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声是动圈苹果耳机听不到人声好还是动铁听

聆听金属之音-之动铁耳机横评(中)
舒尔(Shure)SE846
经历了经典的E500和SE530,再发展到如今的SE535和SE846,Shure在非定制动铁入耳耳塞的市场上一直是常胜将军。究其缘由,一方面,Shure不像很多动铁IEM厂商兼顾了定制耳塞业务(例如UE公司,在Jerry Harvey出走之前,其定制和非定制业务是完全由两个团队负责的),Shure只专注于少数几个非定制产品并赋予了它们较长的生命周期,这会有利于它在有限的业务范围内实现更高的单个产品完成度;另一方面,Shure大获成功的双单元动铁耳塞系列为其攒下了足够的人气并有着极大的用户基础:大红大紫的E5C和SCL5,其即使绿线裂管亦在二手市场风火盛行的奇景,更让Shure在市场导向下源源不断地获得更新产品的源动力。北美的耳机论坛中,坊间言论有云:E5是Shure邀请Jerry Harvey主刀调音工作并将设计转交给威士顿代为生产的——Shure看似无心插柳的行为极大地左右了当今动铁耳塞阵营的格局。这种似曾相识的渊源是否让大家想起了Dan Lavry助推Apogee DA1000的历史故事呢?诚然,这在专业音频领域已经屡见不鲜了。人们对于重登巅峰的SE846的追捧是否能重现Shure往昔盛况的这个命题,还是要靠这个四单元旗舰的实力来佐证的。
说到SE846,其命名的方式从5系列直接越过了6、7系列,可见舒尔对该耳机的信心。
其一,SE846为了增加耳机的可玩性,添加了MMCX接口的可换线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之前耳机线材外皮易于开裂的现象。
其二,为使低频更纯净且避免对人声等中频的干扰,它采用了低通滤波器技术。该技术由带不同弯曲镂空缝隙的10片不锈钢精确焊接而成,这些缝隙构成了约4英寸长度的回路,吸收了200Hz以下的低频失真,而该频率以上的人声和中频声音则完整保留。
其三,SE846采用了3种不同的导管配置(蓝色、黑色和白色),分别对应高频、均衡以及低频的强调特性,用户可按需要自行更换导管以适应不同的音乐类型或是匹配自身的听感喜好。
声音的优势:
声场的阔度与中频人声:SE846的音场并不是无边无际地开阔,而是被限定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之内,这正有利于明辨乐器和人声的方位,适宜聆听室内乐作品。而与AK240配合时,中频和人声的动态更大,尤其是大动态的爵士女声。同时,其低频的声场清晰度加大,憋闷感大为减少。更为重要的是,SE846与D100搭配的人声和中频的声音稍显冷峻,少了唯美的渲染,这与D100追求逆向回放的设计理念大有关系。但有趣的是,通过D100的Line Out接口连接耳放后,声音的整体表现又跃升了一个档次,高中低各频段的层次分布得更有条理,明亮的高频中的尖锐感减少,被控制在颇为耐听的层级上;中频人声的美感明显增加,而低频的下潜度也得以增加。与SE535相比,SE846的硬素质更高,而且声音的整体平衡度、声场、定位以及各频段的综合表现,并未愧对其售价。
播放设备的驱动特性:相比于SE535,SE846在IPC等小推力设备上的声音略显推力不足,而且音场范围有所缩减,中低频声音的质感和层次也有所欠缺。但是添加RSA The Protector耳放后,其声音的整体透明度有所改善,中频的量感和层次得以释放出来,而且低频的下潜和定位更清晰。另外,在连接F885、AK120、D100和AK240时,SE846充分将舒尔的优点得以发挥且呈递进式增长:与AK120配合时,其声音的中频和人声的部分更为出彩,但高频和钢琴的动态相对略有减小。
声音的不足:
SE846的驱动适应性不如配置相近的威士顿W40,虽然它的声音试图标榜中性和高密度的声音,但最终的结果是这只耳塞在整个中频段都有着些许的颗粒感,但这并未影响它的硬素质。Spirit已经是一台非常强调细腻度和顺滑度的耳放了,但SE846在其驱动下还是略有“机械”感。
Final Audio Design的FI-BA-SS与Astell&Kern AKR02
据说这可能是国内首次有机会把这两只耳塞放在一起进行AB对比试听,当然兴许有DX早就听过只是笑而不语,总之废话不多说,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这一母同胎的孪生兄弟到底有何过人本领?
&&&&& 前文说道,如今使用娄氏压电换能器的多单元动铁耳机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声音同质化,同时全封闭设计带来的佩戴体验劣化以及袖珍分频网络使得其听感表现与hifi领域追求的舒适听感往往背道而驰,从某种程度上说,使用这些耳塞听歌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受罪。那么是不是说动铁耳机就和“享受”无缘了呢?当然不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市场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Final audio Design(以下简称FAD)出品的FI-BA-SS和为AK代工的AKR-02旗舰级单动铁换能器耳机(后者相比前者使用了更高级的线材,同时对单元进行了微调)。凭借Balancing Air Movement技术,它的声音确实与本次参测的其他产品全然不同。
声音的主要优势:
丰满的质感、极佳的高频延伸、极佳的三频衔接、出色的瞬态响应能力、在保证听觉舒适度的前提下异常准确的中频音色、相对均匀的能量分布、较为清晰明确的结像能力,这些特点在使用更高级线材的AKR-02上显得更加突出。这款耳塞对堂音、泛音的表现能力可以与大耳机中这方面表现出色的鲁迪MD2相提并论,与MD2必须依靠Tokyo sound Valve-X这样优秀的输出变压器型电子管耳放才能获得优异的泛音和声音质感表现不同的是,AKR-02和FI-BA-SS在RSA The Protector袖珍耳放上就能获得类似的声音。
&&&& 有争议的表现:有的人认为这两款耳机在音场和结像表现上非常出色,从实际体验上看,他们有着宽阔的横向声场,但似乎更擅长拆解合唱中的和声部分,交响乐作品或配器复杂的爵士乐作品中,铜管乐器的位置交代会出现问题,这些乐器有时过于突出会打乱其原本规则的声场。不过在使用高级音源和那些声场表现出色的随身耳放平台上,这些问题的影响又会大幅缩小。一些意见领袖对FI-BA-SA声音的空气感和松弛度十分推崇,而实际上,这种声音同样依赖于音源和耳放的表现,从索尼D100的耳机输出听来完全没有美感可言,声音仍然是机械化的,一种深度负反馈设计造成的声音紧张不够松弛的表现。而当D100通过高级线材链接Mseed spirit和RSA The Protector时,这些优点就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
声音的不足:
如果以全尺寸耳机和书架式音箱中的高性价比优秀产品为标准去衡量FI-BA-SS,它确实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在大动态高声压的爆棚段落里,它的声音依然会显得局促不安,它在低频段细节表现能力上也比较平庸(在中低频段它对定音鼓和大提琴的表现都是一流的),不过无论在任何时候它发出的声音都至少满足舒适的标准。如果对手换成SE846这样的产品,那么我们认为在参考级平台上,FAD的产品无疑更接近理想状态。
&& &佩戴和耳放适应性:Balancing Air Movement技术在金属壳体的背面留有开孔,这使得FAD的入耳式动铁耳机有着罕见的长时间佩戴舒适度——这主要体现在耳道内被换能器单元推动的空气确实不再肆虐耳道了,当然这些开孔的另一个好处是中低频的自然扩散为用户带来了少许的包围感,好像在听一副封闭式或半放式的全尺寸耳机(当然和优秀的开放式耳机的声音流动性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 从音乐欣赏的主要需求来看,FAD的FI-BA-SS对耳放并不是非常挑剔——实际上所有耳放在使用这副耳机时都有底噪被放大的问题——实际上如果有过使用顶级母带监听喇叭的经历,会发现这些喇叭甚至能让最顶级的音源、前级设备以及电源处理设备在信噪比方面出丑。这是高分析力设备在使用时的“通病”,其实是一种优点,建议大家注意的是,即使在底噪很大的胆耳放上使用,FI-BA-SS高度透明的声底和出色的层次感依然能让音乐跃然于背景噪音之上——更有一种类似在演出现场欣赏音乐的动人表现。
AKR-02和FI-BA-SS的异同:
总之,这两个耳机有着类似的声底,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拥有定制高级线材的AKR-02,在硬素质方面稍微占有优势,它在高低频两端拥有更好的细节诠释度,同时全频有着更高的声音密度和透明度,不过相应地,它对音源和放大设备的要求也更为苛刻一些。
&&& 自单动铁顶级耳机的代表作红蓝线版音特美ER4S/ER4B淡出江湖之后,个人一直认为非定制动铁耳机中声音表现最为全面、毛病最少的当数Earsonic SM3/SM64这两款产品,但即便如此,它和诸如W4r,SE535LTD,ES846等大牌多单元耳机相比,差异依然非常小,或者说他们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厂商通过外壳腔体、线材、分频器调音所能改善的范围非常有限——实际上,即使是EM 6Pro,JH13/16等昂贵的多单元定制动铁,依然存在声音能量分布不均(主要是在高低频两端的能量堆积)、声场变形、结像模糊、声音质感干瘪丰满度不足、常见乐器在常见频段上音色失准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糟糕的是,通过升级耳放和音源,这些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单动铁时代呼风唤雨的XIN Super micro、Mseed Spirit等产品在复杂的分频网络面前储备功率明显不够消耗,而以SR-71、LL3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功率随身耳放在驱动这类耳机时则普遍存在声音强悍有余、细腻不足等问题。那些更加强大的台式耳放则受限于阻抗匹配的问题,同样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从某种角度讲,顶级量产版多单元动铁实际的听音价值只相当于2 000元左右的优秀全尺寸耳机。应该说,FAD的FI-BA-SS特别是其孪生改良产品AKR-02,是第一种在音质的软硬素质、长时间佩戴舒适度和耳放适应性等多个方面接近6 000元级别准旗舰全尺寸动圈耳机的动铁耳机。
;而Astell&Kern AKR02的银线避免了很多因线材所导致的问题,其高低频两端的细节表现更加丰富,明显强于FI-BA-SS。
索尼XBA-30
&&& 市场实际售价不到1 500元的XBA-30,正处于入门发烧友比较容易接受的价位上,和FAD的动铁耳塞一样,索尼也选择日本供应商的平衡动枢式动铁驱动单元(Balanced Armature)而不是娄氏的单元,不过索尼和坚持使用单动铁单元的FAD在声音的处理上仍然有明显的区别。无论是三单元XBA30还是四单元的XBA40都没法提供像FAD那样的特殊质感。和XBA-40一样,它也采用镁合金内振腔与复合材料(有资料说是特殊ABS材料,个人认为可能是谐振特性较好的Poam材料)外壳,理论上讲,这样可以改善其腔体的振动特性,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橡胶套内填充有海绵,我们认为这与它的高频段产生的明显细节损失有关。
XBA系列在较好的音源和耳放平台上能提供不错的耐听度,它在正常驱动的情况下有着类似索尼动圈式耳塞的漂亮音色。中频段是它最突出的优点,有着高于这个档次平均水平的乐器质感表现。整个中频和中低频有着相对稳定的音色表现,凭借其48Ω的阻抗,这副耳塞对音源平台的失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声音的流动感和弹性都相对较好。
搭配平台的适应性:XBA-30的中高频在某些低价平台下会显得过于突出,有时结像会突然放粗,有时甚至显得刺耳。但和更高档次的参考级台式设备接驳时,它又无法表现出高端平台充沛的信息量。这方面XBA-40要稍好一些。
声音的不足:
与XBA-40相比,它的主要问题在于高频——延伸很不明显,特别是在高端平台上,与其他耳塞进行对比时感觉它的声音像做过高切。总体来说,它追求的是在常见流行音乐中的听感舒适度,而不属于信息量丰富的耳塞。
索尼XBA-40
&&& 索尼XBA-40解析力较好,低频不重不轻,量比较多,泛音较多。在调音风格上偏重流行音乐,中低频之间的分离度较好,不会过分地互相影响。虽然其阻抗为16Ω、灵敏度为102dB,但手机或IPC推动XBA-40时,仍然需要较大的推力,而相比于3动铁单元的耳机,其音量需增加约1/4,而且并未将其素质得以发挥。
声音的优势:
中低频和人声的诠释:中频和人声的厚度和密度的优势非常明显,中低音的男女声的层次较为丰富,泛音也较为丰富,这与其聆听流行的定位有密切的联系,但在泛音和颤音两方面略有“锯齿”,圆润度略有不足。幸好,该耳机的声场中低音的量感充足且定位清晰。
设备的驱动特性与搭配:同为4单元动铁结构,XBA-40在连接AK120、AK240和D100时,比SE846需要更多的推力。在D100和AK240的推动下,其音场的阔度有所延伸,尤其是在高频部分更为明显。另外,在与F885配合时,XBA-40的中频仿佛更加温暖、圆润,高频的细节和量感稍有增加;其低频部分的音效较好,但质感偏少,略闷且下潜略有不足,仿佛低音鼓被布料所蒙罩。
声音的不足:
的中低频明显大于高频部分,中低频的质感和下潜度更胜高频的上升空间,而且在横向分布上也是如此,可以明显感觉出其调音风格侧重流行音乐。因此,CHIP认为用此标准来测试定位于流行的它,有苛刻之嫌。
作者其他文章
获取CHIP资讯的其他渠道
ipad&iphone
Adnriod Pad
Copyright (C)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弗戈博达(北京)广告有限公司> 随身设备在动铁动圈耳塞之间的选择
随身设备在动铁动圈耳塞之间的选择 作者: 责任编辑:胡振伟 【原创】
动圈与动铁的区别  对于很多对于随身听有些了解和发烧友来说,耳塞如何选择动圈和动铁一定是一个曾经纠结过或者到目前一直在纠结的问题,动圈耳塞范围广泛,从几元的到数千元的都有。而动铁耳塞起步较高,最便宜的也要三百元左右。而究竟如何选择,两者有什么优缺点和声音特色也许并不是很了解,面对自己手中的音源设备如何正确的挑选是动圈还是动铁一定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疑问。今天笔者就来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的根据音源和自己的听音口味选择动圈或者动铁耳塞。
  首先要弄清楚动铁和动圈构造原理方面的不同之处。发声过程方面,动铁耳塞和动圈其实是基本类似的,都是靠音圈在永磁场中的振动而发声。最大的区别在于发声单元的构造原理和位置有所不同。
  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动圈是直接带动振膜,而动铁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
  单元位置方面,传统的动圈耳塞无法将整个发音单元放入耳内,而动铁式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由于耳道的几何结构要比耳廓简单的多,属于类圆形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动圈和动铁声音特点和优缺点
动圈和动铁声音特点和优缺点
  而在声音风格的方面,动铁耳塞有着更高的解析,更多的细节。并且在三频方面有着更加直接和优秀的表现,在本身的指标方面,动铁耳塞有着更高的灵敏度和极佳的瞬态。但是对于音乐的诠释难免会显得过于直白而且干涩。动铁耳塞虽然有着上面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对于动铁的高素质表现,很多发烧友都是动铁耳塞的拥护者,毕竟,超高的素质在初听的时候是非常“抓耳朵”的。
即使是顶级的定制动铁也有着干涩的问题
而动圈在素质上也一直无法超越动铁
动圈和动铁 何去何从?
  动圈耳塞相对于动铁来说,虽然没有了各种参数上以及素质上的优势,但是有一点也是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优点:动圈耳塞的声音更加接近于自然的声音,虽然也许动圈没有像动铁耳塞一样精准漂亮的高中低三频,但是高端动圈带来的高低两个频段的泛音是动铁无法做到的。 高素质代表——动铁中的经典
高素质代表——动铁中的经典
  虽然目前动铁耳塞已经出现了两单元、三单元甚至四单元非定制类型,在定制类型的动铁耳塞中甚至出现了一边八个动铁单元的设计,复合式单元更加缩小了动铁单元的体积,也由于动铁单元的频响范围相比动圈要小很多,所以多单元的设计也为动铁耳塞带来了更加广泛的频响,多单元也对于耳塞本身的素质有着更加直观的提升。
动铁永远的经典——ER4
  对于动铁来说,有着很多经典的例子。单单元动铁耳塞最为经典的就不得不提到今年已经20岁的音特美ER4系列了。作为在售时间最长的耳塞,ER4在这20年中一直如同刚刚上市时一样辉煌着,极高的解析和水晶版晶莹剔透的声音使其拥有着无数的粉丝。
&&三单元动铁阵营
  在多单元的发展中,也有着很多优秀的例子,舒尔的E5C、威士顿的UN2。都是双单元的代表,而在三单元的阵营中,舒尔SE535、UE的TF10、威士顿的UM3X和Westone3,作为三单元的代表也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在2011年的大展中,威士顿已经公布了其新品四单元动铁Westone4,相信在威士顿公布后其他几家著名动铁厂商很快也会公布其新品四单元动铁耳塞,2011年也许会是四单元大战的一年。
最自然的声音——动圈经典
最自然的声音——动圈经典
  对于动圈单元,可以说经典太多了,因为我们常听的基本都是动圈单元,从街边的五块钱耳塞到专卖店里数千元上万元的大耳机,都是动圈单元。这也表明动圈单元虽然成本不高制造成本较低,但是加工的水平和品质对于音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森海塞尔永远的经典:MX500
  动圈耳塞不像动铁一样即使是低端也有着较高的售价,动圈耳塞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年森海塞尔的成名作——MX500。这款仅售150元左右的耳塞其出众的音质和超高的性价比征服了无数消费者的耳朵。
Sony EX1000&  而在动圈的高端系列中则不得不提到森海塞尔IE8,森海是一个一直坚持只做动圈的厂商,在这个动铁厂商泛滥的和众多厂商都在跟风的情况下,森还一直在坚持着做自己擅长的动圈耳塞,而IE8也是森海塞尔在2008年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惊喜,这款森海塞尔的动圈耳塞旗舰有着澎湃的低频和优雅的高频,在人声方面也非常富有感情,对于动铁耳塞来说,虽然它没有具备那样高的解析和通透的声音,但是充足的泛音会让你觉得,这才是大自然的声音。而今年Sony刚刚发布的液晶振膜EX1000也是动圈耳塞的新时代代表,有着耳塞中最大的振膜单元,媲美动铁的解析力和脱塞感一般的声场和分离度都使的动圈耳塞的素质走向了一个新高度。
如何搭配自己手中的设备
如何搭配自己手中的设备
  搭配是一种优点和缺点的互补,或者是两者优点的结合使其变得更加出色。所以播放器搭配耳塞要看播放器本身的声音特点和耳塞的特点进行搭配。
D50+是公认的好搭配
  比如著名的Sony D50,极高的解析和声音密度让它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干,并且动圈耳塞有着先天不足的解析,虽然IE8和同类动圈比起来解析已经很高,但是和动铁相比还是差着一个档次。IE8和D50的搭配优点在于:IE8动圈声音自然的特点弥补了D50声音干的特性,而D50的高解析也正好弥补了IE8作为动圈耳塞的先天解析不足的缺点。并且D50的高推力也发挥出了IE8的大声场特点。
classic+UM2也是著名的好组合
  UM2作为威士顿曾经的双单元旗舰,特点是声音非常暖,听起来会觉得很舒服不累,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声场非常小,声音整体有些闷。另外从硬件的特点来说,UM2的基本两项参数为阻抗:27ohm;灵敏度:119dB。是一款标准的低阻抗高灵敏度耳塞,这样的耳塞的优点在于已与驱动,插在任何播放器上都容易发挥出它的实力,但是问题也同样存在,就是作为一款低阻抗高灵敏度耳塞它在某些播放器上的底噪会非常明显,iPod Classic清冷的低声弥补了UM2温暖有些闷的特点,而底噪也因为iPod系列底噪低的优点几乎听不到,在播放音乐时是完全听不到的。从上面几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这两款是搭配起来非常合适的耳塞和前端,所以这一著名搭配也成为了圈内不少“老烧”最终的退烧搭配。
  对于耳塞和前端播放器的选择,动圈还是动铁其实更重要的是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声音风格,而对于器材风格的了解也最好亲耳去听听,人云亦云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并且每人喜爱的声音风格都不同,自己去听听才知道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
&相关阅读:
·烧友高富帅的选择 看随身设备经典搭配
&&·随身设备新趋势 COWON C2到货价854元
&&·随身最好选择 iPod touch4报价1899元
&&·最优秀的随身设备 iPod touch 4现1980元
&&·最求最高性价比 三百元内随身最优选择
相关搜索:&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MP3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MP3排行榜
商家报价:
108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2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8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699-¥849
上市时间: 2013年07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109-¥139
上市时间: 2016年11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79-¥129
上市时间: 2010年12月
产品数: 2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这是听过声音最温润的动铁耳机。丝毫没有一般动铁冷硬的听感,反而声音温暖,乐感十足,更像是一个调音优秀的动圈旗舰。然而,动铁自身解析优秀,分离度高和定位感强的特点依然很好的保持下来。可以说这是一款兼顾各方面特长的集大成者。
12单元 MASON
购买12天后评价
还可以输入120字
拿来听手机音乐是不是有点配置太高啊
(????????)哦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推荐到广播
3270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拾贰先生)
(Affleck-Boldt)
第三方登录:为您分享最新的时尚资讯,服装搭配、彩妆美容、奢侈品等。
动圈+动铁 努比亚圈铁耳机背后的秘密
最近,一直专注于做手机的努比亚“搞了个大新闻”,为让所有努比亚手机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音乐享受,感受努比亚手机出色的Hi-Fi音质,推出一款圈铁耳机,该耳机一上市就受到音乐发烧友们的热捧。
最近,一直专注于做手机的努比亚“搞了个大新闻”,为让所有努比亚手机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音乐享受,感受努比亚手机出色的Hi-Fi音质,推出一款圈铁耳机,该耳机一上市就受到音乐发烧友们的热捧。对于那些号称“1000块钱听个响”的音乐发烧友来说,他们对耳机的要求之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售价不足百元的努比亚圈铁耳机,是依靠什么满足了这群“挑剔”用户的需求呢?铁味十足音域无边圈铁式是当下手机耳机中最经典的设计方案,它的原理就是在耳塞里采用动圈单元+动铁单元的组合,将动圈式和动铁式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带来更出色音质享受。动圈单元的优点是发声原理接近人类耳膜,因此声音自然耐听,低频宽松舒服。努比亚为将动圈单元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努比亚耳机中的动圈单元采用镀钛膜片,成功的让其所释放出的音质不尖锐不刺耳、更加顺滑、细腻,充分发挥出其在低频的优势。努比亚圈铁耳机的动铁单元采用源于美国军工的黑科技,传导杆采用弧光放电焊接技术,直径仅0.05mm的不锈钢导杆,通过加载2000V、以5m/s垂直高速运动完成焊接。超轻强度超高的传导杆,有效的保证了出色的高频解析力、超强的耐机械冲击性和持久的可靠性,品质始终如一。努比亚圈铁耳机将动圈单元的低频自然宽松,动铁单元的高频亮丽、高解析力完美糅合在一起,较为完美的诠释了高中低频全音域。高度还原极致保真音乐发烧友都知道,优秀的耳机,需要通过“煲机”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性能。煲机的过程犹如将耳机身上的七经八脉打通,让它进入一个全新的形态。&煲&后的耳机,所发出的声音更醇和、顺滑、细腻,对比没&煲&过的耳机和&煲&过的耳机,就仿佛发酵不全的新酒与陈年佳酿相比一般,它们的&味道&有大不同。对于很多音乐发烧友来说,“煲机”的过程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而努比亚圈铁耳机和专业发烧级耳机一样,也能通过“煲机”来充分发挥音质实力,不到百元的售价,带来专业耳机的玩机乐趣,这是多么难得的体验。精密调音舒适入耳耳机作为一个与我们身体亲密接触的电子产品,佩戴时的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当下,很多不差钱的音乐发烧友会选择花钱根据自己的耳道形状定做耳机,定制耳机虽然隔音出色,佩戴舒适,但它的价格非常高,并非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面对这种现状,努比亚大胆创新,采用跑道形调音孔,偏转入耳腔体的设计,最大程度上模仿定制耳机的种种人体工学设计,让大多数人都能够舒适的佩戴这款产品,体验只有定制耳机才会拥有的高端享受,可谓用心良苦。在详细的了解了努比亚圈铁耳机的特点之后,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为何它能够受到音乐发烧友们的热捧。这款够铁够真的努比亚圈铁耳机配置一流,但售价却仅仅只有99元,可谓是良心满满,努比亚圈铁耳机或许是音乐发烧友们的不二之选。
您还可以输入个字
大家都在看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凯铭风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人声比较好的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