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工业气体行业赚钱吗很赚钱吗

游戏行业是怎么赚钱的:直播人员年入2000万
  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让我讲讲游戏行业。
  那么最近参加一些社交场合,介绍自己的时候呢,我会说名义上,我是游戏行业的,一些非业内的人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不少好奇,他们通常都会说,听说游戏行业很赚钱啊,但并不是很了解游戏行业是怎么赚钱的。
  这事说起来。。。哦,先从最基础的科普开始吧,内行烦请忽略本文,后续会说一点更深入的东西。
  一:游戏的分类
  所谓电脑游戏,或者说电子游戏,我们从中国市场出发,最常见的是三类
  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机 游戏
  客户端游戏是需要在PC上下载一个客户端来玩的,典型如传奇,征途,英雄联盟,梦幻西游等。 目前市场规模依然最大,2015年统计数据年营收超过了600亿元人民币。但增长率基本为0。
  网页游戏是通过浏览器打开即玩的,典型如神仙道,女神联盟等等。2015年统计数据年营收超过200亿人民币,增长率也非常低。
  移动游戏,也就是手机游戏,典型如手机版本的梦幻西游,奇迹,我叫MT等等,2015年统计数据年营收超过500亿人民币,而且,增速几近翻倍,今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超过客户端游戏几成定局。
  但实际上游戏分类并不止这些,比如国外非常火爆的主机游戏(微软,索尼,任天堂,世嘉),在中国市场份额非常的低(有一定的政策原因)。此外,中国单机游戏的年营收只有不到2亿人民币,整个领域比不上手游一款大作的月营收水平。 这也是我之前说,在单机游戏时代,行业内一致认为中国是没有游戏付费玩家市场的。
  目前中国最赚钱的两款游戏分别是,梦幻西游(网易,手游,手游收入已经超过端游,而且明显超出很多) , 英雄联盟(腾讯,端游)。
  中国去年的游戏整体营收超过1400亿人民币,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游戏市场。美国以微弱差距排名第二,日本第三。(好吧,不看数据不知道,我这几天还一直跟人说中国游戏市场全球第二呢,今天翻翻新闻发现去年统计下来已经是第一了)
  但如果到细分领域排名,会有所不同。
  上面说的是大的游戏终端类型的分类,实际上游戏还有题材分类,以及玩法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如角色扮演类型,卡牌类型,休闲竞技类型,棋牌类型,以及赌博赌场类型(赌博类型的游戏不一定是赌博行为,这个要说明一下,可能玩法上是个虚拟赌场的,但如果游戏本身不涉及现金的筹码交易,就不是赌博,赌博类型游戏在全球而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游戏分支,但大部分这样的游戏并不属于赌博行为。至于有地下钱庄交易的,这个话题太大,这里不展开)
  其他,还可以按照美术风格,以及展现方式来分
  比如动漫风格,写实风格,像素风格
  比如2D,横版,3D,以及2.5D 效果(2D引擎模拟3D效果)等
  还有玩法,比如推图,塔防,格斗等
  这些大概了解一下就好。
  二:游戏公司的分类
  大体可以分为,游戏研发公司,发行商,平台及渠道商,其他辅助相关公司
  一般一款游戏是研发公司开发出来,发行公司获得发行授权(版权金+分成,行规是这样,版权金多少看发行公司对产品的价值判断,因为市场存在多家发行公司竞争,所以这个价格不太可能压得很低),然后发行公司和平台及渠道商合作将游戏发布,并通过广告购买和市场活动推广游戏产品,最终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研发商,发行商,以及平台和渠道商。 在这其中有一些其他辅助类公司会从中牟利,后面会介绍。
  游戏研发公司,顾名思义,研发游戏的公司。
  研发公司如果自己不做发行,行规可以拿到产品用户充值的20%-30%,看授权合作方案,如果发行商比较强势,甚至可能只能拿到用户充值的15%。 一款游戏如果开发成本是500万,如果研发商的分成比例是20%,那么也就是需要游戏产生至少2500万营收才可以勉强收回成本。 中国市场的移动游戏普遍生命周期不长,大部分游戏的80%收入来源于上线后的前六个月。这样简单估算,一款生命周期不长的游戏巅峰收入达到月流水500万,才可以覆盖500万人民币的研发成本,现在还觉得游戏研发钱很好赚么?
  中国有多少研发游戏的团队呢?如果按照工作室为单位,这个数字去年高峰的时候是几万家,那么在这几万家里,能吃饱饭的,最多不超过1000家。
  研发公司里最成功的是网易,腾讯虽然也做研发,但是自身研发产品并不多。
  比较成功的研发公司有上海游族,厦门飞鱼,广州神武等等。
  中国90%+的研发团队,死路一条。
  去年下半年开始批量完蛋。
  现在没有投资商敢投游戏研发了。
  游戏发行公司
  获得游戏指定市场授权,并在指定市场发行游戏产品的公司。
  游戏发行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市场合作和广告采购,简单说就是给游戏导入玩家。
  活动设计和玩家客服反馈。游戏中的各种活动,刺激消费的行为。今天不展开,这个以后会讲。对玩家反馈的处理,以及对问题的整理,和研发商沟通解决。
  提出新的产品需求,发行公司基于发行经验,对研发商提出产品改进的需求,甚至定制开发的需求。
  发行公司听上去好像都是市场工作,其实也有一些研发的事情,比如说用户对接的平台,以及支付渠道对接的平台,当然更重要的是数据分析的平台,发行公司基本上可以说是靠数据吃饭,今天这篇也不展开。
  发行公司比较强大的,最大肯定是腾讯,昆仑万维在海外发行做的非常成功。
  事实上很多公司是研发运营一体的,特别是一些强大的研发商或者强大的发行商,都会走研运一体的路线。 比如网易就是典型的研运一体,游族也是,做海外发行比较成功的IGG也走研运一体的路线,但还是有不少纯粹的发行商,目前恺英网络算是发行商里市值相对比较高的成功典范。
  发行商是一件特别烧钱的事情,名义上发行商可以拿到用户充值流水的70%-85%,但是首先你需要付一大笔的授权金给开发商,其次,用户获取成本是非常高的;再其次,平台渠道还会分走很高的比例。
  实际上,如果你自己没有平台,又依赖于第三方渠道,说实话,看上去用户充值流水从你手里过,其实到最后都是别人的。
  简单说,发行商的钱也不好赚。
  平台及渠道
  大的平台及渠道,简单说就是收地租和放广告的。
  平台,收地租的
  全球最大的两家,APPALE STORE,GOOGLE PLAY
  中国最大的几家还包括,360手机助手,百度91助手,uc助手,小米手机市场,腾讯应用宝,等等等等。当然,微信也可以认为是最大的渠道之一。
  apple store和google play都是收30%的收入分成,已经成为行规,在上面发行的游戏,用户充值收入的30%归他们。没的商量,这是个常识,不过非业内的很多人都不清楚。 前几天还有朋友说我们新加坡这边发行的游戏在苹果上支付这块做的不好,不够接地气,我说这事不需要讨论,这是行规来着,若是欠发达地区我偷偷开个第三方支付可能苹果会装看不见,新加坡这种地方我敢上第三方支付必死无疑。
  所以这里我们看到,平台是坐地收钱,其收益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公开的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一个季度,apple store给苹果贡献的收入是33亿美元,按照我们通用的估算方式,这部分收入中,游戏占比应该在90%以上。对应的是110亿美元的用户付费。合理的估算就是,仅仅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全球用户在苹果上玩游戏的付费就超过了100亿美元,而其中30亿美元被苹果公司拿走了。这部分对苹果来说,其运营成本非常低,可以认为,很高比例都是纯利润。
  在中国市场,小米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一线平台,小米的利润中,来自手机市场的比重相信是非常高的,这是很多传统行业的人不了解的。 一台手机硬件上赔50块钱,靠预装和市场赚上百块钱,这个商业逻辑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
  顺便说一句,虽然华为手机的 市场占有率更高,但对于游戏发行商而言,大家都知道,小米手机市场 比华为手机市场的发行能力依然高很多,在软件变现能力方面,华为依然落后于小米。 华为目前的对策是,尽可能锁死root,尽可能通过技术禁止用户刷机。 简单粗暴,而不是力拼用户体验,这个是题外话,不罗嗦了。
  腾讯占了中国游戏市场的半壁江山,就是因为他们是最大的用户平台。
  渠道对应的是放广告的
  全球最大的两家,Google 和Facebook。
  如果你在海外做游戏发行,你会发现Facebook简直是完全不能摆脱的重要渠道,当我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就跟很多人说facebook的股票一定还会涨,然而看着fb的股价从20多涨到100+,自己却一直没有买。
  当然中国有百度,有各种各样的网盟,比如多盟这样的,还有很多类似视频服务商,或者其他各种内容资讯的平台,都是游戏的重要流量渠道。
  当然还包括线下渠道,地铁,电视等等,在台湾做游戏发行线下渠道的推广是铺天盖地的。
  做个简单总结
  在游戏研发,游戏发行和平台渠道这三大块我们来看,其实真正说利润率最高的,是平台,是拥有用户和访问量的产品。 优秀的产品研发利润率确实不低,但是从市场整体来说,成功率大约5%可能都不到,95%的工作室是注定没有饭吃的。 发行商赚的是辛苦钱,玩的是数据,在用户获取和用户变现中计算投入产出比。而平台和渠道的收入则随着市场的发展水涨船高。
  简单的说,如果你有用户产品,只要你的用户量足够大,用户足够忠诚,(比如腾讯,比如facebook,比如苹果),不管谁的游戏,谁是发行商,最后钱都会进你的口袋。
  腾讯和网易目前垄断了中国游戏市场大概70%左右的份额,其中腾讯是依靠海量的用户资源和用户粘性(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腾讯最赚钱的游戏基本都不是腾讯自己的产品),而网易则是独一无二的研发优势和产品粘性。 网易是唯一不依赖腾讯又能从腾讯手里抢下偌大地盘的公司,这也算是对产品研发的一种市场褒奖吧。
  辅助相关公司和游戏直播公司
  先说个冷知识,如果不是业内的估计没人猜得到,一个最好的英雄联盟游戏直播人员,年收入多少。
  大约2000万左右,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都震惊了,什么,直播游戏可以赚到年收入2000万? 嗯,是的,而且有可能我这个数字还估算保守了。 分三块,平台签约费用,粉丝打赏分红,影响力电商变现。
  这个数字是几年前的十倍以上,当然,能达到这样顶级的毕竟是个例,但是年收入到百万的,嗯,其实也不多,不过这个行业,可以说一下,游戏直播行业,目前打的厉害。
  做视频直播模式最早国内是9158,女主播直播个唱歌跳舞啥的本来是这样,这个公司发财了,香港上市了,后来美国上市公司 yy(多玩)跟进,在唱歌跳舞之外又做了游戏直播,然而上市公司又咋样,国内土豪扶植的斗鱼视频,以平均每个月亏上亿的节奏,直接在游戏直播这块撬了yy的墙角。美国上市公司啊,烧不起网络新贵啊,这事搁几年前谁信啊。可是斗鱼你财大气粗了不起么?又冒出来一个战旗,玩的和斗鱼一个路数,砸钱挖墙角,你能烧的过美国上市公司多玩,但你烧的过我么?反正这玩意我已经看不懂了。
  游戏直播目前已经是白热化竞争,然而,这个领域目前,红主播很赚钱,但是相关运营主体,还都处于巨亏阶段,你说商业模式有没有,有啊,做成平台做游戏联运,发行各种热门游戏分账,但是至少目前,按照他们的烧钱节奏,这条路想要赚回来,还看不太出来希望在哪里。
  支付渠道平台,虽说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锁死了第三方支付渠道接入的路线图,但是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依然存在大量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渠道,而在中国,由于特殊国情,第三方支付渠道也是广泛存在。所以这里也孕育了巨大的市场,东南亚最大的支付平台 依靠铺满7/11便利店的游戏充值卡分销渠道,牢牢把握当地的主要支付渠道市场份额,国内的钱海则解决了大量国内公司出海支付的困境,类似的公司还有很多。 盛大在东南亚收购的cherrycredits也是一个游戏充值卡发行商。
  游戏支付渠道和电商支付渠道还不太一样,游戏支付渠道强调便捷性和网点的普及性,所以动辄18%,20%的支付渠道分成你也必须忍受着,因为人家就是用户多,用户支付方便;但电商5%的支付渠道分成就受不了了,电商的边际成本毕竟不能跟游戏比啊。
  外挂及辅助工具公司
  游戏加速,自动挂机,等等,各种辅助工具,有很多的商业化成分,当然,这里法律风险很大的。
  游戏资讯,攻略平台
  17173这样的垂直游戏资讯门户。
  道具交易平台
  5173是国内最大的游戏金币,道具交易平台
  打金工作室
  最近两年不流行了,以前有家长问过我,说有熊孩子说打游戏能赚钱,天天不务正业,让我讲讲,是不是骗他的,我,我只能老实的说,其实打游戏真能赚钱,但是这事吧,不长久。
  打金工作室其实赚的是中国人力成本低的钱,让大量中国低成本的人在游戏中打金币,打道具,然后在网上卖给老外。最初这事还挺赚钱,但是后来因为做这个的太多了,一些知名游戏里的金币因此通货膨胀的厉害,交易价值直线下降。再后来就很多打金工作室做不下去了。
  目前应该还有,但是规模和数量比前几年小很多了。
  游戏私服及黑产
  这段不讲了,有兴趣自己去搜索吧。
  声优,配音,视频制作,配乐
  为游戏提供一些特殊需求专业外包的公司,有些规模也做的不小,不展开。
  三:从业者的分类
  游戏研发公司
  研发,分前端和服务端。
  端游对应客户端和服务端。
  页游对应flash和服务端。
  手游对应手机端和服务端,手机端又分安卓和苹果,当然如果您较真还是windows。
  策划,这块很多人都好奇,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爱玩游戏可以做游戏策划,
  其实游戏策划分三块
  剧情策划,给游戏讲故事; 功能策划,游戏的玩法和操作体验;数值策划,游戏中的数值,比如打击一下掉多少血,吃个药丸回多少血,很多外行可能会认为这个事情挺简单,其实一个游戏能不能赚钱,玩家能不能持续玩下去,数值策划是特别关键的,优秀的数值策划是非常非常贵的。
  美术设计, 主要分原画和动作场景设计
  原画给出基本的风格,元素,动作场景设计将原画图片做出不同的动作效果图和特技效果等等。当然还需要一些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宣传视频等琐碎工作。
  这三大块是游戏研发最基本的构成,那么这三块谁最重要呢?
  谁最重要我不好说,但是外行最容易低估的是,美术。这块今天不展开了。
  游戏发行商
  商务,核心就是拿到好的游戏授权,并且用较低的成本拿到较好的授权条件。
  很多大的发行商,奉行萌妹子路线。
  运营,最重要的职位之一是,流量采购,你要会买量,知道怎么分析投放产出比,这是个技术活。 此外,活动策划非常重要。
  客服,客服和运营要相亲相爱,运营效果好不好,客服第一时间要反馈过来。
  技术,一些基本的接入,用户,充值,sdk的处理等等,最重要的是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
  数据分析,当然你可以把这个并入运营,但这个对游戏发行商来说,非常关键,所以单独拎出来。 具体后续的文章展开,今天只介绍一下。
  渠道和平台
  非直接游戏产业,略
  四:游戏行业的本质
  很多人说,游戏是电子海洛因,是非常毒害青少年的,游戏行业的火爆是社会的悲哀。
  实话说,游戏行业确实有很多坏产品,有很多坏设计,确实有一些产品和一些游戏毒害了青少年,浪费了很多青少年的青春,这些事实是存在的。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另一个事实,游戏其实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要说人类,各种动物日常最多的行为就是游戏,通过游戏来学会捕猎,学会逃跑,学会生存,这是动物本能来着。到了人类,我们并没有摆脱这个本能,不要说小孩子如何,就说成年人,比如说老同学聚会,大家除了吃饭还要干嘛呢?打打牌吧,去打个保龄球吧,这些都是游戏来着。
  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其实只是把我们传统的本能搬到了网上,而其承载形式,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依然发挥着作用,为什么游戏市场那么大,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游戏,当然,也许你不喜欢电子游戏。
  工作,生活,学习,游戏,是并行的人类活动,从这个角度理解,你就知道游戏市场的空间为什么这么大,你就知道所谓游戏行业是泡沫的观点多么荒谬。
  此外,如何评定坏游戏?我认为应该建立游戏分级制度,比如这款游戏,不适合25以下年轻人,我认为这是合理的一种设置。成年人应为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负责,而未成年人应受到一定的保护。
  五:未来机遇挑战
  中国游戏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知道,世界很大,中国有上万家游戏开发团队,而世界第三的日本,据说都不足1000家,我们在游戏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上都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辐射全球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几天,在北美畅销榜上,排名靠前的日本公司要比中国公司多,别说日本封闭保守,谁都可以去数数榜单。
  目前,游戏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很多研发公司的必然选择; 表现较好的有成都的tap4fun和digitalcloud。当然惊艳的还有全民奇迹横扫东南亚,刀塔传奇大热全球。这些今天也不展开,但是目前这个趋势已经越发明显。
  游戏行业的用户载体经历了从主机到电脑到手机的迁移;游戏表现效果从像素风到现在非常精美的设计,从2D到3D。
  但是VR技术开始起来了,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已经开始进入游戏行业。
  这意味着又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正在打开。
  我担心的是,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人类,将无法区别游戏和现实。
[责任编辑: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游戏产业中最赚钱活动&为什么职业电子竞技这么火?
&&&&来源:&&&&
原标题:游戏产业中最赚钱活动 为什么职业电子竞技这么火?
  电子竞技已成为游戏产业中最赚钱的一项活动,《英雄联盟》锦标赛在观众数方面已经击败了美国职业棒球比赛和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
  竞技比赛项目永远是人们荧幕前的宠儿。第七届美国职业棒球比赛的观众总共有2350万,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的观众有1800万。但这些都比不上它们的后起之秀――职业电子竞技。就在去年,在线直播网站Twitch和ESPN3对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联盟》世界锦标赛进行了直播,总共有超过2700万人收看。
  而在中国,电子竞技于2003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并在2008年被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虽然“电子竞技是否属于体育运动”这一话题至今仍有争议,但相对宽松的官方政策和舆论氛围仍将电子竞技推入了迅猛发展时期。广州恒生证券在凤凰财经发表文章称,中国电竞产业将趋于成熟,预计中国电竞人均消费将达55.8元(参照全球平均水平),市场空间有望接近200亿元规模。
  Neo TV CEO林雨新曾在2014年接受游戏媒体17173采访时称,目前中国的电竞环境在全球仅次于韩国,并在将来会超越韩国。“中国电竞选手的待遇和奖金,电竞解说的收人,从业人员的薪资都比往年有了显著的提高。”Neo?TV为WCG(World Cyber Games,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由韩国国际电子营销公司主办)中国区的主办方,于日宣布WCG停赛。同年,银川宣布举办WCA(World Cyber Arena,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凭借明星代言、超长赛程、高额奖金强势吸睛,被称为“后WCG时代全球电竞赛事”、“加强版WCG”。
  根据游戏市场研究机构Newzoo预测,WCA今年在中国的网络直播量将达10亿,接近热门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网播量。
  为什么职业电子竞技这么受欢迎?Trusted Reivews(英国知名科技网站)认为,游戏是一种能让许多人发自内心地去享受的一种活动。有许多人玩同一项游戏时,总会有顶尖游戏高手出现。当这些顶尖高手同台竞技时,人们就会蜂拥观看。这种竞技既富有娱乐性,又激动人心。
  《英雄联盟》世界锦标赛
  据BusinessInsider网分析,准入门门栏低、游戏性丰富和吸金能力强是职业电子竞技倍受欢迎的三大原因。
  Team SoloMid的Dan Dinh说:“你只需要一台电脑、游戏和网络信号,就可以坐在你的房间里玩电子竞技游戏了。但如果你想运动,不仅需要一套装备,一个场地,还需要走出家门到达那个场地。”
  电子竞技游戏不仅方便,而且好玩。许多电子竞技游戏定期更新游戏内容,添加新元素,牢牢地吸引着玩家。“玩家在游戏中消费,激励游戏开发者想方设法让游戏更加好玩,不断更新游戏要素,让玩家无法自拔”。一个游戏越能保持新鲜感和好玩度,就越受欢迎。这也让电子竞技职业队伍能有更多时间培养自己的粉丝和明星玩家。
  除此之外,电子竞技已成为游戏产业中最赚钱的一项活动,孕育出了无数的明星玩家。这些电子竞技游戏明星在一些人心中甚至取代了传统体育明星。他们中的许多人凭借其庞大的粉丝数量,轻松跻身百万富豪之列。Dinh对此指出,互联网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招揽名气,而电子竞技就是这样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壤。
  之前中国电竞比赛的职业选手待遇并不理想。直到万达集团董事王思聪于2011年进入电子竞技,成立iG电子竞技俱乐部(Invictus Gaming),电竞职业选手的收入才出现显著增长,2013年底各方资本的进入则第二次拉高了选手的身价。
  但职业电竞选手与电竞主播的收入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曾为电竞选手的“若风”退役后转做英雄联盟游戏主播,年收入从之前的不过几十万变成了退役后的2000万。
  职业竞技选手通过比赛积累一定经验和人气之后,转行做比赛主播已经成为趋势。据统计,国内收入榜排在前20的主播,有12位是有职业选手转型而来,比例达到60%。
(责编:杨虞波罗、沈光倩)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游戏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做出一款游戏产品不容易,而想要让自己的游戏赚钱就更不容易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一个大的平台或者渠道商来拿分成。要说到国内最优质的游戏平台,非腾讯莫属。一份来自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腾讯游戏营收达到了102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了17%。在全球25家最大的上市游戏公司中,排名第一。索尼和动视暴雪都要在其身后吃灰。那么,如果你开发的游戏交给腾讯代理能够赚多少钱呢?近日,腾讯移动游戏公布了一组数字,年,腾讯移动游戏与47家游戏厂商成为合作伙伴,共代理了53款游戏,合作伙伴分成超过100亿!而腾讯移动游戏业务上的总收入已经接近1000亿。也就是说腾讯只将自己挣的钱的十分之一分给了游戏研发公司,但这一就是一个不小且非常诱人的数字。:据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游戏代理与游戏研发公司之间的分成一般在7:3左右。不充钱的话。。。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2016互联网行业薪酬报告出炉 网络游戏行业最赚钱
  昨天,智联招聘发布了“2016年行业用工薪酬报告”,统计了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IT服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6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招聘职位信息。  月薪12347元  网络游戏行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  从2016年下半年智联招聘平台在线职位招聘薪酬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9495元,在所有行业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  其中,网络游戏行业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12347元。其次是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平均招聘薪酬为10063元。在互联网行业的6个细分行业中,平均招聘薪酬相对较低的是计算机软件行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694元。  从全国34个主要城市的在线职位招聘信息来看,北京的互联网行业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13737元,上海以11596元的平均水平位列第二,深圳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0188元,略高于广东9668元的平均水平。总体来看,一线城市对互联网中高端优秀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企业以高薪为主要手段抢夺人才,因此平均招聘薪酬最高。  优秀的销售和运营人才相对缺乏  从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信息来看,在技术、销售、市场、运营、设计、职能6大类基础职位当中,技术类职位的薪酬水平最高,平均招聘薪酬为10313元。销售类职位以9965元的平均招聘薪酬位列第二,市场类职位的招聘薪酬水平也接近万元。近年来,互联网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销售和市场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仅次于技术类职位。  从供需总量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中招聘需求最高的是技术类职位,占行业招聘总量的30.5%。技术类职位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也最多,占总量的58.5%,意味着互联网行业中技术类职位的求职者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与招聘需求形成较大反差的主要有销售类职位和运营类职位,其中运营类职位的招聘需求占行业总量的15.5%,但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仅占总量的9.5%,而销售类职位的招聘需求占行业总量的27.2%,但简历投递数量占比仅为7%。在互联网行业当中,优秀的销售和运营人才相对缺乏。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6互联网行业薪酬报告出炉 网络游戏行业最赚钱》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气体行业赚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