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t 120帧版本值不值得看

比利林恩的120帧,300块究竟值不值得?_广东高校传媒联盟-爱微帮
&& &&& 比利林恩的120帧,300块究竟值不值得…
编者按&广东高校传媒联盟有人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李安亦是如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李安。但我们每次看李安的作品,总有一个感觉告诉我们:没错,这是李安。120帧的效果如何?11月6日,李安导演携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北京举办了首映礼。不过这部电影之前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一直都不是这个评分,而是李安决定在这部电影中第一次使用 120 帧的拍摄技术,同时这部电影还是 4K 画质 3D 体验。据参与首映的网友介绍:进场前观众会拿到了一副Dolby3D眼镜,镜片上有特制涂层,工作人员再三叮嘱:“不要用手触摸镜片内部,看完一定要归还眼镜!。 “身临其境”和“电影感缺失”是《比利林恩》最大的争论点,北美首映后评价褒贬不一,而北京这首轮媒体场的观众倒是“宽容”了很多,观影结束后还自发地鼓起掌来。那我们有必要去知道,什么是120帧?帧数这个词在非玩家中知道的可能不多,但玩家一定知道 fps 这个词意思是:每秒显示帧数(Frame per Second,FPS,帧率)。由于人类眼睛的结构问题,10~20fps &就会被认为是连续的,但你可以看下第一张图,15fps 的移动在我们看来明显是有卡顿的,于是人类在发明电影的时候将帧数定在了 24 帧每秒,这样看起来就不会有明显的卡顿,会被眼睛认为是一个连续的画面。300的电影票值得吗?家已经对李安本人和他作品的风格有了深刻的印象。李安的情感一贯内敛丰富,这让他将无处发泄的情感都倾注到电影中去了。李安的每部电影有着浓重的李安风格:注重表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副标题永远都是“理智与情感”、将人物内心世界无限放大。一个 19 岁的少年刚刚在战场经历了枪林弹雨又要在回家之后被迫成为民族英雄,这个情感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但是能拍出《少年派》的李安这一次只会更加靠近人的内心,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依然延续了将情感放大进行到底的风格,用心理节奏取代故事节奏、用心理冲突取代故事冲突。李安这次更想说的,是“感同身受”四个字。比利·林恩内心复杂随着大兵比利·林恩在橄榄球赛中场休息的短短时间内的心理挣扎、闪回插叙伊拉克战场3分43秒的武装激战。将成长、战争、政治、烟花掌声、功名利禄的残酷直抵内心,加上李安挑战3D/4K/120帧新技术,用高清晰流畅的画面记录演员们每一个神情和眼神,内心戏在脸上全然藏不住。通过将危险的伊拉克战场与歌舞升平的半场休息进行平行剪辑、相似性转场,在鲜明对比下突显大兵们时刻忘不了战场的阴影。手枪与烟火的相似性转场比利·林恩在经历一系列的挥之不去、如鲠在喉的战争阴影和是否退伍的纠结之后,还是做出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做的决定——回到战场。李安曾谈到,120帧允许主观介入,比以前更注重从主角的眼光出发,希望观众能够达到“主角个人的感同身受”,不仅仅是以叙事为主,而是以整理思绪为主。成长也许就是一场孤独的战争:如果只能委曲求全的活在这个糟糕的世界,宁愿真真切切而痛快的赴死。李安说:“The story is yours!”李安依旧是运用各种离现代人生活较远的电影题材来反映最现实生活的事儿。相信每个处在纠结矛盾中的小伙伴在看到结尾都会释怀一笑,突然有种随时可以放弃此前那些拘泥不前的觉悟。,如果《少年派》是“天问”,《比利·林恩》除了“天问”还有“国问”。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这样的一次中场休息,来反思自己。观众的评价和李安的观影指南对于一些已经看过电影的观众而言,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崔汀:120帧让电影达到超清的水准,这是我看过最清晰的电影画面,演员皮肤上的一颗小痣都能看清。非洲小白脸:影片的画面是如此不可思议地真实,以至于让我觉得是在看商场里的超高清液晶电视,失去了我所熟悉和适应的电影梦幻般的质感,因此反倒削弱了我对故事的投入感,有点适得其反了。何小沁:李安的叙事功力一如既往沉稳扎实,无论见微知著的宏大命题,行云流水的空间转换,还是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染,包括对演员表演前所未有的考验,都处理得无可挑剔。手脚冰凉:对于这部片子在中国上映,最担心的有两点:1.中国观众能否接受这样一个美国式的反战故事,习惯了“手撕鬼子”的国人,能理解李安吗?2.全国绝大部分影院没办法放映120帧格式,而普通24帧格式可能会损失掉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而我们的李安导演对于这样一次突破性的尝试是如何评价的。在首映礼上,李安导演一一回应了观众对于120帧的种种疑问,并现场亲授“观影指南”。1、120帧是否会带来技术和内容上的割裂? 李安:我不好评价自己的东西,只能把我的心意讲给观众。在我的认知里面,从来不会有技术一回事,内容一回事,比如搞技术就是突出炫目,搞内容就是要勒紧裤腰带,一个是体一个是面,在我看来是合为一体的。这个故事从战火中年轻人眼光入手,观照、体会感受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东西。我尝试打破观影障碍,就像军人直面战火真实后重面人生的不习惯。2、120帧到底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的直观感受?李安:对于男主角来说,通过120帧能看到他白里透红的皮肤,这些东西合起来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我们平时在交谈中,不光有台词还有潜台词,对人的心态、脉搏、气质各方面,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用眼睛去扫描。我们的眼睛可比电影厉害多了,可以看到900帧,清晰度比电影还高。所以用120帧电影把人看透的时候,不光是犀利还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不光是用技术的角度去解读,不是那么残酷的,观众可以看透是真人不是假人,也会投射更多同理心,我确实感受到有种美感在里面。3、观众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如此“真实”的电影呢?李安:我想观众最好不要有任何思想准备,把自己过去的观影习惯放在一旁,能够很放松进入新的电影世界去体会,这样电影是体会跟情感经历还有故事,是同等重要的。因为电影这个东西是平面的,现在我做的是把“幕布”打开,我觉得不管什么电影都是内心的表达,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拍摄的时候要放弃种种的心里障碍和依赖。每个人看电影的差别很大,让自己放松让它进来,我想应该是最好的状态。在李安之前电影时代的变革胶片从静到动日晚,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简单挂着一条白色的床单,地下摆了一百多把椅子,稀稀落落坐着一些人。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场营业性电影演播时的情况。这台机器每秒16帧(格)的放映速度确定了默片时代电影的帧数。电影《火车进站》声音从无到有日,纽约百老汇剧院正在放映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时,银幕上突然传出阿尔·乔尔森的歌声,甚至听到主角开口说了句:「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因为这句无意中被保留下来的台词偶然间成就了「第一部带有对白」的电影,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1936年,卓别林推出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默片时代的终结。彩色电影影片《黑海盗》(1926)是较早完全采用该技术完成的电影之一,整部影片都着色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导演费尔班克斯在数月的尝试后决定了将所有的摄制工作都放在摄影棚里并控制每一个色彩的细节。他在摄影棚里搭建了一艘海盗船以及一个水池。电影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小到一颗棕榈树。费尔班克斯仔细地为树叶上色,并根据最终影像可能的呈现效果来严格控制上色的准确度。《黑海盗》(1926)使用彩色印片技术为整部影片着色的早期电影The end电影最后,比利幻想着蘑菇生发了一翻剖析这一天感受和认识的对话,然后哭着跟暮光女告别,最后他释然了,甚至嘴角带笑地跟队友们互相说我爱你。像极了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一把青冥剑、一个绿巨人,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李安,他中西通吃,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每次都能提供能引发多元化探讨的文本(这一次他虽然把父亲写瘫了,但塑造了更大意义上的父权),他就是能让你一方面诟病着他“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一方面又能打上四、五星好评。讲真,我毫不在意双十一天猫全球交易1207亿什么的,我更关心有多少人乐于给安叔贡献票房,并为这个新片争得面红耳赤而乐此不疲。李坤煌/采写部分文章来源于人物、极客电影、万达电影生活等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中国(广东)高校传媒联盟官方公众号,为您提供最新鲜、最实用的高校传媒资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比利林恩》除了120帧哪些版本值得看?|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20帧_新浪娱乐_新浪网
《比利林恩》除了120帧哪些版本值得看?
收集了众多观众观看120帧、60帧、24帧电影后的不同感受,并提供不能看原画120帧/4K/3D的观众,几种比较好的观影“方案”。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海报
  李安新作11日公映,该片也是李安暌违四年的回归之作。120帧/4K/3D的划时代新技术引发了广泛讨论,120帧的票有多难买?120帧在拍摄和放映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是否不看原画版本就是遗憾?记者采访和收集了众多观众观看120帧、60帧、24帧电影后的不同感受,并提供不能看原画120帧/4K/3D的观众,几种比较好的观影“方案”。
  京华时报记者高宇飞
  □市场表现
  4K120帧“好位置”一票难求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1月11日内地开画,北京地区唯一能放映120帧/4K/3D版本影片的博纳悠唐影城在开画当日出现观众排队买票的情况。能放映该版本的博纳悠唐影城的2号厅只能容纳250个座位,一天只有6场加1个零点场,除了现场买票,观众只能通过博纳影院APP和淘票票买票。开画当天的票很快被抢空,当天网购第二天的票往往已没有好位置,但随着观影热潮的降温,提前一天还是能抢到次日非黄金时段的票。
  博纳悠唐影城票价分几个档位,会员价位在180元到260元之间,非会员价位在230元到320元之间,且根据工作日/周末、黄金/非黄金时段的因素票价也不同。关于票价,博纳影投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运营中心吴俊岭此前曾表示,票价相对高一点,靠买票肯定是不能挣回来(成本)的钱,最重要是让李安的新片最高规格能让更多人看到。
  与预期有差距4天破8400万
  该片上映4天截至14日15时,票房突破8400万元,和较高的关注度和期待度来看这个数字和预期有一定差距。
  谈及影片票房,UME华星国际影城负责人刘晖也坦言,目前影片票房和预期有一定差距,但也不算太低,她分析原因称影片还是属于比较“文艺”、需要静心看的类型,而且影片一开始最让人关注的是“120帧”话题,可能对看不到120帧的观众一定程度上降低吸引力,所以在影市票房没有出现“现象级”状况。
  “一起拍电影”的票房专家山甲分析,“仅国内一二线能够接受买单的温吞内容,与目前大场面、大特效、大奇观相违背的市场定位,反战和成长这样国内共鸣极小的情感,都是限制成为爆款,影响其下沉观众的关键因素。
  2012年李安的在内地获得5.73亿的总票房成绩。谈及《比利·林恩》未来票房趋势,山甲预测《比利·林恩》总票房落点在3亿左右。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影片有望达到4亿元左右票房。
  □详解幕后
  博纳悠唐一个厅投资700多万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画达到120帧/4K/3D,超过了主流放映规格,帧率较之前提高了五倍,因此目前大部分的影院放映设备无法支持。全球只有五家影院专门为新片升级整体硬件,内地仅有北京、上海两地各一家,有两个厅可以放,分别是北京博纳影院悠唐店2号厅和上海影城1号厅。
  博纳影投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运营中心吴俊岭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表示,影片是采用索尼最新型的F65摄像机,理论上讲120帧/4K/3D的放映设备能完美体现放映效果,影片放映机是从美国引进的科视最新6p激光4K120帧放映机,科视Christie是一家在全球范围提供视觉、音频和合作解决方案的公司。而此次服务器是采用英国7thsense服务器,博纳方面直接联系的厂家进行采购,据悉总投资成本达到700多万元人民币。在放映完《比利·林恩》这部特殊的影片之后,放映机会暂时闲置。
  李安团队的技术总监本杰明·沃伦也表示,“放映此次李安导演4K/3D/120帧电影的服务器,读取速率超快,要知道,4K/3D/120帧电影的播放格式要求高速的磁盘阵列,足够大的磁盘容量才能支持2小时(每只眼)立体影片放映,所以这次电影一个磁盘容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9T,必须要有高端的服务器才能解码数据。此外,此款单独定制的服务器将采用双机同时工作的原理,全球一共制造了10台,以供全球5家4K/3D/120帧影厅使用。”
  为了让设备得到更好利用,吴俊岭透露,片方也正在申请与沟通,希望120帧《比利·林恩》的密钥能延长,或者1个月之后把这台设备拆后,放到深圳的影院放,让南方观众也能欣赏到3D/4K/120帧的影片,“这个只是目前的计划,但还有考虑可行性,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麻烦。”
  放映120帧的悠唐2号厅,3D眼镜也是杜比配套特制,造价800多元。此外,银幕和以往也不同。吴俊岭透露,4K、120帧的光亮度太亮,于是需要把“银幕”的“金属幕”换成白幕,使得亮度暗一些,“金属幕(在4K、120帧下)亮度太亮,反光厉害,会影响效果。”
  □观众测评
  不同版本 观众都能被故事打动
  根据发行方中影和华夏电影发给合作影院的文件显示,目前影院放映的《比利·林恩》有着19个发行版本,除了120帧、60帧、24帧、2K、4K、3D的各种排列组合,还有杜比视界、中国巨幕、5.1声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格式。其中,最高配置4K/3D/120帧内地只有北京博纳悠唐和上海影城支持,有6家万达影院支持2K/3D/120帧,分布在大连、重庆、济南、长春、南京和长沙,在北京五棵松耀莱影城也可以欣赏到2K/3D/120帧。
  从观众反馈的情况来看,“技术强于故事”的担心并未成为主流声音,观看不同版本《比利·林恩》,大多数观众还是被影片打动。
  对于60帧版本,微博网友@艾沈小*表示,“60帧的画面太真实,去北京、上海看120帧的,会进医院吧”。微博网友@后影迷时代Agefa*表示,“60帧的效果已然令人咋舌,难以想象乘以2倍的效果。但这都不是我爱这部电影的原因,丢掉技术,丢掉李安的头衔,它是一次比利·林恩的自我对话。李安说电影是他的信仰,所以才会用技术的革新来完整地把比利·林恩的世界放置在银幕上。”
  对于120帧版本,观众普遍认为,能看清演员面部的每一处细节——毛孔、黑眼圈和青春痘等等皮肤“瑕疵”,还有各种细微的面部表情以及弹壳等等,有一场比利·林恩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戏,中景镜头里出现非常小的苍蝇飞过,普通版本就很难看清楚。网友“跳舞的库布里克”表示,“李安导演这部电影实验性可能更多一些,120帧4K3D,电影一开始感觉真的是太清晰了,个人觉得比现实生活看起来还要清晰。但也有少数观众认为,120帧过于清晰流畅,在观影中因为不适应这种方式,会有一点“出戏”。网友“大刘”表示,“(120帧4K3D)画面不像是电影,倒像是商场电视专柜4K样机播放的展示片段。画面过于锐利清晰,颜色鲜艳,和一般电影的色调不一样。这一点我认为是李安有意为之,营造一种纪实感吧。”
  《比利·林恩》120帧被人讨论最多的当属惯常意义的“电影感”的减弱,24帧版自然“电影感”较强,但在120帧中呈现的中场休息和战争戏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的震撼,24帧版本会有所减弱,网友Lila表示,“如果说120帧版本让人感觉自己视力2.0,那么24帧版本就好像近视眼镜没配够度数。”网友“我是二喜啊”表示,“24帧/2K/3D普通版本的运动镜头很模糊,大场面不怎么震撼。”
  看不到最高规格还有哪些版本推荐
  北京地区能看到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画120帧/4K/3D版本的只有博纳悠唐影院,有观众觉得票价稍高或者抢票难。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版本也有不错的观影体验。
  五棵松耀莱影城的杜比巨幕厅可放映120帧/2K/3D版《比利·林恩》,也是相对不错的版本。网友lil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3D视效还有音效都很棒。”在南京万达杜比影院看过120帧的网友“小杂谈”表示,杜比视界120帧版本“保证了实现李安用
  120帧拍摄的影片以120帧放映,画面和声音的实际效果则是杜比视界的专有设计”,“的对比度、极黑的银幕,使画面更加流畅,细节更加清晰、可辨;杜比全景声,加厚真实感受。”比如影片开头是用特别的音效处理来带入一种态度,“一个丢弃的录像机歪斜的镜头里,可以看到不太清楚的伤员、枪击等。轻微的、暗淡的枪击声,听起来虽然很清晰,但是质感更像是焰火的爆裂声。后面的情节出现盛大焰火的音效,很容易与开头的非常规手法 、形成联想。杜比全景声使这个轻微的枪击声的质感,更明确地让人理解为是一种讽刺。”
  其他60帧版本也是不错选择,比如卢米埃芳草地影城杜比厅,还有RealD60帧版本的一些影院(包括北京红星太平洋影城太阳宫店的RealD巨幕厅、北京万达影城CBD店、北京通州万达影城等)。在卢米埃芳草地影城杜比厅欣赏了60帧版本的网友吴先生说,这个60帧版本也能给人以强烈的视听震撼,“烟火放出来的时候,椅子都在震。”
  □导演谈新技术
  李安:我比较喜欢脸部特写
  1 24帧/秒的电影格式已经沿用了将近一百年,为什么一定要用这样高的帧数来拍摄本片?
  李安:从小学习电影,我感觉24帧很合理,几十年没有想过去改变它。我常常想24帧就是天堂乐园一个栏杆,出去了就不知道怎么办。在拍《少年派》的时候就感觉24帧放在3D格式下不行,看都不能看。因为两个眼睛扫描要求更高。所以我当时只能用一点点3D。从那时开始,我有想法要做高帧数,曾考虑了很久要不要超过60帧,最后
  还是决定超过。我就是想体验一个电影,要让观众去参与一个故事而不只是观看它。120帧相当于我做的一个实验,我想给这个技术一个机会。
  对我来讲3D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本来电影画面有坐标轴x、y轴,现在加了z轴,眼睛对这个会有更高的要求。24帧看电影的话会有闪动,动作太快就会看不清楚,静态镜头里也会有很多东西会被漏掉。在3D状态下,这种缺陷就会更加明显地被感知出来。其实超过大概八九十帧的时候那种闪动就没有了。因此,立体声、光线足,帧数高,清晰度高,这就是3D应该有的样子,现在的技术也完全能够满足了。一直没有做是因为我们电影人的观念没有跟上,觉得这是未来的事情。不应该讲是“未来”,而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2这种“未来3D”看上去什么样?
  李安:“未来3D”不是我取的,是他们取的名字,因为技术已经达到了,不算是未来了。120帧/4k/3D电影就是很写实,感觉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想说,画面信息更充足的时候,不是你看着会更紧张,相反人会看着很舒服。因为这个格式亮度提高了,接收了更多讯息后看上去不会很紧张,反而是非常舒服的,会很投入很专心,而且看了以后有一种虚脱的感觉,很多人说3D看着头疼头晕,这是因为现在3D电影本身的问题,正确的3D电影看起来应该是舒服的,因为它更接近人眼的体验。
  电影两个多小时,有很多的对话戏,是剧情片,观察人的气色和表演人的状态比较多。我个人比较喜欢脸部的特写,我觉得脸部的特写比所有的都好看,可以研读人的心理状态。
  3在新技术实现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李安:我觉得“想”是很重要的,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一旦决定了一个目标,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做成。我也是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就是想看到做出来的样子,也大概知道有那么一点可能,我的运气不错,我碰到的团队都很坚持。我们遇到了很多阻力,演员们都说不要做120帧。我花了很长时间告诉剧组你们还不够好,我们要从头开始。最大的困难是跟片场打交道,片场经理求我们不要做60帧的。
  拍摄时最大的难题是我在监视器上看到的画面不是最后电影的画面(只是60帧),这是因为监视器本身的格式限制,我是在猜观
  众将会看到的画面。拍摄器材也是很大的问题,现在的摄影机不够好,拍3D电影要求景深更大而机身更小,现在的技术还满足不了。我们用战斗机的工业模型改摄影机。拍出这个电影后就准备拿它去跟厂商谈,厂商也就知道了我们的需求,会去做更好的摄影机出来。
  4演员都不化妆上镜,您如何调整他们的表演方式?
  李安:拍摄之前告诉过演员不化妆,我给了他们三个月保养期。我们的化妆师就变成保养师,三个月吃什么怎么睡都有一套,每个人都做了。至于为什么不化妆,因为这个格式下电影会很清晰,化妆后会显得很
  假。因此演员不太有安全感,3D的机器是很大的,所以演员在面对摄影机时也要适应。
  5下一部影片还会继续用这个格式么?
  李安:下一步还会是这个规格,我希望同业也上手。我会尽力去推销,不光是我的电影,而是新的可能性。我没有疯,这是很好看
  的。现在观众进电影院很难了,手机上都可以看电影,但在影院聚起来看电影是不一样的,从原始人时代起人们就聚在一起看火光映在岩壁上的影像,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生活。而技术是可以把人拉回影院的。后面会拍一些虚的东西,比如歌舞片之类的,那会更难。(责编:小万)评测一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4K、3D、120帧版_忍者龙剑传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703贴子:
评测一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4K、3D、120帧版
先放两张图,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发电影票,因为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发,毕竟都是100块钱左右就能买到的东西。但这次这个120帧的比利林恩,真是凭运气抢到的,我不知道之后几天会怎么样,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在影城的APP上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出错、总算抢到了一张位置非常烂,时间也非常不合适的票,为此还请了假,但我觉得非常值得。至少要比我曾经半夜三点起床打车去南皋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和皇城pk抢到的IMAX 3D阿凡达值得,虽然都是国内鲜有的第一次体验,但的巨幕终究也只是尺寸大的可怕而已,3D加上那个没什么太大趣味的情节并没有让我觉得有什么被震撼的体验。当然,那张票也不是一般的难搞。不要说230、这个观影体验让我觉得2300都是值的
你们都听过弯弯龙的显卡...
求大神支招,3d不能使用...
这是12年chinajoy 的照...
除了星座血型,来聊点深刻的好吗?
首先做总结,这是一个小说改编的电影,但我却觉得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几个场景都几乎是为4K、120帧量身打造的。剧本离不开拍摄及放映技术的表现,而这种技术又恰恰适合用在这种题材上,简直是天作之合。剧本本身我不评价,毕竟有的是专业的影评人,你们光看我吹体验就行了,但我前面已经说了,天作之合,技术和情节,这两个谁也离不开谁。技术有多强,故事就有多完美,美利坚万岁!许多人说自己看不出帧率的区别,这个你不用担心,如果是一个对“帧数”是什么概念都不清楚的人去看,受到的感官体验会更加强烈。举个例子来说,在伊拉克战场的美国大兵不远处掉下来个飞弹爆炸了,他也会震惊、吓一跳、变的更加警觉,对吧?可如果是一般老百姓呢?那可就不仅仅是震惊了,我相信有不少非游戏玩家在现场看的时候,会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前所未有的体验。像我这种常年会在30帧/60帧的不同游戏中切换,又习惯了电视开着MEMC插帧功能的人,对流畅已经十分习惯了,但我仍然被震撼了。哪怕只是影片的一开始男主角躺在床上起来,那种无比流畅无比清晰的感受就扑向你了,这里既少不了4K的功劳,也少不了120帧的功劳。————————————————————————————————————————电影里面在车内拍摄的场景中,尤其是在道路比较平的地形上,从车玻璃之外看到的世界会给人一种,仿佛车内和车外完全分开,也许本来车内的拍摄就是独立于场景,在后期加上去的,但过去的电影你不会觉得有这么别扭。这大概是适应了以前那种不流畅的“电影感”的原因。由于观众坐在影院里一动不动,不能像在车内的人一样感受车轻微的震动和晃动,里面和外面都太过流畅和清晰,反而会把车内和车外切割开。在主角回忆自己在伊拉克一个集市上的时候,有一个地方是镜头连续的缓慢转动。我本以为只有低帧率加掉帧的游戏在高速转镜头的时候会引起头晕(参考战争机器1、2),没想到高帧率在缓慢转动的时候,也会头晕,也许是人眼要接收的画面过多造成的,而这种晕的感觉会给全身带来一种酥麻感,感受很特别。当然,人在现实中看到的画面是无限帧的,自己慢慢转动头也不会晕,具体理论大概得问李安了。————————————————————————————————————————电影中有三大场景,这三大场景都完美的体现着4K\120FPS的优势1.战场,在主角回忆中的伊拉克战场上,那种画面各位在各种新闻中应该看过,没有好莱坞大片甚至是抗日神剧没完没了的爆破戏,整体就像现场的拍摄,不同的是这可比新闻中战地记者拍下来的看的清楚的多(电视信号50Hz还是比电影流畅的)。重型机枪打到敌人身上红色血雾喷溅而出,虽然只有一瞬间,你也能体会到它和以往24帧电影的区别。不过话说回来,不知道如果这是特效大片会怎样,毕竟过分的清晰和流畅真的会把以往大家习惯的电影感弄没了,感觉这种技术更适合拍类似于本片中比较真实的纪录片的感觉。2.球场,我不知道橄榄球和英式足球足球场的区别,总之在近似于转播的视角中,除了故意去虚化背景的情况,这还是我第一次能感受到“观众是活的”的比赛场景。以往在玩游戏的时候,确实会去看看那些连脸都看不到的观众小人儿会有什么动作,不过真实的比赛就真是啥也看不见了。4K的清晰度确实是更上了好几层楼,影片中那种巨大数量的观众千姿百态都能呈现在你面前,在我这么烂的位置上,沉浸感却丝毫没有减弱,这就是动态达到一定流畅度之后,就不再需要什么大片特效也能给你带来沉浸的体验了,你就站在球场上。可以想象,如果未来体育的转播都达到了这种水准,那该是多么牛逼的体验,你除了不能感受到在现场上固定座位带来的蹩脚视野之外(不得不说没有什么特殊的镜头也是现场的特色),什么体验都远超现场。顺带一提,球场中央有个大屏幕,当画面中出现大屏幕的时候,你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大屏幕内的影像的流畅度,明显比屏幕外的画面要低的多的多。3.中场休息时的演出(LIVE),由真命天女组合(肯定是扮的)献上的演出,主人公负责从后台出现站在某个定好的位置不动。整个LIVE你几乎都是站在主人公的视角观看的,所以你就在舞台上,伴随着舞台特效带来的爆炸声效,就如同里面的人对主角说的:活生生的碧昂斯就站在你旁边。当然,主人公在听到各种巨响和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头脑中的画面都是对伊战中许多恐怖场面的回忆,观众毫无疑问的也跟随着主人公的思绪沉浸在了那些场景中,当主人公回过神来的时候,演出已经结束了,我想观众也是在那一刻才反应过来:哦,刚刚是在LIVE啊。————————————————————————————————————————前面我就说了,情节不评价,我自己是流泪了3次,毕竟我比较感性。我觉得至少每个美国人都应该看看这个电影,我觉得不能简单说他反战不反战,而是对那些经历过战争留下了创伤的士兵的一种人文关怀,代替这些受到了战争的磨难却又得到许多不公平的评价和目光的士兵的呐喊。这个影片的结尾就结束在主角的选择和话语里,不能说这种结尾不平淡,但我却第一次见识到了,电影放完了,没有一个观众舍得走(ED是纯音乐,很好听),并且情不自禁的对着片尾staff鼓起掌来。(以往也见过还在演的时候就有观众鼓掌,我不想说具体的,但那令我感到十分反感)
毕竟是索尼大法出品的电影,为了拍摄电影给了一定的技术。
准备周六去看120帧2k的
确实很享受
关键这电影好不好看
我跟我两个哥们在电影院门口徘徊了半个小时,最后选择了……
无论是电影业、还是业,都是美国发达。我们就只能看看:)好歹现在还能在大城市感受体验下先进的设备。有时候情节感觉也不太重要,就像是VR不一定好玩,但毕竟是新设备总让人期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每个字我都认真看完了,写的很棒很详细。网上那张人山人海排队去该影院看电影的照片我到现在还记得。可惜那时我们一起看的并没有这部片子就留个小遗憾吧。说点题外话,我原来无论对电影手机登,都是喜欢旧的、怀旧情结比较严重,不过现在改了。觉得应该要尝试新事物,新的东西被研究发明出来,肯定是时代的进步咯。再说了美国爹的东西肯定有道理的,比我们国家的肯定好,这是宇宙真理。
新机来袭,大快好省,超质感的三星Galaxy On,好用又超值!立即抢购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4k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