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是鸦片侵蚀人们的爱情精神鸦片和灵魂,控制人们的思想,而21实际是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相比较而言,后者危

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普通』主题: 经济专家论坛
&&发表日期: 09:32:32
头衔:社区伯爵积分:0
学习专家思想,开阔眼界,不断进步,与有缘者共勉.谢绝贴图贴歌.
文章不错(0)
&&帖子刷新
&&    &  GDP——罪恶的保护伞!   GDP政治,是对“猫论”的贯彻执行。只要GDP上去,其他事情都好说,姓资姓社也不必争论,就是把整个社会搞腐败了也没什么了不起。今天,走上了世界资本主义大联合的官僚买办集团之所以有恃无恐,无非是:一、后台老板财大气粗,且有绿卡,有大量侵吞而来的国有资产可供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挥霍。二、他们可以拿GDP做旗帜、做掩护。在他们眼里,罪恶滔天不要紧,只要GDP发光,罪恶就会被闭屏。所以,几十年来他们根本不把宪法、党章放在眼里——只要GDP,不要社会主义;只要金钱,不要良心,哪怕世界末日就要到来!    的确,GDP的发展,为他们侵吞公有资财带来了便利。正是有了这样的掩护,他们才敢于毁灭公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敢于将公有制企业毁灭,将工农挤到社会边缘,成为弱势群体;敢于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企业,将最优秀企业及利润相送外国资产阶级;敢于贱卖国家资源、贱卖民族产业,贱卖银行,并出卖巨量外汇。自然,他们聪明有加,知道在国家经济总体向上发展的时期,即使遭受损害的劳动大众大体上也不反对这样的社会,因此就没有压不往的反抗,这正符合他们的“不反抗底线”。显然,GDP的发展掩盖了社会矛盾,为官僚的复辟卖国行为作了很好的掩护。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广大学者反对GDP政策,而官僚集团仍然百般痴迷;尽管人们口诛笔伐买办汉奸,官僚卖国依然故我的经济因素。——GDP,竟成了罪恶的保护伞!     可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的GDP奇丑无比!    它丑陋在什么地方呢?在于:(1)、官员的漫天谎报。安徽那个被枪毙掉的王怀忠就曾以十倍的数字谎报阜阳地区的经济数据。(2)、把教育、医疗等民众福利事业蜕变而来的数据列入GDP。算作经济增长,这种做法很无耻。(3)、将土地价值、甚至结合虚高房价将其未来的土地价值计入GDP,造成经济增长率的严重扭曲。(4)、崇洋媚外、引狼入室的“引资”,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成绩列入GDP。于是罪恶等同于贡献。(5)、把外资企业出口所形成的外汇当成我国的“顺差”计入GDP。当高官们拿这样的“顺差”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时,它带给我们的却是数倍于此的祸害。(6)、不负责任地出卖宝贵的矿藏资源;极其恶劣地贱卖林木、煤煤、稀土等;尤其长期以来将作为战略性资源的稀土竞相压价贱卖而政府居然放任自流,其中的不作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了,竞相贱卖资源同样会拉动罪恶的GDP。(7)、大量无效、低效的腐败型投资,如不计经济效率的豪华办公大楼(如杭州花40亿建豪华政府大楼)、培训中心、展览馆、体育馆、及其他面子工程,低效率的飞机场、高速公路、各种各样的重复建设,投资巨大的为拉动日本经济服务的高速铁路工程。      ——在中国,腐败与卖国争先恐后地为GDP经济服务。    走资派官僚们不无得意地说:“你看,现在连讨饭人,农民工都用上手机,看上彩电了'''”。  是啊,大家用上了手机,但同时我们也套上了金锁链,我们的每一元话费都同时要向外国资产阶级作贡献。我们看电视也不容易,总是有人想捞钱。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用上更多的现代化产品,势必会带上更多的金锁链。    现在,我们不妨假设让走资派去乡下体验体验农民的生活,看他们在冻结赃款、停发工资和剥离灰色收入后如何在乡下养家糊口?当然,如果不让孩子上大学,或一家人不生病,或者干脆不讨老婆,他们在乡下也是能够混得下去的。这是设想。但是,让孩子辍学那是不可能的;生不生病也由不得自己;二奶或可暂时撇下,老婆还是要讨的。如此一来,入不敷出,甚至债台高筑,大事不妙,要典房卖田,官僚们大喊又遭政治迫害,匆匆打报告争着回城。    其实,走资派也明白,根据目前的市场化,上大学是一件让农民烦恼的事;而一旦生病问题则更大。湖北一对年青夫妻得了血吸虫无力医治双双投汉江自杀。台州一男子无钱治病挥刀自宫,差点送命。最近,白云区三元里又有两兄弟为救母无奈之下持刀打劫,轰动媒体。在当前工农丧失了基本福利的生存环境下,劳动大众尤其不能生病,一生病就容易出事。但走资派的改革,宁肯让数千数万亿的人民财富用于公车消费,用于“出国考察”,用于贪官外逃,用于购买别人国债,也决不会怜悯工农而用于医疗福利;即使搞些许福利,真正受益的又恐怕是业界、权贵、内部人士——资改派的改革大体都是如此。    事实就是这样。在剥夺毛泽东时代的福利后,农民在乡下种田很难有出头日子。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大量出光棍村。如果农村青壮年坚守土地,做光棍的概率非常之大。贵州省一景色宜人的瓦房村,有2100人口,光棍汉达80多人。河北省赞皇县田村,曾被称为方圆百里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前外村姑娘都赶着嫁过来,如今却有很多农民娶不起媳妇。全村182个光棍汉,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种粮食。这不是他们只会种粮,而是环境只适宜种粮。一户农民算了一下自家收入,要攒足7万元娶媳妇,需要220年。改革改出了光棍村,说明了这样的市场化改革是以牺牲工农福利为代价的。如果还原广大劳动群众的福利,资改派虚假的GDP又能增长多少呢?    环境污染的细账也是不好算清的,真正要是算起来,恐怕令走资派叫苦不迭。前不久有一份关于天津癌症村的报导让人怵目惊心。报导说:天津刘快庄村民因居住环境受附近百余家化工企业排污污染,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人身患癌症,成为中国的“癌症村。自1998年以来,已有200多人死于癌症,其中绝大部份是肺癌。报导最后说:天津“刘快庄”只是中国癌症村落的冰山一角,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癌症村正一个接一个地在中国大陆的经济活跃地带出现,如江苏盐城东兴村,浙江萧山赭山街村、坞里村,山东肥城肖家店村,河南周口黄孟营村,陕西渭南龙岭村,广东韶关江河村,云南宣威虎头村,等等等等……。    事情远不止此:艾滋病、淋病、梅毒等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霍乱、血吸虫、结核病常常卷土重来;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猪流感等新的病种又不断滋生;在河南,连维持生计逼迫卖血的无数村民竟然被医院人为地感染上艾滋病、丙肝病毒。大家不要以为生病的事从天而降并非资改派所为。事实上,正是腐化堕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造成旧病种的卷土重来和新病种的快速传播。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目前80%的河流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大部分的原始森林消失,近乎100%的土壤板结,三分之一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已成为劣质的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世界银行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就占去了16个!”有毒食品已经覆盖了全部行业。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就这样严重地恶化了,如果扣除或弥补自然环境污染与社会环境污染的双重损失,资改派的GDP增长在哪里?恐怕早已是负数了!    但这一切丝毫不妨碍权贵们的暴富。改革开放后,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一、二的暴富阶层手里。正是这些权贵们的暴富,造成了广大工农的贫困。在牺牲了工农福利,破坏了自然资源,污染了美好环境,毁坏了公有制企业后带来的经济增长主要地被一小撮权贵富豪们窃取了。中国的洋权贵们常常拥有上千万甚至几亿的资产。平安保险的马明哲董事长的年薪是4616.10 万元;张子欣 总经理的年薪 4770.40 万元; 梁家驹常务副总经理 的年薪4813.00 万元; 孙建一 董秘、董事的年薪是 2543.70 万元。 这样的年薪完全背离了社会公平,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抢劫,严重地毒害中国社会(——任何反常的暴富,都意味着严重的掠夺与犯罪!)。现在,中国的官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官员。这些官员常常带着祖国的财富周游列国,出手阔绰、一掷千金的购买力常常让洋大人们惊诧不已。    当代历史还有一种现象:卖国也会卖出一定时期的经济繁荣来,虚假的GDP也会跟着上蹿。    这就如同一个败家子,当他卖掉自家的田地或祖传房产时,他口袋里的钱大大地增加了(于国家就表现为GDP增加了),有可能在几年的时间里,他都能吃香喝辣,风光得很,而一旦吃光用光,等待着他的是饥寒交迫。20世纪70年代前后,无论在拉美,还是在菲律宾,都曾经有过一段GDP快速上升的经济“腾飞”时期,在当时都被称之为“经济奇迹”,就象今天中国的所谓奇迹一样。这事实上是外资大举入侵进行战略性的产业占领与布局时期的殖民化膨胀。这个占领与布局需要搞各种基础设施、房产建筑、各种设备投入,自然带来一定的经济“繁荣”,呈现出虚假的欣欣向荣景象。但外资的目的不是发展你们,而是为了以后更方便地掠夺与剥削你们;一旦当他们布局完毕,剪羊毛开始了,这些国家所谓经济腾飞的神话很快就会消失,等待着他们的是漫漫的停滞与不前和广大无产阶级的贫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拉美化和菲律宾现象。中国的今天是不是又在重复他们的历史呢?根据跨国财团对中国产业的兼并和市场占领来看非常相似。 
&    国家超常外储成了自残利刃,谁之责?                春 秋 行&&& 09.02.14  /Article/Class4/96.html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宣布,0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    中国巨额超常外储可都是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是中国预支超支资源、环景、健康的苦难财、子孙钱,都是真金实银,由国务院及其财金衙门系统管着,也是总理先生直接掌控的吧。一届多的温政府,近三年来超需求超速度积累的巨额外储已成为国家自残利刃,实在是自搓吊索又将之交到素无诚信、极端利己、心怀鬼胎的美霸手中的祸国殃民之策,到底是治国无能,还是别有用心?     自去年秋天以来,“全球外储第一”的牛皮,资改派及帮闲们已经鲜有人再拿来吹吹打打的了。对于爱国学者和人民的问责批评建议,在国内,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却不动声色暗箱操作,大举赴美救驾,消息传到国内,网上鞭挞声如潮如涌,精粹们才适时上场诡辩打棍子,如易宪容先生二月6日在《环球时报》以“外汇储备不应受阴谋论影响” 为题发文指责批评建议者是受“受阴谋论影响”“民粹主义的左右”,认为不应让外汇储备转持黄金、石油,称“在目前情况下,持有美国国债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个“更安全的地方”“同时又有政治外交的作用,再加上通过这种政治外交手段来达到中国进口大量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目的,更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如此不值一驳的睁眼瞎话,竟然出自国家社科院金融研究员之口,不由令人疑窦丛生。管汇高官罗元自然更加傲慢,英国《金融时报》纽约报道称:中国银监会(CBRC)官员罗平昨日表示,尽管知道美元将贬值,但中国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因为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上,这种投资仍然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昨日在纽约发表演讲后,罗平说 “除了美国国债,你还能持有什么呢?”他问道,“黄金吗?你不会持有日本政府债券或英国债券。美国债券是安全避难所。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包括中国,这是唯一选择。”罗平操着口语化的英文补充称:“我们知道美元会贬值。因此你们太可恶了,但我们没办法。” 是啊,他们就是要让中国吊死在美霸树下,美国智库策士不无得意宣称得了一件金融恐怖的金核弹,保尔森下岗前也不忘对中国进行战略训话,那话意就是,此次源于美国祸害全球的金融海啸缘于中国巨额美元储备,这让买办势力在国内外十分尴尬,嘟囔着美国人“得了好处又卖乖”。     黄金、石油…不行吗?贵买贱卖,向外输送巨利以分一杯羹,是中国买办集团的贯用技俩,自然认为不必行的。他们的办法是使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稀土资源成粪土,教黄金变美债。    国家黄金储备有害吗?美国有8000吨,欧盟有2.2万吨,俄国有6000吨,他们都不如你们精明?中国区区600吨,还是文革期间用外汇买的,也早让国务院前掌柜送到美国压舱。黄金不能保值吗?有研究报告证明:“按照货币史学家普遍认可的比率,宋、明之际,一钱黄金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七八百元人民币;而日,美国纽约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以每盎司873.60美元报收,折合成人民币,约为每钱(3.75克)716元。 1000年来,黄金的实际购买力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社会动荡经常发作的时代,以黄金储存自己的资产,最合适不过了。” 可我们十几年来却让洋人外资低价圈占中国大型金矿、控制黄金产业,放宽黄金出口,严控黄金进口,连储金于民都得买高价。根据中国黄金协会预计,继去年中国以272吨的产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后,今年将超过南非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金国,黄金年产量可望达到300吨。同时,作为传统用金大国的中国,2007年中国黄金首饰需求达到了302.2吨,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紧追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首饰消费国。记得上次金融危机,韩国就号召国民拿出黄金手饰,与政府共渡难关的。     石油储备不行吗?瞧瞧封闭自家大量优质油矿不开发、耗油及进口历居全球之最的美国,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干些么?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08年12月,美国的原油进口量由上月的2.616亿桶增至3.1983亿桶,截至本周,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已经达到惊人的3.5亿桶,石油战略储备更是超过了7亿桶。现在,美国各地的原油储备仓库已经纷纷接近存储能力极限,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的交割点仓库,库存已经增至创纪录的3490万桶。这还不算完,仓库装不下,就开始用船。目前,美国各大石油公司已经租用了30艘超级油轮,这些油轮每艘可装载200万至300万桶原油,日租金高达68000美元左右。现在,这些油轮都已经装满了原油停泊在墨西哥湾沿岸,成为美国的海上浮动油库。再加上其他小型油轮,仅在海上漂浮的“油库”就为美国储备了超过8000万桶原油,这相当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在油价及其他矿产品价格猛泻的今天,石油依赖度50%,年需进口近2亿吨,愁着烫手的超额外储的中国又在干些什么?根据海关公布的大宗商品进口数据,今年1月,中国原油进口1282万吨,同比减少8%,成品油进口239万吨,同比下降26.2%,进口未加工的铜及铜材232701吨,环比下降18.8%,铁矿石进口量为3265万吨,同比下降11.2%,环比下滑5.4%,进口天然橡胶60000吨,同比大幅下降65%,环比锐减45%。    资源紧缺的日本,更是战略物资的模范储备国。    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同理,袋里有金,底气就足。一个国家要不要外汇储备(包括黄金)?一定要;是否多多益善?绝对不;多少合适?按中国状况,亿美元足够了,包括吨放在自己家里的黄金。多了些怎么办?及时花掉,主要应该:一是不断增加国内稀缺之资源、物资装备(包括兵器)和技术的战略储备,二是购置海外资源性产业,三是借贷及偿债,作为外交礼包、筹码、武器,谋取国家权益。这点常识,治国精英能不懂?如今,超需求的外储高达万余亿美元,为国家正常需要的两倍,折人民币近十万亿元,约为08年国内GPD三分之一,成了自设的陷阱,却是个天天叫喊着奖励着引进外资,将之视为基本国策的政府,以致于甚至让主权基金的外投公司拿着外储,以高价无投票权方式投资美国私幕基金,回头再来兼并中国优质企业,而一亏就是几百亿。几乎所有涉外金融投资项目,无不一败涂地,天文数字亏损。  &  国家金融安全事关国之存亡,超常规外储就是不安全因素之一,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才知道“保证中国金融的安全和稳定” 及国家外储“合理有效地运用”“来为我们的建设服务。”,而此前则一直重视不够,国家的损失谁来负责?难道还要继续对人民要求严惩金融买办、确保金融安全正义的呼声进行压制,一意孤行下去吗?
&            警惕经济领域的“汪精卫”                   云淡水暖      .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   今天(3月27日)有一则新闻,某媒体的报道,说某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要员,涉嫌“收受贿赂”被调查,但是,鉴于各大媒体网站、包括消息来源的某媒体的网站删除了此条报道,就不便引述了,草民联想另外一桩案件,被称为“外资领域的系列窝案”的原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涉嫌受贿案,此案牵涉到前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原主任张玉栋律师张玉栋等人。  根据媒体报道,此案的利益链条上有三方:企业通过律师向特定官员进行行贿;法律制定部门的相关官员与律师一起制定相关部门的立法,并且利用专业知识,在法律中塞入企业意向或者留下审批漏洞;利用漏洞企业向相关部门递交文件审批的申请;该部门的官员授意企业的申请后去找特定律师代理;企业再通过支付高额律师费的方式进行贿赂;最后按照律师的指示,并在相关官员的帮助下,最终通过审批。(《京华时报》)  再看郭京毅所从事的工作性质:郭京毅在商务部任职22年期间,一直参与以及负责外资法律和投资法律的制定以及修改。 如果他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受贿罪行成立,将可能波及中国所有外资并购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  据说此案牵涉的,远不止三人,所以叫做“窝案”,律师刘阳、工商总局外资局原副局长刘伟、商务部条法司原处长杜宝忠等也牵涉其中。现在,郭京毅等人已经被批捕,并且进入司法程序,媒体报道,可能还会牵涉更多的嫌疑人。  分析一下郭京毅等人的工作单位和负责的工作内容,用一句大白话说:看门的,看什么门呢,看住中国的经济大门,设计一套尽可能周密的法律体系,用法条堵住中国涉外经济运作中的漏洞,防住国外资本、甚至敌对势力,光沾中国的便宜,或者不光沾便宜,还要使坏,可以说,这个环节上的官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安全和是否能在对外交易中得到公平的利益。  但是,令人心寒的是,中国在外资并购过程中,诸多案例是吃亏的,而且整体上也是吃亏的。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一份《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报告,其中的结论是: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通过企业横向并购、品牌控制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和实力,在我国取得市场优势甚至是独占的地位。(《北京晨报》)报告中列举了10个行业,其中有些行业,被外资垄断达70%,甚至90%以上。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2006年,商务部研究院发文进行了回应: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业真正被外资企业垄断。理由是:市场份额大不等于垄断。草民对这个理由感到一头雾水,如果这个市场份额大到50%以上,甚至70%、80%了,定价权、产品控制权都是别人说了算了,怎么还不是垄断呢。中国的食用油产业就是例子,嘉里公司一家就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食用油上游产品市场,这不是垄断是什么。  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例子,地处宁夏的西北轴承集团公司,手中有过硬的产品,产品中仅铁路轴承一项,合资前就占全国市场的40%,利润占全公司的40%,集团的“NXZ”商标是国家驰名商标,1998年,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开始合资,FAG是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最大的轴承企业。德方以“合资——亏损——独资”的套路,最后将中方赶出企业,令人不齿的是,德方并未带来任何技术,直接把中方自主技术生产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高价卖到国外市场。据说,当初谈判的时候,因为“招商引资”、“市场换技术”的急迫,中方连德方拟就的几百份合同都没看懂,就匆匆签字,等到后来发现吃亏了与德国人交涉,德方拿出法律文书一对照,中方没戏。   如果说西轴并购案中,中方的过失有点“法盲”的因素的话,郭京毅等人就属于蓄意造法条以利于外方了,如果在外方的并购中,中国的利益在郭京毅等人炮制的法条下被“合理合法”地被外方拿走,这可以说是在经济领域“卖国”。   提起卖国,史上最著名者,当属抗战时期的汪精卫了,从国家领土、主权到灵魂到肉体,一并卖给了日本侵略者。汪精卫的卖国,公开的,体现在军事占领、政治范畴之中的。而现在需要警惕的是一种隐蔽的,为一己之私出卖中国经济利益,方便外国资本控制中国产业的卖国,表达的形式不一样,追求的利益层次不一样,但客观效果是一样的,就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老的汪精卫已经成为历史,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在和平建设时期,应该警惕经济领域的“汪精卫”。
&&&&&&&&&& 美国禁售的金融鸦片为何在中国找到了巨大的市场?&&&&&&&&&&&&& &央视:美教授怒斥国际投行向中国兜售金融鸦片&&&&&&&&&&&&&&&& & 日 CCTV经济半小时&&&&&&&&&&&&&&& (主编:孟庆海 记者:高杨、康敬锋) /Article/Class4/63.html&&& 对一些中国企业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最直接的冲击还不是需求萎缩,而是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出现了巨额损失。前几天我们就报道了国航、东航等企业参与燃油套期保值交易导致08年亏损惨重的消息,在这之前还有中信泰富[16.06 0.88%]因为与国际投行对赌澳元汇率,巨亏近150亿元。为什么金融衍生品会成为中国企业的滑铁卢?在衍生品交易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今天我们就请有关专家来揭开谜底。&&& 美国禁售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为何在中国找到了巨大的市场?&&& 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点像,不是我发明的词,有人发明的叫‘金融鸦片’。”&&& 黄明,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同时兼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长江管理学院教授、学术副院长,也是最早提醒中国政府与企业要警惕金融衍生品过度膨胀的学者之一。黄明告诉我们,被称为“金融鸦片”的这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绝大多数都是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设计出来。然而,这些最终销售给中国企业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在美国本土市场上却难觅踪影。&&& 黄明:“国际投行内部有明确的规定不许在美国销售,原因为什么?美国监管太严了。”&&& 1994年,曾经是美国十大金融机构之一的信孚银行被推上了被告席。起诉信孚银行的,是著名的宝洁公司。宝洁指控信孚银行通过欺诈手段对其销售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导致宝洁公司亏损1.02亿美元。信孚银行最终被法庭判定有欺诈嫌疑,在信誉崩溃之后被德意志银行收购。黄明认为,正是这种法律威慑,让华尔街的投行不敢在美国国内销售复杂衍生品,但却转而向新兴市场发起了进攻。&&& 黄明:“这种产品有巨大的向下风险,往上给投资者的回报是很小很有限制的,但是往下的风险可以几十几百倍,因此你要是让投资者签这种合约,导致巨额亏损,所以投行在美国会承担极大的法律责任,因此投行分析来分析去决定不敢在美国销售这种产品。”&&&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在摩根士丹利担任了9年的亚太区经济学家,他告诉记者,类似几大航空公司这类风险特别高的对赌金融衍生品一般不会在美国销售。&&&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美国的话几乎没人做,主要就是针对华人来做的,华人的话,主要就是,一个香港人台湾人做得很多,还有大陆人做得很多。”&&& 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吕志华告诉我们,在香港销售金融衍生产品的银行有10家左右,大部分是美资银行,根据他了解的情况,这些投行银行严禁把这些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产品出售给美国的投资者。&&& 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吕志华:“那原来这种衍生工具产品是不可以售卖给美国的投资者的,那在条文里面很,有清楚的列明,那他们的理由就是说,美国的投资者可能是涉及到税务方面的问题,所以这种衍生工具是不可以售卖给他们。”&&& 吕志华认为这种理由非常勉强,在香港有很多美国投资者买卖股票、房地产等,并不涉及到税务方面的问题。&&& 吕志华:“但是我觉得那里最重大的原因就是这种衍生工具的产品风险太高了,那所以在美国是不可以售卖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是出了事的时候,一般来说依照美国的监管条例,那投资银行是要赔款给那些投资者的,那过去来说也是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刚才专家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原来这类带有对赌性质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在金融业最发达的美国是禁售品。事实上,经历过多次危机的美国金融界对衍生品交易一直不敢掉以轻心,股神巴菲特就曾经把衍生品称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奥巴马政府5月13日还刚刚推出了一个加强监管的新框架,一些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将被强制要求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是这些金融鸦片又是怎么传到了中国企业手上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内幕。&&& 在美国不能销售的产品,却在中国找到了巨大的市场。2004年,黄明以衍生品专家顾问的身份应邀回国参与中航油重组,在亲自查了中航油购买金融衍生品的相关合约之后,黄明意识到,中国企业正在遭遇华尔街“金融鸦片”的侵蚀。&&& 黄明:“在这个过程中,我简直就吓了一跳,这个国际投行为了自己榨取巨额利润,给中航油新加坡设计了一个极其复杂,极其就有点像是剧毒产品,我的反应总结就是两个字:气愤,这个气愤就是气愤我们的国企会如此的愚蠢,做这种对自己对这个企业完全没必要的合同,然后导致巨额的亏损。”&&& 黄明告诉记者,金融衍生品的功能原本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帮助企业消除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那些复杂金融衍生品所起到的作用却恰恰相反。&&& 黄明:“简单和复杂,按对一个衍生产品的定价、风险、计算它的数学复杂程度来区分,那么简单的有初中数学水平就能搞定的,比方说期货、互换那是绝对简单的,还有用诺贝尔奖理论才能定价,就期权,最简单的期权,比诺贝尔奖理论能定价的简单期权之上的,我都称为复杂的,那都得靠几百几千行的计算机程序,一个非常懂的往往是物理博士,数学博士出身的人,来给他定价分析,才能把它给算清楚的,这一类都算是复杂的。”&&& 记者:“您刚才说比诺贝尔奖还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我们国内有很多企业在做?”&&& 黄明:“那当然,我们这一轮的央企的亏损,绝大部分,90%以上,全部是,这是极端复杂的衍生产品,连诺贝尔奖的公式都无法定价的这些产品。”&&& 那么黄明所说的“复杂衍生品”究竟有多复杂?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有一个大学老师被航空界请去做咨询,那是我的学生,他告诉我,他说他看完了之后,他感觉非常吃惊,觉得这个合同有如此内容之多,就是150多页,就他来看,就他是个专家性质的,他得看它几天,而且好多看不明白,就它在提示风险的时候就很小的字,把好的时候都说得很大的字。”&&& 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创始人之一,常清也一直关注着国际投行在中国的一举一动。前不久国内几大航空公司因套保巨亏的消息披露后,他就对几家公司的公开资料进行了分析。而从这些报告中,常清也发现了国际投行真正的意图。&&& 常清:“举例讲说高盛手里拿着大量的石油的多贷,一直往上涨他也赚钱,但是他也怕价格下跌,怎么办,他就从中拿出一部分钱来买保险,怎么买保险,就说价格一直往上涨的时候,我每月给你多少钱,这不是保险费,但是一旦价格跌到某个位置,你就变成了买者,它等于把手里的多贷、原油全卖给你了,它没有风险了。”&&& 黄明:“我们的社会,我们对国际大的投行,有迷信有盲目的崇拜,把当成精英,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专家,而事实上国际投行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商业体系,你不能把商人当成一个独立的专家,我们的企业经常犯这种错误。”&&& 然而,犯错的并不只是中航油一家。2008年10月底,中信泰富惊爆147亿港元亏损。常清告诉我们,中信泰富巨亏的罪魁祸首,依然是他们与国际投行签订的那些复杂金融衍生品合约。&&& 黄明:“中信泰富做套期保值,用了剧毒巨复杂的衍生产品,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他要真想套期保值,澳元套期保值很简单就去做期货互换,这些市场非常简单定价上不会被人宰也特容易懂,但他恰恰选择了极其衍生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恶性的投机。”&&& 中国企业接二连三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发生巨亏,促使黄明多次在多家媒体上发出呼吁,提醒国内投资者高度关注复杂金融衍生品的危害。一位曾经负责某著名国际投行在亚洲区兜售复杂衍生品的朋友,在看到黄明时向他坦陈了自己内心的不安。  黄明:“他说那一阵经常有负罪感,他到企业去销售衍生产品,他觉得就像是给人扔了一个炸弹扭头够就跑了这个感觉,第二个,他评论到了,他们投行的投资银行部,就帮企业上市帮企业融资的是给企业创造价值的,但是这个衍生产品部,给企业兜售复杂衍生产品的,是给企业摧毁价值的。”  这位国际投行的经理讲述的另一个故事,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看清复杂金融衍生品的真面目。  黄明:“他的一个投行卖衍生产品的哥们,到亚洲某企业家卖衍生产品,没卖成功,但是把这企业家的女儿给娶了,因此就加入这个家族了,结婚之后,有一阵之后,另外一个投行给这个家族打电话,兜售类似的衍生产品,他抄起电话来,就警告那个投行,说你敢往这卖,我去告你,以前自己卖,可以,一旦加入家族了,再也不允许别人卖了,因为他知道,他要是卖给自己的家,他绝对不敢卖这种产品的。”&  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让一些中国企业遭受“血洗”  一些中国企业冒然参与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国际投行转嫁风险的对象,最后造成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亏损。&&&  实际上,吃下这些金融鸦片的,不仅有国字头的大企业。之前我们在节目中也曾经报道过,一些香港投行机构在内地推销一种叫KODA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少国内民营企业家把几十年的心血都赔得一干二净。风险和收益明显不对等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为什么会成为这些人的投资选择?  赖建平第一次接触KODA这种金融衍生产品,是通过妻子的校友张宁,这位在香港荷兰银行担任私人银行投资顾问的朋友,在2007年6月专程跑到北京,向赖建平夫妇介绍她所在的荷兰银行私人银行。  荷兰银行(香港)私人银行客户赖建平:“我们当时就吃完饭以后,当场在饭桌上不到五分钟,就签了一百多页的一个全英文的文件。”  作为律师,赖建平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开户文件,只要帐户里没有打入资金,也就不存在什么风险。再加上对朋友的信任,赖建平并没有了解这些英文文件到底是什么内容,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赖建平:“她打着的名片是荷兰银行私人银行的董事,你明白吧,那董事,按我们的理解董事是公司的高管,不是一般人,既然你又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又是荷兰银行的高管,你还是我们的朋友的朋友,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不信任你呢?我还怎么可能去跟你,我说要求把一百多页的英文文件翻成中文,我请律师来给我出法律意见书。”  签署开户文件之后不久,赖建平就把资金打到了这个帐户上,对金融衍生产品完全不懂的赖建平,把自己财富增值的希望完全交给了这个香港荷兰私人银行的投资顾问。  赖建平:“因为我们既然是信任,是顾问,我们就言听计从,她叫我们买什么我们就买什么,叫我们买哪个产品我们就买哪个产品,就开始一直做。”  黄伟业曾经是郝婷在花旗银行的客户经理,两人还算比较熟悉,后来黄伟业跳槽到星展银行之后,就不断打电话给郝婷,希望郝婷成为香港星展银行私人银行的客户。  星展银行(香港)私人银行客户郝婷:“他当时给我讲就是说,他们星展银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国有银行,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法制的国家之一,我说我的钱转到你这边的话,你每年综合收益率你能给我多少?他说,高的话30%—50%,最保守的估计15%—20%。”  后来黄伟业专程从香港飞到北京,来见郝婷,并在会面的时候,让郝婷签署了在香港星展银行开户的英文文件。回到香港后,黄伟业为郝婷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并且在香港星展银行开设了帐户,专门用来投资KODA产品。至今这些文件还保存在郝婷的Email信箱里。  郝婷:“这全是英文,一个汉字都没有,如果有就是郝婷两个签字是中文,这个公司的所有文件,没有跟他当面签的,全部是他Email过来以后,他给我指示,你在第几页的那个地方签字,这个Email都有,我给他签完以后,把这一页传真给他。”  根本不懂英文的郝婷,出于对星展银行和黄伟业的信任,就在文件上一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正是这些文件,星展银行开始为郝婷购买这种叫KODA的金融衍生产品。  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当他们拿着什么哈佛的学位,西服革履的,然后代表着银行,打着是总经理的名片,整个团队来跟你,特别职业化的跟你谈他们的投资产品,尤其是针对你们这种高端人士投资产品的时候,你很容易相信他们,因此当他们拿出这些一百页的合同,你不懂的合同,要签的时候,这种盲目的信任就导致你签了这种合同。”  黄明博士在长江商学院的学生,有很多都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中的不少人因为投资KODA产品而损失惨重,而他们当初到香港投资,也是因为朋友的介绍,那些银行销售人员在介绍金融衍生产品时,往往描述这种产品如何能够赚钱,但是却不告诉投资者背后的巨大风险。  黄明:“当这一类的产品的风险极其不对称,当你赚的时候,你就赚了一点,但是你亏的时候,底基本上没底了,而这种风险极其不对称的风险,往往西方银行或者投行没有向这些投资者完全披露,但是银行告诉投资者这些风险的时候,我敢相信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不愿意做这个合约的,我认为很多银行不是所有银行,很多银行,没有完全披露这个亏损的风险。”  黄明博士认为,有些银行推销员不仅不给投资者提示风险,甚至还背着银行在客户的开户文件上做假。这是赖建平当时的开户文件,我们看到除了赖建平的签名之外,没有一个中国字。但是这份开户文件上却显示,他们提供了中文资料。  赖建平:“因为她当时都贴好小标签在哪个签字处,我们只是签了一套空白东西,她既不给我们解释,也不给我们商量,问我们应该怎么填内容,所以她把这套东西拿回去以后,她擅自在所有的地方按照她的需要给我们填内容,还有更恶劣的是,你看看,这个有个所谓的风险披露声明,风险披露声明好几十页全是英文的,结果你看它怎么说的,它说这个按照客户选择的语言文字也就是中文向签字的客户提供了本风险披露声明,它说按照我的选择,我选择的中文向我提供了风险披露声明,但是在哪儿呢?她要给我提供了,一定会让我在上面签字的。”  我们该如何面对金融衍生品?  前不久,在报道国内几大航空公司投资航油套期保值出现巨亏的时候,我们也调查过其他几家境外航空公司的业绩,它们也都从事航油套期保值业务,但并没有出现大的亏损,美西南航空甚至还获得了一些盈利。这样的业绩对比说明在投资金融衍生品方面,我们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面对金融衍生品的时候更应该慎之又慎。  在天津聚龙集团副总裁崔景士看来,判断某一种金融衍生品是否“有毒”其实非常简单。曾就职于国内最大的粮油集团,并代表集团长期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崔景士,目前在一家民营企业担任执掌期货业务的副总裁。他告诉我们,在上任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多家国际投行向他兜售金融衍生品。  天津聚龙集团副总裁崔景士:“就是说如果他作为卖方的话,卖给你这个产品,所谓产品的话,你告诉他,你说我作为卖方,你作为买方,还是同样架构这个产品,这一摞合同对方签不签,很简单一个道理,你愿不愿意买,一般的时候,我相信对方都会说我不愿意买,很简单的一个东西,很简单一个道理,还是引用巴菲特那句话吧:我从来不做自己看不懂的市场。”  常清:“露出我们有什么问题,就说我们人才有问题,就是说我们这次大的经济机构,大的国有企业对现在市场经济的认识和了解还是有距离,有差距的,就说他们对究竟如何进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什么,怎么进行套期保值,这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还没有认识,人才准备也不足,那么往往都是什么,领导说了算,那么领导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所以说又盲目的相信华尔街投行,这就促成了问题的发生。”  黄明:“对国际投行来说咱们不要抱任何期望,国际投行能够宰割企业宰割投资者,能够谋取暴利而不受到法律制裁,他们绝对会做的,大家老批评国际投行贪婪,一百多年来,他没停止贪婪过,所以这个很难从他们这边管住,只能管住自己,怎么管自己呢?我认为就是作为我们的国企,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不懂得的坚决不做。”  “我觉得尤其针对国企最重要的还是在监管层这个角度多做点工作,因为国企假如没有明晰的法规,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他们会去做的,而且事后没有责任,因此我特别赞同国资委最近推出的这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把这些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明晰化了,当我们加强监管的时候,而且追究责任的时候,要求披露的时候,确定不能做复杂衍生产品,那么会使得我们央企向下的衍生产品的业务改善很多,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该学的教训,很大一部分已经在国资委最近的通知中体现出来了,这一点我非常欣慰。”&  半小时观察:认清“金融鸦片”  鸦片给中国人留下的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和无尽的伤痛,而今天,被专家斥为“金融鸦片”的金融衍生品又让众多的中国企业和投资者遍体鳞伤。&&  黄明教授告诉我们,这种带有对赌性质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之所以在美国不敢卖,是因为他们有严格的法律,一旦他们胆敢销售,美国的法律可能会让他们倾家荡产。而他们敢卖给我们,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卖给我们,他们没有多大风险。我们现有的法律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他们能够大行其道另一个原因是国内投资者对国际投行的盲目信任,身为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的黄明告诉我们,在美国,投行的经济学家、高管很少有机会在公共媒体上发表自己的声音,因为他们观点、声音背后是自身的利益,但是在国内,很多国际投行的经济学家经常出席大型的活动,他们的观点也充斥我们的媒体,成为主流的声音。  在国际投行看来,那些对金融业务不太熟悉的国家和地区,无疑是最理想的传递对象。在这场赤裸裸的金钱游戏中,所谓价值和专业都是投行的精美包装,只有风险和收益才是决定一切的筹码。  吃一堑长一智,一些中国企业身上出现的金融衍生品巨亏风潮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在近期密集出台。不过,我们希望这些企业,包括国内的投资者不仅要提高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意识,更重要的是看清这些“金融鸦片”背后的贪婪和虚妄以及国际市场严酷的游戏规则,不要再轻信打着华丽招牌的陷阱。
&&&&&&&&&&&&&& 四月金融数据图解及CRB、通胀& ( 14:53:30)& 文:张庭宾  上周的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正在合演一个大的变奏,如同交响乐般,不同的市场音符共振着一个变奏主题:全球宏观经济将要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变,甚至有可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黄金价格一周上涨3.38%,从阶段性低点682美元/盎司以来上涨34.4%,NYMEX六月原油期货周涨幅11.4%,从前期阶段性低点以来上涨了43.3%;六月玉米(资讯,行情)(资讯,行情)期货周涨幅3.95%,从阶段性低点上涨18.59%;道琼斯指数周涨幅4.39%,从阶段性低点上涨了32.5%;上证指数周涨幅5.59%,从阶段性低点上涨了57.74%。几乎唯一大跌的是美元指数,当周下跌了2.73%,上周五更是直线下坠。  所有这些市场信号的同一个主题是:大宗商品和资产证券对美元的升值,用另一个角度就是大宗商品和制造商品的资产价格对美元开始了通货膨胀。  紧接着的问题是,这一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对美元的上涨——通货膨胀只是一个短期的反弹,还是一个长期上涨的过程。  笔者认为,是后者!未来的市场趋势将是——以黄金、石油和粮食为主要代表的大宗商品将持续上涨,它们的表现将好于上证指数,而上证指数的表现将好于道琼斯指数,道琼斯指数的上涨很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不排除再创新低的可能。  读者可能会反问——凭什么作出如此肯定的预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首先市场的技术线给出了相当明确的信号,无论是黄金、石油还是粮食等大宗商品,最近几个月来,它们虽然并不同步,但时至今日已经共同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底部,上涨相当程度是可以预期的。  这些市场信号是笔者一直在等待的。早在日,笔者就以《金融危机第三阶段开始:黄金王者归来》为题指出了金融危机新阶段的主要标志:美元的流动性危机演绎成全球各国流动危机,即由美元危机演化为全面的纸币信用危机,其主要特征是,各国降息增加流动性以解决因为流动性过剩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各国纸币更深“负利率”化,黄金一枝独秀,摆脱了各种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的地心引力,黄金对大宗商品涨,大宗商品对股票涨,股票对美元涨。  此后的事态已在部分印证着这个判断。日,美联储降息逼近零利率,货币政策已经弹尽粮绝;3月18日美联储紧急宣布开动印钞机收购1.15万亿美元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已是信用货币的最后一招了。  这是一个令很多人觉得费解的现象——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直接向市场注入了上万亿的美元现金。更何况从2007年9月,美元基准利率已经从6.5%急剧下降逼近零。3月18日美联储更是宣布直接印钞救市。这些巨量流动性本应该是一股资金洪流,但它们却像被注入了更加巨大的沙漠,转瞬之间被吸收得干干净净。  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怪圈——一个由于流动性泛滥、各国央行放水过多而造成的金融危机,在最后竟然演变成了流动性极度匮乏,造成通货紧缩,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或不远的将来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要想获得合理清晰的解释先要认识到货币的“三态”规律。水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货币亦有三态,固态货币是商品本位,其核心等价物是黄金;液态货币是信用纸币和资产证券;气态货币是金融衍生品。推动货币由固态向液态、气态演变的动力是中央银行印刷纸币和金融机构放大货币乘数,在这个“印刷”和“放大”中隐藏这人类最聪明(最狡猾)也是最贪婪(最暴利)的商业模式,只要开动印刷机敲敲键盘就可以把无数他人创造的真实财富洗进自己的腰包。(有新意呵!)  在这个“货币三态”的演变中,2006年达到了液态和气态货币泡沫的最高峰。2006年美国的GDP约为13.2万亿美元(其中真实创造物质财富的制造业仅占比11%,勉强类比为固态货币财富),而美国信用纸币和资产证券——液态货币财富的总额为约90万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品——气态货币财富总额达到惊人的518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信用纸币资产证券产品(液态货币)把GDP(勉强称之为固态货币)放大了6.8倍,而金融衍生品又把资产证券放大了5.77倍。这个游戏原本可以继续玩下去,但是两个因素导致它最终无以维系:一是欧元拆起美元墙脚;二是美元向外国转嫁金融货币危机失败,只能自我引爆危机。  这个游戏由此必然走向了反向循环,进入反向货币收缩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气态货币”向“液态货币”的乘数级的收缩,这种乘数级的收缩导致市场流动性以10万亿,甚至100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蒸发,而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救市是加法式的,是以1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的注入纸币来对冲,由于金融市场信心崩溃,这些纸币已经无法形成较高的货币乘数,所以尽管以万亿美元计的纸币注入貌似很多,但乘数收缩的流动性是它的10倍、100倍,因此,这些巨量的拯救资金的流动性就像注入了更加巨大的超级沙漠一样,转瞬消失得无影无踪,市场的资金干渴和沙化变得很严重,人人都觉得缺水喝——这就是金融大危机的“气态货币”向“液态货币”反向乘数坍塌而导致通货紧缩的原理。  那么为什么接下来,通货紧缩会变成通货膨胀呢?  在第一阶段,随着气态货币的收缩,液态货币的增加,美国金融衍生品“气态货币”和纸币资产证券的比值乘数被缩小了,但是由于市场增加了大量的液态货币,而金融危机冲击到了实体经济,物质和文化商品的供给(固态货币)的量反而减少了,再加之世界上石油矿产等资源总量是一直被消耗、被减少的。因此,“液态货币”对“固态货币”的乘数反而被急速放大了,即液态货币——纸币和资产证券的内在价值对大宗商品急速萎缩。  当纸币被越来越多地注水,它越来越毛了——美联储在不断偷走纸币持有者的财富,而它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高风险水平后,一旦世人从“以钱生钱”的迷梦中醒来,醒悟到货币的原初功能——购买使用价值时,他们就会抛弃美元(或向他人借入几乎零成本的美元)而买入越用越少的资源和商品。  由于各种商品使用价值不一,且难以被储存,因此人们的目光将聚集到黄金——这个物质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身上。届时,美元等纸币都会对商品大幅贬值,而黄金又对大宗商品升值。  由此,金融危机将出现两个主要阶段的不同特征:在第一个阶段,金融衍生品价格向资产证券(纸币和资产证券)价格回归,这造成通货紧缩;& 第二个阶段,资产的纸币价格向资产的原生商品(黄金)价格回归,将出现严重的商品价格通货膨胀。  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正处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期,即由市场流动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折期,资产证券价格有可能出现小的反弹,但是它更可能为新一轮下冲蓄势,就像瀑布冲到第一平台时,会反激而起,可一旦这个平台支持不住的时候,会以更大的力量向下冲。  那么,现在美国能否打破这一个恶性循环呢?可能性很低,因为它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投资者对美国有着盲目的信任,甘愿冒着被美元完全洗劫风险,长期持有美元;2.华尔街能够制造出新的金融衍生品,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拿宝贵的现金和资源去购买它;3.美国经济能够发现比IT业更富增长性的新经济,短期内重建美国经济的竞争力。  这三者达成的几率并不高:A.世人无法对一个屡屡背弃联合国单干、常常胁迫其他国家的霸权国家的货币有着盲目信任;B.华尔街已经声誉扫地,他们最后清洗客户的同时,也断绝了他们短期内东山再起的可能性;C.不会有比IT新经济更辉煌的新经济了。  那么,还有没有什么其他路径将美国拯救出来呢?有的,那就是当美国将危机彻底转嫁,对此,世人不能不防。
&&&&&&&&&&& 中国经济指标“看上去很美” 被枪毙项目又上马&&&&&&&&&&&& & 宏观经济见底之争&& 日09:19  &&&&&&&&&&&&&&&& 本刊记者 杨 军 发自北京&&&& /4228534.shtml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可以说有乐观派和悲观派两方。乐观的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或者即将见底,整体经济向好。悲观的看法则是,由短期的数据判断经济见底还为时尚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均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今年经济走向的预测报告,但预测结论各不一致,甚至国研中心内部也出现分歧。  在过去几个月中全球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萎缩,并未见到真正复苏的曙光。目前美国失业率上升,达到8.5%;欧洲不排除再爆发一轮债务危机的可能,欧元区企业公司债务达11万亿,占该地区GDP的95%。甲型H1N1流感疫情,加剧了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  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克鲁格曼在他不久前为期3天的中国之行中表示,“经济危机还没有见底,事情正在快速变得愈加糟糕,离见底还远着呢!”他认为,当前整个世界经济还没有发生自由落体式的再崩溃,一到两年很难复苏。
&&&&&&&&&&&&&&&&&&&&&&& & 美国孤注一掷,最坏时刻还没来&&&&&&&&&&&&&&&&&&&&&&&&&&&&&&&&&& && &时寒冰&&& 笔者与许多人一样,期待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期望中国经济能像许多人判断的那样,率先复苏。在股市、楼市一起走出“小阳春”行情后,乐观的声音不绝于耳。即使比较理性的经济学人,也大都认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经济正在踏上快速复苏之路。&&& 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否正确,对决策者而言,直接决定着所采取的政策是否对路;对投资者而言,则决定着其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带来收益还是亏损。因此,理性地分析形势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还是从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来看,全球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候,还没有真正到来,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对经济前景的盲目自信,很大程度上是相关统计数据失实造成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数据方面的失真,极大地困扰并影响着相关经济决策。比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工业产出正在走出低谷。但国家能源局下属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则称,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降幅为3.63%,较3月份2.01%的降幅进一步扩大,两个数据的背离幅度扩至11个百分点。而重工业在我国的工业体系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显然,两个互相打架的数据反映出:复苏的信号或被放大了。&&& 导致中国内需不振的民穷问题、中产阶级的缺位问题、保障机制不完善、低附加值产品占据主导等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所能解决得了的——不仅无助于现存问题的解决,还可能由于重要投资机会被政府资源的控制进一步强化而更加扭曲,因为,效率更高的社会投资将受到更严重的排挤。&&& 除了政府投资,出口情况亦非常悲观。海关总署5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出口下降22.6%,降幅较3月再度扩大,而本月初闭幕的第105届广交会的参展商数量和成交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果还是在中国提高3千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后出现的。目前,这一优惠政策已经快用到极限。比如,70%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已实现“全征全退”。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表示,将进一步提高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出口下降,并非由于价格不够便宜,而是由于外部购买力受金融危机打击快速下降,这种情况绝非我们单方面降低产品的价格所能扭转。&&& 另一方面,借助信贷资金支撑起来的房地产“小阳春”行情,不仅使中国高高在上的房价错失了一次难得的自我挤压泡沫的机会,还由于开发商趁机通过假按揭等方式将风险转嫁给银行,而变得更令人忧虑,同时,房价的进一步拉抬,又进一步挤压了民众的消费能力——既挤压了目前的消费,也因对未来预期的担忧而抑制了未来的消费。&&& 美国的经济形势同样不乐观。在失业人数飙升、房价缩水、信贷紧缩等阴云笼罩之下,手头拮据的美国消费者捂紧了口袋,导致美国4月份的零售额意外地下滑了0.4%,美国股市闻声下挫。同时,陷于困境的各家银行纷纷上调信用卡利率,而且开始不愿意提供贷款,美国经济复苏的希望逐渐冷却。纽约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史蒂夫·里奇奥图认为:“大家都夸大了美国经济复苏这个嫩芽,这非常非常清楚地提醒了我们,世界是不会突然变速的。”&&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5月15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分析指出,美国的住房及失业率等问题,使“现在不仅仅有金融危机,还出现了社会危机”,“强劲的复苏还要靠银行健康的借贷,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该状况的恢复”。斯蒂格利茨断言:由于美国的经济情况,“全球经济复苏的嫩芽在今年夏天就会变黄了”。&&&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可能孤注一掷,通过更快地向世界转嫁危机的方式,减少自身的风险。早在今年3月17日,美联储就宣布未来半年内直接入市购买3000亿美金的长期公债,加快货币的投放,意味着半年后流通中的货币将增加30%,意味着全球性通货膨胀将要到来,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将变得更为沉重和渺茫。同时,诸如中国这样的具有庞大外汇储备的国家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问题是,美国的负债早已经4倍于其GDP总额,就连奥巴马也承认“美国长期债项的负担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复苏的嫩芽不仅难以长出绿叶,还可能迅速枯萎。&&& 显然,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谈论经济复苏还显得非常遥远。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最坏的时刻还远没有到来。可怕的是,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带着赌的心态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误以为渡过2009年就万事大吉了,这可能进一步增大经济加速衰退的风险。&&& 应该认识到,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破坏性是空前的,全球各大经济体存在的诸多隐患都充分暴露了出来,人类现在所能掌握的修复经济的工具在这些隐患之下有可能全面失灵。我们必须理性面对风险,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可以肯定的是,准备越充分,将来就越主动。退一步说,即使危机没有这么大,居安思危,也不是坏事。&&& 补充:关于股市,如果政府真要启动IPO,只会继续上拉股市,直到绝大部分人轻视IPO的负面影响时为止。&&&&& 写于日 发表于5月23日
&&&&&&&&&&&&&&&&& 谢国忠:世界经济进入“滞涨时代”&& 日&&& “一般人认为,经济低迷的时候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大开印钞机,我认为这种逻辑是错误的。”&&&&&&&&&& 撰稿·张 静(记者)&&& 在北大听课,以宏观经济分析著称的宋国青教授有感而发:“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转换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刚刚把通货膨胀理出个眉目,通货紧缩来了;还没把通货紧缩研究完,通货膨胀又要来了。”&&& 和宋教授“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是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近日他在上海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说:“这一轮通胀,来得比我想象中要快。”&&& 《新民周刊》:2008年原油价格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从每桶147美元一路狂泻到去年12月最低每桶32美元,瑞银甚至悲观预言2009年原油可能会见到20美元。然而仅仅过了3个月,原油突然发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涨了近一倍。在没有经济基本面好转的支撑下,是什么推动了国际原油不可思议的飙升?&&& 谢国忠:与油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原油需求总体疲软。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09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将比2008年减少3%,我则认为和去年相比有可能会下降四五个百分点。而从发达国家库存来看,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也是充足的。美国的石油储备比历史最高点仅减少了一个百分点,大部分仓库现在都很满。&&& 这一轮油价反弹已经不能用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解释,这主要反映了金融需求的驱动。由于各国纷纷效仿美国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引起了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作为抵御通胀的资产重新受到青睐。大量资金涌入石油市场交易所基金(ETF),直接推动了原油期货价格大涨,和现货的差价甚至一度达到每桶20美元。这20元稳赚的套利空间,引发了找仓库的热潮,从而推动了对存货的需求,最后现货的价格也急追直上。&&& 《新民周刊》:现在全球的央行都在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最为敏感的大宗商品已经“闻鸡起舞”。在您看来,通胀的脚步还有多远?&&& 谢国忠:通胀来得比我想象中要快。我原本以为要等到经济稍微有点上升的时候,通胀预期才会反映到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来,但现在都等不及要涨了。美国、中国通胀的苗头已经出现。4月美国零售价格下降了0.4个百分点,批发价格却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中国的物价也开始呈现向上走的趋势,这些都值得重视。而其他国家因为有人口老化等因素,会显现得慢一点。&&& 《新民周刊》:然而目前各国政府最担心的问题是发多少钱也膨胀不起来,只不过是减缓了通缩的力度。他们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之前,流动性激增不会成为问题。即使从“直升机上撒钱”,需求的大幅下滑也会使通货膨胀处在可控范围内。&&& 谢国忠:一般人认为,经济低迷的时候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大开印钞机,我认为这种逻辑是错误的。&&& 上世纪70年代油价暴涨,导致发达国家在增长疲软、失业率上升的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高企,陷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滞胀。而在发展中国家,同时出现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不一定是经济过热、供给跟不上需求才会导致通胀。由于美国必须向海外借款以弥补预算赤字,美元很可能在未来数年内疲软。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美元一旦走弱,将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扩张。金融市场已经发达到,只凭20世纪70年代那样的通胀预期,就可以通过大宗商品、工会这两个渠道,彻底打通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 首先宽松的银根迟早将引发商品投机活动,导致原油、铜、铁、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后者将迫使劳工组织提高工资需求。&&& 很多人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工会已经不如以往强大了。这是因为当时经济飞速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很小。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工资涨不上去,工会就会重新活跃起来,对雇主施加加薪的压力。我们现在看到美国、欧洲的工会力量都在增加,沃尔玛这么多年一直不允许组织工会,现在它的工会也组织起来了。法国今年也已经爆发了好几次全民罢工。目前美国已经进入了工会带动工资上升的时代,而欧洲是最典型的在出现10%的失业率的情况下,工资依然会上升。&&& 《新民周刊》:在执掌美联储的18年间,每次美国经济有什么风吹草动,格林斯潘就会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注入流动性。美国经济保持了3%的年增长率的同时,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谢国忠:很多人都以为,格林斯潘对保持经济增长和低通胀有什么奥秘,其实这种资产市场驱动增长模型之所以奏效,有其特殊的原因。一是IT革命,压制了白领的工资,二是全球化压制了蓝领的工资。三是苏联解体导致对原材料、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商品价格长期低迷。所以在格林斯潘时代,通过放钱刺激房地产、股市,从而拉动需求的模式,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IT革命和全球化产生的“生产力红利”终结的时候。&&& 如果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对此不能充分理解,执意增加流动性,将会把全球经济引向一条危险的道路。现在看来,世界经济已经没有悬念地滑入了一个长达10年的“滞涨时代”。&&& 《新民周刊》:有观点认为,即使未来发生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中国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会抵消通胀带来的压力。&&& 谢国忠:过剩的产能会抑制通货膨胀的“宏大观点”,现在并不适用了。全球化驱使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和原材料相比,制造业增加值比以前要小很多。比如中国钢铁的生产能力过剩那么多,但设备折旧、劳动力成本只占到产品价格的一小部分。钢铁价格随着铁矿石价格1:1地波动,与钢铁的生产能力已经没有关系。&&& 由于西方的工厂搬到中国来,自然资源的价格又保持低位,我们过去经历了一个10年的低通胀时代。但是现在从“美国价”变成“中国价”这个过程已经完成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又在上涨,“中国价”开始变成“资源价”。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红利也走到了尽头。&&& 《新民周刊》:没有全球主要国家的果断一致的“开动印钞机”,目前经济可能已经崩溃,更何谈复苏?&&& 谢国忠:稍微刺激一下经济,我觉得是应该的。但主要国家的政府已经在为投机实施补贴,他们以为问题在于流动性短缺和信心丧失。如果能把投资者和投机客拉回市场,世界经济就将回到良性循环中。但通过补贴投机、制造通胀带来的经济回暖是不会有后劲的。就像光给病人打激素,而不治病,虽然他看起来还很精神,站不了多久又得倒下去。一味把股票炒上去,让老百姓觉得有钱了去消费,这与“点石成金”有何异?出路主要靠机构改革,但不幸的是,现在大家都倾向于多打点激素,希望再搞一个泡沫去掩盖结构性问题,先混过去再说。但现实条件是回不到昨天,这个药方已经不灵了。炒一把过了之后问题没解决,通胀却来了,这个局面今年年底就有可能来袭,而现在资产价格泡沫已经形成了。&&& 《新民周刊》:您认为应该进行哪些改革?&&& 谢国忠:美国需要降低医疗成本,欧洲是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成本过高的问题,延期退休年龄,鼓励就业。中国则必须进行增长模式的改革,而不是继续刺激经济。&&& 《新民周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认为,各国央行已经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了足够教训,当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即将走火入魔之前会及时回笼货币。&&& 谢国忠: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央行既想保持价格稳定又想保增长,以等待经济的回暖。所以当它收缩流动性的时候,必定是雷声大、雨点小,加息的速度赶不上通胀上升的速度,我们在70年代看到就是这个现象,央行不愿意加息太猛,怕把经济拉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一直维持一个高位。直到80年代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不得不拼命加息至21.5%,引起经济大规模的衰退才把通胀打下去。■
&&&&&&&&&& 这张图告诉我们什么&? ( 07:33:24) 江南村妇&& .cn/s/blog_48adrud.html图 :哈克采集&&& 今天看这张图让我很害怕 ,一旦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被证实,第一个完蛋的是制造业为支撑的中国。这种通胀与通缩交替出现,几乎中国所有行业无一例外将面临灭顶之灾。&& 有对策么? 一定有! 这此就让高参们去操心,我会及时点评的。
&&&&&&&&&&&&&&&&& 中国,谁主沉浮&?&?&?(4) ( 09:08:52) 江南村妇  中国缺少的是智慧的光芒。用摸索着石头过的方法能崛起吗?江南村妇告诉大家: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中国,近30年真正是一错再错!从低成本扩张战略,到过度投放货币,到一会儿从紧,一会儿跟随欧美大放信贷,一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变成了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衰败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可谓是错错错!!!&&&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已经四面楚歌,我们要做的是坚持正确的路,降几年GDP没关系。我以为一坚决地降低制度成本;二坚决地追求科技进步。除此而外,没有任何捷径。  
&&&&&&&&&&&&&&&&& 资源价格暴涨背后的重重危机&&&&&&&&&&&&&&&&&&&&&&&&&&&&&&&&&&&& &时寒冰&&&& http://shihb./.html&&& 如果问这段时间投资什么获利最大,当属资源类商品无疑!为什么资源类商品如此强势?这种强势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意味着什么?&&& 2008年12月份,我在出版的新书《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大胆预言:紧随次贷危机之后,全球性通货膨胀将到来,并随之进入“资源为王”的时代,明确建议和呼吁投资资源类产品。&&& 巧合的是,差不多与本人新书的发行同步,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开始步入上涨轨道。比如,伦敦铜从日至今年6月5日,上涨了80%左右;伦敦铅从日至今年6月5日,上涨了95%左右……&&& 资源类商品价格暴涨,乃是由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的担忧,大量避险至今涌入所致。最直观的参照物是黄金及黄金类相关投资品的价格走势。比如,A股市场中的中金黄金,股价从日的22.8元,上涨到今年6月5日的超过100元(最近一次分红和转增股票后的复权价格),涨幅超过了350%。小盘黄金股恒邦股份从日的15.96元,上涨到今年6月5日的超过105元(最近一次分红和转增股票后的复权价格),涨幅超过了550%。&&& 如果以美元作为参照物,这波资源价格上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元与资源类投资品价格的同步回升。第二阶段,美元贬值引发的资源类投资品价格上涨。&&& 有关第一阶段不同寻常的同步现象,我在此前的文章和讲座中专门作过分析。有关第二阶段的上涨,我在3月4日发表的评论中指出:“美元的强势假象已经是强弩之末,当画皮撕裂,投资者接下来感受到的恐怕是另一种惨烈。美国股市一旦企稳,美元的强势假象就难以维持。当然,这也会带来一波新的投资机会,当美元走弱,大宗商品价格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而3月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在创出6470.11点的近期新低后企稳,与我此前的判断应和。几乎就在美国股市企稳的同时,美联储开始了印钞行动。因为,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从利益分析法的角度来看,美国股市企稳完成了美联储印钞的最后一个条件,当这个条件成熟,美元所谓的强势画皮就会脱落。事实上,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美元进入了下跌轨道。&&& 美元贬值吹响了资源价格上涨的号角。&&&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源类商品的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力量,并非来自实际需求,而是源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世界各国疯狂发行纸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拯救经济的必然结果,是货币的贬值。当滥发货币成为共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就从隐忧转变为直接的担忧,并采取避险行动,这类资金与投机资金合二为一,成为资源类价格暴涨的推手。&&& 最初,只是少数先知先觉者,首先意识到涌入资源类商品避险的重要性,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其中,就容易引发羊群效应。所谓“羊群效应”,指的是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原本是一种非常散乱的无序的组织,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羊群效应”一旦形成,就会引发大量的盲从者,而盲从很容易导致理性的丧失和局面的失控。&&&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世界经济的复苏,还是中国经济的复苏,都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资源类商品的大面积、大幅度上涨,有可能使刚刚发出的还很脆弱的需求嫩芽被折断。由于消费低迷,下游的商品供应大部分是过剩的,资源类价格的上涨,使得企业通过市场转嫁成本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只能自行消化,这必然减少企业的利润,抑制企业的生产扩张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因资源类价格的上涨而收缩规模。&&&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世界各国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的行为,虽然激活了资本市场,但也在埋下新的隐患。一是未来的通货膨胀强度可能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二是避险、投机资金对资源类商品的快速推高,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抽血效应(从资金角度看),也容易因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对实体经济构成更深的伤害(从企业发展角度看)。&&& 遗憾的是,危机面前,各自清扫门前雪。就美国、欧元国等经济体而言,由于各自掌控着国际结算货币、储备货币的发行权,可以向其他经济体转嫁风险,而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除了自吞苦果(别人强加的苦果和自己种下的苦果),有更好的选择吗?而且,美欧听任房价下跌,让市场自我挤压泡沫,又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而在我国,在房价尚处于高位的时候,降低信贷门槛,加大信贷投入。同时,调低房地产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2004年的35%调低至20%,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损害民生的救市行为,也必然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而言,尤其如此。&&& 由于中国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依托,当通货膨胀到来,假如世界经济并没有从此走向复苏,我们有足够的应对危机的能力吗?在对打持久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实质准备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是何等的令人忧虑!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任何一次成功战胜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中,减税都是必选项,而现在我国不少地方的税务部门为了完成税收增长任务针对企业的查账补税行为,正在进一步恶化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当一次次违逆经济规律的做法被强硬推行,我深感忧虑!深感忧虑!!!&&& 因此,面对资源类价格的暴涨,投资者可以欢呼雀跃,而决策者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古人强调居安思危,即使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少也要做到不居危思安,否则,就容易在虚无缥缈的幻觉中,错失应对潜在危险的良机。&&& 附:周日讲座,来了不少外地朋友,令我非常感动,将演讲时间多延续了一个多小时,对股市、期货市场、大宗商品和美元的趋势进行了剖析,大家亲如一家,非常和谐。向各位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深表感谢!&&&&&&&& 日夜
&&&&&&&&&&&&&& 每个人,多给自己一些期待&&&&&&&&&&&&&&&&&&&&&&&&&&&&&&&&&&&& 时寒冰&&&& http://shihb./.html&&& &&& Stand up, stand up, Get up, be strong enough, I'm trying hard to be myself again, To be myself again……&&& Bob Marley这这首歌,令人热血沸腾,并用心思考。&&& “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让人民免于掠夺和恐惧,才能让公心和敬畏生命成为普遍的价值观。”这是我博客的主旨。但是,所有美好的制度,都是民众推动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英雄或救世主主导的结果。&&& 我始终相信,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就如同西方“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的理念。&&& 如果希望寄托在所谓的英雄身上,只会沦为一场空。个体的觉醒,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源于民族深处的劣根性,是一种恐怖而邪恶的力量。&&& 其实,好的环境、好的制度,都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一个最直观的例子:许多人都会谴责乱丢垃圾的行为,但是,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不乱丢垃圾,进一步,是否能做到,把随手可以捡到的垃圾放到垃圾箱中?&&& 日本大和民族,在一场盛大的体育运动会后,不留一片纸的惊人一幕,让人感受到一个民族可怕的力量,我们具备这种素质吗?&&& 改变现状,不是寄希望于别人,不是把所有的期待都给别人,它需要每一个人多给自己一些期待,多给自己一些要求。&&& 我们都是普通人,这世上其实并没有英雄,所谓的英雄都是真实原型加创造的结果。但如果把英雄定义为做得比一般人要好的人,那么,人人其实都可以成为英雄,而到了那种境界,还是不再有英雄。&&& 我的意思是,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体构成的。&&& 如果某个人被寄予太多希望,无异于一种扼杀。&&& 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公益写作,每每对一些现象做深度剖析,在第一时间奉献给一直默默支持我的读者,而不是简单地把已经发表过的文章贴到博客。尽管每个月少了3万多元的稿费收入,但我觉得是有意义的。当然,在博客写作更自由,也更符合我的天性和风格。我希望写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发表,刻意迎合。&&& 是的,公益写作是我的选择,无论别人怎么看,无论是看做一种虚荣还是一种责任,我一直坚持了多年——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这样选择,也可以那样选择,这都属于他的权利。&&& 我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斗士,更不是圣徒。&&& 每逢新闻事件发生,总有朋友希望我对该事件发表深度评论,但我做不到,我只能写自己熟悉的,或者,自己认为更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去写。我的选择或许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但,这是我认为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其他的,希望别人能够做得更好。&&& 当我写第一本书的时候,绝大部分读者给予了令我感动的支持,少量曾经支持我的读者离开,认为,我已经开始走向世俗。其实,我还是原来的我,本来就是生活在俗世中的。我只是觉得,市面上有关次贷危机的书过于浮躁和浅薄,那些拿着国家上亿经费的研究机构得出的研究结论,许多同样流于表面,没有真正洞悉根源,更没有提出应对策略才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出版后,一些曾经离开的朋友又回来了,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但我还是原来的我。&&& 做讲座的时候,又有少数读者开始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此前的公益写作不过是为了今天的讲座。这是一种可笑的逻辑,一个人付出上百万元的代价行公益之事,仅仅是为了去赚一点小钱吗?尽管邀请很多,但我直到2008年6月份,才开始做讲座,做的两场讲座收入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是非常纯粹的公益性讲座。截至目前,在上海的高校,我做了四场公益性讲座,商业讲座没有一场,有的公益讲座是放弃商业讲座的机会做的,而我的演讲费在国内是位居前列的。一个研究趋势的人,通过趋势中轻松获取的收益,远比一场十万元出场费的讲座更有吸引力。但我不会辜负也不敢滥用上天恩赐的智慧谋私。财富的最高境界是用之即来。所以,财富不是最重要的,钱的诱惑力也是有限的。我觉得,大学生们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应该多一些分析问题的视角,我愿默默的帮助他们。是的,这仍然是我的选择,无论别人认为是基于虚荣还是责任,我觉得自己做这样的选择,是符合自己心愿的,这就足够了。&&& 我坚持公益写作,是我的选择,但我不愿意别人给我一个圣徒的招牌把我绑架。&&& 《赵老师古琴·牛刀小说·我的投资讲座》引发的非议出乎意料。赵老师投身于古琴事业多年,付出心血之多,是切身感受。我们十年师生情谊,她的古琴艺术中心我当然全力以赴的支持,而且,老师交待的任何事情,作为学生,我都会认真办妥。牛刀是战友,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我的做人原则,他的书我当然推荐。知钱俱乐部是迄今为止,我唯一合作做售票讲座的俱乐部。知钱俱乐部的向贵成先生,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我们联手为四川灾区的几十户农民,捐赠了一些重建家园的水泥、砖等建材。力量微薄,但这种合作是愉快的。而且,向贵成先生全程监督,直至拿到最终获得捐赠的农民的签名。所以,知钱俱乐部在上海的首场活动,我会参加。否则,我会继续坚持在上海不做售票讲座的原则。&&& 如果,是我面对这样的坚持公益写作的人,我会为他的老师、朋友、战友送上祝福,而不是质问。所以,我特别感谢那些祝福的朋友。&&&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常年透支的结果,是精力的每况愈下。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我能坚持这么多年,已经非常不容易,有时候,被各种压力尤其过重的责任感折磨,整夜的睡不着觉。而我苦心做的公益讲座,也在偏离我的宗旨。最近在上海一所高校做的一场讲座,一半的听课者是教师,询问的问题都是围绕投资展开,只有一个学生,在提问时,问及我真正想讲的内容。这让我感到莫大的悲哀……&&& 我必须回归自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我尽了自己所能尽的力量,做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社会将走向何方,是每个人选择的结果,我做了自己的选择,这就够了。如果一个以公益为主的博客(并非收费博客),连师生、兄弟、战友等等都不顾,如果连发一篇游记都遭受放弃责任的质问,那么,这必将使公心者不堪重负而放弃。&&& 我所做的研究是趋势研究,是前瞻性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将很快被验证。我在去年年底写的《中国怎么办》,提出通货膨胀隐忧、资源为王观点时,这个世界还在饱受紧缩之苦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现状,而在已经进入2009年6月份的今天,恐怕已经鲜有人怀疑我当初的判断。趋势研究是最费心血的,郎咸平先生说,我做的应该是一个拥有至少几十人的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有时候几乎要累倒。通过讲座(比如像春节前在郑州举行的十几个人参加的微型讲座),发布对趋势的研究结论,让听讲者一起见证结局,分享成果,是我所喜欢的。事实上,这样的讲座,听者是最大的受益者。比如,春节前我在郑州讲座中讲解的股票至今都有两倍以上的利润。我对讲座的态度是认真的。上次在北京知钱俱乐部讲解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我获悉春节听过我讲座的三位朋友也参加,马上把10%的重叠部分全部更换了,不让支持我的朋友听重复的内容,哪怕有一位这样的朋友在场。&&& 我非常喜欢趋势研究。喜欢才能投入。结果的验证常常是让人欣慰的。2008年6月,我接受央视采访时,认为油价将大跌(当时的油价是每桶140美元左右),2009年3月,我提出“如果3月、4月贷款继续增长,国际油价可能突破60美元,到达60美元至70美元的区间。如果这个期间俄罗斯对美国没有什么过激行为【以俄罗斯领导人的智慧,他们会韬光养晦,绝对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而中国经济脆弱的一面越来越明显,美国可能快速将油价拉到70美元上方,甚至再次突破100美元(当时的油价是每桶30多美元)。而现在,猪流感的到来,再次埋下了一个可怕的伏笔,加快了油价上涨之路”(——摘引自本人写的长篇分析《从房价到经济,地狱亦或天堂——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反思之一》)&&& 有什么样的因,必有什么样的果。不停的努力,使得利益分析法逐渐完善,5月21日写的《美国孤注一掷,最坏时刻还没来》一文末尾,我提到“补充:关于股市,如果政府真要启动IPO,只会继续上拉股市,直到绝大部分人轻视IPO的负面影响时为止。”这也是利益分析法推导的结果。&&& 我不知道为何要说这些,并非单纯为自己辩解,而是讲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期待,而不是苛求别人。社会的进步,是群体觉醒和努力推动的结果。&&& 苛求别人不如多苛求自己,多给自己一些期许。即使有一天,由于种种原因不再写作或者做研究,我仍然会为大家祝福!&&&&&&&&& 日中午
&&&&&&&&&&&&&&&&&&&&&&&&&&   许小年:复苏之道  日08:32   财经网&&& http://view./a/007.htm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回暖是暂时的。虽然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剧烈下调,库存周期有可能已进入了上行阶段,但另一个更大的周期——投资的调整才刚刚开始。如何消化过剩产能?目前,我们看到的对策都是更多的投资。新的投资需求短期内可使已有过剩产能得到利用,但日后将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试图以新泡沫挽救旧泡沫,结果是更大的泡沫,饮鸩止渴,只能推迟但无法避免泡沫的最终破灭。   许小年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原标题:复苏之道  在“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史上,金融危机屡次发生,但眼下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却史无前例,不仅规模和深度远远超过以往历次,而且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 时下四处弥漫的乐观气氛,源于对危机成因缺乏认识或“无知者无畏”的社会心理学。这次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景气循环,而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危机。危机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失衡,而失衡源于经济全球化和政策本地化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制造了美国战后历史上最大的资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将美国经济拖入萧条,而且经由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冲击了世界上所有国家。&&& 2001年之后,美联储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既要医治科技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又要稳定“9·11”事件后动荡不已的金融系统。当金融系统崩溃的危险已经过去,美国经济显示出明显复苏迹象时,美联储未能及时收紧银根,将低利率保持了两年多之久。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泛滥,人为造成资金的低成本,刺激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杠杆率,家庭和个人争相借贷,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 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这一巨大失误,美国政府官员和凯恩斯主义者迄今讳莫如深。然而,数据清楚地显示,进入本世纪后,美国金融机构、家庭和整个经济的负债率出现了脱离趋势的异常上升,房价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超过收入的增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这些现象与美联储的低利率绝不可能只是偶然的巧合。&&& 在制造资产泡沫的同时,宽松货币政策也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带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六七年里,出口达到年平均25%的增长,出口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20%,急剧上升到2008年的37%。强劲的外部需求推动了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民间的高储蓄又为投资提供了充裕资金,在出口和投资的双轮驱动下,中国GDP保持了多年的两位数增长。  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造成通货膨胀,这使美联储困惑不解,出现了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全球化时代,一国的通胀水平已不完全取决于其国内经济参数,而是越来越紧密地和国际经济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对发达世界的廉价产品和劳务出口,不仅直接降低了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发达国家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美国的劳工现在不仅感受着墨西哥移民的竞争压力,而且还因“制造外包中国”和“劳务外包印度”,面临着随时失去工作的危险。劳工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工资增长缓慢,美国通胀的最重要驱动力——劳动力成本受到抑制。在低通胀环境中,美联储的印钞机开足马力运行。 &&& 21世纪初期的全球经济繁荣半真半假。全球化促进了跨国界的资源重新配置,提高了各国经济的效率,这是真实的;美联储的“高能燃料”注入全球经济增长引擎,透支了全球化的红利,则无法持续。到危机爆发前夜,世界经济已严重失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过度借贷,过度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为过度储蓄和过度投资而困扰。&&& “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繁荣”,借钱买来的繁荣再也无法持续,美国到了还债的时候;中国靠超常的出口和投资维持经济景气,也到了须调整之时。萧条是对过度繁荣的偿还,对失衡的纠正,美国经济需要“去杠杆”(Deleveraging),即降低负债率;中国经济则需去除包括过剩产能在内的存货(Destocking)。只有恢复了经济的平衡,可持续的复苏才有希望。&&& 2008年四季度以来,发达经济体经历了大幅调整,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工业生产指数呈两位数下降,资产价格暴跌,消费收缩,银行倒闭,企业与家庭破产。这是“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但正是在这些痛苦的调整中,金融机构和个人的负债率逐步下降,为未来的复苏和均衡发展铺平了道路。复苏何时到来,取决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调整速度。&&& 金融体系恢复正常功能,起码需要三个条件。 &&& 第一,是资产价格跌到底,投资者在确认到“底”之后,才敢放心买入,反弹才具可持续性。从这个角度看,政府干预资产价格的调整,只能增加市场对是否到底的疑虑,于信心的恢复没有任何帮助。&&& 第二,金融机构充分暴露其不良资产,并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和清理坏账,修复资产负债表。&&& 第三,发达经济尤其是美国,家庭储蓄率从危机前的近乎为零,回复到历史正常水平。在抛弃了借钱消费的生活方式后,一定的储蓄是消费复苏的必要前提。&&& 从这三个条件来看,发达经济体虽仍有下调的空间,但距底部已经不太远了。&&& 例如,美国房价从危机前的峰值下跌了20%左右,以负担能力即房价收入比衡量,还要再跌10%到20%,房价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才能从目前的4回到历史平均的3.5。&&& 关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美联储经过“压力测试”,基本上摸清了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缺口,但资本金的补充需要时间,银行与资本市场恢复正常融资功能则会更迟一些。&&& 最后,家庭储蓄率虽已从零反弹至4%,但要达到7%、8%的历史平均水平仍需时日,而且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经验证明,金融危机后,经过四个到八个季度,家庭储蓄率及私人消费方可稳定下来。  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危机结束,而仅仅是从金融领域转向实体经济。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基本过去,世界将面对常规但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对复苏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不断攀升的失业率——美国失业率已达9%,市场普遍预期年内将上升到两位数。随着失业增加,占美国经济70%的私人消费必然会下降,而私人消费萎缩又会迫使企业削减产量和雇员。如果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能走出萧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外需就无法恢复。 &&& 与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相反,中国经济所必需的调整是去除包括产能在内的过剩库存。若不减少投资,就不能增加用于消费的资源;若不降低库存水平和消化过剩产能,就不会有新的投资高峰。因此,调整的当务之急是纠正结构的失衡,而不是盲目地拉动内需,更不是通过刺激投资,来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 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某种程度的回暖,主要原因是库存调整告一段落,其次是国有部门的投资激增,以及配合投资的天量银行信贷投放。&&&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回暖是暂时的,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复苏。虽然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剧烈下调,库存周期有可能已进入了上行阶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鸦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