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机身最适合玩M42尼康镜头转接佳能机身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给m42镜头或PK镜头配一个最便宜的数码机身
562浏览 / 14回复
大家好,用了kx之后更换了几个,于是有了好几个m42口的和pk口的镜头。今天突然想,与其放在那里,还不如找个机身再凑一个相机给我爸用。大家能否推荐一个便宜好用的数码机身。我对机身没什么要求。只要A档能用,像素越大越好。随手发几张m42镜头拍的测试照片。
器材:&[]&&镜头:Unknown (512)时间: 18:52:27&&快门:1/25&&光圈:F/1.4&&焦距:135毫米&&感光度:400&&
器材:&[]&&镜头:Unknown (512)时间: 10:54:07&&快门:1/6000&&光圈:F/1.4&&焦距:50毫米&&感光度:400&&
器材:&[]&&镜头:Unknown (512)时间: 20:48:49&&快门:1/60&&光圈:F/1.4&&焦距:50毫米&&感光度:800&&
上k5,将KX给你老爸用
对 第4楼 粤G0759 说:=========================觉得好机身没用,自己测光锁定,而且只用a档和m档
对 第1楼 infantawake 说:=========================居然有这样翻译的狗不理啤酒,无语!到底是外国的还是天津的啊?能让人这样翻译的?我承认,我孤陋寡闻,呵呵
可以考虑K100D或K100Ds,都是老机,二手的不超1k8。
或者K200D,增加了测光绿键方便使手动头
对 第4楼 粤G0759 说:=========================K5比kx好在哪里,就多了那么多钱?我怎么觉得我对机身功能的需求,除了像素数高点(也不是特别必要)也没什么需求呢?
我们的口号是:不能把钱浪费在鸡身上。
K5的话就是造工更好,明亮的五棱镜,还有肩屏。双拨轮的话因为你用手动所以其实没什么用。
对成像有帮助的是1600万像素,以及堪称iso3200可用的高感控噪能力。
2P的是凤凰头?
对 第10楼 泥腿子 说:=========================太苦马
对 第11楼 infantawake 说:=========================太苦马这么清淡的颜色啊?
不是说太苦马德味很重吗
对 第12楼 泥腿子 说:=========================清单好还是不好啊,呵呵。
可能是因为叶子上有高光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M42 镜头我是索尼单反相机(APS-C机身)的用户.也想玩玩M42手动头,我想拍摄人像为主,请问有什么好推荐?另外转换口有好推荐吗?
浮生若梦°髮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转接环就买电子接环即可 可以有电子合焦提示(即对焦成功有BB声 很精确)可以M或者光圈优先(光圈优先必须控制曝光补偿)人像选择 东德蔡司 pancolar 50 1.8就很好 阴天的蓝色暗调非常好不过此头现在较贵 1000左右了还有潘泰康的50 1.8 只要400左右.这个头是阳光头在光比极大的情况下 都能同时拿下高光和暗部不过全开较软其他还有个推荐就是荷里奥斯58 F2此头仿制蔡司58 F2(蔡司价格1300)而俄制荷里奥斯只要200多 就有80%蔡司的真传焦外呈现旋涡状 非常有特色还想了解更多可以留言问我..我玩过很多很多老头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主题:我所用过或拥有过的一些M42镜头,供M42如们参考
&[ 主题管理员: fox_moudle ]
&浏览:302554&& 回帖:1451 &&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你是原来的pklx吧,S-M-C Takumar 105/2.8可能坛子里只有你手上有这支头了,记得好像当时你是从ebay上联同另外两只头连镜筒一起拍下来的。干吗不弄只smc takumar 85/1.8玩玩
The best lens for potraiture on the spotmatic is firstly, the SMC Takumar 85/1.8 , followed by the Zeiss Jena Pancolar 80/1.8,and then the Super-Takumar 85/1.9[fox_moudle 编辑于
泡网分: 33.513
精华: 2帖子: 762
注册: 2002年01月
请教各位M42大侠,看到一架SP机身,约九成新,测光不中用了,机身估计拆开过修哪儿(从底盖上几个全新的螺丝得出的结论〕,连一个SMC土库马F1。4镜头,要新币210(合人民币1000〕左右,这些天深受M42坛的毒帖影响,好想上,请各位出出主意,测光能修吗?谢谢&&这帖昨天贴到“M42罗口机身选择”上没回音,急知,盼复。
泡网分: 29.772
帖子: 1070
注册: 2003年05月
fox_moudle:Takumar=pklx。85/1.8也是很好的,但是很难找,而且Ebay上的价钱太高了,所以我就只好选择105/2.8。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davidmaomao
SMC土库马F1。4镜头成色好的大约650~800左右,1000减去这个数,机身也就350左右,大概就这样子吧,价格不算很贵。不过新加坡的市场价格我可是不太清楚的,仅供参考。机身如果测光不能用了的话,用起来是很不爽的,当然啦,眼力好的话例外,不然还是花多点钱上TM吧。另外,选那SMC土库马F1。4镜头才是关键(该头是有辐射的),要把透过镜头看白纸,如果只有偏黄的话,证明里面的化学元素已衰减,释放出的物质污染了镜片。不过,即使偏黄但成色很好的话,还是值得拿下,因为偏黄的问题可解决的。
PS:你是新加坡人吗?我老爸是大马华侨,有很多亲戚都在新加坡,说不定我和你还有点关系
泡网分: 33.513
精华: 2帖子: 762
注册: 2002年01月
fox_moudle大侠:玩M42的镜头连有没有辐射衰减都研究到家了,真是佩服,我满喜欢各家的手动,这SP机我注意很久了,另外一家有台SP2(本地好象市面上没见过测光还完好的SP,店家说测光元件也没有了〕,也是测光不行了,还要新币200呐,SP机身结实,镜头手感是手动里最好的,我可是打工的工薪阶层,摄影谈不上,算是发烧个器材吧,我是地道的西安人,下次你有机会来新一游可联系。再次谢谢
注册: 2004年01月
该头是有辐射的),要把透过镜头看白纸,如果只有偏黄的话,证明里面的化学元素已衰减,释放出的物质污染了镜片。
===================================================
楼主,不要以讹传讹了!
在你那些非常业余的评测条件下得到的认识,
还是不要拿到论坛上来,给一些初哥.
让他们得到一些错误的,片面的认识.
并把这些错误永远的留在论坛中.
下结论之前,是要要大量试验数据支持的.
你就那么业余的一拍,就敢下结论?就敢贴上来?
引用国外网站的一些人的论述,也不说明什么.
因为那也是个人网站.
镜头评测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当.
先不说专业仪器.先把光源统一注意要室内.把胶片统一批次.
统一冲印扫描'''''
先作到这些再说什么偏色啊,分辨率啊,等等等等.
严谨一点,好吗?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03年04月
绝对的好文。
问个问题:
我也有S-M-C TAKUMAR 55/1.8和SP,当然,我的SP尽管成色很好,测光却也没能逃过厄运
fox兄一定也注意到了:这个镜头是一支自动光圈镜头,但是当镜头从机身上取下来之后,manual和auto切换拨片如果在auto状态度话,就再也拨不动了,也就是说,无法从auto切换到manual,只有当镜头重新装到机身上去(当然,可以是SP,也可以加接圈接到K口、EOS的EF口上)就立刻能够自由切换了。另外,如果是从manual向auto切换,则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没有问题。我不知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仔细看了镜头接口附近,除了一个光圈收缩顶针和光圈耦合杆之外没别的东西啊,而我人工顶住光圈顶针的时候,仍然没用,非得装到机身上去才行。不解,求教。
泡网分: 62.954
精华: 3帖子: 6908
注册: 2003年06月
镜头尾部有个比收缩光圈顶针更小的细针,顶住它就行了。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五贝勒大人:
该头是有辐射的),要把透过镜头看白纸,如果只有偏黄的话,证明里面的化学元素已衰减,释放出的物质污染了镜片。
楼主,不要以讹传讹了!
这只是小人的错误认识和个人意见而已,既没企图误导别人也没希望别人相信,真正的成因小人还愿听大人的高见!!!!!
在你那些非常业余的评测条件下得到的认识,
还是不要拿到论坛上来,给一些初哥.
让他们得到一些错误的,片面的认识.
并把这些错误永远的留在论坛中.
非常欢迎和期待你拿出专业的测评贴到这里或另外开贴,把初哥们的错误认识给纠正过来。
下结论之前,是要要大量试验数据支持的.
你就那么业余的一拍,就敢下结论?就敢贴上来?
坛子是个自由交流的场所,没什么是我不敢的;同样还是非常欢迎和期待你拿出专业的照片贴到这里或另外开贴,作出最正确的结论。
引用国外网站的一些人的论述,也不说明什么.
因为那也是个人网站.
那说明国外真的有很多的无辜百姓都像我一样被这些错误所蒙骗了,还是请大人建一个最最专业的网站来唤醒我等愚蠢的臣民。
问题就像exel说的那样,用手指小心地把那细小的顶针按下去的同时,再拨动A/M就行了。
[fox_moudle 编辑于
泡网分: 25.859
注册: 2003年07月
支持狐狸的说法,本来论坛就是畅所欲言的地方,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就行了,别人相信还是不信是他自己的事。没必要什么都讲专业。再说了,五贝勒也没说出什么专业结果嘛!
还有,砸砖是可以的,但没必要躲着藏着。我就不信象五贝勒这样的专业人士,才在论坛上发过那么寥寥两贴!马甲谁都有,就看怎么用。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03年04月
谢谢exel和fox。
我昨晚关机之后、睡觉之前有把玩了一会那支镜头,已经发现二位所说的那个小东西了。确实很小,还真不容易发现。
老兄好精神啊——早晨7点钟就上坛子啦!我那时还在做梦呢。佩服得紧哪!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03年04月
再问fox和exel兄一个问题:
我的SMC-M 50/1.4对着光看发现内镜片上有很多小灰尘,分布得比较均匀,但看不出到
底在哪一片上。我不知这会不会影响成像(包括色彩和反差)。我怕拆洗的时候会损伤
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到底该不该对其进行拆洗?!
泣血求教!!:(
泡网分: 62.954
精华: 3帖子: 6908
注册: 2003年06月
如果是小灰尘就别管它了,不影响成像。若是霉就一定要及时擦,否则会越长越多。
泡网分: 62.954
精华: 3帖子: 6908
注册: 2003年06月
到我的M42论坛看看我是不是拣到宝了!
泡网分: 33.513
精华: 2帖子: 762
注册: 2002年01月
呦呵!挺激烈呀,论坛就是这样,尤其是各位玩M42的主儿,特别是土库马的玩主,我估计都是有严重手动情节的铁杆复古派,对M42情有独衷,连大名顶顶的尼康手动都看不上的(我的尼康也只剩下FM2和55mmf3.5marco了,另有OM1和MX),土库马的镜头手动感觉是最好的手动感觉了,所以我们才中毒这么深,SP的机身是那么的经典,土库马+SP是玩手动机头的感觉中最独特的,我特别欣赏土库马镜头的金属调环上车出来的直线花纹和转动时的感觉(莱卡和康泰的还没转过),喜欢SP突出的尖顶,捏在手里就象一块名砚,那感觉是我玩的这几台手动机器中最好的(不包括上弦和快门)。
顺告FOX-M大侠,那台SP+土库马50F1。4最后决定没要,原因是:1镜头对这光源看有一小部分有点象哈汽的雾,用罐气没吹掉;2机身测光坏的,没法修;3镜头的前圈上印的是: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而不是SMC&&Takumar(金属圈) ,这两种是有区别的对吗?4导片轨道上有些锈斑,不爽,既然这麽喜欢希望下次遇到品相再好点的,最好黑机身的;再次致谢,愿各位M42用家各纾己见,玩得高兴。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davidmaomao
镜头的前圈上印的是: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而不是SMC Takumar(金属圈)对这点有点奇怪,难道你看到的是这样的家伙:
如果是的话,就应该把它拿下。
一般来说Super-Multi-Coated Takumar是金属圈的,而SMC Takumar是像焦圈的。上图出现的那种是比较少见的,具体见exel DX
17:49的回帖:
泡网分: 33.513
精华: 2帖子: 762
注册: 2002年01月
fox-m大侠:我见到的这只镜头的调焦环是土库马镜头常见的那种金属直线细条纹,不是象你的图上这样方块小点的图案(你的有点象尼康手动),上面镜头圈上印的字到是: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号码也是6开头的,很蹊跷吗?看以前的帖子:55f2&55f1.8&50f1.4排列,小光圈的好过大光圈,另外,我比较常用135左右的,等着找找你们推荐的135f2.5呐,顺问你在哪里?谢谢。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金属直线细条纹
那就是正常的金属滚花对焦环,图上那种是橡皮的,后期的太苦玛。我在广州
泡网分: 33.513
精华: 2帖子: 762
注册: 2002年01月
fox:就跟你发的帖子:“两种不同版本的28mm/3.5”里的照片上的土库马那种镜头类型一样的,我比较喜欢金属的调焦环这种,橡胶的我还没见到过,土库马最让我遗憾的是不能配FM2,SP又没有测光完好的,论眼力可没有十足的把握,好在我有MX等。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davidmaomao
上TM吧,绝对好使
泡网分: 46.978
帖子: 3497
注册: 2003年09月
我是VOIGTLANDER VSL1加五个头,VSL1的测光已加改造。
其中COLOR-ULTOR 50/1。8的表现:
[ 20:21 补充如下]
fuji supera 100
认证商业用户
泡网分: 53.45
精华: 12帖子: 5223
注册: 2001年12月
你有VOIGTLANDER的哪五个头?听起来很诱人哦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03年04月
这是我的TAKUMAR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03年04月
旋转一下。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03年04月
特别喜欢它的层次感。还有色彩还原——尤其是对嫩绿青草的那种绿色的还原。手
头老的AGFA SNAPSCAN 310平板扫描仪扫出的效果与原片比在层次上损失太大,打算买了
新底扫之后再上图。免得折了我的好镜头。我有2张片子,是用这支镜头逆光拍的。等我上图之后保证诸位DX没见过这支头所表现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层次感——包括拥有这支头的DX们!先预放一把毒再说
泡网分: 46.978
帖子: 3497
注册: 2003年09月
其它:HANIMEX 35/2。8
泡网分: 46.978
帖子: 3497
注册: 2003年09月
TOKINA 90-230/4.5 62口
230端点 FUJI SUPERA 100
泡网分: 46.978
帖子: 3497
注册: 2003年09月
还有东蔡50/1。8,少用。
VIVITAR 28/2,刚进。
[ 21:00 补充如下]
以下均为尼康4000 底扫
泡网分: 46.978
帖子: 3497
注册: 2003年09月
泡网分: 46.978
帖子: 3497
注册: 2003年09月
35/2.8&&at f/8 fuji supera 100 scaner acer 1240ut
[tyr 编辑于
&版权所有:&&&&【问答9】手动镜头使用什么相机系统最好?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相机,并且很喜欢这个系统,那么这篇文章你就不必看了。如果你现在开始对手动镜头感兴趣了,并且正准备入手一个相机的话,或者,您对您目前的摄影器材并不很满意,准备换门的话,那么本文可以聊作参考,当然,这些全是个人见解,本来也没有把各个系统的相机全玩遍,只能说出就使用的相机来大体评价。
既然想玩手动镜头了,并且是可换镜头的相机,就得考虑单反或微单系统,莱卡旁轴虽然也可以换镜头,但那是贵族玩的东西,我们一般没有能力接触到,在些不谈。
从单反上看,我们知道有EF系统,有AI系统,有PK系统,有MA系统,而微单的典型则是NEX系统与3/4系统。不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说说看。
当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得从成像的画质,易用性,性价比多个方面来讨论。
1.Nikon系统
其实尼康的现代卡口是从最早的F卡口开始的,后来出现了AI卡口,再下来是AI-S,一直到现代的AF,很多人改口时笼统地称尼康为AI口,其实不算正确,因为改装后的镜头其实实现不了最大光圈取景测光,是收光圈的工作方式,因此只能算作是F卡口。
从成像上说,尼康不容怀疑,可以说是各家系统中最有优势的了,德头的特征是什么,很锐,但不是最锐。如果应用到尼康系统中,则能保证其成像的清晰度,我们评判一只镜头成像怎么样,总会把成像的锐度放到第一位的,如果一只镜头色彩很好,层次很丰富,但就是没有锐度,这样的镜头我们毕竟还是很失望的,虽然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并不是一定要放大到多少倍以后印放成照片,但有时我们也这样干,毕竟有很多照片我们还是要扩放成照片来欣赏的,就算是真的没有制作成照片,但这个心人人都有,是不是?所以仅在网络上传播我们是不甘心的。因此清晰度问题肯定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所以选尼康心里就感觉踏实。尼康的镜头个个都锐,但尼康有时用其高反差掩盖了其清晰度,让人会误以为真的很清晰,反差大的照片总会带给人一种坚实感,干脆感,因此常常把我们的眼睛蒙蔽了,让人们以为其清晰度很高,当然尼康在这一点上做得确实不错,这个还是不用怀疑的。但在优秀的德国镜头面前,尼康还只是小弟弟。但尼康为了保证其镜头的成像而提供的机身是很让人满意的,成像确实是一点都不含糊。
色彩不是尼康的长项,但尼康近年来改进特别大,尤其自从尼康D200以后,色彩观念都变化了,有时挺艳丽的,并且不乏浑厚,但尼康的色彩有点生硬,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点不是很协调,有时感觉色彩有些假,尤其绿色,绿得有点过,有点抢眼了。而如果在尼康机身上安装了德头以后,则德头色彩的绵密正好补正了尼康的这个问题,即有尼康的爽洁,还有德头的细密,油润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尼康值得一提的还有其对焦与曝光。尼康的对焦相当准确,在所有系统的相机中第一。只要合焦指示显示出来了,则拍出来的照片一定是清晰的,这一点尼康做得特别特别地好,这也是使用尼康系统的朋友们自豪的事儿。在尼康系统中,极少出现跑焦的事儿(当然哪个系统都不能保证永远没有这事儿,只是尼康中非常少),再就是尼康的测光,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尼康D200,D300,D700,D800,D600,D2或D3系统的话,完全可以使用相机的A档,只要把手动头光圈设定好,把测光方式设定为中央重点,则拍出来的照片95%是准确的,不过曝也不欠曝,如果一旦过一点或欠一点的话,后期通过软件也能轻松纠正过来。
尼康的RAW格式的软件是NX2,是收费软件,目前是数码相机中功能最为强大的,所有照片中的问题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虽然是收费软件,但我们总能找到被破解的软件来使用,用着还是很开心的。
但尼康的缺点也挺多的。
第一是手动镜头几乎想使用到尼康上几乎全得经过改装,只有DKL系列的镜头可以通过接环来使用,只有莱卡R系列镜头可以通过不是很完美的无损接环来使用,剩下的就只有眼泪汪汪地走改口这条路了,心疼好不容易淘得的一只成色不错的老镜头,改了心疼,不改头疼。改了一只艺术品般的老镜头就消失了,不改永远无法使用,让尼康用户很是纠结。但走上了尼康这条路,坐上了尼康这条船,我们只好认命。
第二是尼康的中级与入门级单反不能测光,比如D80,D90,D60,凡是D+两位数字与D+四位数字的都得根据经验来曝光,当然对于经验很足的摄影师来说这不是问题,如果另备一个测光表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对于新新人类,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摸索。
尼康的准专业与专业相机为使用手动镜头进行了设计,比如相机卡口处设有一个光圈耦合杆,如果我们使用早期的AI或AI-S口镜头的话,转动光圈环,机顶屏是会显示光圈级数的,如果我们进入到菜单中,还允许我们设定非CPU镜头的焦距值与最大光圈值,这样,照片的EXIF信息中就会准确记录下来拍摄时使用的镜头型号,使用的光圈值也会被记录,对于将来我们回忆当初拍摄时的参数是很有意义的。但因为改装的镜头是原始的F口,其光圈值是不能准确显示的,我们可以设定镜头的焦距,也可以设定最大光圈,但由于改装镜头没有凸块与光圈耦合杆配合,因此拍照时使用的光圈值是不被记录的,只能记下一个最大光圈值。当然一切都不去设定也没有关系,并不会影响到相机的准确测光与曝光。
2.Canon系统
数码的佳能相机全采用的是EF卡口,是一种没有机身电机也不能进行镜头光圈调节的摄影器材。这是佳能的先进的地方,同时也是为我们使用手动头不方便的方。
佳能的最大优点在于色彩,在于层次。
佳能有着别的系统无可替代的色彩优势,自然柔和还不乏艳丽,尤其人像的肤色还原特别好看,在真实的基础上美化,佳能用户因此相当喜欢这种色彩带给自己的愉悦。德头色彩本来就非常好,佳能上依然可以得到体现,优点会更加突出。再有一个突出特点是佳能的层次表现几乎无可挑剔,层次细腻,过渡相当自然,在色彩协调性上远胜尼康。尤其佳能的5D系统有着非常高的性价比,价格适中,表现却是顶级,5D一直是佳能的主打系列。
佳能使用手动镜头的最大优势还在于,几乎各种卡口通吃,这在单反中几乎是王者,绝大多数镜头都可以通过转接环来使用,不破坏原镜头,拿来就用,这真是幸福的事儿。再就是佳能的任何一部相机都可以使用A模式拍照,不必自己去估计曝光。
但佳能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常听人们说,佳能出片肉,但据我实践分析,我感觉佳能的清晰度并不差,如果我们使用佳能原厂的L头的话,其锐度是相当不错的。但佳能有错,错在其对焦系统上。
佳能的跑焦一直是佳能永远的痛,成像肉几乎全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佳能就连自己原厂的镜头都会出现跑焦,而使用手动头更会让人痛苦不堪。首先,佳能不支持合焦指示,如果想知道对焦是不是正确了,则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加装裂像屏,一个是在改装的手动镜头后加一块合焦芯片。加裂像屏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加芯片的话,必须每只手动头上都得粘帖,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这两个办法也没有彻底解决其跑焦的问题,我有一部佳能20D,当然是很老的机型了,早就安装了裂像屏,但使用的结果常常是:某只镜头是很准确的,换了另一只镜头我发现裂像的结果却错误,拍出来的照片还是不在焦点上,百思而不得其解,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至于说到佳能的芯片,全是山寨制作的,这些芯片可以明确地说,没有哪个是指示完全准确的,就算是带有跑焦矫正功能的六代七代芯片,也近乎扯淡。曾有一个朋友原来使用尼康相机,改装了一大套尼康口的手动镜头,现在换了佳能的顶经大马三了,但他发现,用AI-EF的接环使用这些镜头时让他非常失望,很多是跑焦的,他也曾怀疑是不是接环的精度不好,但偶尔有一只镜头则合焦又是准确的,让他很痛苦。从这一点上说,其实佳能反而最不适合来玩手动镜头。
佳能全幅中的5D系列物美价廉,但有一个问题让影友们非常痛心,就是打板,几乎成了“打板王”,后镜组稍长出一些,就会打板,当然办法是有的,现在网上有人专门来磨佳能5D系列的反光板了,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价格不菲。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佳能系统虽然支持测光,支持A模式,但别的我不敢说,在20D上,曝光全都不正确,往往过曝很多。
佳能出片以后,在网上发表,经常要通过软件来做后期锐化,尼康则几乎不用。
3.Sony系统
索尼是摄影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在小DC上做了不少开发,而且早早就有了全幅机A900问世。其单反机一般都很便宜。
索尼的最大优点是全幅使用各类手动头几乎不存在打板的问题,并且有很多M42老镜头都可以通过转接环来转接使用,相当的方便。不打板,这一点很关键,尼康全幅也达不到。
索尼的相机也没有合焦指示,但加装了裂像以后,指示却非常准确,安装的芯片指示也非常准确,所以其成像的锐度非常高。在一般情况下,色彩也还不错。尤其看到A900的人像样张肤色独到而漂亮。
但索尼的问题也很多。
机身的设计还不是很人性,使用起来有时感觉很不方便,一些快捷键并不实用,而经常用到的一些功能却又没有快捷键,说明索尼在机身的设计上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索尼最不让我看好的是其色彩,手上有一台A350相机,价格很便宜,加工也讲究,使用也还顺手,但色彩灰暗,尤其偏了一种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的绿调,拍人像时出现“死尸色”,把MM拍得像从土里刚挖出来的色彩,哪个看了也不会满意。
索尼A350的第二个问题是动态范围太小,并非秋天,而是一个普通的春天,空气的透度并不是很高,但暗调还没有表现出现,高光的层次全失去了,人脸上大面积出现死白。
索尼的第三个问题是高感效果太差了,这个不用我多说了。
但,索尼的测光是很准确的,其对焦的精度与测光的准确度强于佳能。能近于尼康。
4.Pentax系统
最让影友们看好的相机就是宾得。尤其近年的宾得K5相机。
宾得为手动镜头的使用设计费尽了苦心。
先说其用料与功能。
K5采用了合金材料,耐用性很高,价格却很便宜,5000元左右,不是这个价位能购到的单反。
机身有防抖设计,对于使用手动中长焦很实用。
手动镜头安装上去以后,相机背景屏直接询问焦距,转动拨轮就可以完成焦距的设定,这一点完全是为手动头设计的。
陷阱对焦对于使用手动头与抢拍运动的物体很实用,只要进入到焦点合焦以后,相机快门自动释放,为手持拍摄微距创造了便利,因为手持微距摄影时,稍一抖动出片就糊,有时不是因为抖动而变糊的,因为快递速度足够高,但出片也是糊的,就是因为我们身体出现了前后摇动,导致焦点跑了,如果使用陷阱对焦,则一旦合焦,快门立即自动释放,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了。
宾得最理想的一点就是,一切宾得相机全支持合焦指示,一切宾得相机全支持测光,支持A档拍照。这一点太让人高兴了。
但却有不高兴的事儿了,就是宾德的合焦指示不是很准确,也存在着佳能的跑焦问题,但跑焦的几率比佳能要低一些,成功的照片还是很多的。我通过安装裂像屏得知,宾得的合焦指示与裂像合焦不一致,我的很多手动镜头看裂像是清晰点,但合焦指示却没有。但换成原厂套头以后,则裂像又不准确,合焦指示又正确了,什么原因不明。
锐度上,如果合焦准确的话,其不会输给尼康。色彩上,宾得几乎是色彩最为艳丽的摄影系统,尤其K5,比照老机型有很大的改变。但说心里话,我还是喜欢宾得的K10D的色彩,更沉厚,看着舒服,德头的油润表现得最充分,只是机型太老了,机械上也存在着很多其它问题。
宾德可以使用M42老镜头,采用的是那种无法兰的接环,虽然可以转接成功,但那个接环使用起来实在费力,卸下时需要专门的工具,并且还常常卡死在相机卡口上,我曾替别人暴力卸下过三个这种接环,其中有一种就是某论坛上价格不菲的“X”环(为了不对他人声誉造成影响,我不便说出此环名称,大家猜着读吧)。所以宾得其实也得走改口之路。
5.Sigma系统
适马是摄影界的另类,主要是生产镜头,同时也生产机身,并且其SD9开始,使用3CCD,在数码相机色彩采样上使用了胶片的原理,如果说其它数码摄影系统采用的是模拟色彩的话,则适马采用的是真实色彩。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儿,其色彩达到数码相机的顶级艳丽——假得让人看不了。
用料十足,做工尚可,使用方便,改口容易,但属于小众,连各种完全可以研制出来的接环各厂家都不肯生产。它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在卡口与反光板之间有一片“红镜”,其实也是低通滤色镜的一种,这个镜片安装在这里的好处是CCD上不会落尘土,任何镜头都不会打到反光板。但缺点也就出来,不会打到反光板,却更容易顶到红镜,比一般的摄影系统对于镜头后镜组的要求还要高,反而限制了大多数广角镜头的使用了。近年来有人专门把适马的SA卡口改装成了佳能的EF口,并且尝试把红镜转移到CCD成像平面前面去,但涉及到对焦点的重新调整,精度要求很高,价格自然也是相当的高。
6.Sony的NEX系统
索尼的这个系统是对可换镜头相机的巨大贡献。其相机超薄,没有反光板,像面距非常短,是真正的通吃天下镜头的微单系统。
一直以为LV取景方式会影响对焦速度,总感觉看液晶屏不及看光学取景器方便,后来经过使用,才发现,对焦速度也是很快的(当然比光学取景还是要慢一些),现在的NEX5-N更采用了触摸屏,不仅是时髦的问题,操控起来也是非常方便。
色彩锐度全一流,完用其单反系列,只可惜采用的是APS-C画幅,如果能出来全画幅,就太让人高兴了。
其色彩比佳能清爽,又不像宾得那么艳,还要比尼康柔和。因为是LV取景,不存在跑焦的问题。随时可以放大去看,对焦比什么单反都来得准确,并且NEX系统中还有一个设置,“合焦点高亮”,打开这个功能,只要对准焦点,则合焦后焦点立即出现闪烁的白色点,就算是老花眼都能准确感觉得到。这个功能为准确对焦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持。
另外在成像风格上还有HDR,高反差黑白,个性色彩等多项设置,让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我很看好索尼的这个系列,其前景不可低估。
缺点:对焦速度还不适合拍动体,不是全幅。
7.lumix系列
这是松下的天下,不太想多说什么,CCD或CMOS的尺寸比NEX就小,还有4/3系统个人认为根本就不叫系统,一切广角都没有了,试拍过,色彩也不理想,也许个人偏见,总之感觉这个普通镜头焦距&2的画幅完全不适合手动镜头,老镜头中本来大广角就又少又贵,安装到这样的相机上竟然变成了标头或中焦了,没有意思了。
总括起来,我们得怎么说呢?
尼康很好,使用也方便,锐度色彩全满意,但需要改口来玩,几乎不能玩转接,费钱。
佳能不错,色彩层次一流,锐度其实也不是差,而且转接极方便,但没有合焦指示,各种合焦方法都存在着解决不了的跑焦问题,5D系统还非常容易打板,能测光,但大多数并不准确。
索尼的锐度很好,还有机身防抖,锐度很好,没有合焦指示,但采用的裂像或芯片的方法以后对焦很准确。尤其A900全幅几乎什么镜头都不打板,但使用的习惯不被摄影师们所接受,色彩可以用难看来形容了,动态范围小,高感糟糕。但如果索尼能在色彩与动态范围上改进的话,则是玩手动镜头的首先相机。因为使用习惯的问题毕竟我们可以忍受。
宾德是玩手动镜头最理想的机型了,锐度能与尼康比肩,色彩敢同佳能叫号,有很多实用的手动功能,支持手动镜头的设置相当人性,但终还是存在跑焦的问题让人不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M42能勉强玩,其实也需要改口。
适马小众,色彩顶级艳丽。但我个人不喜欢,艳得全变成假的了,似乎追求色彩不应该是这样的追求法,红镜是一大问题,改装卡口费用很高,且兼容性还会出来问题,是不是能完美解决每个人心中都没数。
NEX非常理想,通吃一切镜头,这一点多让人高兴啊。色彩锐度层次全超过其单反,可惜现在还没有全幅出现,拍照时速度稍慢,不太适合拍动体,但对焦点高亮让对焦的问题一瞬间全解决了,相当爽!
松下就算一切都是一流的话,但4/3系统的焦距全必须&2的话,我就永远不会选择它,因为这样来玩镜头不是镜头相机不是相机了,还不如玩卡片。当然我说的是玩手动不去选择它,如果玩自动另当别论。
以上所说纯个人浅见,看来最理想的适合手动的相机还没有出现。
今天是日。这篇博客应该再更新了,不能用老眼光看问题了。
索尼在我们玩手动头这块田地中,终于突破性地出现了。
第一个,索尼的单电系统玩手动相当不错,早期的单电只是转接不打板,这个挺爽,后来的单电又有了峰值对焦,这种峰值对焦简单是伟大的发明,对于眼神不好,裂像又看不清,电子合焦芯片不靠谱的手动世界里,这种对焦方式的出现,给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索尼的A77与A99一直被人们看好,尤其A99是单电的顶级机,全画幅了。
第二个,索尼今年又上市了其微单的全画幅机(现在热订中),A7与A7R,两款全是全幅机,并且A7以不超万元的价格面市,这绝对是玩手动头的福音,转接就可以,对焦还方便,还是全画幅,画质很不错(NEX5与NEX7的画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价格还便宜。好事全被索尼给占了,这回看尼康佳能急不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身和镜头哪个重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