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ppt技术基础 实现切削加工的需要哪些运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王茂元图书)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王茂元图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王茂元图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201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王茂元。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关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要求,针对应用专业而编写的。编者吸收了的成功经验,把《工程材料与热成形工艺》、《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教材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成一本书,形成一种新的教材体系。本教材在介绍机械制造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本书适用于机械类和近机类高职高专有关专业教学使用,特别适合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任务的有关院校应用专业使用,也可供一般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目录
第一章基础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二节 材料的结构与凝固
第三节 材料的强化与热处理
第四节 常用的工程材料及选用
第五节 铸造成形工艺
第六节 锻压成形工艺
第七节 焊接与胶接成形上艺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刀具的几何角度及切削要素
第二节 刀具材料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
第四节 提高切削效益的途径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节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车削加工
第三节 铣削加工
第四节 钻削与镗削加工
第五节 磨削加工
第六节 圆柱齿轮加工
第七节 刨削与拉削加工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第一节 工件的定位
第二节 工件的夹紧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术语
第二节 零件的工艺分析
第三节 毛坯的选择
第四节 工艺路线的拟定
第五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
第六节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第七节 工艺卡片的填写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典型零件加工
第一节 轴类零件加工
第二节 套类零件加工
第三节 箱体类零件加工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机床专用夹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类机床专用夹具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八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书号:
7-111-17753-3/TH.1675课
黄健求主编
邓海平(耿娅)
  定价:
所属丛书:
21世纪高校机电类规划教材
    装订:
出版日期:
本书为21世纪高校机电类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原理、机械加工质量、、、等。
本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教育的特点出发,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和加工质量为主线,将有关的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床、、夹具等基本知识进行优化整合,突出应用。
第一节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机械制造系统、生产类型与机械制造方法
第三节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刀具的几何角度与材料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
第四节 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第五节 刀具磨损和刀具使用寿命
第六节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七节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第八节 磨削与砂轮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车刀
第三节 铣削与铣刀
第四节 孔加工刀具
第五节 复杂刀具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车床
第三节 铣床
第四节 磨床
第五节 齿轮加工机床
第六节 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
第七节 其他机床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件的定位
第三节 工件的夹紧
第四节 夹具的选用和设计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机械加工质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第三节 加工精度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第五节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第六节 提高表面质量的途径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与毛坯选择
第三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第四节 工艺路线的确定
第五节 工序内容的确定
第六节 工序尺寸计算
第七节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第八节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第九节 典型零件上的加工工艺
第十节 成组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复习思考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含1CD
      书号:
978-7-111-13114-4
于骏一 邹青
所属丛书:
    装订:
出版日期:
本书是根据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并结合这几年高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修订编写的。
这是一本以和金属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并将与之有关的机床、、夹具等有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组建的技术基础课教材。
全书分七章,内容包括绪论、金属切削过程、加工方法及装备、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工艺规程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本书取材精炼,说理深入浅出,教材内容与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联系紧密、配合默契。
,男,江苏张家港市人,1957年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机械制造技术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现为吉林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以来,共主持完成了16项部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一、二、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出版高校教材4本。
年期间,他曾长期担任全国高校“及其设备”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熟悉了解机械工程专业人材培养要求和培养规律,熟悉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与教学计划中其它有关课程的衔接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第三节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第四节 基准
第五节 工件的装夹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一节 金属切削刀具基础
第二节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
第三节 切屑的类型及控制
第四节 切削力
第五节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第七节 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圆表面加工
第三节 孔加工
第四节 平面及复杂曲面加工
第五节 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
第六节 特种加工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第二节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
第三节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五节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三节 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五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第六节 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j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第三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第四节 典型机床夹具
第五节 机床夹具设计方法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第一节 超精密加工与纳米加工技术
第三节 快速响应制造技术
学习本章 内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
      书号:
978-7-111-07154-9
卢秉恒 西安交大 主编
  定价:
所属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
    装订:
出版日期:
本教材内容包括:机械加工方法、机床、、夹具;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工艺规程设计以及快速成形;精密加工和微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全书以系统的观点构建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体系。
本教材可作为普通高校主干技术基础课教材,同时也可供工业工程、管理工程和工业设计等有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为装备制造企业的科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卢秉恒,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员、教育部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RP&M工程心负责人。
1998年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科技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表彰、2001年在香港获科技成就奖。已出版教材及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5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47名,硕士研究生32名。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第一节 零件的成形原理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一节 刀具的结构
第二节 刀具材料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
第四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第五节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第六节 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
第七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件材料加工性
第八节 高速切削及刀具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部件
第三节 常见的金属切削机床
第四节 高速加工机床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 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第三节 定位误差分析
第四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第五节 各类机床夹具
第六节 现代机床夹具
第七节 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
第三节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第四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五节 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基本概念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三节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
第五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工艺文件
第六节 制订机械加工规程实例——车床主轴箱箱体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七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节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第二节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第三节 微机械及其微细加工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书号:
978-7-111-22822-6
所属丛书:
    装订:
出版日期:
本书以“基础知识一基本理论一知识应用”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制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一篇 金属切削加工原理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切削加工概述
第二节 机床的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第三节 刀具几何参数
第四节 切削层参数与切削方式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
第一节 金属切削过程概述
第二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第三节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四节 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第一节 切削加工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 刀具的选择
第三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四节 切削液的选用
第五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第一节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编号
第二节 机床运动分析
第三节 机床运动的调整计算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车削加工
第一节 车削加工概述
第二节 车削加工的刀具
第三节 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
第四节 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
第五节 其他类型车床及工艺范围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铣削加工
第一节 铣削加工概述
第二节 铣削加工的刀具
第三节 铣削加工机床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钻削与镗削加工
第一节 钻镗加工的刀具
第二节 钻床和镗床
第三节 钻镗加工的工艺特点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八章 磨削加工
第一节 砂轮的特性及选择
第二节 磨削过程与磨削运动
第三节 磨削加工机床
第四节 光整加工与超精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九章 齿轮齿形加工
第一节 齿形加工概述
第二节 滚齿加工
第三节 插齿加工
第四节 齿面精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篇 机械零件加工的精度标准
第十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一节 形位公差的种类与标注
第二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带
第三节 形位公差的选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二章 表面粗糙度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三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第二节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 圆柱齿轮的公差与配合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篇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第十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定位基准及选择
第三节 工艺路线的拟定
第四节 工序内容的确定
第五节 工艺尺寸链
第六节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五章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
第一节 工件的安装
第二节 工件的定位
第三节 工件的夹紧
第四节 典型机床夹具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六章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零件切削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第三节 零部件装配的结构工艺性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篇 现代加工制造技术
第十七章 特种加工技术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
第二节 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
第三节 超声波加工
第四节 激光加工
第五节 电子束加工与离子束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八章 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节 柔性自动化加工技术
第二节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四节 先进制造模式
思考与练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3版
      书号:
978-7-111-29185-5
韩秋实 王红军 主编
所属丛书:
    装订:
出版日期:
本书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优化,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认识。
本书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业的作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切削与磨削、机床设备、的设计、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与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数字化和网络化制造、与环境等内容。本书适合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机械加工及设备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
第四节 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五节 刀具的磨损与刀具寿命
第三章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及刀具的选择
第一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二节 刀具材料
第三节 切削液
第四节 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
第五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四章 磨削
第一节 砂轮的特性与选择
第二节 磨削运动及磨削过程
第三节 磨削力、磨削功率及磨削温度
第四节 先讲的磨削方法
第五章 车床
第一节 CA6140型卧式车床及传动系统
第二节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结构
第三节 其他通用车床
第四节 车床刀具
第六章 其他机床及典型加工方法
第一节 铣床
第二节 钻床
第三节 镗床
第四节 磨床
第五节 齿轮加工机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第五节 数控机床的选用原则
第六节 典型数控机床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第三节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第四节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第五节 工艺尺寸链
第六节 工艺过程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指标
第七节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第八节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实例
第九章 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件定位原理
第三节 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第四节 定位误差
第五节 工件的夹紧
第六节 基本夹紧机构
第七节 典型夹具
第八节 数控加工系统的夹具
第十章 机械加工精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三节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 精度的影响
第四节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五节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
第十一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一节 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 因素
第三节 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方法
第四节 振动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及其控制
第十二章 装配工艺
第一节 装配工艺的制订
第二节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和装尺寸链
第十三章 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信息化
第一节 企业制造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企业采用的计算机辅助工具简介
第三节 快速成形技术
第十四章 绿色制造与环境
第一节 绿色制造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清洁生产
第三节 绿色再制造技术
第四节 虚拟绿色制造技术
第五节 绿色制造技术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读者信息反馈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2版(上下册)
      书号:
978-7-111-09116-5
袁绩乾 李文贵
所属丛书: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基础系列教材
    装订:
出版日期:
本书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融合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及等内容,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进行有机整合而撰写成的一本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全书共11章,包括:绪论、金属切削及机床基本知识、外圆表面加工、平面加工、孔加工、齿轮及螺纹表面加工、、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基础、简介等。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架时间:
出版日期:2011 年6月
开本:16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现代机械工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必修课程。本书以“重基础、低重心、广知识、少学时、精内容、宽适应”作为编写指导思想,全书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以回转体和非回转体零件的制造工艺为主线,以加工质量为目标,兼顾工艺装备知识,并对装配工艺及生产线进行介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除绪论外共四第八章,即第一篇金属切削基础知识(第一、二章),第二篇零件加工工艺与装备(第三、四、五章),第三篇机械加工质量(第六、七章),第四篇机器装配工艺(第八章),各章末编有本章小结、思考题与练习题,书后附有机械制造技术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用做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宽口径专业及近机械类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一篇金属切削基础知识绪论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
1.1基本定义
1.1.1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1.1.2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
1.1.3刀具角度的换算
1.1.4工作角度
1.1.5切削层参数与切削形式
1.2.1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1.2.2常用的刀具材料
1.2.3其它刀具材料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2.1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2.1.1切削变形
2.1.2切削力
2.1.3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2.1.4磨损与刀具使用寿命
2.2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
2.2.1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2.2切削液
2.2.3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2.2.4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2.3金属切削发展的几个前沿方向
2.3.1高速高效切削
2.3.2绿色切削
2.3.3微细切削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二篇零件加工工艺与装备
第三章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3.1零件机械加工的目标与内容
3.2机械加工工艺基本概念
3.2.1生产过程
3.2.2工艺过程
3.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3.3工件定位原理
3.3.1六点定位原理
3.3.2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
3.3.3定位符号及其标注
3.4定位基准的选择与定位误差的计算
3.4.1基准的分类
3.4.2定位基准的选择
3.4.3定位误差及计算
3.4.4定位误差的组成
3.4.5各种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计算
3.5工件的夹紧
3.5.1夹紧力的方向
3.5.2夹紧力的作用点
3.5.3夹紧力的大小
3.6工件的装夹与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3.6.1工件装夹方式
3.6.2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3.6.3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3.7机床运动分析
3.7.1机床的分类
3.7.2机床的型号编制
3.7.3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3.7.4机床运动分析
3.8零件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3.8.1工艺规程及其应用
3.8.2机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8.3加工阶段的划分
3.8.4工序的划分
3.8.5工序的安排
3.9加工余量、工艺尺寸链、经济加工精度
3.9.1加工余量的概念
3.9.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3.9.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3.9.4工艺尺寸链
3.9.5经济加工精度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四章回转体零件加工工艺与装备
4.1车削加工方法
4.1.1车削概要
4.1.2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与类型
4.1.3车刀结构与材料
4.1.4车床用夹具与附件
4.2磨削加工方法
4.2.1外圆磨床
4.2.2无心外圆磨床
4.2.3内圆磨床
4.3孔加工机床与刀具
4.3.3孔加工刀具
4.4回转体的加工工艺案例分析
4.4.1数控车床加工的典型零件
4.4.2复杂形状的零件加工
4.4.3ca6140型车床主轴加工工艺分析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五回转体零件加工工艺与装备
5.1铣削加工
5.1.1铣削加工方法概述
5.1.2铣削参数和铣削方式
5.1.3铣刀的类型及用途
5.1.4铣刀角度
5.1.5铣床的类型及用途
5.2刨削和插削加工
5.2.1刨削加工方法概述
5.2.2插削加工方法概述
5.2.3刨刀与插刀
5.2.4刨床与插床
5.3拉削加工
5.3.1拉削加工方法概述
5.4磨削加工
5.4.1平面磨削
5.4.2成形磨削
5.4.3非回转表面加工用磨床
5.5非回转表面加工中工件的装夹
5.5.1非回转表面加工用夹具的结构
5.5.2加工非回转表面时工件的安装
5.5.3铣床夹具特点及设计要点
5.5.4非回转体在磨床上的装夹
5.6非回转表面加工分析与工艺应用
5.6.1非回转表面加工分析
5.6.2非回转零件的加工工艺案例分析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三篇机械加工质量
第六章机械加工精度
6.1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6.1.1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6.1.2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6.2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6.2.1加工原理误差
6.2.2机床误差
6.2.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6.2.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
6.2.5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
6.3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6.3.1加工误差的分类
6.3.2分布曲线法
6.3.3点图法
6.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6,4.1减少误差法
6.4.2误差补偿法
6.4.3误差分组法
6.4.4误差转移法
6.4.5“就地加工”法
6.4.6误差平均法
6.4.7误差补偿法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七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7.1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质量
7.1.1表面质量的含义
7.1.2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7.2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7.2.1后的表面粗糙度
7.2.2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7.3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7.3.1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7.3.2机械加工后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
7.3.3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7.4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
7.4.1减小残余拉应力、防止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工艺途径
7.4.2采用冷压强化工艺
7.4.3采用精密和光整加工工艺
7.5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
7.5.1振动的概念与类型
7.5.2机械加工中的强迫振动
7.5.3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
7.5.4减少工艺系统振动的途径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四篇机器装配工艺
第八章机器装配工艺
8.1机器装配基本问题概述
8.1.1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8.1.2零件精度与装配精度的关系
8.1.3装配中的连接方式
8.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8.2.1互换法
8.2.2选配法
8.2.3修配法
8.2.4调整法
8.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8.3.1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
8.3.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和方法
思考题与练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324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基础知识一基本理论一知识应用”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体系合理,内容充实,深浅适当,结合实际,是一本改革力度较大的实用教材。
第一篇 金属切削加工原理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切削加工概述
第二节 机床的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第三节 刀具几何参数
第四节 切削层参数与切削方式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
第一节 金属切削过程概述
第二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第三节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四节 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第一节 切削加工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 刀具的选择
第三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四节 切削液的选用
第五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篇 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第四章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第一节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编号
第二节 机床运动分析
第三节 机床运动的调整计算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车削加工
第一节 车削加工概述
第二节 车削加工的刀具
第三节 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
第四节 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
第五节 其他类型车床及工艺范围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铣削加工
第一节 铣削加工概述
第二节 铣削加工的刀具
第三节 铣削加工机床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钻削与镗削加工
第一节 钻镗加工的刀具
第二节 钻床和镗床
第三节 钻镗加工的工艺特点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八章 磨削加工
第一节 砂轮的特性及选择
第二节 磨削过程与磨削运动
第三节 磨削加工机床
第四节 光整加工与超精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九章 齿轮齿形加工
第一节 齿形加工概述
第二节 滚齿加工
第三节 插齿加工
第四节 齿面精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篇 机械零件加工的精度标准
第十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一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一节 形位公差的种类与标注
第二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带
第三节 形位公差的选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二章 表面粗糙度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三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第二节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 圆柱齿轮的公差与配合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篇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第十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定位基准及选择
第三节 工艺路线的拟定
第四节 工序内容的确定
第五节 工艺尺寸链
第六节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五章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
第一节 工件的安装
第二节 工件的定位
第三节 工件的夹紧
第四节 典型机床夹具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六章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零件切削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第三节 零部件装配的结构工艺性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篇 现代加工制造技术
第十七章 特种加工技术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
第二节 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
第三节 超声波加工
第四节 激光加工
第五节 电子束加工与离子束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八章 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节 柔性自动化加工技术
第二节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三节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第四节 先进制造模式
思考与练习题
书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定价:39.8元
出版日期: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目标,贯彻重基础、低重心、宽面向的改革思路,综合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基本内容,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有机整合后撰写而成的。本书重点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通过相关实践环节(实验、练习、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等)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除绪论外分为14章,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基础,金属切削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车床与车刀,铣床、钻床、镗床及其,磨床与磨削,其他机床与刀具,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的质量,非常规加工方法,基础,制造模式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本书结构严谨、叙述简明,体现了专业知识的传统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本书特别注重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系统完整性,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本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贯彻“面宽、精练”的原则,减少篇幅,并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北大版)
978-7-301-13064-3
205 千字 页数:240
浏览次数:
    出版日期: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机电类规划教材
《金工实训教程》是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实际而编写的一本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机电类专业实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金工实训基本知识,铸造,锻压,焊接,钳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拉镗、磨削加工,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等部分。本教材贯彻高职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精选内容,以岗位基本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的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构编排合理,通俗易懂,可以满足教学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工科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教材、各类培训教材及相关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装备系系主任,副教授。
图书详细信息
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ISBN:9  定价:42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  作者:袁军堂、胡小秋、丁武学、程寓、王栓虎[1]
图书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江苏省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在参照《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机械制造技术子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有关描述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包括机械制造技术概述、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与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质量、机器的装配工艺、现代制造技术等。每一章均附有学习要求、思考题和习题。教材侧重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部分章节融入了编著者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王茂元图书
书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
作者:王茂元
I S B N:978-7-111-20728-3
层次:高职高专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
开本:16开
定价: ?42.0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关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要求,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而编写的。编者吸收了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把《工程材料与热成形工艺》、《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教材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成一本书,形成一种新的教材体系。本教材在介绍机械制造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本书适用于机械类和近机类高职高专有关专业教学使用,特别适合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任务的有关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使用,也可供一般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二节 材料的结构与凝固   第三节 材料的强化与热处理   第四节 常用的工程材料及选用   第五节 铸造成形工艺   第六节 锻压成形工艺   第七节 焊接与胶接成形上艺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刀具的几何角度及切削要素   第二节 刀具材料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   第四节 提高切削效益的途径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 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第一节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车削加工   第三节 铣削加工   第四节 钻削与镗削加工   第五节 磨削加工   第六节 圆柱齿轮加工   第七节 刨削与拉削加工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第一节 工件的定位   第二节 工件的夹紧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术语   第二节 零件的工艺分析   第三节 毛坯的选择   第四节 工艺路线的拟定   第五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   第六节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第七节 工艺卡片的填写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典型零件加工   第一节 轴类零件加工   第二节 套类零件加工   第三节 箱体类零件加工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机床专用夹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类机床专用夹具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八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   第二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