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小提琴的音箱里有一点小异物会不会对琴有影响

音箱摆位法·在没有找到准确的音箱摆位之前不要轻易更换您的器材(转帖)
发现篇关于音箱摆位的好文章转过来希望对爱好玩音响的朋友有帮助
的确玩音响还要有个好的玩摆位才能发挥器材的潜质。
在没有良好的音箱摆位基础时,请不要轻易更换您的器材!
在没有良好的音箱摆位基础时,请不要轻易更换您的器材!
&&&&&&最近在论坛上看到很多人发帖子,对自己系统的声音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想法就是升级更换器材。在这里本人想就这样的情况谈谈我个人的实战经验和看法,同时也参考了一些美国TAS音箱杂志。文章将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讲音箱摆位的重要性和一些基础概念,下半部分将详细讲解实战,具体用那些CD唱片(图)来如何把音箱摆到最佳位子(也许只是我本人耳朵里的最佳位置)
&& &&&在很多人的视听室里,系统没有发出满意的声音,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是,音箱摆位不正确,为您的音箱找到正确位置,是系统发出好声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同时最值得的是,它不花您一分钱,只是消耗您的时间而已,就能大幅度提高系统的表现力,这才是用最好的性价比,来升级您的系统表现。在音箱摆位还没有正确时,千万不要误判哪一件器材好与不好,因为这时您不可能听到它正确的表现。不正确地音箱摆放,会带来整个系统极大的染色和扭曲。只有当音箱在视听室里发出最(或接近)平坦频率响应时,我们才能正确的判断出前端器材的表现。因此正确的音箱摆位才是我们发烧友应该认真对待和正确思考的问题,而不是轻易的就更换器材。提升系统的表现往往是靠我们的调音手段而不是靠金钱。没有正确的调音手段,你永远也不可能接近系统的最好表现,就算您有天价器材。音箱摆位就是调音手段的重中之重,这对您的听音喜好(口味)没有任何的冲突。
&&&&&&那音箱摆位能影响到系统哪些因素呢?它影响系统最重要的平衡性(高、中、低音的协调性)低音的量和质,音场的宽度与深度,中音的清晰度,发音及音像,高音的平顺与延伸,泛音、空间感还有系统的活泼性。在了解以上的音箱摆位重要性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基本要求。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音箱与您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皇帝位与两个音箱之间应成三角形。听音者应该坐在两支音箱正中间的位置,与音箱距离应比两支音箱间距稍大一些。设定两支音箱间的距离,要再宽广的音场与清晰的中心音像之间,以交换方式反复视听敲定。音箱分的越开音场越宽,如果音箱分的更开,则中间音像会减弱,甚至消失。如果音箱间距太窄,音场宽度就会收缩。使用多单元的音箱时,您应该尽量与音箱距离远一些,这样可以使各个单元声音融合在一起,如果距离太近,高、中、低音的协调性会有很大的差异。没有此基本配置,您将无法听到好的声音舞台与影像。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靠近墙壁影响低音的量,音箱越接近墙壁和角落,低音的量感越多。在这里首先提一下您的音箱是低音反射式还是密封式音箱。低音反射式就一定要远离后墙,密封式音箱比较不受限制。如果您的房间音箱摆位受限,不能远离后墙,您就要确定选择哪一款音箱更适合您的房间。有些喇叭设计的就是要接近后墙,以此增强低音来达到高、中、低音的自然协调性,这些喇叭如果远离后墙接近房间中央,声音就会变薄。正确的摆放,不只是能延伸音箱低频的响应,达到自然衰减,还能避免频率的峰值与凹陷,使低音更加平顺。不适当的摆位会导致频率响应的不平坦,渲染低音。结果将使低音增强,中、低偏瘦。喇叭与侧墙的距离会影响声音的反射,离侧墙越近,到达聆听者的反射音就越多,这不是一件好事,它将影响影像的定位感。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与后墙的距离影响音场的表现力。通常,喇叭离后墙越远,声音舞台越深。深而宽广的音场,很少会产生在靠近后墙的音箱上,不巧的是许多视听室,无法将喇叭远离后墙,如果喇叭必须靠近后墙,后墙要做吸音扩散处理。本人基本不是很赞同将音箱的位子靠向后墙,因为这样容易使音场的深度变浅,而且也容易使声音变浑。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聆听者在房间的位置,当您听到房间有共振时,您就要不断的前后移动聆听椅,找到没有共振的最佳位子。当您找到最平坦的位置时就能获得较平顺的低音,同时也能听到中音清晰与解析的改善。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聆听高度与高中低音的协调性。当座位高度改变,会影响高中低音,而非低音的平衡。具体的说,当您的耳朵与高音单元同高,或在高音单元轴心上时,音箱声音最亮(高音的量最多)。因高度声音而改变的程度,会因不同的音箱而有极大的差异。有些音箱会有很大的宽容度,当您改变高度时,只能听微小的差别。选择一张合适的听音椅,让您的耳朵成最佳轴心,有助于您获得最好的高音平衡。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音箱内调角度。内调角度就是将喇叭单元直接指向聆听者。内调角度没有规则,有些喇叭需要内调角度,有些正面朝前最佳。内调角度影响音乐表现许多状况,包括中、高音的平衡,声音舞台的聚焦,空间感与直接音。大部分的喇叭,直接在轴心上时声音最亮。过度明亮的音箱,经常可以用喇叭朝前来驯服。视听室宽度不足时,角度内调是有明显的益处,因为侧墙的反射音会因角度内调而大大减少。相反的,减少角度内调,利用反射音,增强空间感和空气感。最好的内调角度,常常是在高音太多,与准确中央音像间交换调整。太多的角度内调声音聚焦良好,但声音表现常常会太亮。没有角度内调,高音较平顺,但音像定位感较模糊。角度内调的量,依音箱.房间.个人喜好来定。但每只音箱内调的角度都一定要相同,这非常重要,因为从两支音箱发出同样频率响应,对音场里的音像精准定位,可说是重要的促成者。
在进入下半部分重点之前,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喇叭摆位是您唯一不用金钱就能做,并且是用来改善声音最重要的办法,它是免费的,您要好好利用。摆位调整时也有助于您锻炼聆听技巧。以相同的系统设备和音箱通过反复摆位,区分不良与优秀的声音。在花钱升级系统之前,先做好音箱的摆位,了解您系统的潜能,为您的后续调音和搭配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一定会想房间要不要处理,本人的建议如果视听室是居家合用,最好是不用吸音扩散板等破坏房间的美感与空间的自然。应利用家具.壁画.书架.木质地板求取吸音与反射。可以在房间不同位子利用拍掌,要求掌声活泼清晰,而不能有高频的震铃声或掌声死板,如果有高音震铃声就意味着墙壁反射音太强,可以通过在墙壁挂几个相框(不能用玻璃的)就能消除震铃声。而掌声死板是因为听音室吸音物体过多,这时要移除一定的吸音物体。做好以上就可进行下面的调音。音箱摆位时不要使用任何调音道具,只要做好基本的避震就可以了。等音箱位子确定以后再用小道具调音。(比如线材,脚钉,脚垫,避震板等)注:独立视听室的处理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调音开始之前先要决定音箱与聆听位的初步定位,由于每个视听室各不相同,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人的原则是大概确定一下听音位置以后,先要固定两支音箱的间距,最好能在地面用胶带做好记号。如图(1)
&&&&(81.35 KB)
1:先调出音箱与后墙的距离
&&&&(69.82 KB)
唱片(1)喇叭花【爵士鼓艺之世界鼓王】LIM XR
&&&在这一步骤里,我们主要调整低频的量感.质感和音场是否脱箱。两支音箱不要内调角度,保持平行。间距不变前后移动喇叭,前后移动到您觉得鼓点突然平顺下沉.紧凑.量感又足,同时低音形体饱满,干净清晰,鼓点的定位在大音压下能保持原有的定位感,不会趋前。在这一步骤里,您要将音箱大胆移前移后,反复的试听,在低音鼓点的单薄和厚重之间找到平衡点。多听多尝试.就一定可以听得出正确的低频是怎样的表现。在HIFI音响系统里低音的表现最容易被误解。很多发烧友普遍认为低音量感越足越好,震裤脚.垂胸口的低音其实是一种染色,正确的低音应该听得到微妙和细微的差异(低音要分的出是什么乐器所发),同时好的低音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即Q感),如果低音再生不佳,我们应该宁愿不要太多低音。基本的前后位置调整好以后,再用胶带做好记号。如图(2)
&&&&(85.74 KB)
&&&&(26.99 KB)
2:调整两支音箱的间距
唱片(2)Li vingston taylor【Ink】 Chesky
&&&利用两箱间距调出音像聚焦与确定音场的宽度。离后墙的距离不变,尽量选择单一歌手与伴奏简单的音乐,来设定两支音箱的间距。调出一个位置,中央影像凝聚,清晰。调整到您认为最自然的状态。口型千万不能过大,我见过有些人把自己系统调的口型巨大,几乎占据了整个音场,如果这样试问交响乐里那么多的乐器该往那里放。最佳的位置应该是中央音像清晰凝聚,同时音场宽广。间距设定好以后还要用喇叭花的唱片再检验一下低频,这时鼓点应该又有进一步的改善,如不佳,(前后距离不变)请继续左右调整。您要在这两张唱片之间找到平衡点,如图(3)
&&&&(87.92 KB)
&唱片(3)【吉他和大提琴二重奏】EWEC E-001&
&&&如果前两个步骤调的准确,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毫米的计算来调整。在这里我们要检验高中低音的衔接是否平顺,利用大提琴调整喇叭前后左右的微调,是最佳利器。因为大提琴的演出是连续扫描音阶,并且可用吉他微调低音的清晰度。大提琴的声音从低音域到高音域必须及其平顺,弓弦的摩擦声也要通透明晰,同时每个音阶要均匀呈现。低音大提琴对音箱摆位极其重要,要移前移后.移左移右,反复尝试。中低频平顺延伸是决定低音是否低沉与质感的重要音域。您要调出吉他拨弦清晰并且低音尾韵丰满润泽,大提琴在左中的位子应呈现出清晰而不干涩的琴箱共鸣声,形体比吉他稍大一些。所有音域必须量感一致,在各个频段不能有任何凹凸感。
唱片(4)【红魔鬼】
&&&利用本张唱片第八首圣桑【骷髅之舞】检查房间有无共振情况和音场的表现,如果没有共振现象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反之就要前后移动听音椅找到没有共振的位置。
&&&&(22.46 KB)
5:调整音箱的内斜角度&
&&&&(77.08 KB)
唱片(5)&&帕格尼尼【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
DG 437 837-2
在这里我们要利用内调角度来调整中音,高音的平衡,声音舞台的聚焦,空间感反射与直接音。我们可以用帕格尼尼【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第一首竞奏奏鸣曲,来进行这最后的重要调整。我们要听到小提琴在左中靠后的位置,中音过渡到高音时要异常平顺,同时要有很好的形体感,在这里不应该听到高音与音乐的分离,高音要融合在音乐之中。如果高音本身引起您的注意,那您就要质疑高音是否过量,我们要通过把音箱的角度向两侧微调来降低高音的明亮,但同时又不能失去小提琴与吉他的形体感与定位感。吉他声始终在右中比小提琴稍低的位置,每个音符要像玉珠一样饱满通透,低音弦是否能激起琴箱的共鸣声与空气的震动。反复微调角度,在良好的定位感和异常平顺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这一步骤里,您可以利用您的家人来帮您找到最佳位置(要求是一定不懂HIFI之人)。这时他(她)比您更能分辨出声音是否顺耳好听,这是很好的经验,好好利用。如图(4)
&&&&(87.79 KB)
&&&&(20.9 KB)
&&&&&&&&&以上音箱摆位方法要按部就班的调整,不可操之过急,摆位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调出来的。尽量用类似的唱片调整,每调好一步就要把用过的唱片再播放一遍,用来检测是否有调过量的现象。两箱的间距不要拉的太宽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上仅供大家参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想学大提琴.不想找老师.自学可以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想学大提琴.不想找老师.自学可以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等等等等,你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但是就你来说不可能做得那么好,大提琴的学习是不限时间的,你现在手基本已经发育完全了,大提琴有什么宽指法啊,等等等等,自己在家里卖,很少有人知道。2,所以价格就很低。花费2:你如果还是觉得贵的话,这个办法你一定喜欢,你定做,定做可以选择材料,一点痕迹也没有,甚至有50块钱的,那不是什么好老师,都不乏用语言来形容了,因为我的大提琴就是在自己家卖的地方买的,你弄坏了,修还特别便宜,直接送回厂家,还特别贵,你去那种自己在家里买的那种,一般都是从外国进口的,你有可能一辈子都要不停的学习大提琴,音质。啧啧,如果兹拉兹拉的话就不是好琴,那就是一把好的大提琴,声音非凡啊!,所以你要买德勤是陪伴你一生一世的,你一定要买一把好的大提琴,只要你喜欢的话,并且声音很悠扬,婉转,这是你停止拉琴,你会发现琴弦不停的震动,如果时间好长的话,我建议你不要选择那样的老师,告诉你两种小方法:1:你不要上琴店里去买,那都不是什么好琴,孜孜不倦。花费1:上课的费用,你不可能自学吧!你要找老师,一般好的老师一节课都要200快钱或者以上,如果不是特别好的老师的话那就200快钱一下,琴还特别好,你的腿都有些麻酥酥的话,好听极了!而且一般只要3000来快钱,特别号!练习琴我也有办法来挑选:你能先简单的学习一下怎么拉空弦,然后再挑琴的时候你试着拉一下,他就会做什么样的,不一样的话你还可以退掉!由于你是定做么,琴弦什么的你可以自己选择:大提琴上面,如果你拉的时候震动很大,选择一把好的大提琴是重中之重,因为你已经20岁了,不会在换琴了,声音更是,没法说了很高兴你喜欢大提琴,你现在18,9岁,我认为有些晚了
可以的,你可以再网上查一些视频 ,自己看,自己买一个 研究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大提琴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小提琴能大提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