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多长时间,没有电脑,手机微信可以如何沟通与交流交流吗

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小学一节课到底几分钟?时间不一样,内容有啥不一样
  身为80后的钱报记者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还是45分钟一节课。这些年,在杭城的小学里,一节课40分钟,算是标准时长。但现在,不少学校的1课时,已经有了变化。有的变成了35分钟,有的,更短!
  钱报记者调查了杭城一些小学,发现不少小学从自身的特色课程和学生需求出发,已经有各种设置长短不一的课程时长,让原本“一刀切”的40分钟,有了不少更符合教育规律、更为人性化的伸缩变化。
  40分钟变为35分钟
  每天多上一节特色课
  钱报记者调查发现,比较多的一种做法,是将原来的40分钟每节课,减少5分钟,改为35分钟。
  比如杭州天长小学的课程,不再固定在40分钟了。从今年下半年起,学校四到六年级的常规课程时间,从40分钟减到35分钟,一到三年级仍实行一堂课40分钟。
  把高段常规课时间减少5分钟,学校是希望老师在备课时更精练。
  学军小学钱塘小学部则从两年前就开始实行35分钟一节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课时数,丰富课程种类。这样一天下来,上午4节课,下午3节课,每天能多上一节课。而这每天多出来的一节课,主要用来上书法、生活技能、经典诵读、心理健康等学校的特色课程。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注意力比较好的时段,是一节课的前10到20分钟。”学军小学钱塘小学部科教室副主任林丽萍这样解释。“因为更多取决于老师,缩短时长后,对老师要求更高了。”
  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也在个性化课程设置上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卖小开设的课程,比一般学校每周多出9节。“每节课缩减5分钟,这样每天多出30分钟,一周就是150分钟。多出的时间开设了9门微型课。”王怡芳说。
  10分钟、20分钟的微型课
  许多学校都有设置
  杭州娃哈哈小学一堂课的时间,课程不同,长短也不同。学校有10分钟的课、20分钟的、60分钟的、80分钟的,还有半日的。
  10分钟的课,学校主要放在早上,叫做晨诵,让学生诵读一些语文、英语的经典。
  而20分钟的“微课”,娃哈哈胡君说,这是个“配方课程”,为每个班级量身定制的,“主要是请各类艺术名家到学校来,给学生做指导。”比如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著名画家吴山明,请他们来书画班,给学生点拨点拨;请杭州艺术学校校长宋家明来,与器乐班的同学面对面。
  胡校长说,“20分钟的微课,时间不多,但效果非常好!”
  卖鱼桥小学的微型课,课程涉及心理健康、数学思维、口语表达等多方面。
  天长小学还有10分钟的谈话课,是放在中午时段的,班主任对当天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反馈,有时还有主题性的谈话;还有15分钟的,是早上的经典诵读,比如读儿童诗、宋词,还有《论语》、《孟子》中选择的篇章、语段。
  求是小学还设有一些专题教育课程,时长为10到15分钟。同时,还有特殊时长的体育课,早上25分钟,下午35分钟,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日前,金山区石化街道山鑫阳光城社区...
满载学生的大巴被一辆工程车辆追尾,...
昨日(10月12日),一支由原老八...
日开始,中国人...
今晚,在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金...
今天上午10点50分左右,上海静安...
逸仙路长江路口的一个昔日老仓库,经...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清路18号一楼
&&|&&&&|&&
传真:1 地址: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梁清路18号一楼
版权所有: 无锡诺信安全培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基于帝国CMS程序搭建,主题由制作完成,未经批准禁止复制或镜像本站内容. 本站已在公安部备案,违法本站版权因素将受到法律制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沟通与交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