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配网运行电压对10kv配电线损采集装置有何影响

浅谈配电网线损的危害及降损措施
摘要:线损是供电企业的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决定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追求尽可能低的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配电网线损的危害,并提出针对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降损措施。&&&&关键词:配电网;线损危害&&&&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配电网线损的危害&&&&1.1 发热是线损造成的最突出问题
  发热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造成了电能的损失;发热使导体温度升高,促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寿命缩短,绝缘程度降低,出现热击穿,引发配电系统事故,尤其当建筑物内配电线路容量不够时,发热常是造成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1.2 配电系统的线损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配电系统的线损没有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而白白浪费,而且还要通过如通风、冷却等方式对热量进行散发,也需要电能。根据统计数据,一般配电网的线损率在3%上,严重者可达到10%甚至更高。这不仅意味着电能的损失,更表现在一次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
  2 线损分析
  2.1 技术线损
  1、线路损耗。
  电阻值为R的线路在考虑时段内的电能损耗为:
  式中:AP—计算时段内负荷有功,kW;
  A q—计算时段内负荷无功,kvar;
  U w—本段线路的平均运行电压,kV;
  RK 一线损修正系数或负荷曲线系数,南负荷的曲线形状决定。在实际线损分析中,可以将线路分为若干类,按类对典型线路进行实测。
  2、并联电容器电能损耗。
  并联电容器本身的电能损耗可按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tg来计算。
  考虑电压影响时,电容器的补偿容量Qc为Qc=n ×QN ×V2 /V2 N式中:V、V N一分别为实际运行电压和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N一电容器组数;QN 一电容器单组容量,kvar。
  3、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附近运行时,铁损可简化为:
  △A0=△POT
  式中:△PO变压器额定空载损耗功率,kW;T计算时段。计及低压侧的并联电容器和SVC后,变压器的铜损为:△AK =△PK[(p2+(Q—Q C-Q。)2 )/S2x]×T
  式中:△PK— 变压器额定短路损耗,kW;
  SN—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P— 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负荷,kW;
  Q— 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负荷,kvar;
  QC,Q。— 分别为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和SVC无功补偿量,kvar。
  变压器总的电能损耗为: △An =△A。+△AK
  2.2 管理线损
  1、有意损失。
  抄表员在营业管理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少计电量造成的损失为有意损失,有意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人情电。抄表人员对亲戚、朋友或熟人有意少计电量数。关系电。抄表人员对自己有利益关系的用户有意少计电量数,搞等价交换及采用其他类似手段导致电能损失。权势电。抄表人员对有权有势的用户不敢秉公办事,计多计少不能自主。
  2、无意损失。
  由于抄表员的技术及业务水平因素,工作中失误或疏漏而造成的电能损失为无意损失,无意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偷电。由偷电行为造成的电量损失。
  错计。抄表人员抄错读数、错标倍率、标错小数点等造成的电量损失。
  漏计。抄表人员漏抄电表、漏乘倍率、漏算变损等造成的损失。
  3降损措施
  3.1 降低技术损耗措施
  1、优化网络结构。配电网的布局应根据供电范围优化确定,特别是城市配电网,结构、布局更应优化、合理配置,在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情况下,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尽量缩短供电线路距离。推广应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根据负荷情况适当提高运行电压。线损与电压变化的关系为:△P% =[1—1(1+a/100)2]×100式中:a为电压提高的百分数。当a提高时可以降低损耗,根据线路输送容量、输送距离和电网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升压改造,对大用户应尽量采用高电压供电,不仅有利于降损,还可以提高输送能力和扩大供电半径。
  2、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要进行全面规划、合
  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原则上根据电压等级按负荷分区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并根据负荷需要自动投切,减少无功潮流。在夏季高峰用电期间,几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因功率因数和电压高低的影响,线损往往达到4% — 5% ,因此,要对需求侧进行电压质量和末端无功就地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失。由此可知,功率因数南0.75提高到0.9时,可变损耗降低30.56% ,如果原线路线损率为10% ,可以降低线损3.06%(10% × 30.56% =3.06%),降损效果非常明显。
  3、降低计量损失。选用电能表时,应根据估算的负荷选用标定电流,如果电能表不经互感器接入电路,应使负荷电流大于电能表电流误差下限,小于电能表电流误差上限;如果电能表经互感器接人电路,还应满足互感器的选用原则;为提高计量的准确度,对于一般居民和低压用户,应优先采用宽幅度电能表。认真安装、检修和校验计量装置,尽量避免工作失误和疏漏。搞好定期巡检和定期校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校验调整电能表时,应满足公平计费的需要,在规程允许范同内尽量减小误差。设计和安装时应尽量减小二次线路阻抗。互感器二次线圈的接线采用不小于2.5mm 的硬铜导线,线路应尽量短,并与其他回路分开,使计量二次回路相对独立,电流回路不要与保护回路串联,电压回路单独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或电压母线引线。每月抄表时计入电能表损耗电量数。
  4、降低导线的电流密度。加大干线和主分支线截面,使线路长时间
  按经济电流密度运行,高峰负荷时按导线的安全电流控制。提高负荷率,消峰填谷,使日负荷曲线尽量均衡平坦。
  5、选用低电阻率的导线。综合分析考虑投资和线损,除高 架空线
  通常采用钢心铝绞线外,低压线路和高压线路最好采用铜线,减少电能损耗。
  6、缩短送电距离。综合考虑投资和线损,10kV线路控制在2km以
  内,0.4kV线路宜控制在250m以内,尽可能采用三相平衡送电对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变压器出口处不平衡度应≤10% ,干线和主分支线首端的不平衡度应≤20%。
  7、配变损失。配电变压器的空载铁损和负载铜损称为配变损失。降低配变损失的方法如下:提高功率因数,这不仅对降损有利,并可提高变压器出力。更换变压器,将高效能变压器更换为新型节能型变压器。
  3.2 降低管理损耗的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抄表人员的思想水平。
  2、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的技术水平。
  3、加强防范措施,如采用防偷电技术措施,定期组织用电普查和经
  常进行非定期突击检查,对抄表人员的管辖范围实行轮换制等。
  4、同定抄表日期,认真做好抄表工作,保证实抄率达99% 以上,严格执行审核制度。有条件可采用抄表器抄表,实行微机管理。
  5、依法管理,严肃处理偷电行为、倚仗权势用电行为和抄表人员徇私舞弊行为。
  结束语
  降损节电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既要从微观抓好各个环节具体的降损措施,又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上到下建立起有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线损管理队伍,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及时制定降损措施实施计划;搞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推广理论线损在线测量,及时掌握网损分布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网损率计划指标,实行逐级承包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搞好电网规划设计和电网改造工作,使网络布局趋于合理,运行处于经济状态;加强计量管理,落实有关规程。虽然降低损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不应盲目模仿,而应按照具体要求来采取不同的降损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志刚;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
转载请注明来源。
09:48:14 15:05:52 13:22:34 13:22:33 12:58:34 12:58:59 12:50:03 12:49:45 12:41:05 12:40:58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站已被大量用户举报,存在代办假信用卡的嫌疑,可能会骗取您的手续费或窃取您的个人信息,建议您谨慎访问。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配网线损构成、影响及对策分析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配网线损构成、影响及对策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02: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配网线损构成、影响及对策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桥梁工程专业工程师,硕士学历,擅长桥梁设计,结构有限元分析,岩土分析计算。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降低配网线损的措施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浅谈降低配网线损的措施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2:01: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5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降低配网线损的措施
官方公共微信浅析电力网线损
一、引言   线损是电网在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各设备元件和线路所产生的电能损失,
它包括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它损失。
  固定损失是指电网中的设备或线路的电能损失不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它与外加电压、设备
容量和产品质量有关。如电网中的变压器铁损,电缆和电容的介质损失,其它各种电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线圈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等。影响固定损失最大的因素是变压器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即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简称铁损。
  可变损失是指电网中的设备和线路的电能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如变压器的铜损、其它设备线圈的铜损和输配电线路的可变损失。影响可变损失最大的因素是流经线路和设备线圈中的电流,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其它损失是指在供用电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
  二、运行措施   运行措施是指通过运行手段来控制整个电网的损失,主要手段有:
  (一)电网运行时,环网供电的情况往往是有的,环网供电线路可根据潮流分布原则,找到一个经济功率分点,将功率分点打开,这是很经济的。有时可以调整变电站的变压器闭环运行,强行分配负荷,以达到最经济运行。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根据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确定最经济的运行台数;
  (二)充分发挥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作用,使母线电压保持在额定值范围内:
  (三)合理调整负荷,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负荷率;
  (四)合理分布电容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
  (五)监视系统的无功电流,及时起、停无功补偿设备,力求做到全网平衡、就地平衡;
  (六)由于10kV配网负荷相对比较稳定,可以通过加大导线截面,缩短供电半径,在配网中合理增加无功补偿设备,平衡配网中的三相负荷,加强统一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开展带电作业,减少线路停运次数,保持配电系统的电压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
  三、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网损耗
  采用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一般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人工补偿,包括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采用低压电容器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或者对电气设备个别进行补偿,可以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电网损耗,补偿效果较高压侧补偿好。高压集中补偿主要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者是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配置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首先,应确立合适的无功补偿容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例如,可采用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优化电能质量。
  四、合理配置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的配置是电网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配置变压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不要因容量的不合理而加大电能的无功损耗。变压器容量越大,它空载需要的无功功率越大,经验表明,变压器容量在负荷的65%,~75%时效率最高。因此,对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应更换为小容量变压器;对长期处于满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要及时调整负荷或更换较大容量的变压器;对于空载或轻载变压器应及时停运。合理的合并轻载变压器,例如,对农业排灌用变压器,可考虑限时停轻载、空载,晚上没有用户时停,早晨有用户再送,这样可降低不必要的空载损耗;变压器各相间负荷严重不平衡时,要及时调整,尽量使各相负荷趋近平衡。[
五、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最优运行方式的选择
  电力部门可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网损在线检测系统、负荷监控系统等完善线损管理手段。如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潮流计算、潮流分析工作。重大方式变化时,及时进行潮流计算,选择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出各变电所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使各变电所主变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
  六、做好电网及设备的经济运行
  (一)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大家知道,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线损。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降低线损.但是也只能在额定电压的上限范围内适当提高。
  (二)优化运行方式。应根据科学的理论计算决定电网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个点开环是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优化主变运行。使变电所主变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降低损耗。
  (三)均衡三相负荷。应使配电变压器低压测电流的不平衡度小于10%。因为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损耗要增加,同时还造成变压器的不安全运行。
  (四)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搞好设备的维护管理,降低电能泄漏。
  七、加大电网设备技术改造力度
  (一)结合不同电网的实际情况,采取电网升压改造、简化变电电压等级、增加并列线路运行(DN装复导线或架设第2回线路)、更换细截面导线、环网开网运行、增设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低耗能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等措施,降低电网电能损耗。
  (二)延伸高压供电至负荷中心,增大导线截面,缩短配网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换和淘汰高损配电变压器,逐批更换老化的进户线,降低配电网损耗。
  (三)进一步加大电能计量装置改造力度,降低计量装置损耗,提高计量装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八、总结
  总之,降低电能损耗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经济性。尤其是在“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提高能源效率,强化公众节能意识,建设节能型社会,这对节能降耗工作将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涛,张坚敏,李小平. 计划线损率的计算及其评价[J]. 电网技术 , 2003,(07) .
  [2] 赵继红. 电力系统10kV配网中的线损管理[J]. 农村电气化 , 1999,(11) .
  [3] 郭鹏. 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思考[J]. 农村电气化 , 2003,(02) .
  [4] 何健,丁侣娜. 可视化配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开发应用[J]. 浙江电力 , 2002,(03) .
  [5] 张伏生,李燕雷,汪鸿.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2002,(04) .
  [6] 陈海涵,程启诚. 等值电阻法计算配电网损耗的理论和实践[J]. 广东电力 , 2004,(03)
来源:中国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kv配电线损采集装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