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垃圾南极争夺战读后感感

北欧打响垃圾“争夺战”
长江商报消息 近来,就在农夫山泉曝出其水源地垃圾围城,不知如何解困之际,北欧国家却在进口垃圾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据报道,挪威首都奥斯陆拟从美国进口垃圾,来弥补垃圾匮乏的难题。
垃圾也有人抢?对,的确是真事。
垃圾处理厂“喂不饱”北欧缺口达5.5亿吨
在垃圾争夺战中,挪威的竞争对手不止一个。瑞典在2012年就公开宣称,每年进口80万吨垃圾。“数十年来,整个北欧都在通过焚烧垃圾来供电和暖气,对垃圾的需求大大增加”,奥斯陆“变废为能源产业(英文简称EFW)”的主管米克尔森说,瑞典人正在建立更多的焚化厂,德国和奥地利也在这样做。
“在欧洲,垃圾是可以买卖的商品,这个市场越来越大。”奥斯陆废弃物处理高级顾问鲁斯说。据报道,北欧年产垃圾总量约有1.5亿吨,而垃圾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至少是7亿吨,即垃圾产出量缺口高达5.5亿吨,远远没有喂饱EFW产业。竞争如此激烈,以致挪威觉得从英格兰、爱尔兰和瑞典进口垃圾尚不够用,无奈转投美洲市场。
既可发电又可供暖瑞典99%垃圾变废为宝
据报道,奥斯陆主要是通过焚烧家庭垃圾、工业垃圾、甚至是有毒和危险废物为市民提供暖气和电力,为当地过半的地区和大部分学校的供暖。而北欧的发电需求又远远大于能源产出量。这种环保模式在北欧盛行,最终导致出现抢垃圾的局面。
丹麦、奥地利、瑞典等国家,大多选择了热电一体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其目标是循环再造,在减少填埋和焚烧的前提下,通过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处理转化成热和电。在2004年,奥地利对最有效垃圾处理系统进行了环境评估,提出垃圾焚烧设施用于生产电力和热能是最佳选择。
瑞典在垃圾处理效率上,属世界最高。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2012年数据显示,瑞典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环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烧发电供热为城市460万户的供暖需求。垃圾焚烧处理最重要的对废气的二次净化,比如二噁英(致癌污染物质)各国都严格制定了限制垃圾焚烧废气的排放标准。
挪威进口为何偏爱“英式垃圾” ?
为何挪威不直接从因垃圾而出名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进口呢?“奥斯陆偏爱更清洁和更安全的‘英式’(英语国家的)垃圾。”米克尔森仍间接点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在挪威,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这些袋子由当地商店免费发放。比如,厨房及食物垃圾放在绿色的塑料袋中,蓝色的垃圾袋装塑料制品等。奥斯陆垃圾处理公司将垃圾回收后,不用人工分拣,只需已经编程好的自动传感器识别不同垃圾袋而将垃圾分别送往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区域。
垃圾分类技术的成熟,能有效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瑞典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焚烧垃圾,现如今因为分类垃圾技术日益成熟,包括密闭式的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废气排放已经减少了90%至99%。
本报记者 罗晓庆 编译
■关注本地
生物分解技术带头企业来汉遇冷
“环保意识差,推广难”
“我们随时准备杀回武汉。”昨日,记者致电厦门市荣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李汉章,他说。该企业作为全国微生物分解垃圾技术项目的带头企业,曾于2009年来到武汉,因为推广困难,2010年退出武汉市场。至今他对没有开发好武汉垃圾分解市场觉得遗憾。
据了解,厦门市荣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带着其制造的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来汉进行技术推广,这种技术是通过将回收的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形成有机肥和饲料添加剂,该技术优势在于空气污染为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解决武汉长期存在的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但花费近百万宣传费用之后,这家公司最终撤回厦门总部。李汉章表示,“一方面是公共场所环保意识不足,推广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没有资金扶持,也无场地提供,我们两方面受阻。”
武汉市城管局建设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中心城区每天仅生活垃圾处理量已达6000余吨,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而目前,武汉的垃圾处理场仅5个,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焚烧。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总工程师李先旺介绍,武汉在热电一体化技术上不成熟,生物分解又嫌成本高,“ 武汉的垃圾处置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政府的投入和监管是外来环保项目入驻武汉的首要条件。”李先旺说。
见习记者郑玮
■相关新闻
后年我省生活垃圾八成以上无害化处理
本报讯(记者 彭为 王碧涛 通讯员 胡贵玉)昨日从省政府获悉,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5年,全省建成较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市(县)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武汉、襄阳、宜昌、十堰市和三峡、丹江口库区内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在武汉等大中城市推进和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到2030年,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瑞典焚烧炉焚烧垃圾为当地居民供暖。图片来源于连线杂志
本文来源:长江商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6199条
评论40713条
评论33360条
评论32758条
评论16893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欧洲各地掀起垃圾争夺战_新浪新闻
&&&&&&正文
欧洲各地掀起垃圾争夺战
   深圳晚报讯 据中国日报网消息,就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相继爆出“垃圾围城”难题的同时,一些垃圾处理产业发达的欧洲国家却正在疯狂地从世界各地进口垃圾,并为此展开激烈的垃圾争夺战。北欧国家挪威首都奥斯陆目前就面临着垃圾匮乏的问题。
   奥斯陆的垃圾处理产业非常发达,其不仅从临近的英格兰、爱尔兰和瑞典进口垃圾,甚至还盯上了美国的垃圾市场。奥斯陆的垃圾处理产业通过焚烧家庭垃圾、工业垃圾、甚至是有毒和危险废物为市民提供暖气和电力。当地大约过半的地区和大部分学校均利用焚烧垃圾供暖。
   北欧年产垃圾总量大约只有1.5亿吨,而这里垃圾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至少是7亿吨。当地的垃圾产出量远远“喂不饱”处理厂。奥斯陆在进口垃圾方面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因为“瑞典、奥地利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仍在继续修建”垃圾处理厂。  (原标题:欧洲各地掀起垃圾争夺战)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瑞典与挪威打起“垃圾争夺战”
来源: 作者: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抢钱,抢房屡有耳闻,可听说过抢垃圾吗?这样的奇闻正在北欧的瑞典和挪威两国之间上演。
  现在每天有几十辆卡车往返于瑞典和挪威的边境,这些车辆上堆积如山的正是瑞典从挪威进口的垃圾。
  瑞典在垃圾分类和循环再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瑞典的垃圾焚烧厂每天能生产足够25万个家庭使用的电力,以及足够95万个家庭使用的热能。因此,瑞典出现了“垃圾不够”的奇特状况,每年都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约200万吨垃圾。这些垃圾主要来自邻国挪威,还有的来自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
  瑞典废弃物管理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魏内·维奎斯特表示,这里也遵循市场规律。废弃物在国与国之间进出口,也是基于供求关系的一种生意。
  其实在废弃物贸易领域,是出口方支付费用,请求进口方处理自己的“产品”。
  近年来,瑞典的垃圾处理企业数量激增,处理费用随之下降。这就成为挪威不少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宁愿跨境出口垃圾的主要原因,也因此引发了挪威的垃圾出口到瑞典,而挪威本国的垃圾处理厂却“吃不饱”的奇怪现象。比如,沃斯位于挪威西海岸,虽然距离沃斯约100公里的卑尔根就有垃圾焚烧厂,但沃斯却千里迢迢把垃圾送往约800公里以外的瑞典中部城市延雪平。
  挪威的垃圾处理企业指责瑞典同行“倾销”,它们抱怨瑞典争夺“资源”导致挪威的垃圾处理行业难以发展,甚至妨碍该国环境友好型热能供应网络的构建。
  挪威南部城市克里斯蒂安桑一家垃圾焚烧厂的厂长泰耶·多维克说:“挪威焚烧厂完全能够处理的垃圾被送往了瑞典,我们不得不从英国进口垃圾。”
  而维奎斯特表示,这样的垃圾贸易对进出口双方都有好处:“运输本身的环境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运往国外的垃圾不用在国内填埋,与由此节约的钱相比,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微乎其微。同时,这些垃圾是用来充当燃料的,节约了煤炭、天然气等燃料。”
  瑞典废弃物管理与循环利用协会算了一笔账,焚烧3吨垃圾产生的能量能相当于1吨石油或2吨煤炭产生的能量。
  多维克叹道,在瑞典处理垃圾的利益太大,以至于在挪威进行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多维克认为,从环保角度讲,瑞典的垃圾焚烧企业更应该从东欧国家进口垃圾,因为在那里,处理垃圾的方式只有填埋。
对《瑞典与挪威打起“垃圾争夺战”》表态
对《瑞典与挪威打起“垃圾争夺战”》发表评论
·····
·&&·&&· &&··
··········北欧垃圾争夺战读后感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欧篇 垃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