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森海塞尔如何煲机HD650

& 产品点评对比
森海塞尔HD650和点评对比
参数仅为参考,产品以当地实际销售实物为准。HD650评测 - 烧耳朵网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已经知道了我对HD650的评价肯定是积极的了。不过且慢,评价一件器材好在哪里的时候,绝不能只说一个好字就算完了,要知道好在哪里,请听我慢慢道来。
森海塞尔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评HD650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已经知道了我对HD650的评价肯定是积极的了。不过且慢,评价一件器材好在哪里的时候,绝不能只说一个好字就算完了,要知道好在哪里,请听我慢慢道来。
HD600的辉煌一直被其它HIFI耳机厂家嫉妒,不知什么时候,“古典耳机之王”的王冠被悄悄戴在了它的头上,虽然能不能称王还有待商榷,但是可以肯定,HD600播放古典音乐,尤其是大编制管弦乐,的确有着非常出色效果。
不过不少人对HD600也一直是心存芥蒂,不少不喜欢它的人都对它的低频和中频提出尖锐的批评,虽然我个人认为这些批评不乏个人好恶的色彩,但是又不能不承认,HD600的中频和低频表现,在演绎某些类型的音乐时的效果还是有些不足的。“冷”“肥”“慢”,大概是经常被批评者使用的字眼吧。
在众多森海一族的“声讨”下,经过多次“跑票”,森海塞尔公司终于在最近推出了HD600的“升级版”-HD650。遗憾的是,这只“螃蟹”在国内很难吃到,目前国内的森海塞尔代理商还没有出售这款耳机,这对国内众多翘首以盼的众多耳机发烧友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经过多次努力,耳机大家坛终于为各位发烧友组织了一次HD650的团购,这批“螃蟹”究竟有谁先尝不得而知,不过幸运的是其中一只“螃蟹”飞到了北京,我有幸先尝了一口。
这副HD650的来历有些复杂,不过既然听到了,个中曲折不表也罢。
这次试听行动有SILENCE+GF、MUSICWALL、JHJ(螃蟹杀手)、我,还有一个超级大玩家-老叶。用的器材就是老叶家里那一大堆玩意,熟悉老叶的朋友大概不用想就能数出来,不过还是要列一下:
转盘:KENWOOD的老LD(很“强壮”的体形)
解码器:VAW 8C
耳放:VAW 8PR
耳机:HD650、HD600(原线)
过机线:不详(对此没太多兴趣,见谅)
参考系统:STAX007+006T、K1000+8PK、SONY 777ES(CD)
来到老叶家,依然是拥挤的小屋、一堆器材、元器件、仪器、工具、那张充当工作台的老书桌,还有老叶。物还是那些物,人还是那些人,老叶还是那个样子,谈起HIFI总有说不完的话题。STAX007这“神物”的出现着实让我感到惊喜,那感觉就像买张5块钱的门票居然看到了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一样,用它来做参考系统是再好不过了,只可惜耳放稍微有点不般配,006T与007T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闲话少说,还是切入正题,谈谈今天的主角HD650吧。
先说说外观,HD650乍一看和HD600没什么区别,但一仔细端详,还是发现了不少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就数耳机线了。HD650的线比HD600要粗整整一圈,看上去更厚实,耳机端的插头也粗壮了很多,连接也很结实,不像HD600那么容易拔掉。耳机插头也变换了方式,原来是3.5MM的插头配一个6.5MM的转接头,现在改为一个6.5MM插头配一条3.5MM的转接线了,看来森海塞尔对细节还是很重视的,毕竟大多数耳机玩家不是用随身听来推这么昂贵的耳机的,绝大多数耳放都是6.5MM的插口。这样的好处是明显的,大多数耳机玩家不用再担心由于转接头的接触不良而对音质产生的影响了。HD650的外观也有细微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感到HD650比HD600要厚实,拿在手里的质感更好。佩戴的感觉上,抱怨HD600不舒适的玩家这回要失望了,HD650和HD600相比没有什么差别。总的来说,森海塞尔在HD650上进行了一番比较有意义的改进,尤其是被“唾骂”最多的细弱耳机线,终于像点样子了,看来是重视了发烧友们的呼声。
耳机是用来听的,外观上的变化不能说明什么,所以经过简短的端详后,立刻开始试听。此次使用的器材全部是老叶DIY的发烧器材,尤其是8PR,在原来深受好评8P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有了更大的不失真输出功率以及更低内阻,被很多玩家评为HD600最好的搭档之一,在8PR的驱动下,HD600具有宽阔的声场和准确的音色表现,充分体现了HD600的“大气”,此次考较HD650,自然非常合适。
首先试听的唱片是余丽拿+西崎崇子的“梁祝”,这个版本我在多年前就听过,虽然录音效果不是最好的,但是也有不错的素质,尤其是对小提琴的音色还原上,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欢“梁祝”:)。HD600的表现依然很“标准”,各个乐器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它们的位置上,小提琴稍微后缩,如泣如诉的琴声从不远处悠然传来,声音滑爽细致,不时能听到琴弓在琴弦上滑过的咝声,高潮来临时,乐团齐奏烘托的气氛非常强烈,让人激动不已。换到HD650,首先是发现HD650的灵敏度比HD600高,如果要得到原来的音量,耳放的音量旋钮需要调小一些才行。二者的差别是明显的,小提琴的位置拉前了,原来若隐若现的擦弦声变得更为清晰,小提琴的箱体略微变大,共鸣声更为厚实。其它位置的乐器似乎一下子露出了它们的琴弦,原本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变得清晰了,并且伴奏乐器的位置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也就是说,它们与小提琴手之间的距离能够被明显地分辨出来了。经过这样的变化后,空间感更为明显,声场在无形之中变得更为开阔和舒畅。
在老叶强烈推荐下,我换上了一盘帕格尼尼小提琴独奏(版本没看),这是我上大学时花了将近半个月的伙食费才拿下的那盘磁带的那个版本(居然也记不住版本),其中的第三首曲目非常考验系统的瞬态表现。HD600的演绎是“标准的”,小提琴很滑,共鸣箱声准确,虽算不上顶级表现,但也是合格了的。换上HD650,发现二者的差距在这一曲上被“放大”了。HD650的演绎显然要高出一筹。首先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的活跃感,你可以感受到琴弓在琴弦上擦过、弹起、落下、再擦过、再弹起……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活力,小提琴像是活的,相比之下,HD600的演绎不免有些呆滞,缺乏生气。然后是箱体的大小,HD600的共鸣感相比之下似乎不那么真切,琴体明显要小要薄(像儿童提琴?),而HD650的小提琴要厚实些,也大了一圈,并且似乎让人闻到了一股木头味,是的,那是好木头才会有的特殊的共鸣声。
再听蔡琴(我的最爱),一曲被遗忘的时光,让HD600再次败阵。蔡大姐嗓音的厚度,在HD650上的表现很有分寸,胸腹、脑颅的共鸣,唇齿相交的细声,细微的换气,各种歌唱的要素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轻轻送入我的耳朵,像是一杯纯厚的美酒,令人陶醉,倍感亲切。相比之下,HD600就显得过于“冷静”了,那些声音倒是都在,只不过总是在和你保持距离,多了一分生疏。
由于这只HD650是比较新的,还未煲开,所以在一些细节的还原上有时还欠些火候,在小提琴的表现上,在大动态的背景下,冷不丁还会出现一些粘滞感和突发的破碎感(现象非常少,需要仔细寻找)。但是即使如此,已经感受到HD650明显的优势了。
从对比上看,我觉得这次森海塞尔在HD600的中频上开了刀。最大的变化是HD650的中低频解析力提高了,这使得在表现弦乐时瞬态表现提高了不少,用老叶的话就是“活了”,相比之下HD600的中频就表现的有些呆板。另外我感觉HD650在中频偏低的地方有些轻微的提升,这使得能量聚集在这个区域的乐器和人声相对向前拉,更加突出了中频的解析力的提高,亲切感增加了不少。在上面两项的支持下,低频的那种厚重感不再那么明显甚至稍微还削薄了一些,而森记耳机特有的低频烘托感却没有什么损失,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可贵的改进。
从HD650的变化上,可以感受到森海塞尔在耳机界不可动摇的王者地位,从HD580到HD650,从不断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森海塞尔的工程师们丰富经验和高超的技术,这样的一群工程师,实在是其它耳机厂商心中”永远的痛”。
关于参考系统:
老实说,这两套“参考系统”实在不是太合适,尤其是STAX007,实在不适合做参考,因为它“太好了”,对比的结果,HD650在表现交响乐的临场感以及空间感上,略微胜过K1000+8PK,和007比,在稳定性上要略微逊色一些。在表现乐器的质感上,还是不及上面两个参考系统的,尤其是在细节的表现上,不得不承认和007还有着不小的差距,速度感上仍不及K1000。顺便提一下K1000+8PK,老叶认为8PK能够比较忠实体现K1000的“本色”,我认为在速度感的表现上还是要逊色于功放的,器材的搭配有这样的现象,“互相揭短不如互相合作”,“体现本色”不一定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器材搭配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器材有什么优点或者缺点,而是为了弥补各自的不足,更好地表现音乐的内容。
在HD650上,森海塞尔的工程师们又在HIFI
的路上向前迈出了了令对手胆寒的一步,究竟这一步能够在耳机HIFI界带来多大的影响现在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这是非常扎实的一步,我们希望森海塞尔不断坚持走下去,不断给我们这些耳机FANS带来一次一次的惊喜。
本文来自:www.erji.net
热门文章排行谁能推动HD650 网友评价两款国产耳放
IT168网站原创
 作者: GGXX 整理 编辑:
  【IT168 资讯】国产耳放一直是耳机发烧友们的重要选择,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耳放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是选择却相当困难,尤其是对耳放的选择总是游移不定,所以今天小编我再网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对比,出自国内知名论坛《耳机俱乐部》,作者:amu,看看对大家有什么帮助。  首先看看650自己的特性,CD直推之下低音偏散,量多,毛糙,没有收敛感和凝聚度。高音压抑,声场局促,虽然有金色音乐厅的氛围,但最惹人注意的却是刚说的那些缺点。  O1海外和小不点MK4se(另有一个MK4普通版,se是升级版本)是一石机,一胆机,二者性格迥异,声音风格大相径庭,但对650的诠释又都有着相似的手法下面看看它们都是怎么表现的。从二者表现看,个人对O1海外版(以下简称O1)更喜爱一些,这里就先说小不点4se(以下简称4se)。小不点MK4se  对650的驱动4se耳放拥有几个特色,高频靓丽,声音甜美,声线细腻平滑,声场规整。区别于常见的胆耳放,4se做的开扬不暗淡,动态干净不拖沓,担心胆机驱动650又粘又慢,暗淡无光的听者,对4se耳放大可以放下心头的忧虑,如果借用一句&胆机石声&,4se在动态和明亮感两点上也堪得此评价。在高频不暗淡的同时,650低频的臃肿也得到有效的操纵,凝练汇聚,表现出几分利落敏捷,下潜深度上表现可说合格,但并未带来心头的震颤之感。那么4se变成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石机了么?也不是,在动态的力道上4se强过一些低阶胆机,但依然是一幅文雅的声底,以小说中的功夫类比,4se不是一台致刚致阳的耳放。再看看整体音色,4se配合650走了一条细腻略有甜美的风格,加上它较明艳的高频,中频又表现的雅致适度不抢眼,4se驱动650带给人的感受是比较美的,值得细细欣赏。O1海外版  或许值得疑问的是何样的650是正宗?有朋友也许会觉得推好的650要拥有一个均衡的三频状态,一个合格声场,细腻的声线,要气魄不减,氛围感强烈。4se在这些点上面可说都比较合格,但它还是有自己的取舍,同时也是由于本身胆机的脾性使然,在气魄和氛围感上4se稍显文弱和轻歌燕舞了一点,削弱了650本性中的庄严宏伟之感,这在聆听小编制曲目时或许不是很明显,在大交响上4se在美的成分上略微偏向了几分,在庄严浓郁上面则少了几分;有失有得,650在4se驱动之下表现hifi人声却多了几分柔美。这些更多的是调音理念上的问题,听者爱好各异,每个650的拥有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O1驱动650的感受似乎让人觉得很酣畅,为何这么说呢,O1的一招一式好像对准了650的要害,几招下去便将650驾驭的服服帖帖。650中频浓郁,听感上光感不足,声场包围感强却不开放广阔,声线的尾韵光辉迷人似乎又故意掩盖住了纹理细节&&这些有点旧话重提了。那么O1下的650如何表演的呢?如果聆听O1驱动的650首先惊讶的是其声场的开阔,相比多数耳放而言,O1大大拓展了650的声场疆域,本身线条偏丰腴的650在此声场之下得以更加自然轻松的施展。在音色特点上是很大程度上化开了650的中频段,将它变得不那么腻人,同时打开昏暗的高频让光照进来,低音被很好的收敛,很多被650自身虚化了的细节重新浮现上来,总体上听来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650卸去身上的包袱,解开手脚的链锁,得以轻松自在的展示自身的光彩和身手。淡化音色是否意味着难成大器呢?O1在对低频收敛、澄澈的同时在力度上并未有保守或脚软,而是露出矫健的筋骨,展示一幅饱有力度感的健康身躯,招招带风,气势不减。  O1在透明度上做的很好,得以很好的保持音源的特色,声底偏素气,不添加丝毫的糖分,但并未有漂白化的感觉。声场在同档耳放中是很高阶水平的开阔,而同时也没有出现纵深不足或偏平面化的趋向。在表现古典音乐时,音色精准,场景开阔,细节毕现,色泽明朗,聆听感受很令人信服。在表现人声时比较适合古典美声,流行乐也比较有水平,虽然少有人工添加的跃动感以及染料色泽,但偏原味的演唱也是不错。其实650本身浓郁的味道已经足够了。  该耳放的集成dac版本据称是可以更换运放的,以适应不同风格耳机。就我听到的那台而言声调是偏凉,比较注重解析,某些声底同样冷静的耳机未必会很适应这样的调音,而偏大线条的650、701却很是适合,也不知晓换过运放是否有更广的适应面。O1在表现细致明晰风格的同时,很在意音源的水平,这只耳放并不执行柔化、抚平声线的任务,也就是声音稍有毛糙会直接展现,届时难免抱怨声音不够平滑,但其实O1的声线还是满细致的。同再高阶的耳放比较,O1在音符的密度感上尚需加强,不够重,不够沉,招式虽华丽,每一招的劲度却不是太有说服力,给人印象不深,大的气魄架势是够的,但离王者之气或者说权威感上似乎还少了一点功力。这些似乎有点过于挑剔了。有网文说这只耳放频段过度不够自然,我尚不理解这是指什么说的。  两只耳放对650的解决之道各有各的招式,4se偏重味道,O1重视场面和解析,共同拥有的是都很细致,都比较明朗,也都较为均衡。在声音上两只耳放推动的650都能禁得起细细推敲,调音上国内耳放能做到这点比较难得了。它们的作者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作了取舍,音色风格应该说各有归属,就看听的人到底喜欢那一种了。  必须要指出的是对两只耳放的工艺、工业设计,对用户的人性化考量方面,两只耳放距离正规大厂作品尚有差距。美观、易用、耐用、规格到位、富有人性化,这些都待提高。具体说几点,4se是传统的胆管外露型,虽然N多的胆机都是如此设计,但还是建议加上可拆卸的掩盖型网罩,前面板的边缘没有磨边依然很锋利,耳机线不小心搭到高温胆管或面板边缘比较危险。O1的功能按键局促的设计在了面板的最右边,两个耳机插孔又设计在最左边,中间一块很大面积的空白铝板,从美观和使用方便性上都设计的比较奇怪。两只耳放在工艺的精细程度上真的需要向格莱美、莱曼,甚至国产吴刚等大厂看齐,DIY的斧凿痕迹偏多了。考虑到这些,加上品牌因素,两只耳放的定价目前说尚可。就说这些吧,希望国内的好产品能够好好发展。
砖家推荐:大师级 经典HD600在升级,细节的表现力令人久久回味,绝对均衡的古典神器。
听音风格:流行杂食、古典乐
阻抗:300Ω
灵敏度:103dB
频响范围:10Hz-39.5KHz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已有条评论
砖家推荐:大师级 经典HD600在升级,细节的表现力令人久久回味,绝对均衡的古典神器。
听音风格:流行杂食、古典乐
阻抗:300Ω
灵敏度:103dB
频响范围:10Hz-39.5KHz【校内首发】森海塞尔HD600~森海塞尔HD650~介绍与对比~完全个人使用评测~
声明!!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还请多多分享
&&&&& 曾经也纠结于为什么会烧耳机和音响~具体买什么品牌什么样的耳机~到底是买600还是650??~等等各种问题思前想后~好了~现在两个都入了~双修了~也不想那么多了~做做评测吧~我只是很喜欢听高品质的音乐~真实~自然~全方位的HIFI。。
&&&&& 我不是专业写手/枪手~水平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和对比~得出一些经验和结论~仅供参考~不废话了~
&&&&& 先说声场~声场可能就是最能让人一耳朵分辨的~600比650声场要大~乐器的距离感要比650远~音乐厅感觉十足~650的声场相对要小一些~这是能感觉到的~原因是650的中频~低频较为突出~高频偏暗~才造成了一种声场小的假象~
&&&&& 再说细节解析~600的乐器方向定位和解析上也要比650更准确~乐器表现的细节也更明显~这也就造成了中频稍薄弱~反之650突出了中频人声~相对乐器的方向定位和解析就稍欠火候~
&&&&& 中频方面~中频主要是针对人声~这时650要更突出~尤为明显~600由于声场较大~中频稍显薄弱~所以650人声更毒人~尤其男声~女声情感丰富~但稍微偏暖(厚)~
&&&&& 高频~600的高频明显比650尖锐~细节处理很好~就是有些不耐听~而650的高频控制力也很不错~细节也都出的来~耳朵不觉得刺激~耐听性更好~听多了不累~
&&&&& 低频~低频方面。。由于600的声场稍大~感觉低频有些散~下潜度一般~收缩时残音明显~可能是前端的低频控制力不足~但是反观650~低频下潜足够深~弹性十足~饱满圆润~独有的森海味&嘭嘭嘭&~
&&&&& 综合素质方面~只能说太强了~德系产品~做工精湛严谨~外形低调内敛~适度彰显霸气~佩戴舒适~能把耳朵全部包裹~不夹头~不压耳~声音也对得起售价且各有特点~潜力巨大~也给了众多烧友多一些选择耳放的余地~而对比其他同级别耳机时~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有那么点倚天剑屠龙刀的感觉~HD600沉稳与从容的气势并存~被称为无敌的古典利器毫不过分~650则是在600的基础上更加的尽善尽美~二者均不愧为森海塞尔旗舰产品~
==========================分割===============================
个人前端如下。。。。。。。。。
音源:PC板载声卡(华硕顶级发烧Xonar Essence STX 又称老虎卡)
耳机:森海塞尔HD600+森海塞尔HD650
耳机放大器:MATRIX M-STAGE HPA-1 仿莱曼纯甲类耳放(2010升级版)
DAC解码器:台湾Refined Audio RA DDE
音频格式:APE~FLAC~WAV~全部为无损~
播放器:Foobar2000
参考歌曲:老鹰乐队《加州旅馆》;班得瑞《春野》;中岛美嘉《雪の華》;腾格尔《天堂》;恩雅《OnlyTime》;刘星《一意孤行》;席琳迪翁《My Love》;Tiarra《Post Scriptum》等等。。&
注:两副耳机~HD600与HD650均为该型号新新版
&&&&&& HD600于1995年诞生~至今16年~仍然在产~矗立不倒~经典到不能再经典了~不管是品质还是售价~从未打过折扣~
&&&&&& HD650于2003年诞生~虽然在新旗舰HD800的冲击下~人们的目光也不止局限于它了~但650绝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值得拥有一辈子的顶级发烧耳机~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可遇不可求
中午好?上班辛苦啦
今天我不会遇见你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海塞尔耳机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