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ore i5-6500和intel core i7 6500u-6700对比哪个好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酷睿i5 6500现在值得买吗?还是等i5 7500?
3819浏览 / 40回复
酷睿i5 6500酷睿6系列据说有死机bug,而且PCB板薄,有压弯的风险,有没有用过的说一下是否有问题,还是等i5 7500?
等你 等到7500的时候,你 会发现,刚出来,价格虚高,再等一下, 等到价格合理了后,你又发现 8500又出来了,于是你又决定等。最后,Intel都倒闭了 你都没买到CPU。
有东西用就慢慢等如果要用就没必要等
不错,顶一个
1151出来才半年,就考虑值不值得买了。太老了,别买了!
等你 等到7500的时候,你 会发现,刚出来,价格虚高,再等一下, 等到价格合理了后,你又发现 8500又出来了,于是你又决定等。最后,Intel都倒闭了 你都没买到CPU。
明确告诉你:i7 7700K的背板PCB也很薄!
制程 架构 优化,这7代想来也优化不了多少。
你应该等i5
听说是99金做的
要不然就等i5 9500吧,也许PCB板就厚实些啦。
还是别买电脑了,收一块厚的废铁不更好?
i5 4590不错,能用好几年。
0mamami 发表于
等你 等到7500的时候,你 会发现,刚出来,价格虚高,再等一下, 等到价格合理了后,你又发现 8500又出来了...
直接等zen吧
i5 4590不错,还能用好多年。酷睿4系列 经过多年来千万人的实践:没有发现死机bug,而且PCB板 厚,没有压弯的风险,不必等i5 7500
菜市场买口铁锅。回家贴个20CM 钢板 看他厚不厚 散热好不好
最近经常配,目前没发现这种问题。有些不会装导致的问题
据说6代的U是用胶水粘的,要等钎焊出来再买。
没有听说这个情况啊 这个问题不存在的、
0mamami 发表于
等你 等到7500的时候,你 会发现,刚出来,价格虚高,再等一下, 等到价格合理了后,你又发现 8500又出来了...
看到新闻好像是说 七代 I系列CPU 仍然可以使用现在100系主板 是吧?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笔吧评测室】Skylake移动版初探——第六代酷睿i7-6700HQ评测_笔记本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28,809贴子:
【笔吧评测室】Skylake移动版初探——第六代酷睿i7-6700HQ评测收藏
前言:Intel在2009年推出了第一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转瞬间已过去六个年头,而酷睿i系列也已来到了第六代。或许,笔记本老玩家们还记得2011年初Intel发布Sandy Bridge架构的第二代酷睿处理器之时的盛况——由于性能和功耗相比第一代45nm制程i7的巨大提升,二代最低端的i7-2630QM秒杀默频下的初代旗舰i7-940XM的事实。这一代的发布一时在贴吧掀起了巨大风浪,也极大地激发了玩家的购机热情。然而,自那以后,Intel每一代在性能上“挤牙膏”般的微弱提升让一代又一代用户大失所望;同时,Ivy Bridge使用3D晶体管之后的核心集中发热和Haswell上这一现象的加剧让笔记本上的i7用户因为CPU高温而苦不堪言。今年6月姗姗来迟的Broadwell标压i7,也因为其尴尬的发布时间点让其成为了短命的一代过渡品。终于,在9月1日,随着移动版Skylake CPU的解禁,承载着众多期待、更换了架构的六代移动酷睿终于来到了广大用户面前。 本次评测的对象为第六代酷睿最低端四核i7——i7-6700HQ,也是接下来几个月中大量搭载i7的影音本及游戏本上主要使用的CPU之一。由于评测机从底层屏蔽了i7-6700HQ的核芯显卡Intel Graphics HD 530,因此本次评测中,将主要针对两个方面——CPU理论性能及功耗,对i7-6700HQ的表现进行评估。【目录】0、首批Skylake 移动CPU介绍1、
参数解析2、
理论性能评测
整数运算性能测试:Fritz Chess Benchmark
浮点运算性能测试:SuperPI、wPrime
渲染性能测试:CineBench R11.5、CineBench R15
游戏物理运算性能测试:3Dmark11和新3Dmark 物理分
其它测试:CPU-Z Benchmark
笔电DDR4前瞻: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3、
功耗评测4、
总结及展望
战神Z7M-SL5S1采用GTX965M/i5-6300HQ/8G/240G SSD/背光键盘/Win10/4999元!
0、首批Skylake 移动CPU介绍本次解禁的Skylake移动版CPU共有13个。其中7款为标压型号(i7-6920HQ、i7-6820HQ、i7-6820HK、i7-6700HQ、i5-6440HQ、i5-6300HQ和i3-6100H),搭载HD 530核显,隶属于Skylake-H分支;6款为低电压型号(i7-6650U、i7-6600U、i7-6500U、i5-6300U、i5-6200U和i3-6100U),搭载HD 520核显,隶属于Skylake-U分支。
赶上直播了~
参数解析本章我们将通过CPU-Z和AIDA64等工具探究i7-6700HQ的详细信息。I7-6700HQ是一款四核心八线程处理器,14nm制程,默频2.6GHz,最大单核睿频3.5GHz,拥有6MB三级缓存,与之前的i7-3610QM、i7-4700HQ等CPU定位相同,均为每代的早期入门四核i7型号。CPU-Z对i7-6700HQ的支持尚不够完全,最新版仍无法正确识别CPU的系列(错误检测为i5)和封装方式。使用AIDA64查看,i7-6700HQ使用了BGA1440的封装方式。自Broadwell开始,Intel的移动端CPU全面革除PGA封装,改为BGA封装,也宣告了笔记本拆机随意DIY CPU时代的终结。 在“指令集”一栏中,我们可以发现i7-6700HQ比前代多出了一个TSX指令集。TSX将允许程序员指定事务型同步代码空间,使得目前使用粗粒度线程锁定(Coarse-grained thread lock)的程序更自由地使用细粒度线程锁定(Fine-grained thread lock),大幅提高多线程效率和性能(具体参见)。这项技术Intel本打算在Haswell架构上就加以应用,然而由于当时TSX指令集出现难以修复的重大BUG,因此Intel被迫升级微码将其全面禁用,这一举措也同时影响到了Broadwell系列。如今Skylake中再现TSX指令集的身影,是否标志着这项技术已经“重出江湖”?我们不得而知。
AIDA64中的CPU信息可以看到,i7-6700HQ的Tjmax过热保护温度为100度,最低CPU倍频与4代和5代一致,为8x(0.8GHz)。睿频方面,i7-6700HQ的双核、三核和四核最大睿频分别为3.3GHz、3.2GHz和3.1GHz,其中31x的四核最大倍频相比35x的单核最大倍频足足低了4个倍频,大大出乎笔者意料——3、4、5代酷睿移动i7中这个差距都只有2x,即使追溯到更久远的第二代酷睿,这个差距也只有3x。这个较低的四核睿频频率不禁令笔者对i7-6700HQ的多线程性能有所担忧。功耗方面,该评测机对i7-6700HQ的限定短时睿频功耗为56.3W,长时睿频功耗等于CPU的TDP即45W。右侧两个Unlocked说明这台机器的BIOS没有锁定这两个限制,理论上可以修改,然而笔者尝试安装Intel官方调节工具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时,提示“Unsupported Platform”(不支持的平台)。这说明XTU暂时还不支持笔记本的六代酷睿平台,只能静待Intel后续的更新了。最后,测试机搭载了1.2v的DDR4内存,频率为2133MHz,该频率下的时序为15-15-15-36。
理论性能评测我们将使用多个跑分软件对i7-6700HQ的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在下一章与2、3、4、5代的不同i7性能进行一些对比。参与对比的CPU:i7-2920XMi7-3610QMi7-3840QMi7-4700HQi7-4860HQi7-5700HQ【CPU信息对比一览】
(1) 整数运算性能测试:Fritz Chess Benchmark国际象棋测试是一款经典的CPU性能软件,以当年与人类下象棋的“深蓝”计算机的算法为基础,是考量CPU整数运算性能的标准之一。在国际象棋测试中,i7-6700HQ仅得到了25.5倍的成绩,与四核睿频相同的i7-3610QM相比较优势微小,被睿频较高的i7-3840QM和i7-5700HQ反超。这一现象说明了这几代中同频整数运算能力基本没有什么提升,I7-6700HQ因为四核频率较低,在国际象棋测试中败下阵来。
呀,赶上了
(2)浮点运算性能测试:SuperPI和wPrime我们首先采用著名而传统的Super PI来测试i7-6700HQ的单线程浮点性能。SuperPI通过推算圆周率π的数值,来测试CPU的浮点运算能力。SuperPI仅支持单核心单线程运算,但这却使它更能够反映出CPU架构上的差异。I7-6700HQ在这项测试中的表现同样也不出众,除了单核睿频高达3.8GHz的i7-3840QM成绩遥遥领先之外,与i7-5700HQ、i7-4700HQ等CPU的得分较为类似,同样也是由于它们的单核睿频频率相近(6700HQ、5700HQ、4700HQ的单核最大睿频分别为3.5GHz、3.5GHz和3.4GHz)。接下来我们使用wPrime进行测试,同样为计算圆周率的软件,与SuperPI不同的是,wPrime支持多线程运算,能让i7的八线程同时满载。在该项测试中,i7-6700HQ的表现比之前好了一些,与i7-4860HQ的成绩近似,比同频的3610QM有了一定的提高。
intel不给力
(3) 渲染性能测试:CineBench R11.5、CineBench R15CineBench是Maxon公司出品的一款渲染测试软件,使用了其旗下著名三维动画制作软件CINEMA 4D的算法,以浮点运算为主,更能反映CPU的实际渲染工作能力。I7-6700HQ的CineBench R11.5和R15多线程得分别为7.45pts和678cb,这个成绩与前几代CPU比较起来是比较喜人的;在仅有3.1GHz的四核睿频下得分已经超越四核睿频3.6GHz的i7-3840QM和3.4GHz的i7-4860HQ,相比同睿频幅度的i7-3610QM有了20%的提升。而其得分低于Broadwell平台的i7-5700HQ的原因,笔者推断:这个渲染性能进步在Broadwell时代已经实现,Skylake继续保持了这个水平,因为频率比i7-5700HQ的3.5GHz低所以得分被超过。单线程得分中,i7-6700HQ的得分也不错,仅仅略低于i7-5700HQ,与高频的i7-3840QM持平,超过了频率近似的其余三代和四代i7。
留名   --这只是一条为了凑满十五字的小尾巴
(4) 游戏物理运算性能测试:3Dmark11和新3Dmark 物理分3Dmark11和新3Dmark本是用于显卡测试的软件,但由于同样含有计算游戏场景的物理测试项目,对CPU的多线程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注:以上跑分均为双通道内存环境)在3Dmark11的物理测试中,i7-6700HQ又一次表现出了能力,与高频的i7-3840QM和i7-5700HQ相当,而由于缺失L4缓存落后于i7-4860HQ(L4缓存对3Dmark物理分数加成较大)。考虑到这里i7-3840QM、i7-5700HQ的测试平台配备的都是DDR3 1600MHz双通道的内存,规格比测试机的DDR4 2133MHz双通道要低,i7-6700HQ能得到如此分数或许也受到了内存的加成因素,在一些使用Skylake CPU却搭载DDR3内存的模具上分数可能会有降低。不过,由于笔记本DDR4内存从Skylake才开始支持,并且DDR4内存的频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2400MHz、2666MHz等),笔者估测i7-6700HQ在该项测试中还有一些提升潜力。
其它测试:CPU-Z BenchmarkCPU-Z自1.73版本以来新增了基准测试功能,笔者在此也对i7-6700HQ进行了一些测试。由于这项测试算是新生代事物,权威性尚待考证,因此这里的测试得分仅供参考。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跨代的对决 英特尔i7-6700HQ对比i7-4720HQ性能测试
19:46:31 来源:电脑报 作者:电脑报 我要评论:
点击量:47107
& & 今年9月初,在第四代酷睿Haswell处理器发布两年半之后,英特尔终于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六代酷睿Skylake处理器。在经历了Broadwell标压处理器的一闪而过之后,Skylake&H系列的到来宣布了全新一代的标压移动处理器时代终于来临。
& & 作为Skylake标压i7处理器的入门型号,i7-6700HQ必然将代替Haswell系列的i7-4720HQ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中高端游戏本、商用本的热门处理器配置,接下来将通过简单介绍和硬件测试的方法来了解一下i7-6700HQ的特点和性能,同时将对比i7-4720HQ看看这两款隔代却定位相同的处理器的性能有多大差别。
Skylake处理器介绍
& & 熟悉英特尔处理器产品路线的网友大概知道,第六代Skylake酷睿处理器属于&TICK TOCK&路线中的TOCK架构更新阶段,作为英特尔14nm工艺上的第二代产品,Skylake主要是通过架构上的改进提升处理器的性能同时降低功耗,但是要认为这代的标压版i7处理器性能会提升大多,那可能要失望了,因为Skylake处理器的目标是控制功耗提升集成的核芯显卡的性能。虽然架构的改进没有明显提升i7-6700HQ的性能,不过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后面测试时会提到。
& &相比于上一代Broadwell来说,Skylake有了不小的改变,比如加入了更精细的电源调节功能,甚至允许OEM厂商进行自定义。在多媒体方面,Skylake移动平台支持完整的H.265编解码和独立的低功耗H.264编码器,并加入了标量和格式转换引擎, 可以更低的功耗为前提玩转4K播放。此外,新的CPU将全面支持第三代雷电接口和USB Type-C接口,可以更轻松第直接将屏幕内容输出至4K显示器中。
& &与Skylake搭配的100系列芯片组也有很多改进,比如全面支持DDR4双通道内存,再比如硬件自主功耗栅极,以及IO方面的全方位提升,既有低功耗的eMMC、UFS、SDXC、CSI-2,也有高速的PCI-E 3.0、DMI 3.0,而且IO接口可灵活配置为PCI-E、SATA、USB3.0。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笔记本产品将会大范围的内置M.2&PCI-E SSD接口,硬盘的运行速度也将再上一个档次。
& & 英特尔Skylake处理器最大的性能提升应该是核芯显卡,Skylake移动平台整合了第九代HD500系列GPU核心,可完整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OpenCL 2.0、Vulkan以及无损颜色压缩,而数字接口标准也支持到了HDMI 1.4、DisplayPort 1.2和eDP 1.3,轻松满足4K输出与体验的需求。
& & i7-6700HQ集成的是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隶属于GT2级别,拥有24个执行单元。
英特尔i7-6700HQ规格介绍:
& & 简单介绍下Skylake处理器之后,接下来进入本文主题,先了解一下i7-6700HQ的规格,它隶属于第六代酷睿Skylake-H i7系列,也是i7系列中的入门型号,值得注意的是,这代酷睿标压处理器全部采用了BGA封装,用户是无法自行升级或者更换了。
Skylake-H处理器规格一览
& & i7-6700HQ拥有四核心八线程,采用14nm工艺,采用BGA1440封装,热设计功耗TDP为45W。这款处理器配有6MB三级缓存,默认主频为2.6GHz,单核睿频最高可达3.5GHz、双核睿频最高3.3GHz、三核睿频最高3.2GHz、四核睿频最高3.1GHz。单核最大倍频35x,四核最大倍频31x,单核和四核的倍频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 &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令集中,我们发现多了一个TSX指令集,TSX将允许程序员指定事务型同步代码空间,使得目前使用粗粒度线程锁定(Coarse-grained thread lock)的程序更自由地使用细粒度线程锁定(Fine-grained thread lock),进而提高多线程效率和性能。简单说,TSX设计目的就是评估软硬件状况并为程序员提供无错的细粒度线程锁定。
i7-6700HQ对i7-4720HQ性能测试
测试处理器规格对比表
Core i7 6700HQ
Core i7 4720HQ
主频/单/四核睿频
2.6/3.5/3.1GHz
2.6/3.6/3.4GHz
HD Grphices 530
HD Grphices 4600
核显基本/最高频率
350/1050MHz
400/1200MHz
DDR4/DDR3L/LPDDR3
& & 我们将i7-6700HQ和i7-4720HQ的硬件规格进行了对比。i7-6700HQ比起上一代产品来说,主频相同,单核/四核睿频都处于劣势,不过考虑英特尔以后可能会推出i7-6710HQ/6720HQ这样的后续版本来提升频率,这样的设置也就可以理解了。接下来开始进行性能测试。
& & 本次的测试平台采用的是微星GE72,采用酷睿i7-6700HQ处理器,标配8GB DDR4-2133内存和1TB HDD硬盘,搭载NVIDIA GTX 960M独显,并预装Windows 8.1操作系统,硬件配置均衡,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工作状态,品质值得信赖。而i7-4720HQ的测试平台也采用了类似的内存和硬盘组合,以及相同的软件环境。
& &&在测试方案上,我们主要针对Core i7 6700HQ的处理器端进行浮点运算、渲染等基准性能测试,除此之外还会对该处理器的日常应用(如上网、听音乐、看720P视频)功耗和高负载 (AIDA64考机测试)功耗进行检测,看看在新微架构下的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是否在功耗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1:CPU性能测试
处理器性能测试表
Core i7 6700HQ
Core i7 4720HQ
Cinbench R10单核/多核
Cinbench R11.5单核/多核
Cinbench R15单核/多核
Super Pi 1M(时间越短越好)
国际象棋(Firtz Chess Benchmark)
TruCrypt AES Mean 100M加密
X264 HD Benchmark 4.0 Pass 1
WinRAR压缩
3DMark 11物理测试
3DMark 2013 Fire Strike物理测试
& & 在大家比较喜闻乐见的Cinebench系列渲染性能测试中,我们将三代软件统统纳入测试当中,方便大家进行比较。而在这三款软件 中,Skylake Core i7 6700HQ的进步算是有目共睹的,在仅有3.1GHz四核心睿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超越前代Core i7 4720HQ处理器,同样的数据进步也体现在了3DMark的物理运算测试当中,可以说英特尔还是有诚意的。但或许也会有人会觉得:&时隔两年也就进步这 么一点?&只能说在对高性能处理器需求应用比较匮乏,且竞争对手不太给力的情况下,这样的小步幅前进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 & 在多媒体应用中,Skylake Core i7 6700HQ无论加密、视频转码还是文件压缩性能相较前代产品的提升都不算很明显了,Super Pi和国际象棋的测试成绩甚至还不及Core i7 4720HQ,一方面可能是应用程序还没有对新处理器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Skylake在性能方面的确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力。
2:核芯显卡性能测试
Skylake核显性能测试表
HD Graphics 530@Core i7 6700HQ
HD 4600@Core i7 4720HQ
GeForce 920M
Radeon HD 8550G@A8-5550M
Cinebench R11.5 OpenGL
Cinebench R15 OpenGL
3DMark 2013 Fire Strike显卡测试
3DMark 11 P GPU
& & 前面的介绍中就说过,不能对i7-6700HQ的CPU性能提升有太大希望,它的主要性能提升还是集成的核芯显卡。i7-6700HQ集成的HD Graphics530核芯显卡,规格与桌面版一样,只是频率稍低一些。Core i7 6700HQ的核芯显卡性能也已经赶上了AMD移动APU集显,将前代HD 4600等核显远远抛在脑后,在3DMark 2013 Fire Strike显卡性能测试中,HD Graphics 530的分数和AMD RadeonHD 8550G基本相当,领先HD 4600达40%以上,都具备了在较高特效下畅玩《英雄联盟》的热门网游的性能。
& &&但如果想要考核显来玩点大型游戏,也是得必须打住的想法,因为虽然相对前代英特尔核芯显卡有着明显进步,但如果与GeForce 920M等入门级独显相比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当然,这个差距实际上也是纯粹体现在测试数值上,因为HD Graphics 530核显做不了的工作GeForce 920M其实也做不好,而且在4K解码输出等方面其实核显已经可以独自完美工作,因此在实用价值上,Skylake处理器的核显其实已经超越了入门独显。
3:功耗测试
& & &在Haswell时代,移动版i7标压处理器由于其略醉的功耗控制,导致其长期被降频问题困扰,也就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功耗容易超过TDP,然后因为TDP的限制,导致CPU不得不降频运行,无法发挥它的最佳性能。
& & &那么到了Skylake时代,i7-6700HQ是否也会遇到高负载自动降频的情况呢?为了这个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接下来进行了功耗测试,Skylake Core i7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均为45W TDP,与前两代产品没有明显区别,虽然完全采用了有利于轻薄化的BGA封装模式,但发热量和功耗不会与i7-4720HQ这些老CPU有较大不同,这一点在我们的测试中也得到了 充分证明。在日常的轻负载使用时(中等亮度和音量,开启WiFi),Core i7 6700HQ频率在0.9GHz~1.5GHz之间变化,在AIDA64中显示处理器功耗在7W~15W之间,功耗测试仪显示整机功耗为30W~35W, 与前代产品相比并无明显降低,这一点算是与低电压产品大幅降低中低负载功耗有明显不同。
& & 而在使用AIDA64的FPU浮点运算考机测试时,处理器负载达到最高值,但根据软件显示,Core i7 6700HQ处理器功耗在半小时的测试中始终控制在41W~43W之间,温度最高90℃,因此一直处于3.1GHz的四核最高睿频上,相对于i7-4720HQ在大多数笔记本产品中都因为降频而无法在测试中跑出理论成绩,i7-6700HQ这一点算是让人颇为欣慰的(由于没有进行AIDA64+Furmark双满载考机,所以我们尚不能完全确定在高负载下Skylake不会降频)。当然,如果是一款散热不佳的产品,或许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评测总结:
& & 经过以上对比之后,大家应该对i7-6700HQ的性能有所了解,相对于i7-4720HQ来说,它的CPU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虽然核芯显卡的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大,对于游戏本来说这颗核芯显卡可能用处不大,不过现在大量应用都是需要显卡辅助(显卡加速)的,显卡现在是提升应用体验的关键,而在这个点上,酷睿i7-6700HQ的进步又是巨大的。另外,i7-6700HQ如果摆脱了高负载降频的问题,那对于经常需要CPU高性能运行的用户来说,这颗CPU还是值得考虑的。
相关阅读:《》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程弢
导语:英特此次公布了所有Skylake处理器型号,他们希望通过Skylake处理器来点燃消费者的热情。
同步到新浪微博
关注一切有未来感的产品及技术!爆料or行业交流请加微信:Evans90!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Core i7-6700K性能再曝光,Skylake值得升级吗?
Core i7-6700K性能再曝光,Skylake值得升级吗?
10:11&&|&&作者:
&&|&&关键字:,,
Core i7-6700K相比Core i7-4790K的单核性能提升不过4%,多核性能略好一些,但提升幅度也只有8%左右,这跟近年来Intel每代CPU升级提升的幅度差不多,Skylake在这方面也不会质变。
不出意外的话,Intel将会在6月初的台北电脑展上发布Broadwell-K处理器,只有Core i7-5775C及Core
i5-5675C两款,他们可以使用目前的9系芯片组。考虑到价格及升级幅度,建议大家还是等等下半年的处理器,K系列有Core
i7-6700K及Core i5-6600K,这是架构级升级产品,支持100系列新主板以及DDR4内存,现在的问题就是Skylake处理器到底值得我们等待吗?相比目前的处理器有多少提升呢?对于Skylake处理器,此前有过一次性能测试曝光,当时的性能测试显示Core i7-6700K并没有带来多少惊喜,但单独的一份测试还缺少佐证,现在上也出现了Core
i7-6700K与Core i7-4790K处理器的性能对比,主要集中在CPU性能方面,我们再来看下。Core i7-6700K与Core i7-4790K基本规格对比Core i7-4790K是Intel去年推出的Core i7-4770K升级版,频率提升到了4-4.4GHz,架构及主要技术特性跟Haswell架构没变化,而Core
i7-6700K是Skylake架构的,支持DDR4内存,提升到了95W,基础频率4.0GHz,加速频率4.2GHz,略低于Core i7-4790K。Core i7-6700K性能测试Cinebench R11.5单核性能测试Core i7-4790K单核性能是1.97分,Core i7-6700K单核性能是2.05分,提升了4.2%。Cinebench R11.5多核性能测试多核测试中,Core i7-4790K是9.67分,Core i7-6700K是10.58分,性能提升了10%。OpenGL性能测试中没有Core i7-6700K的分数Cinebench R15单核得分Cinebench R15单核测试中,Core i7-4790K得分为159,Core i7-6700K是165分,提升也是4.2%。Cinebench R15多核得分Cinebench R15多核测试中,Core i7得分877,性能比Core i7-4790K提升了8.7%。Passmark的CPU测试该项目中,Core i7-6700K的性能相比Core i7-4790K也提升了8.7%。Geekbench 3单核测试,性能提升了4.2%多核测试,性能提升了8.7%从上述项目来看,Core i7-6700K相比Core
i7-4790K的单核性能提升不过4%,多核性能略好一些,但提升幅度也只有8%左右,这跟近年来Intel每代CPU升级提升的幅度差不多,Skylake在这方面也不会质变。不过,往好的一方面看,去年的Core i7-4790K推出有其特殊性,根据之前我们测试的结果,它的性能已经比Core
i7-4770K高了10%左右,如果Core i7-6700K这里对比的是Core i7-4770K,那么整体提升幅度应该在15%左右了。Skyalke作为新一代平台,下半年的主板及内存也会同步升级。如果你对CPU升级不是那么着急,不妨等等AMD的Zen架构问世,,而且也会使用FinFET工艺生产,明年初AMD、Intel终于又可以在同一级别论战了。
关注微信号expkf01,第一时间获知精彩活动和原创科技资讯。
第一时间获知
精彩活动和原创科技资讯
微信号expkf01
本文读者还喜欢
游客:CPU性能过剩是主要问题,理论性能高10%不代表你在实际应用也有同样的提升,毕竟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很难以数字来量化。家用的上i7没必要,i3也够了(除非你整天压片和玩PS吧。。。),至于游戏才刚刚上到四线程,期待DX12成为主流的话,Skylake早已成冷饭了。。。专业做建模渲染的,讲效率的必然二路Xeon打上,就算论性价比,Xeon E1系列也比i7便宜多了,市场定位模糊啊。
你这么的雄才大略,应该直接去intel总部教教intel怎么划分产品线?
还用想?当然是锐炬显卡了
强大,462的老U都还在用
游客:CPU性能过剩是主要问题,理论性能高10%不代表你在实际应用也有同样的提升,毕竟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很难以数字来量化。家用的上i7没必要,i3也够了(除非你整天压片和玩PS吧。。。),至于游戏才刚刚上到四线程,期待DX12成为主流的话,Skylake早已成冷饭了。。。专业做建模渲染的,讲效率的必然二路Xeon打上,就算论性价比,Xeon E1系列也比i7便宜多了,市场定位模糊啊。
itck&一代宗师&:性能是过剩,但绝对没过剩到“I3就够了”的程度。最近每一代都是百分之几的提升,只要是有IPC巨大提升,那就有巨大的体验差异出来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I3的单核IPC性能每一代增加20%,那就真的是“I3就够了”)。现在每一代都是几个百分点.skylake还是靠频率(由于有4790K在,不敢定低频。如果只有4770K,intel绝壁不会给你定个默认4G的U),基本和2系列-》3系列-》4系列提升幅度一致。 所以那些”2600K“再战X年的可以继续喊下去了。。。
不但是2600K战X年。。大多数游戏上。老的Q系列。I3就已经战了X年了。。。都是按摩店的错
游客:CPU性能过剩是主要问题,理论性能高10%不代表你在实际应用也有同样的提升,毕竟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很难以数字来量化。家用的上i7没必要,i3也够了(除非你整天压片和玩PS吧。。。),至于游戏才刚刚上到四线程,期待DX12成为主流的话,Skylake早已成冷饭了。。。专业做建模渲染的,讲效率的必然二路Xeon打上,就算论性价比,Xeon E1系列也比i7便宜多了,市场定位模糊啊。
性能是过剩,但绝对没过剩到“I3就够了”的程度。最近每一代都是百分之几的提升,只要是有IPC巨大提升,那就有巨大的体验差异出来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I3的单核IPC性能每一代增加20%,那就真的是“I3就够了”)。现在每一代都是几个百分点.skylake还是靠频率(由于有4790K在,不敢定低频。如果只有4770K,intel绝壁不会给你定个默认4G的U),基本和2系列-》3系列-》4系列提升幅度一致。 所以那些”2600K“再战X年的可以继续喊下去了。。。
CPU性能过剩是主要问题,理论性能高10%不代表你在实际应用也有同样的提升,毕竟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很难以数字来量化。家用的上i7没必要,i3也够了(除非你整天压片和玩PS吧。。。),至于游戏才刚刚上到四线程,期待DX12成为主流的话,Skylake早已成冷饭了。。。专业做建模渲染的,讲效率的必然二路Xeon打上,就算论性价比,Xeon E1系列也比i7便宜多了,市场定位模糊啊。
为移动而生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非著名编辑,自认为是个理性、有内涵的观察者,实则腹黑、心不黑,坚信阳光普照大地,只待涤荡眼前的黑暗。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双十一都有些什么值得买买买?
讯景RX 480 4G显卡1449元~
预热双十一,10月影驰日
讯景显卡送《守望先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tel core i7 6700hq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