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10元1g流量加油包包下个月还可以使用吗

三大运营商10月起流量当月不清零 次月还是要清零
来源:金融界
然而次月还是要清零
  作为国家有关提速降费具体要求的一部分,“流量月末不清零”的靴子终于要落地了。昨日傍晚,国内三大移动运营商相继宣布,自日起,将为 手机上网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推出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升级服务,即2015年10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延期结转至11月底前使用,后续月份以此类推。此服 务将对所有手机用户默认开通,无需申请。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的“流量不清零”服务仅限单月不清零,即10月没用完的流量,可以顺延到11月先用,但若11月还没用完,则依然会被清零,不再顺延到 12月。同时,这一服务也仅适用于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数据卡不在此次服务范围内),包括按月计费的基础套餐和流量可选包,不包含流量加油包、季度 包、半年包、假日流量套餐等灵活周期产品,以及促销赠送的流量。
  今年5?17电信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提速降费”的呼吁中,特意提到了“流量不清零”的问题。此后,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了流量共享、流量季度包、半年 包、年包等套餐服务周期灵活的新服务、新资费,还有运营商推出流量交易平台,支持客户在线流量购买、流量转赠、流量红包分发等,让流量使用更灵活,唯独流 量月末不清零的问题迟迟未能落实。
  中国电信主管人员解释说,“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目前全球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比较少。此项服务的推出,涉及实时计费、离线计费、余额管理中心等90多套系 统的改造割接和30多个软件版本的发布上线测试,还包括近2亿用户的服务数据梳理,销售渠道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流程改造和衔接配合等工作,涉及的工作量很 大,细节非常多。在服务提供初期,还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用户们积极帮助其完善此项服务。
  有广东运营商人士表示,相比其他流量季度包、年包等流量优惠措施,这项“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最大优势是受惠面积广,能够惠及全体个人套餐用户,乃是中国运营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项让利措施,在全球范围亦属“罕见”。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认为,新政实施后,会对运营商利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流量业务占比较高,利润额较低的运营商而言。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项流量新政对自己意义不大,因为“每月不够用的还是不够用;每月都用不完的,下月就更用不完”。
  中国移动关于“流量当月不清零”热点问题的回复
  一.什么情况会影响客户享受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
  客户发生主动变更行为,如:过户、销户、携号转网、降低套餐档次等情形下,原套餐剩余流量不享受此服务
  二.客户停机时,会影响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吗?
  客户停机时,若套餐月费成功扣费,剩余流量可结转至次月,客户状态恢复正常时可使用。
  三.为什么流量可以不清零,话音、短彩信不能不清零?
  这是因为客户使用话音和短彩信,主要是用来沟通,客户对话音和短彩信的消费情况比较清楚,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话音和短彩信的消费 量。而客户使用流量的场景较多,除了沟通作用,还有娱乐等多重功能,消费的波动性较大,因此会存在这个月不够用、下个月又会剩很多的情况。中国移动先后推 出了流量季包、半年包、流量共享等多种举措,解决客户流量使用波动性的问题。
  四.为什么流量不清零只能滚存一个月?不能滚存更长时间?
  流量不清零打破了传统流量套餐按月计费的规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的业务创新,对支撑系统、流量提醒、流量查询等一系列问题都带来了挑 战。国外目前不多的几家提供流量不清零服务的运营商,也大多只能滚存一个月。此外,从客户的消费行为看,流量滚存一个月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流量使用波动客户 的需求;如果客户连续多个月都有剩余流量或者套餐内流量不够用,中国移动会主动引导客户更换更适合自己的套餐。
(责任编辑:余圆)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手机套餐流量用不完,为啥不能累积到下个月?
来源:北青网作者:孔德婧责编:木木
近日,微博上流传着不少针对手机上网流量套餐业务的“抱怨”:“为何移动通讯的套餐流量,用不完就作废,却不能累积到下一个月?”“为什么每个月的套餐超了就要多付费,而不是和一年的总流量折中?”在日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选择通信公司提供的上网包流量套餐业务。虽然包月的确能带来实惠,但另一方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套餐内用不完的流量白白浪费,的确成了不少用户的“心头病”。
用不完的流量可否“打包带走”?
“截至日12时43分,您套餐内的数据流量已使用20.07M,剩余179.93M,使用流量已达套餐总量的10%。”每月都会收到类似提醒短信的谢女士向记者反映:“我办理的手机套餐每月有200M的流量,我看中的是套餐里的通话时长和短信条数,但在这个标准下,每个月上网的流量肯定用不完,只能作废,感觉有点心疼,但又没有别的更合适的套餐可以选择。”
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龚先生认为,目前通讯公司提供的套餐种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我是3G上网版129元的套餐用户,由于我每个月上网流量较大,套餐外还选择了流量升级服务,该服务按照30元包300M、50元包800M自动升级计收。我想选择一个500M的升级包,但是公司并不提供那个等级的服务,这使我感到很无奈。”
市民小罗选择的96元包月套餐中包含300M的上网流量。“如今很多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我家小区也有无线网覆盖,因此手机套餐里的流量就省下了,到月末流量总会剩下不少。”
“我们去餐馆吃饭的时候,吃不完的饭菜都可以打包带走,消费者所要支付的就是这一两块的打包费用,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什么通讯公司不能提供类似的服务呢?”面对每月大量剩余的上网流量,周小姐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通信业的又一“霸王条款”?
曾几何时,国内三大通讯运营商因充值卡过期和话费有效期问题被扣上“霸王条款”的帽子。如今,在手机上网余量过期作废是否是一种隐性浪费,一直是大众谈论的焦点话题。
部分消费者坚持认为,通信运营商应将多余流量退还给客户,因为那些未用完的流量也是消费者预付了资费的,当某个月流量超标时,应允许其使用以前多余出来的流量进行填补。
也有一部分用户表示,消费者和通讯公司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讯公司推出的包流量套餐以客户和公司签订的协议为基准,签订套餐时双方的约定不仅包括之后每月客户需交的月费,还包括签订套餐时企业承诺给客户的优惠。“既然当初协议已签,就代表双方认可了这项约定,这是毋庸置疑的。”用户李小姐对记者表示。
未用流量也要计入前期成本
记者先后拨打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客服热线,就多余流量的沿用问题咨询了相关工作人员。三家公司均向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将使用不完的数据流量累积到下个月继续使用的相关业务,由于消费者和通信公司签订了相关使用协议,所以剩余流量到月底便会自动清零。
据悉,三家通信公司目前都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包月套餐业务,而单独计费的最低流量标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中国联通将最低流量标准设定为10M/月,中国电信为20M/月,中国移动30M/月。
对于剩余流量的“浪费”问题,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只要客户开通了数据套餐业务,哪怕流量并未完全使用,通信公司也投入了相应的资源,各种前期准备都会耗费通信公司的成本。客户如果对自己的消费额度不能准确把握,建议选择相对低档位的流量套餐,再根据使用情况选购流量叠加包。对于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会适时推出满足不同使用特征的流量产品。
流量“转存”涉及资金投入
有消费者提出,通信运营商可以通过收取少量转移费用的方式,将未用完的流量延至下个月继续使用。“这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对于类似的提议,北京邮电大学泛网无线通信实验室的胡铮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技术层面考量,目前有些运营商可以实现多余流量的转移,但整个业务系统和网管系统的建设仍需大量资金的投入。”
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律师认为,包月套餐在数据流量的设置上,应尽可能地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在数据统计的测算上应更趋合理。“比如说我们出去打车的时候,起步价都是13元,可能有些乘客搭乘的里数并未到达3公里,但他同样需要支付这13元的费用。我们现在的流量付费方式和打车是一个道理,需要解决的就是背后潜在的这个不公平问题。”
记者同时留意到,不少消费者都是在获悉流量套餐的基础上和通讯公司签订合同的。对此,北京实地律师事务所主任范伯松认为,消费者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和运营商达成合作协议的,因此双方都应履行合同上的承诺。“从合约关系的角度来考量,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是通讯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流量未使用完的情况下,除非通讯公司推出了‘剩余流量转移’这样一种新型服务,否则消费者只能通过选择流量较低的数据套餐来解决流量过剩的问题。”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10元1g流量加油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