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光纤直放站站,很多脱网故障,处理思路是怎么样的,新手

射频拉远与光纤直放站有什么区别?
我的图书馆
射频拉远与光纤直放站有什么区别?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的典型设计方案是将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安装在室外,将射频收发信机安装在室内,射频收发信机与接收天线、发射天线间用低损耗的射频电缆连接。这就是所谓射频拉远技术。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结合射频拉远技术,诞生了新型信号传输设备RRU,通过光纤传输基带信号。同样,数字光纤直放站也可通过光纤传送基带信号,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RRU工作原理及应用
  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RadioUnit)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它将大容量宏蜂窝基站集中放置在可获得的中心机房内,基带部分集中处理,采用光纤将基站中的射频模块拉到远端射频单元,分置于网络规划所确定的站点上,从而节省了常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机房;同时通过采用大容量宏基站支持大量的光纤拉远,可实现容量与覆盖之间的转化。
  RRU的工作原理是:基带信号下行经变频、滤波,经过射频滤波、经线性功率放大器后通过发送滤波传至天馈。上行将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进滤波、低噪声放大、进一步的射频小信号放大滤波和下变频,然后完成模数转换和数字中频处理等。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RRU同基站接口的连接接口有两种:CPRI(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通用公共射频接口)及OBASI(OpenBaseStationArchitectureInitiative开放式基站架构)。其中,CPRI组织成员包括:爱立信、华为、NEC、北电、西门子。OBSAI组织成员包括:诺基亚、中兴、LGE、三星、Hyundai。RRU同RNC连接图如(图2)所示。
  信号覆盖方式上,RRU可通过同频不同扰码方式,从NodeB引出。也可通过同频不同扰码方式,从RNC引出。这两种覆盖方式都是常规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3扇区,但配有多余信道板以及多余基带处理设备的基站可以利用基带池共享技术,将多余的基带处理设备设为第4小区,如图3所示。图中SC为扰码I/Q射频调制解调,SCH为同步码。
2数字光纤直放站原理及应用
  数字光纤直放站不同于以往的模拟光纤直放站,它将RF信号经变频处理变为中频数字信号,再通过光纤拉远进行传输。其具体工作原理是:近端机将从NodeB接收到的基站下行信号通过耦合,下变频处理,到基带变为I/Q信号或低中频信号,这种信号经ADC变换到数字信号后按一定帧格式打包成串行数据,再经光纤发送到远端机。远端机经基带处理单元解帧,恢复I/Q或低中频信号,这种信号经DAC变换到模拟信号,再上变频到射频,经发射子系统发射出去;远端机将接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通过上述逆过程,上送至基站接收端。
  近端机完成对基站信号的获取和发送,远端机完成对移动终端机信号的获取和发送,近端机与远端机之间的接口为CPRI,数字传送采用以太网的标准光纤收发器。系统框图如(图4)所示。
  数字光纤直放站对信号覆盖的方式,同以往模拟直放站类似,可通过光纤直连一拖一(一个近端加一个远端)使用,也可通过光分路器进行一拖多(一个近端加多个远端)覆盖使用。如(图5)所示。
3RRU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分析比较
  RRU同数字光纤直放站都可利用现有成熟的以太网数字光纤传输技术传输基带信号,并共同遵守标准的CPRI和OBSAI接口。使用中可实现RRU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远端机的互相替换。
  两者均可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选用哪一种取决于宏基站的载频数量和该室内业务量需求。如果宏基站载频多、容量很富裕,用数字光纤直放站拉远更合适,同时可减少扇区扰码。如果该室内业务量需求较大应选用RRU作信号源。如果业务量需求很大,如大型写字楼、会展中心等,应考虑数字光纤直放站、RRU和宏基站的联合组网。
  在覆盖距离上,两者均可作为基站拉远系统供用,数字光纤直放站用作载波池拉远,RRU可用作基带池拉远。载波池拉远距离取决于小区覆盖半径和光在光纤上的传输速度,数字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其动态范围也较模拟信号大,这样就可以实现远端机更大的信号覆盖;同时,数字信号不随光信号的衰减而衰减,因此其传输(拉远)距离也进一步增加了。经计算,最远可达40km以上,用作基带池拉远的RRU基本不受距离限制,可拉得更远。
  在组网方式上,RRU作为拉远单元可单独使用,而数字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在实际应用时,近端机是一个,而远端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组网上可并联也可串联,组网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菊花链形、环形、树形等等。
  在扰码的使用上,数字光纤直放站射频信号的扰码总是同施主基站的扰码相同,数字光纤直放站也不增加基站信道板硬件容量和正交码容量,所以在扇区内大量采用并不会增加扰码。射频拉远单元RRU是利用基站剩余的信道板和基带处理设备组成新的扇区,通过光纤系统拉到远处,有人称它为基带池技术,也有人叫它拉远的微蜂窝技术,总之,它具有硬件容量,并且拥有新的扰码和同步码。由于RRU具有基站性能,在宏基站的扇区内大量采用必然会增加很多扰码和邻区列表,会发生导频污染,软切换增加。如(图6)所示。在网络优化时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传输时延上,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传输时延比较大,因为存在两次变频过程。而RRU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时延不明显。
  在底噪抬升上,数字光纤直放站仅采用ADC和DAC,此过程只可能引入更多的量化噪声,从而抬升上行噪声。而RRU传输的为纯基带信号,可不用考虑底噪问题。
  从成本上,采用RRU技术,可以节省常规建网方式中需要的大量机房,节约基带单元的投资。RRU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于城区机房条件不理想或者机房匮乏的情况,但是应用前提是需要有光纤进行传输。但在价格方面,RRU比直放站要贵1/3左右。对于一拖一的系统,数字光纤直放站成本优势不明显,但一拖多,成本优势就比较明显了。
  通过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数字光纤直放站和RRU各自都有其优势,同为3G时代的新产品。3G发牌在即,两者都列入重要手段统一网络规划,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4延伸系统和拉远系统的比较:
  以延伸系统常见的直放站为例(非光线直放站)与3GRRU比较
  1、直放站没有容量,拉远是可以带容量的系统。
  2、直放站会对施主基站造成干扰,而拉远站则是本站的一个扇区,不会产生干扰。
  3、直放站有效距离有限,拉远站的有效距离在40公里以内。
  4、直放站的故障率是在17%左右,拉远站目前的故障率在3%左右。
  5、直放站容易自激,拉远站涉及不到该问题。
  6、直放站在断电掉站重起后不易起站,拉远站则不会有此种情况。
  传统的光纤直放站就是耦合一部分基站模拟信号并用光纤传输到远端后转为成模拟信号在放大输出。这种应用方式在目前的3G的实验网络以及一些规划中已经很少看见了。
  而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了,首先是很多基站厂家提出了光纤射频拉远的概念(RRU),这种概念又分数字光纤拉远和射频光纤拉远。其中射频光纤拉远的概念可能和传统的光纤直放站改动不大,区别是基站本身并没有功放和低噪放了,直接通过低功率射频接口光模块,这样也就没有以前所谓的耦合和接负载的概念了。而数字拉远的话,是直接将基站的数字信号拉远,射频部分全部在远端。
  另外一个概念叫做基站池的概念,就是所有基站包括各类制式的基站全部集中在一个机房之中,各种制式的信号通过射频合路后通过LI接口变为光信号,在通过光纤传输到各个需要覆盖的地方,远端同样有一个RRU(或者多个不同制式的RRU),这样方案大大节约了建网成本,方便了运营商统一管理基站和远端设备。
  以上是光纤直放站在3G应用中的变形思路,希望各位同仁谈谈自己的看法,认为那种方案更适合3G的网络建设。
拉远站和直放站有什么区别
  射频拉远,是将基带信号转成光信号传送,在远端放大。
  直放站就是将无线信号转成光信号传送。
  区别就是直放站会将噪声同时放大,而射频拉远则不会。只要是做过光纤直放站的都知道!!拉远的就是把基站的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分离,两者之间传输的是基带信号,而光纤直放站是从基站的射频输出口耦合出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然后远端再转为射频放大!!高效的RRH(射频拉远)
  射频拉远单元(RRU)
基带传输:
  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数字信号,频谱都是从零开始的,这种未经调制的信号所占用的频率范围叫基本频带(这个频带从直流起可高到数百千赫,甚至若干兆赫),简称基带(baseband)。这种数字信号就称基带信号。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有线信道中,直接用电传打字机进行通信时传输的信号就是基带信号。而传送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基带信号送入线路,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不需要调制解调器,设备费用低,适合短距离的数据输,比如一个企业、工厂,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大量终端连接到主计算机。另外就是传输介质,局域网中一般都采用基带同轴电缆作传输介质。
频带传输:
  上面的传输方式适用于一个单位内部的局域网传输,但除了市内的线路之外,长途线路是无法传送近似于0的分量的,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的远程通信中,是不能直接传输原始的电脉冲信号的(也就是基带信号了)。因此就需要利用频带传输,就是用基带脉冲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这些参量随基带脉冲变化,这就是调制。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通过线路传输到接收端,然后经过解调恢复为原始基带脉冲。这种频带传输不仅克服了目前许多长途电话线路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缺点,而且能实现多路复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不过频带传输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设置调制解调器。
  拉远就是将基站中的某些模块分离出来,使其远离基站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在天线和基站直接直接使用射频线传输信号,则连接到基站的线路较多,且基站功能复杂多选择站地址有很高的要求。
中频拉远:
  即将无线基站中的模拟射频收发部分与无线基站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在模拟中频处分开,形成远端射频前端设备与室内单元。中频拉远技术通过基站室内单元的模拟中频接口,将射频的收发信机拉远至天线附近。下行方向将中频信号传输到射频前端,经混频后转换为射频信号,再由天线发射;上行方向将从天线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在前端混频为中频信号,通过中频传输系统传回到基站室内单元。远端射频前端设备与室内单元间可以用有线和无线传输手段相连接。其介质可以是中频电缆、光纤等。与传统的射频拉远技术相比,中频拉远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电缆数量少、传输距离远、组网灵活、成本大幅降低等。
同理基带拉远
  同理基带拉远:即将基站BBU和RRU之间传输基带信号。这样可以使用光纤来传输了。
  基带拉远基站采用光纤传输,而射频拉远则采用同轴电缆,光纤的成本是低于电缆的。但是,基带拉远并不是光靠光纤就能解决的,在拉远中还需要光模块,而且光模块价格不菲,按三个扇区考虑,采用基带拉远进行本地拉远时一般需要6个或12个光模块,取决于每扇区的RRU数量,所以,基带拉远的整体价格并不比射频拉远有优势。
  “基带拉远基站确实能解决没有机房的问题,但是其不能解决天面的问题。基带拉远基站其BBU和RRU的连接媒介是裸光纤,裸光纤资源比机房资源更难以协调,铺设起来也需要在时间和成本方面付出昂贵的工程代价。”
  由于射频拉远和中频拉远只能使用电缆来实现拉远,拉远距离有限,分别达100米和300米左右,所以只能实现本地拉远,即其机房和天面在一个楼宇的拉远;而基带拉远可以使用光纤进行拉远,传输距离一般可达5Km以上,除了可以实现本地拉远外,也能实现远端拉远,而远端拉远是指机房和天面不在同一个楼宇,中间的距离比较远。
  光纤拉远有时是中间有个站出问题了采用的,而直放站是为了增加覆盖用的。
  拉远站是将基带处理和射频分离,是信源;直放站仅是对信源基站的延伸,不是信源。
  一个是基站有独立的传输,有属于自己的小区,一个是放大器,只是放大他人小区的信号;
  或许你要问的是RRU和光纤直放站的区别~~~
RRU相当于载波和CUD的作用
  拉远站,可以提供有用信道,主要是射频部分拉远,便于覆盖简单有效。而直放站不能提供有效信道,只能做信号延伸,投资少,安装方便。
  拉远站是通过光纤近端设备将信号光电转换后经光纤传输到远端,再由远端的设备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放大后重发到覆盖区的设备。其它拉远站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光纤直放站!
  直放站是一个类,包括同频,移频,光纤等多种类型!
  拉远站就是通过光纤连接的光纤站,直放站有光纤直放站和无线直放站。
  射频拉远RRU相当于一个扇区了
  而直放站只是扇区的一部分:)
  简单的说射频拉远就是把一个天线拉到里机房很远的地方
  直放站是把一个天线的一部分信号拉到特定的地方
  射频拉远就是近远端之间用射频信号将信号拉远。
  光纤直放站就是近远端之间用光信号传输。
区别:两者延伸信号的中继端采用方式不一样
  W网中。基带单元就是BBU+射频单元RRU,BBU就相当交换分配单元,RRU就是载波!通过光纤连接起来!
  G网中射频拉远(爱立信)MU+RRU,有可能各厂家叫法不同,拉远比如说,某一条隧道在不可能建机房的情况下,拉过光纤的方式把RRU拉进隧道进行覆盖!不拉远区别可想而知!
  小区容量取决于两者!价格不讨伦!
  WCDMA中所谓的BBU+RRU就是分布式基站,与宏基站不同,分布式基站比较小巧。
  BBU为基带处理单元、RRU为射频模块
  G网中叫什么每个厂家不知道是不是一样
  射频拉远设备就是RRU,RRU(RadioRemoteUnit)技术特点是将基站分成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拉远(RRU)两部分,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其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接口,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RS可以安装在合适的机房位置,RRU安装在天线端,这样,将以前的基站模块的一部分分离出来,通过将RS与RRU分离,可以将烦琐的维护工作简化到RS端,一个RS可以连接几个RRU,既节省空间又降低成本,提高组网效率。
  连接近、远端采用光纤传输。
  射频拉远就是结合了微蜂窝和光纤直放站的优点,各取所长!
馆藏&9943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121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0积分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2页
1人评价2页
0人评价1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50积分【图文】直放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直放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大小:1.0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导读:手机上线困难OMC查询设备参数基站后台统计KPIKPI指标是基站本身是协助基站维,可减小时延现场测试效果验证问题归档,5)所以问题排除后,4.3手机上线困难排查方法与处理方法,信源基站本身底噪过高的排查方法与处理方法:,排查方法和处理方法:,处理方法:须更换高品质无源器件降低整个直放站系统的底噪,处理方法:适当减小上行,处理方法:重新合理规划信源基站工作信道号,处理方法:更换故障模块或者更换整4 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4.1手机上线困难故障分析流程图 手机上线困难OMC查询设备参数基站后台统计KPIKPI指标是基站本身是协助基站维护和后台排除基站本身干扰等级高底噪高底噪高的问题,或更换信源基站否有源系统是更换噪声合格的直放站设备本身噪声高或者减少系统中有源设备的数量否设备上行ATT是设置过小增加上行ATT设置,降低上行增益否设备下行互调是落到上行重新合理规划信源基站工作信道号否天馈系统是测试无源器件指标,更换性能指标引起底噪高不达标的无源器件否否无线环境是无线环境中存在同邻频干扰、引起底噪高上行阻塞干扰等引起底噪高,排除引起底噪高故障到达基站上行是信号太弱导致信号设备上行功放/是更换故障模块或更换整机,不可解调低噪放故障使上行增益正常否设备上行是重新设置直放站上行ATT,ATT设置过大增大上行增益否否设备时隙关断是重新设置设备时隙关断门限值门限值设备过高(降低门限值),使有用信号不被当成噪声关断设备其他原因是设备工艺质量不达标导致上行引起上行衰减过大衰减过大,更换整机排除故障否天馈故障引起是无源器件故障、工艺连接故障导致上行衰减过大驻波过大,更换故障无源器件、重新连接好天馈接头,减小上行衰减时延过大引起是数字直放站系统是更换为时延小的数字设备上行困难本身时延过大或者更换信源基站或者传输路由,可减小时延现场测试效果验证问题归档 21
4.2手机上线困难故障流程分析 1) 基站后台统计信源基站KPI指标,通过直放站网管中心查询直放站告警和参数设置。 2) 如果信源基站上行底噪高,影响基站接收灵敏度甚至干扰基站,导致手机上线困难。按下列步骤进行分析: ? 信源基站本身底噪过高,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 ? 直放站设备的静态噪声过高,或整个系统有源设备多,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有源设备叠加后的静态噪声过高,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 ? 直放站设备的上行衰减值设置过小,上行增益太大,使直放站系统到达基站的底噪过高,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 ? 若直放站工作信道的下行互调刚好落在上行工作频点,对上行造成干扰,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 ? 天馈系统出现故障,无源器件的隔离度或者交调等性能指标不达标,使直放站系统到达基站的底噪过高,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 ? 测试覆盖区周边的无线环境,检查是否存在上行阻塞干扰或者同邻频干扰,使直放站系统到达基站的底噪过高,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 3) 通过KPI指标查看信源基站平均接收电平值,如果上行链路衰减过大,手机上行信号到达基站太弱而不可解调,会导致手机上线困难。按下列步骤进行分析: ? 直放站系统内有源设备出现上行功放模块、上行低噪放模块故障告警,可能使上行链路衰减过大,导致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 直放站系统内有源设备的上行衰减值设置过大,上行链路衰减过大,导致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 检查数字设备的上行时隙关断门限值,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判断门限值设置过高,手机上行信号被关断无法到达基站,导致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 直放站系统内有源设备其他原因使上行链路衰减过大,比如上行选频模块衰减过大、设备工艺质量不达标使上行链路衰减过大,导致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 天馈系统存在故障,比如无源器件故障或者工艺连接故障,使上行链路衰减过大,导致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4) 通过基站后台查询信源基站设置的最大TA值,如果直放站系统的时延过大,超出基站最远覆盖距离,导致覆盖区内手机上线困难。按下列步骤进行分析: 22
测试数字直放站级联后整个系统的时延是否达标,整个直放站系统的时延=基站与直放站系统的传输时延+直放站系统内部时延+直放站覆盖区域时延。如果系统时延超过基站最大覆盖距离的时延,会导致覆盖区手机上线困难。 5) 所以问题排除后,进行覆盖区测试效果验证,测试效果达到覆盖要求,最后进行问题归档。 4.3手机上线困难排查方法与处理方法 1) 手机上线困难,通过路测、代维巡检或用户投诉可确定手机上线困难。 2) 检查信源基站本身是否底噪过高,断开直放站系统,通过基站后台统计KPI指标,如果干扰等级(上行底噪)正常,信源基站本身底噪正常。 信源基站本身底噪过高的排查方法与处理方法: ? 信源基站的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为载波板、合路器、连接线等故障而导致底噪抬升,若是硬件故障,更换出现故障的硬件或重新连接固定连接线; ? 查询信源基站是否还带有其他直放站系统,若是其他直放站系统造成基站底噪抬升,需对其他直放站进行处理。 3) 测试直放站系统内的有源设备静态噪声(详见附录9),排查方法和处理方法: 逐一检查系统内所有无线直放站和干放的静态噪声,如果设备静态噪声不合格,须更换有源设备;
4) 天馈系统中的无源器件出现故障,如无源器件的隔离度和交调指标差导致上行的杂散或互调过大,使系统底噪抬升。处理方法:须更换高品质无源器件降低整个直放站系统的底噪。 5) 直放站上行衰减值过小,使直放站到达基站的底噪抬升。处理方法:适当减小上行衰减值,降低直放站底噪。但是上行衰减值不能设置过大,否则手机上行信号到达基站时过弱不可解调。 6) 直放站工作信道的下行交调刚好落在上行工作频点,会使直放站到达基站的底噪抬升。处理方法:重新合理规划信源基站工作信道号。 7) 覆盖区周边无线环境引起上行底噪抬升甚至干扰信源基站,如其他系统带来的杂散、上行阻塞和互调干扰,覆盖区同邻频引起的上行干扰等,会抬升基站底噪。 排查方法和处理方法: 23
用频谱仪在基站覆盖区和直放站覆盖区内进行扫频,看是否存在上述干扰。其他系统带来的干扰,可通过加装滤波器将其他系统的信号滤掉;存在同邻频干扰,可通过网优确认后重新规划频点,避开同邻频干扰。 8) 有源设备出现上行功放模块或者上行低噪放模块故障告警,上行增益变小,会导致手机上行信号到达基站弱。处理方法:更换故障模块或者更换整机。 9) 有源设备上行衰减值设置过大,手机上行信号到达基站太弱而不可解调。处理方法:调整上行衰减值,使设备上下行增益平衡,保证手机上行信号到达基站强度高于基站接收灵敏度,同时保证抬升的底噪不影响信源基站。 10) 数字直放站上行时隙关断门限值设置过高,当手机上行信号到达直放站时强度低于这个门限值,被当成噪声关断。处理方法:减小时隙关断门限值。建议在市区噪声比较多的覆盖区,门限值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稍微设置高一点,一般设置在-103dBm;在话务量比较少,噪声比较少的郊区或山区,门限值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低一点,一般设置在-108dBm。(具体数值根据各厂家定义) 11) 有源设备内部工艺质量、连接线接触不好、元器件老化等原因造成上行衰减值过大。处理方法:将接触不好的连接线重新连接好,如果工艺质量不合格,更换整机。 11) 天馈系统出现故障,通过测试天馈系统的上行驻波,进行故障定位,找出无源器件和馈线的驻波过大而使上行衰减过大(测试方法见附录6)。 驻波过大的处理方法: ? 检查馈线接头,重新做馈线接头; ? 检查馈线与各种无源器件及天线之间的连接是否完好,重新连接; ? 检查馈线驻波过大处是否损坏,如损坏更换馈线; ? 检查馈线驻波过大处是否弯曲度过大,如弯曲度过大需将馈线弯曲半径增大; ? 检查无源器件是否损坏导致驻波过大,如损坏需更换器件。 12) 时延过大,大于63或大于小区最大接入时延,处理方法: ? 因直放站设备问题导致时延过大,更换整机; ? 基站参数设置过小,调整TA参数;
5上行干扰问题排查 5.1空间耦合直放站引入上行干扰排查流程与方法
直放站按照设备应用类型总体分为空间耦合和直接耦合两种,两种模式直放站引入上行干扰的原因有所不同,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以下为空间耦合直放站引入上行干扰排查流程图: 上行高干扰小区关闭下挂干扰无变化外部干扰排查、频点干扰排所有直放站查、基站硬件、天馈系统干扰排查干扰改善直放站干扰排查直放站逐一开启直放站1干扰无变化直放站2直放站N干扰显著抬升确认干扰直放站调整直放站增益,观察增益调直放站监控处理整与干扰水平变化趋势的对应关系,选择最合理配置干扰是否是明显改善否检查直放站是否自激是增加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隔离度干扰是否是否明显改善否直放站上行噪声检查,更换设备或模块干扰是否是明显改善否直放站下分布系统(天馈)排查,整改接头和无源器件干扰处理效果验证,问题归档
25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办公文档、文档下载、考试资料、应用文书、教程攻略、外语学习、人文社科、旅游景点以及直放站问题排查方法等内容。本文共10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纤直放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