均穿深和DM53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345577
在第72楼的发言:个人认为还有个不足之处就是炮管,西方的工艺材料水平好,制造的炮管能承受的膛压要高很多,这使得炮弹能有更大的初速度,动能大了穿甲能力就会强一点
==========================================
2A46M可承受的最大膛压略小于L55(差距很小,好象是100巴,记不太清楚),高于L44很多。


伊拉克的T-72M1相对于原版T-72简化了火控系统并取消了自动装弹机,但炮是没有区别的。
===============================......1.我记得《兵器知识》一篇专家访谈里,我国专家提到2A46M不但膛压远远达不到德国货的水平,而且可靠性非常低,并且常常由于日晒而造成炮管弯曲影响精度(所以有加强条)。2.T-72M1炮塔复合装甲有陶瓷夹层,车体是玻璃钢夹层。炮管工艺是和苏联原版没区别的,都是一个厂的产品没理由为了“简化”另开生产线,而T-72本身已经就是低端产品了,低价和简单的工艺换来大量生产,高端是T-64和T-803.陶瓷对破甲弹的防御力和对动能弹防御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早期乔巴姆装甲对破甲弹防护很好,但对穿甲弹防御提高不大。至于贫铀,看过多处资料都提到目前装甲技术对动能弹防御力最高的就是贫铀装甲(以乔巴姆装甲为基础增加密度极大的贫铀),至少在电装甲实用化以前。4.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配备的热像仪有2种,1种3500米,1种5500米-----------------------------------------------------------我说的2600米是指俄罗斯坦克用的最新型“暴风雪”热相仪,不是反坦克导弹用的热相仪。5.目前140MM坦克炮的确没有装备必要,L55已经可以击穿所有现役坦克,140MM反而增加后勤负担和减少弹药基数,而且是典型冷战产物,不适应现代快速反应部队轻型化建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345577
在第72楼的发言:个人认为还有个不足之处就是炮管,西方的工艺材料水平好,制造的炮管能承受的膛压要高很多,这使得炮弹能有更大的初速度,动能大了穿甲能力就会强一点
==========================================
2A46M可承受的最大膛压略小于L55(差距很小,好象是100巴,记不太清楚),高于L44很多。


伊拉克的T-72M1相对于原版T-72简化了火控系统并取消了自动装弹机,但炮是没有区别的。
===============================......1.我记得《兵器知识》一篇专家访谈里,我国专家提到2A46M不但膛压远远达不到德国货的水平,而且可靠性非常低,并且常常由于日晒而造成炮管弯曲影响精度(所以有加强条)。2.T-72M1炮塔复合装甲有陶瓷夹层,车体是玻璃钢夹层。炮管工艺是和苏联原版没区别的,都是一个厂的产品没理由为了“简化”另开生产线,而T-72本身已经就是低端产品了,低价和简单的工艺换来大量生产,高端是T-64和T-803.陶瓷对破甲弹的防御力和对动能弹防御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早期乔巴姆装甲对破甲弹防护很好,但对穿甲弹防御提高不大。至于贫铀,看过多处资料都提到目前装甲技术对动能弹防御力最高的就是贫铀装甲(以乔巴姆装甲为基础增加密度极大的贫铀),至少在电装甲实用化以前。4.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配备的热像仪有2种,1种3500米,1种5500米-----------------------------------------------------------我说的2600米是指俄罗斯坦克用的最新型“暴风雪”热相仪,不是反坦克导弹用的热相仪。5.目前140MM坦克炮的确没有装备必要,L55已经可以击穿所有现役坦克,140MM反而增加后勤负担和减少弹药基数,而且是典型冷战产物,不适应现代快速反应部队轻型化建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炮射导弹根本不实用M60A2很快就被美军放弃,而8枚炮射导弹就可以买一辆全新的T-72.=======================================================原来炮射导弹的价格赶上空空导弹了、、、、、、、、。30枚炮射导弹可以买1辆T72。M60A2就不用解释了吧,,,,,。、、但是非常恶心的是,苏联人的出口型产品,近一步削弱的炮弹威力,比如出口到伊拉克的炮弹,采用的是钢制弹芯,而且精心修改了炮弹外形,结果造出来的就是不折不扣的垃圾。================================================不是故意修改的。出口到伊拉克的大部分是BM17,是BM15的训练弹。BM15是钢芯前面夹一块钨或贫铀,为了夹得住,前面很粗。而BM17是训练弹,目的不是为了穿甲,而是要模拟BM15的弹道。所以,虽然没有夹那块钨或贫铀,但前面仍然很粗,穿甲还不如前后一般粗细的钢芯弹。但是,苏联/俄国人在对外方面确实不地道,有时很不地道,这个不用也不想多说(但目前还是需要和他们搞好关系),但不是故意修改外形,而是因为没修改回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认为还有个不足之处就是炮管,西方的工艺材料水平好,制造的炮管能承受的膛压要高很多,这使得炮弹能有更大的初速度,动能大了穿甲能力就会强一点==========================================2A46M可承受的最大膛压略小于L55(差距很小,好象是100巴,记不太清楚),高于L44很多。、、伊拉克的T-72M1相对于原版T-72简化了火控系统并取消了自动装弹机,但炮是没有区别的。============================================有区别。T-72M1的炮是2A46,没有采用身管自紧工艺,原版T-72是2A46M,机械自紧,火炮所用的材质也不同。西方的是液压自紧。2者装甲也不同。1是装甲钢的硬度,T-72M1的装甲是普通钢,硬度是270BHN,美国M1系列的是350BHN,原版T-72的是380BHN。2是复合装甲,T-72M1的炮塔是“sand bar”,原版T-72是陶瓷球;T-72M1的车体是石棉,原版T-72是多硬度板。“sand bar”和石棉只能防破,防穿还不如普通匀质钢装甲。总的来说,美国的炮和装甲都介于2者之间。另外,自动装弹机好象是没取消,但简化了。由于火控简化很多,首发和第2发都不如M1A1HA快,而原版T-72首发不如M1A1HA,但第2发快,由于首发一般是破甲弹,所以、、、、、、、射速可以部分抵消火控的劣势。、、本来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防御力都高于对动能弹防御力===========================================================不是。陶瓷对破甲弹的防御力和对动能弹防御力差不多,但贫铀装甲对破甲弹的防御力远高于对动能弹防御力,所以,T80U本打算使用贫铀装甲(80年代初,此时美国的贫铀装甲还不知道在哪,M1还是105炮的),后来考虑到防穿不行,就改成了陶瓷蜂窝结构加特种填充物。、、同时以色列梅卡瓦4采用的二代热成像仪有6500米的观测距离(俄罗斯T-90选装的“暴风雪”热相仪只有2600米,但都高于M1A2早期型),使炮射导弹完全可以在5000米射程上攻击,而且采用的是“发射后不管”的方式,坦克发射炮射导弹后可以立即隐蔽,不像俄罗斯坦克发射炮射导弹后必须停下来一直保持对目标照射直到导弹击中目标或脱靶。===================================================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配备的热像仪有2种,1种3500米,1种5500米,坦克的不清楚,但最新的应该不止2600,至少应该比三角架上的好。以色列的是半主动激光制导,不能发射后不管,相反,由于导弹飞行速度慢,又是曲弹道,要管很长很长时间、、、、、、还容易被干扰。就目前的技术,炮射导弹不能采用发射后不管,因为发射后不管的导弹,要射前锁定(由于反坦克导弹射程短,即使有中远程空空弹那样复杂的惯性加指令制导,导引头开机捕获目标也来不及),而炮射导弹射前是装在炮里的、、、、、。美国最近试验了射后锁定的响尾蛇,但相关技术要想轮到反坦克导弹、、、耐心等等吧。、、目前是德过在豹2上试验的140毫米滑膛炮,技术已经成熟=======================================不是。最新的120和125蛋都超过了140。因为140是很早研制的,当时弹药不行。而120和125目前还有发展空间。当然,要用相同技术的弹药,当然是140好。但弹药数量和补充弹药难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3568 工分:4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25毫米穿甲弹数据:=======================================125 mm smoothbore roundsThe following is a list of ammunition fired by 125 mm Smoothbore guns series used in the T-64, T-72, T-80 and T-90 tanks as well as the 2A45 Sprut Anti-Tank gun.APFSDS-TArmou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 or APFSDS rounds. Typically used against tanks.3VBM3/3BM9/10Entered service in 1962. The projectile is Maraging steel.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10 mm 10: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5.67 kgProjectile weight: 3.6 kgMuzzle velocity: 1800 m/sMuzzle energy: 5.8 MJPenetration: 245 mm at 0° at 2000 m, 80 mm at 60° at 2000 m, (energy at 2000 m is 4.2 MJ [1])3VBM6/3BM12/13Entered service (estimated) in 1968.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e 3BM9 projectile with a tungsten-carbide plug.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10 mm 10: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5.67 kgProjectile weight: 3.6 kgMuzzle velocity: 1800 m/sMuzzle energy: 5.8 MJPenetration: 350 mm at 0° at 2000 m, 180 mm at 60° at 2000 m, (energy at 2000 m is 4.2 MJ [2])3VBM7/3BM15/16BM15 APFSDS projectile.Entered service (estimated 1968). A slightly longer 3BM12 projectile.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50 mm 12: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5.9 kgProjectile weight: 3.9 kg including 2.9 kg and 0.27 kg tungsten carbide plugMuzzle velocity: 1780 m/sMuzzle energy: 6.2 MJPenetration: 380 mm at 0° at 2000 m, 200 mm at 60° at 2000 m,3VBM8/3BM17/18Entered service (estimated 1970). An export version of the 3BM-15 without the tungsten carbide plug.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50 mm 12: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5.9 kgProjectile weight: 3.9 kgMuzzle velocity: 1780 m/sMuzzle energy: 6.2 MJPenetration: 250 mm at 0° at 2000 m, 100 mm at 60° at 2000 m,3VBM9/3BM22/23Entered service 1980. tungsten carbide penetrator core sheathed in steel.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50 mm 12: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6.55 kgProjectile weight: 4.5 kgMuzzle velocity: 1760 m/sMuzzle energy: 7.0 MJPenetration: 420 mm at 0° at 2000 m, 220 mm at 60° at 2000 m,3VBM10/3BM29/30Entered service 1982. Depleted Uranium-nickel-iron alloy sheathed in steel.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50 mm 12: 1 L/d - including 250 mm core.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6.55 kgProjectile weight: 4.5 kgMuzzle velocity: 1760 m/sMuzzle energy: 7.0 MJPenetration: 450 mm at 0° at 2000 m, 230 mm at 60° at 2000 m,3VBM11/3BM26/27Entered service 1983. tungsten-nickel-iron alloy core sheathed in steel.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70 mm 13: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7.05 kgProjectile weight: 4.85 kgMuzzle velocity: 1760 m/sMuzzle energy: 7.5 MJPenetration: 440 mm at 0° at 2000 m, 230 mm at 60° at 2000 m,3VBM13/3BM32/33Entered service in 1985. The projectile is a depleted uranium-nickel-zinc alloy, sheathed in steel.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470 mm 13: 1 L/d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7.05 kgProjectile weight: 4.85 kgMuzzle velocity: 1700 m/sMuzzle energy: 7.0 MJPenetration 560 mm at 0° at 2000 m, 250 mm at 60° at 2000 m,3VBM17/3BM42A BM-42 APFSDS projectileEntered service in 1988. The projectile is a tungsten alloy core sheathed in steel.Country of origin: Soviet UnionProjectile dimension: 520 mm 16: 1 L/dRound weight: 20.4 kgProjectile weight: 4.85 kg [3]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7.05 kgMuzzle velocity: 1700 m/sMuzzle energy: 7.0 MJPenetration: 520 mm at 0° at 2000 m, 230 mm at 60° at 2000 m,3VBM19/3BM42M(3BM44M)Entered service in 1994 Utilising an improved penetrator and a new Sabot. Reported to be tungsten alloy.Country of origin: RussiaProjectile dimension: 570 mm 22: 1 L/dRound weight:&?Projectile weight (including sabot): 6.95 kgMuzzle velocity: 1750 m/sMuzzle energy: 7.4 MJ (estimated - assuming 4.85 kg projectile)Penetration: 600 mm to 650 mm at 2000 m======================================除了BM42系列,其他的穿深都超过同期的120毫米。而BM42系列估计是出口型,或者为了在贫铀资源不够用的时候用的,贫铀是核废料,发生大规模战争时难以短期快速提高产能。85年的BM32穿深560毫米,88年的BM48穿深有650、680、700、800几种说法,但无论哪个都高于同期的120毫米。最新的125穿深是450毫米/60度,垂直超过900毫米。而且,毛子的穿深计算方法比美国严格:穿透率是80%,美国是50%;穿透的定义是弹头全部穿过,美国是“特定有意义的部分”穿过,目标装甲硬度也比美国的高。这样换算,毛子的穿甲弹应远强于同期西方的。关于长径比:毛子BM48是29.5比1,BM53是30比1,M829A3是32比1,差距不大,但BM48是20年前的。(不过,受圆盘装蛋鸡影响,这个长径比已经很难再提高)关于火炮,毛子30几年前的2A46M就是机械自紧,西方现在广泛装备的还是较差的液压自紧,机械自紧刚开始没几年。而且,火炮口径、膛压、身管长度、药室容积都大于西方的。2A46M4、5、6都是55倍。关于炮射导弹,毛子自己装备的有可能是贫铀药罩的。03年出的贫铀药罩破甲弹破850毫米。由于贫铀药罩破甲弹的射流类似于穿杆,与铜的显著不同,850毫米可以穿M1A2。而导弹的壳薄,穿深会更大,破M1A2没问题。而以色列的攻顶导弹是半主动激光制导,很容易干扰。另外,坦克的第一发炮弹一般都是破,为的是能够对付多种目标。而美国就只能用破600的铜的凑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4805
左箭头-小图标
主要是弹芯的合金工艺问题,俄的工艺水平低,只能制造较粗的弹芯,否则强度不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4748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穿甲能力跟口径有关系,但是制作材料以及工艺也很重要。你说T-72单挑不过M1,就象俩人打架,一个拿烂木棍,一个拿警棍一样,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再者看坦克装甲,谁见过美国坦克用附加装甲??贫油弹对普通装甲,普通穿甲弹对抗贫油装甲,谁优谁劣一看就知.还有........楼下的继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4677 工分: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ifge4
在第11楼的发言:真好笑,居然拿T72这种二代坦克和美国M1A1这种三代坦克比,当然没可比性,于是楼主就推论出“印度和俄罗斯T-90主战坦克使用的3BM42穿甲弹,比T-72的当然有很大提高,属于俄罗斯新一代主力穿甲弹,但还是粗短,估计也难以奈何美军M1A2”,既然有很大提高,你怎么就能估计出难以奈何呢?同意以上观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599 工分:206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5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铁血烈鹰
在第43楼的发言:《T-72:巴尔干战火》还是很真实。
1,在广阔的平原上,一些起伏的山丘,树林,灌木都会影响坦克的视野,一般交火距离都在1500米左右。
2,某些地形,基本上几百米才能开火。
3,炮弹入射角度问题,有时侯击穿坦克后,但是并没引起致命伤害,一般穿甲弹的这种效果比较常见,真正危险的是破甲弹。
4,远距离我更喜欢破甲弹,这个不受弹道影响。
5,炮射导弹是个好东东,虽然只有6发。一般我都是攻击敌坦克后部或侧面。另外聚能弹对坦克造成的破坏大于动能弹
复合装甲对破甲弹的防御能力远搞与穿甲弹,而爆炸式反应装甲甚至能几乎无视无串联装药的破甲弹穿甲弹可能击穿主装甲,但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苍之流星
在第60楼的发言:我想知道,现在世界上那种坦克炮威力最大。目前是德过在豹2上试验的140毫米滑膛炮,技术已经成熟,但威力过剩却减少弹药基数,所以目前没有必要装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5429 工分:31
左箭头-小图标
世界需要和平,和平需要强大的国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354 工分:10930
左箭头-小图标
坦克是用来集群突破的,光拿门炮在这比,比个什么劲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2470 工分:471
左箭头-小图标
好久没有看到分析如此透彻的文章,痛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0911 工分:29197
左箭头-小图标
问题当然主要出在弹药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958 工分:9568
左箭头-小图标
我想知道,现在世界上那种坦克炮威力最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5351 头衔:满招损谦受益 工分:74992
左箭头-小图标
哎呀,楼主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从少校升到中校,可喜可贺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7659 头衔:嗨,士兵! 工分:4922
左箭头-小图标
不错的文章。实战中才可以检验武器的功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0269 工分:2376
左箭头-小图标
传说有国产的整装125弹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0992 工分:311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22楼的发言:俄罗斯的火炮和穿甲弹水平不如西方,这是事实,不过楼主写的东西有些没写到的东西。
应该说125炮是有其特殊优势的,并不是垃圾,否则我国也不会在新一代主战坦克上采用125口径,我国对坦克的技术要求,火力是摆在第一位的。
125炮相对于120炮,占据绝对优势的就是其炮口动能,在T72刚面世的时候,西方国家坦克标准口径是105MM,穿深大概是350MM左右,125炮无论从任何角度上说,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是出口型的炮和弹,1000米处的穿深也轻易达到380MM以上,俄罗斯自用的弹则可以达到500MM......很好的学习材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0850 工分:1187
左箭头-小图标
一件武器没有绝对的威力和杀伤,即使在战场上,由于军队的性质和指挥官的智慧不同,战争的效果也不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62166 工分:22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22楼的发言:俄罗斯的火炮和穿甲弹水平不如西方,这是事实,不过楼主写的东西有些没写到的东西。
应该说125炮是有其特殊优势的,并不是垃圾,否则我国也不会在新一代主战坦克上采用125口径,我国对坦克的技术要求,火力是摆在第一位的。
125炮相对于120炮,占据绝对优势的就是其炮口动能,在T72刚面世的时候,西方国家坦克标准口径是105MM,穿深大概是350MM左右,125炮无论从任何角度上说,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是出口型的炮和弹,1000米处的穿深也轻易达到380MM以上,俄罗斯自用的弹则可以达到500MM......其实除了设计思维的不同,中国和俄罗斯125炮一个巨大的区别就是膛压目前为止,中国的125炮应该是世界上膛压最高的125炮这个也是优于俄罗斯的原因之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1502 工分:616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烈鹰
在第43楼的发言:《T-72:巴尔干战火》还是很真实。
1,在广阔的平原上,一些起伏的山丘,树林,灌木都会影响坦克的视野,一般交火距离都在1500米左右。
2,某些地形,基本上几百米才能开火。
3,炮弹入射角度问题,有时侯击穿坦克后,但是并没引起致命伤害,一般穿甲弹的这种效果比较常见,真正危险的是破甲弹。
4,远距离我更喜欢破甲弹,这个不受弹道影响。
5,炮射导弹是个好东东,虽然只有6发。一般我都是攻击敌坦克后部或侧面。另外聚能弹对坦克造成的破坏大于动能弹复合装甲对破甲弹的防御能力远搞与穿甲弹,而爆炸式反应装甲甚至能几乎无视无串联装药的破甲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24588 工分:1962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22楼的发言:俄罗斯的火炮和穿甲弹水平不如西方,这是事实,不过楼主写的东西有些没写到的东西。
应该说125炮是有其特殊优势的,并不是垃圾,否则我国也不会在新一代主战坦克上采用125口径,我国对坦克的技术要求,火力是摆在第一位的。
125炮相对于120炮,占据绝对优势的就是其炮口动能,在T72刚面世的时候,西方国家坦克标准口径是105MM,穿深大概是350MM左右,125炮无论从任何角度上说,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是出口型的炮和弹,1000米处的穿深也轻易达到380MM以上,俄罗斯自用的弹则可以达到500MM......这哥们知识比较丰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4620 工分:5599
左箭头-小图标
冶金技术不行,膛压不够根本原因在这里,所以老毛子不得不增大口径,可是还是比西方差的远.中国的没参加过实战, 很难说怎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冶金还不如老毛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101呼啸之鹰
在第46楼的发言:炮射导弹对于俄系坦克意义不大,俄系坦克的观瞄系统性能不如西方,即使能打得远,但看不到目标也白搭。
还有今年军训时我问过我们教官,他们部队(是装甲师)的侦查营的几辆96式装备的是贫铀弹,不是钨合金穿甲弹。有可能,贫铀弹对中国只存在有无必要的装备问题,不存在技术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kemqj
在第45楼的发言:不要对俄罗斯武器这样怀疑.一说就是2000米处的穿甲厚度,可是2000米根本不是坦克的实战距离,俄罗斯提出的米距离是很实用的.俄罗斯的武器与美国在设计理念上大有不同.俄罗斯陆战武器就首先应付大规模战争的需要,而美国武器首先是人员的战场生存.二次大战后的局部战争都印证了俄美武器的优缺点,战争中总是美国人员伤亡小,可是如果久战不决,谁使用美制武器谁就有可能被美制武器拖死,就连美国自己也跑不出这种怪圈.实战中俄罗斯T-72以后的坦克战绩就没好过,事实如此我也没办法。T-72早在1982年叙以战争中就被以色列梅卡瓦1打得惨败,而俄罗斯自用的“完全版”,而且号称只有苏军装备的T-80BV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表现的也一无是处,而解体后乌克兰公开了T-80U的数据,西方才发现原来苏军坦克也不过尔尔,一直到现在印度问题百出的T-90,近30的确俄式坦克表现不怎么样。1000米处的穿深和2000米差不了多远,弹头能量明显下降的时候都飞出有效射程了,而海湾战争中几百米的距离上T-72照样拿M1A1没办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2347 头衔:铁血空降突击大队长 工分:45478
左箭头-小图标
炮射导弹对于俄系坦克意义不大,俄系坦克的观瞄系统性能不如西方,即使能打得远,但看不到目标也白搭。还有今年军训时我问过我们教官,他们部队(是装甲师)的侦查营的几辆96式装备的是贫铀弹,不是钨合金穿甲弹。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2817 工分:6957
左箭头-小图标
不要对俄罗斯武器这样怀疑.一说就是2000米处的穿甲厚度,可是2000米根本不是坦克的实战距离,俄罗斯提出的米距离是很实用的.俄罗斯的武器与美国在设计理念上大有不同.俄罗斯陆战武器就首先应付大规模战争的需要,而美国武器首先是人员的战场生存.二次大战后的局部战争都印证了俄美武器的优缺点,战争中总是美国人员伤亡小,可是如果久战不决,谁使用美制武器谁就有可能被美制武器拖死,就连美国自己也跑不出这种怪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2962 工分:4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俄罗斯坦克炮威力不如西方这和他本国制定战略战术是有关系的,虽然西方坦克在伊战中有2000米甚至4000米击毁目标的战果,但那是在特殊环境下战果,美军坦克还有在500米才发现伊坦克的战例,所以通过合理的战术,利用地形,天气,人造干扰和黑夜来缩减其与西方坦克的距离,使他们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无从发挥,这时数量和射击速度就变得重要了.而且相对西方坦克俄制坦克更便宜,更宜制造.西方坦克虽然精密但那是因为苏联没了,他的装甲洪流消失了,所以西方改变了针对目标才敢把他的坦克弄的象无敌战舰,要是面对苏联打全面战争象M1A2,豹2这类坦克不会装备太多的,消耗不起,而苏联冲在前面的精锐坦克师打没了,后面新武装起来的2线坦克师跟上,这些2线坦克师装备的就是那些存放在预备武器库里的坦克了,虽然性能差,但西方的装备部队也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这样就保持了装备部队数量上的优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599 工分:20618
左箭头-小图标
《T-72:巴尔干战火》还是很真实。1,在广阔的平原上,一些起伏的山丘,树林,灌木都会影响坦克的视野,一般交火距离都在1500米左右。2,某些地形,基本上几百米才能开火。3,炮弹入射角度问题,有时侯击穿坦克后,但是并没引起致命伤害,一般穿甲弹的这种效果比较常见,真正危险的是破甲弹。4,远距离我更喜欢破甲弹,这个不受弹道影响。5,炮射导弹是个好东东,虽然只有6发。一般我都是攻击敌坦克后部或侧面。另外聚能弹对坦克造成的破坏大于动能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4149 工分:376
左箭头-小图标
我国和俄罗斯在冶金铸造上是不能和美、德等国抗衡的,这是现实!要想使我们的125MM坦克炮超越西方的120MM坦克炮,只能在弹药上动脑筋!况且未来战争并不是依靠坦克来决定胜负的!我军应装备像AH64阿帕奇那样的攻击直升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俄罗斯的炮射导弹用到坦克上,我一直不以为是个什么很高明的设计,因为它的威力并不是很够,而且炮射导弹想提高威力很难。-----------------------------------------------------关于炮射导弹威力不足的问题,以色列新型炮射导弹采用攻顶方式解决。同时以色列梅卡瓦4采用的二代热成像仪有6500米的观测距离(俄罗斯T-90选装的“暴风雪”热相仪只有2600米,但都高于M1A2早期型),使炮射导弹完全可以在5000米射程上攻击,而且采用的是“发射后不管”的方式,坦克发射炮射导弹后可以立即隐蔽,不像俄罗斯坦克发射炮射导弹后必须停下来一直保持对目标照射直到导弹击中目标或脱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dlai228
在第39楼的发言:俄罗斯的炮射导弹用到坦克上,我一直不以为是个什么很高明的设计,因为它的威力并不是很够。俄罗斯的炮射导弹目前的数据大概是穿深不到600MM,请注意这是破甲弹头,而坦克防破甲弹的能力一直都比穿甲弹高,M1防穿据说只有650左右的水平,也有说850的,但是防破正面可以达到1000MM的水平,就俄罗斯那个导弹威力完全不够看。而且炮射导弹想提高威力很难,破甲弹靠的还是口径,口径大威力就大,炮射导弹的口径是定死了的。炮射导弹可以用预设阵地的方式,防御对方装甲部队的冲击,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进攻作战中几乎无用,因为炮射导弹不能自动装填发射速度慢,而导弹飞行过程中坦克需要一直保持对目标的照射,在坦克混战中根本没这种机会,而2000米以内炮射导弹效能根本无法和动能弹相比---------而俄罗斯炮射导弹的射程超过了坦克观瞄设备的视距,5000米的射程没有任何意义,除非预设阵地分出专门兵力引导。M1A2正面抗穿甲弹能力是600MM,现今绝大多数穿甲弹无法穿透,包括美国M1A1早期的M829贫铀弹也不能。而抗击空心装药弹,M1A2的贫铀装甲相当于1300毫米均质装甲的防御力,本来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防御力都高于对动能弹防御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80536
/ 排名:5559
左箭头-小图标
俄罗斯的炮射导弹用到坦克上,我一直不以为是个什么很高明的设计,因为它的威力并不是很够。俄罗斯的炮射导弹目前的数据大概是穿深不到600MM,请注意这是破甲弹头,而坦克防破甲弹的能力一直都比穿甲弹高,M1防穿据说只有650左右的水平,也有说850的,但是防破正面可以达到1000MM的水平,就俄罗斯那个导弹威力完全不够看。而且炮射导弹想提高威力很难,破甲弹靠的还是口径,口径大威力就大,炮射导弹的口径是定死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4819 头衔:马鹿野郎 工分:680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eyondwdl
在第37楼的发言:貌似海湾战争的T72都是简化版的,简易火控+缩水的火炮,怎么也没法和老米的高端货比较的, 就好比一个轻量级和重量级比赛一样啊, 再说苏联坦克的理念是大规模集团装甲一起进攻,并非一对一的单挑, 再加上过早失去制空权,任何东西都会挨打,貌似伊拉克的坦克很多都是阿帕奇击毁的阿, 我认为, 苏联坦克炮威力确实不如德国的,但差距也不是很多的,谁也不会打仗时就一对一单挑,谁挑赢了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膛弹弓12股皮筋威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