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人以北京手机,银行卡实施诈骗,诈骗罪 受害人不报案应向北京或当地报案?

被电话手机骗了怎么办_百度知道男子突然接神秘“北京来电” 账户上钱全被骗走
(原标题:男子突然接神秘“北京来电” 账户上钱全被骗走)
神秘的“北京来电” 晚报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聂乾卿 文/图
诈骗嫌疑人被抓获。日,平舆县西洋店镇的史某突然接到一个“01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要给史某的妻子郭某(聋哑人)发放残疾补贴。突如其来的“好事”让史某欣喜不已,加之对方使用的是北京的电话号码,还准确说出了史某妻子郭某的详细情况,史某对此深信不疑。不过,对方在电话中神秘地表示,想要得到这份残疾补贴,史某不但要保密,还得按照他的指示去做。随后,对方向史某提供了一个“民政部门”的电话号码,让史某自行联系。之后,“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史某,今年的补助将直接发放给个人,史某拿着自己的银行卡去银行,按照他的提示在ATM机上简单操作一下就行了。史某在西洋店镇邮政储蓄的ATM机上,按照对方的指示,不一会儿就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卡上的钱全部转给了别人。后经查询,史某账户上的2.69万元钱被骗子全部转走……残疾补贴没领到,自己的钱反被骗了个精光。在银行门口,清醒过来的史某赶紧来到辖区公安派出所报警。线索指向千里之外接到报案后,平舆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了“”电信诈骗专案组,由刑侦大队大队长王雪峰任组长。专案组民警对实施诈骗的银行卡调查后发现,被骗人群呈现一个特点——都是残疾人或其家属,而钱款转移后很快被分散转到不同的卡内,并迅速被人取走。民警立刻赶到取款地,对嫌疑人取款的几台ATM机进行调查并调取视频,发现嫌疑人持有30余张银行卡。通过分析,民警串并银行卡和嫌疑人信息,发现该犯罪团伙涉及发生在我省驻马店、漯河、南阳、新乡等地以及浙江、甘肃、江苏、内蒙古、贵州等省区37起诈骗案件。此外,民警还发现30余张银行卡取款轨迹相同,取款地主要为福建龙岩,以及江西省的新余、宜春、赣州、景德镇、吉安等多个市县。民警进一步确定了涉案银行卡为同一伙人持有,由此确定了嫌疑人的活动范围。由于嫌疑人驾驶有作案车辆,民警决定&以车找人&,在银行周边开展视频追踪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视频追踪,民警发现嫌疑人极其狡猾,取款时不仅精心伪装,而且取完款后都步行很长一段时间,导致视频难以跟进。而通过对嫌疑人使用的手机进行追踪也一无所获。案件暂时停滞不前。抓获专业“取款人”重新调整侦查思路,重新梳理涉案账户。民警经过对涉案账户分析研判,发现涉案银行卡有跨行取款记录。随即,民警又通过银联卡对涉案账户进行调查。在分析大量跨行交易明细后,民警终于发现一个细节——嫌疑人在江西省新余市一银行网点的ATM机上有查询余额行为。民警立即驱车火速赶往新余市,并调取了银行及周边视频,终于发现了嫌疑人及其驾驶的车辆。民警又通过这辆福建牌照的白色雪佛兰科鲁兹轿车,追踪到嫌疑人在当地的维也纳酒店入住。然而,通过查看酒店入住登记信息,民警发现嫌疑人是用假身份证登记的,嫌疑车辆的登记信息也与几名嫌疑人不符,系使用假牌照。考虑到嫌疑人还会使用伪造的身份证登记,专案组民警兵分几路,根据调取的涉案银行卡的取款轨迹,到各个市县开展嫌疑人住宿登记排查及车辆轨迹查询工作。日晚,民警发现嫌疑车辆进入江西瑞金境内,民警随即跟踪来到嫌疑人所住宾馆,准备伺机抓捕。8月6日下午2时左右,民警发现一名嫌疑人掂着东西下楼到前台退房。考虑到只抓一个人很有可能找不到作案工具,也固定不了证据,更会对后期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民警决定暂不动手,以免打草惊蛇。随后,这名嫌疑人坐上了一辆摩的,在当地的红井大酒店门口下了车,接着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民警仔细一看,该车正是之前发现的白色雪佛兰轿车。眼看嫌疑人聚齐,此时不抓,更待何时。可民警经过观察发现,此处为市区繁华地段,群众来往及车辆较多,不利于抓捕。为避免抓捕过程中伤及无辜群众,民警驾驶两辆轿车不动声色地先后停在了嫌疑车辆前后。此时,一名嫌疑人下车进了附近一家餐馆,另外两名嫌疑人留在已经熄火的车内。最佳抓捕时机到来。“动手!”两名民警同时打开两边车门。还没等嫌疑人反应过来,民警张喜磊一手拔掉车钥匙,一手迅速把坐在主驾驶位置上的嫌疑人拽出车外并制伏。与此同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嫌疑人也被民警韩帅制伏。另一组民警在附近餐馆将第三名嫌疑人抓获。“小喽啰”牵出大案件经查,三名嫌疑人为张某鑫、连某华、陈某华,均为福建省漳平市人。在缴获的作案工具中,民警发现了177张银行卡和一本“工作记录”,上面详细记载该团伙每天的“工作情况”。经讯问,3名犯罪嫌疑人交代,177张银行卡全部用于诈骗犯罪,共为34个电信诈骗团伙提供了取款服务。“小喽啰”牵出了大案件。针对这一情况,专案组立即将案情上报,最终层层上报至公安部。不久,公安部领导指示:驻马店市从一起诈骗残疾人的小案件入手,办成系列大案、要案实属不易,要求河南公安机关对此案上打源头、下打团伙,进行全链条打击。随后,根据公安部刑侦局指示,省、市、县专案组民警于日赶往福建龙岩开展工作。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民警于8月28日晚先后抓获11名福建籍诈骗嫌疑人,当场缴获用于作案的银行卡30张、车辆2部。经进一步核实,该11名犯罪嫌疑人分属多个诈骗团伙中的4个。专案组发现,虽然打掉了几个犯罪团伙,但其余团伙仍在疯狂作案,且得手容易,诈骗数额惊人。民警们没有停歇,边分析、边抓捕,对照资金流、视频及电子信息,及时固定了取款人、回水人及持机人的视频证据,调取固定各类公民信息3000多万条,梳理近5000个涉案账户信息及交易明细,固定了6000余条取款、回水及取款视频、各种聊天记录,并固定了案件全链条的资金流及信息流。根据掌握的信息,专案组民警对福建省龙岩市链条以外的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从日开始,民警先后在河南省开封市、广东省深圳市、福建省漳平市、贵州省遵义市等地,将涉嫌倒卖车辆信息和为诈骗团伙提供手机卡、银行卡以及残疾人、新生儿信息的张某、叶某等人抓获,随后又将为诈骗团伙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滨、提供技术支持的电脑黑客杨某抓获。打掉“北京来电”源头通过分析,民警发现这个团伙用“010”开头的北京固定电话冒充国家部委电话,对人的迷惑性较大,极易使人上当受骗。据嫌疑人交代,向他们提供北京“010”固定电话和手机卡绑定业务的是一个叫“李欣”的人,外号“老李”。经过侦查,警方调取了“李欣”的账户明细,发现其身份信息与抓获的嫌疑人的描述不同,系冒用他人身份证开设账户。然而,这个“李欣”的账户每天都有大额进账,且汇款地多为福建龙岩。专案组民警确定“李欣”系为福建龙岩籍诈骗团伙提供北京“010”虚拟固话的源头。在分析账户的过程中,民警发现嫌疑人有使用支付宝转账的情况。民警随即赶往杭州阿里巴巴公司,对该账户的支付宝登记信息进行查询,发现登记身份证的名字仍为“李欣”,且绑定手机号为买卖手机卡的工作号。对“李欣”真实身份的查证工作再次陷入僵局。既然身份信息无法确认,民警就另辟蹊径,决定通过物流信息查找嫌疑人的地址及真实身份信息。民警立即赶往各大物流公司,根据掌握的手机号码查询“李欣”的物流信息,终于在顺丰速递公司查找到“李欣”的物流信息。通过不懈努力,民警终于查到“李欣”的真名为陈某炜,并于当年12月4日将其抓获。随后,民警又辗转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将为诈骗团伙提供银行卡、手机卡、公民个人信息等资料的15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并缴获作案银行卡46张,扣押作案车辆6台。认清这些诈骗“产业链”由此,一个个线条清晰、分工明确的诈骗“产业链”逐一曝光。根据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等人自2014年7月以来,非法获取并出售车辆信息3500万余条,经查证其信息流向,全国各地的“车辆燃油补贴”、“汽车退税”等类型的电信诈骗案件信息来源均为张某。李某君、熊某雲、杜某定、王某滨、王某强、陈某琼将非法获取的残疾人、新生儿信息及车辆信息、其他公民信息,倒卖给福建省的多个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张某淮、张某辉、邓某斌、叶某婷、张某忠、陈某华是福建籍诈骗团伙银行卡、手机卡的主要提供者。杨某系电脑黑客。他通过非法侵入政府网站,获取和出售残疾人、新生儿信息百万余条,系提供残疾人、新生儿信息的源头。2015年5月以来,陈某炜等人利用所学网络技术,将北京“010”开头的一号通捆绑到手机上,倒卖给各个诈骗团伙。诈骗团伙冒充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以发放各类补贴为名进行诈骗。其中,陈某炜犯罪团伙是提供“010”虚拟固话的源头。苏某海、杨某汝、杨某华、肖某慧、陈某源、饶某斌、陈某斌、郑某伟、邓某锦、郑某霞、郑某财、陈某妮、邓某兰、邓某安、陈某静等人利用以上各链条人员提供的各类公民信息及银行卡、手机卡及“010”北京虚拟固定电话等工具,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各种补贴为名对全国各地受害人实施诈骗。张某鑫、陈某华、连某华3人为诈骗团伙提供作案银行卡、组织取款。
至此,这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残疾人、新生儿及购车补贴等为名实施诈骗的“特大系列电信诈骗案件”被警方成功侦破。记者获悉,截至目前,警方共侦破诈骗案件4000余起,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41名团伙成员被起诉,2300多起电信诈骗案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办案民警表示,该案的成功告破,不仅打掉了为诈骗团伙提供各类信息的源头,还端掉了涉及内地各个省份的特大虚假信息诈骗窝点,斩断了伸向人民群众的黑手。(天中晚报)
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北京)
责任编辑:破解电信诈骗的老套路与新手法
板桥派出所
新建村责任区警务室
警务室接待时间
周二 周四 周五 14:00-17:00
地址:新建村辅机路178号
联系电话:
雨花台分局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通告
字号:、 、
破解电信诈骗的老套路与新手法
[发布日期:]  本文已被浏览过 607 次
电信诈骗防范已经讲得很多,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人上当?电信诈骗案受害人讲述被骗经过&骗子们抓住了我的心理软肋&去年9月12日早上8点左右,家住江苏省苏州市的程娟(化名)一个人在家,电话铃突然响了:&这里是社保中心,您的医保卡账户存在异常&&&一个操广东口音的女人告诉她,她的医保卡被人在北京消费了,目前已被封卡。程娟一听就急了,称自己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更别提在北京看病了。那个女人表示,程娟的医保卡信息可能泄露,并被人盗用,需要向北京警方报案,并让他们传一个备案记录过来,才能将医保卡解封。很快,电话转接到了北京&110指挥中心&,一位&警官&让程娟提供了身份信息,又将电话转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某经侦支队&的&杨警官&那边。&杨警官&很耐心地核实了程娟的信息,并通过对讲机让&总部&对她的情况进行核实。&总部&称程娟涉嫌犯罪。听到自己涉嫌犯罪,程娟又惊又羞,她极力向&杨警官&证明自己的清白:&我用人格担保,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你们可以去查!&这时,&杨警官&表示他也想帮程娟,但她必须拿出更加有力的证据。至此,程娟已经完全堕入了对方的骗局。在&杨警官&的忽悠下,程娟没有联系家人,没有联系朋友,手机一直保持通话,最后拿出所有的存款共60万元汇到了对方所谓的&安全账户&上接受调查。&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是清白的,不怕查,我就是要让他们查,让他们证明我的清白。&程娟说,自己数十年的清誉不能因为这点事而毁于一旦。程娟的60万元一去不复返。&事后想想,其实骗子的漏洞也很多,他们就是利用了我急切证明清白的心情,骗子们抓住了我的心理软肋。&程娟说。【编辑点评】骗子固然巧舌如簧,但被骗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而鬼使神差&着了道&。对方说,你不能告诉任何人,连子女也不能讲被牵着鼻子一步步跌入陷阱家住江苏无锡的李阿姨已退休近20年。一天上午,李阿姨买菜回家,家里的座机响了。对方是个男的,自称是电信部门的,说李阿姨家的网络到下午5点钟要被切断,因为有异常操作,要查询的话,可以给她一个联系号码。对方不让她挂电话,而且一直通着电话,联系电话接通后,对方说是&深圳市公安局&的,现在要进行电话取证,并且查到李阿姨在某地开通了一个住宅电话,现欠费3588元。&不可能,没有的事!&李阿姨一听就急了,眼泪就来了。对方说先不要哭,配合我们调查。从这一刻起,李阿姨中了骗子的计,被骗子牵着鼻子一步步跌入陷阱。对方说,&给你装座机的那个人,是通缉犯,现在我们抓到了,他交代说你和他有联系,他诈骗了钱,涉及16个城市,还说分赃给你。&李阿姨说:&我不会的,我一个普通退休人员,一直待在家里,怎么会和诈骗犯有联系呢?&对方说:&那你把你所有银行卡的存款情况告诉我,我帮你核查。&就这样,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李阿姨全力配合骗子,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存款等情况无一保留,全告诉了对方。接着,对方要求她把所有银行卡带上,到附近的银行去,他们要进行远程取证。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李阿姨的电话始终没有挂断过,这也是对方要求的。正在李阿姨要出门时,社区民警小高来了。原来,就在骗子给李阿姨&洗脑&时,警方的&防诈骗智能拦截平台&发现了异常情况,发现有疑似诈骗电话与李阿姨较长时间通话。小高立即联系李阿姨的女儿,两人一起给李阿姨做思想工作,终于解开了李阿姨的困惑。李阿姨说,我过后想想真是后怕,如果没有民警劝阻,差一点就把钱汇出去了。我一共准备了30多万元,是我一生积蓄的养老钱啊。【编辑点评】有人平时精明得很,遇到骗子就糊涂。骗子手法并不新鲜,难道他们会给人&洗脑&?如同情景剧,电话里传来警笛声和对讲机呼叫声冒充公检法人员卷走大笔存款60多岁的刘女士,曾是湖北武汉某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在深圳生活已12年。几个月前,她被&警察&骗走了13万元。刘女士回忆,5月25日,她在武汉家中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电话,回拨后对方自称快递工作人员,说刘女士有个包裹未签收,被发现内藏毒品,已转交公安部门,提醒刘女士报警,并主动为她转接了&深圳市公安局缉毒大队&电话。自称办案民警的男子告诉刘女士,有人使用其身份信息贩毒洗黑钱,让她想想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可能遭人报复。&当时一听到身份信息被冒用、贩毒、涉及洗钱,整个人就开始慌张起来。&刘女士说,一番盘问后,&警察&认为她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且因涉及贩毒案件,需要对其进行调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个人财产,将银行账户升级为&公安保护账户&,等破案后,钱将悉数返还。&听到&警察&如此力保自己的资金安全,刘女士在&警察&的耐心指引下,将卡里的2.9万元全部转到了所谓的&安全账户&。6月4日,刘女士再次接到类似短信。回电后,对方告诉她,这次情况更严重,藏毒更多。但是刘女士表示,在武汉已无银行卡,倒是在深圳还有一张银行卡,卡内有10多万元。&警察要求我回深圳,说案件已有眉目,很快就可知道是谁在陷害我。&刘女士火速买了火车票赶回深圳,先将卡内约10万元通过上述方式悉数转走,并与对方约好下午3点碰面。不过,下午,对方没有如约前来,刘女士这才察觉不对,立即向警方报警。&这帮骗子的演技太高了!&刘女士愤恨不已地说,&警察&的电话里头还能听到警笛声、对讲机呼叫等背景声,让人以为真是公安局的人。【编辑点评】骗子的行骗手法不断翻新,&演技&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防骗能力也得不断提升。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要&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作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者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超过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同志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防范电信诈骗12句口诀家庭情况要保密,涉及钱财需小心;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邮包违禁不要慌,医保欠费要骗你;电信欠费要核实,来电信息需辨清;公安法院来电紧,回拨号码查仔细;亲属出事别轻信,骗取钱财是目的;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陌生号码不急回,大额汇款要当心;询问信息要警惕,卡号密码需保密;陌生电话勿轻信,以防害人又害己;一旦难分假和真,110咨询最放心。行骗为了提高诈骗成功率,诈骗团伙不断变化、翻新手段,试图避开警方的防范、避开银行的堵截。【关键词】&诈骗手段电信诈骗手段出现&新变种&诈骗语音提示涉及范围更广从&&电话欠费&、&银行卡透支&、&法院传票&、&涉嫌犯罪&,到在群呼语音中谎称受害人&社保&、&医保&、&电费&、&有线电视费用&出现异常问题,可能被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黑钱或购买易制毒药品用于制贩毒,之后冒充司法机关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核查账户&汇款。由于社保、医保、水电、有线电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退休金、社保补贴的正常发放和医疗报销以及日常生活,很容易使受害群众恐慌、失去理智,从而诈骗成功。骗取网银动态口令,安装远程操控软件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在不断翻新骗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避开警方防范重点的方法,以提高其诈骗的成功率。最新的做法是诱导受害人开通网银,再骗取网银账户信息,采用网银转账的方式,逃避银行柜面的堵截。这类受害人多为妇女和老人,对网银缺乏必要的了解,对账户信息不设防,就连网银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动态口令都向陌生人提供,安全意识极其薄弱。还有部分诈骗团伙利用受害人对计算机知识的缺失,诱导受害人安装远程操控软件,通过远程操控划转受害人网银账户中的资金。【关键词】&诈骗套路学习培训后再&上岗&骗人田某(男,34岁,湖北省仙桃市人):&我们首先由一线打电话人员冒充公安机关民警,找合适的行骗对象,告诉对方的身份证被冒用了,在某个银行办了银行卡,涉嫌洗黑钱犯罪,并问对方哪个银行有存款,如果对方相信了,一线打电话人员就会把电话转给二线人员。然后二线人员继续和对方聊,二线冒充银监局的工作人员,告知对方如何操作,对方有哪个银行的账户,我们就告诉对方那个银行的账户,如果对方还没有怀疑,将钱汇到我们提供的账户上,我们再告诉外面负责取钱的人,对方的钱打到了哪张银行卡上了,让他去取。&&期间,我们是不让对方挂电话的,主要是怕对方在路上碰见熟人和别人说,对方反应过来,我们就骗不成功了。还有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指挥对方,了解对方的行踪。&王某(女,24岁,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刚开始我在一楼接电话,就是&一线&。我们说:&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对方说:&请问你们是不是某法院?&我们回答:&是,你有什么事情?&对方说:&我刚才接到电话说你们那有一张我的法院传票。&我们说:&什么名字,我替你查查。&对方报上姓名后我们假装停顿一会,然后跟对方说:&我们这确实有一张你的传票,是因为你的信用卡恶意欠款。&对方会说:&我没有办信用卡。&我们说:&你身份证有没有丢过,身份信息有没有被泄露过?&对方这时一般都会说没有,我们就会跟对方说:&我们帮你把电话转接到公安局,你问问公安局那边如何说。&说到这就有电脑操作员帮着接线员转电话,又有一组人冒充公安局的人跟对方继续说,这些人就是二线。到后来,我又接触到新的环节,就是在&三线&,负责打电话给被骗的人,自己装成检察官的角色,来念ATM机取款流程,指导被害人插卡、输密码、付款,让他们把钱打到我们准备好的账户上。林某(男,30岁,福建省仙游县人):我们在参加诈骗前都要学习培训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就是背诵一些文稿,背不熟练的就抄写,直到我们合格为止。稿件是原先就已经写好了的对话,都是一问一答形式的,提问人是我们要骗的人,回答人是接线员,有时接线员也会反问一些问题。我们会要受害人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还说帮他们核实一下,这样说显得更有说服力,也让对方相信我们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其实我和对方说的话,都是按照稿子上来的,只要对方一开始就相信,我们基本上都能把他们套住。【关键词】&诈骗剧本&猜猜我是谁&电信诈骗剧本骗子:林老板啊!林老板:您好啊,哪位呢?骗子:哎哟林老板,你咋连我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好好想想。林老板:你是,哦,哦,王老板吧!骗子:咳,你总算听出来了。我换号码了,特意打电话跟你说声,以前那个电话号码不用了,你改改啊!林老板:好好好。骗子:那行,其他没啥事了。有空联系啊!(第二天)骗子:林老板啊,老王啊。林老板:王老板啥事呀?骗子:我这边还真有点事情,需要你帮帮忙啊!林老板:您说,能帮的一定帮啊。骗子:我昨天晚上和几个老板多喝了几杯,叫了几个卖淫女,没想到被派出所的人给抓了。搞了点关系和派出所的人说通了,给点钱就放我们出去。我现在没办法去取钱啊,你看看能不能先借我点钱,我一出去立马还给你啊。林老板:你没跟嫂子说啊,这事。骗子:你千万别说啊,这事给她知道多不好啊。林老板:行,那你需要多少钱啊?骗子:要8000元给派出所里的人,我等会把民警的账号发给你,出去一定马上还你。林老板:放心吧,我现在马上去汇。防骗面对当前花样繁多的电信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广大群众该如何应对?民警说侯国田(吉林省公安厅户政总队总队长):打击各类电信诈骗案件,特别是目前日趋高发的农村电信诈骗案件,关键就是两个字&打&和&防&。&打&,就要求公安机关不论案件大小,不论涉案金额多少,都要投入相关警力,积极侦办,绝不能厚此薄彼,不可求大舍小。特别是对于农村电信诈骗案件,绝不能丢弃不管,不能忽视放任。&防&,就要求公安机关加大宣传力度。要广泛协调通信、金融、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通报电信诈骗犯罪的新手法以及防骗招数,实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尽最大可能减少宣传死角。对于广大农村,可以通过驻村民警开展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召开案情介绍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广大村民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重视农村老年人的理解能力、接受状况和认知效果。童跃(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刑警大队六中队副中队长):在通话环节,深圳警方针对网络语音电话诈骗,联合深圳电信建立了&防诈骗语音提示&机制,可在市民接到可疑网络电话后自动追呼防范语音提示,在市民接到可疑网络语音电话挂机后能够马上自动追呼,播放语音提醒:&您刚才接听的是网络语音电话,如有提及电话欠费、消费透支、邮包藏毒、购车退税、社保退费等,可能是诈骗电话,请及时拨打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7进行咨询。&不少市民在接到自动追呼电话后,马上提高了警惕。在&转款&环节,深圳警方和银行部门建立了防范合作机制。按照警方的指导,各银行网点组织员工进行专门培训,要求他们在工作中问客户转出资金用途、问收款人情况、问是否了解接收账户信息;看客户神色是否慌张、举止是否反常,是否持续接电话,并核对客户填写的信息是否合理等,成功劝阻了多名事主转款。专家说桑志芹(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电信诈骗的剧本深谙人的心理弱点,充分利用人们好奇、怕犯罪的心理,步步设置陷阱,把人们绕进去。对付电信诈骗这类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到陌生电话时不予理睬,马上挂掉,不给犯罪分子任何机会,对犯罪分子提到的所谓&你可能涉嫌犯罪&,最好的心态就是&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人们都是有好奇心的,当接到骗子打来的电话时,受害人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旦这种心理萌发,就很容易被犯罪分子一步步牵进去。除了好奇心,诈骗犯罪也利用人们害怕犯错的心理。老百姓一被别人说你犯罪了,会立即触动常有的防卫心理,因为谁也不愿被别人说犯了罪,就会去辩解,结果一辩解,对骗子透露的个人信息就越多,个人信息透露的越多就越容易被骗子利用。所以,当老百姓调动自己的防卫心理机制去表白去解释时,反而给了骗子更多的机会。要记住,天上绝对不可能掉馅饼,中奖啊、低价产品啊,遇到这些诈骗信息或接到诈骗电话时,从萌芽状态开始剪除掉。就是把陌生电话直接挂掉,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给自己的好奇心以机会,那么你的心理弱点也就不容易被骗子掌握,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
版权所有:南京市公安局 && 技术支持:中国南京网站北京警方摧毁电信诈骗团伙 受害者达上千人
  经过缜密调查摸排,北京警方最终锁定了8名犯罪嫌疑人,并掌握了嫌犯在湖南省衡阳市的两个犯罪窝点。
  北京警方掌握了涉案证据后,于8月25日与当地警方配合,在衡阳市区、祁东两地同时收网,一举将8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现场查获作案用电脑10台、手机38部、银行卡24张、手机卡19张、他人身份证2张、拉卡拉POS机1部以及大量作案用考生信息。
  经讯问,8名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自2012年以来实施的诈骗行为。目前,8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北京警方表示,该案成功破获,有效遏制了利用出售考试答案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态势;并提示考生,国家级、省级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为国家重要保密资料,运送和保管均有专门机构负责。市面上出售考试答案、要求缴费购买等行为,均属于诈骗行为。(完)
大家都在看
正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诈骗罪受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