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短信攻击邮件恶语攻击咋办?

短信暴力:你所察觉不到的伤害
短信暴力:你所察觉不到的伤害
(谈性说爱中文网)你也许听说过语言暴力,可你知道短信暴力是什么吗?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今天,通过通讯网络来用语言进行中伤和辱骂,虽然貌似不如面对面那么有攻击性,但危害却一点都不小。不仅是短信,微信、微博、QQ都可能成为发生短信暴力的媒介。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中伤短信危害大
除了肢体暴力和性暴力,我们常常忽略了另一种暴力———言语中伤。谩骂短信,侮辱性言论,虽然没有身体上的接触,它们的恶劣程度和对人的危害程度,可不能小觑!
&“我前男友总发短信打电话骚扰我,”
来自上海的Emma告诉我们。“每半个小时我就得跟他汇报我和谁一起,在干什么,控制欲超强。他对我倒是从来没有肢体暴力,但追踪短信和责怪来回狂轰乱炸,我可受不了!所以赶紧分手了事。不过我当时真没觉得这也是一种暴力。”
和Emma一样想法的姐妹可不少,大家都以为言语暴力不算大事,顶多“恶语伤人六月寒”罢了,不会对人有多大危害。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语出伤人?真的假的?
言语暴力是否会危害健康?为了一探究竟,美国的一项对585名年龄介于18-21岁青年进行了调查,问题是受访者是否在13-19岁期间遭受过恋爱暴力。这里的暴力也包括如被恐吓,侮辱,操控,或通过短信邮件骚扰等语言暴力。研究人员通过恋爱关系中的暴力虐待史,再来比较这些人成年后的生活及健康。
结果显示,约会中的非身体暴力问题尤为突出,65%的女性及56%的男性,都表示自己曾经有过这种不快经历。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言语暴力的帮凶: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曾被短信骚扰。
结果证实了“语出真的会伤人”:青少年时期经历过言语暴力的人,不分男女,成年后暴饮暴食或抑郁的可能性较大,不自爱,喜欢做伤及自身的事情,比如滥交或酗烟酒,生活极不健康。哎呀!你看,语言暴力不但普遍存在,而且危害很大。小伙伴们!注!意!啦!
语言暴力怎样伤人?
那么言语暴力是如何损害健康的呢?调查指出,压力是罪魁祸首。置身这种暴力关系中,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常规压力通过影响人脑的结构和运作导致健康问题,这种压力也不例外!
遇到语言暴力怎么办?
觉得自己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或者身边的朋友闺蜜正被骚扰?被带有语言暴力倾向的人纠缠?千万别觉得这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是时候勇敢的面对并且解决问题。首先,你能选择离开有语言暴力倾向的伴侣。如果不行,那一定要向朋友,亲人,甚至是老师和心理辅导员请求帮助。
要知道,你从来不孤单。有小伙伴们在这里支持帮助你!
你经历过短信暴力吗?
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访问我们的或参与讨论,或将你的故事和见解发给我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同事发手机短信恶语相伤能构成诽谤罪吗?_百度知道股票/基金&
对“诅咒短信”不能只追究个人责任
  一市民拨打电话到省绿春县卫生局咨询,没想到值班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接听电话,竟然还用手机短信回复市民:“是不是你妈去世了?”6日,绿春县卫生局当事值班人员李某承认短信是他发的,并表示后悔发出这样的短信。绿春县纪委已经介入调查。  (11月7日新华网)  市民拨打卫生局的工作电话,不过是正常的业务咨询,结果不但连着拨了几次都被挂断,最后干脆招来了“是不是你妈去世了”这种带有诅咒意味的短信。尤其是最后证明这样的短信竟然是从卫生局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发出来时,留给当事市民和网友的,就只剩下质疑与愤怒了。  事后这位工作人员辩解说,他之所以不接电话,并且发送短信诅咒对方,是怀疑对方为诈骗电话。这样的理由,显然很难服众。一则你连对方电话内容都没听,怎么就断定是诈骗电话的?二则按照经验和常识,如果真是诈骗电话,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停拨打。退一步说,你不接电话也就罢了,为何要以“是不是你妈去世了”这种恶毒的短信去诅咒别人呢?  还有一点同样值得注意,市民拨打咨询电话的时候正是周末,而这位发送“诅咒短信”的工作人员,恰恰是卫生局当天的值班人员。结果他在自己的值班时间擅离岗位回了家不说,对转到自己手机上的咨询电话还恶语相向,仔细数数,这一条“诅咒短信”,暴露出多少问题来?  日前,公安部出台专门的通知,规定对在办理户口证件等方面故意刁难群众的工作人员,一律先停职再追责。此举得到公众的一致肯定与欢迎,那么国家其他部委,是不是也应该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对自己所属的部门进行严格管理,严厉问责呢?  这条“诅咒短信”,不但伤了民心,也严重损害了政府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形象。据说当地纪委已就此事介入调查,但在笔者看来,仅有对这位工作人员个人的追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追责个人的同时,还必须追责集体,追责单位。试问,如果该机关单位在内部管理上有完善的制度规定,或者说制度规定能够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对违反工作制度和纪律者能够严肃追责,还会发生工作人员在值班的时候脱岗,对群众电话不接不问,反而发送短信诅咒群众的事情吗?  内部管理制度涣散,出事以后对当事人“罚酒三杯”,进行“保护式惩罚”,正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和单位不把群众当回事,屡屡暴露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真能对违规违纪者给予重典处罚,每年抓几个典型,该辞退辞退,该开除开除,相信能够对改变机关作风,扭转官场风气大有裨益。  苑广阔
11/07 18:3711/07 08:3811/07 07:1711/06 02:0010/29 09:2510/25 08:2810/25 06:2310/25 04:36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短信攻击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