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ba z5 评测得充电吗

查看: 46668|回复: 145
索尼这次号称1500天等待的耳塞来了——xba-z5
如今市面上非定制耳塞,一耳朵戴上去最强的依旧是akg3年前发布的k3003
无法否认的k3003实在是有够强,其他旗舰确实没得比。
在akg发布k3003一年前sony发布超旗舰动圈exk拥有令人咂舌的素质
说实在的大家也知道,exk在k3003面前根本就是被完爆的所在。
这次1500天,mdr-z7取代mdr-z1000
而xba-z5自然是取代mdr-ex1000了
我非常期待xba-z5,z开头!
不过个人觉得可能xba-z5应该会比dn2000强点
比起exk也绝对要强,总不能不如四年之前的作品吧?
但是比起k3003,大家都知道,其透明干净市面上的耳塞几乎没有刻意与之比拟的
如果xba-z5这点也做好了,那真心这才叫1500天的等待。
(25 KB, 下载次数: 0)
00:22 上传
(33 KB, 下载次数: 0)
00:22 上传
(26 KB, 下载次数: 0)
00:22 上传
(24 KB, 下载次数: 0)
00:22 上传
那播放器了?
又是反人类的耳塞 [s:18] [s:18]
官方宣传定位颇高,看看明天国内宣传怎么设计 [s:2]
引用第1楼随便同求其了于 00:23发表的 :
那播放器了?恕我直言,索尼的walkman都是玩具
三四百毫安的电池续航做到三四十小时,这样的东西注定和音质完全无缘。
我一直觉得ip4以来。sony的walkman就没有买的必要了。
walkman只是随身听歌的代名词和音质无关。
引用第4楼mebiusluo于 00:27发表的 :
恕我直言,索尼的walkman都是玩具
三四百毫安的电池续航做到三四十小时,这样的东西注定和音质完全无缘。
我一直觉得ip4以来。sony的walkman就没有买的必要了。
walkman只是随身听歌的代名词和音质无关。
送人好看嘛
上图中这台 NWZ-A17 就是索尼带去柏林的另一款力作了,其主打卖点是高分辨率音频播放,官方宣称它是同类产品中「最小最轻」的一款。NWZ-A17 支持 WAV、AIFF、ALAC、FLAC 等多种无损音频格式,相对常见的 MP3、WMA 档在 DSEE HX 的加持下也能有更好的表现。设备内建 64GB 存储容量,不够用的话,也可以通过 microSD 卡扩展。同时它还支持蓝牙和 NFC,正面配备的则是一块 2.25 吋 QVGA LCD 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NWZ-A17 是可以通过 iTunes(Mac、Windows 版都可以)来管理文件的,而其预载系统也不再是 Android 了(好评)。发售信息方面,它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开卖,价格为 US$300(约人民币 1,846 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产品图集。
这次xba-z5在材质上明显和exk同档
比之前11.12.13发布的xba-4,xba-40.xba-h3都强了多
也许是带有exk般里程碑意义的塞子
Z7 70MM液晶渡铝振膜
Z5 全新设计圈铁单元
这次强调的是空气感。
主题feel the air
引用第4楼mebiusluo于 00:27发表的 :
恕我直言,索尼的walkman都是玩具
三四百毫安的电池续航做到三四十小时,这样的东西注定和音质完全无缘。
我一直觉得ip4以来。sony的walkman就没有买的必要了。
walkman只是随身听歌的代名词和音质无关。WALKMAN还是很好听的 但是确实有了IP之后没买的必要了
引用第4楼mebiusluo于 00:27发表的 :
恕我直言,索尼的walkman都是玩具
三四百毫安的电池续航做到三四十小时,这样的东西注定和音质完全无缘。
我一直觉得ip4以来。sony的walkman就没有买的必要了。
walkman只是随身听歌的代名词和音质无关。
哦那我想应该买D50/D100/D1带出门听歌会比较好。
引用第10楼佳人王于 00:33发表的 :
哦那我想应该买D50/D100/D1带出门听歌会比较好。
姑姑真爱说笑!
&exk在k3003面前根本就是被完爆的所在。& 真是没救了,停药吧。
索尼做耳塞的为什么不考虑换一个形状
引用第12楼wxwxwx0于 00:49发表的 :
&exk在k3003面前根本就是被完爆的所在。& 真是没救了,停药吧。k3003比起exk不是完爆是什么?
难道是平分秋色?!
引用第14楼mebiusluo于 00:59发表的 :
k3003比起exk不是完爆是什么?
难道是平分秋色?!对音乐的理解不一样。这也是很多人留下或放弃exk的核心原因。其实我也觉得exk缺陷很多但没有可以代替他风格的耳塞。k3也是一样
播放器比zx1的外观要好 不用安卓更是好 大耳小期待&&塞子又是圈铁。。不指望
[quote]引用第16楼jielebing于 01:10发表的 :
播放器比zx1的外观要好
引用第14楼mebiusluo于 00:59发表的 :
k3003比起exk不是完爆是什么?
难道是平分秋色?!
3003我还是蛮喜欢的,但我觉得EXK真不比3003差,完爆?这种词在随身间对比时真该慎用…
EXK被K3003完爆?不敢苟同。
两条耳塞都拥有过,现在留下的是MDR-EXK。
Powered bySONY 索尼 XBA-Z5 入耳式耳机[三单元圈铁]测评报告 对比Westone... - 今日头条()
SONY 索尼 XBA-Z5 入耳式耳机 前不久Soomal测评了索尼XBA-A2三单元圈铁耳机,它的动铁单元的高频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作为1000元人民币级别的耳机,动铁单元高频表现已经并不比我们熟悉的娄氏高音在W4R、UE900等耳机上表现的差。而作为目前索尼耳塞旗舰XBA-Z5,在动铁和动圈扬声器单元上相比A2又有不同。它的声音表现因此也值得期待。感谢网友送测XBA-Z5耳机,目前Z5耳机Sonystyle官网售价为3699元人民币,网购行货价格在2700元人民币左右。样机来源:网友送测样机类型:市售量产机是否商业关系:否 SONY 索尼 XBA-Z5 入耳式耳机在Soomal之前的XBA-A1、A2测评时我们已经介绍过在2014年底索尼发布XBA-A1、A2、A3和Z5几款产品配置差别。除了A1使用了一个全频带动铁单元外,A2、A3和Z5均使用了两只动铁单元。动铁单元内部,T型衔铁以及振膜和衔铁间一体化的连接结构,侧面正对振膜的开口位置的主体结构都是一样的。不过,在官方介绍中,Z5使用的动铁单元振膜材料和A2、A3不同,Z5使用了镁质金属材料,让振膜达到更轻的质量。而Z5的整体外壳也和A系列不同,官方介绍同样使用了镁质金属材料,这个材料和外壳表面涂层工艺看上去和索尼Z7耳机的有些相似。 SONY 索尼 XBA-Z5入耳式耳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官方图] SONY 索尼 XBA-Z5入耳式耳机-分频电路[官方图] SONY 索尼 XBA-A2 入耳式耳机-索尼线性驱动动铁单元特色技术[官方图]双单元动铁单元同样一只为全频带,另一只负责高频,在Z5中官方明确内置了阻容分频电路。而在动圈单元方面,A3和Z5均使用了16mm直径的大振膜[A2为12mm直径,A3为16mm直径],材料是索尼近年来常用的LCP液晶聚合物材料,不过Z5和A3不同的是表面做了镀铝涂层,并且增加了振膜边沿的褶皱加强振膜刚性强度,理论上可以让低频更容易控制。 SONY 索尼 XBA-Z5入耳式耳机-镁合金振膜及镁合金外壳[官方图] SONY 索尼 XBA-Z5入耳式耳机-节奏响应控制示意图[官方图]在索尼Z5的官方页面上,还可以看到索尼展示了“节奏响应控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动圈扬声器背面耳机壳体内有专门的结构用于调节内部气流。这对于小耳塞的调音来说非常重要,而要保证量产和一致性如何巧妙设计这套气流系统更是关键。以上几张图片均来自索尼官方网站图片展示,其中动铁结构、三只扬声器分布位置、节奏响应控制和A2、A3应该没有差别。而Z5的最大差别在于动圈振膜的不同、动铁振膜的不同、耳机外壳材料的不同[可能影响到节奏响应控制部分结构]、可能还有分频电路的加入。 SONY 索尼 XBA-Z5 入耳式耳机从佩戴使用来说,XBA-Z5和A系列比较相似,我们手中只有XBA-A2作为参考,虽然Z5的扬声器单元和外观尺寸都要比A2更大了一些,但仍然保持了11克左右的重量[A2为9克],实际使用基本感受不到差别,大概因为佩戴的舒适度和重量与线材设计关系更大。SONY标配的线材在与耳机连接部分相比A系列做了更大一些的弧度,佩戴时仍然推荐用向上出线绕耳的佩戴方式。由于送测网友已经非常充分的使用了耳机,所以我们对Z5做了简单的50小时左右的热身,测试对比的耳机选用Westone威士顿W60,索尼XBA-A2和Aurvana Air等作为简单参考。播放器使用索尼ZX2、享声M2 Pro和飞傲X7+AM2,vivo X6 Plus,另外iPhone 6s作为手机参考。 SONY 索尼 XBA-Z5 入耳式耳机-和威士顿W60大小对比 整体印象:索尼XBA-Z5的高频表现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虽然XBA-A2的高频表现已经让我们对Z5的高频提升有所准备,但Z5的高频的空间感和快速的瞬态响应仍然令人有些吃惊。而反之,低频部分的量感感觉还是有些偏多偏慢,中频人声表现相比A2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不过风格上仍然是相对靠后一些的结像,声音略偏软。高频表现:索尼XBA-Z5的双动铁单元在官方资料中专门强调用了轻质的镁合金材料振膜,同时也用了“HD单元”的说法。Z5的高频表现的确非常出色,与W60我们听到过的最好的娄氏动铁单元相比,整体素质全方面较大幅度的领先[和曾经听过的达音科多单元旗舰相比,应该也是有很大程度领先]。Z5的极高频部分响应迅速,空间感极好,在入耳式耳塞中可以达到高频延伸有如此好空间感的耳机在Z5之前没有遇到过。和耳塞式耳机Aurvana Air相比,这种空间感Z5可能还要更好,当然细腻程度肯定是Z5更好。这在表现小提琴的一些极高频,打击乐的较高高频和一些电子乐中特别制作的模仿快速打击乐的声音中,Z5的灵动和速度,非常好的解析力都是远超W60的。如果有个非常安静的环境欣赏音乐,Z5在这方面的优势会发挥的更明显。瞬态和解析力的大幅度优势会让Z5的极高频整体听感明显优于W60,小提琴的泛音丰富而华丽,铜管音乐的通透感提升明显,打击乐的空间感、空气感和层次明显增强。而这种解析力和快速的瞬态并没有表现出生硬感[这点不用质疑,在W4R时代的动铁开始已经可以做到]。而Z5的整体高频层次清晰,声音干净,在稍大动态下表现出现有所有动铁单元相对更柔和的一面。整体来说,XBA-Z5的高频属于目前小耳机中极品级别的表现。从Z5换回W60会觉得声音层次下降一个水准,瞬态响应有些发糊。当然,优秀的高频需要搭配相对高级的音源尤其是高级的音乐节目,否则会觉得高频会稍偏硬。除非你要求不高,那么iPhone也不是不可以。总体来说,Z5的适应性还不错,我们使用的这几款音源下高频表现虽然肯定因音源不同有差别,但不会有太大问题。中频表现:从索尼的Z7、到A1、A2各款耳机来看,索尼平衡好中频和中低频表现似乎和Westone、AKG的高端耳机相比似乎总存在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Z7巨大振膜和封闭式设计也许是一个理由,而“圈铁”能不能调好同样是技术难点。相比A2[没听过A3],XBA-Z5的中频人声表现已经爆满厚实了许多,这样的中频动态和厚度已经优于W4R级别的四单元动铁耳机,和W60相比它的中频厚度仍然略差。作为“旗舰”来要求,Z5的中频和W60的中频都谈不上完美,各有各的问题。 W60的中频厚度更好,动态稍好与Z5,但是在偏向中低频部分的声音似乎有些突兀,在随身听播放器上[甚至X7 AM2]都控制不佳,人声稍有发糊的痕迹。而Z5的中频似乎稍显柔和的过分了一点点[中频搭配X6Plus好于飞傲X7],动态稍弱。而在中高频部分,Z5的细腻和解析力仍然非常出色,解析力和柔和的听感让你不会相信这来自于动铁单元。而成熟男声的力度则相对欠缺了一些。在交响乐等表现上基本趋势一致,总体来说,柔和有余力度不足,中低频的层次和控制力优于W60,中高频明显优于W60,中频动态弱于W60,声音厚度和力量感弱于W60.低频表现:Z5使用了16mm直径液晶聚合物材料振膜,并做了镀铝的涂层,更多的褶皱加强筋。不过无论搭配索尼的ZX2还是搭配飞傲X7,Z5的低频量感仍然相对偏多,速度略显偏慢。它的优势因为振膜尺寸的增大的确明显,低频的下潜深度有了明显提升,在如此低频下限里只要声压不是太大[例如鬼太鼓座-疾走快结束时的一段低频],这样的解析力还是非常惊人。但对于大声压快速的低频,Z5的低频瞬态速度还是偏慢,声音略显发糊,跟不上节奏。当然,用同样的高标准要求W60,它的低频解析力也不会太好。以《鬼太鼓座-疾走》中敲鼓为参考,动铁的低频优势在于击鼓的力度和凝聚力,但舒展开后的层次很假,Z5的击鼓凝聚力一般,但鼓皮震动开的细节更丰富。但与更高级的头戴耳机和音箱相比,它们的细节仍有差距。这也是小尺寸扬声器表现低频不可能做好的地方。在中低频部分如大提琴表现上,Z5的细节优势仍然优于W60,声音舒展松弛,只是略显松弛的有些过分,需要保持音源相对中性和足够好的控制力。W60的中低频风格和中频保持一致,有很好的厚度和动态支撑,如果以Z5为参考,W60的中低频爆发力更强,声音厚度更好,不过动铁的味道有些突出,声音略显呆板。Z5中低频比较舒展松弛的感觉对整体听感有利,但低频下潜较深部分的量感有些偏多,影响了它整体表现。而这种偏多的低频由于瞬态同样不容易控制,所以在流行音乐中也显得有发糊的痕迹。声音表现小结:索尼XBA-Z5是一款整体声音听感比较宽松,拥有极为出色的高频表现和出色声场、空间感[耳塞中]的圈铁耳机。作为动圈和动铁的混合耳机,它的动铁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毋庸置疑。在中频和中低频部分,动圈的介入比以往任何的圈铁耳机表现都好,以更高的要求来说,中频厚度和动态仍显不足,但舒展和细腻的状态也比以往任何的圈铁耳机表现都好。低频部分索尼的口味在Z5表现上仍然略显偏重[相比A2明显收敛],它的低频有很好的下潜,但对于旗舰级别耳机高要求来说,层次和瞬态控制力和整体表现有些不符,可能是这条耳机最明显的短板。在音源搭配方面,Z5没有特别挑食,在暖声的音源上可以获得明显更好的中频[例如vivo系的手机,乐之邦等],而在ZX2、X7和MOJO上可以让高频的空间感发挥的更好。即便搭配iPhone,Z5的高频优势也可以表现出来[同样用iPhone搭配W60]。而Z5的中低频在普通音源下还要比W60的中低频更容易控制些,但中频会相对显得单薄些[同样用iPhone对比W60]。总结索尼XBA-Z5的声音表现虽然不完美,甚至低频在整体表现中我们认为有些拖后腿的嫌疑,但在所有动圈式、动铁式的耳塞中,XBA-Z5的表现配得上旗舰级的地位。与W60的6单元动铁相比,中频的动态虽仍不占优,但Z5整体已经表现出“圈铁”中动圈单元舒展柔和的优势一面。而索尼自行研发的动铁单元在A系列上已经有所发挥,Z5顶级单元大幅度领先使用娄氏单元的顶级型号如W60。从中高频以上部分的细节、瞬态、动态、声场和难得柔和的听感全面明显超越W60.高频的空间感、声场、瞬态自然又迅速的响应在以往的耳塞上很难体验到这样的水准,是目前小耳机中高频的极致表现。相比威士顿W60 5000元-6000元的售价,索尼XBA-Z5的网购价格在元之间,具有很好的性价比,Soomal给予索尼XBA-Z5入耳式耳机推荐评级。[Doc]Key=圈铁 耳机[/Doc] 作者:头条号 / 数码多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评分榜()是HiFi发烧友的兴趣集结地,首家专注于耳机巡回免费试听在线互动评测、讨论、提问的交流平台。
随身数码影音专业站平板、HIFI播放器、耳机、耳放...给你最专业的全面的视听信息
HIFI说为您提供最精彩的HIFI发烧影音新闻、行情、评测、导购内容,专业HIFI发烧影音网站。
打造一个烧友的平台,也是好东西的平台。拒绝水军。只接受好的器材与耳机的测评投稿。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专注音频、手机摄影、音频应用与行业动态的独立专业媒体。
中国最高端的耳机发烧社区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转载]忘记充值的信仰,SONY XBA-Z5 体验小记0
05:33o10217次浏览o半个月前索尼的一个美女在微信上问我有没有兴趣试听他们的新品,于是要了一条Z5过来,满以为写文是小事,却没想到最近这么多事,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不是索粉,对索尼音频的产品线不是很了解,但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发的微博多多少少也看到些动态。年初的时候炒得热的还是H3,年中重庆站试听会的时候好像也只带了EXK过来,然后前一段时间出了Z5,最近又冒出来了一个A系列。实在不清楚索尼这几个系列的圈铁定位在哪儿。。。&废话不多说,开个箱先。。正面的图片简单明了,背面就是一些介绍,各种语言,挑看得懂的读就是了单元特写,杨落说是改进了单元的,Z5的单元对信号响应更灵敏耳机真身,每条耳机都有编号,这样是不是很清楚发货量了?哈哈哈所有配件,两条耳机线,两种套子各三对,线夹,耳机包之类的,该有的都有了两种不同的耳机套,一种里面是有海绵的,黑科技,听起来还不错耳机包,里面的布料很柔软,用心之处应该有掌声线材偏软,材质比较亲肤,虽然是扁的,但不像天桥那样宽得跑马车,再加上绕耳佩戴,所以使用中听诊效应并不明显。平衡线没器材,试不了,不过听说提升挺大的。。。先来两张腔体的图片解解渴,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就觉得XBA系列都是一个马甲。照索尼的话来说是从声音出发才在外形上做了妥协,不过妥协成这样我也是无言以对。。。说到腔体我就顺带提一下佩戴,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拿到的时候我还是折腾了半天才把耳机戴上去了。嗯,,,还有就是耳挂部分的金属貌似容易老化(想不到其它的形容词了,没黑的意思),在我手上二十来天,现在比起刚拿到的时候,耳机更容易戴不稳了,耳挂不大着力的感觉。不过这些对于索粉来说都不是事。以前我都会瞎哔哔做工什么的,不过在索尼这真找不到槽点,不用说的好!&声音终于讲到这部分了,手头没什么器材,以前经常被LOMO胖纸呵呵,于是这次找 @港天厦门耳机 的贵爷借来了学林的960双核版(以下简称960),机器怎么样给参数党看图吧960对比学林自家的770还是好不少的,最明显的就是声场大了一圈,人声更有质感了,然后音压比较足,能量感满满的。哦,对了,960还用了模拟电位器来调节音量,优缺点懂的人自然会懂,不多强调了。所以还是回到正题说Z5,说实话当时在成都第一耳朵听到的时候也是被毒到了,我要说当时给我一种大耳的感觉估计会被喷吧。哦,当时前端是ZX1+PHA—3输出的,有异议的话谢谢都归结到搭配不一样这个万能的理由上。对Z5的第一印象是属于比较清亮的风格的,可在与960的搭配上却没有那么明显,在自然听二十来天后低频还变重了,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给煲残了,然后那天老羊发微博也说Z5太闷,我就放心了。不过真正觉得Z5闷是在前几天胖纸约了几个基友到公司搅基后,蹭了某人的335定制(在场的几个基友都能戴进去我也是醉了),换回Z5后一耳朵就闷得不行。嗯,前端是土豪的土豪金AK240直出。然后Z5搭配DX90的话就完全一股动词打次的风格了,但不难听。那天没带平衡线,也没能试到平衡线下的效果。额,,还没说Z5的具体声音。前方高能,注意请直接跳过!& ?“声音润而不腻,人声远近适中,乐器稍远。感觉索尼就是用户想听什么就给你什么。喜欢人声?可以!给你放近点;喜欢乐器?可以!给你放远点,加上很好的解析、定位、分离度,形成一种很好的场感。”。。。这是我前段时间不忙的时候总结的,只是现在看来没那么润了,还是比较中正的味道。解析很不错,结像也很好,喉音分辨得比较清楚。低频方面,量比较足,弹性和密度也还过得去,不至于拖沓的节奏,我觉得这个还是看个人的喜好,Z5的低频不会让人听了反感。高频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亮度不够,延伸也不明显,听小提琴的要差点味道了。&多多少少总是能挑点毛病出来,但Z5的解析,场感,结像真的做得挺不错的,也是一条能让人听到忘我的耳机。额,,前提是耳机戴着不会掉下来,毕竟是能插耳朵的索尼U盘。。。这样就算把重点说完了,下面说点其他的。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发表的一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或许索粉不会觉得XBA的圈铁系列有什么问题,只要声音好就够了。不过SONY之所以叫SONY,我还是希望能拿出点更有设计感的东西出来。抛开价格不说,同为圈铁,K3003为什么能做到外形不奇葩但声音很好;动圈方面,IE800的体积那么小为什么还是能做出牛逼的声音?我是真被这个问题困惑住了。或者说现在耳机厂商动不动就是多少多少mm的大单元都是在忽悠?把声音做精,别那么多噱头。这是想对所有耳机厂商说的话。&吐槽完毕,下面看图解闷。。。如果你认为这篇评测有用,你可以:我已经有几款索尼的耳机了索尼xba-z5的国行、港行、日行在质量、声音、保修上有什么区别?都是made in Japan么_百度知道索尼耳机XBA-Z5属于XBA动铁耳机系列旗下,但实际上它却是继承了索尼耳机XBA-H3的衣钵,仍旧是一款圈铁混合结构的耳机,看来索尼推出圈铁耳机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确实是在认真对待,不断进行改进,而到了今年的索尼耳机XBA-Z5其结构肯定是更加优化、完美。该耳机在单元配置上依旧是H3的两动铁一动圈的结构,但改变了振膜材质,而且单元设计也有变化,所以索尼耳机XBA-Z5并不是简单的XBA-H3的小幅优化版。
索尼耳机XBA-Z5在包装上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纸质环保材料,但在设计上似乎有些一改以往形象的态势,XBA-Z5采用了毫无点缀的纯白底色,正面除了耳机、型号等信息别无他物,看上去简洁、大气。如果之前入手过索尼其他Hi-Res耳机的网友也许会发现,原本采用贴纸的Hi-Res LOGO在该款包装上已经改用印刷形式了。
索尼耳机XBA-Z5内部所搭载的单元得到了全面提升,耳机同样是由一个16mm动圈单元外加两个动铁单元组成,频响范围达到了3Hz-40KHz,远超人耳的听力极限20KHz。耳机16mm动圈单元的振膜是薄膜型镀铝LCP(液晶聚合物),官方表示具该种材料备很高的响应能力,能降低频音染的同时提升低、中频的解析,为了再一次增强低频,在振膜上还增加了褶皱数量,减少失真。于此同时,XBA-Z5采用的两个动铁单元是T形对称结构,与传统的U形电枢不同,这种结构能提升振动的垂直对称性,而直接驱动结构将连接杆集成到振膜中,能无损传输电枢振动。两个动铁单元当中的超高频单元专门进行优化,则采用了高刚性的轻质镁。由于耳机采用了多单元结构,分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连接镁质超高频单元的多分支电路内的薄膜电容器则有效降低振动和电气干扰,能使超高频表现更加出色。至于索尼在XBA-H系列当中都有应用的节奏响应控制,这款XBA-Z5同样具备,该结构依旧在动圈单元的背面,提升了耳机的低频方面的瞬态表现。
其实从官方提供的信息来看索尼耳机XBA-Z5作为索尼主推的HiRes入耳式旗舰拥有了很多技术特点,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是索尼为其量身打造,无论是外壳、单元还是线材,都能看见其精心的设计以及到位的用料,至于这些技术到底能否带来惊人的音质还需要实际体验后才能知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ny xba a3 z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