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统一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Display P3广色域屏后,对设计输出有什么影响

用微信扫我
广色域:苹果下一个显示屏的前沿技术标准
  2010 年,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发布了一款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新手机 iPhone 4,其中最值得称道之一的亮点为 Retina 显示屏,号称视网膜级别的像素密度,人眼几乎看不到像素点。到了今天的 iPad Pro 9.7,苹果其实还在该领域寻求突破,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一突破称为“Retina Color”,也许它会出现在 iPhone 7 上持续引领行业方向。
  苹果目前在显示屏上正在追求广色域(Wide Color)标准,希望可以让显示的色彩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因为今天大多数我们在用的电子设备普遍还没有达到此标准。苹果已经在 iMac 5K 和 9.7 英寸的 iPad Pro 上动工了,或许在更新内容和视觉体验上平淡无味,但其实这与当年 iPhone 4 登场时创造的“Retina”视网膜一样,成为引领移动电子产品创新的里程碑。   上面是一张苹果 WebKit 团队创建的 DCI-P3 色域图片,如果你的显示设备不支持广色域,或者说只是传统标准的 RGB 色域而达不到 DCI-P3 色域标准,图片呈现方式必然不同。简单的说,将其放在 iMac 5K 和 9.7 英寸 iPad Pro 上以及传统的显示设备上,将会是十分不同的色彩显示效果,包括图中的内容。  之前苹果已经展示了广色域的图片在同样广色域的设备上显示效果是多么令人深刻,苹果就是希望能够真切改变用户所创建或看到的颜色效果。每一天我们大多数人使用 iPhone,基本上很少提及色彩的精确度,但是对于高清电视商或者内容创作者,今天已经开始将支持广色域作为新兴 HDR(高动态范围)内容创建的重要标准,它同时也是接下来新生代 4K 内容的标准。  广色域不只是硬件层面讨论的问题,它涉及到内容生产、分屏和获取,电视行业已经开始往广色域方向前行,而在移动设备上,必然要求软件开发者和硬件厂商对此进行配合。苹果是最早从自身加入到产业推动身份的厂商,5K iMac 和小尺寸 iPad Pro 都支持广色域标准,这一事实突显出了苹果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提供技术创新,而竞争对手包括 Android 阵营,也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
这一切,之前都曾发生
  当年在乔布斯发布 iPhone 4 之前,各种 Android 新手机其实已经开始对高分辨率进行炒作,比如摩托罗拉 Atrix,吹嘘该机子 960×540 的分辨率比老款 iPhone 的 480×320 更出色。然而,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确实包含了捏造的成分,以一些特殊的手段实现更高分辨率。  当时 Atrix 和其他 Android 手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采用 Pentile AMOLED,声称实现了高像素分辨率,实际上真实的子像素少了三分之一(加入更多绿色子像素,而红色和蓝色像素少)。其结果很明显,摩托罗拉的 Atrix 在多个专业对屏幕的评测中,均被提到“不具备准确的色彩,较差的可视角度”。此外,还有一些 Android 厂商采用了更不靠谱的方式,例如缩放或缩小用户界面等,以让屏幕显示更多内容。  在 PC 领域,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大多数都是大尺寸的显示器。在移动设备上则有所不同,在更大屏幕或更大尺寸的手机上增加更多像素,很容易显露出明显缺陷,往往更高的分辨率,使得显示的目标内容更小,文字也会缩小更不易阅读。不过,苹果的 Retina 显示屏不止是移动设备新技术的方向,而且还从系统本身适配,保证用户界面能够匹配更高的像素,显示清晰的文本和精确的细节,在屏幕上几乎看你到任何渲染的像素。  不得不说,苹果 iPhone 4 分辨率的飞跃战略成效显而易见。但是,那一刻竞争对手并没有能够快速复制。三星最早推出的 Galaxy Note 跨界设备,也就是 iPhone 4 出道一年之后,对外炒作高品质视网膜般的显示屏,但依然是利用 Pentile 像素排列造假,只为用户提供了他们想看到的高像素的结果,却对屏幕的真实像素和颜色精确性只字不提。  当时知名的显示领域专家 Rasmus Larsen 特别指出,“最近三星推出的 Galaxy Note 采用了 PenTile OLED 显示面板,我们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 PenTile 排列在实际显示效果上意味着各种细节和清晰度损失,并且蓝绿色调失真。”该专家还提到了三星为谷歌打造的 Galaxy Nexus,并遗憾的指出,“这并不能称之为 Retina 显示屏,底层技术架构欺骗了人们。”  在 iPhone 4 之后的这些年里,苹果不断把 Retina 屏幕带到自家的全线产品线上,包括 iPad 和 Mac。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也开始遵循苹果的标准,造就了今天普遍更清晰出色的手机屏幕,而不只是更大却粗糙无比。
广色域: Retina 显示屏的新标准
  这几年 iPhone 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像素密度达到了视网膜的级别,苹果便没有再持续推动,除非像 Plus 这样更大屏幕尺寸才稍微提升分辨率,但依然是视网膜级别。其实 Android 厂商一味追求分辨率的结果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导致整机处理任务的压力大幅增加,大量性能用于满足显示屏输出,续航受到影响。  苹果在屏幕像素增加上确实是比较保守, iPhone 4 的 Retina 显示屏幕像素未达到百万级别,目前 iPhone 6/ 6S Plus 这些机型也只超过了 200 万像素。相比高端的 Android 设备,比如三星的 Galaxy 系列旗舰或同尺寸的机子,大多达到了 370 万像素,但那些没有选用强劲处理器的机子,性能确实表现不佳。  与 Android 阵营大幅提升分辨率的军备竞赛不同,苹果更致力于改善显示屏未来的显示效果,这实际上更关系到用户的体验。现在表现最直接的就是:广色域,扩大显示屏的色域范围,使其能够直接显示来自数码拍摄设备直接捕获的可见色彩。 关键是,这不仅需要显示硬件上能够提供广色域,还要求软件系统拥有复杂的色彩管理水平。  苹果现在力推的 DCI-P3 广色域相比传统标准的 RGB 色域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重现更精确的色彩,这是让显示屏性能更接近于现实的一次技术改进,因为当今 sRGB 色域下制作的内容,其实我们现实中肉眼能够看到的具有活力的鲜艳色彩,无法完整重现出来。简单的说,当今很多相机捕获的 RAW 原始色彩数据,只是降到了 sRGB 的色域让更多传统标准的显示设备呈现出来,部分甚至达不到。  苹果对此一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至少 5K iMac 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已经完整的支持 DCI-P3 广色域,提供了完整的 ColorSync 色彩管理方案。更重要的是,苹果为 iPad Pro 也带来了广色域的硬件,那就说明 iOS 系统已经拥有了先进的色彩管理技术,不仅具备向后兼容的能力,使得过去 App Store 上的应用和游戏能够以之前的标准现身,而且还提供了新的框架,以便开发者基于新的 16 位广色域打造新的应用和游戏。  今年三月份 9.7 英寸 iPad Pro 登场之后,显示屏权威评测机构 DisplayMate 就对 iPad Pro 的屏幕进行了实测,发现这块屏幕创下了移动设备多个新的记录,包括:  1、最高的色彩精确度,两种色域任何之一色彩偏差极小(1.35 JNCD);  2、任何移动显示屏所不及(1.7%)最低屏幕反射率;  3、全尺寸的平板最高的峰值亮度(511 nits),高环境光对比度评级 301 ;  4、不同视角最小的色差和亮度锐减(最大偏差 2.0 JNCD)。  DisplayMate 还盛赞,在先进的色彩管理技术下,有两个色标准的域 9.7 英寸的 iPad Pro ( DCI-P3 广色域 和 sRGB / Rec.709),每一个色域都能提供绝佳的色彩准确性,能够在 DCI-P3 广色域 和 sRGB / Rec.709 之间“自动切换”,以便于 sRGB / Rec.709 色域制作的消费内容能够精确再现,不会出现单一色域而导致色彩过饱和显示的情况。
预见:iPhone 7屏幕将有广色域和True Tone
  很显然,苹果所有在广色域上的努力并不只打算给 iPad Pro 独享,考虑到苹果为了广色域,已经针对 iOS 系统特别改进了 UIKit、Core Animation、Core Graphics、Core Image、 ImageIO、SceneKit、SpriteKit 和 WebKit等多个特征,这些在 WWDC 2016 期间苹果都特别展开了各种研讨会。  所以没有意外的话,9.7 英寸 iPad Pro 的屏幕技术应该运用到 iPhone 7 乃至未来的 iPhone 上,而且苹果一直热衷于将新技术拓展到各条产品线上,之前就有将“iPad 独家技术”应用到 iPhone 上的先例。换句话说,iPhone 7 可能会拥有 DCI-P3 广色域,还采用最新的防反射涂层,还可能融入四通道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服务 True Tone 功能。  最好的结果就是,iPhone 也成为了今年打破多项显示屏幕技术的手机,包括可以显示更鲜亮的色彩,可以在特定的应用中,直接显示更接近于真实的广色域色彩。再者还能够在强光下拥有绝佳的屏幕亮度、对比度和可阅读性,最后还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线自动调整显示屏的亮度与颜色,使得阅读体验更加舒适自然。  如此优秀的屏幕,一定更多消费者会考虑买单。不过,我们必须承认,True Tone 和广色域不是一天炼成,需要硬件和软件完美的配合工作,就像当初的 Retina 视网膜显示屏,不仅需要苹果亲自做示范,还需要引起第三方开发商关注,以确保未来应用程序和游戏适配苹果整个生态系统新技术变化。这恰好再一次表明,谷歌以及其合作伙伴要在“色”屏上追赶上苹果,这又是长期的另一条艰难的道路。
  如今,Android 手机厂商希望在一个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还是碎片化问题,通常很多手机厂商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总是会选择采购最便宜的零部件,导致兼容性和质量问题,这使得谷歌变得更加困难,不同硬件合作伙伴还要自行弥补不同硬件与 Android 结合的缺陷。  谷歌今年似乎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网络搜索巨头谷歌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某个时间点发布自家的第一款智能手机,并且由谷歌完全自主控制软件和硬件。毫无疑问,这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而言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因为从 2007 年苹果发布 iPhone 以来,鲜有一家厂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  在过去多年时间里,Android 阵营产生的不利因素实在太多,谷歌是否真的能完成挑战 iPhone 的艰巨任务现在还不清楚,但此前苹果 iPhone 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与之完整封闭的生态密不可分,硬件和软件两手一起抓。因此,iPhone 上 iOS 系统总是能充分利用硬件的特征,换取智能手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相信今天苹果主推的广色域显示屏,也一定会让 Android 阵营在短期内仍难以追赶而上,正如当年的 Retina 屏幕。
正在加载评论
威锋客户端
用微信扫我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丨 沪ICP备号-1 丨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广色域:苹果下一个显示屏的前沿技术标准 - 今日头条()
广色域:苹果下一个显示屏的前沿技术标准
广色域苹果目前在显示屏上正在追求广色域(Wide Color)标准,希望可以让显示的色彩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因为今天大多数我们在用的电子设备普遍还没有达到此标准。苹果已经在 iMac 5K 和 9.7 英寸的 iPad Pro 上动工了,或许在更新内容和视觉体验上平淡无味,但其实这与当年 iPhone 4 登场时创造的“Retina”视网膜一样,成为引领移动电子产品创新的里程碑。上面是一张苹果 WebKit 团队创建的 DCI-P3 色域图片,如果你的现身设备不支持广色域,或者说只是传统标准的 RGB 色域而达不到 DCI-P3 色域标准,显示出来的图片会偏向于橙色。简单的说,将其放在 iMac 5K 和 9.7 英寸 iPad Pro 上以及传统的显示设备上,必会是十分不同的显示效果之前苹果已经展示了广色域的图片在同样广色域的设备上显示效果是多门令人深刻,苹果就是希望能够真切改变用户所创建或看到的颜色效果。每一天我们大多数人使用 iPhone,基本上很少提及色彩在线的精确度,但是对于高清电视商或者内容创作者,今天已经开始将支持广色域作为新兴 HDR(高动态范围)内容创建的重要标准,它同时也是接下来新生代 4K 内容的标准。广色域不只是硬件层面讨论的问题,它涉及到内容生产、分屏和获取,电视行业已经开始往广色域方向前行,而在移动设备上,必然要求软件开发者和硬件厂商对此进行配合。苹果是最早从自身加入到产业推动身份的厂商,5K iMac 和小尺寸 iPad Pro 都支持广色域标准,这一事实突显出了苹果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提供技术创新,而竞争对手包括 Android 阵营,也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 这一切,之前都曾发生当年在乔布斯发布 iPhone 4 之前,各种 Android 新手机其实已经开始对高分辨率进行炒作,比如摩托罗拉 Atrix,吹嘘该机子 960×540 的分辨率比老款 iPhone 的 480×320 更出色。然而,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确实包含了捏造的成分,以一些特殊的手段实现更高分辨率。当时 Atrix 和其他 Android 手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采用 Pentile AMOLED,声称实现了高像素分辨率,实际上真实的子像素少了三分之一(加入更多绿色子像素,而红色和蓝色像素少)。其结果很明显,摩托罗拉的 Atrix 在多个专业对屏幕的评测中,均被提到“不具备准确的色彩,较差的可视角度”。此外,还有一些 Android 厂商采用了更不靠谱的方式,例如缩放或缩小用户界面等,以让屏幕显示更多内容。在 PC 领域,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大多数都是大尺寸的显示器。在移动设备上则有所不同,在更大屏幕或更大尺寸的手机上增加更多像素,很容易显露出明显缺陷,往往更高的分辨率,使得显示的目标内容更小,文字也会缩小更不易阅读。不过,苹果的 Retina 显示屏不止是移动设备新技术的方向,而且还从系统本身适配,保证用户界面能够匹配更高的像素,显示清晰的文本和精确的细节,在屏幕上几乎看你到任何渲染的像素。不得不说,苹果 iPhone 4 分辨率的飞跃战略成效显而易见。但是,那一刻竞争对手并没有能够快速复制。三星最早推出的 Galaxy Note 跨界设备,也就是 iPhone 4 出道一年之后,对外炒作高品质视网膜般的显示屏,但依然是利用 Pentile 像素排列造假,只为用户提供了他们想看到的高像素的结果,却对屏幕的真实像素和颜色精确性只字不提。当时知名的显示领域专家 Rasmus Larsen 特别指出,“最近三星推出的 Galaxy Note 采用了 PenTile OLED 显示面板,我们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 PenTile 排列在实际显示效果上意味着各种细节和清晰度损失,并且蓝绿色调失真。”该专家还提到了三星为谷歌打造的 Galaxy Nexus,并遗憾的指出,“这并不能称之为 Retina 显示屏,底层技术架构欺骗了人们。”在 iPhone 4 之后的这些年里,苹果不断吧 Retina 屏幕带到自家的全线产品线上,包括 iPad 和 Mac。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也开始遵循苹果的标准,造就了今天普遍更清晰出色的手机屏幕,而不只是更大却粗糙无比。 广色域: Retina 显示屏的新标准这几年 iPhone 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像素密度达到了视网膜的级别,苹果便没有再持续推动,除非像 Plus 这样更大屏幕尺寸才稍微提升分辨率,但依然是视网膜级别。其实 Android 厂商一味追求分辨率的结果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导致整机处理任务的压力大幅增加,大量性能用于满足显示屏输出,续航受到影响。苹果在屏幕像素增加上确实是比较保守, iPhone 4 的 Retina 显示屏幕像素未达到百万级别,目前 iPhone 6/ 6S Plus 这些机型也只超过了 200 万像素。相比高端的 Android 设备,比如三星的 Galaxy 系列旗舰或同尺寸的机子,大多达到了 370 万像素,但那些没有选用强劲处理器的机子,性能确实表现不佳。与 Android 阵营大幅提升分辨率的军备竞赛不同,苹果更致力于改善显示屏未来的显示效果,这实际上更关系到用户的体验。现在表现最直接的就是:广色域,扩大显示屏的色域范围,使其能够直接显示来自数码拍摄设备直接捕获的可见色彩。 关键是,这不仅需要显示硬件上能够提供广色域,还要求软件系统拥有复杂的色彩管理水平。苹果现在力推的 DCI-P3 广色域相比传统标准的 RGB 色域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重现更精确的色彩,这是让显示屏性能更接近于现实的一次技术改进,因为当今 sRGB 色域下制作的内容,其实我们现实中肉眼能够看到的具有活力的鲜艳色彩,无法完整重现出来。简单的说,当今很多相机捕获的 RAW 原始色彩数据,只是降到了 sRGB 的色域让更多传统标准的显示设备呈现出来,部分甚至达不到。苹果对此一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至少 5K iMac 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已经完整的支持 DCI-P3 广色域,提供了完整的 ColorSync 色彩管理方案。更重要的是,苹果为 iPad Pro 也带来了广色域的硬件,那就说明 iOS 系统已经拥有了先进的色彩管理技术,不仅具备向后兼容的能力,使得过去 App Store 上的应用和游戏能够以之前的标准现身,而且还提供了新的框架,以便开发者基于新的 16 位广色域打造新的应用和游戏。今年三月份 9.7 英寸 iPad Pro 登场之后,显示屏权威评测机构 DisplayMate 就对 iPad Pro 的屏幕进行了实测,发现这块屏幕创下了移动设备多个新的记录,包括:1、最高的色彩精确度,两种色域任何之一色彩偏差极小(1.35 JNCD);2、任何移动显示屏所不及(1.7%)最低屏幕反射率;3、全尺寸的平板最高的峰值亮度(511 nits),高环境光对比度评级 301 ;4、不同视角最小的色差和亮度锐减(最大偏差 2.0 JNCD)。DisplayMate 还盛赞,在先进的色彩管理技术下,有两个色标准的域 9.7 英寸的 iPad Pro ( DCI-P3 广色域 和 sRGB / Rec.709),每一个色域都能提供绝佳的色彩准确性,能够在 DCI-P3 广色域 和 sRGB / Rec.709 之间“自动切换”,以便于 sRGB / Rec.709 色域制作的消费内容能够精确再现,不会出现单一色域而导致色彩过饱和显示的情况。 预见:iPhone 7屏幕将有广色域和True Tone很显然,苹果所有在广色域上的努力并不只打算给 iPad Pro 独享,考虑到苹果为了广色域,已经针对 iOS 系统特别改进了 UIKit、Core Animation、Core Graphics、Core Image、 ImageIO、SceneKit、SpriteKit 和 WebKit等多个特征,这些在 WWDC 2016 期间苹果都特别展开了各种研讨会。所以没有意外的话,9.7 英寸 iPad Pro 的屏幕技术应该运用到 iPhone 7 乃至未来的 iPhone 上,而且苹果一直热衷于将新技术拓展到各条产品线上,之前就有将“iPad 独家技术”应用到 iPhone 上的先例。换句话说,iPhone 7 可能会拥有 DCI-P3 广色域,还采用最新的防反射涂层,还可能融入四通道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服务 True Tone 功能。最好的结果就是,iPhone 也成为了今年打破多项显示屏幕技术的手机,包括可以显示更鲜亮的色彩,可以在特定的应用中,直接显示更接近于真实的广色域色彩。再者还能够在强光下拥有绝佳的屏幕亮度、对比度和可阅读性,最后还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线自动调整显示屏的亮度与颜色,使得阅读体验更加舒适自然。如此优秀的屏幕,一定更多消费者会考虑买单。不过,我们必须承认,True Tone 和广色域不是一天炼成,需要硬件和软件完美的配合工作,就像当初的 Retina 视网膜显示屏,不仅需要苹果亲自做示范,还需要引起第三方开发商关注,以确保未来应用程序和游戏适配苹果整个生态系统新技术变化。这恰好再一次表明,谷歌以及其合作伙伴要在“色”屏上追赶上苹果,这又是长期的另一条艰难的道路。 题外话如今,Android 手机厂商希望在一个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还是碎片化问题,通常很多手机厂商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总是会选择采购最便宜的零部件,导致兼容性和质量问题,这使得谷歌变得更加困难,不同硬件合作伙伴还要自行弥补不同硬件与 Android 结合的缺陷。谷歌今年似乎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网络搜索巨头谷歌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某个时间点发布自家的第一款智能手机,并且由谷歌完全自主控制软件和硬件。毫无疑问,这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而言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因为从 2007 年苹果发布 iPhone 以来,鲜有一家厂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在过去多年时间里,Android 阵营产生的不利因素实在太多,谷歌是否真的能完成挑战 iPhone 的艰巨任务现在还不清楚,但此前苹果 iPhone 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与之完整封闭的生态密不可分,硬件和软件两手一起抓。因此,iPhone 上 iOS 系统总是能充分利用硬件的特征,换取智能手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相信今天苹果主推的广色域显示屏,也一定会让 Android 阵营在短期内仍难以追赶而上,正如当年的 Retina 屏幕。
威锋网是国内第一Apple互动媒体,是千万果粉大本营,是广大苹果爱好者交流的平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苹果统一采用Display P3广色域屏后,对设计输出有什么影响?
iphone作为一个生产设备,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会经常被使用在网络上,然而16年的iphone7/plus升级了屏幕,使用了DCI-P3广色域屏, 照片也是以同样的色彩空间拍摄,然而面对广大的以sRGB为主的显示器和移动设备群体,呈现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部分用户只看到其 “色调”偏暖,就是一个现状)作为设计师,我比较关心苹果的色彩空间标准的统一后,对设计输出有什么重要影响?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iPhone 7屏幕细节 支持DCI-P3广色域
&苹果在2010年引入的Retina显示屏绝对是iPhone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功能之一,而在今年的iPhone 7身上,苹果似乎又会在屏幕上面做文章。有消息称,iPhone 7将具备名为Retina Color的新功能,可呈现出比普通显示屏更加丰富、生动的绿色/红色。
而这项技术已经在iPad Pro上大放异彩,普通显示屏相比之下就会显得相形见绌。
上图是苹果WebKit团队所制作的,在普通的RGB显示屏上面,它只是单纯的红色。但如果在支持DCI-P3广色域的设备上观看,你就能看到一个logo。而在查看生动的风景照片时,广色域所带来的区别会更加明显。
很显然,苹果在Wide Color方面的研发工作肯定不只是针对iPad的一个型号而已。给iOS带来广色域的支持涉及到大量的底层软件改动,这对于苹果的软件部门是个相当大的挑战。考虑到苹果在WWDC上对于广色域功能的介绍力度,他们应该还会将其(可能还有True Tone屏幕技术)带到iPhone 7当中,从而造就一款色彩更加生动、准确的显示屏。 Wide Color和True Tone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整合。就像对于Retina显示屏的支持一样,它还需要来自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持,以确保应用程序对其的兼容性。
分享给你的圈子
来源: 手机之家
热门手机排行榜
& 2002-.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号&京ICP证090349号&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 display p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