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提升有效客户有效提升4g网络的端到端客户感知

新网优,新思路――端到端优化提升用户感知 - 专题 - C114中国通信网
储俊:从目前用户感知度的情况来看,主要的还是偏向业务。严格来讲,这些只能是作为感知度建模的基础数据,他不能真正的用户感知,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映射方式和表达方式。高仁俊:上海电信承接CDMA是08年,随着网络质量提升,09年年底开始注重网络优化,关注客户,我们现在提出思路就是聚焦客户。
李益刚:3G用户数如何提升,网络覆盖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提升用户感知?我们通过用户感知评价体系,使用户感知可测量和评估,重过程、提感知,2G和3G复流和3G网络覆盖提升。端到端优化是提升用户感知重要方式。
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移动数据集信息业务收入从179亿元增加到1211亿元,收入占比从10.6%增加到29.2%。这两年,数据业务的应用更是快速增长,因此如何保证数据业务的质量,如何更好的保证终端用户的体验,成为运营商和设备商共同努力的方向。 依托于高速率承载网的数据业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如马赛克、数据中断、时延过长、超时无响应等,传统的KPI关键质量指标评估手段无法进行分析。因此,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评估和优化已经逐渐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由于承载网需要承载的业务多,而以往运营商的建设方式是从小到大逐步扩散式的,或叠加增建波分或PTN网络,造成管理和维护上的困难,因此在承载网优化中全局性和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目前传统的波分网络优化和SDH优化已经比较成熟,有很多成熟的优化工具,而随着后3G时代的到来,特别是LTE网优建设的铺开,作为承载LTE回传业务的最佳承载技术――PTN越来越多的进入商用进程,使得承载网优化,特别是PTN优化成为近期最棘手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业务成为使用最为频繁、最受用户关注的杀手业务,但随之而来的大数据流量和种类繁多的应用模式,使得数据业务成为用户感知的重灾区。不尽如人意的网络速度和频繁的掉线是移动数据业务最大的软肋。如何提升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改善用户感知,成为3G环境下运营商要留住客户的首要任务。 安徽联通通过端到端网优的实践总结了一套提升数据业务用户感知的方法,为网优技术和模式的变革积累了经验。
  随着3G 网络的发展,业务应用的增多,移动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如何提升用户的黏度,对全球运营商来说已经不是单纯保障网络指标运行稳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3G 时代,更多的需要关注用户的使用感知,用户感知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运营商的认可程度。  然而如何评价用户感知,以及确立以提升用户感知为目标的端到端优化方法,是目前业内探讨的焦点。本期专题,来自运营商和厂商的多位专家将围绕这两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李益刚: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丰富,国内外运营商也认识到传统的KPI已经不能反映用户的真实感受,并逐渐将网络优化的目标由提升网络性能指标,转变为提升用户感知。各国运营商在今年明确提出了对QoE的评估要求。用户感知涉及面较广,无线网、核心网、业务网对各类业务的承载能力、业务资费、终端质量都会影响用户感受。
田元兵:国内外多个机构和厂商都在研究用户感知评估问题,包括3GPP 、3GPP2 、ITU-T和ETSI等,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3GPP的R5站在端到端角度上提出了QoS需求的协商,通过引入IMS业务,实现了承载QoS授权的标准化,R6则更进一步,在PSS规范中对于RTSP定义了一些扩展字段,加入了QoE头字段用来保证QoE指标的端到端协商。
张军民:从语音质量业务问题来看:一是编解码等语音处理引入;二是传输等引入。从语音业务整个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接入过程、等待对方应答和保持过程。接入过程的可用性可以使用接入成功率来度量,其舒适性可以使用接入时延来度量。等待对方应答过程不存在可用性,其舒适性可以使用提示音正确率、友好度及彩玲质量来度量。
谭凌:一、建议利用WLAN网络吸收高速数据业务需求,TD-SCDMA网络吸收中高速数据业务需求,GSM/EGPRS作为两者的补充。二、加强2/3G互操作方面的研究,使得在当前TD-SCDMA网络逐步建设完善覆盖的客观环境下,依托成熟的2G网络覆盖加强客户感知。三、加大3G 方面的建设力度和研发强度,完善3G方面各项网优技术,积累经验。
陈若炜:随着3G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种业务应用的层出不穷,3G业务按QoS分类主要为:会话类、背景类、交互类和流类。在网络容量和无线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只要用户有需求,资源都会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源,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业务特性进行合理的QoS策略定制和参数调整,以保障用户感知前提下供更多的业务和用户接入。
中兴CEMC用户感知管理平台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各运营商都把提升用户感知、增加品牌价值视为面临的主要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并推动了“用户感知管理” 和“端到端网络优化” 技术的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业界领先的成套系统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率先推出了领先的CEMC 用户感知管理平台。
  CEMC 是一个支持多制式网络、多种数据来源的用户感知评估平台,可实现从RAN 到CN 和VAS 的端到端全面监控。CEMC 支持2G 和3G 独立组网,以及2/ 3G 混合组网模式;支持的数据源包括各子网的网管性能数据、呼叫详单CDT 数据、以及信令监测数据(可由MM 产品提供);支持Voice 、 VP 、SMS 、HTTP 、WAP 、FTP 、Streaming 、 MMS 等八种基本业务;具备QOE/ Sub QOE/ KQI/ KPI 4 级映射体系;支持网络级、用户级、用户组级多种粒度的用户感知评估。基于CEMC 的用户感知评估体系,可全面监控多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感知,任何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络、用户或终端问题,都会在评估体系中体现,通过关联分析即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马晨:3/4G时代运营商遇到的挑战很多,比如综合业务的多样化、用户感知、运营商网络的部署和维护、用户终端性能、多技术融合(尤其是在4G 后)等。由于3/4G 时代的到来,运营商的整个业务承载网络架构中,设备提供商肯定是多厂商的;运营业务的多样化之后,每种业务也有各自的QOS ,业务性能的需求也是存在优化差异性的。
尹建华:端到端用户感知评估体系是整个端到端优化的基础。端到端性能优化的核心内容中,业务性能优化,子网性能分析与优化,用户无障碍业务应用,是提高业务质量和用户感知的主要途径;用户行为分析,终端与SP 分析, VIP 和潜在投诉客户跟踪分析,则是对运营商精细化运营的有力支撑,是端到端优化的重要内容。
马晨:在执行的过程中,数据业务端到端优化的整体性非常重要,应注重于检查、优化和改进不同网络间的接口互联,以及业务流程和信令的完整性;同时还在优化执行流程上,保证各网络节点工作的一体化和联动性,确保针对选定数据业务分析的全程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现阶段最大的困难是在全接口的信令采集和全接口的消息关联。
尹建华:基于已有的端到端优化经验,中兴通讯针对不同的主流业务,形成了成熟的业务识别、业务KQI评估和业务优化方法。除了对通用的底层平台如接入网、承载网、交换网和业务网的优化之外,针对不同业务,也有一些个性化的优化点。如对彩信业务,需要引入内容缓存功能、自动纠错功能、终端预配置功能、大文件分段功能等。
中兴MM运维和监控产品平台
  中兴通讯MM(Maintenance& Mon-itoring)产品可以完成从无线网到业务网的任意接口、任意厂家的QoE 监控、评估和优化。该平台内建16 核24G 内存高性能的DPI硬件业务识别引擎,包含多套协议识别规则,可识别150 多种协议。MM 可为CEMC 平台提供接口信令监控数据,从而集成到CEMC中;但MM 本质上是基于多接口信令跟踪数据的端到端网优平台,该平台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主动式的用户感知优化。因此MM是可以与CEMC 独立或联合部署的,二者区别在于底层的数据来源有所不同。
中兴通讯高铁覆盖解决方案基于三项核心技术,成功应对高铁覆盖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首先,基于专利的基带频移补偿算法,快速跟踪频移变化,实现频移有效补偿,改善无线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障高铁覆盖网络的正常通信。其次,基于基带合并M RRU 技术的高铁覆盖增强技术,极大地扩展单小区覆盖能力,大大降低切换次数,有效提升了高铁覆盖网络性能。最后,基于链型小区优化技术,通过“之” 字形布站和天馈选型,形成高铁覆盖链型小区分布;采用快速切换算法,满足高速用户的移动性要求;专项参数配置满足高铁网络和周围大网的互操作,实现高铁和大网的协同覆盖。
面对“后3G 时代” 复杂的承载网,电信运营商产生诸多忧虑和困惑。中兴通讯有的放矢,推出承载网络优化解决方案,满足通信业务发展需要,有效帮助运营商减少Capex ,降低Opex ,提高投资回报收益。中兴通讯拥有技术能力一流的承载网络优化专家,同时拥有一套完整的方案设计和审核流程,以系统化的网络评估结论为基础,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网络当前具体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制一套最合适的网络优化方案。从网络资源利用率、网络安全、备品备件、网管系统、多业务支持、时钟及同步、服务SLA 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具前瞻性的、符合客户网络发展需求的优化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流计算的LTE网络端到端客户感知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重庆移动提升4G用户感知  来源:  作者:李媛婧 钟金龙随着数据业务应用爆炸式的增长,特别是商用终端各类App的广泛应用,传统电路域KPI指标已经不能反映客户的真实使用感受,特别是4G用户的上网体验基本无可参考KPI。为了评估4G用户真实的感知情况,重庆移动网优中心从前台测试及后台统计两方面获取客户感知情况,并针对各类问题分析定位取得良好效果。
前台测试。首先根据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将App分为web浏览类、即时通信类、流媒体类、应用下载类以及其他常用类。针对不同类型的App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测试规范及KQI评估体系。如WEB浏览类主要KQI指标包括服务器影响成功率、页面加载成功率、页面加载速率以及时延等。网优中心前期整理了4G用户使用最为频繁的TOP50手机App应用、TOP20主流门户网站,并对这些App应用及网站进行定期的室内定点测试,在测试中发现影响客户感知的各类问题并推动解决。
后台统计。网优中心积极协调后台厂家,架设SEQ客户感知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实时跟踪用户的TCP链接以及后续的数据传输情况,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可按照终端、小区、用户访问域名等来进行数据汇总,为用户在4G网络下上网感知评估提供可参考依据。网优中心针对TOP20的门户网站,定期提取主流网站的KQI指标,实时监控4G用户访问目标网站的体验情况,针对突发故障提前处理,降低了客户投诉。
问题定位。网优中心联合公司其他相关部门,对测试及后台统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定位,按照“分段定界”的方式,梳理端到端问题的解决思路,制定问题处理流程。分段定界即把端到端问题进行分段,分为终端、无线、本地传输、核心网、省际传输、服务器六大段,各自按照各自的流程处理自己分段内问题。
通过前期的努力,在各专业的配合下,重庆移动成功解决了4G用户访问人民网部分图片无法打开的问题,及时发现了新浪网服务器故障导致的图片无法打开情况,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预警。同时,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移动MM商场应用下载速率,重庆地区平均下载速率由0.98Mbps提升至4.1Mbps。关键词:扫描二维码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获得验证码
* 填写验证码
* 无需输入用户名密码,安全可靠 (需要微信已绑定)
宁波电信4G用户网页浏览感知分析
积分 16603
威望 403901 个
礼品券 22 个
专家指数 222
注册 专业方向&
CDMA2000/4G/LTE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770.58 KB)
宁波电信4G用户网页浏览感知分析
宁波分公司 网络运营部 无线维护中心 陈武军发表于 23:23:57
摘要:宁波电信LTE网络规模已接近成熟,网络指标良好。但是,用户对于业务使用的真实感知如何呢?这是多年来的一个评价难题,也是近阶段集团公司考核转型的一个方向。本文主要借助集团公司业务感知APP后台数据,来分析宁波电信用户在使用4G网络进行网页浏览时的体验感知。由于感知APP后台数据直接取自于用户手机终端,且对百度、淘宝、新浪等十大主流网站进行全面测试,因此数据能较为客观的反应用户的实际感知。本文以2016年4月全月数据为依据,针对网页浏览业务,从网络角度、网站业务、用户及终端三大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来掌握宁波4G用户体验感知的整体情况以及影响感知的大致原因,为后续开展基于用户感知的端到端网络优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LTE
业务感知 网页浏览
1.& && &&&
对于网页浏览这项业务,用户最为敏感的是网页打开速度,网页中文字、图片等刷新的速度。那么我着重就通过网页首包时延(用户发起浏览请求到收到目标服务器响应第一个http 200 ok报文之间所经历的时长)和网页打开时延(用户发起浏览请求到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FIN.ACk]消息之间所经历的时长)这两个关键的指标来评价用户的业务使用感知。
网页首包时延优良门限&=500ms
网页打开时延优良门限&=1500ms
分析2016年4月全月数据,宁波电信4G用户整体网页浏览感知优良率为85.7%,在全省排中偏下水平。
全省4G用户网页浏览感知优良率
用户使用浏览业务的基本过程为:
用户点击访问某个网页
如终端未分配空口资源,需要终端与基站之间建立空口连接
如终端未缓存DNS信息,进行DNS查询,查询完成后,发起TCP建立请求
终端操作系统与服务器建立完成TCP三次握手后,终端发送第一个Get请求报文
服务器响应Get请求报文,向终端下发第一个页面的数据,第一个页面的下载会包含多个数据报文的下发,第一个报文的格式可能是压缩的。
某些服务器会进行重定向操作。
基本流程图如下:
网页浏览流程图
首包时延:DNS时延(包含空口建立时延)+
连接建立时延
发送请求时延。
页面打开时延:DNS时延(包含空口建立时延)+
连接建立时延
发送请求时延
接收响应时延。
1.2.1& && && &
各阶段时延占比
宁波电信4G网页浏览各阶段时延占比
从上图看,首包时延主要在DNS时延和请求时延。由于DNS时延包含了无线空口建立部分和DNS缓存的存在,因此波动较大。而请求时延是终端发起HTTP首GET包到收到200OK的过程,涉及整个端到端业务的过程,一般来说该时延等于“GET-ACK时延”+“SP处理时延”之和。以下是对三大主流网站的首GET包时延分析。
新浪首GET包横向时延分析(核心网泛指非无线段)
百度首GET包横向时延分析(核心网泛指非无线段)
搜狐首GET包横向时延分析(核心网泛指非无线段)
从上述三大主流网站测试分析发现,对首包时延影响较大的请求时延在无线侧相对比较稳定,平均约20-30ms,而非无线侧的时延随网站的不同,时延相差较大。百度约30ms,新浪约80ms,搜狐却达到了180ms,那么最大可能的原因是网站服务器的SP处理时延出现了较大差异,也就是说跟网站本身服务提供的能力有关。
而接收响应时延约占整个网页打开时延的50%,这一段主要是客户端下载页面数据的过程,与网站提供的内容大小相关。
1.2.2& && && &
4G感知对比3G感知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4G网络在网页浏览的感知上,到底带来了多少提升。从后台数据分析发现,首包时延下降了44.7%,而网页打开时延下降了64.7%。整体感知提升非常明显。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宁波电信4G网页浏览各阶段时延占比
根据上文首包时延和打开时延优良门限500ms和1500ms,那么同样我们认为大于这个门限是质差门限,因此宁波电信4G网络浏览的质差率约占14.3%,从4月份数据统计看共有23331条有效数据。
1.3.1& && && &
无线覆盖分析
首先,从4月全月所有数据分析看,利用无线网络覆盖最典型的RSRP和SINR进行趋势分析。从而我们来掌握当无线网络质量恶化到何时情况下网页浏览感知质差。
无线RSRP对时延影响趋势
无线SINR对时延影响趋势
通过图8、图9分析得出结论:
4G网络SINR在-2时首包时延和打开时延的平均值接近考核门限,曲线变陡。
4G网络RSRP在-105时首包时延和打开时延的平均值接近考核门限,曲线变陡。
综合上述,场强对时延的影响较为明显,得出了无线问题导致浏览类质差的大致参考门限如下。
无线问题导致浏览类质差参考门限
疑似无线问题门限
1.3.2& && && &
用上述门限对质差采样进行分布如下图,从而大致掌握质差原因段落。
网页质差采样在无线RSRP上的分布
网页质差采样在无线SINR上的分布
从图10、图11分析可以看出当网页浏览质差时,无线RSRP原因仅占25.7%,无线SINR原因仅占4%。
综合上述,宁波电信4G用户在进行网页浏览发生质差时,无线网络覆盖质量原因约占3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能排除非覆盖类的无线网原因,例如无线空口的调度算法、HARQ、RLC、PDCP等造成的时延问题。因此,后续需要重点排查无线网络中非无线质量的关键点,以及无线段以外的核心网、承载网、乃至SP服务器的关键点。
2.& && &&&
业务角度分析
从上文第一节、第二节我们都提到了SP网站服务,那么我本小节就重点来分析下,各测试主流网站在时延上的一些情况和差异。
各主流网站测试量及感知概况
首先,我们简要分析下十大主流网站APP网页浏览的测试量。那么从下图的统计来看,除APPLE以外其它网站的测试量基本在一个数量水平,测试量相对均衡。
主流网站APP网页浏览测试量
主流网站APP网页浏览优良率
十大主流网站中各网站的优良差异较大,其中淘宝、微博、百度三家在网页浏览的感知上明显差于其它网站。
各主流网站各阶段时延对比
从上一小节分析发现网站之间差异比较大。那么我们再深入的分析下,个网站在各阶段时延上的差异。
主流网站网页浏览关键指标对比
主流网站网页浏览关键指标对比
各主流网站页面打开速率对比
从图14、图15发现淘宝、微博、百度三家主流网站首包时延和打开时延均较差,淘宝、百度、搜狐请求时延较差。再进一步通过图16,我们简要通过网站页面大小/响应时延来获取网站点响应速率(kbps),结合响应速率,我们发现淘宝和微博的速率还是可以的,其打开时延大的原因主要是因其本身页面数据量大导致。而百度响应速率低,是本身服务SP能力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网络问题呢,需要后续重点关注。
3.& && &&&
用户及终端分析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下各类终端在宁波电信4G网上做网页浏览业务的表现,以及通过质差TOP用户的质差采样分布,来掌握宁波哪些区域的网页浏览感知较差。
各类终端APP网页浏览感知分析
通过对终端分析,VIVO X3V,三星的多款终端等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网页浏览感知。
感知APP网页浏览质差TOP20用户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TOP用户质差采样点GIS分布
通过用户角度分析,我们找出了网络中使用感知APP测试网页浏览最差的TOP80用户,同时将这80个用户的质差采样点做成GIS分布。从地理分布看,用户质差采样点并非在偏远的农村区域,而是大部分集中在市区以及高速沿线。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a)& && && && && &&&
无线段以外的核心网、数据承载网、乃至SP服务器等是现有4G浏览感知的重要排查环节及对象。
b)& && && && && &&&
对于无线侧,无线网络质量原因占比仅25%,做好覆盖的同时,空口的调度算法、HARQ、RLC、PDCP等是后续优化浏览感知的重点方向。
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我们对宁波电信4G网络用户使用网页浏览感知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着重通过网络、业务、用户及终端三大角度对宁波电信4G用户的网页浏览感知进行了分析。从中也一定程度的掌握了后续网络问题的关注重点,业务网站本身的影响以及用户在终端和地理位置上的质差分布,为后续进行端到端时延网络优化打下了基础。
(770.58 KB)下载次数: 77 14:56:10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作者的更多帖子
harvestchen
威望 323 个
礼品券 0 个
专家指数 -1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技术问题,回答得专家指数,快速升级
· · · · · · · · · ·
谢谢朋友分享!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您即将访问其它网站
您即将访问的地址是其它网站的内容,MSCBSC将不再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请自行判断是否继续前往
精彩通信图库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本站统一服务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户感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