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怎么给高薪共享单车死亡模式开启玩死的

您的位置: &
宋朝:高薪未必能养廉
优质期刊推荐李永航:天下无敌的汉族,为什么到宋朝以后就打不过蛮族? - 读书园地 - 濠滨论坛
生活在南通 爱上濠滨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彩推荐:
查看: 1888|回复: 0
李永航:天下无敌的汉族,为什么到宋朝以后就打不过蛮族?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下无敌的汉族,为什么到宋朝以后就打不过蛮族?
+ W, c/ V$ w8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 Y: V) @7 }- h: Y8 S
& `8 O2 i! W6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v- o5 Y' o3 ~3 j/ k在论述本主题之前,有必要先驳斥几个流行的错误认识。
- Q, r+ t* ]) D& s2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 V( @# A0 L/ t
+ j$ C; F/ ~&&Q&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 `5 n2 b8 q7 y1、宋朝重文轻武,不仅官兵的待遇和地位低,挫伤了官兵的积极性,而且又以文治武,严密监控军队,武将不能发挥军事才能。所以打败仗。
1 u: a1 E- U3 ^*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6 G: W) O+ Q% x
' z4 |% g) o$ G+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I, a+ s. v6 R* u事实正相反。宋朝对“武”十分重视,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 F# _; A3 J!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X) p4 N5 i
) {9 N4 k3 q/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6 w" g0 `, J众所周知,宋朝的工商业十分发达,财政收入高,却长期陷于“财匮”。钱都到哪去了呢?主要就是用于军费,最高达到财政收入的4/5。军费主要就是养兵。曾有西方学者夸张地说:汴梁一个城门的守兵,就比欧洲的贵族还富裕。这样的待遇还低吗?相比之下,女真、蒙古那些蛮族哪有什么军饷?都是靠抢劫。
1 X1 z! g2 ~$ S) V&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U+ J( T- Q6 }
$ F& W5 t. g, Q+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 H3 h8 O9 Y* @0 {军费的另一大开支就是武器。宋朝的铁产量极大,十一世纪就达到十七世纪时整个欧洲的水平。铁大部分都用于做武器。又开发出火铳,对整个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宋军的武器装备,绝对是世界最先进、豪华的。包括前辈在内,宋朝有不少的军事理论著作,比如《武经总要》。相比之下,女真、蒙古不过是刚走出原始阶段,比汉族落后不知多少,铁主要是靠走私和缴获,绝大部分是穿皮甲,更不要说什么军事理论著作了。
+ B3 B1 p3 I0 F"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n& \: y# Z
2 b5 s+ ~, b6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q8 W+ j& S- i. u- h另外,宋朝官兵的地位不低。将领的升迁,比文官快。狄青是典型代表,其战功说不上很大,扼制了西夏的入侵,并镇压了广西的叛乱,在汉族历史上只算二流的名将。但他的升迁之快,绝对是你想不到的。他30岁从京城被调去对西夏作战,只是一个无品级的小军官,类似于班长,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44岁就升到了枢密使,即国防部长。宋朝那个文官是在44岁成为宰相的?吴三桂的升迁也类似,仅27岁,就成了宁远总兵。实际上,他的战功还不如狄青。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汉族第一名将李靖的升迁速度,是多么的慢!
( G1 u5 Z1 L5 Z: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b4 Q: F- o& K0 K
+ ~' }2 {7 T3 z(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P5 N6 B&&Q9 z宋军必须在脸上刺青,地位近似于囚犯。这是一个谎言。宋军根本没有这样的规定。刺青,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时尚风气。《水浒传》中写道,燕青就有美丽的刺青,远近闻名,由此赢得李师师的欢心。
" A&&A; j4 _* E*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 `# B3 H& l2 o2 a
2 ?- K7 S. U+ L"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D) X8 Q) d5 ?, N至于“以文治武”,严密监控军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必须的。难道你希望五代的悲剧重演吗?近现代的大英帝国、美国、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以文治武,都是严密监控军队。可他们的军事弱吗?宋军作战的最好战绩是哪个?北宋是范仲淹抗西夏。狄青,就是范仲淹提拔上来的。南宋是虞允文抗金。范仲淹和虞允文都是文官。也许你会疑问:宋朝缺乏先进的通讯技术,所以不能以文治武,必须给出征在外的官兵以自主权。但大英帝国也同样没有电报,而且征战的范围远比宋朝大,远洋交通更加危险。
& C$ f7 L6 M* o#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 l: \&&n: E
7 c. ]: I* J% {: Y6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3 a+ E/ T; o6 N
2 L6 V1 X2 C6 }-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_$ [0 _&&}1 g
: J+ A9 ?( }2 |9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z+ R% a1 d( {- J! K2、汉族缺少战马。
/ U- A' I$ _' C%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G$ `: p) B; i2 S
$ D! y, t1 Y&&U, C#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J7 g1 ?* v- D5 P; `无数战例证明:这个理由不成立。骑在马上,无论骑术多么高,都不如站在地上灵活。你想象一下骑摩托车的感觉。骑马,只是机动性强,对正面作战其实很不利。一旦处于多水、多山、多林的地方,或者是攻城战、巷战,骑兵就更不利。毫无争议的,在宋朝以前,汉族对游牧民族是占据绝对上风,例如,李牧大败匈奴。国外也一样。古希腊打败了波斯。北宋其实不缺战马,几次进攻西夏,都是以骑兵为主力,但大部分都失败。同样是宋军,退到南方,战马更少,却反而变强大了。
3 h& v2 i6 C&&v- o0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k6 M5 t" V&&t; R: X
&&a! F- h: \8 Y1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2 K; |; Z* y3、弓箭。
8 B5 E) U1 X. X5 j* q,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4 H6 J# a9 X6 k* w
0 a0 o' W/ H#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8 P4 {( k3 z这个理由更不成立。汉族的军队,更加依赖弓箭。汉族在三国时期发明了连弩,宋代又发明了神臂弓、床子弩,普通的弓箭质量也比蛮族好得多,早就使用了铁箭头,在秦代就能规模化生产。明军的训练,四分弓箭、四分刀枪、二分火器。在实战中,如果是远程互射,宋明军队都不会落败。蛮族大部分是靠着白刃格斗,才打败宋明军队的。射箭的杀伤力,比白刃格斗低。
7 H9 G+ J8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l! b7 x, N3 t/ _
: c3 F6 ]# \5 ?(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N9 E) W1 B' M4、因为专制、封建礼教、重农轻工商科技等等原因,造成了:或者是丧失了民心、或者是塑造了奴性人格、或者是社会僵化停滞、或者是兵甲的低质量(《新宋》的作者就持这个观点)。
" k5 g+ O4 a" g"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 v# t0 u: M2 {
/ f7 |& a% Q' N,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j) [1 R2 I&&s这个说法简直就是搞笑。难道蛮族就是民主文明、尊重科技工商?事实正相反,宋朝是相当开放、自由、迅速进步的社会,领先欧洲四五个世纪,站在了工业革命的门槛。明朝整体上也不落后于欧洲。而蛮族还处于半原始的部落状态。但是,军事力量和社会进步不一定是同步的。直到1919年,主要是手执刀剑的阿富汗的部落军队,居然打败了开着飞机坦克的英军。
$ P; R+ e$ W: ]9 m7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 A4 M) Y/ T. d
8 p# g) U7 |! R9 a(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 X9 N6 w9 e5、儒家使得汉族丧失了勇武精神。
; l8 ~, F! ?&&D+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A) q5 G, E+ ?
& |& J, O! c" H8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F6 {8 f" M/ k这话说对了一半。确实,我们汉族后来失去了勇武精神。代表性的战例:金兵入侵,汴梁的禁军出城迎敌,某一夜,金兵仅仅是在黄河对岸击鼓,宋军就吓得溃散。明军面对后金兵,也同样如此,在萨尔浒之战中,几乎是一触即溃。如此懦弱的军队,无论有多高的待遇、无论有多少优良的战马、无论有多先进的武器、无论给将领多大的自由权,都只能打败仗。
. _% J4 w& j'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1 e5 k1 D, r( N
5 W# |&&R2 {& x3 q6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6 W( d" U9 D但是,这不是儒家造成的。儒家的六艺,就包括“射箭、驾驶马车”。儒家的经典语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儒家向来提倡,提三尺剑,为国家征战沙场。孔子的一个弟子冉有,带兵打战获胜。别人问他:你的军事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别人教的?冉有回答:是孔夫子教的。南宋的朱熹,是抗金的强烈主张者,要求北伐,甚至在宋军失利时也不改。同样是信奉儒家,汉朝和唐朝却有辉煌的战绩。同样是信奉儒家,日本、越南就能打败蒙古。
% W/ M& A( V" Y+ u+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z" f" q3 V( m# C* h/ h
1 e+ ~" Y. |+ D2 {; J$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4 b# o&&a; F" Q* n
) P" T4 u1 _3 w4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V. o1 s2 T; U* k% B
# H&&s. t&&O' E-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_1 A. r" q' b那么,为什么汉族失去勇武精神?
# X5 ?4 [# R) z,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S$ _* e& c5 c, L
( x* L$ B3 t9 M5 D-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 q" ^,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常识:无论哪个民族,如果和平久了,又没有领导者去控制,自然会丧失勇武精神。以游牧民族的代表,蒙古为例。到18世纪中期满清征服准格尔为止,蒙古算是被满清完全征服,此后蒙古不仅没有再出现对外征战,而且各部落之间也和平相处。结果,同样是游牧,仅仅在一个世纪后,蒙古的勇武精神就丢失大半,根本不是太平军、捻军的对手。到辛亥革命后,蒙古就更是软如绵羊,尽管有俄国的支持,但面对入侵的汉族北洋军,毫无抵抗之力。
7 P" p8 s/ g: y"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v& h4 N0 J/ P
&&k" e" N$ N&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O&&I* |3 ~7 I英国人,高大生猛,一个多世纪前横行天下,直到二战前还是日不落帝国。但现在你看看,英国人都变得斯斯文文。如果英国和北朝鲜接壤,并且没有原子弹,肯定被贫穷落后、充满匪气的北朝鲜灭了。这还是英国政府有所控制,力图在国内保持尚武的传统,连王子都必须服兵役。
. U0 s&&Z: E8 {7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 O# e4 @, Z5 D
/ @/ X3 w3 r$ |7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U9 {" O1 ~$ Y7 }2 t看到这里,有人会问:社会风气不仅仅是自发,也可以被领导者控制的。你上面不就几次谈到了“控制”吗?宋朝的外部威胁始终存在,宋朝的领导者难道看不到?难道他们不会控制社会风气往勇武方向发展吗?
6 c- R( G3 ]. Y% E4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8 M* D- b4 U' T( `
; w4 t9 O) H! g&&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B&&h5 T' |# j2 z问得好,问到了关键。
) S&&F2 o9 }5 G; R0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r. P8 \/ V& M) [
7 \/ _3 S: v3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l' t. @- b3 s
1 Q+ N- z' ]/ V#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U8 ?) p+ ]) s1 Z
5 b6 M5 _6 }0 e(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X- F9 R" r7 d. ?答案就是:宋朝的官员们普遍失去了责任心。
) M1 M2 G) S.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w6 E$ i- o4 I
# |&&v2 p% Y8 I(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i/ O& K2 s8 G0 _
( X4 d& U0 y&&q2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 X+ Y" I5 T* {要控制社会风气,特别是军队风气,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得罪人,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一个军官,要把一个原本腐败混乱的军队整顿好,必然引起兵痞的不满,他们就可能闹事、哗变,杀掉军官。这和社会改革是相同的,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绝不可能做好的。我看了不少的“穿越历史”小说。各个主角都是怀着对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回到宋末、明末,克服种种困难,以勇武精神为主,打造一支强军,力挽狂澜。与主角相对照的,就是当时的官员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责任心。小说描写的情形,就是来源于历史的真实。面对外敌压境、内乱纷起、亡国之祸,官员们却始终在为自己争权夺利、醉生梦死,不会为了民族的存亡去得罪人,整顿社会和军队的风气。
, j( \3 T/ _/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y/ G&&`( h) e* ^
) B6 ]( ?: L"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b5 E- E' ^3 y每每看到这里,人们都会咬牙切齿、顿足叹息。
6 Z4 _( _7 C&&u7 V9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4 _3 A, G&&_( l# ^
&&a) [5 ^. }% a&&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 S0 K9 \( F到底是为什么?宋、明的官员们为什么会对国家、民族丧失责任心?
& U7 C/ D. e4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_) [8 V# g- n7 p
" _! e) o& p+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0 d+ G6 Y; t我们从反面来思考这个问题:官员们如何才会对国家、民族有责任心?
6 K) {" d5 b& o7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V# N7 I9 O) F$ n
0 q. z1 q7 q0 U)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 K% e' N! U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和企业,是一样道理。
; e) F* _# X$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n" y! |) S* {- o
&&N4 i7 P; Q$ b1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h% ?; E/ i( d( w6 t员工如何才会对企业有责任心?
" `$ f) E&&x! b9 s4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R% B( B2 O0 {
' A8 Y1 `3 v6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_6 R. J# N; Q* d答案有两个:1、他是股东。2、企业对员工实行严明的奖罚制度。如果两个都不具备,员工肯定没有责任心,企业肯定陷入混乱。一个人,绝对不会因为是这个企业的员工,就必然对这个企业有责任心。对此,我就不详细论述了。有社会经验的兄弟们,都会明白。
. _4 s7 O; q# }. _(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S9 ^- D8 J0 B) F
' J& c' m# l) ~5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R6 {3 n! O% j5 R遗憾的是,宋朝和明朝把这两个条件全部丢了。
5 S1 h4 G&&a( a.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9 ?- _) A&&d) C
; x1 v0 O+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T' `5 o# W6 k在宋朝以前,汉族的官员们,和国王(皇帝)一样,都是国家的股东。这种制度就是封建制。以周朝为典型代表。周王统治国家,必须要有大量的官员。由于技术落后,国土又这么大,周王无法有效监控偏远地区的官员。怎么办呢?他就授予官员很大的自主权,去管理偏远地区,只要名义上服从自己,并完成纳税和提供兵役的义务就可以。这些官员叫做诸侯,后来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诸侯变为“士族”,即世代做官的家族,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土皇帝。在唐初,官员编写的《氏族谱》中,李家只排在第三位,崔家和王家居然比皇帝还排前。
( A+ i& h# g# Q) b9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X! K, m) a1 x! c
% o% F3 A& T) N" v-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m+ P: k- l$ y2 Q' @在技术革命之前,封建制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他有缺点,比如:为了各自的利益,股东之间常打起来。但也有优点。诸侯和国王共同拥有这个国家,都是这个大企业的一个股东,所以诸侯对国家有责任心,积极维护国家的安全。所以,无论内部矛盾多么激烈,但汉族都能抵御外敌。例如,东晋的谢家就是一个大士族,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
6 u9 A, b" N2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y) o1 U# S4 @1 D: X+ R
) G+ D; o# O8 ~0 s6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K&&s- t$ B3 W( g但可怕的事情出现了:汉族的武力太强了,产生了反作用。从炎黄部落到隋朝,三千年之间,汉族打遍天下无敌手,持续扩张。所以,普遍的国人都轻视外敌,没有意识到封建制的优点。三千年之间,对汉族破坏最大的,是内部的分裂,即股东之间的斗争。所以,隋朝以后,普遍的思想都是要取消封建制,把权力集中中央。当然,这也包括了一些雄才大略的皇帝的野心。这叫集权制。
1 p: @" V; {$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b7 }" {# f
& d8 p! J: C* {0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a. e( M) ~* V4 s' {0 ^要做到集权制,关键就是打破士族对官位的垄断。见《百度百科,杨坚》:
0 Y&&{4 A1 n4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h) v9 s) M) ]! N&&k
4 m( c$ ]+ g(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G: j, r& T! O/ j) }
2 A( n" F! ]!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 \' Y: q0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杨坚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
$ z( h6 y: c!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u- s+ t& T- Z
7 [. n" Z& J0 E1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N% P. ]0 j: k
# h7 N; V! T% L, J3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h2 Q) G4 w: f( f隋朝的灭亡,其实是士族对隋朝的反抗,李家就是关陇的一个大士族。
' G; f$ e- H! W6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 p& m: Y; t: G, v
' l8 y' g2 c8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M* F4 y6 @% I! u但李家夺得皇位后,也深感士族对皇权的威胁,所以同样执行杨坚的政策。科考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士族再次反抗,唐朝被武周灭亡,就是士族的默许。但武则天一上台,还是打击士族,而且手段比隋唐更残酷。士族后悔,又反抗,恢复唐朝。但三次折腾下来,士族的权力已经大大衰弱。紧接着,又遭遇安史之乱和晚唐、五代的两百多年大战乱,这时和汉末不同,士族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有被屠杀的份。到宋初,士族消失殆尽,封建制不存在了。官员全部是皇帝任用的。宋太祖真正实现了独揽大权。
1 ]8 Y) v4 B: d7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N% g$ v8 J4 d: S! ?
2 ?+ L( s7 e% {6 Z/ n(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6 }: M&&x1 k" V4 ~汉族的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封建制变为集权制。官员们不再是国家的股东了,只是打工者。他们的责任心,当然不如以前那么大了。
* v* n" k# R% i,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 Q&&W+ g# H
1 P6 @) k9 N6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g4 i! \# ^&&]. Y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我们前面说到了,如果国家对官员实行严明的奖罚制度,也能弥补。加上祖先留下的庞大产业,我们汉族即使不能再扩张,但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 |' m& X9 n3 S5 P(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G2 x9 f% z2 `
# E( b5 d$ l% F(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g. T, q' P! Q但是,宋太祖偏偏实行了相反的制度。
&&d% L: F&&T" S,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L' p9 p9 D2 H
, e$ [' i* u- p(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0 ?8 i" I3 O他采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措施:优待士大夫。就是收买官员的责任心。
! k2 X# U( d8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U&&u# N* D- _! G
- U8 R# X3 C) G,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P; }: z2 y这个政策类似现在的“高薪养廉”。新加坡就是这样,有一定效果。但问题是,什么事都不能过头了。宋太祖的优待政策过了头,变为纵容枉法。他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了三条规矩,要求继位的子孙都必须发誓遵守,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这是很荒诞的。凭什么士大夫就不能杀?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这是生活常识。
8 C* u$ ?; R- y9 G+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f. m* D5 A2 ~# t
- |/ s! |&&S' M+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b0 O. z% E2 I. i/ J秦国的“虎狼之师”是怎么来的?谁都知道,是靠“严刑峻法”。汉唐是一样的。汉朝的李陵,仗打得并不差,只是众寡悬殊才投降于匈奴,但还是被汉武帝诛杀全家。唐朝的名将高仙芝,也是因众寡悬殊,不能主动出击安禄山的叛军,就被唐明皇处死。外国也不例外。古罗马的军队曾经被斯巴达克斯的奴隶军打得大败。但在克拉苏对败军实行“什一抽杀令”后,马上军心振奋,打败了斯巴达克斯。苏联在二战初期惨败,斯大林枪毙了不知多少官兵,结果打败了德军。
' ]& H$ Q$ F# s" p*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M&&~0 M&&d6 g5 b+ H
+ Y/ D4 N&&W.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M% y$ V: k很不幸,宋太祖制定了这样的制度,而且被宋朝后来的皇帝很好地遵守了。宋太宗北伐辽国,曹彬指挥失误,二十万宋军大败。要放在唐朝,曹彬绝对要被杀头甚至灭族,可宋朝只是降了他几级,仍然是高官。南宋如出一辙。宋军某一次北伐金国,副帅邵宏渊嫉妒主帅李显忠,所以故意掣肘,导致北伐失败,史称“符离之败”。但罪魁仍然只降了几级。像这样搞,宋军怎么可能奋勇杀敌?前面提到的吴三桂,在1642年的松山战役中,随着王朴一起临阵脱逃,导致明军最后的精锐丧失殆尽,但他也是只被降级。
8 C& O8 o* C3 ]* g(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q6 x( N, ]
. e9 ^* S0 m9 {1 g0 T; n(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p5 X* s1 B+ m6 R法令不明,宋朝的官员们就更加没有责任心了,无论文武。反正你不会杀我和我的家人,为了私利,我可以无所顾忌地搞党争、可以无所顾忌地坐失良机、可以看着国家灭亡而无动于衷、可以无所顾忌地临阵脱逃和投降。比如:洪承畴投降满清,明朝没有杀他家的一个人。
2 T7 n( v&&r#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q- U, u$ ]1 ]0 Y
' G' }3 r: `* F3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 ~* U& S6 Y& W1 U3 M如果不是因为有儒家的道德教育,宋、明根本等不到三百年就灭亡了,类似于秦朝。
&&I&&t. l& q' @( F4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b* T5 X; g8 Z! P$ G; T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汉、隋、唐、宋四朝官员俸禄对比,宋朝工资高的真是让人喷鼻血隋朝唐代的官员俸禄一般由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和特殊实物待遇几部分组成。并且官员亲属还有免役、住房、乘车、受田、子孙享受优先入学和做官等优惠和特权。本人或父母亡故,还会把丧葬一应器物都是可以报销的;遇到特殊情况还有赏赐。不过其官吏每三年考核一次,业绩突出者可加俸禄,反之则减扣。所以唐朝官员的俸禄内容是非常之多,下面只是列举一些主要的,其中下面职田未算入进去,因为这职田的收入是靠官员自己决定租税高低来征收的。按推算唐太宗年间,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4200元人民币。唐朝不过唐朝官员的工资再怎么可观,还是无法与宋朝官员的工资相比。宋朝是执行高薪养廉制度。不过宋代官俸制度很是混乱,有名头没有职位的官员也可以领俸,有了实职之后还可以另外加钱。但是除了朝廷正常规定俸禄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等其他补助,并且还为地方官员配送了大量的职田。如果有其他差遣或者出差另有津贴,作为职务补贴。大概算起来差不多是工资两倍,所以为简单计算,直接将其乘以二。宋朝的一两银子大概是元人民币,所以折中1400换算。(注:三师是虚职,所以没有那么高)宋朝看了宋朝官员的俸禄,可以说是古今罕有,折算下来,一品大员一个月大概有百万收入,普通县令也有数万,真实太让人眼馋了。对比汉、隋、唐,高出的不是一个档次,让人不得不喷鼻血了。
2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室战争突然死亡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