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洛克金融中心搁置文化整体怎么评价龙瑞的画

李克吴天君会见洛克菲勒家族成员
推动罗斯洛克文化集团与航空港区加强文化产业合作
&&&&本报讯(记者徐东坡)12月16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州会见了罗斯洛克文化集团董事长史蒂文·洛克菲勒一行。副省长张广智参加会见。&&&&史蒂文·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成员代表,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是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在中国创立的唯一的文化集团。来访团此次访豫,是为推动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航空产业基金管理、艺术品展示交易、文化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包括建设中原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及与政府合作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项目。&&&&李克在会见时说,国家非常重视河南的发展,近年来先后批准了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个国家战略规划。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重要的文化大省,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有3000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区,正着力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河南省政府愿意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史蒂文·洛克菲勒表示,在过去五年里,集团成员对中国开展了300多次访问,非常热衷于与中国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一些城市开展了许多文化活动,并与一些知名艺术家一起到国外开展文化交流。他将会把这些合作交流的经验运用到与河南的合作中,共同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成功。③12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龙瑞(画家) - 搜狗百科
龙瑞,1946年生于成都,长在北京。笔名、蜀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山水画大师先生;毕业后于工作,1985年调为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美术组主任、。
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龙瑞先生龙瑞(1946.8-)笔名大龙、蜀人。四川成都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毕业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81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山乡农校》获优秀奖。1985年调中国画研究院为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擅长山水画。现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作品《山乡农校》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幽燕秋趣》入选第二次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展,《山上有棵小树》获1988年北京国际水墨画大展大奖。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出国展出。1988年于美国纽约画廊举办个展。出版有《龙瑞水墨画集》、《秋天的收获-龙瑞山水画专辑》。
龙瑞作品(通翰斋)国画家龙瑞出版有《龙瑞水墨画集》、《秋天的收获—龙瑞山水画专辑》。1993年 赴台湾台中美术馆举办画展作品被收藏;1992年应曼德国际登纳基金会邀请,赴德国柏林皇宫举办“中国现代水墨展”;1991年赴参加国家艺术殿堂举办的“代表作家展”;1990年 随代表团赴泰国参加“中国当代美术家十五人展”;1989年 于台湾举办“龙瑞水墨画展”;1987年 参加日本“现代水墨画美术展”获优秀奖;于美国纽约赫夫纳画廊举办“龙瑞水墨画展”,并获美国俄克拉赫马州荣誉市民证书;1986年 赴香港参加“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作品为先生收藏。
1986年赴香港参加“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其部分作品为包玉刚先生收藏。 1987年参加日本“现代水墨画美术展”获优秀奖。1987年,於组织“中国画研究会”。1987年,於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展”。1987年於美国纽约赫夫纳画廊举办“龙瑞水墨画展”,并获美国俄克拉赫马州荣誉市民证书。1988年赴法国巴黎总部举办由中国文化部组织的“展”。1989年於台湾举办“龙瑞水墨画展”。1990年随中国画家代表团赴泰国参加“中国当代美术家十五人展”。 1991年赴韩国汉城国家艺术殿堂举办“中国画代表作家展”。 1992年应曼德国际登纳基金会邀请,赴德国柏林皇宫举办“中国现代水墨展”。1993年赴台湾台中美术馆参加“现代水墨画展”及学术研讨会,送展作品为台中美术馆收藏。1994年-1995年策划并参加“张力的实验——表现性水墨画展”。1996年为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组织全国知名赴井冈山写生,创作并举办“井冈山大型山水画展”,於北京、南昌、珠海等地巡展。1996年——1997年两次访问意大利及西班牙,并举办“现代中国画展”。1997年参加“新文人画展”。1998年参加“河山画会第四国展”,“98中国山水画展”,“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1999年参加“世纪末中国画著名画家二十一人画展”。2000年参加“锦绣中华万里行——漓江篇画展”。2001年参加“锦绣中华万里行——太行篇画展”,参加“聚集西部”画展。2002年参加“二OO二年全国中国画展”。2003年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日由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的“——龙瑞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日在北京睿画廊举办“龙瑞山水画新作展”。
龙瑞不是一个偏执之才,而是一个具有中和之质的整合型画家。从他80年代出道以来的种种表 龙瑞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兼容并蓄的气质。他可以是相当前卫的“张力的实验——表现性水墨展”的重要成员,也可以是坚守传统笔墨趣味的“”网罗的对象,还可以是观念与语言都平实中正的“河山画会”的中坚。似乎谁也不想漏掉他,他也不想同谁过不去。当主旋律画展或纪念性场合需要他的作品时,他可以画出气势磅礴的锦绣中华,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凛然正气不让前贤。当游戏笔墨的小兄弟让他表现些轻松愉快的边缘人生情调时,他那蜀人的诙谐幽默也能派上用场。当前卫画家们痛心疾首于水墨画在观念和语言上滞后于世界潮流时,他也深感责任在肩,于是策划于密室,揭壁于展厅。 龙瑞不是一个满足现状、吃老本的人,他有着活跃的思想,悟性高、能力强、眼界开阔。用评论家的话说:龙瑞是为数不多,极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画家。因为他走过了一段曲折与反复的路程,对东西方艺术的整体有更明晰的认识,且更加自觉和成熟。作为有实力的画家,龙瑞通过有目共睹的创作成就,无言地阐述着自己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取向。当临中国画发展需要在深刻反思中重整旗鼓的特殊历史情境,他的艺术追求尤其提示了一种颇有表率意义的实践方式。回归意味着另外一种跨越文/尚辉 龙瑞是当代中国画坛中试图从现代性回归传统性,在当代文化语境里增强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位代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中国画“穷途末路”论而展开的中国画大讨论,的确唤醒了一代中国画家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变革意识。在这种变革中,不仅有一批画家转向,把水墨媒材作为现代绘画的予以观念性的重组,而且,也有一批画家从中国画内部改变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将超现实时空的幻象、抽象形式的结构和潜意识的直觉融入中国画,从而把传统中国画那种时代的视觉经验改变为以城市化视觉体验为特征的的视觉方式。许多画家在改变日常视觉经验的同时,也相对增强了画面内在结构的提纯与放大。以追求视觉形式的个性化为主的图式个性,成为中国画家追求现代性审美趣味的重要价值判断。 其时,作为的专业画家,龙瑞身处于中国画创作研究的中心而深刻地感受了中国画正在酝酿的一种历史巨变。在某种意义上,龙瑞是从中国画内部推动这种历史巨变的与带头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他的山水画的图式个性非常鲜明地凸显于中国画坛。他改变了山水画所呈现的自然时空框架,不再以山川的烟云变幻作为笔墨的表现意趣,而是寻找隐藏在山川之中的各种方形结构,以这种抽象形式与山川自然形象的巧妙结合,展示观照自然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象。 龙瑞的这种具有城市文化特征的图式山水,在上世纪90年代引起了画坛的广泛关注;他在中国山水画方面具有示范性的现代性探索,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画界的学术地位。与他同时崛起的以图式个性探索为现代性标志的一些画家,直到今天依然在坚守着这条现代性道路而深入行进。和这些画家不同,龙瑞却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再度孕育了一次蜕变。很显然,在自然山川与抽象形式的结合中,每位艺术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经历与人生体验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案,但不论哪种方案,其症结往往都在于很难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自然而然地融合到图式结构中。也即,当代中国画家对于形式的敏感性往往都大于笔墨的敏感性,加之笔墨功底的浅薄,致使这种现代性和中国画的传统文脉产生了断裂。这或许是龙瑞在进行中国画现代性探索的过程中最感困惑的地方,也是当时进行中国画现代性探索形成的通病。这种困惑,无疑也成为龙瑞再度变法、调整探寻路线的关键。 “笔墨”再次闯入了对此感到困惑的探索中国画现代性的画家视野。因为,中国画的“现代性”如果仅仅落脚于视觉形式,那么无疑也就消解了中国画自我生存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中国画的“现代性”是必须以中国画的“笔墨”为根基、为前提的。“图式个性”只有与“笔墨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显示中国画“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基于这种认识,龙瑞提出了“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显然,这个主张是在中国画获得现代性发展之后而提出的具有当下性的学术命题,它针对的是当时中国画因强化现代艺术语言与观念而弱化了传统艺术精神的普遍现象。龙瑞的这一主张,不仅清理的是当时中国画流行的“幻象”、“直觉”与“结构”的现代性探索,而且清理的是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兴起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写生山水”。而20世纪没有受到这两种影响的黄宾虹的山水画理念,则成为他“正”中国画之路的“本”和“贴”中国画学之“脉”的典范。他在20世纪上半叶形成中国山水画巅峰的黄宾虹的艺术世界找到了回归的“本源”。 因而,在龙瑞提出“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的同时,他自己的山水画也转向了黄宾虹山水画的体悟与修炼。或许是宾虹山水强大的艺术魔力,龙瑞逐渐从外在的形式个性转向内蕴丰厚的笔墨个性,那种抽象构成竟然在他以后的山水画探索里逐渐淡出乃至完全隐退,代之的则是对传统山水画那种虚中见实、枯中见膏、粗中见秀的笔墨个性的追求。从上世纪末到新世纪00年代,他的山水画几乎在零的图式个性中追求中国画这种“至清”、“至纯”、“至绝”的笔墨境界,从勾皴渲染这种在当代几乎是泛书法化的大众笔墨样式到不加渲染、纯以枯湿浓淡的笔墨交错、笔墨透叠和笔墨积沉而形成的以笔见墨、以淡见韵、以无见有的笔墨意蕴,他从自己的创作实践成就了当代中国画坛的传统典范,联结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断裂。 试图从对黄宾虹的追摹中增强当代中国画笔意墨蕴的龙瑞山水,当然不是以求“变”体现他的艺术追求,而是在“不变”之中获得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品质。他从黄宾虹山水画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如何将西学的“线”与“面”转化为中学的“笔”与“墨”,又将传统的“笔”与“墨”溶铸在一起而达到难以剥离拆分的骨肉密合、血肉相融。在他的山水作品中,模糊了以“线”作“骨”、以“墨”作“肉”的功能分层,而完全以“用笔”解决山石茂林的团块形象的呈现。在笔墨之中,又以枯笔浓墨和湿笔淡墨的交错混融追求画面内的笔墨关系,由此形成既苍茫浑朴又润泽华滋的笔墨境界。他并不像黄宾虹晚年那样陶醉于“宿墨”与“焦墨”的胶着与疏离,以此体现苦拙苍辣、天荒地老的境界,而是在“湿”与“枯”的纷披之中显现浓重之内的透脱、苍茫之里的秀润,以此呈现郁然深秀、浑朴厚拙的笔墨意味。相较于宾虹,龙瑞的画面尺幅较大,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笔墨的密度,强化了整体的结构,但总体上仍以笔墨的相互裹含、相互交错铺陈形态,特别是那些超宽巨幅的山水,仍以画面整体的气势、灵动流畅的气韵和沉静散淡的用笔而营构天地,充盈其间。这是和宾虹老山水不尽相同的自家面目,也是龙瑞作为当代画家在承传宾虹老笔墨山水时必然显示出来的某种时代个性。 龙瑞在当代中国画坛中提出的“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和他自己对于黄宾虹山水画的创作研究,不仅掀起了世纪之交全国范围的“黄宾虹热”,而且重新确立了中国画以笔墨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在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画坛汇聚了一批追摹黄宾虹山水样式的青年画家,他们执著“笔墨不随时代”的艺术理念而开始了对于传统文脉的回溯与复兴,从而在新世纪之初形成了和百年前“革‘王画’命”完全相反的艺术运动。虽然美术界对于“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和“黄宾虹热”一直存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中国画传统笔墨的体认,有助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特别是在21世纪促进中国美术走自主发展的战略抉择上无疑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作为“黄宾虹热”的始作俑者,龙瑞不仅独具慧眼,而且是从中国文化自主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时代课题。 出生于1946年的龙瑞,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和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他是新中国培养、新时期造就的一位中国画家,他的艺术成长与艺术锤炼莫不得益于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洗礼。作为的弟子,他曾起步于“写生山水”而为传统山水画注入现实主义的审美因素;作为新时期造就的一位中国画家,他从“写生山水”转向“构成山水”的研究与突破,为传统绘画注入了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但也恰恰在“构成山水”的现代性研究中,他深感的流失与断裂,而在文化精神上对于黄宾虹的邂逅,才真正形成他个人艺术探索中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而将他对于艺术现代性的理解转入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中。 其实,笔墨语言的自立是和抽象构成等同的一个现代性美学概念。这种现代性,都强调了艺术独立于再现审美对象之外,对于主体精神自觉、自主的追寻与凸显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意义。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偏重于媒介审美的探索,一个注重形式规律的发现。因而,也可以说,龙瑞在当代语境中对于纯粹笔墨精神的倡导与实践,是另一种方式的现代性表述。只不过这种现代性是对“写生山水”——现实主义新传统的一种调整与反拨,是对“构成山水”——西式现代主义新探索的一种民族化的转换与深化。笔者以为,“贴近文脉”“正本清源”对龙瑞而言,仍然只是他艺术探索不断前行的一个过程。一个充满文化自信与自觉的集大成者,必定会在借鉴与回归中完成新的跨越。
龙瑞-燕山秋趣以下是龙瑞先生作品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意见反馈及投诉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在京成立 | Hi艺术 - 当代艺术资讯专家 | 资讯 | 事件
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在京成立
作者:史伟摄影:史伟
2187 次阅读
10月22日,罗斯洛克文化集团在位于朝阳区东土城路的沐蕾拉帝恩公馆内举办了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的成立仪式,并有一系列艺术活动同期发布或举行。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代表及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执行合伙人科里思逊?洛克菲勒、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总裁熊峰等。
洛克菲勒家族、罗斯洛克文化集团选择龙瑞作为国内首个大型展览的合作艺术家,主办方表示支持该项活动旨在发现传统与当代融合、既有传统笔法又具备当代精神的艺术家,进而将中国艺术推向国际舞台。前期的艺术家甄选、筹备环节长达两年之久,龙瑞个展将于2015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由批评家王鲁湘担任策展人,届时将展出数百件作品。&
出席龙瑞2015个展的嘉宾:展览策展人王鲁湘、洛克菲勒家族代表科里思逊?洛克菲勒、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总裁熊峰、龙瑞、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罗斯洛克文化集团副总裁张怀彬
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的成立仪式以雕塑家蔡志松个展“云水之间”拉开序幕。罗斯洛克文化集团之前便有收藏蔡志松的作品,本次个展展出作品30余件,包括《故国》、《浮云》、《玫瑰》三个系列,均有新作展出。在该俱乐部成立仪式的户外背景板上罗斯洛克文化集团的LOGO是一枚玫瑰花图案,熊峰笑称与蔡志松正是因玫瑰结缘。在俱乐部室内展厅,当天还举办有罗斯洛克艺术基金面向内部投资人的一场讲座,路过时有听到赵无极、苏富比拍卖及成交价格等信息。
《故国》系列作品
《故国》系列作品
《浮云》系列作品
《浮云》系列作品
《玫瑰》系列作品
《玫瑰》系列作品
《玫瑰》系列作品 随后,在俱乐部成立仪式上公布了龙瑞、何家英、杨飞云、蔡志松、杨澜、杜鹃、李达、熊晓鸽、刘二飞、刘雅煌、龙宇翔、丁方、郭宏、吴征、汪小菲、在内的一批理事名单,构成主要为企业家、藏家、国内艺术院校、艺术机构的领头人及艺术家。对于理事的结构及选择标准,熊峰介绍说,国内资产在2亿以上、每年收藏在3000万以上的企业家才可以加入该俱乐部,俱乐部将面向文化艺术领域和收藏领域的高端人士,通过整合业内优质的藏家及藏品资源,组织俱乐部会员活动来沟通、交流,为会员提供全方位、高级别的服务,特别针对不同会员需求提供专业的的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全球的俱乐部高端会员体系,成为藏家和藏品集合的桥梁,促进会员在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国际收藏领域的紧密融合,并为会员间共同发展相关领域内的合作项目提供交流、交易服务。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代表及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执行合伙人科里思逊?洛克菲勒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首批理事授予仪式
当晚,洛克菲勒家族在京颁发首届中国艺术年度人物大奖,龙瑞、杨飞云、何家英、吴为山分揽山水、油画、工笔、雕塑类年度人物,蔡志松荣获杰出青年艺术家大奖,据介绍,今年的评选标准为“时代性、创新性、独特性、代表性”。
alll right reserved
版权申明:版权为Hi艺术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是领先的中国当代艺术专业杂志。
《 Hi艺术》杂志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有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
《Hi 艺术》杂志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期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Hi艺术》杂志发展至今,拥有最前沿的艺术信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为内容,以三十多个专业系统的栏目设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
使《Hi艺术》成为最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杂志之一。今天的《H i 艺术》日渐成为业内的顶级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 i 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得到了完善,有些更是成为经典。但是《H i 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是领先的中国当代艺术专业杂志。
《Hi艺术》杂志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有专业性、 前瞻性与实用性。
《Hi艺术》杂志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期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Hi艺术》杂志发展至今,拥有最前沿的艺术信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为内容,以三十多个专业系统的栏目设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使《Hi艺术》成为最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杂志之一。今天的《Hi艺术》日渐成为业内的顶级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得到了完善,有些更是成为经典。但是《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400-650-7600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订阅价格(含邮)
北京:20元/期
外埠:26元/期
港澳台地区:60元/期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全年套餐价300元/年,含会员福利~罗斯洛克文化俱乐部在京成立——这是国际大企业财团关注并投资中国艺术家的开端_华夏关注_媒体中心_华夏美术馆
罗斯洛克文化俱乐部在京成立——这是国际大企业财团关注并投资中国艺术家的开端
来源:华夏美术馆
字号:大中小
罗斯洛克文化俱乐部在京成立——这是国际大企业财团关注并投资中国艺术家的开端
10月22日,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个标志性事件,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在京成立。
俱乐部由罗斯洛克文化集团创建,作为罗斯洛克文化集团三家股东之一,河南省华夏美术馆馆长张怀彬全程出席活动。
这起事件的意义及后续成果将陆续显现。对于中国艺术家们来说,又一扇通向国际舞台的窗口已经打开。
张怀彬(左一) 熊峰(左二) 克里斯逊 ·洛克菲勒(左三) 何家英(右一) 杨云飞(右二) 龙瑞(右三) 蔡志松(右四) 丁芳(右五)
一个家族的文化史
俱乐部由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主要代表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美国前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之孙)发起创建并担任主席。作为美国的重量级家族企业财团,洛克菲勒家族关注并投资文化产业有悠久的传统,其在中国也留下了鲜明的印迹。一个多世纪以来,洛克菲勒家族在在中国先后创建了协和医学院、资助中华医学会、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公益项目。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是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创立的唯一文化集团,延续了家族在文化产业投资上的传统,并参与基金管理、直接投资,活跃于基础设施开发、航空、文化、教育、医药、影视制作及金融行业。
克里斯逊·洛克菲勒(左三) 龙瑞(右三) 张怀彬(右一)
一个平台适时而生
在俱乐部开幕仪式上,知名雕塑家蔡志松的个展作为开幕首展亮相,《故国》、《玫瑰》、《浮云》等近30多件雕塑作品与公众见面。
将于2015年度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龙瑞作品展,在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当天,颁发了首届中国艺术年度人物大奖。龙瑞、杨飞云、何家英、吴为山分揽山水、油画、工笔、雕塑类年度人物,蔡志松荣获杰出青年艺术家大奖。这一年度人物大奖由洛克菲勒家族发起,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承办,今后将每年举行一次。
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执行合伙人、总裁熊峰对媒体表示,年度人物大奖是站在国际视野下对当代中国文化思潮、时代精神风貌等进行梳理后颁发的独立艺术奖,它看似是一个家族、一个企业评出,实则代表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这样一个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家族的认可,这个奖的重要性在于此。今后,俱乐部将被打造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中国艺术家与世界交流的平台、对话的桥梁。未来,俱乐部将在法国、纽约这些国际艺术高地上推出中国知名艺术家的个展。
  在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开幕式上,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代表向龙瑞、何家英、杨飞云、蔡志松、杨澜、杜鹃、李达、熊晓鸽、刘二飞、刘雅煌、龙宇翔、丁方、郭宏、吴征、汪小菲、卢飞成、刘晓梅等俱乐部首批理事进行了授仪。
一个可期待的前景
华夏美术馆馆长张怀彬对媒体表示,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的成立,是艺术市场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美国大财团进军中国文化产业的启动标志,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艺术家真正走出去的开端。
以往中国艺术家走出去,是自己往外推,而这次,是被别人关注并投资、运作。
西方财团带来的,将不仅仅是物质的收益,还有国际最前沿的艺术品运营模式、经营理念,有专业的学术团队与职业态度,这起事件的后续效应,将是颠覆性的。
作为河南省内顶尖的民营艺术机构,华夏美术馆跻身这起历史性事件并成为幕后重要推手。早在一年前,洛克菲勒家族代表便莅郑考察,对华夏美术馆的雄厚实力,对于文化事业的公益心及深厚的文化传承深表认同,双方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背后的三家股东,华夏美术馆便占据一席。相信两家艺术机构的强强联合,会为中国艺术市场带来一股新风。
中国美协副主席、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何家英与张怀彬先生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与张怀彬先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斯洛克文化艺术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