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谁有PW辛格的幽灵舰队txt下载(中美大战)txt,可不可以分享一下

探幽灵舰队墓地 二战OL再现太平洋战争
近日,一则发现日本幽灵舰队墓地的新闻见诸报端,很多人了解珍珠港事件,但并不熟悉日本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世界大战全球PK《二战OL》2月21日17:00火爆开启新服,美国主线任务将带领玩家重温太平洋战争,探秘幽灵舰队墓地的历史现场。
大家都在看
《二战OL》拥有中美英苏四国盟军全球争霸的宏大世界架构,玩家选择不同阵营都可体验独有历史剧情。选择加入美国阵营,玩家将作为一名美国大兵,跟随部队征战太平洋战场,体验这段惊心动魄的真实历史。世界大战全球PK网游双线新服:【斯大林格勒】新服开放:2月21日17:00点击领取土豪金摩托、极品金装: 【第一战:瓜岛战役,丛林战险象环生】作为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新手玩家,即将接受战争指令踏入热带海岛的残酷争夺。海滩登陆战阶段,玩家将担任美军主力冲锋部队,强行突破日军在海岸线设置的多重障碍。坦克部队打造强火力压制成为此战胜利的关键。到达丛林地带,繁密的植被和窄小的道路使得玩家必须靠轻装行军步步推进。极端困难的陆地丛林战还将遭遇敌军的多次偷袭反扑。纳粹实力强大,必须攻破拉包尔日军基地才能取得此次战役的完全胜利。【第二战:守卫莫尔兹比,边境攻防战】莫尔兹比是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边境重镇。守卫边境防线的任务更为艰巨,玩家需要完成十几种史诗级任务来维护边境安全。“国家押运”任务负责重要军资运输,“飓风营救”、“谍影重重”、“奇袭军火”等任务需要玩家越过边境深入敌军势力,进行紧张刺激的营救和刺探破坏活动。日本幽灵舰队所在地密克诺尼西亚,即是玩家需率队进行军事打击的重要场所。集合盟军力量对日军的重要据点进行彻底摧毁。【第三战:吕宋岛战役,登陆马尼拉】进入太平洋战争的关键时期,玩家将体验太平洋战争最重要的吕宋岛战役,对日本军队进行全面出击。吕宋岛西岸登陆战、空军基地攻坚战、马尼拉湾登陆战,多场史诗级战斗场面全景打造,玩家将作为百万盟军的一员,为反击纳粹而战。超强火力与缜密战术的完美结合,神风特工队的疯狂反扑,登陆战和攻坚战的多重角度诠释,最热血最激昂的战役就在此处爆发。幽灵舰队墓地代表着日军纳粹势力的终结,在《二战OL》中,纳粹军团的覆灭需要依靠玩家勇猛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来实现。2月21日17:00新服火爆开启,加入盟军感受战火纷飞的英雄时代。《二战OL》官方网站: 《二战OL》游戏论坛: 《二战OL》: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addieg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美媒评科幻小说《幽灵舰队:一部关于下次世界大战的小说》_中国作家网
美媒评科幻小说《幽灵舰队:一部关于下次世界大战的小说》
来源:腾讯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21日发表题为《美军最可怕的噩梦:战争迷雾再度升起》的文章,作者为布伦丹?托马斯-努纳,编译如下:
  对于一部小说来说,P?W?辛格和奥古斯特?科尔所著的《幽灵舰队:一部关于下次世界大战的小说》获得了国防分析界异乎寻常的关注。
  这种关注完全有正当的理由。显然受汤姆?克兰西的经典作品《红色风暴》的启发,《幽灵舰队》很好地解释了俄罗斯和中国为何将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开战。看小说的前半部感觉就像看一份小说化的未来趋势报告:核恐怖主义、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金融危机和重大技术转变相互作用、重新调整地缘政治格局。
  这部小说情节异常紧张,在规模上的确是全球性的(有太空海盗),但比较起来,我感觉这部小说缺乏让《红色风暴》如此引人入胜的技术细节和军事术语。此外,在美中太平洋战争中,韩国和驻在那里的2.8万美军从未被提及也很奇怪。这里失去了一次机会来探究一个处境特别困难的国家的军事选择。
  美中之间核升级的情形也被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了。在某一处,当中国弹道导弹雨点般落向一支美国海军特遣队时,一架美国海军P-8海上巡逻机的副驾驶员问驾驶员,他觉得这些导弹携带核弹头了吗?驾驶员回答说:“没有。如果是核弹,他们只会发射1枚。”嗯,也许吧。但如果中国认为美国海军的防空设施只能应对1枚弹道导弹,那很可能不是。
  这是一个真实世界的担心。搞不清导弹携带的是何种弹头(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的可能性越来越令人担心,尤其是有迹象表明,战术核弹头可能卷土重来。然后,还有中国把战略核弹道导弹部队和常规导弹部队混在一起的情况。
  《幽灵舰队》中吸引人的地方是对信息战的描写。现代战争严重依赖网络化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因此一旦这些网络遭破坏,单个平台对打击完全“相连”的敌军就相对无助了。信息战是真正的全球化战争,涉及太空战、网络空间战和战术电子战同时展开。显然,小说中有关“幽灵舰队”的内容说明,较老和较少联网的综合平台可以免遭网络攻击和跟踪。
  辛格和科尔出色地让这个故事和每个人都相关。我们正变得越来越依赖信息,在战场空间也是如此,我们的军事人员很可能对技术破除“战争迷雾”这一观点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当信息突然不再可靠和得不到时,作战人员该如何反应?对于完全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年青一代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紧迫的问题。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我建议你去读《幽灵舰队》来找到答案。(编译/王海P)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
&>>&&&&&正文
美媒:中美未来世界大战不仅在南海还在太空
“天宫三号”的效果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7月1日发表题为《太空可能将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的报道称,新书《幽灵舰队》描述了21世纪下一场世界大战可能发生的危险。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果战争发生,冲突可能会在人类从未有过的战场进行。
  报道称,目前太空中约有1100颗正在使用的卫星。这些卫星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电视节目和电话通信,也为令人紧张的现代军事系统服务――不仅为美国、也为全球各国的军事系统服务。
  这些卫星包括将飞机、导弹和地面部队联系起来的通信卫星(美国军方80%的信息通过民用卫星传播),可以监控地面、空中和海上一举一动的间谍卫星以及像全球定位卫星那样的导航卫星。导航卫星不仅能为卡车、坦克以及汽车提供导航服务,还能为导弹攻击目标提供导航,并能精确到厘米。
  太空技术的发展及使用主要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太空竞赛”的结果。
  报道称,但是,中国最近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崛起也使该国成为21世纪一支不可忽视的太空力量。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向太空发射了近130颗航天器和卫星,范围从打造本国间谍卫星系统到构建空间站项目可谓无所不包。中国航天员很快就将登上“天宫”,中国拟建的这个空间站定于2022年左右开始运行。
  今年最重要的也许是将开始集合约35颗卫星,组成“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使中国以及巴基斯坦等军事客户拥有本国版的全球定位系统。
  报道认为,但问题是,随着轨道能力不断提升,加之南中国海和乌克兰紧张局势愈演愈烈,我们发现“太空领域的新冷战”正在形成。这意味着,一旦冷战演变成热战――无论是出于意外还是故意挑起,战场将不仅仅在南中国海这样的地方,而且还会在太空。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近日称,太空已从科幻小说的范畴演变成“激烈争夺的操作领域,而这是我们过去无须考虑的”。
  报道称,之所以有这种担忧,是因为一些国家正在测试一系列武器,以损害其他国家在太空的利益。最好的例子就是可从远方击落卫星的陆基远程导弹。
  报道认为,美国和中国都测试过这种导弹。中国证实其最近一次测试是在2013年,当时发射了一枚射程为625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火箭。
  报道称,除远程导弹外,还有其他一些新奇的非动力学武器值得我们忧虑。这倒不是用远程导弹摧毁卫星,各国还可以利用网络战技术攻击卫星软件。美国人事管理局并不是唯一遭受黑客攻击的美国联邦机构。美国航天局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候卫星系统都曾遭到中国黑客的攻击。
  这些武器可能不仅从地球发射,还可以从太空发射。例如,2014年11月,俄罗斯向太空发射了一颗神秘卫星。诡异的是,该卫星脱离了运载火箭,通过导航向其他俄罗斯卫星运动,后来又回到了运载火箭上。
  一些人认为,俄罗斯是在测试苏联在冷战期间研发的一种太空技术,这种卫星本身就是“卫星杀手”。
  再有,太空系统本身也可能装配武器。如冷战期间,一颗苏联卫星据传安装了一门大炮,以备不时之需。
  报道称,结果是,尽管太空本应是没有冲突的领域,但主要太空强国认为,如果因南中国海岛礁等某个领土问题发生冲突,那么冲突很快就会扩大到太空。
  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约翰?海滕说:“无论你喜欢与否,美国都必须为太空战做好准备。”
  报道称,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报告认为,“太空战是不可避免的”。
  与其他军备竞赛情况一样,这种思维将进一步引发竞争。例如,五角大楼宣布,计划将在防务预算中把太空战系统开支增至50亿美元以上。另外,五角大楼本月还宣布,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成立一个控制中心,以制止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军方和政府卫星的攻击。
  报道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这种太空冲突一旦爆发,那么在地面战斗中,21世纪的武器和技术将回到“前电子时代”。那是因为,我们的无人机、导弹乃至地面部队都得依赖卫星,如果发生太空战,那么无人机、导弹和地面部队都将不能按照预定方式作战了。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观察者网一周军情:特朗普能成为里根第二,大搞军备竞赛吗?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关键字: 希拉里特朗普南海造岛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幽灵舰队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让大部分国际政治专家眼镜掉一地的是,之前不被他们看好的特朗普当选下届总统。那些要在世界主流媒体里找舆情的专家当然预料不到特朗普的当选,但可惜,现实不是他们的象牙塔。去年金灿荣教授在观察者网谈话的时候曾说,特朗普会效仿里根,大搞军备竞赛。里根式的军备竞赛能打败中国吗?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此外,珠海航展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已经对航展做了一系列报道。但回想起来,还有一些“我们仍不知道当天看到的飞机名字”的遗憾——第二部分就来谈谈一个航展上的“小秘密”。
特朗普是第二里根吗?
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笔者此前虽然看好特朗普,但也曾在媒体的轰炸下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无论如何,川普终于挟“200名(退役)将军效忠”之威入主白宫。
关于特朗普就职后中美关系何处去的讨论,近日来各大媒体、各路专家已经有了诸多讨论,我们就来说说特朗普在军事方面可能的动作。
去年年底前,观察者网曾邀请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座谈交流,笔者也有幸近距离听到金教授的谈话。他当时就说,全世界必须认识到特朗普是有可能当选的,中国也要做这方面的准备。而关于特朗普可能的国防政策,当时我记得金教授说的意思大概是特朗普准备走里根的老路,关于这一点笔者深以为然。
毕竟每个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里根……
作为一个“二流明星”,同样的保守主义,同样的减少税收,宣布“星球大战”计划的里根可以说是共和党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总统。而里根争取连任时的口号“美国重新复兴”与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颇为相似。但竞争总统的时候,里根可要比特朗普讨人喜欢得多。特朗普能不能真的成为第二个里根,距离还远得很。
特朗普9月份在国防政策演说中曾批评希拉里“喜欢乱开枪,不稳定”(Trigger-happy and unstable)。这倒不是乱说,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弄出了“阿拉伯之冬”,结果导致ISIS坐大;搞价值观外交,弄僵了中美、美俄关系;尤其还搞出了南海乱局。从这些事情来看,特朗普还真是没说错。
目前美国对中俄采取的一系列挑衅性措施,从军事角度上看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在南海,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稳固基地的情况下,这种挑衅除了显示美国的“存在感”之外,完全不能改变南海的局势,究竟意义何在?
同样,美国不断派遣小股部队到东欧前沿,对于俄罗斯来说除了“恶心”之外,真能形成军事压力么?这种挑衅一旦真正发展到擦枪走火,挑起了中美、美俄冲突,第一时间吃亏的很可能美军,之后则更是有导致更大规模冲突的危险。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说,特朗普上台,可能会调整目前不停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毫无意义挑衅的做法,结束现在这种不伦不类的“凉战”。
近年来民主党一些“国防问题专家”,如新美国基金会的彼得·辛格等出了不少书,谈和中国开战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已经提到过多次的《幽灵舰队》一书(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号称要和上世纪80年代的著名军事小说《红色风暴》相提并论。
然而这就是个笑话。当年的《红色风暴》里所描写的剧情是苏联因为石油危机,决心在经济崩溃前拼一把,进攻欧洲。这并非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至少也显示出作者汤姆·克兰西算得上是一个苏联问题专家。后来汤姆·克兰西从小说作者摇身一变成为共和党游说集团一员,在小布什时期还写过为伊拉克战争辩护的书。
而彼得·辛格的《幽灵舰队》里,中国与美国开战的理由是:执政集团认为两国“命运的对决”不可避免——这叫什么理由?就这还军事专家?
然而这样的专家在美国的声望还不低,事实上,他们的一些意见还能“上达天听”,至少看得出,有不少美国高级军官和政客是相信这一套的。希拉里搞不好也是信这一套:“美国只要和中国开打,就能让中国暴露出一系列现在美国人还没有看到的弱点”……颇有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幽灵上身的感觉。
这些专家的论调倒是颇类似“九一八事件”主谋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论”,日美两国必有一战的论调,然而日本军国主义的殷鉴不远,以日本弱小的工业能力挑战当时世界最大工业规模的美国简直是以卵击石。联合舰队最终覆灭在美国的工业机器铸就的“钢铁洪流”之中……
与这些虚无缥缈,离题万里的东西相比,特朗普至少现在说的听起来还靠谱点。
从特朗普现在公开的一些讲话来看,特朗普可能会进行战略收缩,不再扮演世界警察。
举例而言,特朗普可能选择从中东抽身,让俄国去消灭ISIS,甚至把叙利亚的那些“民主派”也以合适的“价钱”卖掉,这是美国目前最方便的止损方法。如果没有西方的掣肘,俄国完全可能以较低的成本代价解决中东恐怖集团。
但这样做有个大隐患,就是那就就等于把中东拱手让给俄国,俄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会迅速扩张,美国可能失去对中东石油控制能力。也就失去控制欧洲最有效的经济工具……
俄罗斯航母正在奔赴叙利亚战场,在摩苏尔、阿勒颇、拉卡等地的战争已经进入关键时刻,似乎IS即将覆灭,中东的“祸乱之源”将被消灭,但是事情就这么简单吗?未必
稍一演绎就知道美国最后还是不可能撒手不管,美俄的矛盾依然会存在,就算特朗普做好准备让美国不再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中东的冲突还是会发展下去。
同样,虽然我们判断美国可能在南海“消停”下去,但美国能放弃它的“亚太盟友”吗?如果是不行的话,中美之间总归还是存在爆发冲突的可能。
一个想着战略收缩的总统和里根首先就已经不一样了……
不过呢,特朗普好歹还有一样是可以和里根学的,就是增加军费,研制新武器,扩军。
目前特朗普已经给军方开出了支票,并换取了“超过200位将军”的支持。
他现在已经许诺的内容有:陆军扩大到54万人,空军1200架现代化战斗机,海军350艘舰艇,陆战队36个营。以及让现有导弹防御系统相形见绌的“艺术级”反导系统。
美国军火商都在为特朗普的许诺欢欣鼓舞,然而也不乏担心,对于一个商人而言,如何减省成本提高效率几乎已经深入骨髓,他们的“好日子”真的能长久吗
当年罗纳德·里根在竞选期间大肆攻击民主党的国防政策,尤其是把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吹上天,承诺一定要完成这种轰炸机的开发。结果,等他真的入主白宫才知道其实当时已经有个比B-1B昂贵得多的B-2项目正在进行。最后里根也只能硬着头皮兑现承诺,把B-1B给开发了出来,至今这种飞机在美国空军中仍显得有些尴尬。
或许是借鉴了里根的故事,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没有吹嘘某种特定的武器装备,只是承诺要增加军费。谁说政客们学不会新花样?
不过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批评的那些军事项目,例如F-35战斗机等,长远来看就难说会不会遇到冲击了。美国《防务新闻》刊登的文章已经在谈特朗普将硅谷的“低价者得”的规则引入军事项目,甚至直接甩出“固定价格合同”的“大招”的可能性。
军迷们都听说过美国军工产业界“天下苦洛马久矣”的笑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进行“钓鱼工程”方面确实有一套,愣是把F-35项目从最初计划单价4500万美元最终做到F-35A超过1.35亿,F-35B高达2.37亿……中间为了在报表上好看,还搞出了“发动机与机体分开标价”之类的把戏。
F-35A频频起火,最近F-35B也起火了,尽管洛马还对这个项目信心满满,但是这反复的事故问题实在是不太好看
如果特朗普挥舞起“固定价格合同”,那洛马的这一套——其实这已经是美国军工业界的普遍“玩法”——可就要难玩了。
这些都是细节,特朗普这次上台,效仿里根增加国防预算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不论如何,美国的军工产业界已经欢呼雀跃了。
笔者对特朗普未来国防政策的推测是,从美军部署和行动上,进行有限后撤,暂时平息目前与中俄的紧张对峙。同时,向日、韩欧洲等勒索更多“保护费”,代价则是增加对其“自主国防”的支持,但不会让他们染指核武器。同时,美军更多“闭关修炼”,推动美军已经中断相当时期的应对正规战争的准备。
换言之,和历史上美国的几次战略收缩一样,一时的收缩是为了等待将来的进攻。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成不了咄咄逼人的里根,他某种程度上或许更接近于尼克松这样的人物。
结束越战,缓和与苏联关系,首位访华总统,尼克松在就任后真正替美国甩脱了不少包袱,这才有此后里根领导的美国的繁荣,这种“收缩”更像是爆发前的深蹲。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希拉里如果当选,更可能继续在这些“不着调”的地方空耗美国实力,美国将日益衰落。而特朗普,至少现在来看他是想要在国内推行新政,增强美军实力,等待时机。这样的对手显然更危险。
不过当然了,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能否落实,其实还有个很大的问号。
赢得大选只是第一步,想要把竞选口号落实可不是靠支持者举标语就行的
管中窥豹看航展
首先,我还要再澄清一次,尹卓将军在电视里说的“歼-20用的是国发”依然是官方宣传常用的春秋笔法而已。
迄今为止,歼-20实际装机过的,可以和“国发”贴边的,就只有718工程最初原型机使用的经过国内翻修而安装了部分国产关键零件的的AL-31F发动机。
莫斯科航展上俄方展示的Al-31FN发动机
在珠海进行表演的歼-20战斗机用的是俄罗斯“礼炮”工厂生产的AL-31FN第三批次发动机(厂方代号99M2,该机标称推力13.75吨,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数字)。
但航展期间我们获知了新的消息:歼-20批量生产开始后,有可能改用推力13.4吨的涡扇-10B发动机。至于俄罗斯执着推销的117S发动机,由于在T-50和苏-35上表现出来的可靠性问题,中方应该并没有兴趣将其用在歼-20上。
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来打造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俄罗斯再在航展上卖力推销117S也得看客户赏不赏脸了
下一步歼-20可能采用涡扇-10B的具体原因,上周施洋的军评里已经提到过,这里不再赘述。听过这个消息,某些执着于“国发”的读者就别太着急了,你们的期望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成真——虽然不是现在。
本届航展上展示的涡扇-10B发动机,该机采用了FADEC系统
当然,未来不论是AL-31FN第三批次,还是涡扇-10B,都只是过渡性动力。歼-20最终目标还是用涡扇-15发动机。据消息,涡扇-15的最大推力可能不会超过F-22的F119发动机,但其不开加力的军用推力远超过现有的涡扇-10和AL-31系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真正突破。
航空工业是系统工程,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一点,尤其是那些说“发动机才是核心”,把其他技术当做“造个壳子有什么难”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没有基本常识。
歼-20优秀的飞控和气动特性已经奠定了作为优秀五代战斗机的基础,也容留了足够的改进冗余度,执着于一两项分系统而否定了在其他方面中国航空人的巨大进步,未免有些顾此失彼
正是因为航空工业系统工程的特性,在本届航展上,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展品,背后能够透露出一些“小秘密”。
比如,中航工业发动机展厅里的“1600kw涡轴发动机”,其实就是直-20的发动机,可算是直-20在珠海航展上除了模型外首次展示的部分“真家伙”。
16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与美国T700发动机最新改型相当
再比如,航天科技展厅里,“躲”在CH-4无人机下面的无名飞翼无人机模型。很可能就是“彩虹”家族下一代的“旗舰”机型的概念模型。
“彩虹4”机翼下的神秘飞翼
本届航展上,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东西。例如,“云影”无人机,该机在飞行性能上领先于绝大部分目前国际市场上出现的无人机,该机采用的涡喷-11C发动机具备较低的高空耗油率,在14000米高度可以620公里/小时速度飞行6小时,推力是10KN级。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性能。
据介绍,“云影”无人机具备自主攻击能力,必要时它就是一个“超远程超重型巡航导弹”……
但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就会想起该机还有个“兄弟”,就是采用两台5kN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的“风影”。由于采用涡扇发动机,该机的续航时间,尤其是中低空续航时间应该至少不弱于“云影”,航程起码不会低于“云影”3600千米的水平。
在2014年航展上展出的风影无人机模型
对比一下国内外类似发动机,我们就会知道5kN级小涡扇可不简单。
美国隐身巡航导弹AGM-129上所采用的威廉姆斯F112-WR1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就是这个级别。
AGM-129导弹作为一种和F-22一样,领先当时中国俄罗斯同类装备一代的导弹,在2007年被时任美国防部长盖茨给砍掉了……即使美军当时曾计划将库存的460枚该型导弹延寿到2030年。所以,大家不要光为F-22停产感谢盖茨先生,别忘了还有AGM-129呢。
AGM-129导弹重量为1300公斤,射程高达3700千米,飞行速度800公里/小时。该导弹采用了红外和雷达隐身设计,这主要是考虑要突破当时苏联米格-29、米格-31和苏-27这些具备较强下视下射能力战斗机的拦截,在当时的条件下,AGM-86空射巡航导弹已经难以突破这种拦截。
美国AGM-129巡航导弹,该导弹具备高度隐身特性,射程高达3700公里,是很难应付的对手
正是因为盖茨先生当时对中国发展速度的低估,美国至今只能继续使用早在80年代就已经难以突破苏联防空网——更别说今天中国防空系统的AGM-86和BGM-109“战斧”导弹,而原本被解放军视为重要威胁,专门研究过对抗措施的AGM-129导弹在2012年就被全部拆毁了……
与AGM-129这种射程超远的隐身巡航导弹相比,美国后来热衷的较为廉价的AGM-158 JASSM就弱得多了,该导弹采用的是“鱼叉”系列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射程就只有几百公里,B-52要想挂着JASSM来袭击我国本土,就肯定要暴露在我军截击机拦截范围内,都不一定能把导弹发射出来。所以,美国空军现在又想开始研制LRSO,新一代巡航导弹,不过这就好像重新生产F-22一样,先过了国会无尽的扯皮再说吧——不知道川普上台后这个项目是不是能顺利过关。
今天,AGM-129已经死了4年,但解放军已经具备了研制类似AGM-129巡航导弹的条件,真是风水轮流转了。
一方面,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其实“云影”和“风影”无人机完全可以视为是“放大”的“隐身巡航导弹”。
根据这两种无人机表现的性能,我们可以推测, 解放军可能研制一种射程3000多公里,具备强大隐身性能,飞行速度达到高亚音速的巡航导弹。其基本性能可以参考AGM-129。不过考虑到那种导弹是80年代期间开始发展的,几十年的技术进步,解放军新型巡航导弹的制导精度、隐身效能、“智能化”程度,都只可能比AGM-129更先进。
射程3000多公里的隐身巡航导弹意味着什么?
大家在谷歌地图上随意一量就明白了,这个射程足以从福建发射,直接打到关岛,而高度隐身特性意味着较高的突防率。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要用巡航导弹打关岛的话,需要轰-6K、驱逐舰或者093B核潜艇前出到菲律宾以东洋面才行,且不论这肯定会遭到美军的抗击,长剑-10导弹本身在海上飞行时也是较容易被拦截的目标,关岛的几十架F-15可不是假的。这样层层抗击下来,最后的效果就难说了。
当然,解放军版先进巡航导弹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还不可能知道。毕竟我们只是通过发动机、隐身材料和现有导弹的一些信息来“管中窥豹”而已。
在生产车间内组装的长剑-10导弹
俄罗斯Kh-101导弹也采用了隐身设计,重量达到2-2.4吨,射程更是传说高达5000公里,该弹在去年首次在叙利亚进行实战
Kh-101导弹相比早先的Kh-55及其各种改型主要的特点就是发动机不再采用悬吊式设计,因为推力大了,可以采用内埋式设计了,由此全面改善了隐身性能,可见发动机对于巡航导弹设计的重要性
合理的推测包括:在现有“长剑-10”或“东风-10”导弹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类似俄罗斯Kh-55到Kh-101那样。也可能全新研制,那样的导弹可能具备更好的隐身特性,不过可能成本较高。其实如果采用更先进的涡扇发动机(例如北航研制的10Kn级的11F涡扇发动机),甚至可以考虑研制巡航速度超过声速的远程巡航导弹,当然,那样研制的工作量就更大了,价格也更高,当然相应突防效果也会更好。
退一万步说,光是为了实现打关岛的目标的话,我们直接把“云影”无人机改成巡航导弹便是,射程3600公里,弹头重量近1吨……至于飞行高度较高(14000米)的问题,可以通过隐身来弥补——作为巡航导弹的话没有外挂,隐身性当然还能提升。这样一种“超级巡航导弹”……想想也是很带感啊。当然,笔者提醒,这是和某视频里提出的“山猫旅”一样的“脑洞”罢了,万勿当真。要是有媒体转载的时候把标题改为:“‘云影’实为解放军超级巡航导弹”,那可是和笔者无关哦。
其实,上面的“小秘密”还只是珠海航展上琳琅满目的展品中透露的一个小方面,今日中国作为世界级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级创新型国家,能够开发的“秘密武器”还多着呢,我们以后等着瞧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原标题:观察者网一周军情:特朗普能成为里根第二,大搞军备竞赛吗?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荀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灵舰队 mob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