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骁龙835几核20才4核玩大型游戏会不会容易发热啊,650都8核了

有什么手机玩游戏能发热小或者不发热吗?
王者荣耀算大型游戏吗,身边的人玩这个都觉得发热,然后卡。玩的不痛快。有什么手机能完美跑起少发热呢?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顶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答
很少玩网游,主要是烧不起钱。如果只是针对大型游戏而言,我的体验是:1、Qualcomm处理器定位旗舰的骁龙820基本都会发热,骁龙652和骁龙650在性能和发热处理比较适中2、Exynos系列处理器只要是用在旗舰机上的基本都会有发热大的问题,只是说今年的Exynos 8890稍微好一点,毕竟第二代14nm工艺有所进步3、MTK不用说了,MT6752那些处理器是不会特别热的,但是Helio P10、Helio X10和Helio X25/X20我觉得发热控制都不是很理想,可能是Helio这个品牌旨在进军旗舰处理器领域,所以联发科对它们的性能看得更重4、华为处理器自从告别了K3V2E和Kirin 910之后貌似真的脱胎换骨,Kirin 920开始发热问题和续航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如今的Kirin 950和Kirin 955的口碑也不错,不过我也只是用过K3V2E而已,所以建议你找那些华为Mate 8和华为P9的用户问问,看看发热严重不?5、小米手机5会热,毕竟是骁龙820,但是比骁龙810那些手机好了不少乐max pro的骁龙820详细评测
您的位置 :>
乐max pro的骁龙820详细评测
文章来源:Web(互联网)
编辑:商城众网
发表时间:日
平时我们的技术解析文章总围绕着骁龙600系列处理器,今天我们换一位主角——骁龙820。除了性能强劲以外,还追加了不少新特性和友商打出差异化竞争,例如Quick Charge 3.0(下文简称QC 3.0)、骁龙全网通。正如介绍骁龙600系列处理器的内容一样,我们对骁龙820的技术解析也会分开多个章节进行描述,今天我们先聊聊架构的事情。骁龙820和骁龙810不同,回归了骁龙801的自主架构设计并依然只采用了四颗核心。从第一代骁龙处理器开始,Qualcomm对于自主架构设计看得特别重,后来的双核心架构Scorpion(骁龙S3时代)就是Qualcomm自主架构的处女作。四核心架构Krait(经典的骁龙600和骁龙800时代)更为其奠定了今后在手机处理器端的王者地位。接着我们对比一下骁龙801和骁龙820这两套SoC方案,看看同样采用了四核心的Krait 400和Kryo CPU架构之间究竟有哪些改进?骁龙820 VS 骁龙801骁龙820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硬件参数相比骁龙801都要好上不少,所以我们重点关注的并不是性能上差异,而是两套自主架构方案的传承和革新,下文的内容也是基于这个原则开展的。骁龙820和骁龙801虽然都是4核心设计,但是在三个很重要的方面进行了重大提升。首先将处理器指令集从32位升级到64位,接着将处理器的工艺从28nm升级到14nm,最后就是把Adreno 330升级到Adreno 530。由于最后一项牵扯到GPU内容,今天我们暂不展开讨论。指令集的升级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支持Android L(Android 5.0)以后的系统,包括最新的Android M。根据PC处理器的常识,如果我们需要提升处理器的运算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提高主频、增加核心数目、更改核心架构和更新制程四种常见方法。单核心时代的手机处理器发现当主频抵达一定高度之后就无法提升上去。接着芯片厂商开始琢磨核心数目、架构和制程三方面的内容。这两年,随着处理器核心数目抵达一定数量之后,“核战”的意义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手机处理器厂商也开始理性回归,重点优化处理器架构和制程。从32位架构提升到64位架构之后为什么能够带来更强大的运算能力?打个比方,以往我们用小卡车只能够同时搬运32箱大货物,如今用了大卡车之后我们能够将数量上升到64箱。假设芯片厂商研发实力足够成熟,设计出一款在提高主频、增加核心数目、更改核心架构三方面都优化到位的处理器,但是最大的瓶颈往往是落在工艺制程上。骁龙820采用14nm制程,相比28nm骁龙801升级了两代工艺,带来最大好处就是处理器能够塞下更多的晶体管。如果不升级制程情况下硬塞晶体管进去处理器,即使能够让你塞得进也会让处理器内部变成火炉,功耗和发热问题会让这颗处理器根本无法正常工作。简单来说,工艺制程就是为了保障我们的处理器能够拥有更多的核心,更先进的架构和更高的主频的前提。上面的内容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今天我想研究一些干货内容,要了解处理器架构我们最好就是通过处理器核心开启机制直观地看出端倪。不少读者留言想看看骁龙820和骁龙801这两套Qualcomm自主设计架构处理器的核心开启机制又会是怎样的?大家都是四核心设计,会不会像骁龙650和骁龙808这两颗6核心处理器那样出现了不一样的调用情况?或者是任何时候都是四核全开?跑分对比解密核心开启机制之前先看看跑分,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对比欲望。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看下一页的内容。安兔兔评测骁龙820 VS 骁龙801从上面的跑分明细表就已经能够看出Adreno 530相比Adreno 330的进步可谓巨大的,3D性能从四位数升级到五位数,这也是每一代Qualcomm处理器相比友商同级别处理器具有优势的地方之一。CPU性能和RAM性能从上面的截图来看相差并不大,但是骁龙820的SoC仍然具有优势。UX性能的差距仅次于GPU,这也是安兔兔评测近几个大版本变革后的重点测试项目。鲁大师骁龙820 VS 骁龙801和安兔兔评测不同,骁龙820和骁龙801在鲁大师的三个测试项目的得分差距都并不大。无论是主打传统跑分的性能评测,还是更注重UE、UX的体验评测和HTML5评测。很多读者估计也没预料到相隔两年的两代旗舰架构在鲁大师跑分相差并不大。PCMARK骁龙820 VS 骁龙801虽然两者在PCMARK的总分差距并不大,但是子选项得分还是能够明显看出差距的,尤其是文档编写和图片编写这些任务。3DMark骁龙820 VS 骁龙801如果大伙还记得之前评测文章中骁龙808的跑分,就会发现骁龙801的成绩比其要好,因为骁龙808只在ICE STORM这个场景出现过“达到极限值!”的提示,另外两个场景都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Adreno 530相比Adreno 330在3DMark这类专业的GPU跑分软件的成绩大概相差10000万。GFXBench骁龙820 VS 骁龙801除了Adreno 530的三个场景超过或者达到了24 Fps这个临界值,Adreno 530和Adreno 330合计另外的5个场景全部都没有达标。不得不承认GFXBench相比3DMark的考验其实是更残酷的。安兔兔视频测试骁龙820骁龙801还记得前两年我拿骁龙801和友商的处理器PK安兔兔视频测试,发现其内置Adreno解码模块表现并不出色,之后骁龙615、骁龙410以及骁龙810和骁龙808的表现其实都并不好。直到今年的骁龙650、骁龙652和骁龙820终于把这块短板弥补上。需要强调的是,安兔兔视频测试并不能完全代表日常我们看视频的用户体验,有些格式纵然不支持,但是我们压根儿都不会去看那一类格式的视频或者音频文件,那么这项指标分数偏低对用户体验扣分自然也无伤大雅了。Vellamo骁龙820 VS 骁龙801由于骁龙801并不支持最新版的Vellamo,所以我们分别采用两个版本软件对两颗处理器进行跑分。在浏览器和金属这两个经典项目上骁龙820还是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只是Vellamo计算分数的方式不同安兔兔评测,所以看上去差距并没有那么大。Geekbench 3骁龙820 VS 骁龙801虽然都是四颗核心,但是引入了64位架构并用上了14nm制程之后,Kryo CPU的单线程和多线程跑分相比Krait 400架构呈现了翻倍的增长,可见Qualcomm潜心研发两年的自主64位架构确实优化到位,无论是单核心的能效比还是多核心的并发能力都有所交待。AndroBench骁龙820 VS 骁龙801最后这个考验存储系统项目和CPU自身关系并不大,但是骁龙820启用了全新的架构之后引入了对LPDDR4和UFS 2.0两项技术的支持,这是骁龙801所不具备的。最终在顺序读取(持续读取)速度上大幅超越后者,也就是从手机拷贝大文件到其它地方时候更省时间,算是自主架构升级的一个小福利。核心开启机制关于核心开启机制的研究我们按照惯例主要分为跑分软件、在线视频和游戏三方面。跑分软件先解读一下图例,骁龙820四颗核心的最高主频并不一致,理论上有两颗核心最高能够达到2-2.2GHz(下文简称高频核心),另外两颗核心则能够达到1.6-1.7GHz(下文简称低频核心)。骁龙801四颗核心最高都能够达到2.5GHz的理论值,但是笔者手上这台样机为低配版,所以最高只能够达到2.3GHz。如下图所示,系统监视器显示骁龙820的CPU0和CPU1为低频核心,CPU2和CPU3则是高频核心。骁龙801四核颗心都是一样的设计,在下文的系统监视器中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也是Kryo CPU和Krait 400架构的不同之一。骁龙820骁龙801在安兔兔跑分的第一个环节中,对于CPU的负载按道理并不会太高。骁龙820两颗低频核心一直处于低负载状态,高频核心主频则一直维持在1GHz以上,但是并没有达到重负载,最高也只飙到1.7GHz。骁龙801则关闭了两颗核心,让另外两颗核心处于高负载,主频基本上维持在最大值2.3GHz。骁龙820 VS 骁龙801多任务这个环节应该是跑分控最爱,骁龙820和骁龙801都选择了4核心全开,骁龙801四颗核心都达到了最高主频,而骁龙820四颗核心则并没有。在多任务环节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骁龙820 VS 骁龙801骁龙820 VS 骁龙801经过了上面的多线程和多任务监控,不少读者会以为这款样机的骁龙820是类似小米手机5标准版那颗低频版,其实不然,通过上面国际象棋游戏测试项目,我们能够看到骁龙820的两颗高频核心是能够达到2.15GHz的最大值。骁龙820和骁龙801在国际象棋游戏这个环节核心开启机制并不相同,前者依然偏向调用两颗高频核心,后者则更偏向将工作量集中在一颗核心上。骁龙820 VS 骁龙801中国象棋游戏的环节骁龙820改变了调用策略,将两颗低频核心频率提高,并降低两颗高频核心的负载。骁龙801则依然偏向让一颗核心处于高负载状态,另外三颗核心虽然处于最高主频但是负载并不重。骁龙820 VS 骁龙801五子棋游戏对于两套处理器架构来说都提升了负载的需求,骁龙820四颗核心主频都突破了1GHz,两颗高频核心也处于最高主频状态,它们之中其中一颗核心为100%负载。骁龙801也出现了一颗核心为100%负载,另外三颗核心负载都突破了双位数。在线视频骁龙820骁龙801对于负载相对较轻的在线视频环节,骁龙820四颗核心主频基本上都维持在1GHz以下,而且并没有出现关闭部分核心的情况。相反,骁龙801则长期关闭了其中三颗核心,让剩下一颗核心作为主力工作。游戏地铁跑酷骁龙820对于地铁跑酷这种小游戏,骁龙820四颗核心都开启不过频率并不会太高,除了应付一些运算量瞬间剧增的画面,例如上图最右边的情况四颗核心主频都达到了1.3GHz左右。骁龙801骁龙801则选择关闭其中两颗核心,另外两颗核心处于相对高一点的负载状态,但是主频并没有突破2GHz。激流快艇2骁龙820对于激流快艇2这种大型游戏,骁龙820两颗低频核心基本上徘徊在1.4-1.6GHz,两颗高频核心则长时间处于1.4GHz左右,部分时间达到最高主频2.15GHz。骁龙801和地铁跑酷类似,在激流快艇2中骁龙801大部分时间继续关闭两颗核心,另外两颗核心处于相对较高的负载状态。极品飞车17骁龙820没有想到的是骁龙820在极品飞车17测试中基本上处于稳定的核心开启状态,如上图所示,看来如今的大型游戏对于骁龙820来说也并没有太大压力。骁龙801骁龙801方面也表现得很轻松,继续关闭两颗核心同时另外两颗核心的负载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狂野飚车8本次参测的两台分别采用骁龙820(Optimus UI)和骁龙801(Funtouch OS)的手机都无法正常运行狂野飙车8,出现了闪退的现象而且重装软件和重新下载数据包都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暂时不讨论两款处理器在这款游戏上的表现。总结:同样采用了Qualcomm自主架构设计的骁龙820相比骁龙801在核心开启机制方面的算法明显复杂更多,骁龙801在安兔兔评测的3D场景测试、小型游戏和大型游戏的环节中基本上都会关闭两颗核心,在线视频环节更出现了关闭3颗核心情况。骁龙820在多任务和多线程环节虽然四颗核心全开并实现了100%负载,但是两颗高频核心主频并没有达到最大值,反而在后续棋类跑分和大型游戏中短时间出现了单核心最高主频。另一方面,将核心开启机制和各种跑分软件成绩相结合,我们不难发现Qualcomm自主架构的进化历程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骁龙801的Krait 400架构偏向关闭两颗核心,从而压榨另外两颗核心的最高能效比,用更少的人办更多的事情。骁龙820的Kryo CPU在Geekbench 3中能够看到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运算能力相比Krait 400都发生了翻倍的变化。实际应用场景中虽然算法比较复杂,但是简单来看面对轻负载的情况,例如在线视频虽然会四颗核心全开但是主频都并不高。而面对高负载场景则主要依赖两颗高频核心工作,突显最高能效比的概念,延续了Krait 400架构的特点。一件繁重任务分派到一个车间,领导发现这件事情能够拆分开几个小任务,之后分别安排给张三、李四和王五三个人完成。其中工作效率最高的张三分派到的子任务自然就是最重的,耗时也会相对较长,但是总比没有人协助要完成得快。这就是单核心主频抵达一定高度时候需要多核心分担运算任务的原理,并不能一味地推高主频,当年Intel的Pentium 4就领教过苦果。相应地,另一件复杂任务交给车间长审核之后,发现让工作效率最高的张三一个人就已经能够搞定,当然就会直接指派给张三完成,而并不会让李四和王五在旁边协助。这就是芯片厂商历年都在不断优化处理器架构和制程,进一步提升单核心能效比的做法。骁龙820就是上面两个例子的综合版,在需要开启多核心的时候就会让四颗核心协同工作,而侦察到某个运算任务并不需要那么多核心时候,骁龙820就会让部分核心处于低负载状态,将工作集中在一颗核心上从而发挥其最大能效比的优势。而部分友商的所谓8核心和10核心处理器大部分时间其实并不能做到这一点,相关内容有机会留待以后的章节和各位进行深入探究。
推荐商品评测
最新商品评测
登录后,通过商城众网去官方商城,购买拿返利,得积分
下单付款后十分钟内,您可以在商城众网的个人中心查看订单信息
登录商城众网去合作商家购买回商城众网拿返利积分
您需要登录或注册一个账户来收取返利四核比十核还耗电?骁龙820发热问题恐再现
> 四核比十核还耗电?骁龙820发热问题恐再现
四核比十核还耗电?骁龙820发热问题恐再现
编者按:骁龙820来了,还未正式上市,就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骁龙810发热问题曾引发了手机界的大地震,想必现在很多终端厂商仍对其耿耿于怀。虽然相关市场人员向媒体喊话,说骁龙810不存在发热问题,而是终端厂商设计的问题,但事实胜于雄辩,骁龙810的功耗到底如何,业界自有评判。现在来了,还未正式上市,就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股脑地放出了关于820省电和功耗低的大量信息。Kryo定制化内核、14nm FinFET、低功率岛、Symphony System Manager,等等一系列专业术语飞过来,不管你懂不懂,足以将你砸晕,让你迷糊的以为确实很省电,比810进步了很多。本文引用地址: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最近,笔者从渠道中得知,的发热问题仍不尽人意。在运行一些应用程序时,无论是820的大核还是小核都要比运行同样程序的联发科HelioX20十核处理器的功耗更高,长期运行任务时,820的发热问题更突出。  在此,我们且不管消息的真实性有多少,先来同笔者一同分析下高通和联发科这一对冤家在多核时代的功耗控制技术。智能手机已经发展到多核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多核时代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平衡性能和功耗,这就要考验芯片厂商对多核心的调度能力了。究竟高通和联发科玩“核”的本领谁能更胜一筹呢?让我们看看骁龙820的Kryo架构和HelioX20的Tri-cluster架构。  骁龙820采用的是2个Kryo(2.15GHz)+2个Kryo(1.6GHz)。据传,骁龙820的Kryo架构是根据ARM A72改的,A72是目前ARM阵营最强大的内核,820中加入了4个这样的庞然大物,虽然高通有对其做一些优化,但功耗问题相当令人担忧。尤其是在运行一些很简单的应用程序时,都要动用到1.6GHz 的Kryo,显然是大材小用,杀鸡用了牛刀。虽然高通宣称820采用了Symphony System Manager异构调度的技术,能把不同的任务在 CPU、GPU、DSP及高通 Spectra 相机ISP 等专用元件间进行分配。但是懂技术的人都知道,CPU是整个运算系统的心脏,无论把任务分配给哪个元件,都会动用到CPU的,所有元件在运行任务时产生的热量都会反映到CPU上来。所以,异构运算技术只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在效率上会高些,但在温控上优势有限。  我们再来看看联发科HelioX20的Tri-cluster架构。Tri-cluster就是三丛集,把十个核心按照大小核分为三个丛集,即2xA72(2.3GHz)+4xA53(2.0GHz)+4xA53(1.4GHz)。说到三丛集,我们从big.LITTLE双丛集架构谈起,ARM之所以推出这个架构,也是从优化功耗的角度出发的。不过big.LITTLE只是把处理器的任务简单地划分为小任务和大任务,实际上一些中度的任务也用到了大核。按照联发科的说法,Tri-cluster架构把任务按照轻重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在线游戏等需要稳定超高的运算能力的重载任务用高档,手机摄像等对于运算资源的需求巨大且会瞬间大量耗费电力的任务用中档,音乐播放等相对要求较低的运算能力与功耗的任务用低档。这样工作分配更合理,功耗优化也会更明显。据联发科技术人员透露,这个设计灵感源于汽车的油耗设计。我们都知道,汽车有高中低三个档位,在不同的坡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档位。缓坡用高档,陡坡用低档,而介于之间的坡度用中档。如果从这个角度看,Tri-cluster架构确实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先进之处。  从ARM推出big.LITTLE架构以及此架构推出后的盛行可以看出,优化功耗一个很重要且被业界公认的做法,就是要把不同轻重的任务交给大小不同的核心处理。联发科此次推出三丛集架构其实是对big.LITTLE架构的升级和改进,我想这可能就是HelioX20比骁龙820功耗表现要好的重要原因吧。真不知道高通是吃错什么药了,8核心的骁龙810出现发热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就在820上把8核心降为4核心,可采用的却是4个大核,即使听歌和刷朋友圈这么简单的操作,都要动用到那么大的核,不发热才怪呢。在这里,笔者想说,核心多并不一定功耗高,关键还是要看厂商对核心的调度能力。  至此,笔者的分析只是基于技术层面的考量,绝非顾此失彼。有趣的是,国外媒体同期报道了安卓设备多核心性能与功耗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据腾讯科技源引phonearena的报道称,来自Anandtech的多位极客进行了关于移动芯片核心性能的大范围测试,首先,测试人员挑选了一些比较常见的任务,包括在Hangouts中编辑信息、刷新网站、打开摄像头、在Google Play商店安装应用、玩游戏等等。测试的目标很简单,是核心越多越好、还是核心主频越高越好。  测试者对16个不同的场景进行测试,并且每个场景的表现都通过图表体现了出来。从图片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越多,设备表现就越好,尤其是在电源和负载的分配上。我们看到,四核处理器要比双核更高效,而两个单独的核心群要比一个更大的核心表现更好。  虽然在大多数的场景下,四核心就已经可以足够优秀的应对Android设备的日常任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八核心的优势能够进一步体现,尤其是在浏览网页和安装应用的时候。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处理器厂商和手机厂商宣称的八核心配置其实并不仅仅是噱头而已,在测试中已经体现出了优势。Android设备可以对多核心的优势进行更好的利用,多个小核心群要比单个高性能大核心的效率更高。
摄像头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4核更比8核强:为啥骁龙820快了一倍?
  中关村在线消息:手机性能的竞赛从未放缓,近日也有不少传言提到了一些将会搭载搭载骁龙820的机型,这也使得骁龙820这颗备受期待。至于它的表现究竟怎样呢,今天就随着“骁龙820能力拼图”在我们用上它之前做个小前瞻吧。
骁龙820能力拼图(图片引自)
  据悉,骁龙820不再采用此前骁龙810的八核设计而是改成了四核。一些网友表示不解,怎么八核降到四核呢?其实,使用了14nm FinFET工艺的 CPU能让骁龙820大幅提高性能的同时还可保证更加出色的功耗管理,二者甚至达到目前骁龙810的两倍。
  另外,“Qualcomm Symphony System Manager”专属系统管理器将会在系统工作时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各项任务,达到最优组合。最新的骁龙820下行支持Cat 12,最高传输速度可达600Mbps;上行支持Cat 13,最高传输速度可达150Mbps。
  编辑点评:看完骁龙820能力拼图是不是对它更加充满期待?待到明年初就会陆续出现搭载这颗的机型上市销售,手机的性能和功耗管理也会得到大幅提升。当然骁龙820的提升和改进不止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仅是管中窥豹而已。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故宫博物院将于10月10日迎来成立...
2015上海国际珠宝展今天上午在上...
据说大半个娱乐圈都赶来参加他们的婚...
昨天傍晚5时许,外滩东南方向天空出...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
第16届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表演在世纪...
昨天(10月2日)是国庆黄金周第二...
国庆期间,前段时间流行的“头上长草...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骁龙835单核跑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