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目前手游研发比发行更难拿到谱子怎么看融资

今日有1款游戏测试:
本周款游戏开测(08.29-09.04)
当前位置: >
手游发行商龙渊网络获1亿B轮融资 公司估值10亿
手游发行厂商龙渊网络完成了B轮融资,金额1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浙报传媒(SH.600633)旗下基金领投,融资后龙渊网络估值为10亿元。
成都龙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龙飞表示,融资后龙渊网络公司的发展规划,首先是将投入资金推动《自由之战》FPL职业联赛的发展,同时在IP方面,计划通过投资和自我培育等方式进行构建。龙渊希望通过自有IP建设,形成从动画、漫画到游戏再到周边文化的全系产品链条。
投资方的浙报传媒副总经理李庆认为,龙渊网络的团队虽然年轻但很优秀,对市场具有敏锐的把握能力,对手游发行和IP运营有独到的理解,投资方看好长生命周期的竞技类游戏和优质IP的发展,与龙渊的发展理念一致,未来双方将致力于手游竞技化的合作。
龙渊网络成立于2013年7月,公司2014年10月获得创新工场A轮融资,估值两亿,目前推出《战地红警》、《自由之战》、《聚爆》等手游。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技巧:百度搜索“一游网”可找到本站
相关文章:
手机游戏推荐
热门游戏开服表
战斗方式-画面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1  一、引子
  最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做传统行业的老板朋友开始积极关注手游投资并且大多都已经在蠢蠢欲动状。其实这无非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代表着手游被持续看好,而且钱多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中国各种手游研发公司将超过10000家。比去年几乎增长了一倍,与此同时,参与到手游投资的大军我相信不止增长一倍吧?再过两年手游市场和投资将到达顶峰,我相信那时候会出现全民投资的情况吧。
  最近去上海参加完ChinaJoy以后回来其实心情很难复杂。一方面觉得太多高大上土豪游戏公司和机构在抢饭碗,另一方面也觉得太多今年见到的游戏CP明年就见不到了。网上随之各种评论文章验证了我的观点,说什么游戏成功率不到5%。其实不然,专业化的游戏投资机构成功率还是远远高于这个的。我想,正是因为各种不专业投资机构及投资人的介入才导致游戏成功率下滑的吧?其实这里说的“不专业”不一定说投资不专业,而是对于手游创业团队优劣的快速判断能力,这方面真的需要丰富的经验,对产品的感觉,对行业的了解还有包括游戏圈里面的人脉等等等等各种环节综合能力才能防止被“忽悠”。我们自认为在这方面有那么一些些经验之谈,于是乎便有这么个想法把它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无论是专业投资机构投资人还是新加入手游投资的土豪朋友们,看了我的这些建议,降低被忽悠的能力,提高对手游项目判定的眼光。
  二、人
  投资的核心要素是人,靠谱的人要比靠谱的事情和产品更加重要,事在人为嘛!所以要防止被忽悠首先要看人。这里说的人主要是创业团队的核心人员,最关键要看带头大哥。他的品德、格局、性格、经验等等都决定着这个项目的未来和成败。其次就是看团队的结构,团队核心岗位人员是否完整,是否能独当一面。大家是否团结,是不是够专注等等。有时候要对一个人快速有个较深入的了解和判断还真的需要花一些心思。例如背景调查,原单位同事见的口碑,同行之间的口碑及各种八卦等等。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事情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判断。前面我把品德放在了第一位,为什么呢?我相信很多投资人都遇到过品德低劣的创业者,这些情况表现在不诚信、没有契约精神等等就不细说了。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会立马拉黑名单的,即使未来项目发展再好,我觉得都没有投资的必要的。
  三、产品
  说完人就该说产品了。很多非专业投资人在看项目的时候对产品的判断其实是很粗浅的。有些早期项目除了人以外甚至没有产品,这也无所谓。毕竟这些人过去肯定是有做过完整的产品的。无论对现在现有的产品评估还是过去做过的产品评估,首先要判断的是不是出自这些人。有很多创业者过去参与过某大型成功项目的极小一部分却很喜欢张冠李戴,把自己吹成制作人,产品也归为己有。
  其次,产品若很早期还看不到任何东西的时候,多跟团队讨论产品的方向和细节,看大家对产品定位是否清晰,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产品理念,还是七拼八凑快速开发用于融资的工具。
  最后,倘若产品完成度比较高,这时候其实应该把产品交给专业产品评估团队或者是渠道、发行看产品的朋友进行较详细的评级。不要轻信什么各种发行商有几百上千万的独带意向,产品内测次日、七日留存如何如何,ARPU多高之类各种。这些数据在没有得到第三方后天确认之前,听听就好。因为任何数字的东西都可以人为的伪造。
  四、钱
  讲到钱我就更多案例想跟大家分享了。大概2年前我就开始投手游,那时候做一款像样一点的手游的成本只需要几十万。现在动不动融3-5百万还不够,甚至有上来就要1-2千万的。可能会有创业朋友说,过去那些都是休闲或者如卡牌之类,制作成本低啊,现在都是3D的,人也贵了,美术外包也涨了。的确,现在的手游研发和投资成本是高了,但在我看来,做一款千万级的手游产品,成本在200-300万。不相信可以去验证下市面上过千万收入的产品,问问他们的投入。
  对于不太靠谱的创业者来说,钱能多拿尽量多拿。对于投资人来说,投手游钱要投合适,投多了未必是好事,投少了还不如一分钱不投。
  经常有创业者找我融资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聊估值,我自认为议价能力还是相当的好的。这里说的好并不是一味盲目的砍价,砍价也要看技巧的。因为很多时候对于一款产品的成本投入我可能会比创业者更清楚,比他们更加知道怎么合理利用资金压缩成本,让自己生命里更强,活得更久一点。
  如果有创业团队找你融资,连成本这里都做得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话。我觉得这样的团队多数不靠谱,或者他说不出这些钱到底怎么花。例如我就碰到过人员工资一年200万但外包要300万之类的事情。我问他外包为什么这么贵,他说要做S级,我说300万就一定是S级吗?如果是这样我干脆投个游戏美术外包的团队帮你做外包然后只投你200万得了。
  在游戏投资里,资金需求和使用坑很多,一般对游戏行业不熟悉的投资人或者传统老板来说极容易被忽悠。到最后钱投了很多,产品可能是创业者再拿钱去分包的都有可能。
  五、市场
  现在的早期游戏项目大多都缺少这块。其实真正的好项目,能大成的项目有一个共同因素,就是这些创始人在市场和商务能力都不差。毕竟好的产品缺少市场推广和商务能力也可能活活憋死。一般的产品结合好的市场推广和商务能力多少也能做点流水。
  市场这块到底怎么不靠谱法呢?大多会出现这么几种说法:
  1、创业者跟某些渠道很熟,关系很好,产品一旦出来会强推。
  2、创业者跟哪个发行已经有初步意向,产品出来就会独代给他,大概金额是多少。
  3、创业者已经抱了某位行业大佬的大腿。
  4、其他的各种积分墙、刷榜公司等等方式的合作。
  5、产品已经谈了某个知名IP,但没有具体明确合作方式和价格。
  诸如此类的说法很多,在早期对项目做尽调的时候也很难去判断其真实性和可行性,但是大多投资人都会选择去相信,去加分。
  六、法律
  法律的风险其实非常重要。一个看起来各方面都OK的项目往往不规范的机构和个人会忽略这块。举几个案例:某创业团队从某大型游戏公司出来,带着过去产品源码和一整套开发文档出来拿投资,换个皮就上。某些投资人偏偏很喜欢这样的项目,短平快。殊不知后面可能会被告到公司清算,股东进去。另外目前对于那些有版权风险,做擦边球内容的尽量也不要轻易去碰。做为规范运作的投资公司来说,品牌和规范性比多赚一个项目的收益要来得更重要一些。
  七、其他
  流水账一样总结了以上六大点,最后我想讲讲商业计划书。很多投资机构朋友天天都可以收到各种PPT,如何在海量的PPT里面快速筛选及分辨出那些不靠谱的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大段的市场分析:各种艾瑞、易观等报告中摘取的数字和图表,占了几页篇幅。当然只要不过分渲染、虚假数据,还不算大忽悠。
  2、成功产品猛灌水:客观说,提一提成功产品成绩无可厚非,不过有些ppt写得有点变味,各种大作似乎多少都能沾点边,有点想撞墙的节奏。
  3、产品规划像背书:塔防、对推、SLG、卡牌+X、COC+Y、神仙道强化、DNF简化,有野心的挑战手动RPG。来来回回就是这些东西。某些不靠谱的,从没做过手游,一看产品思路,COC+卡牌+SLG。很想说你们立字据吗?正常一点的,牛X的游戏原型一列,蜻蜓点水般描述一下微创新。
  4、技术用语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ppt。不知为何,这些外行投资者收到的ppt里往往有大段关于团队职能、采用技术的介绍。一些极为粗浅的内容反而用去了大量的篇幅。策划是干嘛的,美术是干嘛的,各种术语,对非技术人员来说,颇为唬人。你好,请说人话。
  5、有内容无逻辑:基本上这些商业计划书在完稿之前都咨询过同行,所以内容很少有特别单薄的。但细细研读,会发现条目俱备,但仿佛空中楼阁。比如有款游戏,俨然大制作,结果出来一句“安装包控制在50M以内,对转换率有加成。
  6、团队大时间少:这主要说的是一些端游团队,最离谱的,是看到一个卡牌游戏,规划了25人团队。我很正义地质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答曰“我们团队成熟,要多快有多快”。确实,端游团队在技术积累、人员积累方面优势大大,但也有人多、手慢、工资高的弊端。从端游转到手游,不啻于重新创业。一旦延期,耗费更巨,人心一旦离散,维持开发就更加困难。如果深入讨价还价,会发现时间总是可以压缩,但人员和资金总是要坚持。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他们来说,资金总是能忽悠来的,时间到了没出产品最多是卷铺盖走人,继续找投资者(有的投资人还尤其喜欢有“基础”的团队)。但人多才能对应上大制作,大制作才能对应上高工资。更深的,不能多说了。
  7、人员背景镀金重:真正过硬且有光环的团队,根本不用到处发英雄帖,想投资的队伍排成行。没有足够资历,给自己贴贴金,和写简历一样,属于基本常识。但每每见到类似“团队成员都来自搜狐、腾讯等大型游戏公司”这种虚无缥缈的介绍,实在有点倒胃口。团队最核心的是创始人,其次是技术负责人,有这一人或俩人,理论上就可以开工,然后再是给个岗位。如果各岗位有人,是否有因人设岗或者滥竽充数,则可以看出创始人的眼光和姿态。所以要么重点介绍核心人员,要么全部介绍,来个和稀泥是个什么意思?
  揭穿这里面的画皮:
  1、大公司经历,在上市游戏公司呆过的人,怎么也有十几万了吧,毫无悬念;
  2、成功项目经历,先不说成功项目核心人员出来创业失败的比比皆是,产品成功和人的能力并不完全划等号。同样的产品早三年火,晚出三年绝对挂,懂行人自知;
  3、长年合作,仔细推敲,便会发现这团队里的人每二者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交集,可仔细比对,有时候竟然会发现没有任何俩人呆过同一个项目;
  4、不在场的嫌疑人X,或者说是不便透露,或者说是后续进入,又或者说是外围帮助,总之团队里有些无身份的人。算了吧,我看是一起喝了顿酒就说帮你填个数的吧。
  其实以上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但最要命的是一些团队经不住被询问。问到具体产品成绩、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细节时,支支吾吾,只强调成绩从不提及自己有过的教训或心得,对其他人的评价也是优中选优,一切错误都不是自己人犯的。嘴上把着门,严丝合缝。
  八、结论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做个总结了。其实还有更多火眼金睛看透忽悠型创业团队的办法,但需要足够的业内背景,就不详叙了。希望能让更多热血上脑的投资者,不要浪费时间金钱在太过明显的不靠谱项目上,也希望更多的创业者让自己靠谱起来。最后,当然看到这里很多创业者会忿忿不平,你们做投资的不靠谱的更多。的确,这点我不否认也欢迎拍砖。凡事都会有双面性,不靠谱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很多。这里我就不继续写下去了,且听我下回分解《手游融资防忽悠指南》。最最后,网上看到一篇蛮有意思的手游融资真相文章,就当先给大家做个预告吧。
  九、手游融资真相
  1.手游行业钱很多,我现在出来干肯定能拿到钱。
  真相:钱很多,靠谱的钱不多。手游投资的第一波高峰已经过去了,现在外资基金对手游的投资已经收紧,国内背景的基金和一些大的游戏公司仍对投资手游初创团队保有较高的热情。而随着创业团队数量的增加,投资方对团队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2.不用找投资机构。我认识的朋友多,房地产商、江浙富豪......他们打钱还更快。
  真相:很多不懂游戏行业只是想玩玩的投资人,即使投资前信誓旦旦,也会在投资后对业务横加干涉,使得公司业务难以为继。正规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虽然对团队要求较高,需要做的调查较多,但胜在规范,如果是有资源的投资人,还能对业务/招聘/下一轮融资提供帮助。
  3.我的团队做开发在行,但不会市场推广,拿大游戏公司的投资会比较好。
  真相:战略投资是双刃剑。与财务投资相比,需要双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信任。拿战略投资有许多优势:投资方懂游戏,大公司可能还会在市场、运营甚至技术方面对团队提供支持。在市场推广成本日增、政府管制变严的今天,与大公司为伍会带来一些便利。不过凡事都是有利有弊,首先,站队是一门学问,小公司在第一次融资时就拿大公司,尤其是超大型公司的钱,未必是一件好事。其次,因为投资方懂游戏,很多时候避免不了会干涉投资团队的发展。
  4.创业风险还是大,但我和团队又想独立做点事情,现在很多大公司在招募工作室,我看不错。
  真相:我不是很推荐团队以工作室的形式加入大公司。大公司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会吸纳很多工作室,但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什么时候产品研发方向变化或者资金有压力,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外面加入进来的工作室,血淋淋的例子太多了。如果是想干自己的事业,那就干脆直接出来创业。如果怕承担风险,那还是找家靠谱的公司,跟对靠谱的老板。
  5.创业初期拿不到投资人的钱,看来是我们能力不够,有点灰心。
  真相:基本今年所有新崛起的热门手游创业团队,都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投资勒紧腰带过日子的时间,很多团队甚至直到产品上了畅销榜之前都没有找到投资。当然,游戏公司的特点是,产品上了畅销榜,对投资也就没有那么迫切了。绝大多数投资人是不懂游戏的,早期能拿到投资固然好,拿不到投资,完全有可能是运气+遇到不懂行的投资人的问题。对于有自信(前提也是要有实力)的团队,自筹资金投入苦一阵子,之后很有可能是投资人找你,你都懒得见了。
  6.哪个投资商给的钱多我选哪个。
  真相:前两轮的融资,融资额即使有差距也不会相差到哪里去。我认为,相比钱来说,投资人的资源和对行业的认识更重要一些。而且,投资的金额多,不一定估值高。即使估值一样,投资合同里不同的附加条款(尤其是最近的手游早期投资中也经常出现对赌的概念),也会在之后公司的实际运作中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个问题就好像产品代理,一笔丰厚的代理金固然重要,产品的长期运营和收益才是真正有追求的团队所需要的。
  7.好不容易找到了投资人,出了不少钱,同意他控股吧。
  真相:靠谱的投资人不会提出控股的要求。这对团队自己、对投资方都不是好事。一般来说,首轮融资,即使是战略投资,也不应占到30%以上。
  8.初期股东越多越好,人越多资源越多。
  真相:可以引入多于一个股东补充资源,但不能过多。在股东名册上,人越多,工商手续越麻烦。当然这还是小事情,如果每个股东都来干涉业务,人多嘴杂,就更麻烦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股东过多,团队得到的支持可能会更少。
  9.外资基金看起来比国内背景的基金高大上多了。
  真相:对于游戏来说,融人民币比融美元要实用多得。人民币基金不仅决策流程快、省去了做架构的麻烦,在退出机制上也要灵活得多。当然,有些外资投资机构现在也募集了人民币基金来投资游戏。
  10.拿到的Offer价格都不满意,我要再找找,拿到满意的价格再开始。
  真相:对于初创期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手游市场三个月一次大变样,时间就是金钱。另外,融资是件很耗费心神的事情,拖太久对于团队信心和节奏也会有影响。
一站关注,多维度进入移动游戏圈
上方网: sfw-2012
上道: shangdaowx
小伙伴招聘:xhbzhaopin
爱知客: izhike2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一家位于纽约的初创公司正致力于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来教育改造囚犯。  V
  Viacom、Nibiru、正版桥基于IP线下交流会,今日于北京上方花园
  【本文为上方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我国对IP知识产权的重视,让
  由兰桂坊协会举办、香港旅游发展局协办一年一度的「兰桂坊嘉年华2016」在11月1
  国内手游市场刚起步时,因为大量资本涌入,不少开发者为了赚钱选择打版权擦边球,盗用
2345678910
2345678910
(C) 上方网 京ICP证:041414号 电子公告许可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为什么月流水高达500万的手游制作者也可能赚不到多少钱? | 游戏嗨
Related Posts洗牌融资难?为什么成本大、利润薄的发行比研发更容易拿钱?
游戏产业网
游戏产业网
发布时间: 10:09
浏览次数:
  都说发行不好做:成本大、利润薄,还在进一步洗牌。而资本化操作本身也是发行要上岸的一种需要,但要获得资本操作,也是需要有操作点的,为什么投资人现在很多都不敢投研发,反而比较放心投发行了?通过调查与交流,一起探寻这个现象及背后的原因与逻辑。
  洗牌融资难,研发难拿钱:投资人都去投VR了?
  最近拜访了几家研发,他们都感叹:现在这个时间点融资不好拿。
  《时途旅途》制作人、广州酷骇科技创始人辜敏聪指出融资目前的最大问题:一是接触不到投资人,二是他们不了解你的产品,三是很多转投VR。“现在VR比较热,所以一些投资人就主投VR。”
  但他也指出:“其实天使投资依然很多,我身边就有朋友刚拿到天使投资,但金额不大。”他说业内有个冷笑话:投资人给了一家手游团队一百万,然后想要这个团队要把产品流水要做到多少多少……但在手游门槛不断上升的今天,一百万基本什么都做不了。
  无独有偶,另一款曾获苹果推荐的游戏《锻冶屋英雄谭》制作人拼命玩三郎跟交流时也谈到融资难这个问题,而他特别指出,在广州的VC与投资机构比较少,手游新团队想要融资相比其他一线城市更加困难。
  利润薄、空间窄?发行更容易得到VC青睐
  广州另一位资深游戏人兔子却指出了他所看到的另外一个现象:“在广州,发行更容易融资,我身边有入行一两年小商务都可以拿到融资,然后就出去创业了。”
  对投资业务有较多接触的浩动游戏VP梁雁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介绍,在广州投发行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有研发或大发行背景的公司,再去扩展业务;二是广州深圳投资机构,他们也投手游,应该多属布局性质。但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越来越懂行。
  他指出,手游研发对于第二种投资人而言,他们会感觉“坑”太多:“对于行外的人,假如投你几百万,做一款产品需要时间,首先磨合是一个坑,能否维系下来也是一个坑,你要做一年才出来,一年后这个市场是什么光景也不知道……除非投的研发是可以让他们看得到市场的趋势:投给你之后,几个月内甚至下个月就可以上线,那就最好不过了。”
  虽然在业界调整当中,不少人都在感叹:利润薄、空间窄,发行正在加剧洗牌,然而在许多投资人眼中,发行似乎反而更为值得信任,比如同在广州的君海游戏就在最近完成过亿元的B轮融资。
  一般而言,手游研发的投资门槛只需几百万,而发行的投资门槛则是几千万,为什么门槛更高的发行反而比研发更容易拿到更多的钱呢?
  曾经和一些投资人交流,在他们看来,投手游的成功率着实太低,从以前的投两三个团队有一款成功,到现在的投一百个团队都未必有一个成功的惨烈程度,因此一般的投资人会暂时先不投这个方向,但同时也看到业界却不时有更为大体量的资本化操作:如借壳上市、过亿收购等等新闻也不时传出。这其实说明:并非资金不往这个手游这个方向投了,而是更有的放矢、投得更为专业有高度了。
  洗牌加剧,发行反而受资本看重的逻辑
  其实不仅是广州,最近也回访了些游戏圈内人,也发现有好几个做发行的都融到钱了,有的是初创,有的是融到下一轮。都说发行在洗牌,资本化操作本身也是发行要上岸的一种需要,但要获得资本操作,也是需要有操作点的,为什么投资人现在很多都不敢投研发,反而比较放心投发行了?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通过调查与交流,发现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投资人都变得更保守了:从一夜暴富到小康即富
  从财报表现与周期上看,发行比研发更为持续稳定,因为发游戏,如果表现不够好还可以进行调整运营、甚至快速发下一款游戏,可以较为自主保证节奏与营收;而研发一款游戏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周期,而如果上线之后表现不好,除了做一些运营迭代如果还不见效的话,基本上可以宣判这款游戏死刑了。而如今每周上线的手游甚至多达上百款,许多投资人的心态是:赌不起了。
  虽然发行的利润空间变薄,但只要能保证有利润,从财报上有回报,那对于投资人来说只是利润多和少的考量,然而如果投研发,却变成了另外一个命题:是赚还是亏?在这样的对比下,许多对业界不够熟悉、自我感觉还看不清手游的投资人就会选择看财报、流水,因为数据不会骗人,而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也许很难像以前那样像手游刚起来时期买彩票般暴富,却也是一种较为稳健的选择。
  二是发行找到了让投资人信任的打法:发三款B级,也抵得上一款A级
  但说到底,再怎么保守也需要投资对象值得信任。而经过这长时间的洗牌与调整,除了资本化、IP运营化的较为高大上、投入成本较大的打法,也有些性价比比较高、见效比较快的发行打法获得了资本的信任。
  早在去年,就曾写过《当手游走向疯狂,蓦然回首:B+产品更赚钱?》而据了解,B级产品策略是广州这边发行的打法,因为利润率更高,梁雁宇提到:“很多A级以上的产品由于营销投入过大可能10%的利润率都不到,有时做一款利润一千万的产品,需要有一亿的流水才能把前期投入捞回来,能不能赚钱还得看产品生命力是否足够长,而从最近这大半年来看,市面上产品今年能够维持两三千万月流水半年以上的很少,可能开始几个月飙很高,但热度过去也很快。”
  “做好三款B级,也抵得上一款A级的流水,对于许多发行来讲,没必要投入那么长的时间和成本去赌,踏实做几款B级产品也可以活得很好。大厂把A级、S级的发行标准抬得太高了,强IP与大营销,现在广州可能就37wan、天拓、银汉等公司有实力去持续做,当然网易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还观察到,除了专发B级产品,只要是好游戏(而好游戏的定义就是能保证利润),许多发行也放开联运,另外,笔者身边还有些专发单机、专发海外的发行,只要其模式与营利得到了验证,最后有不少也获得了融资。
  三是投资的性价比:最重要避免踩坑
  “我所理解的广州发行,其实许多都有页游研发与导量的经验,许多都偏与南方渠道合作,重点是与UC与硬核。比较少花精力去请明星、做媒体PR、线下线下活动配合、社交媒体交互等,虽然其实做下来并不需要那么多钱,可是效果很难去做保证。”
  梁雁宇认为,发行应该发挥、抓准对长期合作的渠道熟悉的优势去做,他提到:“广州的发行许多只和大平台、有合作经验的公司合作,因为有的新渠道的推广手段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体经济平衡,得不偿失,大家倾向于与熟悉的渠道去玩。最大的问题就是:做发行最重要避免踩坑,营销投入不要赌,一切要建立在数据基础上,利润已经那么薄了,渠道给你调整的时间也不多,调不好就挂掉了。”
  “纯发行的空间确实在变小,渠道很多现在也做发行,甚至不少渠道还提出了要做订制手游,渠道相互之间会存在竞争,估计渠道发行的产品要拿去其他渠道也很难获得较为大力度的推广,除非这款游戏真的非常吸金或吸量。另外,个人觉得不管是渠道还是研发在发行上花的精力如果较大,工作线拉得太长,比如从研发到发行、渠道都做的话,后面会发现全摊在成本上,很难赚钱。如果某一个环节脱节,钱都填那去了。”
  他特别提到,今年广点通的政策今年也将改变,这对发行的挑战也将更大。
  另外,他指出,很多发行公司其实也一直在找游戏研发团队投资,他认为:“手游研发创业,不赞成拿大钱去赌未来,拿天使轮辅助去创业会更好。”
  四是属性的天然差异:背景带来的信任指数,甚至比口碑还直接
  发行的创始人天然就是行业资深人士,而研发则未必如此。就算是做出全球口碑最佳《纪念碑谷》的usTwo、做出在中国表现大放异彩《刀塔传奇》的莉莉丝在当时都是新晋团队,在手游方面从时间上来看未必有很深的积累,而2015年在中国表现比较抢眼的几款独立游戏,甚至有不少都是手游上的新人。
  上文所提及的小商务都能融资的现象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商务长期与业界各类人物打交道,积累下了较为广泛与实际可利用的人脉及资源。另外,这也是研发与发行的天然属性差异所导致的:研发比较偏技术,有时候需要一种较为宅的状态;发行比较偏交际,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而融资之后接下来所要面临的与各方的各种沟通,一般情况下,有发行背景的也许比研发背景的更为合适。
  “现在属于人脉的社会,其他行业也一样。”有位业内人士就如此叙述。而这种天然属性的背景差异,对于一般投资人而言,甚至比口碑还直接,因为一款游戏获得苹果推荐的意义对于他而言,可能还不如快速告诉我下个月流水达多少、利润率达多少而来得简单粗暴。
  但并非研发就一定难以融到大钱,这其实也是要看“背景”的。梁雁宇就指出一个现象:广州许多从大公司出去创业的游戏团队,都会是核心的几个人一起出去,很少创业团队是一个人再去招一批人,“很多都是核心的主策、运营,再去整合团队,即使没招到人,本身他自己就可以做这个事情。”
  投资人并非不看口碑,而是对于他们而言,大厂与成功游戏的背景与稳定的框架其实就是他们所看重的口碑。有大厂背景的核心研发团队,出来不但可以融资,而且数目还不小——除了广州,之前采访的在深圳的《刀锋无双》团队也融资达千万级别,因为其创始团队都是腾讯系出身,创始人庄元还是《全民飞机大战》的制作人,资本对他们较为信任,当然也要考虑到当时是2014年的下半年,投资人也较为“舒爽”。
  结语:无论是发行还是研发,关键点在于有投资价值
  因此,研发比发行更难融资其实也是个伪命题,无论是研发还是发行,最重要还是这个团队能否为投资人带来价值。而无论是阿聪还是三郎,虽然在这个时间点融资难,但他们对于洗牌,却都持正面的态度:认为业界在洗牌与调整之后将会变得更好,虽然他们现在还没完成下一轮的融资,但他们都相信会有懂行的人投资人最终会看到属于他们的价值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发行量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