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pd快充pd协议充电器的充电宝吗?

小米20000mAh快充移动电源怎么样? 20000mAh充电宝拆解测评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11-12 08:16:04
小米20000mAh快充移动电源怎么样? 小米在双十一发布了一款20000mAh的移动电源,双十一凌晨购买的移动电源今天就到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分享20000mAh充电宝拆解测评,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如同去年双十一期间首发了16000mAh移动电源一样,今年同一时间小米也同期发售了自家移动电源产品线里的旗舰新品&20000mAh快充移动电源。这款产品不仅升级了容量还加入了呼声很高的快充输入。
11月11日在小米自家天猫旗舰店首批发售了1万台,开售不到1小时售罄,可见用户对快充产品的需求高涨。好在小米跟如风达合作发货挺快,并没有出现爆仓,我们在双十一当天下午就收到了凌晨下单的移动电源,下面第一时间全网首发带给大家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的开箱和拆解。
一、小米20000mAh快充移动电源开箱
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的包装和前几款产品一样,走的简约风格,白色的包装盒,正面印有小米LOGO。
包装盒的一侧贴有防伪标签和商品条形码。
包装盒45度视角。
包装盒全貌。
另一侧印刷了印刷了额定容量、输入输出、制造商等信息。
附件是一条31cm长的扁平MicroUSB充电线,也可用于传输数据,TPE软胶材质,接口手持处采用镜面抛光工艺耐,细节之处做的到位。这条数据线紫米前段时间曾开售,9.9元一条。
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通体白色,正面小米LOGO是镜面材质,与之前的产品采用激光烧灼而成的LOGO不同,毕竟采用了塑胶外壳材质。整体造型比较方正,边缘有弧形过度,侧边不再是之前小米10000mAh、16000mAh那种半圆形的侧边。重量338g也比16000mAh的350g轻了一点点。
这次并没有采用前几款产品的铝合金外壳,而是采用了PC+ABS塑胶环保材质,可耐90℃高温,表面设计了渐变凸点,防滑耐刮花,同时也降低了重量,对于一款大容量的移动电源来说,还是挺实用的。采用塑料外壳,有前作快充移动电源借鉴,加上内部大面积的PCB空间,温度散热不会成为瓶颈。
考虑到顶部两个输出口的排列,电源键被设置在机体侧面,圆角矩形,与之前产品上的圆形按钮不同。
底部铭牌上标注了额定容量、输入输出参数以及环保标识、制造商等信息。通过铭牌我们可以得知这款20000mAh移动电源的型号为YDDYP01,今年10月由紫米生产制造,看来还真是热乎。小米直接标注了5.1V 1A输出条件下最大可放出12700mAh的电量。由于不同电芯的个体差异,电池总容量在1mAh,小米的移动电源产品参数标注一向很透明,这点很不错。20000mAh折合72Wh,符合民航局的规定,带上飞机无压力。
顶部是两个USB输出口和一个MircoUSB输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的两个输出口是一左一右排列的,比小米16000mAh移动电源两个平行在一起的输出口设计兼容性更加友好,方便插拔。四颗电量指示灯与充电口平行放置在中间,充放电时对应百分比电量的指示灯会闪烁提醒。
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的尺寸为141.9*73*21.8mm,对比去年双十一同期发售的小米16000mAh移动电源154*60.4*22mm,长度和厚度很接近,宽了10mm多一点儿,视觉上还是比较明显的。
小米20000mAh与小米16000mAh俯视体积对比。
小米20000mAh与小米16000mAh侧面体积对比。
通过后面的拆解,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内部18650电芯的排列不同,小米16000mAh以及小米10000mAh移动电源内部电芯是纵向布置,而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内部电芯是横置的,为了最大化的利用内部空间,造型做了优化,采用了这种比较方正的设计,不过边缘做了圆弧过渡处理加上凸点塑胶材质,手感依然不错。
厚度方面,两者尺寸旗鼓相当,不分仲伯。
小米16000mAh由于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边缘有做了CNC倒角处理,防止割手。
小米20000mAh与小米16000mAh&USB输入、输出接口对比。
二、小米20000mAh快充移动电源拆解
从拆解图上可见,左边是电路板,右边是6颗LG的18650电池,每颗3350mAh,并联而成20000mAh。电池上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异常的时候可以关闭输出。电池负极有黑色缓震棉,让电芯和外壳更加贴合。
电池组上有一张标签贴纸,相当于身份标识,PACK厂可根据上面的条码追溯出厂批次,方便后续产品品质维护。
温控探头用麦拉片固定在了1-2号电池之间。
电池正极有纸片用来绝缘,大大降低电池短路的几率。电池正极有黑色缓震棉,让电芯和外壳更加贴合。这里电池组用到的先把镍片焊接在电路板上再点焊的工艺,不但牢固,还能增大电流传输面积。
翻一面看。
用于并联6颗电池的镍带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结构,镍带与电池正负极之间使用了点焊机点焊固定。
电路板的长度正好与电池的长度相当。
电池的型号为:LGABF1L1865,来自韩国LG化学,容量为3350 mAh,电压为4.2V,和小米10000 mAh用的是一样的电芯。此外,小米移动电源电池还有另外一家供应商,那就是松下,后续的产品拆解中会见到。
查阅LG化学PDF规格书得知,LGABF1L1865的典型容量为3350mAh,最低容量为3250mAh,充电截止电压为4.2V&0.05V,放电截止电压为2.5V,重量约49g。
4.2V的工作平台意味着与主流的用电器可以无缝对接,而不用像LG另外一款4.35V版的3200mAh那样,需要重新设计电源管理模块。整个电芯外部包裹着淡紫色的PVC封套,型号和批次均通过喷码的方式印在了外面,这批电芯的编号为LGABF1L8A9。
先看一下小米20000mAh快充移动电源电路板的正面,PCB内部编号为PB200_MB_61_150819,可见这个项目在今年8月份就已经启动。左侧USB接口下方的芯片TPS2513为双路智能识别芯片,支持两个USB输出的智能识别,可降低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充电兼容问题;两颗R020电阻为输出电流采样电阻;靠近两个USB输出各有一颗2N4B8 MOS,各负责一路USB输出过载的关闭。
在MicroUSB的选择上,小米20000mAh需要承受9V 2A大电流的冲击,发热和牢固性面临了挑战。这里小米选用了具有四个固定柱的&牛角&MicroUSB座子,深插入PCB中,提升了长期插拔稳定性。保险丝,小米的电源基本都有,在保护板损坏时,是防止电池短路的最后一道防线,简单粗暴,但是有效安全。
再来看电路板的另一面。不带有Micro USB接口侧电路板。右侧R100下方的两颗2N4B8和上图两颗2N4B8共同组成了该移动电源的保护板。电路板右下角为保护芯片,型号为G4JC。ABOV单片机右上方为单片机的稳压供电芯片,型号为QBUON。
TI芯片特写,型号为BQ25895。这是一颗多合一一体化功能的主控,输入电压最高可达14V,从而向下兼容高通Quick&Charge&2.0的9V、12V两档电压,而对MTK&Pump&Express的7V、9V、12V支持也更不在话下。这个输入主控之前我们在拆解小米ZMI&10000mAh、乐视13400mAh、魅族移动电源快充版三款快充移动电源的时候也有见到过。
单片机芯片特写,型号为ABOV 1204UB 1538N。ABOV是韩国现代旗下的MCU独立事业部。
电路板局部特写。我们看到了很多圆形栅孔,主要是用来连接上下两层PCB的接地网络的,就地形成电流回路。保护板的mos,用了4个,降低大电流输出的发热以及减小MOS导通内阻,避免因为输出电流过大,导致温度过高引起移动电源误关断。
电路板局部特写。印刷编号为1RO的为全封闭金属粉末电感,电感终于换了更好的,比之前的工字电感发热小,然后耐温度更高,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右侧QFN封装的Aa4EA芯片是来自矽力杰的SY7065A,这是一颗高效的5V升压IC,这里负责移动电源的一路USB输出。
使用小米旗下紫米快充HA511对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充电,从USB表中可见电压和电流分别达到了12.02V 1.669A,合计功率为20.06W,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标称的18W,充电速度彪悍。
小米20000mAh的加入,让小米系(包括紫米ZMI)的移动电源产品线增加到了6款热销产品,尤其是在快充移动电源的布局上,售价129元的HB810(10000mAh)与售价149元的20000mAh形成了互补,让喜欢便携和大容量的用户都有选择空间。
拆解总结:
小米20000mAh在宣传的时候虽然只说&快速自充&,但不可否认他支持的是高通QC2.0快充技术。快充的应用让漫长的充电时间变得短暂,对于大容量的移动电源,快充输入成为刚需更加有必要,如果支持快充输出将成为大容量移动电源中的经典。
此外,采用LG 3350mAh的大容量电池,正极有绝缘片,可以看到用心之处,在过去的小米移动电源中从未出现过;而正负极均有缓震材料贴附,让电芯和外壳接触更加紧密。整体做工优良,有小米移动电源的一贯严谨风格。塑料外壳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让移动电源变得更加便携;移动电源两面的纹理起到防滑抗磨的作用,这个浮点似曾相识,你懂的。
相关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荣耀新出的快充充电宝好像有个什么type-c接口,这是接什么的?_百度知道
荣耀新出的快充充电宝好像有个什么type-c接口,这是接什么的?
提问者采纳
和普通接口一样,就是多个接口选择。以后micro
USB被淘汰了你这个充电宝还能继续用啊~~不用带两根数据线那么麻烦。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是接充电器的,现在很多电子设备都在用type-c数据线。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和普通接口一样
接充电器的
充电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国产威武 首款USB Type-C移动电源技术剖析
发布时间:
来源:cnbeta
编辑:小林
USB PD 100W规范才是真正的“秒冲”速度。现在不要看着USB Type-C好像能支持最高20V/5A,实际上这需要USB PD,而支持USB PD需要额外的PD芯片。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披着Type-C接口马甲的USB 2.0手机,其中NOKIA N1、乐视都只是5V 2A。当然,以后应该会出现集成到一起的多合一USB Type-C芯片。
现在移动电源给iPhone 6充电,还得搭配一条USB-C to Lightning线。考虑到目前USB
Type-C的设备不多,移动电源的电路上还预留了USB、MicroUSB的焊接位置,多接口并存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给new MacBook充电就要方便不少,使用标配的USB-C to USB-C数据线即可。此前一款叫做Voltus的new
MacBook移动电源在Kickstarter上发起众筹,获得了众多媒体关注,但是深圳速度还是捷足先登,已经把理念变成了现实。
Type-C移动电源的USB Type-C接口仅2.5mm厚,非常薄,有助于设计师实现更多灵感,做出轻薄便携的移动电源。
最后,令人兴奋的还是终极版的USB PD 100W规范,这才是真正的“秒冲”速度,USB
Type-C移动电源才是真正的秒充移动电源。现在不要看着USB
Type-C好像能支持最高20V/5A,实际上这需要USB PD,而支持USB
PD需要额外的PD芯片(ROHM、VLI已有量产)。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披着Type-C接口马甲的USB 2.0手机,其中NOKIA N1、乐视都只是5V
2A。当然,以后应该会出现集成到一起的多合一USB Type-C芯片。
之所以在各大手机厂商发布台上惊艳亮相,却在周边设备厂商方面频频遇冷,原因在于上游芯片的缺位,目前全球拥有开发USB3.1协议方案的有TI、ST、Cypress、VLI等寥寥几家。USB3.1协议方案相当于高速传输的通行证,只有搭载E-Marker
芯片,数码设备才能进行USB3.0、USB3.1标准的高速通讯,并实现USB PD2.0的快充功能。
相关移动电源新闻
神马都是浮云,吐槽说说您的想法!
推荐移动电源
¥119.00元¥388.00元¥299.00元¥59.90元
热门移动电源排行
020304050607080910
热门移动电源品牌排行
01020304050607080910
Copyright(C)移动电源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编号:粤ICP备号
咨询电话:6
邮箱:(请把#换@)充电五分钟能干什么?六款QC2.0快充移动电源/充电宝大比拼 - 今日头条()
自2013年4月份发布第一篇移动电源(充电宝)评测《米粉节前的点心,小米移动电源评测》以来,我们陆续更新了热门移动电源单品评测。在2015年初推出了一篇移动电源横评——《众星罗列夜明深,12款主流大容量移动电源/充电宝横评》,经过了近一年时间,新的技术——高通的Quick Charge 2.0得到更普遍的应用,Quick Charge 3.0崭露头角,MTK方面也推出了对应的快充技术Pump Express Plus,基于USB Type-C接口的设备也逐渐增多,以上的因素催生了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2016年初的移动电源市场仍然混乱,为了给读者提供更新的移动电源购买建议,我们再次准备了本次快速充电移动电源横评。来自Anker、罗马仕、乐视、魅族、ORICO和索尼一共6个品牌的快速充电产品入围了我们本次快速充电移动电源横评,入围的门槛是必须支持高通QC 2.0输出。市面上销量很大的小米没有移动电源入围我们评测,虽然小米旗下有一款支持QC输入的20000mAh移动电源,但直白地说,移动电源只设计为QC 2.0输入,输出不支持快速充电,是一种向研发成本妥协的做法,体验上完全称不上“为发烧而生”。至于其他品牌的产品没有入围,是因为没有成功吸引我的注意。这次评测的产品列表如下:Anker PowerCore+ 10050;罗马仕 Polymos 10s;乐视超级移动电源 13400;魅族M10快充版;ORICO Q1;索尼CP-R10;它们的详细规格如下:产品规格容量方面:6款产品的容量都在10000mAh/37Wh档次,乐视超级移动电源13400容量更大一些,达到48.24Wh,容量高出30%。输入输出接口方面:罗马仕Polymos 10s和乐视13400拥有2个USB-A母输出接口,一个是支持QC输出,一个是普通输出;其他的4款都只拥有一个输出接口;输入接口清一色是MicroUSB,未来将会被USB Type-C接口取代。输出规格方面:都支持QC2.0输出,除了魅族M10不能支持QC2.0 12V这一档电压输出之外,其他都5款都能支持12V输出,然而目前能够支持这一档电压的手机寥寥无几;ORICO Q1的9V和12V输出标称规格要弱一点。魅族M10还支持MTK输入输出,这一点其他5款产品都不能支持。Anker PowerCore+ 10050和ORICO Q1只能支持9V输入;索尼CP-R10只能支持5V输入,输入规格上落后于其他5款移动电源整整一代。总的来说,魅族M10的兼容性最佳,支持的手机和充电器更多。尺寸和体积方面:罗马仕Polymos 10s占有绝对的优势,只有206g重量,相当于半罐可乐,体积0.14L,第二轻是魅族M10,然而体积稍大,体积最小的是Anker PowerCore+ 10050。乐视13400容量最大也最笨重。索尼CP-R10完全没有体现出一个聚合物电芯移动电源的轻薄优势,笨重体积大。质保和售价方面:Anker PowerCore+ 10050是一年半,其他都是一年,注意索尼的产品质保是要提供原包装。我们入手的乐视13400京东众筹版价格是119元,目前京东零售版是129元,索尼的价格一向最高,299元。Anker PowerCore+ 10050移动电源介绍我们之前介绍过Anker,一个由前谷歌工程师创立,在欧美有着不错口碑的移动电源品牌。Anker PowerCore 10050+是一款支持QC2.0双向快充的移动电源,采用铝合金外壳,做工精致,容量36.18Wh/10050mAh,配备单个输出接口。Anker PowerCore 10050+在京东的售价是199元,近期的优惠价格是149元。Anker PowerCore+ 10050在外观设计上比较有意思,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并且加以阳极化磨砂工艺,手感也比较好,同时由于使用了大容量的18650电芯,它的整体体积也控制得很好,可以一手掌握。输入和输出接口高通QC2.0认证输入输出规格印在移动电源底部外壳的边缘棱角采用抛光工艺,减少蹭花其他设备的可能性收纳网袋不会影响散热,移动电源工作时也可以放入其中,为用户考虑得很周到罗马仕Polymos 10s移动电源介绍罗马仕是目前国内移动电源销量最大的品牌之一,我们从两年前就开始测试罗马仕的Sense 4,后续也测试了Sense 5等数款产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属于上乘,但价格比较实惠,去年的移动电源横评中,罗马仕的Polymos 10也拿到了编辑推荐奖。罗马仕Polymos 10s是Polymos 10的改进版本,外壳的一部分变为蓝灰色,增加和Polymos 10的区分度,它有个别名叫“夏洛克”,规格方面主要加入了对QC2.0的支持,还具备同类产品中少有的双口输出,采用聚合物电芯,京东售价159元,外观体积以及标称性能的指标都处于领先位置。外包装采用可回收的牛皮纸盒,非常简朴的设计技术规格包装盒上提到的这个七千猫类似于宝洁,罗马仕是其旗下的数码品牌之一。Polymos 10s的标签上也学着苹果在"s"上圈了一个圆角矩形,同时突出主打的快充和超薄,并且喊出了电源技术偏执狂的口号。内部包装附件包含说明书和线材,线材40cm,据说线材长度有讲究(纯白的外壳真的很考验相机)Polymos 10s顶盖是罗马仕的logo和电量显示灯电量显示灯是橙色的,似乎罗马仕所有产品线的灯都是橙色的接口配置一进两出的接口配置,输入接口为MicroUSB,输出接口则是两个USB母接口,带有两个闪电标志的可以支持5V/2.4A输出,带三个闪电标志的可以支持9V/2A、12V/1.5A输出。外壳的另外一部分是蓝灰色,注意到外壳底部有一个logo“智配”,这是罗马仕的Fit Charge智能匹配技术,用于检测手机、平板类型,提供最优化输出。乐视13400移动电源介绍乐视不单举报了快播,还有各种各样的产品,移动电源是其中一种,我想乐视的电动车也应该是用和移动电源同样的技术。乐视超级移动电源13400是我们参加乐视在京东众筹拿到的最终产品,花费119元,是本次横评中容量最大的一款,目前京东零售版本则是129元。乐视13400的外观造型类似于小米移动电源的风格,也就是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套筒加上18650电芯的配置,色彩为土豪金,拥有两个输出接口,其中一个支持QC2.0输出,做工上乘。一次性的外包装包装背面的技术规格内包装也是朴实的纸盒附件为说明书和扁平线材乐视13400移动电源采用的是磨砂的一体成型铝合金外壳,外部再采用了土豪金配色,手感和质感都有比较高的档次,同时为了突显差异化,整个铝合金外壳并不是一个横平竖直的套筒,在USB输出口的一端采用斜切一刀的设计,并且再加上有凹凸条纹的塑料组件嵌套,看起来是和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分度。输入输出规格,乐视13400也对金属外壳边缘进行了切边处理,减少对其他物品的磨损乐视的快充技术则是“闪充闪放”。输入输出接口、电量显示以及开关,带有闪电标志的为快充接口魅族M10移动电源快充版介绍魅族M10移动电源快充版是之前M10的更新版本,容量仍然为10000mAh/37Wh,单个输出接口,磨砂半透外壳,外观相当漂亮。重写了底层识别协议,使得它可以通吃QC2.0快充的手机和MTK PEP快充的手机,输入方面也同样支持QC2.0和MTK PEP两种输入规格,是目前兼容性最好的移动电源。可惜没有配备开关,如果要知道剩余电量必须找一个充电器或者手机接上才能查看电量。魅族风格的包装(因为有蓝色字体吗)10000mAh的规格,几轮测试下来,我认为这个电芯可能不止10000mAh魅族的快充品牌mCharge魅族的产品,外观设计向来有几把刷子,双层塑料的外壳在观感上更好,应该有不少用户是因为“颜值”买了魅族M10,然而它的性能和兼容性也一点不弱。ORICO Q1移动电源介绍作为数码外设大厂,ORICO也推出了一款支持高通QC2.0快速充电的Q1移动电源,容量10400mAh/37.44Wh,单口输出,也是磨砂铝壳材质,天猫的价格只需要109元还包邮。缺点是输入输出规格略低。索尼CP-R10移动电源介绍借助技术和电芯方面的优势,索尼的移动电源向来是标杆一般的存在,这次的移动电源的横评也少不了索尼的移动电源。本次入围移动电源横评的索尼移动电源是CP-R10,这是一款支持高通QC2.0输出的移动电源,容量10000mAh/37Wh,不过厚度达到 了21.5mm,重量也达到了277g,体积和重量方面不再有优势,外壳正面变成了凸点设计,背面和两侧才是之前CP-F2L的磨砂设计。输出接口仅有一个,输入规格只支持5V/1.5A,没有双向QC2.0支持。在京东上的售价高达299元人民币。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评分标准我之前根据《YDT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及USB标准制定了超能网的移动电源评测方法,归纳在《移动电源也要Pro,超能网移动电源评测标准出炉》中, 测试方法沿用了3年多也不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直到支持高压快速充电的QC2.0/3.0/MTK PEP产品的出现。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在电气性能上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我对评测方法进行改进,推出适合快速充电移动电源的测试标准,和之前的评分标准互为独立,新的快充测试标准尤其考验输出性能和兼容性,所以和旧版本的性能分值不能进行比较。同样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的超能指数满分100分也由代表“电气性能”的70分和代表“功能、外观及做工”的30分组成,包括:一、5V/1A输出性能(10分)测得5V/1A输出的转换效率以及放电均压,分别为8分、2分。二、QC2.0 9V/12V输出性能(15分)9V在手机里使用得更为普遍,9V输出效率为8分,电压2分,支持12V的手机两只手指就可以数完,分数比重低,效率和电压分别为4分、1分。三、快充输出兼容性(10分)支持高通QC2.0/3.0、MTK PEP或者USB PD的,一项得3.33分,两项6.7分,三项都支持的10分。由于支持更多的充电协议会带来更高的开发难度及成本,本项的分占比偏高,在充电协议混乱的阶段,支持更多协议意味着支持更多设备,兼容性更佳。四、纹波与噪声(10分)快速充电的输出在纹波与噪声方面仍然没有标准,测试仍然按照我们之前的5V/1A输出为准,另外增加一个5V满载作为参考。为了拉开产品差距,纹波达标的产品按表现得分,而不是之前的达标即满分。五、发热控制(5分)由于是快速充电的移动电源,工作功率也比普通的移动电源大得多,故发热测试就是一个需要特别考核的项目。测试以9V/2A满载半小时的外壳最高温处为准。另外有更高发热的会单独点出。六、充电输入性能(10分)分为充电输入支持、充电输入效率和充电耗时三项,分别为3、3、4分。 充电测试使用Anker18W的QC2.0充电器,支持5V/2A、9V/2A、12V/1.5A输出。充电输入支持,支持QC 2.0/3.0 12V、MTK PEP 12V/1.5A输入得3分,支持9V/2A得2分,5V/2.1A得1.5分,5V/1.5A为1分,更低0分。充电输入效率按实际测试结果*3分获得。充电耗时,影响体验的一个特性,快充时间最短得4分,最慢1分,其他按比例得分。七、外部设计、标识规范性、做工及便携性(10分)综合工业设计、材质、规格标注规范性、重量、体积等便携性特征。八、内部电路设计、做工用料(10分)对于内部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用料品质的衡量。九、附加功能及扣分项目(10分)附加功能每一项可加1分,功能缺失、异常或者设计上出现硬伤的应进行对应扣分。加分的包括附送充电线、同时充放、电量显示、双口输出、充满断开(对手机)、充满断开(对移动电源充电)、LED手电筒、自动充电等。扣分包括电量显示异常、外壳锋利、充电异常等。测试结果及分析测试结果汇总所有的测试其实看上面这张表就足够了,为了使得读者明白每一个测试项目,下面再进行单独的分析点评。5V/1A输出性能5V/1A输出是最基本的放电测试,目前使用5V/1A作为输入规格的手机仍然占了绝大多数,例如iPhone全系列。由于各个移动电源的容量不同,只比较转换效率。六款产品的5V输出电压都很优秀,最大的偏离仅有1.4%,不单独拿出来讲。输出的能量给iPhone 6s充电,按测试的不同产品,可以充满4.1次到5.7次。5V/1A输出转换效率QC2.0 9V/12V输出性能QC 2.0 9V/2A9V/2A输出是绝大多数支持QC 2.0快充手机所支持的输入规格,测试中索尼的优势开始得到体现,转换效率高达98.73%,估计电芯实际容量也是多出来一部分的。罗马仕Polymos 10s也有90.62%的表现,魅族M10快充版也近86%。放电均压,从高到低依次为:魅族M10快充版8.95V、罗马仕Polymos 10s 8.91V、索尼CP-R10 8.82V、Anker PowerCore+ V、ORICO Q1 8.7V,而乐视13400只有8.32V。虽然说ORICO Q1标称支持9V/1.8A,但按9V/2A也能顺利跑完全程,效率67.84%,如果按1.8A放电也只有73%的效率,均压8.73V。 效率方面Anker的和ORICO的都弱一些。9V/2A效率QC2.0 12V/1.5A罗马仕Polymos 10s和索尼CP-R10的转换效率都在85%以上,罗马仕Polymos 10s的整体表现更稳定一些,无论是在5V、9V还是12V输出。不过目前使用12V的手机少得可怜,魅族M10就直接没有这一档输出电压。12V/1.5A效率QC2.0/MTK PE快充兼容性测试测试的手机分别为苹果iPhone 6s、魅族MX 5、魅族PRO 5、三星Galaxy Note 5和谷歌Nexus 5X。魅族MX 5基于MTK PEP快充Anker PowerCore+ 10050,不支持罗马仕 Polymos 10s,不支持乐视13400,不支持魅族M10,果然一家人,9V支持ORICO Q1,不支持索尼CP-R10,不支持三星Galaxy Note 5,支持高通QC2.0的代表产品之一。Anker PowerCore+ 10050,支持9V罗马仕Polymos 10s,支持9V乐视13400,支持9V魅族M10,支持9V,已经通吃MTK PE和QC2.0了ORICO Q1,支持9V索尼CP-R10,支持9V魅族PRO 5,据考究MTK PEP和USB PD两套快充都支持。Anker PowerCore+ 10050,不支持罗马仕Polymos 10s,不支持乐视13400,不支持魅族M10,9V支持ORICO Q1,不支持索尼CP-R10,不支持接着是苹果iPhone 6s,这一代iPhone的设计,少数的移动电源可以跑到1.4A左右,然而由于识别芯片上大部分产品都用了PI的CHY100D,所以只能支持5V/1A也不奇怪,用了FP6600兼容性会好一些,能够支持苹果的5V/2.1A快充,对于用iPad和iPhone 6 Plus/iPhone 6s Plus的用户有益。Anker PowerCore+ 10050,很正常的表现罗马仕,后续这些电压稍微高于5V的产品,有利于补偿线损乐视魅族的ORICO的索尼的接着看看Nexus 5X,这款手机支持基于Type-C的5V/3A(只是一个接口理论值),接上去的移动电源大都能跑5V/2A,也算不错了。有些移动电源接上去并不会显示“正在快速充电”但电流也还很大,移动电源输出能力没有问题的话不会给这款手机的充电带来什么问题。小结兼容性部分,魅族M10快充版兼容性最好,支持MTK PEP和高通QC2.0,其他的型号输出兼容性没有太大区别。罗马仕Polymos 10s支持同时充放(仅限于快充口),在横评产品里面是唯一一款能这么做的。5V/1A输出纹波及噪声测试输出纹波Vp-p值是在5V/1A输出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示波器20MHz带宽限制已打开,测试接口已并接去耦电容,以低频纹波为成绩,只要不超出200mV就是达标,测试的这款产品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5V/1A输出低频纹波以下是示波器截图,50mV/Div,高频中X轴放大到可以看到开关频率:Anker PowerCore+ 10050罗马仕Polymos 10s乐视13400魅族M10快充版ORICO Q1索尼CP-R10发热控制-9V/2A快充输出发热发热测试,发热测试以9V/2A满负载进行测试,测试环境室温在24℃左右,负载加载30分钟后读取移动电源外壳最高温度。Anker PowerCore+ 10050外壳温度 37.5℃罗马仕Polymos 10s外壳温度 37.6℃乐视13400外壳温度 35.2℃魅族M10快充版外壳温度 34.6℃ORICO Q1外壳温度 41.1℃索尼CP-R10外壳温度 36.6℃在实际的应用中,例如整个9V/2A放电结束,ORICO Q1的外壳温度可以上升到45℃,Anker PowerCore+ 10050在充电时的外壳温度也比较高,达到43℃,长时间充电甚至更高。转换效率越高的移动电源,外壳发热越低,金属材质的散热性能好一些,但同样的温度下,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会比塑料材质的略烫。充电输入性能:充电曲线、效率及耗时对移动电源充电的测试统一采用Anker的18W QC2.0充电器,支持12V/1.5A、9V/2A和5V/2A等多档规格。充电曲线Anker PowerCore+ 10050支持9V输入,大部分时间电流波动比较大,外壳温度较高罗马仕Polymos 10s支持12V输入,曲线平缓,充电过程曲线稳定乐视13400也可以支持12V输入魅族M10快充版,支持12V输入,但后半段恒压消耗时间太长ORICO Q1支持9V输入,整体稳定索尼CP-R10只支持5V/1.5A输入,稳定的充电电流在1.2A,没有QC输入是一个遗憾需要提醒用户的是,索尼CP-R10充满会自动灭灯,如果用户观察到4个LED灯全亮,那表示仍然处于恒压阶段,还未充满。充电效率并不是充电曲线越理想,充电效率越高,从整个过程来看,乐视的13400效率最高,Anker PowerCore 10050其次,索尼的虽然只是5V输入,但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充电效率充电耗时对体验起到决定性因素的一个项目,充电时间越短越好,支持QC输入的移动电源都可以做到在3-4个小时的时间充满。然而索尼的CP-R10需要一整晚。充电时间对比快充移动电源得分以及购买推荐按我们的评分标准,6款参与评测的产品的得分情况如下:移动电源得分情况加减分项目:加分的项目包括赠送充电线、电量显示、同时充放、双口输出、充满关断(对手机)、充满关断(对移动电源)、自动充电,扣分项目包括啸叫、没有电量显示开关。全部产品都可以拿到2分,分别是充电线和电量显示的分值,支持同时充放的只有罗马仕Polymos 10s,支持双口输出的只有罗马仕Polymos 10s和乐视13400,充满关断(对手机)分别有罗马仕、乐视、ORICO和索尼,充满关断(对移动电源)只有索尼。支持自动充电,而无需按开关的有Anker(有时间限制)、乐视、魅族、ORICO。ORICO的由于啸叫扣1分,魅族M10没有电量显示开关需要电量显示时非常不便,扣1分。产品点评:总的来说,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罗马仕Polymos 10s拿到了最高分77.6分,它采用TI BQ25895+TI TPS61088的方案,并且拥有过热保护,转换效率尤其出色,拿到最高的18.4分的转换效率分值,支持双口输出,还是参与评测中唯一一款可以支持同时充放电的产品,缺点是自身充电效率稍低,但仍然可以在3.7个小时充满,满电速度排在第二位,159元的价位处于评测中的第四位,排在109元的ORICO Q1、129元的乐视1元的魅族M10快充版之后。以0.1分之差拿到第二名的是魅族M10快充版,它的优势是拥有非常优秀的外观设计,同样是TI的BQ25895+TI TPS61088升压方案,支持MTK PEP、高通QC2.0两种充电协议的输入输出,兼容性最强,转换效率也足够出色。同时新版的魅族M10快充版还改进了电路,纹波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在测试产品中是纹波控制最好的一款产品。它的缺点是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同时充电耗时较长,需要4.8个小时才能充满。乐视超级移动电源13400同样以0.1分之差拿到第三名,它的内外做工都属于一流水准,同时采用了TI的BQ25895+TI TPS61088方案,加以LG高密度大容量的3350mAh电芯,容量比起评测的其他型号要高出30%,价格仅有129元,适合对容量有更大需求的用户,测试中各方面表现均衡,另外它也是提供了2个输出接口的产品,支持自动充电。虽然容量比较大,但它的充满耗时相对还是比较短的,只需要3.9个小时。但由于是4节电芯的产品,它的体积稍大一些。Anker PowerCore+ 10050的设计做工也不错,但是性能和发热控制还是稍弱一筹。ORICO Q1的标称规格比其他评测的产品都要弱,测试下来ORICO诚不欺我也。最后是索尼的CP-R10,它的方案比较非主流,性能、体积和价格完全没优势,或者说,拥有1000次充放寿命的凝胶电芯在这里没有一套足够优秀的电路体现它的价值,虽然可以用几年。最后是颁奖,德州仪器才是最终赢家啊:罗马仕Polymos 10s移动电源获得了超能网推荐奖金奖魅族M10快充版移动电源获得了超能网推荐奖乐视超级移动电源13400获得了超能网推荐奖关注超能网微信公众号exp2006,原创科技资讯精彩不断。
写的不错,很全面
罗马仕那款都买不到了!为什么
罗使用拆机电芯,品质有保障吗?买就上当了!
一直用的罗马仕,确实很不错
魅族逼格最高。
已入手anker
以传播价值为基本理念,专注于主流科技产品资讯,专注于高价值原创内容创造,专注于真实的体验式报道。
爱硬件,爱评测,爱跑分,爱折腾,爱真相,不爱人云亦云,不爱凭感觉,数据说话,我是狂热硬件玩家
中国发行量第一的计算机报,IT原创知识及科技资讯,内容专业!
驱动之家为您提供第一手的科技新闻资讯、产品评测、驱动下载等服务
展示新潮硬件 传播资讯技巧 解答疑难杂症 提供应用方案 推荐优秀产品
DIY、极客、数码行业最前沿关注!独特视角和方式玩转DIY、数码和极客。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b pd 3.0版本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