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掌握了末敏弹是什么技术

中国末敏弹全面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最近在央视“大家”栏目中,中国末敏弹项目的总师杨绍卿介绍:经过近20年努力,中国成功开拓了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使中国跻身于美、德、俄能自主研发智能弹药的先进国家行列。那么末敏弹具有怎样的性能?中国末敏弹又到了怎样的水平?网易军事将予以独家解析。
末敏弹攻击示意图。末敏弹在旋转下降的过程中,传感器一旦在旋转搜索范围内发现目标,弹上控制器就发出战斗部起爆信号。 效费比最高的反装甲武器
随着装甲作战尤其是大集群装甲兵团突击战术的成熟,面对前苏联“钢铁洪流”的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研制和开发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另外一方面开发各种直瞄和间瞄新型反坦克武器。为了在炮兵和航空兵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够有较强的反装甲作战效能,另外也为了尽量外推拦截线,尽早接战和摧毁进攻装甲集群,间瞄末敏弹反坦克技术被开发出来。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末端就是间瞄武器弹道的“末端”,“敏感”是指弹药可以探测到目标的存在而且战斗部可以被目标所激活。 总的来说,末敏弹就是被间瞄武器投送至弹道末端,能够自主探测装甲目标方位并且使战斗部被有效激活并且摧毁装甲目标的子弹药。其中能够被利用的间瞄武器有炮弹、火箭弹、机载撒布器、集束炸弹等等,一次发射就可以同时攻击多个静止/运动目标,并且专门攻击坦克最薄弱的顶部装甲,是目前作战效能最高、效费比最好的反集群装甲武器系统。目前装甲集群尚无有效的末敏弹干扰或者防御系统,坦克对于末敏弹处于无法反制的不利局面。 末敏弹并不是制导武器
其实末敏弹并不是制导武器系统,并不能被称为“导弹”或者“制导炸弹”,因为它不能自动跟踪目标,也没有制导系统。它的作战原理是这样的:装有末敏弹的母弹发射后按照预定弹道以无控或者有控方式飞向目标区,在目标区域上空预定高度,时间引信起作用,点燃抛射药,将末敏弹从弹体内抛出。末敏弹被抛出后,依靠减速伞或者翼片达到预定的稳定下降旋转扫描状态。末敏弹在旋转下降的过程中,弹上的传感器对地面做螺旋扫描。弹上的距离传感器测出末敏弹下降到预定高度时就接触引爆机构保险,一旦传感器在旋转搜索范围内发现目标,弹上控制器就发出战斗部起爆信号。末敏弹一般采用自锻成形反装甲战斗部,起爆后瞬时形成速度高达2000米-3000米每秒的侵彻体去攻击装甲目标。如果末敏弹没有搜索到目标,即按照预定程序自毁。
末敏弹在目标上空引爆,弹丸在黑烟和火光中射向目标。注意红圈中为一枚尚未引爆,仍处于扫描下落阶段的子弹。图中图为美国M898型155毫米M898末敏弹摧毁目标的瞬间。 目前全世界具备独立研制和生产末敏弹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德国和俄罗斯四个国家,法国和瑞典具有合作研制末敏弹的能力,由此可见末敏弹的技术和工程门槛之高。 成功研制155毫米末敏炮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几家大公司就同时进行过间瞄武器末制导的研究,于1970年10月份分别提出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于1972年提出了《“目标定向末端激活弹在武器上的应用”的报告》,完成了末敏弹的概念研究。在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的支持下,美国陆军和海军着手进行末敏弹的探索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提出了“萨达姆”(SADARM)和“斯达夫”(STAFF)两种类型的末敏弹,而后以“SADARM”为主继续发展。“SADARM”末敏弹本来是要用于203 mm炮弹,但到了1983年,美国决定不再发展203 mm的火炮,于1985年开始集中研制更为广泛使用的155 mm口径的“SADARM”末敏弹。 “SADARM”末敏弹使用红外传感器、毫米波主动传感器和毫米波被动传感器作为探测系统。1989年成功地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1993年,对预生产型“SADARM”155 mm末敏弹进行了试验,结果很差,在总共42枚子弹中,仅有9枚命中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经过一年的大量改进工作后,在1994年4月的试验中,向静止目标区域发射了13发155 mm末敏炮弹,共抛射了26枚子弹,其中11枚子弹直接命中目标,8枚子弹落在距目标1 米的范围内,超过了对其战术技术性能的要求。1996年4月完成了工程验收试验,1996年6月研制阶段结束,1997年2月开始试生产。 末敏弹向机载领域拓展
在机载末敏弹系统领域,美国最负盛名的末敏弹机载武器就是CBU-97/B传感器引爆武器。该弹药由特克斯特伦防御公司专门为美国空军研制,用于攻击装甲目标。它由含10枚BLU-108/B子弹药的SUU-64/B战术弹药撒布器组成。每枚BLU-108/B子弹药携带4枚“泥鸽”灵巧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BLU-108/B子弹药还装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研制的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中。BLU-108/B子弹药基本型采用红外探测器来识别和确认地面装甲目标,一枚CBU-97/B传感器引爆武器覆盖范围为50000平方米,加装主动激光雷达传感器之后可以增加到10万平方米。
德国已经首批装备了9000发“SMART”155 mm末敏弹。该弹采用了复合传感器设计和高密度钽,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侵彻力。 SMART末敏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德国“SMART”155 mm末敏弹是当今最先进的炮射末敏弹,它是在德国军费削减的情况下保留的少数发展项目之一。德国的智能弹药系统公司从1989年开始为德国PZH mm自行火炮研制的。“SMART”155 mm末敏弹199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目前该弹已小批量装备德国军队,首批装备了9000发(18000枚子弹)。“SMART”155 mm末敏弹在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了薄壁结构,其弹体壁厚只有普通炮弹的1/4-1/3,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母弹的有效载荷空间最大化,同时,也使自锻破片战斗部药形罩的直径最大化。 末敏弹敏感装置采用了3个不同的信号通道,即红外探测器、毫米波雷达和毫米波辐射计,从而使它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毫米波雷达和毫米波辐射计共用一个天线,且此天线与自锻破片战斗部的药形罩融为一体,这种结构不仅为天线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孔径,而且还不需要添加机械旋转装置,较好地利用了空间。 采用高密度钽侵彻能力更强
根据资料看来,中国的末敏弹可能也使用了无源毫米波辐射计,主动毫米波测距和红外传感器相结合的复合敏感传感器设计。这比美国BLU-108/B子弹药基本型只使用红外传感器的设计要更具难度,也更能有效识别和确认装甲目标。“SMART”155 mm末敏弹使用高密度的钽作为药形罩的材料,在155 mm炮弹内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了自锻破片战斗部的穿透能力,使形成的侵彻体的长细比接近5,侵彻体的穿透力与使用铜质药形罩时相比约提高了35%。
俄罗斯为“龙卷风”火箭炮研制的改进型9K55K1末敏弹是俄罗斯末敏弹技术发展的代表,采用了自锻成形攻顶反坦克战斗部。 瑞典/法国合研的“BONUS”末敏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博福斯公司就开始了“BONUS”155 mm末敏弹的研究工作。198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和两项主要工程设计工作。1986年末开始转入全尺寸工程研制。1993年3月瑞典与法国合作。整个研制过程于1994年年底基本完成,1999年末进行小批量生产。“BONUS”155 mm末敏弹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它的稳定装置没有用阻力伞而是用了一个圆盘。子弹被抛出后,位于子弹一侧的圆柱形红外敏感器张开并被锁定在固定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在与敏感器对称的另一侧的稳定圆盘也张开了,从而使子弹在下降的过程中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没有用阻力伞,子弹下降的速度比较快,减少了被敌方干扰的机会,同时,风对子弹的影响也减小了。 “BONUS”155 mm末敏弹的敏感装置比较简单,更类似美国BLU-108/B子弹药,它只采用了一个多波段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而没有使用比较复杂的复合敏感装置.因此,它的目标识别率相对而言比较低。 俄罗斯的特色:火箭炮末敏弹
RBK-500式SPBE机载末敏弹于八十年代开始研制,1992年首次在希腊举行的国际防务展览会上公开亮相,现在装备了俄罗斯航空兵。RBK-500式航弹作为母弹,重500公斤,内装15枚SPBE末敏弹。SPBE末敏弹采用双波段红外探测器,战斗部采用比较落后的空心装药战斗部而不是效能更高的自锻成形战斗部。该末敏弹系统投放高度一般是400-5000米,速度为500-1200公里/小时。据称投放一枚该弹药具有摧毁六个装甲目标的能力。俄罗斯为“龙卷风”火箭炮研制的改进型9K55K1末敏弹是俄罗斯末敏弹技术发展的代表。9K55K1末敏弹采用自锻成形攻顶反坦克战斗部,双波段红外敏感器,弹头尺寸为284毫米*186毫米,一枚300毫米火箭弹可以携带五枚。弹头药形罩高度为173毫米,质量为l千克,可将爆炸射流加速到2000米/秒,对30度倾角的钢板的穿甲能力为70毫米。
末敏弹测试现场的杨绍卿总师(图左)。请注意背后是国产03式远程火箭炮。 解放军已经列装火箭炮末敏弹
根据官方杂志《科学中国人》对杨绍卿总师的介绍和访谈以及相关资料,可以大体勾画出中国末敏弹研制历程和总体水平。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对产品研制中提出的野战火箭散布和稳定性这一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八五”期间将末敏弹列为国防预研的重点,杨绍卿总师对末敏弹总体技术、毫米波/双色红外复合敏感器技术、稳态扫描技术、自锻成形战斗部技术、安全与引爆技术等五个关键技术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受到总装备部与中央军委高度评价:“标志着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扫一扫分享本页
将此文分享到: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
中央人民政府
陕西省政府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网站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教育出版信息网
中国语言文字网
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中国职业成人教育网
中国留学网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国家留学网
各省教育门户网站
河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教育厅
江西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
青海省教育厅
云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教育厅
湖北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陕西教育网站
陕西省学生体育网
陕西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网站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
陕西教育网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陕西职成教育网
陕西校外教育网
市级教育局网站
西安市教育局
宝鸡市教育局
咸阳市教育局
铜川市教育局
渭南市教育局
延安市教育局
榆林市教育局
安康市教育局
商洛市教育局
县级教育局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陕西省教育厅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邮编:710061
值班电话:029-
门户网站编辑室电话:029- 邮箱:mhwz@
本网站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 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日常维护精彩亮点:俄国点名要买中国这款武器, 威力强悍西方惊讶
精彩亮点:俄国点名要买中国这款武器, 威力强悍西方惊讶
水城小明说军事
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个末敏弹武器系统,在大量实战条件下试验表明,主要性能达国际最好水平,命中率与国际水平相比提高25%。我国拥有该装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我军远距离反装甲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重要地位。该武器系统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使我军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在末敏弹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意思的是,在末敏弹领域比中国起步早的俄罗斯,竟然致函我国,要购买我国火箭末敏弹系统的控制与探测组件及相关技术,这在中俄军贸上还史无前例。我们还编制了末敏弹的第一个国家军用标准《末敏弹通用规范》;主持完成了第一部《末敏弹制造与验收规范》;提出了末敏弹试验平台系统技术方案,建成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敏感器性能高塔试验系统、稳态扫描系统性能立式风洞试验系统、末敏子弹性能飞机投放试验系统等;起草了我国灵巧(智能)弹药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出版了第一部相关理论专着和工程技术专着《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初步形成了我国灵巧弹药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与方法体系,为今后我国智能弹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美国等军事强国相比,我国智能弹药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该加大智能弹药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力度,尽快形成装备体系;针对我国陆、海、空、二炮等军兵种的作战任务和特点,将智能弹药装备按体系发展,使智能弹药能够适用于各个兵种。【看累了,让你开心一刻】如果你二十好几还没有谈到对象,我建议你不妨多出门认识认识附近的叔叔阿姨,看看他们中有谁能帮帮忙,认识派出所的人给你把年纪改小点儿。自古评论出人才,如果您是人才,请说上一句,最后请您点击下方说一说评论,如果你喜欢文章请回1,不喜欢请回2,小编也好改正,谢谢您的参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水城小明说军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天为你分享更加多军事知识内容。
作者最新文章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末敏弹全面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oc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末敏弹全面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最近在央视“大家”栏目中,中国末敏弹项目的总师杨绍卿介绍:经过近20年努力,中国成功开拓了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使中国跻身于美、德、俄能自主研发智能弹药的先进国家行列。那么末敏弹具有怎样的性能?中国末敏弹又到了怎样的水平?网易军事将予以独家解析。
末敏弹攻击示意图。末敏弹在旋转下降的过程中,传感器一旦在旋转搜索范围内发现目标,弹上控制器就发出战斗部起爆信号。
效费比最高的反装甲武器
随着装甲作战尤其是大集群装甲兵团突击战术的成熟,面对前苏联“钢铁洪流”的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研制和开发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另外一方面开发各种直瞄和间瞄新型反坦克武器。为了在炮兵和航空兵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够有较强的反装甲作战效能,另外也为了尽量外推拦截线,尽早接战和摧毁进攻装甲集群,间瞄末敏弹反坦克技术被开发出来。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末端就是间瞄武器弹道的“末端”,“敏感”是指弹药可以探测到目标的存在而且战斗部可以被目标所激活。
总的来说,末敏弹就是被间瞄武器投送至弹道末端,能够自主探测装甲目标方位并且使战斗部被有效激活并且摧毁装甲目标的子弹药。其中能够被利用的间瞄武器有炮弹、火箭弹、机载撒布器、集束炸弹等等,一次发射就可以同时攻击多个静止/运动目标,并且专门攻击坦克最薄弱的顶部装甲,是目前作战效能最高、效费比最好的反集群装甲武器系统。目前装甲集群尚无有效的末敏弹干扰或者防御系统,坦克对于末敏弹处于无法反制的不利局面。
末敏弹并不是制导武器
其实末敏弹并不是制导武器系统,并不能被称为“导弹”或者“制导炸弹”,因为它不能自动跟踪目标,也没有制导系统。它的作战原理是这样的:装有末敏弹的母弹发射后按照预定弹道以无控或者有控方式飞向目标区,在目标区域上空预定高度,时间引信起作用,点燃抛射药,将末敏弹从弹体内抛出。末敏弹被抛出后,依靠减速伞或者翼片达到预定的稳定下降旋转扫描状态。末敏弹在旋转下降的过程中,弹上的传感器对地面做螺旋扫描。弹上的距离传感器测出末敏弹下降到预定高度时就接触引爆机构保险,一旦传感器在旋转搜索范围内发现目标,弹上控制器就发出战斗部起爆信号。末敏弹一般采用自锻成形反装甲战斗部,起爆后瞬时形成速度高达2000米-3000米每秒的侵彻体去攻击装甲目标。如果末敏弹没有搜索到目标,即按照预定程序自毁。
末敏弹在目标上空引爆,弹丸在黑烟和火光中射向目标。注意红圈中为一枚尚未引爆,仍处于扫描下落阶段的子弹。图中图为美国M898型155毫米M898末敏弹摧毁目标的瞬间。
目前全世界具备独立研制和生产末敏弹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德国和俄罗斯四个国家,法国和瑞典具有合作研制末敏弹的能力,由此可见末敏弹的技术和工程门槛之高。
成功研制155毫米末敏炮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几家大公司就同时进行过间瞄武器末制导的研究,于1970年10月份分别提出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于1972年提出了《“目标定向末端激活弹在武器上的应用”的报告》,完成了末敏弹的概念研究。在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的支持下,美国陆军和海军着手进行末敏弹的探索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提出了“萨达姆”(SADARM)和“斯达夫”(STAFF)两种类型的末敏弹,而后以“SADARM”为主继续发展。“SADARM”末敏弹本来是要用于203 mm炮弹,但到了1983年,美国决定不再发展203 mm的火炮,于1985年开始集中研制更为广泛使用的155 mm口径的“SADARM”末敏弹。
“SADARM”末敏弹使用红外传感器、毫米波主动传感器和毫米波被动传感器作为探测系统。1989年成功地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1993年,对预生产型“SADARM”155 mm末敏弹进行了试验,结果很差,在总共42枚子弹中,仅有9枚命中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经过一年的大量改进工作后,在1994年4月的试验中,向静止目标区域发射了13发155 mm末敏炮弹,共抛射了26枚子弹,其中11枚子弹直接命中目标,8枚子弹落在距目标1 米的范围内,超过了对其战术技术性能的要求。1996年4月完成了工程验收试验,1996年6月研制阶段结束,1997年2月开始试生产。
末敏弹向机载领域拓展
在机载末敏弹系统领域,美国最负盛名的末敏弹机载武器就是CBU-97/B传感器引爆武器。该弹药由特克斯特伦防御公司专门为美国空军研制,用于攻击装甲目标。它由含10枚BLU-108/B子弹药的SUU-64/B战术弹药撒布器组成。每枚BLU-108/B子弹药携带4枚“泥鸽”灵巧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BLU-108/B子弹药还装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研制的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中。BLU-108/B子弹药基本型采用红外探测器来识别和确认地面装甲目标,一枚CBU-97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末敏弹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