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炸伤了手机配医药费不赔车祸误工费怎么赔偿

遭啤酒瓶炸伤误工费该如何计算?
作者:通讯员 金龙生
已有533次阅读发布时间:字号:
  近日,乐清市消保委北白象分会接到消费者张某的求助,称吃饭时脚边的啤酒瓶突然爆炸,将左脚炸伤,商家承认该伤与啤酒瓶有关,却不赔偿。
  乐清市消保委北白象分会调解人员当即与该品牌啤酒的乐清办事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获得了商家对啤酒瓶爆炸事件的认可,随后召集张某与商家进行协商。通过了解,商家对于张某治疗产生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均同意赔偿,但双方对于误工损失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张某提供了医院20天的休假证明以及自己就职的某电器公司的考勤登记证、劳动合同,以证明其系某电器公司的员工,并提供了事故前三年的工资明细表补贴发放明细、年终奖明细、薪酬改革补发工资明细表,以证明其事故前三年的收入情况。证据显示,张某的平均年收入约为人民币8万元,由此张某主张误工费至少应该要4000元。而商家认为应按照其公司的规定城镇居民误工费按每天75元,农村居民按每天50元的标准,因此只能给予张某1000元的误工费补偿。
  了解情况后,调解人员向双方说明了误工费的赔付标准和计算方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显然商家的赔付标准没有根据,但是调解人员侧面了解到张某的公司并没有将其20天的休假收入全部扣发。因此,商家只用承担受害人实际减少的收入,而不是受害人固定收入。最后,在调解人员耐心的说理下,商家同意赔付张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和误工费总计2700元,双方对这一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和信服。
来源:市场导报 编辑:柴丹啤酒瓶爆炸伤人啤酒爆炸把我的左手炸伤了,去医院缝了几针,现在在家什么也做不了.我想请问下大家.我该去哪维护自己的权益.厂家会赔偿吗?要哪些证明?
玄岑总攻虄
保留证据证据包括的种类很多,涉及到啤酒爆炸伤人案件,消费者需注意保留以下证据:1、现场证据消费者受伤的地点一般有两种:一是自己家中,二是饭店等公共场所.受伤后,多数消费者往往急于去医院处理伤情,无暇顾及现场情况,需要取证时,现场多已被清理,造成证据灭失,给后期索赔带来障碍.在家中受伤后,家人应尽量将现场状况以影像(录像、照相、手机摄录等)方式保存下来,然后将爆炸后的啤酒瓶碎片收集完整.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受伤后,一般情况较为混乱,现场状况不易保留,将伤者送医的同时,随行的人应注意督促服务人员收集啤酒瓶碎片,另外要求饭店的经营者或服务人员写出书面证明材料,对事发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状况做简单描述.2、就医证据消费者受伤后,应选择就近的正规医院对伤情进行处理,尽量避免去小诊所或自行处理伤口.正规医院的诊疗手册、出院记录等会对伤情、治疗手段、用药方法、后期注意事项等做详细的记录,并能提供正规的医疗发票,这些是小诊所无法提供的,在举证时更容易被厂家接受.另外,在医院对伤口进行紧急治疗后,消费者最好能留存受伤部位的局部特写影像,以避免伤情恢复后证据灭失.3、物证—爆炸啤酒瓶不少消费者在投诉时能提供各类票据,但最关键的索赔物证—爆炸后的啤酒瓶碎片却被扔掉了.尽管有些投诉能够通过同批次购买啤酒的票据、证人证言、影像资料等构成完整证据链而获得一定的赔偿,但在爆炸啤酒瓶缺失的情况下,许多啤酒厂家是拒绝赔偿的.所有合格啤酒使用的啤酒瓶都执行《啤酒瓶》强制性国家标准,可以通过验明啤酒瓶瓶底以上2mm范围内是否打有专用标记“B”、是否标明生产企业的标记、生产的年和季等标识来查看使用的啤酒瓶是否为合格.通过啤酒瓶的碎片可以确定是原装新瓶还是回收瓶,使用年限,大概的回收次数.一般一只啤酒瓶一年可被回收三次左右,而回收使用五次后的啤酒瓶强度只有新瓶的50%.另外通过对爆炸后的啤酒瓶碎片进行复原,可以看出爆炸受力点,初步推断属于自爆还是受外力作用爆炸.消费者可提出哪些赔偿要求啤酒爆炸造成的伤害,如果是轻微伤,赔偿较为简便.如果伤情较重或已造成残疾,那么赔偿问题就较为复杂,消费者能够提出的赔偿请求有以下几大项:1、医疗费用:一般以消费者提供的医药有效票据为准;2、治疗期间的护理费:治疗期间受害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按照所在市、区雇请一名护理人员所需费用计算;3、误工费:受害人如果有正式职业,由工作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受害人如果无正式职业,每日按照受害人所在市、区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如受害人从事个体经营,可依据受害人提供的纳税证明对其收入进行推定.4、交通费:受害人因治疗所支付的必要的交通费.在实际赔偿中,一般以公共交通为主,消费者应注意收集每次治疗的交通费用.对于不能提供交通费用票据的消费者,也可采用估算的方式,但赔偿金额会与估算有一定的差距;5、营养费:根据伤情情况获得的营养费不等;6、残疾赔偿金:对于因啤酒爆炸造成伤残的,按照有关部门出具的伤残等级鉴定,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不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受害人所在市、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7、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8、精神损害赔偿:消费者可以在赔偿请求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标准不超过5万元.注意事项啤酒爆炸伤害发生后,消费者会有一些索赔上的误区,在索赔时,消费者应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时效:在发生啤酒爆炸伤害后,消费者应在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后的第一时间联系啤酒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对于伤情较轻的消费者,厂家一般会留存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待伤情基本恢复后,根据伤情和消费者提供的有效票据给予适当赔偿.对于伤情较重的消费者,厂家的售后人员会到医院或家中探望,了解现场状况,提取关键性证据,为下一步确定赔偿数额做准备.如果希望通过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消费者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后的六个月内带齐相关证据投诉.2、避免预期过高:多数消费者都会要求厂家垫付医疗费用或在治疗未结束时就提出大额赔偿要求,这是有欠思量的做法.鉴于涉及的啤酒厂家产地各异,售后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受伤后消极等待厂家支付医疗费用才接受治疗,会延误伤情.在治疗未结束时提出大额索赔要求,不能对伤情的后期发展做出客观判断,往往得不偿失.以上是消协在长期调解中掌握的消费者在啤酒爆炸受伤后索赔的一些实用知识,希望能对广大消费者有所帮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遭啤酒瓶炸伤误工费该如何计算?
  近日,乐清市消保委北白象分会接到消费者张某的求助,称吃饭时脚边的啤酒瓶突然爆炸,将左脚炸伤,商家承认该伤与啤酒瓶有关,却不赔偿。  乐清市消保委北白象分会调解人员当即与该品牌啤酒的乐清办事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获得了商家对啤酒瓶爆炸事件的认可,随后召集张某与商家进行协商。通过了解,商家对于张某治疗产生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均同意赔偿,但双方对于误工损失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张某提供了医院20天的休假证明以及自己就职的某电器公司的考勤登记证、劳动合同,以证明其系某电器公司的员工,并提供了事故前三年的工资明细表补贴发放明细、年终奖明细、薪酬改革补发工资明细表,以证明其事故前三年的收入情况。证据显示,张某的平均年收入约为人民币8万元,由此张某主张误工费至少应该要4000元。而商家认为应按照其公司的规定城镇居民误工费按每天75元,农村居民按每天50元的标准,因此只能给予张某1000元的误工费补偿。  了解情况后,调解人员向双方说明了误工费的赔付标准和计算方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显然商家的赔付标准没有根据,但是调解人员侧面了解到张某的公司并没有将其20天的休假收入全部扣发。因此,商家只用承担受害人实际减少的收入,而不是受害人固定收入。最后,在调解人员耐心的说理下,商家同意赔付张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和误工费总计2700元,双方对这一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和信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2/02 05:2802/01 14:1002/01 10:1801/29 17:1301/18 13:3601/18 03:4701/13 05:22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在餐厅吃饭,被邻桌的啤酒瓶炸伤,我该提出哪些赔偿呢如题 谢谢了_百度知道手臂轻微伤,医疗费7000,误工费,精神损失费,他要15000合理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误工费赔偿标准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