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音听力气导:贴耳式骨传导耳机会损害听力检查怎样才算正常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白燕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怎么读纯音测听报告
遇到听力损失的纯音测听结果怎么解读诊断结果(一)首先确定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性质1.&传导性听力损失:气导听阈提高,骨导听阈正常,&l5dBHL。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气骨导听阈皆提高,气骨导差均值&15dbhl。& span=&&&& &3.混合性听力损失:气骨导听阈均提高(骨导听阈&20dBHL),并且气骨导差&10dBHL。(二)其次确定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根据患者的纯音听力图,分别计算患者双耳气导的平均阈值(双耳听力下降者以听力较好耳为准)。对患者听力损失程度根据下面的标准进行分类 :1.听力正常:&25dbhl& span=&&&2.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3.中度听力损失:41~70dBHL4.重度听力损失:71~90dBHL5.极重度听力损失:&90dBHL(三)最后确定患者纯音测听的听力曲线类型首先明确频率范围:低频:&0.5khz& span=&&&中频:&0.5kHz&2khz& span=&&&高频:&2kHz&8khz& span=&&&超高频:&8kHz听力曲线常见类型:斜坡型(slopping)听力曲线:亦称高频听力下降型曲线,患者的听力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其听力损失主要以2KHz~8KHz为主。其分为以下三个亚型:缓降型:每倍频听阈值增加5~10dBHL。显降型:每倍频听阈值增加15~2OdBHL。陡降型:低中频处为平坦或缓降,其后每倍频阈值增加25dBHL或更多。2.上升型(rising)听力曲线:患者的低频听力较差,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其听阈逐渐降低,因此亦称低频听力下降型曲线。3.平坦型(Fat)听力曲线:全频听力下降,患者的各个频率的听力下降的程度基本相同。4.谷型(va11ey)听力曲线:中频区比两端频率阈值大20dBHL或者更大,听力损失以500~2KHz为主,故又称中间听力下降型。5.切迹型(notched):单一频率处阈值明显增加,其相邻频率迅速恢复正常或接近于正常。6.山型(ridge):中频区比高频、低端频率阈值小20dBHL或者更小。(四)听力曲线的对称性:两耳0.5、1、2KHz均值的差值&20dBHL为不对称性。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14
白燕大夫的信息
白燕大夫电话咨询
白燕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白燕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白燕大夫提问
白燕的咨询范围:
各种类型的听力障碍和中内耳疾病、小儿气道疾病以及鼻窦炎、鼾症、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白燕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耳鼻咽喉科好评科室推荐
耳鼻咽喉科相关标签推荐→ 鼓室导抗是什么检查怎样才算正常
鼓室导抗是什么检查怎样才算正常
女 | 39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前,右耳尤如血管搏动一样的耳鸣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从未治疗,无鼻炎及其他疾患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今天做了鼓室导抗检查,我不知道它的意义如何。大夫说我的检查是正常的,青帮我理解该项检查的相关内容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2831称赞:223
&&&&&&你好,鼓室导抗检查是检查人的听力对外界抵抗力的大小!
疾病百科| 鼻炎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温馨提示: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
&&&&&& 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炎症,一般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两种。是鼻粘膜或粘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持续性咳嗽、鼻痒、鼻塞、流鼻涕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4.6
参考价格:1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温肾固精,益气养血。用于肾阳虚弱,气血亏损引起:...
参考价格:¥300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骨...
参考价格:¥12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听力图的理解分析_听阈增加_听力下降(耳鼻喉科)
&&&&百拇医药网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骨导测试的秘密
除了传统的气导途径,声音也可以通过骨导传到内耳,声刺激通过颅骨振动绕过外耳和中耳直接刺激内耳淋巴液。正常人除了听自己的声音大部分是用骨导外,其余几乎全部通过气导传声。
多数人在第一次听见自己的录音时,都没有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声音,因为此时他们仅仅通过气导听,而不是气、骨导混听。为证明骨导的存在,刮刮你的头,你听到的搔刮声几乎完全通过骨导传声,再刮刮你的手背,此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气导传声。
气、骨导差描述的是气导和骨导敏感性的区别。理论上,无论是传导性还是混合性听力下降,骨导总是好于气导,而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是气、骨导阈值相似。由于骨导耳间衰减为0-15
dB,骨导测试必须加掩蔽测得其阈值。
气、骨导差的存在提示听力传导机制的损害。偶尔出现骨导差于气导,可能是因为骨导振子放置位置不当、颅骨太厚、颅骨损伤限制了振动或头皮脂肪层太厚,这些情况通常出现在500
Hz,不需要请医生会诊。
听力学家曾进行统计,做出了一个气-骨导差偏离标准值5
dB的正态分布模型,发现传导性听力损失气-骨导差为0 dB的概率为38%,若测试四个频率,所有频率气-骨导差均为0
dB的概率仅为0.002,大部分出现的都是10 dB、15 dB、20
dB,这与理论上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气-骨导差判断标准相符。
然而,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当发现气-骨导差或骨-气导差(骨导阈值差于气导阈值)与患者的测听图不匹配时,才确定是弄错了。换句话说,当你完全确定这是一个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却发现听力图上有一明显的气-骨导差。有时甚至更疑惑的是,骨导竟然比气导差10-15
研究发现,对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从气导、骨导测试可变性来看,患者四个频率的气-骨导差均为0
dB,这种可能性仅为0.000004。分别比较11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四个频率的平均气-骨导差,发现4000
Hz的气-骨导差大于10 dB最为明显,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紫色代表手动纯音测听气-骨导差,蓝色代表自动纯音测听气-骨导差,由图中可发现,500、
Hz的平均气-骨导差在4 dB以内,而在4000 Hz处的气-骨导差无论是用手动还是自动测得的都大于10 dB。
因此,当我们看到如下图左、右耳纯音测听的气-骨导差均为0
dB时,可以判断测听结果是脱离实际的。这可能是听力学家根据患者以前的听力图、其他频率听阈、声导抗、电耳镜检查和病史确定其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而将偏离的骨导阈值等于气导阈值。
Hz的秘密,与以往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气-骨导差判断相悖,究其原因,各方研究结果不一,有些认为是人为误差,有些认为是气、骨导的可变性,还有认为是骨导振子置于前额或乳突的声学辐射……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待听力学家的进一步实验认证。
有时,当患者有中耳疾病史,4000
Hz处又不出现气-骨导差,而这是骨导测试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与测听设备在校准时,校准设备对4000
Hz气-骨导差的敏感度差,校准频率点不准确有关。因此,听力学家们必须定期对测听设备进行常规主观校准、客观校准和基本校准,以确保纯音听阈的准确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导性听力损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