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雷战简介玉兰扮演者

《地雷战》中的“玉兰”
&&&&&&&&&&&&&&&&&&&&
&&《地雷战》中的“玉兰”
&(《原载青岛日报》日)
&凡是看过经典老电影 《地雷战》的人,大概都还记得那个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一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和带领青妇队员们埋地雷炸鬼子的机智勇敢的
“玉兰”姑娘吧?
&&1959年4月初的一天上午,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院长接待室里,突然来了一帮北京客人。从他们的介绍信上得知,这是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率领的由导演和演员组成的访问团。是专程来青岛找抗日女民兵英雄、时任该法院法官的陈桂香,了解其在抗日战争期间,带领女民兵埋地雷炸鬼子的具体情况。
&&不久,陈桂香就收到了山东省海阳县兵役局(现为武装部)局长车福万、政委刘光荣,于当年4月25日发出的关于 “接上级指示,邀请你5月20日赴京参加电影 《地雷战》的拍摄(后来才知道,当时是想让她饰演“玉兰”姑娘一角),有啥困难,速回音告知”的来信。当时,陈桂香虽然因为孩子小难以脱身,但还是立即复函:“没有困难,保证按时参加。”后来,因《地雷战》剧组,又决定改用专业演员。故陈桂香就未能亲自出演。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山东海阳人民对日开展的地雷战
“威震敌胆,名扬全国”。因此,1962年出品的电影《地雷战》,就是对当年胶东抗日军民以地雷为武器英勇抗击日寇,炸得敌人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的真实写照。电影里那个女主角“玉兰”姑娘,就是以当年海阳县纪家店村青妇队长陈桂香和小滩村的孙玉敏等人为原型,加工塑造出来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海阳县。当时才13岁的陈桂香亲眼目睹了鬼子四处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她决心向做地下交通员的大哥和战斗在抗日前线的二哥学习,不满14岁就参加了抗日活动。不久便加入了妇救会,当上了积极分子。
&陈桂香18岁那年春天,日本鬼子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这天上午,八路军某部在纪家店村附近与鬼子交战后打得相当惨烈。后来,在村外负责放哨监视敌人动静的陈桂香,忽然发现遭到鬼子追赶的三个八路军伤员跑进了她们村。在敌人即将逼近的千钧一发的时刻,陈桂香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将伤员藏进自己家的地窖中。当时尽管有好几个穷凶极恶的日本兵追到她家,翻箱倒柜,搜索“八路”。并端着枪威胁陈桂香:“你的家里,八路的有?”但性格刚强的她镇定自若。始终坚持说:“没有。就是没有!”。鬼子们闹腾了一阵子,没有找到八路军伤员。气得呜哩哇啦地撤走了。
&那年初夏,敌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又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有个八路军战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陈桂香连夜带领青妇队员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把伤员背下火线。并随即将他藏进山洞。之后,便坚持和姐妹们轮流去给伤员喂水、喂饭又喂药。很快使那个战士恢复了健康,重返了前线。
&1943年秋,已经担任纪家店村妇救会青妇队长的陈桂香,经常带领队员们进行以埋各种地雷为主,兼学射击、投弹的训练。使大家逐渐掌握了埋绊雷、胶皮雷、夹子雷、马蹄雷及电影《地雷战》中提到的连环雷、钉子雷、子母雷、碎石雷、头发丝雷的技术。说起
“头发丝雷”,我想起了陈桂香珍藏了71年的那张留着漂亮长发的19岁时的照片。乍看上去还真有点儿像电影《地雷战》中的“玉兰”姑娘。陈桂香说:“当时我是多么喜欢自己那留了十几年的秀发呀。可是,为了对付越来越狡猾的日本鬼子,俺还是忍痛将心爱的长发剪下来做了‘头发丝雷’的引线。”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的长辫子女民兵也都留起了齐耳短发。
&1944年一个石榴花开的季节。面对日本鬼子不断对胶东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的嚣张气焰,海阳抗日军民“痛歼敌人,保卫家乡”的反扫荡怒火越烧越旺。陈桂香和女民兵们同仇敌忾,采用埋地雷的办法,随时打击前来捣乱的鬼子。这天中午,纪家店村接到了上级关于鬼子可能又要来扫荡的情报,陈桂香立即和队员们一起,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埋了地雷,并迅速作好了伪装。只住了很短时间,一大帮骄横跋扈的日本鬼子就过来了。那个骑马挎枪走在最前面的鬼子军官刚进入“雷区”,“轰”地一声巨响,便炸死在了马下。紧接着又有好几个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顿时,那些侥幸没被炸死的鬼子和伪军,也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走了。
&1945年夏季的一天中午,担任女民兵爆炸组长的陈桂香又得到了鬼子要来扫荡的消息。在埋雷小分队、步枪小分队出发以后,陈桂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敌人每次来扫荡前,我们都埋下了各种各样的地雷,但鬼子为啥能躲过去呢?看来是应该好好做一做巧摆地雷阵的文章给敌人点颜色瞧瞧啦!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陈桂香估计,口干舌燥的鬼子们远道而来,肯定会急着找水喝,可不能错过这个杀敌的好机会,于是,她就策划了一条在井边埋地雷的妙计。
&手持钢枪的鬼子们在村口经过一阵疯狂的火力侦察未发现异常情况后,才悄悄往村内开进。当他们一发现井旁的水桶时,便一窝蜂似的拥向了井台。顿时,“轰!轰!轰!”连续炸响的地雷,声音似山崩地裂。结果日寇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躺了一地。当时没被炸死的鬼子由于惊慌失措四处逃命,不料又踩上了连环雷。这时候地雷的爆炸声、鬼子们呜哩哇啦的哭叫声从村内传到了村外。
&当年8月,被选为胶东抗日民兵英雄的陈桂香,胸戴大红花出席了胶东第二次群英大会。不久,又当选了山东省抗日民兵英雄。随后,词曲作家陈志昂为其创作的歌曲《女英雄陈桂香之歌》,迅速传遍了胶东大地。当时的《胶东日报》、《大众日报》也在头版报道了她的英雄事迹。因此,陈桂香很快成了遐迩闻名的新闻人物……
&&“不见鬼子不挂弦!”“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地雷战》中的这几句著名台词,唤起了多少人脑海中难忘的红色记忆啊!
&当年担任青妇队长的陈桂香1944年留影)
陈桂香(左五)与抗日民兵英雄们在一起(摄于1945年秋)
1945年,陈桂香(前排左二)和于化虎(后排左一)等民兵英雄们,在海阳县小纪区接受美国记者采访的合影
&作者(右)与抗日民兵战斗英雄陈桂香及其丈夫、抗日英雄修国的合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地雷战炸鬼子的“玉兰”姑娘原型是陈桂香老人
20:15:43 来源: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9月14日讯 凡是看过《地雷战》的烟台人,大都会记得那个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带领青妇队队员埋地雷、炸鬼子的&玉兰&姑娘。而&玉兰&的人物原型之一就是如今90岁高龄的陈桂香老人。
  陈桂香是海阳市小纪镇纪家店村人,1925年出生,1941年参加了村妇救会,17岁就在村里担任了青妇队的队长。她给人的印象是温柔贤惠,一般人恐怕很难把她与参加过大小战斗几百次、立下赫赫战功的女英雄联系在一起。
  1945年盛夏的一个中午,村里接到情报,鬼子要来&扫荡&,陈桂香在一旁动了心思:天热,鬼子进庄首先要找水喝,于是,她让村民把家中水缸里的水都舀空,带领女民兵在村里一处显眼的水井周围迅速埋好踏雷,并找来一只水桶,放在井边。进庄后的鬼子到处找水,看着家家户户的空水缸气急败坏。随后,鬼子们发现了那个已经被埋上雷的水井,便一窝蜂地拥了过去,&轰隆&一声巨响,鬼子没喝上水,却尝到了&铁西瓜&的滋味,连滚带爬地拖着十几具尸体逃跑了。
  杀敌的同时,当时作为青妇队队长的陈桂香还积极组织村中的妇女开展支前运粮活动。1945年春节,在海莱人民的心中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力量捣毁了大汉奸赵保原的老巢---万第。民兵和自卫队上前线的前夜,陈桂香带领全村妇女推了一宿磨,磨出一千多斤面粉。之后,又到外村组织了两支担架运输队,连同面粉一起送往前线,为这次战斗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物资。
  抗战时期,陈桂香多次被评为&练兵模范&、&支前模范&;1945年8月,她被评为&胶东民兵英雄&。她的英雄事迹,在当地群众中被传为佳话。
责任编辑: 王大鹏
新闻爆料:QQ群 热线8200999 烟台电信天翼4G无线网络支持
16-10-31 07:55条评论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陈桂香:《地雷战》中“玉兰”的人物原型
  当年担任青妇队长的陈桂香(摄于1944年)
  □陈敬刚&
  1962年,由八一制片厂拍摄的黑白电影《地雷战》堪称抗日影片中的经典之作。凡是看过《地雷战》的观众,大都会记得那位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和带领青妇队员埋地雷炸鬼子的“玉兰”姑娘。日前,笔者有幸在青岛见到并当面采访了影片中“玉兰”的人物原型陈桂香老人。
  舍生忘死火线救伤员&
  1925年,陈桂香出生在海阳市小纪镇纪家店五虎村的一个贫农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日军占领了海阳县。当时才13岁的陈桂香亲眼目睹了鬼子四处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受做地下交通员的大哥和战斗在抗日前线的二哥影响,她不满14岁就参加了抗日活动。1941年加入了村妇救会,17岁就在村里担任起青妇队队长。
  1942年春天,日本鬼子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这天上午,八路军某部在纪家店附近与鬼子交火后打得相当惨烈。在村外负责放哨监视敌人动静的陈桂香,忽然发现遭到鬼子追赶的3个八路军伤员跑进了他们村。在敌人即将逼近的千钧一发,陈桂香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将伤员藏进自己家的地窖中。当时尽管有好几个穷凶极恶的日本兵追到她家翻箱倒柜地搜索,并端着枪威胁陈桂香:“你的家里,八路的有?”但性格刚强的她镇定自若,始终坚持说:“没有。就是没有!”鬼子们闹腾了一阵子,没有找到八路军伤员,气得“呜哩哇啦”地怪叫着撤走了。
  那年初夏,敌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又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有个八路军战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陈桂香连夜带领青妇队队员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把伤员背下战场,并随即将他藏进山洞。之后,便坚持和姐妹们轮流去给伤员喂水、喂饭又喂药,很快使那个战士恢复了健康,重返了前线。
训练场上的“女汉子”&
  1944年秋天,陈桂香当选村妇女自卫队中队长并兼任民兵爆破小组队长。那年8月,民兵第三期整训开始了,陈桂香积极学习埋地雷、投弹、射击等军事训练项目。到冬季大整训时,她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学会埋三种雷,投手榴弹三十步打准,土枪七十步打三中二,每天学会一个生字……”在大整训总结测验中,陈桂香以75步射击打三中二、能埋三种地雷的总成绩赢得了全联防技术考核的第一名,不仅学会了读书看报,还能够在村里的“扫盲班”担任教员。后来她又到位于烟台的抗大山东分校参加进修,为自己在建国后到青岛市市北区法院和区人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地雷战》中提到的“头发丝雷”,陈老对笔者展示出那张自己珍藏了70多年、留着漂亮长发的19岁时的照片。乍看上去,简直就像电影《地雷战》中的“玉兰”姑娘本人。陈老不无感慨:“当时我是多么喜欢自己那长长的头发呀,可是为了对付越来越狡猾的日本鬼子,自己还是忍痛将心爱的长发剪下来做了‘头发丝雷’的引线。”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留长辫子的女民兵也纷纷变成了齐耳短发……
“铁西瓜”大显神威&
  日,反扫荡战争在海阳大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陈桂香带领青妇队布雷、救护、送饭,活跃在最危险的前线和后方。5月16日,日军大队人马逼近了纪家店村,在敌人离村不到半里地时,陈桂香还在村头沉着地布雷,然后才隐蔽起来。日寇进村后,陈桂香埋在村头的两个地雷炸死了8个日本兵,第3颗雷炸响的时候,日本兵已经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
  “铁西瓜”大显神威的故事曾经在胶东地区广为流传。1945年盛夏的一个中午,村里接到情报,鬼子要来扫荡,陈桂香在一旁动起了心思:天热鬼子进村首先要找水喝,把家家户户水缸里的水倒净,然后在水井边上埋上地雷……想到做到,陈桂香立刻带领女民兵们在一处显眼的水井周围迅速埋好踏雷,并找来一只水桶,放在井边。进村后的鬼子发现水井旁的水桶和井绳,顿时一窝蜂般拥了过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鬼子连滚带爬地拖着十几具尸体逃跑了……
  1945年8月,被评选为胶东抗日民兵英雄的陈桂香,胸戴大红花出席了胶东第二次群英大会,并在会上受到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亲切接见。不久,又当选了山东省抗日民兵英雄。随后,词曲作家陈志昂为其创作的歌曲《女英雄陈桂香之歌》,迅速传遍了胶东大地。其歌词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可爱的女英雄陈桂香,你的名字多么响亮,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开在胶东大地上……
  当时的《胶东日报》、《大众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她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出版的《民兵英雄传》中,陈桂香的名字赫然在列。1959年4月初,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率领由导演和演员组成的访问团专程来青岛寻找时任市北区人民法院法官的陈桂香,当时导演想让她在影片《地雷战》中饰演“玉兰”姑娘。后来因剧组决定改用专业演员,故而观众未能一睹陈桂香登上银幕自己饰演自己的风采……
  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回忆起当年的硝烟战火,90岁高龄的陈老意味深长地对笔者言道:“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希望中日两国人民能够牢记历史,永远生活在和平的春天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晖
山东省图书馆1909年仿照浙江宁波藏书楼...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数据加载中...发帖人是女婴父亲,刚以难民身份进入德国。
经过铁路菜市的火车速度很慢,很远就要鸣笛示意。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凡是看过经典老电影 《地雷战》的人,大概都还记得那个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一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和带领青妇队员们埋地雷炸鬼子的机智勇敢的 “玉兰”姑娘吧?
  1959年4月初的一天上午,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院长接待室里,突然来了一帮北京客人。从他们的介绍信上得知,这是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率领的由导演和演员组成的访问团。是专程来青岛找抗日女民兵英雄、时任该法院法官的陈桂香,了解其在抗日战争期间,带领女民兵埋地雷炸鬼子的具体情况。
  不久,陈桂香就收到了山东省海阳县兵役局(现为武装部)局长车福万、政委刘光荣,于当年4月25日发出的关于 “接上级指示,邀请你5月20日赴京参加电影 《地雷战》的拍摄(后来才知道,当时是想让她饰演“玉兰”姑娘一角),有啥困难,速回音告知”的来信。当时,陈桂香虽然因为孩子小难以脱身,但还是立即复函:“没有困难,保证按时参加。”后来,因《地雷战》剧组,又决定改用专业演员。故陈桂香就未能亲自出演。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山东海阳人民对日开展的地雷战 “威震敌胆,名扬全国”。因此,1962年出品的电影《地雷战》,就是对当年胶东抗日军民以地雷为武器英勇抗击日寇,炸得敌人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的真实写照。电影里那个女主角“玉兰”姑娘,就是以当年海阳县纪家店村青妇队长陈桂香和小滩村的孙玉敏等人为原型,加工塑造出来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海阳县。当时才13岁的陈桂香亲眼目睹了鬼子四处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她决心向做地下交通员的大哥和战斗在抗日前线的二哥学习,不满14岁就参加了抗日活动。不久便加入了妇救会,当上了积极分子。
  陈桂香18岁那年春天,日本鬼子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这天上午,八路军某部在纪家店村附近与鬼子交战后打得相当惨烈。后来,在村外负责放哨监视敌人动静的陈桂香,忽然发现遭到鬼子追赶的三个八路军伤员跑进了她们村。在敌人即将逼近的千钧一发的时刻,陈桂香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将伤员藏进自己家的地窖中。当时尽管有好几个穷凶极恶的日本兵追到她家,翻箱倒柜,搜索“八路”。并端着枪威胁陈桂香:“你的家里,八路的有?”但性格刚强的她镇定自若。始终坚持说:“没有。就是没有!”。鬼子们闹腾了一阵子,没有找到八路军伤员。气得呜哩哇啦地撤走了。
  那年初夏,敌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又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有个八路军战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陈桂香连夜带领青妇队员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把伤员背下火线。并随即将他藏进山洞。之后,便坚持和姐妹们轮流去给伤员喂水、喂饭又喂药。很快使那个战士恢复了健康,重返了前线。
  1943年秋,已经担任纪家店村妇救会青妇队长的陈桂香,经常带领队员们进行以埋各种地雷为主,兼学射击、投弹的训练。使大家逐渐掌握了埋绊雷、胶皮雷、夹子雷、马蹄雷及电影《地雷战》中提到的连环雷、钉子雷、子母雷、碎石雷、头发丝雷的技术。说起 “头发丝雷”,我想起了陈桂香珍藏了71年的那张留着漂亮长发的19岁时的照片。乍看上去还真有点儿像电影《地雷战》中的“玉兰”姑娘。陈桂香说:“当时我是多么喜欢自己那留了十几年的秀发呀。可是,为了对付越来越狡猾的日本鬼子,俺还是忍痛将心爱的长发剪下来做了‘头发丝雷’的引线。”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的长辫子女民兵也都留起了齐耳短发。
  1944年一个石榴花开的季节。面对日本鬼子不断对胶东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的嚣张气焰,海阳抗日军民“痛歼敌人,保卫家乡”的反扫荡怒火越烧越旺。陈桂香和女民兵们同仇敌忾,采用埋地雷的办法,随时打击前来捣乱的鬼子。这天中午,纪家店村接到了上级关于鬼子可能又要来扫荡的情报,陈桂香立即和队员们一起,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埋了地雷,并迅速作好了伪装。只住了很短时间,一大帮骄横跋扈的日本鬼子就过来了。那个骑马挎枪走在最前面的鬼子军官刚进入“雷区”,“轰”地一声巨响,便炸死在了马下。紧接着又有好几个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顿时,那些侥幸没被炸死的鬼子和伪军,也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走了。
  1945年夏季的一天中午,担任女民兵爆炸组长的陈桂香又得到了鬼子要来扫荡的消息。在埋雷小分队、步枪小分队出发以后,陈桂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敌人每次来扫荡前,我们都埋下了各种各样的地雷,但鬼子为啥能躲过去呢?看来是应该好好做一做巧摆地雷阵的文章给敌人点颜色瞧瞧啦!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陈桂香估计,口干舌燥的鬼子们远道而来,肯定会急着找水喝,可不能错过这个杀敌的好机会,于是,她就策划了一条在井边埋地雷的妙计。
  手持钢枪的鬼子们在村口经过一阵疯狂的火力侦察未发现异常情况后,才悄悄往村内开进。当他们一发现井旁的水桶时,便一窝蜂似的拥向了井台。顿时,“轰!轰!轰!”连续炸响的地雷,声音似山崩地裂。结果日寇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躺了一地。当时没被炸死的鬼子由于惊慌失措四处逃命,不料又踩上了连环雷。这时候地雷的爆炸声、鬼子们呜哩哇啦的哭叫声从村内传到了村外。
  当年8月,被选为胶东抗日民兵英雄的陈桂香,胸戴大红花出席了胶东第二次群英大会。不久,又当选了山东省抗日民兵英雄。随后,词曲作家陈志昂为其创作的歌曲《女英雄陈桂香之歌》,迅速传遍了胶东大地。当时的《胶东日报》、《大众日报》也在头版报道了她的英雄事迹。因此,陈桂香很快成了遐迩闻名的新闻人物……
  “不见鬼子不挂弦!”“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地雷战》中的这几句著名台词,唤起了多少人脑海中难忘的红色记忆啊!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青岛日报全面覆盖青岛地区机关。经济类综合性日报,传递更多的...
11412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地雷战炸鬼子的“玉兰”姑娘原型是陈桂香老人 - 今日头条()
地雷战炸鬼子的“玉兰”姑娘原型是陈桂香老人
胶东在线9月14日讯 凡是看过《地雷战》的烟台人,大都会记得那个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带领青妇队队员埋地雷、炸鬼子的“玉兰”姑娘。而“玉兰”的人物原型之一就是如今90岁高龄的陈桂香老人。陈桂香是海阳市小纪镇纪家店村人,1925年出生,1941年参加了村妇救会,17岁就在村里担任了青妇队的队长。她给人的印象是温柔贤惠,一般人恐怕很难把她与参加过大小战斗几百次、立下赫赫战功的女英雄联系在一起。1945年盛夏的一个中午,村里接到情报,鬼子要来“扫荡”,陈桂香在一旁动了心思:天热,鬼子进庄首先要找水喝,于是,她让村民把家中水缸里的水都舀空,带领女民兵在村里一处显眼的水井周围迅速埋好踏雷,并找来一只水桶,放在井边。进庄后的鬼子到处找水,看着家家户户的空水缸气急败坏。随后,鬼子们发现了那个已经被埋上雷的水井,便一窝蜂地拥了过去,“轰隆”一声巨响,鬼子没喝上水,却尝到了“铁西瓜”的滋味,连滚带爬地拖着十几具尸体逃跑了。杀敌的同时,当时作为青妇队队长的陈桂香还积极组织村中的妇女开展支前运粮活动。1945年春节,在海莱人民的心中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力量捣毁了大汉奸赵保原的老巢---万第。民兵和自卫队上前线的前夜,陈桂香带领全村妇女推了一宿磨,磨出一千多斤面粉。之后,又到外村组织了两支担架运输队,连同面粉一起送往前线,为这次战斗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物资。抗战时期,陈桂香多次被评为“练兵模范”、“支前模范”;1945年8月,她被评为“胶东民兵英雄”。她的英雄事迹,在当地群众中被传为佳话。
胶东在线网站是由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先后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五次荣获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道战演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