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中的丰都县城域网在哪?

首页&>>&重庆&>> 丰都县
邮编:405900
面积:2901平方公里&
人口:79.5万人&
位置:位于重庆市版图中心。
行政区划:辖31个乡镇340个行政村。
丰都县地图
【地区概况】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版图中心,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南北长87km,东西宽54km,幅员面积2901km2。长江横穿县境47km,水上距离重庆主城区172km、陆上150km。东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接武隆县、彭水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全县辖31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79.5万人。
  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及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 丰都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周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建县,以“鬼城”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境内有名山、雪玉洞两个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年均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民俗文化观光区、龙河流域自然风情旅游区、新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大旅游景区,2005年全县旅游直接收入8500万元。
  丰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县,县城是全市唯一跨江全淹全迁的县城。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淹没县内陆地30.47km2、耕地1.3万亩、房屋229万m2,涉及1座县城、5个集镇、11个乡镇、356个企事业单位、90家工矿企业,淹没总人口54592人,实际搬迁人口81307人,补偿包干资金19.6亿元。 丰都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20多种,其中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60亿m3,水泥用灰岩资源量10亿吨,硫铁矿568.6万吨,铝土矿134万吨,另有蕴藏丰富的大理石、重金石、黄铁矿、石英砂岩、煤等矿产资源。境内农副产品富集,三元红心柚、楠竹锦橙、仙家豆腐乳、邱家榨菜、头、“鬼城”麻辣鸡块等名特产品畅销海内外,已形成了蚕桑、烤烟、青蒿、苎麻等骨干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近年来,丰都紧紧抓住三峡移民、西部开发、扶贫开发等历史机遇,全面完成二、三期移民迁建任务并顺利通过中央和重庆市验收,四期移民基本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安稳致富工程切实推进。
【行政区划】
  2009年,全县辖31个乡(镇),其中:19个镇,12个乡,有340个村民委员会,2169个村民小组,26个居民委员会,204个居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三合镇。当年经县政府批准,将树人镇白江洞村、大梨树村合并为白江洞村,将大石板村、兴隆村合并为大石村,撤销名山镇鹿鸣寺村设立鹿鸣寺社区居委。经行政区域勘界全县周边界线共计428.6公里。
【历史沿革】
  周时,境地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至秦,属巴郡枳县(今涪陵);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分枳县地置平都县(重庆丰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故名。初置隶益州巴郡;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190-200)隶益州永宁郡。
  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忠县)。
  恭帝义宁三年(618),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隶临州,治所丰民洲在平都山下。
  唐贞观八年(631),丰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天宝元年(742),隶山南东道南宾郡;乾元年(758),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隶忠州。
  北宋真宗时,丰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徽宗政和元年(1111),复并入临江县(今忠县)。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丰都县复置,度宗咸淳元年(1265),隶夔州路咸淳府。
  元时,丰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明洪武十年(1337),丰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1380年复。
  清康熙十三年(1674),丰都县为吴三桂军占领;十九年(1680)清军收复,雍正十二年(1734),隶忠州直隶州;嘉庆七年(1802),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
  幸亥革命时(1911),丰都来县隶重庆蜀军政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隶四川省忠州;民国2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3年,隶四川 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17年,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丰都县隶西南区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改县名为丰都,1968年至1985年,丰都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
  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丰都县属重庆直辖市至今。
【交通运输】
  到丰都的交通线路主要还是公路和水路
  公路方面:重庆到丰都有豪华大巴车直达,每日早上6点开办,晚上6点收班。节假日5-10分钟一班车,平时20-30分钟一班车。
  水路方面:重庆码头每日有数班船可达丰都,一班以游船居多。
  未来交通:正在建设的涪陵到丰都高速公路和铁路,可在2014年左右完工,届时到丰都路由等将非常方便。
【旅游资源】
  丰都县境内主要景观有:丰都名山、双桂山、“鬼国神宫”、“阴司街”、天堂仙境、鬼王石刻,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观,也是西南地区最壮观的动态人文景观,这里还有建筑奇特壮观,密集程度大,时代跨度大、文化价值高,在全国实属罕见的汇南汉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树人大鬼石刻,还有低海拔(海拔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园,有三抚原始林场,龙河风景区的漂流,及世界著名的大溶洞“雪玉洞”。
【丰都名山】
  汉唐以来,丰都县的名山就被称为“鬼城”,从那时起,丰都这座长江北岸上的小县城,以其神秘的面貌和众多的传说名扬天下,成为长江黄金旅游线上一处饱含中国文化内涵的风景名胜,引人探幽。历代骚人名士,羽流迁客纷至沓来,登山揽胜,游览题吟,在“鬼城”中留下了层层足迹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丰都“鬼城”旅游,导游一定会给你介绍两个人,因为在把丰都称为“鬼城”的众多传说中,他们功不可没。&
  这两人一个叫阴长生,一个叫王方平,相传从汉代起,他们曾先后在丰都县城东北角的平都山也就是今天的名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到了唐代,有人误将“阴”和“王”两人的姓连在一起,成为“阴王”,再讹传为“阴间之王”,于是丰都就成了“阴曹地府”。&
  下笑世上士&
  沉魂北丰都&
  这是诗人李白游览丰都名山“鬼城”之后留下的诗句。&
  如今,李白的诗句成了丰都名山“鬼城”的一幅名联。向世上之人昭示一个关于生与死、来与去的人生道理。 丰都,这颗长江之珠,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声古今中外。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丰都县境内主要景观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景区名胜古迹--丰都名山;有兼具形胜与园林艺术之美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有仿古建筑“鬼国神宫”、“阴司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观,亦是西南地区最壮观的动态人文景观;这里还有建筑奇特壮观,密集程度大,时代跨度大、文化价值高,在全国实属罕见的汇南汉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树人大鬼石刻,还有低海拔(海拔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园,有三抚原始林场,龙河风景区(溶洞、漂流)等自然景观。&
  名山原名“平都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更名。海拔287.3米,面积0.45平方公里。相传汉代有阴长生、王方平两人曾先后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道家就把这里列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至唐代,有人误将“阴”、“王”两姓联缀为“阴王”,于是名山就逐步被传说附会为“阴王”(阴间之王)所居之地,即演变成“阴曹地府”的鬼都了。并随之陆续建起了许多与“阴曹地府”相关的寺庙殿宇。有哼哈祠、报恩殿、奈河桥、玉皇殿、百子殿、无常殿、大雄宝殿、鬼门关、黄泉路、望乡台、天子殿、二仙楼、城隍殿、九蟒殿等30多座。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
  参观完名山的阴世鬼都之后,人们踏过跨在两山之间的壮观的仿古建筑铁索吊桥--“阴阳桥”,就到了“阳间”双桂山。双桂山高401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它风景优美,绿树茂密,流水潺潺,曲径通幽,建有孔庙、鹿鸣寺、苏公祠、玉鸣泉等楼阁泉池。还建有纪念周恩来的“恩来亭”,纪念刘伯承早年在丰都讨袁护国的“护国亭”,纪念贺龙的“贺龙亭”等。
  丰都名山林木幽胜,风景如画。古木掩蔽的翠绿丛中,石径曲回,庙宇重叠。历朝历代的人们在沧桑的岁月积淀中,凭着丰富的想象和心中的奢望在名山之上,日积月累修建了阴阳界、奈河桥、十八层地狱等众多的景点,并根据道、佛、儒教的学说,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形象,同时把人世间原有的机构和设施一一搬到了阴间,构建了自身想象中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阴间政府”,充分发挥“阴间政府”的职能,把人不能在阳间实现的愿望和理想以及种种恩怨都放到阴间解决,用自己心中的理想鬼神去惩恶扬善,使理想的鬼神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支柱。因为在他们心中相信善恶之人是存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
  传统中国迷信颇多,传说人死之后阴魂不散,都要到长江北岸的丰都“鬼城”这个地方来报到,在这里接受“阎罗天子”的审判,判定功罪善恶,安排来世去向。这些游动的亡魂手持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枚大印的“路引”(通行证),匆匆赶到丰都“鬼城”转世升天,不敢耽搁,否则来迟一步就会成为孤魂野鬼,永无宁日。&
  奈河桥是丰都鬼城中一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地方。&
  它位于丰都名山寥阳殿前,由三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石拱桥并列而成。桥面窄小,青石铺砌,略成弧形,每次只能行走一人。桥的两侧石栏雕花,桥下为一方池塘。桥头设有关卡,由阴间厉鬼日游神和夜游神昼夜把守。&
  民间传说,奈河桥是人死之后,到阴间报道的必往之路。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端正、行善积德,那么就有神灵保佑平安过桥;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恶劣、行恶积怨,那么亡魂就会打入桥下血河,被池中铜蛇铁狗狂咬。《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这样的描述:&
  “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亡魂可以安全地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的亡魂可以通过中间的桥;恶人的亡魂则过下层的桥”。恶人过桥时,都会被守桥的厉鬼识破拦住,并推往桥下“波涛翻滚、血水横流、腥风扑面、尸骨满布”的血河。&
  很多来丰都名山“鬼城”旅游的游客喜欢从桥上顺利走过。认为走过此桥,死后就能免受再过奈河桥之苦。于是,他们在过桥之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愿神能庇护。而庙里僧尼更是生财有道,故意在青石桥面上泼上桐油,使过桥香客行步艰难,常常滑倒,诚惶诚恐,这样一来,奈河桥也就多了神话的色彩。&
  奈河桥是名山“鬼城”中的难得的一处古迹,建于明代,距离今天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奈河”在佛教中是地狱里的河名。把奈河桥编撰成故事,旨在教化活着的人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来世方能转世升天。&
  古人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早已不足为训,但是作为名胜古迹和宗教文物来观赏,丰都“鬼城”却是其它寺庙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你来丰都旅游,不妨去名山“鬼城”走走这座奈河桥。
【地方小吃】
  鬼城榨菜
  本品是以驰名中外的优质风脱水涪陵坛装榨菜为原料,先进的工艺结合国内独一无二的榨菜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精制而成,选料讲究,以各种天然保健辅料科学配制,采用先进的喷淋杀菌方式灭菌。该品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产品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鲜香嫩脆,风味独特,滋味丰厚,余味悠长,色香味俱全,产品安全卫生,98年9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绿色食品 ,是人们居笄旅游之佳品。
  仙家豆腐乳
  关于豆腐乳,在鬼城丰都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丰都名山背后青牛山麓有个桃花村,住着一个王姓农民,豆腐做得特别好,雪白细嫩,醇厚绵扎,在丰都城里销路极好,被称为“王豆腐”。因家中有事,王豆腐只好叫儿子王晓上街卖豆腐。途经二仙楼时,王晓见两个白发老人正在对弈,一时起了玩性,放下挑子看两老者下棋。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了,白生生的豆腐已长出了长长的霉毛,王晓急得哭了起来。两位老者问清原委,其中一位令童子抓一把盐,取一包香灰在掌上搅匀,撒在长满霉毛的豆腐上面,说:“明日一样会卖好价钱。”王晓谢过两位老汉,将信将疑地挑着豆腐下山回家,哪知转回桃花村一看,村里人全都不认识他了,媳妇已白发苍苍,父亲也已过世了。原来王晓是遇到了神仙 ,“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十年”。再打开挑子一看,寸多长的霉毛褪尽了,露出玉石般的豆腐来。王晓抠下一小块放到嘴里一尝,鲜美无比。他从此便做起豆腐乳生意来。为答谢恩人,王晓带了豆腐乳上山,却没寻着两老者,王晓便将豆腐送与山上庙里的和尚吃。僧人们说,这样的美味人间做不出来,应叫仙家豆腐。从此,王晓的“仙家豆腐”便名扬天下,流传至今。&
  三元红心柚
  丰都红心柚,原产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元镇,经多年精心选育而成。该柚果大,单果重1500克,可食率高达55.5%,皮薄,瓣均匀,整齐,易分离,少核,肉质色泽粉红悦目,多汁,细嫩化渣,酸甜适度,可溶性固性物11.2%,每100毫升果汁含糖9.37克,风味浓郁,富含多种营养元素。2001年,红心柚生产规模已达到36000亩,年产柚量近3000吨。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果品",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奖","重庆十大名柚"称号,2001年获全国第七次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优质柚和“优质柚商品化处理”两项金杯奖。 
  鬼城麻辣鸡
  丰都的麻辣鸡块也唤作白砍鸡,亦是四川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做法非常简单,将鸡肉白水煮熟切成小块,再将红油,味精,香油,白糖,花椒面,酱油调匀,淋在鸡块上即可。而丰都的鸡块煮熟却不煮烂,肉质硬硬的却能轻易地用牙撕碎,极易入嘴。菜色泽红亮鲜艳,质地嫩气,味厚香浓,香辣味鲜,带有回甜,是佐酒下饭的佳肴。   
特别行政区:
【请先按 省-市 查找所在的市(内含辖区内区县和乡镇地图) 】重庆丰都县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font color="#0230
地址:平都大道西段53号
邮编:408200
车牌:渝A-C、F、G、H
电话:023-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版图中心,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南北长87km,东西宽54km,幅员面积。长江横穿县境47km,水上距离重庆主城区172km、陆上150km。东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接武隆县、彭水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全县辖23个镇7个乡2个街道,下设53个居民委员会,277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4.29万人。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及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丰都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周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建县,以“鬼城”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
  境内有名山、雪玉洞两个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年均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民俗文化观光区、龙河流域自然风情旅游区、新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大旅游景区,2005年全县旅游直接收入8500万元。
丰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县,县城是全市唯一跨江全淹全迁的县城。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淹没县内陆地30.47km2、耕地1.3万亩、房屋229万m2,涉及1座县城、5个集镇、11个乡镇、356个企事业单位、90家工矿企业,淹没总人口54592人,实际搬迁人口81307人,补偿包干资金19.6亿元。&
  丰都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20多种,其中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60亿m3,水泥用灰岩资源量10亿吨,硫铁矿568.6万吨,铝土矿134万吨,另有蕴藏丰富的大理石、重金石、黄铁矿、石英砂岩、煤等矿产资源。境内农副产品富集,三元红心柚、楠竹锦橙、仙家豆腐乳、邱家榨菜、头、“鬼城”麻辣鸡块等名特产品畅销海内外,已形成了肉牛、红心柚、烤烟、林业、苎麻等骨干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近年来,丰都紧紧抓住三峡移民、西部开发、扶贫开发等历史机遇,全面完成二、三期移民迁建任务并顺利通过中央和重庆市验收,四期移民基本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安稳致富工程切实推进。
  【历史沿革】
  战国时为巴国别都,东汉永元二年置平都县。因县东北有平都山得名。据《水经注》:东望峡封丰民州,旧巴子别都也。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并入临江县。隋义宁二年取县城东北平都山及山下丰民洲两地各一字置 都县。北宋政和元年并入临江县。南宋绍兴元年复置,绍兴13年改 都为酆都。1958年,改为丰都县。
1996年?,丰都县面积2901平方千米,人口74.9万,辖17镇13乡。县政府驻名山镇。
  2000年,丰都县辖三合、名山、虎威、社坛、三元、许明寺、董家、树人、十直、镇江、高家镇、兴义、双路、江池、龙河、武平、包鸾、湛普18个镇;崇兴、红沙、青龙、双龙场、保合、龙孔、都督、栗子、三建、厂天、三坝、太平坝、暨龙13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丰都县总人口774054人,其中:名山镇75588人、虎威镇26130人、社坛镇48791人、三元镇23237人、许明寺镇19259人、董家镇28799人、树人镇29432人、十直镇41913人、镇江镇12786人、高家镇38506人、兴义镇35130人、双路镇18355人、江池镇17940人、龙河镇51403人、武平镇15642人、包鸾镇28913人、湛普镇10694人、三合镇35905人、崇兴乡20057人、仁沙乡30874人、青龙乡12947人、双龙场乡21165人、保合乡27123人、龙孔乡25719人、太平坝乡4404人、都督乡3983人、暨龙乡12266人、栗子乡13188人、三建乡13957人、厂天乡16778人、三坝乡13170人。
  日,撤销厂天乡,设立南天湖镇(渝府[2002]61号)。200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7.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3万人。辖19个镇、12个乡:三合镇、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树人镇、十直镇、镇江镇、高家镇、兴义镇、双路镇、江池镇、龙河镇、武平镇、包鸾镇、湛普镇、名山镇、南天湖镇、崇兴乡、仁沙乡、青龙乡、双龙场乡、保合乡、龙孔乡、太平坝乡、都督乡、暨龙乡、栗子乡、三建乡、三坝乡。共有26个居委会、344个村委会。
  2008年1月,重庆市政府(渝府[2008]1号)批准同意撤销保合乡,设立保合镇。2009年初,撤销镇江镇,划归名山镇。调整后,丰都县辖19个镇、11个乡。
  日,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丰都县撤销三合镇、名山镇、仁沙乡、龙孔乡、暨龙乡、崇兴乡,设立三合街道、名山街道、仁沙镇、龙孔镇、暨龙镇、兴龙镇。调整后,丰都县共辖30个乡镇街道,其中7个乡、21个镇、2个街道。
  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丰都县双龙场乡、三坝乡设立双龙镇、仙女湖镇的批复》(渝府[2013]30号):一、同意撤销双龙场乡,设立双龙镇。以原双龙场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双龙镇的行政区域。双龙镇人民政府驻双龙社区8组(原双龙场乡人民政府驻地)。二、同意撤销三坝乡,设立仙女湖镇。以原三坝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仙女湖镇的行政区域。仙女湖镇人民政府驻竹子社区1组(原三坝乡人民政府驻地)。
  【行政区划】
  2013年4月,丰都县辖23个镇5个乡2个街道,即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保合镇,仁沙镇、兴龙镇、树人镇、十直镇、兴义镇、双路镇、高家镇、龙孔镇、暨龙镇、龙河镇、武平镇、江池镇、湛普镇、包鸾镇、南天湖镇、双龙镇、仙女湖镇、青龙乡、三建乡、栗子乡、都督乡、太平坝乡、名山街道、三合街道。全县镇乡街道下设53个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
  【地质地貌】
  丰都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县境内地貌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境内山峦绵亘,溪河纵横,丘谷交错。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五分之三),丘陵次之,仅在河谷、山间有狭小的平坝。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槽谷)相间分布,形成南高北低、“四山夹三槽”的地形。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75米,多在200~800米之间。
  全县在大地构造上属四川台拗的川东陷褶束,为古生代相对隆起、中生代拗陷、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一幕生成的北东向构造带。背斜呈细长平行伸展,东南翼陡,西北翼缓,呈不对称的梳状褶皱,轴部纵向压性断裂较发育。由西北向东南,主要有黄草山、蒋家山、方斗山、七曜山背斜,社坛、三元和丰都、石柱向斜。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组成典型的隔档式构造,控制着地貌形态和展布。背斜狭长,多发育呈长状山岭;向斜宽缓,多发育成丘陵、低山或平坝,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景观。全县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碳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均有出露。黄草山、蒋家山背斜主要出露三迭系地层,方斗山背斜中部出露二迭系地层,七曜山背斜轴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社坛、三元向斜和丰都、石柱向斜,均出露侏罗系地层。在向斜主要出露紫色沙岩、页岩、泥岩,其风化速度快,多形成山低、坡缓、谷平、谷宽带坝、丘陵低山,占全县幅员70.4%;在背斜主要出露灰岩、白云岩,多形成高山、深沟、窄谷,占全县幅员的29.6%。
&  【山脉】
  县境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江以南有七曜山脉和方斗山脉,长江以北有蒋家山和黄草山等。
  七曜山由石柱入县境向东南边缘延伸,主体在武平、暨龙、包鸾一带。其形态特征为“一山两岭一槽”,县境总长49公里,山峦耸秀,形成东南部山地与山源。该山为县内诸山之冠,奇峰较多,缓坡、深谷处松、杉生长茂密,是县内主要林区。
  方斗山由石柱向县内延伸,经高家镇、双路、武平、龙河、栗子等的交界地带。形成槽谷和浅丘,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二岭一槽”。县内总长57公里,主峰峡垭口海拔1827米,槽谷长55公里,槽底海拔500~600米。
  蒋家山(挖断山)位于青龙、保合等乡镇。山顶平缓,山间槽谷较多。其形状特征属“一山两岭一槽”,总长42公里,主峰蒋家山海拔1003.3米,槽谷长10公里,槽底海拔300~500米。
  黄草山分布在县境西北边缘的兴龙、许明寺、董家一线。山脉呈条状,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态特征属“一山三岭两槽”,该山总长29公里,槽谷长22公里,槽底海拔500米,主峰凉磉礅(又名“金佛山”)海拔1035米。
  铜矿山位于包鸾镇境内,形成台状低中山,孤峰屡见,山脊呈“一山三岭两槽”形态。总长15公里,主峰鸡石尖海拔1319.3米,槽底海拔520米。
  【自然资源】
  丰都县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各种物产、资源较为丰富。
  境内农业产品种类较多,农副产品富集。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高梁、荞子等;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烟叶、蚕茧、青菜头等;果品以柑桔为主,附带生产苹果、梨、香蕉、杏、荔枝、柿子、樱桃、桂圆、枇杷等;蔬菜以菜类、瓜类、豆类、茎类为主。三元红心柚、楠竹锦橙、仙家豆腐乳、邱家榨菜、头、“鬼城”麻辣鸡块等名特产品畅销海内外,已形成肉牛、林业、烟叶等骨干产业。
  境内植被层次丰富,天然生长的乔木170余种,常见的有马尾松、麻柳、黄连木、柏、青钢、漆树、枫香、榕木、杉木、竹类等10余种;中药材1200种以上,野生药材1015种,常见的有泡参、天麻、麦冬、天冬等。全县有野生哺乳纲兽类8个目、10余科,约40种;鸟纲12个目、15科,200余种;鱼纲6个目、13科、54种。珍稀动物兽纲有虎、金钱豹,鸟纲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红腹角雉,鱼纲有中华倒刺、鲟鱼等。
  县内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然气、铝土矿、白云石、石灰岩、长石石英砂岩、煤、铁、硫、石膏等,次为铜、锌、萤石和重晶石脉。  
  【旅游资源】&丰都县位于长江三峡旅游热线上,是一座历史悠久、景色绚丽、传说神奇的古老江城。境内“一山一湖一洞”精品旅游景区格局基本形成。AAAA级名山景区以其神秘、独特、虚幻和蕴含丰富的“鬼文化”而闻名遐迩,蜚声中外。具有高原风光的蓝天湖景区开发大规模推进。被评为“中国最美洞穴”的雪玉洞晶莹剔透,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以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宝刹和著名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县。“鬼城”历史文化厚重,享有“东方神曲之乡”、“人类灵魂之都”之美誉。
丰都县气候概况  【河流】&境内河流属雨源补给型,多夏洪秋汛,暴涨暴落,水位变幅较大,平均过境水量为4371.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主要有长江及其支流龙河、渠溪河、碧溪河,以上河流连接55条支流,全长600公里。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从涪陵马颈子入县境,自西向东流经湛普、三合、名山、兴义、高家镇、龙孔等乡镇,至大山溪入忠县境。流程47公里,年径流量约4258亿立方米。
  龙河源于石柱,自江池镇入县境,流经龙河、三建、双路、三合等乡镇(街道),在三合街道葫芦溪口注入长江。全长140公里,县内流程59.5公里,流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64.9立方米,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53公斤,天然落差29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78万千瓦。龙河在县内由东向西,斜切方斗山背斜,从安宁场至九溪沟一带形成深峡谷,岭坡陡直,落差较大。
  渠溪河是北岸主要河流,源于忠县白石,自青龙乡大河坝入县境,流经三元、仁沙、社坛等镇,至涪陵珍溪注入长江。全长93公里,县境内流程50.4公里,流域面积520.5平方公里,主河道平均比降1.6‰,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3.3立方米,天然落差较大,水能理论蕴藏量5000千瓦。
  碧溪河源头在保合镇蒋家山西北麓和大山一带,流经仁沙、社坛、虎威等镇,过高洞岩入涪陵县境,至百汇注入长江。全长45.8公里,县境内流程35.6公里,流域面积150.4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每秒2.19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11.6‰,天然落差19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00千瓦。
  除上述河流外,还有白水河、小福溪、大沙溪、朗溪、赤溪、木削溪、汶溪、双溪、玉溪等构成县内水道网,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较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
  【气候】&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旱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严寒。
  2011年,县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比较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与历年比较偏低1.1℃,年极端最低气温与历年比较偏高3.2℃。年总降水量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少33.3毫米,距平百分率为-3.1%。年日照总时数与历年平均比较偏多300.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4%。全年出现4次暴雨,分别出现在5~6月,无大风天气过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13.1毫米,其中一日降水量≥25.0毫米日数为10天,在这期间部分乡镇降了大到暴雨,一次连睛高温。
热点关注政府
实用工具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倩女幽魂丰都县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