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导系统统能不能不只是防御,能不能转守为攻,用拦截弹打击敌方

美军反导神话真相:最强反导系统成功率不到一半|反导系统|导弹防御系统|美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美军反导神话真相:最强反导系统成功率不到一半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示意图
  面对朝鲜中远程导弹的不断进步,美国极力推动部署各种反导系统作为应对。但最新披露的报告揭穿了美国反导神话——部署在美国本土、拦截能力最为强悍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在从2002年至去年年初的11次试验中,竟有6次未能摧毁指定目标。不到一半的拦截成功率,让潜在对手只需要简单地发射多枚导弹,就足以耗尽美国的反导弹药库存。
  据香港《南华早报》4日报道,在这11次精心设计的试验中,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器从地下发射井升空,追赶太平洋上空的模拟敌方导弹。但其中6次拦截器都未能摧毁指定目标,这样的成绩单促使独立分析家得出结论——无法依靠这个反导系统挫败朝鲜或伊朗发起的核打击。
  21世纪初,美国国内对于弹道导弹技术扩散的担忧开始加剧。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下令导弹防御能力要在2年内初步成形。在这样的压力下,时任国防部长拉 姆斯菲尔德下令导弹防御局不受五角大楼标准采购规则和测试标准限制。到目前为止,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已耗费超过400亿美元。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 称,五角大楼的作战试验与论证局已记录了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严重缺陷,其他政府机构和独立专家也持类似观点。国会无党派调查机构政府问责局在今年2月 出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在测试中的表现一直“不足以证实它是一种实用的导弹防御系统”。据称,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测试简直就是在 作弊——他们在试验前就知道模拟敌芳导弹何时从何地发射以及它们的预期速度和轨迹,而实际攻击中这些详细信息是绝对不可能预先知道的。即便如此精心安排, 但试验的成功率之低仍让人吃惊。报道称,鉴于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弱点,对于每个来袭的敌方弹头,都需要发射4个或5个拦截器应对。因此,陆基中段导弹 防御系统的30个拦截器很快会因多枚导弹来袭而耗尽。今年7月,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3名导弹防御专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结论称,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 无法保护美国公众。
  然而媒体披露称,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承包商波音公司却因“工作出色”而领取将近20 亿美元的绩效奖金。在今年1月28日飞行试验之后,美国导弹防御局和包括波音在内的多个承包商宣布试验成功。而事实却是,由于试验期间拦截导弹的一个推进器停止运转,导致拦截器远远飞离其原定轨迹。SH-60B CFP/
20121012013
2013525032011508801790
26F-35B/F-35CEA-18GE-2D P-8AMV-22
EA-18GMQ-4
20131543162530
201318KC-4620132.9263
8.8524MQ-9
3700050201465
2013975474
XAN/TPY-29
2008XX20123
馆藏&2269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10余辆被火烧毁的单车,只剩下变形的钢丝。
“他的妈妈已经受伤了,小孩子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美国目前正在研制下一代的反导拦截系统
  [环球网军事9月6日报道]面对朝鲜中远程导弹的不断进步,美国极力推动部署各种反导系统作为应对。但最新披露的报告揭穿了美国反导神话――部署在美国本土、拦截能力最为强悍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在从2002年至去年年初的11次试验中,竟有6次未能摧毁指定目标。不到一半的拦截成功率,让潜在对手只需要简单地发射多枚导弹,就足以耗尽美国的反导弹药库存。
  据香港《南华早报》4日报道,在这11次精心设计的试验中,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简称GMD)系统的拦截器从地下发射井升空,追赶太平洋上空的模拟敌方导弹。但其中6次拦截器都未能摧毁指定目标,这样的成绩单促使独立分析家得出结论――无法依靠这个反导系统挫败朝鲜或伊朗发起的核打击。
  回复顶1
  21世纪初,美国国内对于弹道导弹技术扩散的担忧开始加剧。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下令导弹防御能力要在2年内初步成形。在这样的压力下,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下令导弹防御局不受五角大楼标准采购规则和测试标准限制。到目前为止,GMD系统已耗费超过400亿美元。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称,五角大楼的作战试验与论证局已记录了GMD系统的严重缺陷,其他政府机构和独立专家也持类似观点。国会无党派调查机构政府问责局在今年2月出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GMD系统在测试中的表现一直“不足以证实它是一种实用的导弹防御系统”。
  与爱国者反导系统相比萨德系统拦截高度更高
  据称,GMD系统的测试简直就是在作弊――他们在试验前就知道模拟敌芳导弹何时从何地发射以及它们的预期速度和轨迹,而实际攻击中这些详细信息是绝对不可能预先知道的。即便如此精心安排,但试验的成功率之低仍让人吃惊。报道称,鉴于GMD系统的弱点,对于每个来袭的敌方弹头,都需要发射4个或5个拦截器应对。因此,GMD系统的30个拦截器很快会因多枚导弹来袭而耗尽。今年7月,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3名导弹防御专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结论称,GMD系统无法保护美国公众。
  NMD就是重新关上潘朵拉之盒的钥匙。NMD的全称为National Missile Defense,意为全国导弹防御。早在六七十年代,美国就研究过弹道导弹防御,但唯一的实战系统部署了一个月就撤销了。即使苏联在莫斯科外围部署一个象征性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时,美国也一反军备竞赛中“人有我有,人无我也要有”的传统,没有部署相应的系统。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GMD)发射拦截弹
  里根曾雄心勃勃地推出星球大战计划,但到老布什时代已经出的气多,进的气少,最终在不可克服的技术困难面前不了了之。克林顿不是和平主义者,但他只把NMD研制开发保持在低水平。小布什一反他前任的谨慎,以传教士一般的急切和热情,企图用金钱、意志和行政命令堆出一个NMD来。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拦截弹(GBI)发射
  无奈科学不认他的帐,天价的反导弹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仅有的成功又不断受丑闻所累,直到8年任期的尾巴上,才在阿拉斯加开始勉强的有限部署,用于拦截可能的来自朝鲜的弹道导弹。美国还曾试图在东欧部署类似的系统,但在俄罗斯的强力反对和国际政治的变数作用下,最后放弃了。
  回复顶1
  美国的中段反导示意图,在阿拉斯加部署的就是这样的陆基中段反导能力,还曾打算在东欧部署,现已放弃
  以现有技术水平,NMD无疑是天网恢恢,又疏又漏。然而,NMD今天在技术上不成熟,不等于它永远不会成熟。假以时日,NMD是可能达到实战水平的。那么NMD的意义何在呢?首先,NMD在不太远的将来就可为美国提供一定的反导弹能力。这种反导弹能力不足以阻挡中俄等核大国的全面核攻击,但对只有有限核能力的核小国(如北朝鲜、伊朗、印度)有一定的反核讹诈的作用,美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灵活性将大大增加。
  美国陆基中段导弹拦截系统组成
  在中长期内,NMD将进一步完善,以NMD作为反核屏障,美国将对中小国家形成单向核威慑,而这些中小国家有无核能力将变得不太重要。对于核大国,美国也许还不足以形成单向核威慑,但核威慑将不再对称。这不光大大增加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加对敌对国家的心理压力。在战术上,美军对硬目标打击手段的选择也大大增加,核门槛可以大大降低,战术核武器可以成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可行的战场选择。
  回复顶1
  在理想情况下,当NMD最终发展到能够为美国提供可靠的核防御时,美国可能运用对大小核对手的单向核威慑和世界舆论,促成类似禁止化学武器的日内瓦公约那样的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这倒不一定是美国良心发现,而是隐身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使核武器的战术重要性大大降低。
  陆基中段反导系统(GMD)可以在洲际导弹的大部分弹道上进行拦截
  隐身和精确制导武器不存在核门槛那样的运用上的限制,关上核武器这个潘朵拉之盒,更使美国的技术优势得以自由发挥,美国的对外军事行动将无所顾忌。那么为什么不能在NMD建成之前就促成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呢?核武器对弱势国家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核武器给弱势国家在与美国的周旋中提供极大的砝码,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美国海军“霍珀”号驱逐舰上的雷达发现并跟踪了靶弹
  美国只有在建立一个天衣无缝的NMD之后,才有条件威胁利诱,迫使其他国家放弃核武器。一旦对手的核武装得以解除,美国的实质性军事优势将进一步强化。若是对手拒绝放弃核武器,美国的反核“道义优势”将为任何军事行动正名,美国的军事选择也将大大增加。
  回复顶1
  反导对导弹的技术要求比弹道导弹要高得多,不仅要求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还要具有极高的制导精度和极短的反应时间
  由于种种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原因,近年来,美国一改在NMD问题上大张旗鼓地做法,而是很低调,甚至都不大用NMD这个说法了,而是改用BMD(全称为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意为弹道导弹防御),涵盖从陆军的THAAD(全称为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战区高空终端反导系统)和海军的宙斯盾反导系统到空军的GMD(全称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陆基中段反导系统)。
  美国新一代的外大气层杀伤拦截器
  尽管GMD已经有限部署,美国的反导重点转移到终端反导,尤其是海军的宙斯盾反导系统。宙斯盾系统可以在海上靠前部署,本身具有较大的射高,所以还有一定的中段反导能力。这样,美国已经形成初步的反导能力,THAAD用于终端反导,GMD用于中段反导,宙斯盾两边兼顾,并具有拦截反舰弹道导弹能力。
  THAAD兼有一定的中段反导能力,但基本上还是终端反导
  终端反导和中段反导的差别在于,终端反导是针对已经进入再入段的来袭导弹,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拦截成功,导弹碎片甚至核爆炸依然可能对目标区造成影响,保卫范围也受局限。终端反导主要用于拦截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对再如速度极高的洲际导弹效果有限。中段反导的拦截发生在大气层之外的导弹飞行的中途,也就是在再入前的空间段,拦截产生的碎片和爆炸不会对目标区发生影响,保卫范围也要大很多。
  回复顶1
  中段反导更加适合于拦截远程的洲际导弹。中段反导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还没有释放多弹头和开始再入段机动之前就摧毁来袭导弹,大大提高拦截效率。当然,中段反导对早期探测、弹道计算、发射控制和终端制导的要求都要极大地提高。美国有这样的技术能力,俄罗斯在理论上也或许可以有这样的能力,欧洲对这样的能力根本不做非分之想,现在中国也证明了拥有这样的能力。
  像东风31这样的机动发射导弹是中国的长剑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来说,解除核武装或美国的单向核威慑都是不可接受的。恢复力量均势的途径只有两条:打造更锐利的矛,或打造自己的盾。中国在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技术上,还可以采用机动分导、机动弹道、伴飞诱饵等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强突防能力。现在又在反导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中国的安全态势不好。远有美国甚至俄罗斯的核威胁,布什时代时美国就明确把中国列入核打击目标名单;近有印度、朝鲜等核国家或者核门槛国家,印度每次成功地发射导弹后,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强调射程可以达到北京、上海。中国不能把国家安全仅仅寄托在别国的善意上。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全球无核化将走上正轨。俄罗斯的国力已经严重衰退,无法阻止美国,英法也只有顺水推舟。无核化符合中国的利益,但中国也必须建立足够的防御体制,抑制无核化后可能出现的无赖势力对中国搞核讹诈。
  回复顶1
  中国的导弹防御研究在文革期间就开始了,这是“反击1号”反导弹导弹
  中国的导弹防御研究在文革时期就开始了,但一直很低调,这次成功的试验可谓不鸣则以,一鸣惊人。中国的反导能力还只经过了第一次试验,离实战能力还有一段距离,但毋庸违言的事实是,中美在反导能力上已经是50步和100步的差距,中国将具有和美国同等的对敌对中小国家的反核讹诈能力,将有能力阻止美国具有单向核威慑能力,并且在已经在地平线上时有浮现的全球无核化浪潮中间保持主动。中国在建的航母将成为常规的剑尖,而反导将成为反核的盾牌。
  中国具有弹道导弹能力已经很久了,但反导试验成功表明中国的导弹技术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反导对导弹的技术要求比弹道导弹要高得多,不仅要求具有很强的空间机动能力,还要具有极高的制导精度和极短的反应时间,高度的可靠性更加是必须的。中国没有在难度较低的终端反导上多纠缠,而是直接试验难度更高、意义也更大的中段反导,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也和中国的实战需要有关,来自印度的远程弹道导弹是中国陆基中段反导的理想目标。相比之下,美国不仅需要防止朝鲜导弹射向美国,还要为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提供拦截伊朗导弹的能力,难怪在终端反导和中段反导之间全面铺开。
  回复顶1
  和三年前的反卫星试验一样,这次中国的反导试验也出乎美国的意料。对于上知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的美国军方,忽视了这样重大的试验似乎不可思议,但却也在情理之中。中国的导弹力量早已放弃发射井方式,而采用机动发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完成发射准备,难怪常规的空间侦察手段难以提前发现中国的试验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采用直接撞击的硬杀技术,代表导弹战斗部技术的最尖端,中国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由于在大气层外飞行没有空气阻力,战斗部不需要流线型的外形
  中段反导不光是一个导弹问题,还要有相应的探测、指挥、制导技术,中国的试验成功证明了中国已经掌握了反导的技术体系,而不光是某一单项技术
  美国军方观察到的空间撞击意味着这是采用动能战斗部在空间直接撞击击毁目标的方式,这意味着中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这样的能力的国家。
  “以子弹打子弹”的动能截杀方法在理论上是反导的最优选择,弹头有限的体积和重量全部用于击毁来袭导弹,消除了破片式或爆轰式杀伤在四散的动能上的浪费,也避免了用核弹头引起的政治和军事上的问题。这代表了导弹战斗部技术的最尖端。动能截杀在技术上难度很大。对于洲际导弹来说,来袭导弹和截击导弹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几万公里以上,截击制导中提前量计算的微小偏差,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再只是形容。空间机动不能靠弹翼,必须靠大量燃烧火箭燃料、抛射排气以形成必要的动量(动量等于速度和质量的乘积),这和用小火箭改变火箭或卫星的姿态或指向是本质上不同的两回事。不过来袭导弹也有同样的问题,因此不容易作主动的机动规避。地面的风雨、高层大气的气候变化、地球和空间引力场的变化、太阳风和空间等离子体的运动,也对截击导弹的控制系统增加额外的难题。中段反导不光是一个导弹问题,还要有相应的预警、跟踪、指挥、控制和发射技术,中国的试验成功证明了中国已经掌握了反导的技术体系,而不光是某一单项技术。不事声张,脚踏实地,多干少说,这就是中国的风格
  古训曰,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中国不主动去寻找敌人,导弹防御为中国提供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灵活性和美国的不是一个概念。但弹道导弹和核武器都是成熟的技术,中国周边国家中已经越过或有能力越过核门槛的不在少数,中国有必要建立反核讹诈的能力。中国的NMD有助于恢复美国NMD造成的核失衡,毕竟,国际政治中合作和斗争并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
  回复顶1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铁血军事由是中国最大的军事社区铁血军事网运营(www.ti...
54294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反导系统拦截弹技术综述,导弹拦截系统,中国导弹拦截系统,拦截导弹 动态规划,导弹拦截,导弹拦截问题,洲际导弹能拦截吗,导弹拦截 noip,洲际导弹拦截,拦截导弹 poj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反导系统拦截弹技术综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俄称其超高精度反导系统能拦截世界最快洲际导弹|拦截弹|A-235|反导系统_新浪军事
俄称其超高精度反导系统能拦截世界最快洲际导弹
  东方网12月14日消息:据俄罗斯《消息报》12月12日报道,一位来自俄空天防御兵司令部的消息人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俄军方将在在莫斯科及莫斯科州附近部署新一代的A-235型战略反导防御系统。目前,俄军方已确定了对新系统进行测试的日期。
  该消息人士指出,A-235系统的代号为“飞机-M”,针对其的相关测试将在2013年春末或秋初进行,之后将迅速被投入战备执勤。据介绍,A-235在测试过程中将发射被西方称为“瞪羚”的53T6型拦截导弹。目前,承担莫斯科地区反导防御任务的是携带核拦截弹的A-135系统。与现役系统只能使用核战斗部拦截弹不同的是,由于制导和通信技术的发展,53T6可选择配备常规动能战斗部或是核战斗部。通过接受来自地面的制导无线电信号,53T6的拦截精度可达到数厘米。于上世纪70年代服役的A-135系统受制于制导技术的限制,无法引导常规拦截弹准确命中来袭导弹,故只能配备具有面杀伤力的核拦截弹。
  A-235由叶卡婕琳堡“革新者”设计局研制,承担的任务与受到广泛关注的S-400“凯旋”和S-500“普罗米修斯”存在明显区别。A-235的拦截高度超过30千米,距离可达100千米。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具备拦截目前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其唯一的缺陷是:S-400配备的导弹安装有自动导引头(也就是说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而53T6则必须由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无线电指令进行控制。
  俄空天防御司令部的消息人士解释说,A-235系统的上述“缺陷”是合理的。各种型号的反导拦截弹均由雷达系统发射的无线电波引导。配备自动导引头的导弹只是在发射后的最初阶段由雷达站制导,之后将独立地搜寻和攻击目标。但在距离地面30千米的高空,反导拦截弹会被等离子云所包裹,从而阻碍对无线电波的接收。因此,在这一高度上自导头的效能会大幅度下降,只能通过地面发射的高功率窄束无线电波对拦截弹进行制导。
  A-235系统配备有“顿-2M”型雷达站和“瞪羚”发射装置。目前,有关该系统的所有技战术参数仍属俄国家机密,现在仅知道其将配备远程和中程两种拦截导弹。至于其是否将根据射程的不同分别配备核战斗部或是常规动能战斗部,现在也处于保密之中。
  俄罗斯战略评估研究所主任亚历山大?科诺瓦洛夫认为,A-235是一种与A-135存在巨大差异、真正的反导系统。他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表示:“反导防御系统的任务是保护重要目标和基础设施,而A-135配备的核拦截弹在打击来袭目标的同时也会对己方设施造成破坏。A-235配备的常规拦截弹则可在拦截敌方导弹的同时,保护己方领土不受损失。从另一方面来说,核反导拦截弹只需在距离目标数千米处引爆,而常规拦截弹则需具备极高的精度。我很怀疑‘革新者’设计局是否能在同温层的高度实现如此出色的效果。”
  不过,俄空天防御兵司令部正式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辛现在仍拒绝就A-235系统的测试计划发表任何评论。
  A-235的研制工作启动于1997年,去年曾在萨累沙干靶场进行了首次测试。在投入部署后,该系统将与A-135同时担负战备执勤任务。(北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俄反导联合演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