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6000拍照模糊为什么拍片有点模糊

用索尼微单a6000给闺女自拍的_今天用我的索尼a6000拍_宝宝树
用索尼微单a6000给闺女自拍的
今天用我的索尼a6000拍得,特意为拍闺女买的买回来一直没怎么用,大家感觉怎么王样,个人感觉不比单反差,只是还不怎么会拍,简单上几个图吧!
原图比这里的好呢,怎么会有点模糊呢
百天照也是微单拍得
就做出两张不爱弄了,哈哈
帮忙顶一下哦 宝妈
拼图用什么软件?
宝妈多少钱入的,我也打算入这款呢……
2010铜摄手
多练练对焦,还要注意一下ISO,相信会越拍越好的。
蛮好的,我特意买的单反也拍不出这种感觉,哎,学习中…
宝妈衣服租的地址短个,满月照蛮好的。
回复 &小开77&
07:41:10发表的
宝妈多少钱入的,我也打算入这款呢……
回复 &小开77&
07:41:10发表的
宝妈多少钱入的,我也打算入这款呢……
后期的颜色很好啊,可以选一个自己中意的风格,这样就更有特色了,支持
拍得真好!我刚买了这款相机呢。还不怎么会玩。照片上的字是怎样加上去的呢?
回复 &树友15-05-19 14:13:41发表的
拍得真好!我刚买了这款相机呢。还不怎么会玩。照片上的字是怎样加上去的呢?
宝妈以后多发点照片哦,互相交流学习下。我也入了这款,不过配的镜头比较适合拍远景。正在研究学习中
这款和奥林巴斯E-M10哪款好啊
用索尼微单a6000给闺女自拍的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极速对焦 精准操控?Sony A6000
多年前Sony半透明反光镜机种所刮起的Alpha旋风小编还记忆犹新,当时的双位数Alpha相机可说是让Sony名列相机品牌三强之一的关键,因为细腻的电子观景窗、Live View的自动对焦速度、可翻转萤幕、高速连拍的优势使得同级竞品面临莫大的威胁;但自从搭载半透明反光镜的全幅相机A99也推出了之后,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也让原厂不得不使出奇招来应对,从A7/A7R的出现便可嗅出一些端倪。A7/A7R因为少了半透明反光镜结构,所以我们称之为“微单眼”,再加上取消该结构的缘故,使得机身体积可以做的更小更易于携带,这是从NEX时代开始即存在的优势,而NEX也可以说是APS-C微单眼的领航者,我想要不是因为它的出现,M4/3系统发展的不会如此神速、富士或许也不会也投入这块市场,更别提各家入门DSLR的进化了,NEX绝对是幕后的“功臣”之一。
不知道各位用户是否知道,第一台从NEX改回Alpha方式来命名的机种既不是A7/A7R也不是A5000,而是去年第三季在国外发表的A3000,虽然它的外观跟过去我们所熟悉的NEX截然不同,但是它却是货真价实的E接环机身,且同样没有反光镜结构,只不过造型与Alpha相机相仿,且走的是入门且低价位路线;可惜这款相机在台湾并未上市,它的目标锁定在欧美市场,因为犹如DSLR的外型造就了更佳的握感,也较为欧美用户所接受。
而在今年初发表的A5000,正是取代NEX-3系列的机种,以上掀萤幕以及轻巧的外型来取胜,同时也与NEX-3N同样内建闪光灯,且搭配Kit镜的价格连1.7万都不到,自然容易受到新手们的青睐;但说到这里就让我想到了NEX-5T若归建在Alpha底下的话,型号该如何命名呢?因为继A5000之后NEX-6的后继机A6000也在上个月发表了,该不会被称为A5500吧!毕竟A5000与A6000之间存在着一万元的价差,原厂肯定会想办法填补这个空缺的,我们就等着看吧。
过去的NEX-6被小编视为历代NEX之中最具诚意的机种,因为它不仅加入拍摄模式转盘、两组指令转盘、内闪、多接口ISO通用型热靴、蒙皮握把,还有与NEX-7同级的XGA OLED电子观景窗;除了机身非金属制以外,硬件规格可说是完完全全的打趴NEX-7,因为NEX-6就连对焦系统都是采用全新的混合式自动对焦,且单机身的价格也只要两万出头,跟NEX-7相比这C/P值真是高到破表。至于本篇的主角A6000几乎延续了NEX-6的优势,而且还搭载全新BIONZ X高速影像处理器、采用新一代混合式自动对焦系统、并提供Wi-Fi无线传输与NFC近场通讯功能,再来划素及连拍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也代表A6000的用途将会更广泛,也符合高阶用户的需求。接下来就请各位慢慢欣赏小编的的介绍,进入本文前可先参考A6000+SEL1670Z的实拍范例。
☆ Sony A6000 + SEL1670Z?拍摄样本(机身直出无后制)
☆ Sony A6000 机身外观暨功能介绍
我知道有许多网友都期待A6000能够加入金属机身,但金属机身同时还要加入Wi-Fi传输功能在设计上会比较困难,而且随着成本的增长售价自然也会提高,这是厂商及消费者都不乐见的事;所以A6000还是维持NEX-6最初的强化塑胶来打造,不过外表所营造出来的金属质感却很逼真,尤其是银色的机身。A6000的体积为120.0 x 66.9 x 45.1(mm),净重是285公克(含电池与记忆卡的重量为344公克),在体积方面比NEX-6稍大了一些些,重量则少了两公克,但这都是微乎其微的改变,各位有做功课的话这部份其实可以直接跳过了,因为不论用肉眼观察或是在手感方面都不易察觉。
在快门键的下方设有红外线接收器,可搭配原厂的无线遥控器使用,上脚架想自拍时也不会手忙脚乱。
A6000这握把可说是承袭NEX-7及NEX-6设计而来的,厚实的握把加上荔枝纹蒙皮,有着出色的止滑性,虽然握持时小拇指必然会悬空,但E接环镜头的块头都不大,就算尾指悬空影响也不是太明显。
历代的NEX系列同样也有挂上“α”符号,而NEX则是正式走入历史。
推出至今已迈入第四年的E-mount,从最初的APS-C片幅进化为FF全片幅(A7/A7R),且还多了FE镜头可选择,我想这是任谁都未曾想到的突破;从半透明反光镜的加入、XGA OLED电子观景窗的出现、可延伸翻转的液晶萤幕、连拍降噪功能的实现,以及“一吋感光元件”和“全片幅感光元件”数码相机的小型化,都再再证明了Sony影像部门的创意以及实力!
Sony过去曾在APS-C机身上嚐到高划素所带来的苦头,没想到A6000依旧无所畏惧,搭载一块2430万划素的"Exmor"APS HD CMOS,看到这数字各位有没有感到熟悉呢?没错!这就是当年曾出现在A77、A65以及NEX-7身上的划素大小,但不同的是A6000使用无缝感光元件滤光镜,这技术过去只出现在A7R身上;原厂也并非省油的灯,经过几年的努力也成功开发了BIONZ X影像处理引擎,而这也是成就全片幅A7/A7R画质的关键之一,所以可别从A6000的高划素就来评断其表现唷!
★ 清晰影像缩放 / AF微距变焦
在这两年左右的Alpha机种上都可以见到“清晰影像缩放”这功能,最大的变焦倍率为2x,虽然画质跟光学变焦相比还是有所不及,但若是跟传统的数码变焦做比较的话,可是有明显的差异,应急时可派上用场且在录影模式下也同样支援,这点我觉得还挺实用的。至于“AF微距变焦”这个功能其实是“调焦”用的,但名字取的实在很诡异,没看说明书的话用户可能会搞不懂它的用途。
以上是A6000+SEL1670Z镜头焦段于70mm的拍摄范例。
上图同样是70mm但开启了“清晰影像缩放2x”,各位可以点击原图来看看画质表现。
★ 电子式前帘快门 / 镜头补偿
电子式前帘快门的选项最早出现在NEX-5N身上,电子前帘的好处就是可以省去一次快门帘升降的动作,除了降低机身震动以外,快门延迟也会跟着缩短,这在去年A7R的评测文中曾为大家介绍过(A7才支援电子式前帘快门),而A6000也具备这功能,建议平常就开着吧!有利无弊。镜头补偿其中包括了“阴影补偿”、“色像差补偿”、“失真补偿”,基本上这三项我都会设为自动,因为能够有效修正光学上无法避免的瑕疵。
▲电子式前帘快门关闭时,释放快门所带来的震动及声响都会较大,相对快门延迟也会较长一些,影片中可以看到快门帘共有两次的升降。
▲将电子式前帘快门开启后,从慢动作影片可以看到,它只有后帘快门作升降而已,前帘快门并没有降下来。
★ A6000 + SELP1650 变焦镜头
这组合可说是最平易近人也最实用的焦段,SELP1650电动饼干镜兼顾了携带性以及焦段上的便利。
换算等效焦长为24-75mm,内建OSS光学防手震,最近对焦距离也有25公分,画质跟G镜或是蔡司镜头相比势必会有落差,但作为生活记录之用我想是没问题的。
这颗电动变焦饼干镜的另一项优势就是镜身上除了设有变焦环以外,同时也内建变焦拨杆,在录影环境下可利用变焦拨杆平顺的完成变焦动作,减低机身摇晃的可能,操作起来就如同DC般流畅,画面不会有卡卡的情况出现。
A6000+SELP1650这样的组合是不是很吸引人啊!
★ A6000 + SEL1670Z 卡尔蔡司变焦镜头
这种组合在官网上可是难得一见,毕竟单价比较高,也因为如此原厂也特别提供优惠方案,只要在3/3-3/16期间完成预购的话,将可以不到五万元的价格入手这组合,等于是现省三千元。
这颗蔡司镜头的体积明显比较大,等效焦长来到24-105mm且有f/4的恒定光圈可用,内含四枚非球面镜片(包括一枚AA高级非球面镜片)与一枚超低色散镜片,可以看出镜头的价值,同时内建OSS光学防手震。
镜身所被赋予的质感也与一般的E-mount有所不同,镜身上还镶有ZEISS的厂徽。
蔡司镜头的传统就是金属镜身,所以搭在A6000身上显得格外有份量,但好在A6000的握把设计得宜,就算是单手作业也不易感到吃力。
图中A6000所搭配的闪光灯是HVL-F43M,堪称Sony目前功能最齐全的中阶闪灯,拥有Sony独家的闪灯摆头能力,也内建录影专用的补光灯;装在A6000身上虽然显得有些突兀,不过功能较为齐全,所支援的项目也较为全面。
说实话A6000的机顶样式还真有当年NEX-7的影子,差别之在于NEX-7当时并没有独立的拍摄模式转盘,所以才实现了三具指令转盘的设计,现在看来似乎已不再那么吸引我了,毕竟拍摄模式转盘的存在更是重要;观景窗、热靴座、内闪的位置照上图看来则是没什么改变。
★ 内建“多接口ISO 通用型热靴”/ 内闪可调整出力并打跳灯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多接口ISO 通用型热靴”这设计,已经普及到1/2.3吋感光元件的Cyber-shot DSC-HV50V身上都可以见到,其优势就在于那块电子埠可传输的讯号极为丰富,不仅是影像就连声音讯号也办得到。
在NEX刚起步时,为了与机身尺寸做出妥协,不得不牺牲内闪结构,虽然随机都会附赠小型的外接式闪灯,但消费者总会嫌麻烦而懒得带出门,索性会转而考虑M4/3机种,这些理由小编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而原厂肯定也有听到消费者的心声,在NEX-7之后首度在平价机种NEX-F3加入了内闪,而A6000则是同时承袭了热靴与内闪的便利性。
内闪控制选单其中有一项称为“无线”意指无线触发外闪,但诡异的是当我内闪升起后该功能依然无法选择,后来我才知道这功能无法利用内闪来触发外闪,得要把外闪接上机顶热靴“无线”选项才可执行...(耍我?),但这问题似乎只有在E-mount的机身上会出现,A-Mount机身若有内建闪灯的话,是可以直接以内闪来触发外闪的。在内闪出力部分有正负三级的强弱可以调整,最大出力为GN6。
轻轻将弹出后的内闪向下压,马上就可以改变补光的方向,朝上打跳灯是柔化光质最简单的方法,不过A6000内闪的最大出力仅有GN6,所以要注意天花板的高度,太高的话光线反射小,反倒没有补光效果。
官方虽然没有公布A6000的快门延迟数据,但除了A7R之外E-Mount相机在快门延迟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快门钮一旁的“C1”是A6000的自定义按键之一。
若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拍摄模式转盘”比“机顶指令转盘”稍大一些些,直径大概差了1~2mm,而“拍摄模式转盘”不仅侧面的止滑纹路更明显、手感也较重一些,借此降低误触的机率。独立录影键设计在握把附近,看似容易误触但其实不然,从NEX-7之后NEX-6开始原厂早已做出了修正,这次拍摄大概累积了1500次快门,但却从未发生误触的情形,所以这点各位可以先不必担心。
A6000于机背所搭载的液晶萤幕为常见的三吋92.1万点TFT LCD,规格与过去的NEX-6相同,让小编感到可惜的是NEX-5T的电阻触控萤幕还是未下放,而我想这在未来一定还会是后继机的卖点,只不过卡在A5000跟A6000中间,那该以什么型号来命名呢?这就交给原厂头疼了!
从A7/A7R开始改变的操作接口,当初试玩A7R的时候一直很难适应,但评测写完后接着又测Sony FE 24-70mm F4 ZA OSS这颗蔡头,连续一个多月都很频繁的在使用A7R,想要不熟悉都难啊!按下机背的Fn键就可以叫出这12项自订的快速选单,利用DISP键切换成右图,如此一来在以观景窗取景时,能够更清楚掌握机身的设定,
萤幕可下翻约45度,因此在高举相机时至少还有办法构图。
可上翻90度也是E-mount机身的传统,低角度拍照或录影都很好用。
A6000另我费解的地方就是它舍弃了236万点的XGA OLED电子观景窗,改用144万点的OLED,这在明亮度与细腻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异,除了成本考量之外,我实在想不到降级的原因。
随机会附赠一个观景窗接目器,在强光下以观景窗取景时,也不必担心被周遭光线所干扰。
从机身右侧更可以看清楚握把的造型,是有针对手持需求而去设计的,侧面的“N”符号代表的就是NFC近场通讯,代表A6000可借由近距离感应的方式快速启动对应的APP程式,简单的说NFC就像是一把钥匙,而Wi-Fi就是传送的通道。
按键功能直接将文字或图示标明在按键上还是比较易读,在A6000身上即是如此,而机背加上机顶共有七颗按键的功能可自订,我想就算是C/N两家的机皇都不会有这样弹性,接着就来看看可自订的内容吧!
以上是自订键设定的内容,基本上默认的功能都很实用,我顶多只会将“自订按钮1”改为风格设定,因为我会视题材的不同,在彩色与黑白色调之间做切换;“自订按钮2”改为影像品质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快速在RAW与JPG之间做切换,通常比较重要的题材我会选择性的拍RAW。
★ 对焦模式 / 峰值等级
自动对焦模式中我比较常用的是AF-S单次对焦与AF-C连续对焦,后者我会搭配“锁定AF”同时作业,后面会跟各位介绍到;使用DMF和MF手动对焦时建议可以将“峰值等级”的功能给打开,可借由目标轮廓的高光强弱来判断合焦与否。
★ 自动对焦区域 / 可自订弹性定点尺寸
在对焦区域中包括“对焦区域”及“弹性定点”都可以自订对焦框的位置,前者是会从九个对焦框之中,自动判别合适的对焦框来达到合焦目的;弹性定点可移动的范围涵盖画面九成,且有三种对焦框的尺寸可选择,在拍摄人像时朝眼睛来对焦可以更精准。
★ 全新混合式自动对焦系统 / 高速连拍每秒最多11张
高速连拍通常会用到的场合就是追焦,首先为各位示范的是偏向静态的连拍表现,记得可以把“显示连续AF区域”给打开,这样会比较好掌握合焦情形。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这位是亚洲知名女DJ Noodles,有在跑夜店的朋友对她肯定不陌生,小编顺手记录下她刷碟的帅劲!
其实锁定AF这功能在A58身上早就有了,只是大家都遗忘了它,A6000内建的全新混合式自动对焦系统内建179个相位式侦测点,可提升合焦的速度;而对比式侦测的优势则在于精准度,两者相辅相成也使得A6000拥有0.06秒高速对焦的能力。锁定AF设为开(快门启动)时,半按快门画面就会出现绿色的对焦框,并开始自动判别目标的位置及形状,这个时候对焦框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各位看影下的影片就可以明白了。
▲自动追踪的过程很顺利,因为背景够干净且与目标的反差够大;当锁定AF开始时,对焦区域的类型并不构成任何影响,因为都是针对全画面做侦测。
▲半按快门的时候“锁定AF”会跟着进行追焦,对焦框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这个时候也启用了AF-C与连拍(Hi)、这里有一点各位要注意,那就是车牌清晰与否跟A6000的追焦实力并无太大关联,影片中对焦框所追踪的是整部车子,并非锁定在车尾、车头或是车牌上,加上车辆是以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逼近,若目标与背景的反差不够大,那么“锁定AF”的对焦框误判的机率会较高,另外在快门释放的同时也会影响“锁定AF”的效率。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这组就是影片中的实拍结果,当车子移动到画面中央时,对焦就突然失准了,但是前面都有准焦的那几张点大图来看的话,车牌号码都还算是清晰唷。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这是另外一组汽车的追焦照,拍摄的方式与前一组相同,一样是手持、开启锁定AF、AF-C连续对焦再加上连拍(Hi),而这组的追焦表现则是比前一组要精准。
★ 各级感光度的表现
A6000内建多框噪声消除功能,此时的感光度最高可达ISO 51200,在多框噪声消除的模式下拍摄,要注意手持当下的快门速度,若未达安全快门的话可是会影响到画质的,因为它是以连拍合成来达到降噪目的;A6000标准感光度则是ISO 100~ISO 25600,噪声消除的功能如上图所示。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测试环境:微光室内、光圈先决、手动对焦、风格设定:标准、高ISO噪声消除:一般、消除长曝噪声:关、上脚架、倒数计时拍摄。
在ISO 800以前卡通人物脸上的网点印刷皆非常的清晰,ISO 1600开始看得出来有轻微涂抹的痕迹,但依然可视为工作值,因为右列的毛球细节还是非常的丰富,可接受的堪用度大约在ISO 6400;这表现与使用1610万划素的NEX-6相比,可是大大的进步了不少,因为A6000的划素来到2430万,但我看了一下NEX-6过去的表现,我觉得搭载BIONZ X影像处理引擎的A6000,在高ISO的整体表现至少比NEX-6好上一级。
附加压缩档:(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过去要在E-mount机身中找到“多框噪声消除功能”几乎是不可能,因为这最早是跟着半透明反光镜相机所推出的新功能,近期只曾出现在A7/A7R身上;我们直接把视线转移到ISO 6400的位置,有没有发现噪声抹的更干净了呢?但因为是连拍合成的缘故,所以会牺牲一些的锐利度。在这里虽然噪声都被抹除了,不过也代表细节更少了,所以在多框噪声消除功能的测试下,我可接受的堪用值依然还是在ISO 6400。
机身左侧设有Micro USB的传输孔,可利用USB插头来充电,车上有USB插孔的话更是方便,另一端则是Multi的插槽,可以外接电子快门线之类的配件。
机底的标签说明了A6000的产地来自泰国。
使用的锂电池型号为常见的NP-FW50,充饱电约可拍摄360张静态照片(机背萤幕取景);相容的储存媒体也一如往常,就是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PRO Duo、Memory Stick PRO-HG Duo、Memory Stick XC-HG Duo)与SD(SDHC、SDXC),且也支援应USH-I高速传输记忆卡。
★ 风格设定
这里风格设定的选项多达13种,室内拍摄时我会选用标准模式,户外拍摄时我会改用鲜明模式,拍摄人像时我会改用中性模式,想要加深暗部提高对比的话我会切换到透明模式,拍摄黑白照片的话则是将对比度与锐利度都+3,可能会有人认为直接用相片效果的“高对比度单色”来拍不就好了?但相片效果只能记录JPG,在RAW或是RAW+JPG的设定下是无法作业的。
以上范例是以RAW档拍摄,再透过原厂软件Image Data Converter个别调整“风格设定”的结果,由于这两张都是在室内环境下拍摄,所呈现出来的色调有可能会被白平衡所影响。过去Sony对“风格设定”的内容给的并不是很大方,只有高阶机种才有可能将13种全部下放,例如A7/A7R、NEX-7、A99、A77这类的机身,看来A6000的用户是赚到了。
★ 相片效果
其实我一直在期待相片效果的改版,多达13种的特效固然很丰富,但是都撑了三、四年之久了,消费者难免会觉得了无心意,至少其它品牌在这块都很积极的在更新,反倒是Sony忽略了这块,以下是部分“相片效果”的实拍范例。
玩具相机(一般)。
色调分离(彩色)
怀旧相片。
部分色彩(黄)。
部分色彩(绿)。
高对比度单色。
缩样(中)。
插图(大)。
★ DRO/自动 HDR
Sony的“DRO”以及“自动 HDR”功能对摄影朋友来说不仅直觉也有效,DRO除了自动以外有六级的强度可以设定,启用后可针对画面中过曝或曝光不足的部份作修正,恢复应有的影像细节。HDR是以连拍三张自动合成的方式输出两张照片,一张是曝光标准的照片、另一张是合成后所得到的影像,拍摄前可先自订HDR的等级,有自动与六种强弱可以设定。以下DRO与HDR的比较我都设为自动,各位可以比较看看是不是HDR在逆光暗部的细节较丰富。
DRO 自动。
HDR 自动。
★ 全景摄影
到现在还在介绍全景摄影还真有点老生常谈,但不介绍的话又会有网友上来问,真让小编两难啊!从机顶的拍摄模式转盘我们可以直接切换到此模式下,进入MENU后有尺寸与移动时的方向可选择。
★ 动态录影 / 斑马图案
A6000可录制1920 x 1080 60fps 流量高达28Mbps的高画质影片,影片编码为MPEG-4 AVC/H.264且支援立体声收音,虽然机身没有内建3.5mm的麦克风插孔,但可借由机顶的“多接口通用型ISO”转接麦克风接收器。录影时不妨打开斑马图案这功能,因为它会显示画面上的高光区域,可以有效避免影片过曝情形发生。
▲透过高速倾泻而下的瀑布,各位可以观察画面有无残影或果冻现象。
▲透过近距离的收音,各位可以戴上耳机聆听A6000双声道麦克风的收音表现。
★ Wi-Fi传输 / 智慧遥控
想要透过手机遥控A6000拍摄或是传送照片的话,记得要先安装PlayMemories这个免费APP,只要智慧型手机有这个应用程式加上NFC的优势,从相机选定好欲上传的照片后,只要将双方(相机+手机)的NFC感应区靠近,便会自动启用该程式然后进行档案传输的动作。
以上是A6000应用程式默认的列表,仅有内崁智慧遥控可以使用。
拍摄当下手机顶多只能调整曝光补偿,搭载电动变焦镜头的话会有机会执行变焦这动作,远端遥控释放快门的反应还算OK!只不过可自订的功能也太过贫瘠了说。
☆ Sony A6000?整体感受与使用心得
这回测试A6000可就没有像前年测试NEX-6时运气那么好了,前年NEX-6是带去冲绳取景且几乎每天都是豔阳高照,而这次我故意把测试时间拉长至两周,想跟雨神比气长...但最后我却输了!只要是A6000在手的时刻都是阴雨天,跟我前一篇测试Nikon Coolpix P600时的情形一样,除了“惨”之外不知道还有什么字可以形容。首先我们先从外观来看起,A6000它很显然就是NEX-6的后继机,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部分网友一直以为它是NEX-7的后代?光从转盘配置的数量、少了3.5mm麦克风输入、以及塑胶机身这几项就可以确认A6000的产品定位了;但是说实话...NEX-7的后继机该怎么出真是耐人寻味,价位得维持在三万上下才会有竞争力,因为上有A7下有A6000,如果真的改版的话,我倒是比较希望能加入NEX-5T的电阻触控萤幕。
以机身质感以及手持的感觉来说,A6000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我挑剔,每个结构、按钮及转盘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重点是A6000共有七颗实体按键可作为Fn自定义按键,让用户依照个人需求去自订按键的功能,这对进阶使用者来说十分重要;机顶备有“多接口ISO通用型热靴”和“内闪”也符合进阶与入门用户的需求。Wi-Fi传输与NFC感应的优势,让A6000所拍摄的照片也能够快速的被分享给朋友或社群网站,其中可付费购买的应用程式也是相机的卖点之一,但小编手上的这款A6000因为是测试机,所以并未开放购买。
A6000的混合式自动对焦系统与我印象中的NEX-6其实差不了多少,因为都是相位式+对比式,所以改进的幅度也有限,但是搭配“锁定AF”来作业的话,就可以感觉的到A6000的厉害,且相位式对焦点几乎布满画面的九成,不像NEX-6集中在画面中央只占画面的1/4而已,不论是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时的表现都会有落差。影像表现上官方表示A6000所使用的是全新开发的2430万Exmor APS HD CMOS,并使用了无缝感光元件滤光镜,不论在集光能力或是细节的还原上都与过去不同,有着明显的提升,这在测试高感光度的时候小编就有察觉到,且还内建内建多框噪声消除功能,对高ISO的表现也有帮助。
值得赞赏的部份:
◎ 虽然是塑胶机身,但在握感及质感上却毫不逊色。
◎ 无缝感光元件滤光镜的导入,让A6000的高ISO有着不错的表现。
◎ 机身共有七颗实体按键可用来自订所需的功能。
◎ 全新混合式自动对焦系统让合焦速度最快可来到0.06秒。
◎ 最高的连拍速度可到每秒11张。
◎ 锁定AF开启后,对焦框可随着目标改变形状及大小。
◎ 内闪可以手动朝上打跳灯。
可以改进的部份:
◎ 观景窗的分辨率从236万点降至144万点。
◎ 期待可以加入3.5mm的麦克风插孔。
◎ 希望未来能加入机身编修RAW档的功能。
☆ Sony A6000?实拍样本 PART II(机身直出无后制)
(未成年请勿饮酒)
☆ 小恶魔回文赠奖活动
这次的奖品是Sony 炫彩护照夹(一个),届时会抽出一位幸运网友!
1.抽奖办法:发表你对Sony A6000的看法即符合抽奖资格。(请针对主题讨论,优缺点皆可)
2.回复截止日时间:即刻起至 AM10:00
3.抽奖日期:
附加压缩档: (登入後即可下載檔案)
抽奖实况:
Sony单眼相机相关新闻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自从去年暑假相机(松下lx5)掉在日本地铁后,大半年出行都没有相机可用了,
直到去年年底入手了尼康J3, 使用了一个月很不满意,虽然也没指望1寸的底能有多厉害,不过噪点还是相当明显啊,果断折价卖掉
08:30 上传
之后就开始陷入了无尽的纠结中,,,
本人大四学生,无专业要求,购机主要用来记录旅游,
既然说了拍着玩,那么买个喜欢的外观也是很重要的,大神们就不要好为人师了
这里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购机的想法,也给纠结中的尾巴们一点参考
08:29 上传
毕竟自己就是用来记录生活,业余摄影,单反太大太重不适合,所以微单就是唯一选择
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买了单反应该也只用自动挡吧
不需要索尼a7,富士xt1这些过度需求,但也不能低于尼康1系列这种入门产品(人总得进步嘛)
所以考虑索尼a6000, 富士xm1, 奥林巴斯em10,松下gx7,买之前把尾巴前辈们的开箱和文章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08:30 上传
入手的是美国Bestbuy的活动套机,索尼a套头,再加55-210镜头,含税总价815美金
08:30 上传
虽然富士xm1的色彩画质, 松下gx7的取景器,触屏和奥林巴斯em10的三轴防抖都很吸引人,
但是索尼a6000各方面都更均衡一些,毕竟传感器,像素,取景器,对焦都能很好满足需求
考虑到我的HTC one只有400万像素拍了这么久,我还是很在意索尼2400万像素的
最后评测对比也让我决定就是它了
08:30 上传
顺便吐槽下另外两个品牌
佳能,是不是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长得丑?
三星,强烈反感棒子货
08:30 上传
其实不是国外什么都便宜,
a6000普通套机美国含税都761美金(4700人民币),国内某猫才4000人民币不到
还好活动顺便捡了个镜头安慰一下
08:30 上传
随便拍了几张
冬天都是零下20几度!每天出门首要的事就是扫雪!扫雪!扫雪!
故乡重庆好歹也是号称“火炉”的
08:30 上传
大学是纽约州立布法罗,在美加边境,开车20分钟就是全美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都报道了好几次说冻住了,还是一如既往地流,瀑布对面就是加拿大
各位不要再问我什么野鸡大学了,好歹也出过4位诺贝尔奖得主,百度李彦宏
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烧钱出来镀金的,,,
——————————————本帖其它图片 ——————————————
(1.02 MB, 下载次数: 13)
08:3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09 MB, 下载次数: 13)
08:3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03 MB, 下载次数: 13)
08:3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3 MB, 下载次数: 13)
08:3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17.4 KB, 下载次数: 13)
08:3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我也是用6000的,钟爱定焦
索尼大法好
最近正在考虑它。
索尼微单太丑了,还是富士和奥巴的好看些
感觉楼主在某论坛受过刺激一样…一股浓烈的戾气袭来
好东西。望多出好片
恩,同入α6000已几个月,个人不是很喜欢太过复古的相机,更喜欢硬朗现代的造型,而SONY就喜欢这样做!
难道只有我被毒吗
楼主南方人!!!
笑了,美国大学生毕业 2000美金算好的了,还要算这税那税的 几百美金都要好好掂量下自己的卡好吗
逻辑好奇怪,既然整体是赚到了,那不就是赚到了?
同a6000出国留学党,计划这个月中去多伦多,顺便看下另一边的瀑布。。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冻住了。。。
棒子……天哪!数字尾巴怎么会有这种人,还上了首页!
同重庆人……高三党
这机器最牛B的是连拍,简直BT!
哇~佳能画质确实有自己的特色,但机身外观同意楼主,确实丑!
为何我只觉得优越感
楼主,我特别喜欢你们学校研发的烤鸡翅系列
我也在观望中 看了香港和国外的一些报价觉得国内某东某宝的价格算是便宜的了 可是学生狗还是得存钱买
nikon1可不是入门产品,看看v系列就知道了,专门针对需要高速对焦和连拍的。性能超过中端单反。画质略差。
微单界的iPhone是莱卡呀
LZ,美帝的單機大概多少錢咧???想入單機+蔡司的16—70.。。。
不错,中毒了
纠结中!!
佳能还丑?a7没法活了
感動的相機真的很醜…不如泥坑的紅胖次…其實a7也才一千五來著(?)bestbuy的價格…
谢谢楼主的推荐
在南京认识一位美女店主也是用的a6000,用它记录下世界各地的美景
楼主何必那么自卑
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烧钱出来镀金的。
我去,我故乡也是重庆的,不过不是主城的,在江津
学生就算全奖也就一般一千出头一个月
卧槽佳能丑?呵呵了
如果你真喜欢摄影,就不要去买入门级的,真心浪费钱,建议直接买中端以上机型
赚美金花美金应该不贵吧,工资应该好歹都几K美金,买个几百美金的相机,我买A6000都分了3期才觉得压力稍减。
这个.....楼主说的有什么问题么
环太平洋大学
a6000不知道还是不是nex那种界面了。改过的话应该算是首选了。
我就看看,还房贷吃不消啊!
打算买5100,跟6000一样的底还便宜
拍的不错的哦,呵呵
楼主最后几句画蛇添足咯
重庆九龙坡A6000用户发来贺电
旅游的话最好有个要个广角,不要太专业的话套头够了,人文记录要个等效35mm的头,大法只有蔡司的。。。蛮贵,如果不想买太多头的话,单机加16-70把
尾巴的风气没那么差吧,感觉楼主的语气过于激进了点。。。另外a6000虽然用起来感觉不错,但也没感觉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还是打算入富士了。。。
我也是m7,迫切需要一台相机
作为用户,不能同意更多了
多了个镜头还不便宜啊。。。
粉喜欢的一款机子,就是外观偏硬朗适合男生~~
5r加e35挂机的帮顶
尾巴上关于GX7的帖子很少欸,不过我还是买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烧钱出来镀金的。说得好,国外名牌大学里的基本都是真凭实据的考出去的
佳能微单确实不好看,新出的一个还凑活
水牛城大学
尾巴上评论气氛一直很好啊,不用这种语气的给大家打预防针~机器很好看,感谢分享!
好牛逼的样子。。。
还是索尼大法好啊
想问下楼主u,用途跟你差不多,旅游、记录用,目前在考虑rx100和微单,微单不怎么懂镜头,没有深入了解,想问下楼主微单的话,以上用途微单怎么推荐机身、镜头伸手了
买单反用自动挡就不是烧钱镀金了么。。。。。
索尼的样子一直很不错,成像质量也很好。拍片主要还是看镜头。用5N好多年了,感觉如果有个差不多的机器,钱用来换镜头比换机器更实在。
重庆人在美洲!点赞!
a7mark2用户发来贺电
a6000银色那款特好看
mark一个,正想入a6000
刚入手,同学习
a6000简直是微单届的iphone了。。。入门首推机。。。。
因为一直是n家的c画幅,想买一台A6000转接N家的头子玩,不知道行不行的通,能不能对焦和调光圈,不知道题主知道么???
水牛城大学
谢谢楼主的推荐& &
我就看看,还房贷吃不消啊!
尾巴上评论气氛一直很好啊,不用这种语气的给大家打预防针~机器很好看,感谢分享!
索尼的样子一直很不错,成像质量也很好。拍片主要还是看镜头。用5N好多年了,感觉如果有个差不多的机器,钱用来换镜头比换机器更实在。
好牛逼的样子。。。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烧钱出来镀金的。说得好,国外名牌大学里的基本都是真凭实据的考出去的
a6000简直是微单届的iphone了。。。入门首推机。。。。
粉喜欢的一款机子,就是外观偏硬朗适合男生~~
你可以考虑白色,或者a5100
a7mark2用户发来贺电
还是索尼大法好啊
买单反用自动挡就不是烧钱镀金了么。。。。。
这两码事吧,
想问下楼主u,用途跟你差不多,旅游、记录用,目前在考虑rx100和微单,微单不怎么懂镜头,没有深入了解,想问下楼主微单的话,以上用途微单怎么推荐机身、镜头伸手了
我也觉得套机就好,买这个长焦镜头觉得偶尔拍风景可能用到
个人觉得rx100太小了点,微单可玩性更高吧
A6000 套头就好,不升级镜头就RX100
楼主最后几句画蛇添足咯
因为总有人在问
赚美金花美金应该不贵吧,工资应该好歹都几K美金,买个几百美金的相机,我买A6000都分了3期才觉得压力稍减。
额,我还是学生,没工资
拍的不错的哦,呵呵
为何我只觉得优越感
索尼微单太丑了,还是富士和奥巴的好看些
我去,我故乡也是重庆的,不过不是主城的,在江津
5r加e35挂机的帮顶
LZ,美帝的單機大概多少錢咧???想入單機+蔡司的16—70.。。。
549美金,不含税
棒子……天哪!数字尾巴怎么会有这种人,还上了首页!
a6000简直是微单届的iphone了。。。入门首推机。。。。微单界的iPhone是莱卡呀
想问下楼主u,用途跟你差不多,旅游、记录用,目前在考虑rx100和微单,微单不怎么懂镜头,没有深入了解,想问下楼主微单的话,以上用途微单怎么推荐机身、镜头
&img style=&vertical-align:text- width:60.0 height:60.0& src=&/storage/emulated/0/infothinker/dgtle/.pic/1_114@2x.png& /&伸手了
&img style=&vertical-align:text- width:60.0 height:60.0& src=&/storage/emulated/0/infothinker/dgtle/.pic/1_114@2x.png& /&旅游的话最好有个要个广角,不要太专业的话套头够了,人文记录要个等效35mm的头,大法只有蔡司的。。。蛮贵,如果不想买太多头的话,单机加16-70把
恩,同入α6000已几个月,个人不是很喜欢太过复古的相机,更喜欢硬朗现代的造型,而SONY就喜欢这样做!
索尼大法好
这机器最牛B的是连拍,简直BT!
棒子……天哪!数字尾巴怎么会有这种人,还上了首页!这个.....楼主说的有什么问题么
楼主何必那么自卑
同重庆人……高三党
我也是m7,迫切需要一台相机
楼主南方人!!!
尾巴上关于GX7的帖子很少欸,不过我还是买了
难道只有我被毒吗
尾巴的风气没那么差吧,感觉楼主的语气过于激进了点。。。另外a6000虽然用起来感觉不错,但也没感觉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还是打算入富士了。。。
我也准备入富士的
哇~佳能画质确实有自己的特色,但机身外观同意楼主,确实丑!
最近正在考虑它。
感觉楼主在某论坛受过刺激一样…一股浓烈的戾气袭来
因为上一次发帖总有人问些无聊问题
如果你真喜欢摄影,就不要去买入门级的,真心浪费钱,建议直接买中端以上机型
a应该才是入门的吧?
环太平洋大学
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烧钱出来镀金的。
感動的相機真的很醜…不如泥坑的紅胖次…其實a7也才一千五來著(?)bestbuy的價格…
同a6000出国留学党,计划这个月中去多伦多,顺便看下另一边的瀑布。。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冻住了。。。
nikon1可不是入门产品,看看v系列就知道了,专门针对需要高速对焦和连拍的。性能超过中端单反。画质略差。
同意,对焦和连拍还是很出色的
赚美金花美金应该不贵吧,工资应该好歹都几K美金,买个几百美金的相机,我买A6000都分了3期才觉得压力稍减。学生就算全奖也就一般一千出头一个月
卧槽佳能丑?呵呵了
楼主,我特别喜欢你们学校研发的烤鸡翅系列
作者其他文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6000配什么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