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艾斯战斗纪3 自动战斗 怎么把战士冲在最前面

纳粹帝国的悲剧元帅——隆美尔发布日期:&&&&废墟生存法则1:莫造业,造业遭雷劈&&纳粹的元帅——隆美尔他身先士卒,一往无前,犹如勇猛的雄狮;他以少胜多,迅捷异常,被对手视同魔鬼;他机变百出,赛过狡猾的狐狸。他用一连串的胜利把推向了荣誉的峰巅。他不但在本国被神化,成了公众崇拜的,就连他的对手——丘吉尔也不得不赞其为“的”。然而,他毕竟被击败了:一败于阿拉曼,再败于诺曼底。是指挥失误?是对手过于强大?都是的,但又不全是,最的是:希特勒发动的这场已遭到了包括人民在内的全的,第三帝国已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与灭亡,轴心国已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了。由于他将自己绑在遭世人唾弃的纳粹战车上,他不可能像蒙哥马利、巴顿、朱可夫那样成为战争璀璨的,只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是又“天亡我”,不同的是,楚霸王项羽死于对手的进逼,他却被自己的主子迫令服毒。他就是纳粹德国的悲剧元帅——埃尔温•隆美尔。
一、闪电战中的“魔鬼之师”  
1940年6月初,被希特勒的闪电战打得晕头转向、行将崩溃的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怪:成群结队的老百姓欣喜欲狂地向行进中的德国军队挥手致意,德国的装甲车上被撒满了鲜花,一个大胆的法国农妇还冲到一辆德国指挥车前,拉着一位德国指挥官的手臂,激动地用问:“你们是英国人吗?”德国指挥官摇摇头,毫无表情地说:“不,是德国人!”那农妇吓得一声尖叫,扭头就逃,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苍茫暮色之中。  
原来,人们都把他们当成了能解救自己的盟友——英国军队。  
这个指挥官就是德国第七装甲师的少将师长埃尔温•隆美尔,他的装甲师以50英里的飞速前进,到后来甚至每天100英里、200英里,犹如一把插向法国纵深的尖刀,把自己的主力远远地抛在身后,难怪法国百姓要把他们当成英国人了。  
第七装甲师是越过进入法国的。比利时军队只作了轻微的抵抗,他们一破坏桥梁、炸毁公路,以图迟滞德军,自己则撤向内地防线。但是德军工兵劳营飞快地架起了便桥,则从田野间、小路上迅速向前推进。只是在马斯河畔,才了法军的顽强抵抗。马斯河两岸都很陡,法军的火力点隐藏在西岸的小山后面,对着河面猛烈射击。德军的几次强渡都了,伤亡惨重。法国的援兵正源源不断地开到西岸,相持的一长,德军突然的优势就渐渐消失了。  
隆美尔仔细了形势,将岸边所有的房屋都点火焚烧,借着烟幕的掩护,又命令坦克在东岸一字排开,每隔50码大炮转90度,又调来几门榴弹炮,一法军的火力点,就立即开炮还击。于是各种炮弹雨点般地泼向西岸的碉堡、房屋、岩石间,法军的火力终于被压下去了。隆美尔又命令4艘渡船在两岸之间搭起了一个缆渡,他亲自带着军官, 随着最早的几批渡河部队渡过了马斯河。  
法国人从震恐中恢复过来,立即了,轰隆隆的坦克也向着德军的滩头阵地压过来,而德军的坦克却一辆也未能运过河,连反坦克炮也在东岸,面对着这些来势凶猛的钢铁怪物,一些士兵惊慌失措,德军脆弱的桥头堡很可能被碾得粉碎,形势危急万分。  
隆美尔异常冷静,他冒着法军的炮火,一边在阵地间不断地巡视,一边高声达命令,及时地恢复了正在丧失的士气;他又命令所有轻武器一齐向着坦克射击。于是出现了,冲在最前面的几辆坦克都被打瘫,有几个坦克手跳,但立刻栽倒在弹雨中。后面的坦克缓缓后退,跟随坦克的步兵也撤了回去。德军的滩头阵地保住了。  
第七装甲师的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惊慌失措的法军由撤退变成了溃退,由溃退变成了逃跑。德军很快就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入了法国北部平原,法军的零星抵抗不久就平息了,沿途到处是法军遗留的大炮、卡车和坦克,还有大批等待投降的官兵。隆美尔不愿因为收拾俘虏而了进军速度,把他们都留给了后勤。有的德军坦克手甚至操着生硬的法语,傲慢地说:“你们自己往后走吧,我们没功夫收容你们。”  
隆美尔的指挥车是一辆经特殊改装的马克3型坦克,他常常乘着它冲在装甲师的最前面,的副官或不断地有人被击伤击毙,他却全无惧色,丝毫也不放慢速度。冲入敌阵时,他会顺手抓起手边的一支或机枪,对着敌人射击。他的装甲师冒着暴露侧翼和被切断后方的危险,大胆地向前方全速推进。因为前进得太快,有时候竟和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如果对方采取坚决而果敢的行动,完全能够将其围而歼之。可是,正如隆美尔预料的那样,法军过于恐慌和混乱,不可能采取果断的行动。  
“证明,要取得胜利,最的是重创敌人。”隆美尔说,“我命令所有武器一起开火,闯入敌阵,以及坦克不坏不停火、大炮不哑不停射的打法,虽然消耗了大量弹药,却减少了坦克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敌人对这种打法至今还毫无对策。当我们用这种突然袭击时,敌人的崩溃了,甚至许多重型坦克也纷纷投降。倘若他们我们的远远不如他们、坦克的装甲也比他们的单薄得多时,结果也许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隆美尔只会猛冲猛打的话,那他后来就不会被称为“沙漠之狐”了。1940年5 月中旬,隆美尔到达切丰特轴森林。法军的地堡防线在森林后面,森林里构筑了前沿工事。隆美尔要尽快地闯过这片森林,以便在天黑之前出其不意地出现于地堡防线之前。怎样才能地通过森林而又不让地堡中的法国人察觉呢?隆美尔拿起话筒,低声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各指挥官注意,你们通过前面这座森林时,不许放一枪一弹。坦克中的全体成员——炮手、电报员、装弹手和指挥官,一律坐在坦克外边,摆动白旗前进。”人人摸不着头脑,但又不得不服从命令。隆美尔由一个上校陪同,坐在一辆马克4型坦克。更为吃惊的是法国人,他们无不被这支庆祝狂欢节似的队伍弄得目瞪口呆,士兵们忘了射击,指挥官也忘了下达命令,都惊奇地看着这些不可思议的德国人,不知他们是不是投降。切丰特思森林被安全地抛在身后了,隆美尔让一个通过的坦克营断后,以防林中法军清醒后追击,接着就向其余部队发出了信号。于是,德军坦克先向地堡群射出了一串串烟幕弹,担任突击的士兵便向前爬去,用喷火器烧毁了最近的地堡。紧接着,坦克咆哮着冲上前去,履带碾过被轰开的突破口,机枪、大炮打得法军抬不起头来。子夜时分,防线崩溃了,法国人万万料到颇为坚固的防线竟会如此轻易地被突破,像没头苍蝇似的四散奔逃,有的向内地逃去,有的却向德国人涌来——当然,不是来交战,而是来送死或是做俘虏的。  
在进攻阿拉斯市时,隆美尔遇到了强大的炮火阻击。对手是英国人,他们害怕补给线被切断,便组织了一批部队,在74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德军发起了进攻。隆美尔及其部下只知道一味进攻,根本没有想到对方会反击,尤其是坦克反击,都吃了一惊。德国人很快又发现,英国的马蒂尔达坦克虽然笨重,装甲却很厚,德军37毫米的反坦克炮打在上面就被弹了回来。英国的坦克冲过来了,它碾翻了炮车,大量射杀着德国士兵。有一辆还冲进了德军防线,击毁了一辆马克3型坦克。德军大为惊慌,甚至忘了反击。 隆美尔乘着指挥车在战场上往来奔驰,鼓励炮手们冷静地开炮还击,组织士兵们把所有的武器向英军发射。一座榴弹炮的所有炮手都让坦克吓跑了。隆美尔追上炮手们,命令他们回到阵地。他自己也跳下指挥车,跑到炮手身边,为他们指引目标。突然,一枚炮弹飞过来,就在隆美尔身边爆炸,然而只炸死了他的副官。英国人的坦克逼近了,隆美尔命令所有的炮:高射炮、野战炮、反坦克炮都用最高速度****英国坦克开火。一名炮兵中尉道:“将军阁下,敌人的坦克太近了,您这种打法违背了射击条例。”隆美尔大声答道:“命令就是条例,射击!”英国人的坦克被击毁了好几辆,他们的攻势总算被顶住了。隆美尔又调来全师所有的88毫米高射炮,其远远超过了37毫米反坦克炮,一场混战,击毁了英军28辆坦克,英国人终于退下去了。  
第二天,两军又进行了一场坦克战,结果是两败俱伤,但德军的目标达到了,他们的这横击迫使英军退回了阿拉斯,再也无力南攻了。第七装甲师也作了短暂的休整。就在这时,希特勒命令德军停止前进;也正是这时,英法联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法国只剩下沿索姆河和艾斯河的防线,它的精锐部队已经消耗殆尽了。6月5日,德军一举突破了索姆河防线。隆美尔的坦克几乎一刻不停地向前开,法国人还来不及集中兵力布防,就被他用装甲部队冲散了,一路上翻山越谷,如入无人之境,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演习。由于进攻的速度太快,第七装甲师又一次与大部队完全失去了联系,有时候还受到自己后续部队炮火的,甚至希特勒也担起心来。希特勒要求德军迅速占领法国最重要的深水港瑟堡,隆美尔便在高速行进中攻克了瑟堡--- - 那天的超过了220英里,比希特勒要求的速度快了好多倍! 隆美尔在写给露西的信中说:“由于我完全失去了联系,近几天和近几个小时来的战况不得而知。唯有拼命加快速度,我们才能完成元首要尽快占领瑟堡的特别命令。”  
攻克瑟堡后,隆美尔在法国的闪电战结束了。在希特勒发动的这场“六星期战争”中,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俘获盟军97000名官兵,而自己仅仅损失了42辆坦克。  
在攻克瑟堡前,隆美尔还攻克了凡勒里城,俘虏了12位英法将军。一位满头银丝的法国将军拍着隆美尔的肩膀说:“你的行动太快了,人!”隆美尔生于日,其时已快49岁了,不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另一个面色苍白的法国将军带着病态的好奇心问:“阁下指挥的是哪个师?”隆美尔答道:“第七装甲师。”“天哪!”这位法国将军叫道:“又是这个师!最先是在比利时,然后在阿拉斯,然后在索姆,又到了这里,它一再地切断我们的进军路线,我们可是把你的师叫做魔鬼之师哪!”  --------------------------  战术突出,不行的家伙。  只可将军不可将将。--------------------------  这个要顶--------------------------  够吧,为结果会这么惨。没有高超的道德就没有与之相应的判断力。站错了队。一错百错。--------------------------  二、莫测的“沙漠之狐”  
就在德国军队节节胜利之时,的大****者墨索里尼也向英法“宣战”了,他要恢复古罗马的光辉,他要当20的凯撒,他要称霸世界。可是,他那32个师的意大利军队在阿尔卑斯山“战斗”了一周,丝毫没有迫使力量薄弱的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 法军的后方还受到德军的严重威胁。的一向是意大利的地,墨索里尼命令那儿的22万意大利士兵向驻在的英国军队发起进攻,结果被万余英军打得大败亏输。英军迅速转入了反攻,意军狼狈逃窜,溃不成军,利比亚要塞巴尔迪亚被攻陷,部的重要港口托卜鲁克被包围。陷于困境的墨索里尼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向他的盟友希特勒求援。希特勒决定拉他的意大利一把,派两个装甲师前往,并挑选隆美尔担任非洲军军长和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  
1941年2月,当隆美尔及其先头部队抵达利比亚的、 部的重要港口的黎波里时,托卜鲁克及整个昔兰尼加省已全部落入英军之手,连的黎波里也处在英军的严重威胁之中,意大利人已在盘算着撤出该市了。当时,德军的先头部队只有一个装甲营与一个侦察营,英国人如迅速发起进攻,将十分严峻。  
在照例进行的入城阅兵式时,德国坦克隆隆滚过的黎波里,先绕着市议会大厦转上好几圈,然后才向东驶去。这样,在人们的印象中,德国坦克似乎总也没个完。为了欺骗英国人的空中侦察,隆美尔又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成了几百辆十分逼真的坦克,再让摩托车和卡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却早已隐蔽好了。英国人果然上了当,以为敌人很强大,没有及时组织进攻。希特勒配给隆美尔的是第五轻装甲师和第十五装甲师。3月,轻装甲师又开进了非洲一部分,隆美尔已经一个装甲团、两个机枪营、 两个侦察营、三个炮兵连和一个高射炮营了。但是仅仅这点兵力与英军相比,悬殊太大了。隆美尔却雄心勃勃地宣称:“我的目标是夺回昔兰尼加,第二个目标是占领埃及北部和苏伊士运河。”人们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因为苏伊士运河是大英帝国的命根子,有重兵防守,它在的黎波里以东1800英里,中间隔着许多山岭、峡谷、沙漠、城市和海港,单凭这一点兵力,隆美尔太狂妄了。  
3月19日,隆美尔应召乘机飞回柏林,向希特勒汇报了自己的作战。 总参谋部对这个计划大泼冷水,总参谋长哈尔德问:“实现你的计划,兵力?”  
隆美尔自信地说:“两个装甲军。”  
哈尔德轻蔑地反问:“英国人控制着地中海,我们所能派到非洲的部队并能保证给养的最多只能三到四个师。也就是说,即使能派出两个装甲军,你将怎样保证他们的给养?”  
隆美尔不屑地说:“那是你们参谋部的事,我只指挥打仗。”  
隆美尔太轻率了,在以后的两年中,给养不足成了他的伤。他并不知道,希特勒正在准备俄国的“巴巴罗沙”计划,要把尽可能多的部队调往东线,而给隆美尔的命令是:守住现有防线,准备一次严格控制的有限进攻。隆美尔沮丧地飞回了的黎波里,他决定违背元首的命令,就用现有的兵力向英国大举进攻。
柏林的命令:第十五装甲师将在5月底抵达利比亚,在这之前,不许向敌人进攻。  
隆美尔的命令:敌人正在挖壕固守和等待增援,到了5月,其防御工事将难以突破, 现在立即进攻!  
隆美尔挥师东进,一举攻克了布雷加港,又乘胜攻下了阿杰达比亚城。英国人晕头转向,他们估计德国人的兵力至少有一个装甲军。英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觉得情况很严重,因为他本来估计德军兵力只有一个装甲旅,而意军是毫无战斗力的。他不相信隆美尔凭这点兵力就敢进攻,所以已把主力一部分调往,一部分留在埃及。这样,昔兰尼加就成了一个的包袱,于是他决定放弃昔兰尼加的首府班加西。他不敢,隆美尔果然只有这点兵力,并且发起了进攻。  
隆美尔的进攻在柏林也引起了一阵惊惶,德国统帅部申斥他的莽撞行动,意军驻利比亚最高统帅加里波蒂地要求隆美尔绝对服从命令,两人几乎动手打起来。不一会儿,希特勒也发来了“停止进攻班加西”的电报。隆美尔却挥舞着电报,得意洋洋地说:“您别嚷嚷了,请看,元首已经给了我行动的绝对自由。”加里波蒂不识德文,一时未能识破他的诡计,虽然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隆美尔又向班加西挺进了。利比亚95%是大沙漠,4月初的中午,气温到摄氏48度,夜晚的冷空气又能使气温在一小时内降到0度。毒蛇、蝎子和蚊蝇大军时时困扰着人们, 还有那的沙漠风暴,以时速70英里的狂飙,搅起几吨滚烫的红沙,铺天盖地而来,它阻塞引擎的过滤器,遮住挡风玻璃,塞满人的耳鼻,甚至手表里也灌满了细小的沙粒。由于气温过高,里的油变得稀薄时,坦克只好暂停前进,连一切无线电通讯联络也失灵了。德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班加西。但英军撤退前把所有带不走的弹药汽油都炸毁了,城中燃起熊熊大火。隆美尔又命令部队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进,进攻!进攻!进攻!在他的辞典里只有进攻!疲劳、干渴、饥饿、高温、毒虫都在折磨着部队。隆美尔乘着轻型斯奇托在沙漠上空来回巡视,并经常降落在部队中间,有时候指责部下行动太慢,有时候为迷路的部队指明方向。一支奋力挣扎的摩托车部队刚想停下来喘口气,斯奇托飞机几乎擦着他们的肩膀飞过,紧接着一张纸飘落到地上,上面写着:“如果你们再不立即行动,我就下来!——隆美尔。”他仿佛从来不知疲倦,有两次还忙乱地闯进了敌阵,误把敌军当成了自己的下属。有一次巡视阵地时,却又遭到意军的射击——他们把它当成了英国侦察机。在艰苦的行军之后,德军又攻克了英军要塞梅奇尼,抓了1700多个俘虏,缴获了大批武器、汽车和粮食,紧接着又攻克了昔兰尼加的重要沿海城镇德尔纳。  
隆美尔的飞速进军与一连串的胜利震惊了英国,连丘吉尔也开始注意这位德军中将了,他从海上袭击德军的后背,切断其补给线。韦维尔与英国陆军大臣艾登、总参谋长迪尔等在举行会议,专门这样一个:在哪里能够挡住隆美尔?最后决定把抵抗点定在托卜鲁克。  
隆美尔果然大举进攻托卜鲁克了,因为它不但是一个良好的港湾,还封锁着32英里的海岸公路。不拔掉这颗钉子,进攻埃及与尼罗河流域时,托卜鲁克的守军就可以冲下来切断他的补给线。在茫茫沙漠之中被切断了补给线,无论怎样骁勇的军队也只有束手待毙了。  
4月11日,隆美尔发动了攻击,可是坦克被一条又宽又深的反坦克壕挡住了, 英军炮弹如雨点般泼下来,终于击退了德军的进攻。  
4月12日的突袭同样遭到了失败,并且了高昂的:第五轻装甲师的161辆坦克只剩下40辆了。  
4月13日,隆美尔命令机枪营的500名机****与大约20辆坦克再次进攻。隆美尔太轻敌了,他总以为敌人是惊慌失措、不堪一击、行将溃逃的,他不知道英国人已经决意坚守这个战略要点,用这么一点兵力去进攻34000名大英帝国最顽强的士兵所固守的要塞, 无异于集体****。500名士兵有的死于炮火,有的被刺刀挑死,有的当了俘虏,只有116人借着夜幕的掩护逃脱了厄运。  
隆美尔暴跳如雷,对着第五装甲师师长施特莱彻吼道:“你必须在下午4 时再次发起进攻!”  
“将军阁下,我们已经没有几辆能用的坦克了。”施特莱彻冷静地,“您也许不愿听从我的警告,但是我有责任提醒您:如果英国人摸清了我们的虚实,他们完全可以冲出要塞,我们根本挡不住他们的反攻,你我都会成为英国人的俘虏了。”  
隆美尔终于也冷静下来了,很不情愿地说:“你们师进入进攻型防御吧。”  
战场沉寂下来,双方都在休整。4月下旬,第十五装甲师主力人员被空运到班加西, 但是坦克等大部分装备还得通过地中海运送。隆美尔又组织了一次进攻,但仍然毫无进展。托卜鲁克之战使德意军队徒然损失了1000多名士兵和大量的装备。
英国人决定反击了。4月21日,丘吉尔命令地中海奇袭的黎波里,向岸上的弹药库、油库和各种装卸运输设施猛烈轰击,一艘艘意大利货船被、燃烧、沉没了,隆美尔最重要的补给港遭到了沉重的。丘吉尔又给非洲部队运去了大量新坦克,大大增强了英军实力。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中作战,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是坦克,进攻、穿插、迂回都少不了它,谁的坦克占优势,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韦维尔已经拥有500辆坦克了,他决定保留150辆作后备,将350辆投入进攻。英国人称这场进攻为“战斧行动”。  
隆美尔第十五装甲师的大部分坦克和还没有运来,他手头只有150辆坦克, 而且真正的战斗坦克只有95辆。英军则大部分是凶猛的马蒂尔塔坦克,其装甲厚度是德军的两倍。在6月15日的第一天进攻里,英军就投入了190辆坦克,向分散在100 多英里战线上的德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又一次失去了威力,炮弹被坦克厚厚的装甲弹了回来。马蒂尔塔坦克冲到德军阵地前100码停下来,开始用40毫米炮射击, 德军的反坦克炮被接二连三地打哑了。士兵们虽然很勇敢,在坦克冲到身边5码时仍在不停地还击, 但伤亡很大,的勇敢起不了多少作用。由于的黎波里遭奇袭,德军整条战线只有一半部队能得到弹药、粮食的补给,情况十分严重。  
隆美尔知道只有88毫米高射炮能马蒂尔塔坦克,就在哈勒法亚据点部署了5 门这种稀有武器,又在哈菲德山安置了4门,余下的4门交给了守卫萨卢姆的第十五装甲师。英军已经突破了部分阵地,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有的已与堑壕里的德军展开了肉搏。但是,他们的坦克终于一辆辆地被88炮击毁了,德国人守住了阵地。
第二天、第三天,越来越多的英国坦克和步兵投入了战斗。韦维尔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官,曾多次击溃过意大利军队,他有丰富的沙漠战,知道坦克占优势的一方终将。他用70辆坦克突袭德军防线薄弱的部分,迫使损失严重的德军且战且退,终于占领了哈勒法亚、塞卢姆等据点,托卜鲁克的守军也配合出击,占领了南边一沙地。这一连串胜利使韦维尔认为:很快就能击溃隆美尔了。  
谁也不敢想象,隆美尔在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压力之时,还命令第十五装甲师夺回了卡普诺据点,再向英军漫长的侧翼展开了一次反攻。尽管反攻没有多大进展,却使韦维尔对自己的侧翼明显不安,不敢不顾一切地集中兵力紧逼上来,让困境中的隆美尔获得了喘息之机。半夜以后,隆美尔命令第十五装甲师卡普诺,与第五轻装甲师平行向南推进。拂晓之前,这两个师都插入了英军侧翼,并且冲向哈勒法亚海岸,向英军的后勤补给线包抄过去。韦维尔的大量坦克已在进攻时毁于88炮,哈勒法亚隘口与塞卢姆要塞终于又被德国人夺了回去。第十五装甲师在迂回时遇到了英军主力,双方进行了一场的坦克会战,德国人被击退了。可是当英军继续向北攻击,直扑德军集结地时,却扑了一个空,狡猾的德国人已绕到了英军后方。第五轻装甲师在推进中击溃了英军第七装甲旅,然后一路向东横扫。隆美尔立即将第十五装甲师的剩余坦克全部调到第五轻装甲师的攻击线上,改两路包抄为一路突击。兵力一集中,打击力量也大得多了。  
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哈勒法亚和卢塞姆遭到英军的猛烈进攻。隆美尔派出一架战斗机,给要塞守军散发传单鼓劲:“我军的反攻已取得节节胜利,敌军被迫处于守势,整个的胜负取决于你们能否守住哈勒法亚隘口和海岸平原。”守军士士气大振,浴血苦战。韦维尔久攻不克正面要塞,又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只得炸毁了携带的军需品,传令向南撤退。  
“战斧行动”失败了,英国人损失了220辆坦克,德国人损失了大约100辆坦克。一名被俘的英军少校要求看一看摧毁马蒂尔塔坦克的大炮,当88毫米高射炮摆在他面前时,他沮丧地说:“这太不公平了,竟用******的高射炮来打坦克!”这个胜仗使隆美尔在德国的声誉达到了顶点,希特勒便提升他为坦克上将。  
“战斧”反攻的失败使韦维尔一夜之间老了10年,他被撤换了。 丘吉尔任命原驻印总司令奥金莱克将军为中东总司令,专门对付隆美尔。英国人决定现发动一次“军战役”,他们向非洲运来了大批军队、大量装备与给养,奥金莱克的士兵、坦克和大炮都远远超过了对手,但是他还不敢发动进攻,因为他害怕隆美尔。  
隆美尔狡猾多诈,行动敏捷,是一条典型的沙漠之狐,英国士兵几乎把他看成了超人,他们不敢同这个沙漠中的精灵作战。不消除这种,能打胜仗?奥金莱克决定先干掉隆美尔。他派一名间谍化装成人,在大沙漠中转悠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德军司令部。奥金莱克借着夜幕的掩护空投了一个突击队,对德军司令部来了场突然袭击。突击队打死了两名德国军官,自己也不是被打死就是作了俘虏。英国人不知道,这个司令部因为离前线太远,隆美尔早已把它改为后勤指挥部了。正在罗马度假的隆美尔听到这个时,只是困惑地摇摇头说:“怎能设想,我会在离前线那么远的指挥战斗呢?”  
奥金莱克不得不在战场上与隆美尔决一雌雄了。1941年11月,“十字军战役”打响了。英军投入了724辆坦克,此外还有200辆作预备队。隆美尔只有260辆,其中70 辆还是旧马克二型坦克,只装备了一挺20毫米的炮,对敌军的任何装甲目标都不起作用——希特勒把大批精锐都调到东线进攻俄国人了。另外,意大利人有154辆坦克,但都是破烂货, 只能起陪衬作用。随着奥金莱克的猛烈进攻,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英国人也用坦克向德国人的包围圈发起猛烈冲击,力图突破重围,与正面进攻的英军会师。隆美尔成了夹在三明治里的肉,他苦苦撑持了几天,终于挫败了英国人突破防线的企图。由于连续进攻,英国人的战线越拉越长。隆美尔看准时机,频频出击,总是在对手意料不到的地点打击他们的薄弱之处。英国人大举进攻时,他把自己的坦克主力藏匿着,只用反坦克炮将对手的坦克一辆辆击毁。英国人稍有松懈,他又突然用50多辆坦克收复了一个被占领的,重创了守卫机场的英军。英国人用100多辆坦克向机场反扑,却又遭到反坦克炮的狙击,损失惨重。白天他且战且退, 夜晚却突然袭击了英军的一个装甲旅,缴获了50几辆装甲车。  
在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后,德军向英三十军据守的一个山岭发动了大的进攻。因为步兵跟不上坦克的速度,坦克又消灭不了战壕中的英军,德国人就以坦克为先导,让整团整营的士兵乘在卡车上跟进,军官乘着小汽车也夹杂其间督阵。这种集团冲锋几乎是集体****,在英军密集的炮火下,一辆辆汽车化成了一团团巨大的浓烟烈火,官兵们的残肢碎骨四处横飞。但是,这股机械狂潮还是不断地涌进,迅猛无比,终于冲垮了英军阵地。这时,占领机场的德军又从身后杀来。轮到英国人变成夹在三明治中的肉了,他们自知打输了,只得急急撤退,以免全军覆没。  
隆美尔又取得了胜利,他本来可以乘胜扫荡战场,全歼敌三十军,但是他认为这样做只能获得一个小胜,他要获一个大胜,那就是立即集中集中全部兵力,向埃及边境突进,出其不意地歼灭英第十三军和第八集团军军部。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如若,那就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他站在金字塔下了。  
这个计划大出英国人意料之外,造成了英军极大的恐慌,坦克、吉普车拼命狂奔,唯恐落入德军之手,飞机在跑道上抢先起飞,互相撞击,燃起冲天大火,真是兵败如山倒。隆美尔的机械化部队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忽然,一道又宽又厚的边境铁刺网——西迪奥马尔要塞挡住了隆美尔。这个要塞本来是在意大利人手中的,隆美尔不知道,英国人已经攻克了它。长途奔袭的德军早已疲惫不堪,稀稀拉拉的有几十英里长,像英军一样四分五散了。隆美尔冲在最前面,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差一点成了英国人的俘虏。  
第二天,隆美尔渐渐收拢了零零落落的部队,但是根本攻不下严阵以待的西奥迪马尔要塞。而这时,丘吉尔给奥金莱克运来的一个装甲师,已在苏伊士登陆,很快就能开赴前线。奥金莱克可以放心大胆地他的预备队了,溃乱的英军也从惊恐中恢复过来,重新进行了整编。隆美尔只剩下40几辆坦克了,而奥金莱克尚有近300辆。 此时如果仍留在托卜鲁克外围,德军就有被全歼的危险。隆美尔果断地放弃了昔兰尼加,迅速向西撤退,一直退到他最初发起攻击的阿拉盖防线。奥金莱克意外获胜,下令追击。不料隆美尔突然回身反击,英军一个装甲旅的100多辆坦克被击毁了三分之二。从此以后, 英国人再也不敢轻视这支疲惫不堪、拉拉杂杂的后撤军队了。  
1942年1月,就在双方都认为隆美尔的准备和给养仅能勉强用于防御时, 就在英军正为一次新的进攻集结兵力时,隆美尔却又发动了一场进攻。 经过两个月的补充, 他已经拥有150辆坦克了。和他对垒的英军约有360辆,但是稀稀拉拉地分散在几个城镇和一些沙漠兵站中。  
“我们一定能获胜,”隆美尔十足地对部下说,“英国人认为我们刚刚败退,惊魂未定,尚未恢复元气,一定不敢进攻。但是他们错了。”  
为了迷惑英军,他故意放出撤退的风声:白天让扬起漫天灰尘的运输车向西行驶,再悄悄掉头驶回来;他烧掉不少木板房,还故意炸了部分弹药,并把港中几艘破船点着了。一切迹象都表明:德军真的要撤退了。  
1月21日上午,隆美尔的装甲部队迅猛异常地扑进了敌阵。英国人措手不及, 他们的坦克有的卸了炮塔,有的脱掉履带,有的吊出引擎,除几辆被击毁外,都成了德军的战利品;士兵们乱哄哄地转头逃跑,大批大批地当了俘虏。不过,由于英国人迅速地撤退,隆美尔围歼其主力的企图未能得逞。在头5天的进攻中,德军就击毁了英军坦克299辆、大炮 147门,俘虏935人。德军损失了3辆坦克,只有3名军官和11名士兵阵亡。 隆美尔乘胜重新进入昔兰尼加,攻占了班加西。  
5月26日,隆美尔又发动了一次进攻。  
他几乎每次都是以少击多,但是因为他能集中兵力,迅速运动,总能造成局部优势,给对手以沉重的打击。他又是一个搞蒙蔽和伪装的老手,倘若对手认为他某些地方兵力最强,那么恰好是最薄弱的地带;而当对手认为某处是他的弱点,冒险进攻时,他又变得十分强大。如果他的进攻又有佯攻伴随,对手总是把假的当成了真的,将炮弹倾泻到佯攻的地方;如果对手把进攻看成摆样子而忽视,却实际上是真正的进攻。在围困托卜鲁克时,守军曾炮轰了德军的观察哨。于是隆美尔命令锯倒所有的电线杆,一夜之间在托卜鲁克四周架起了30多个这样的塔楼,而且都有全副的假人在不停地观察,不时地顺着楼梯上上下下——这些假人都由射在防空洞里的士兵用绳子操纵。守军受了迷惑,向这些观察塔射出了一连串猛烈的炮火。连续几天的射击,有些塔楼都被打塌了,假人却依旧伫立在那里。当守军发觉上了当,不再轰击时,假人又换成了真正的观察兵。一位被俘的英国军官说:“和你们的这位将军打交道,我们简直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6月21日,隆美尔一举攻克了他曾长期围困的托卜鲁克,俘敌25000名,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第二天,他被欣喜若狂的希特勒提升为陆军元帅。  
同盟国的局势严峻起来,完全可以设想,攻克托卜鲁克之后,隆美尔消除了后顾之忧,定会全师东进,直逼开罗与苏伊士运河。这条大动脉一经切断,英国人就再也无法在非洲立足了,而德国人就会夺取中东大油田,威胁俄国人的南翼,德意舰队就可以自由出入红海,控制南非航线,渗入洋。这样一来,就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德军与的会师了。丘吉尔惊呼:  
“隆美尔!隆美尔!——别的都无关紧要,只要能打败他就行!”    --------------------------  三、再衰三竭的阿拉曼之战  
攻克托卜鲁克后,隆美尔继续挥师东进,仅仅10天功夫,就于日, 挺进到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这是通往开罗的最后一道屏障了,英军虽然进行了英勇抵抗,他们的坦克与兵力同德军相比,有的是3:1,有的是5:1,都大占优势,但仍然吃了不少败仗, 面临全线崩溃的危险。丘吉尔解除了奥金莱克的职务,任命亚历山大将军为中东战场总指挥,蒙哥马利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命令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败隆美尔。  
隆美尔一再推迟着进攻日期,因为装甲部队的汽油只够行驶100英里了,通过地中海的轴心国油船一再被英国人击沉.他曾经对给养问题不屑一顾,没想到正是给养不足成了他的致命弱点。  
拖到8月30日,他决定不顾一切地进攻了。隆美尔投入了203辆坦克,英国人却有767辆。这本来算不了什么,隆美尔向来是以少胜多的。不同的是,他的对手不再是韦维尔、不再是奥金莱克,而是智勇双全的劲敌蒙哥马利!  
进攻一开始就不顺利。  
战前,德军在前线击毁了一辆英军吉普车,车中有一名已被击毙的英军少校,从他的公文包中搜出了一份军用地图。隆美尔如获至宝,因为图上清楚地标明了英军的兵力部署,软沙地、硬沙地、布雷区都一目了然。他哪里知道,这个英军少校已被德国间谍拉下了水,案发后,英军强迫他带上这份假地图,到前沿阵地来送了命。尽管有人对这地图产生了怀疑:它太新,太精细,不像是真正使的。但因为拿不出更好的图来,隆美尔还是根据它制定了作战计划。  
德军是在8月30日晚上出发的,第二天,装甲部队就了密集的布雷区, 而那份地图上却标明这儿根本没有布雷。突然,英国人发射了照明弹,英军的机枪和大炮立刻开火,飞机也来猛烈轰炸。德军的卡车、运兵车和坦克被纷纷击中,燃起了熊熊烈火。德军毕竟是久经战阵,很快克制了惊慌,坦克、大炮一齐还击,工兵则冒着炮火顽强排雷,拼命为装甲部队打开了一条狭路。但是德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一个装甲师长也阵亡了。隆美尔自知中计,一贯欺骗敌人的人也被敌人欺骗了,他立即命令停止前进。一个参谋官争辩道:“我们为突破雷区已经作出了重大牺牲,如果现在放弃进攻,官兵们的鲜血不是白流了吗?”隆美尔当时已患病在身,终于同意了参谋官的意见,命令进攻前面的山脊,力求获得一个立足点。  
蒙哥马利早已在山脊上布下重兵,他要在这儿彻底打破沙漠之狐不可战胜的。  
炮弹如冰雹,机枪似暴雨,德军凶猛进攻,英军顽强抵御。蒙哥马利早已研究了隆美尔的战术,他没有派出坦克往隆美尔的反坦克炮上栽,只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炮兵与。德军连续冲锋都被击退了。  
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川流不息,隆美尔一个早晨就遭到了6次大轰炸。 他的另一支进攻部队陷入一片软沙地,车辆几乎开不出来——又是那该死的假地图! 偏巧下午刮起了一场铺天盖地的沙漠风暴,才把德军装甲部队从英国皇家空军的大轰炸中救了出来。入夜,两军继续苦斗,双方都打得非常顽强,连枪托、刺刀、匕首也用上了。山脊的东面是一大片开阔的硬沙地,很便于坦克作战,但德军的燃料只够开30英里了。  
9月1日拂晓,隆美尔驱车巡视战场,发现在这片狭窄的地段上,铺满了他的坦克残骸。更大的打击是:一艘载着1200吨汽油的意大利油船在托卜鲁克港外被英国潜水艇击沉了。第二天,另一艘载量1100吨的油船又遭到了同样的。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撤退,金字塔与苏伊士运河梦很快破灭了,战无不胜的沙漠之狐终于被击败了。  
其实,德军的伤亡并不太严重:536人战死,38辆坦克被击毁。 英军尽管站稳了脚跟,却损失了68架飞机、27辆坦克和更多的伤亡。然而,英军能够弥补这些损失,一船又一船的军队、装备和给养源源不断地从、美利坚、各港口运到埃及,时间越长,英国的实力就越雄厚。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到利比亚的黎波里之间,有一个总面积只有122 英里的列岛,它是英国的军事,那儿的飞机、经常切断轴心国的海运线,使隆美尔的非洲军难以获得足够的补给。一度时期,希特勒派第10航空队进驻西西里,对马耳他狂轰滥炸,取得了地中海的制空权,非洲德军的补给情况就好得多了。后来,随着东线战场吃紧,第10航空队被调往俄国助战,马耳他又恢复了生机,地中海又成了盟军的天下。隆美尔的补给越来越困难了,马耳他这柄利剑终于刺中了他的要害。  
隆美尔估计蒙哥马利会乘胜从正面进攻,他设计了十分全面的防御,在防线前沿埋设了近50万颗,雷区后面是步兵阵地,阵后有巧妙的反坦克炮,最后是装甲部队和摩托化师。隆美尔称这片防御地为“魔鬼的乐园”,他要在英军陷入雷区后,令两端同时反攻,围歼蒙哥马利的精锐部队。完成了这些部署后,他于9月23日回德国治病, 临上飞机前,还对接替他的施登姆将军说:“英国人的总攻估计在10月23日前后,一旦战斗打响,我就放弃治疗,返回非洲。”  
蒙哥马利果然在10月23日晚上发起了总攻,1500门大炮怒吼了,德军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第二天早晨,英军打通两条走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进攻目标。那天下午,隆美尔接到了从罗马打来的长途电话:“蒙哥马利开始进攻,施登姆将军失踪。”隆美尔立即出发,于25日傍晚飞回了前线。此时,阿拉曼大厮杀已进行了48小时,英军已以排山倒海之势占领了德军的布雷区。  
“你们为什么不用炮火还击?”隆美尔怒不可遏地责问部下。  
“施登姆将军严禁开炮,因为我们弹药有限。”部下翼翼地回答。  
“荒唐!这简直铸成了致命的大错!”隆美尔吼道。但是,一切都已迟了,何况施登姆已经死了——死于心脏病突发。  
激烈的战斗又打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隆美尔从望远镜中观察到:英军的重点进攻在北部,他们已经攻占了28号高地。隆美尔果断地将后备队从调集过来,击退了英军的一次又一次猛攻。在以后的几天里,他组织部队向28号高地殊死反扑,使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血流成河。  
隆美尔拥有8万多人的德意部队,但实力仍无法与英军相比。英军在兵员上占2:1的优势,坦克3:1,大炮5:1,飞机10:1,各种军用物资堆积如山,几乎有打不完的弹药。隆美尔原来的对手都畏惧他,不敢与他决战。一旦打起来,也只求不败,至少不至于惨败,所以手头总是保留着相当一部分实力,以免全军覆没。蒙哥马利可不同了,他一点也不害怕隆美尔,相信自己一定能击败他,所以全力以赴地投入进攻,全力以赴地投入决战,尽管自己也损失惨重,却能不让隆美尔钻空子,堵塞了他转败为胜的可能。  
对28号高地的反攻遭到了皇家空军的猛烈轰炸,损失惨重,隆美尔的大部分装甲力量都消耗在这场反攻中了。有一项战术可以击退部分英军,使隆美尔暂时度过难关,那就是先后撤几英里,把反坦克炮退出英军大炮的射程保存下来,再诱敌,给英军坦克以重创,这是隆美尔的一贯战术。可是,当他又有两艘油船被英国人击沉后,沮丧极了,认为已没有足够的汽油将这种战术付诸实施了,直到他大撤退时才发现:装甲军团尚储备了1200吨汽油,弹药也还算充足。  
蒙哥马利决定从28号高地西部打开缺口,他让第九装甲旅的132辆坦克打头阵。 德军顽强抗击,反坦克炮群和88炮呼啸着,猛轰已突破阵地的英国坦克,第九装甲旅还不断地碾上地雷,连连爆炸,德国人准确而猛烈的炮火又打得一辆辆坦克开了花。经过几个小时的搏斗,第九坦克旅只剩下19辆坦克了,但德军的大炮也基本上被打哑了。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英军的进攻了,第九装甲旅及其后续部队一路飞驰,如入无人之境。  
隆美尔的防线崩溃了,他只剩下35辆坦克了。11月2日晚上,他下令撤退,因为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死守,只会招致全军覆没。哪知11月3日, 希特勒下了一道命令:“你们必须死守阿拉曼阵地,不许后退半步!不胜利,毋宁死!”  
本来,英国人并未发现德军撤退,仍然向着德军已放弃的阵地猛烈轰击,蒙哥马利正在准备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但是,隆美尔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他矛盾极了,时而勃然大怒,时而垂头丧气,终于将命令传达下去,要求所有部队返回阵地坚守。  
那天晚上,隆美尔烦躁地在指挥车旁走来走去,作着痛苦的抉择,他忽然对一名参谋说:“如果我们死守在这儿,部队就活不出三天。”过了一会儿,他又喃喃自语:“作为一个总司令,我有权利违抗元首的命令吗?”沉思了好一阵,他又对参谋说:“如果我服从了元首的命令,部队就有不服从我的危险,的第一!”  
最后,他破天荒地叫道:“元首简直发疯了!”  
11月4日,隆美尔发现只剩下22辆坦克了,终于再次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但是已经迟了一步,蒙哥马利的进攻已经开始,撤退变得异常困难。由于希特勒的命令和隆美尔的犹豫,1万多名德意士兵未能撤出来,成了英国人的俘虏。蒙哥马利大获全胜,尽管他的1000 多辆坦克已损失了一半,他还是将这剩下的500多辆全部投入了追击, 一定要捉住那只“沙漠之狐”。  
隆美尔率领着7万多人的部队开始了的撤退。他已是一只累累的狐狸了, 但是既然是狐狸,就保存着狡猾的本性。他撤退的速度快得出奇,先放弃了马特鲁,又放弃了塞卢姆,再放弃了托卜鲁克,直向1000多英里以外的阿盖拉防线退去。蒙哥马利总以为他会在托卜鲁克坚守的,因为这个要塞曾使德军流了不少血,也为隆美尔带来过巨大的荣誉。但是蒙哥马利扑了空。  
撤退,隆美尔碰上过好多有利的,他本可以一下蒙哥马利的,但终因燃料,只得作罢。不过,他在退却的路上大摆地雷阵,沿途仓库中的炮弹、都被他的工兵部队改制成各式各样的地雷,在英军可能宿营的城镇和寺庙中都布满了真假混杂的地雷,虚虚实实,防不胜防,甚至里也有带引信的****。越来越多的英军官兵被炸死炸伤,英国人只得放弃了公路,专走小路和干河床。可是,同样有伪装巧妙的地雷在等着他们,蒙哥马利不得不放慢了追击速度。隆美尔得以从容撤到了阿拉盖防线,再从阿拉盖防线撤到的黎波里,最后又撤到了。   
这时,军队已在北非登陆。隆美尔虽然两次挫败了,但他知道:轴心国部队腹背受敌,大势已去,北非肯定是保不住了。他一再向希特勒呼吁:“非洲已无法固守,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快把军队撤出非洲。”希特勒大发脾气,他指责隆美尔不懂,因为在非洲保持一个桥头堡,就能让意大利继续留在轴心国的营垒里。希特勒也许有,问题是,他是否还有力量在非洲维持一个桥头堡呢?他让阿尔尼姆将军接替了隆美尔,而让隆美尔回治病。  
1943年3月,隆美尔离开了非洲。临走之前,他还指挥军队又打了一个胜仗, 多少挽回了点。  
5月,美英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彻底歼灭了非洲的德意军队。大约25 万名轴心国官兵被押进了盟军的战俘营,其中有15万德国人,包括阿尔尼姆将军。  --------------------------  我是一个卖的店,都是在批发手机充值卡,50元进货价格要49.5元,一年下来没有什么利润。后来通过网上了解到弘杨有限手机充值卡招商,立即进了一批货。50元进货价格要15元,谋利2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赚的钱比以前一年都要多!   再次帮大家:
晓婷      --------------------------------------------------------------------  【我想】因创业而遭到处处碰壁,处处不顺心,有那份心想做,却没那份力去做,  "有心而力不足"那么我可以保证暴利充值卡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的,  --------------------------------------------------------------------  ---------------------------------------------------------------------  【可免费加盟】命运的好坏往往起源于自己的,好的选择才能决定自己的去处,  相信你的加入会是你的改变,诚信,闲者绕道,鄙视忽悠者  ---------------------------------------------------------------------  ----------------------------------------------------------------------  【后续】最后声明一下:无心者就别来了,浪费大家的精力,所以请别拿自己宝贵的时间来开这些无聊的,  是送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  四、被逼****与隆重的“国葬”  
1944年1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西线B集团军总司令和驻法德军统帅。这支部队是专门用来抵御美英军队的渡海进攻的,希特勒吹嘘说:要把欧洲的西海岸线建成固若金汤的“大西洋壁垒”。  
日凌晨,盟军千船齐发,无数飞机、大炮猛轰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德军阵地。拂晓后,大批盟军登陆,不久,就在三处海滩取得了立足点,并且向纵深推进了2至6英里。“大西洋壁垒”在几小时内就被突破了。  
6月6日是隆美尔的爱妻露西的50岁生日,6月5日,隆美尔就带着给露西的礼物——一双新皮鞋回到了德国的,与妻儿欢聚一堂。他不相信盟军会把登陆地点选在诺曼底。当他得到消息后赶到司令部时,已是6日下午了。面对盟军的海陆空优势, 隆美尔提议先把部队撤到敌方炮火的射程之外,再伺机反攻。希特勒断然拒绝,作出“寸土不让,驱敌下海”的荒唐决定。隆美尔也地认为,盟军将在别的地方发起一场更大规模的登陆行动,因此,他不敢把全部兵力都用来反攻诺曼底的登陆盟军。6月12日, 盟军在诺曼底地区登陆的多股部队顺利会师,组成了坚强的防线和后勤补给线,希特勒“驱敌下海”的彻底破灭了。  
6月17日,希特勒亲自到法国巡视。隆美尔汇报了军事上的不利后, 壮着胆子说:“现在,应该让政治起它应起的作用了,否则西线的局势将会很快恶化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希特勒冷冷地说:“你的责任是指挥战斗,隆美尔,政治不是你应该关心的事。”“可是,我的元首,”隆美尔还想说下去。希特勒勃然变色,严厉地打断他:“在遭到严重的军事挫折时,想谋求有利的政治机会,太幼稚了!这种机会要在你取得军事胜利后才会出现!”  
“军事胜利”淡何容易!隆美尔知道:盟军在陆海空方面都占了绝对优势,前线的德国部队如同骄阳之下的白雪一样迅速融化,尽管那些中了毒素的士兵们都像“魔鬼一样”地拼命战斗,但又怎能挽救这必然溃败的大趋势呢?  
过了10来天,希特勒召集他的高级将领们开会。隆美尔再次站起来说:“元首阁下,我想首先谈谈我们的政治局势。全世界联合起来对付德国,而力量的平衡......”希特勒把手朝地图上猛然一击,厉声说:“陆军元帅,请谈军事局势!”可是隆美尔固执地说:“我的元首,要求我应该先谈谈我们的整个局势。”希特勒吼道:“别忘了,你仅仅是一个军事长官,除了军事以外,什么也不许谈!”隆美尔沉默了一阵,当希特勒再次叫他发言时,他还是说:“我必须坦率地说,不谈到德国这个主题,我就不离开这里!”希特勒咆哮起来:“那你现在就离开这屋子吧!”  
隆美尔离开了会场,当晚就回到了他在法国的司令部。他要继续指挥战斗,尽管谏诤失败,但是他下定决心: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也要效忠于元首。他还在幻想:再找个机会晋见元首,说服他谋求“政治解决”,也就是与媾和,然后集中全力去对付东线的俄国。他甚至要希特勒允许自己去和老对手蒙哥马利晤面,劝蒙哥马利与德国联手反对俄国。有人问道:“如果元首拒绝了你的建议,那你准备?”  
“那我就利用我的影响与声望,直接与谈判。”其实,隆美尔应该知道,美、英、中、苏等国早在1942年就发表共同宣言,誓与法西斯战斗到底,决不与轴心国单独媾和。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西方如果拒绝呢?”那人又问。  
“那我就敞开西线,”隆美尔答道,“现在的问题是:英国人与美国人必须先于俄国人到达柏林!”  
可是,他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7月17日,隆美尔驱车去前线巡视, 在回司令部的路上遭到空袭,头部负伤,不醒,被送进了巴黎的抢救。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头部有4块碎骨,伤势颇重,但终于被救活了,一直到8月8日才出院,回到德国的家中休养。 出院前,他还对一位前来探望他的上校说:“我一恢复就去见元首,开诚布公地告诉他:这出戏该收场了,德国人民蒙受的苦难太多了!”他尚未意识到,他不可能再他的元首了,他的生命已快走到尽头了。  
隆美尔对妻子露西忠贞不渝,他征战在外时,无论战事紧张,几乎每天要给妻子写一封信,当然,有些是由他口述、部下代笔的。他把露西宠坏了。高斯曾是隆美尔最得力的参谋长,但是有一次,露西与其口角后,竟要隆美尔撤换高斯。隆美尔竟然满足了露西的要求,接任参谋长职务的是斯派达尔中将。在德部,密谋暗杀希特勒的时有,斯派达尔就是密谋组织的一个成员,他经常和一大批密谋瞒着隆美尔开会。鉴于隆美尔在军队与群众中的巨大声望,他们甚至打算在干掉希特勒后,让隆美尔出任临时首脑或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虽然隆美尔已经意识到希特勒政权犯下的滔天罪行,虽然对希特勒开始不满,产生了与他的命令背道而驰的念头,但是从根本上说,他还是效忠于希特勒的,他不可能将任何强硬手段施加于希特勒,更别说谋刺元首了。  
然而密谋组织不能因为没有隆美尔的而停止行动。  
7月20日,密谋组织的一个成员施道芬堡上校在参加希特勒召开的一个会议时, 成功地将一只贮有定时****的皮包放在希特勒身边,然后借故溜了出去。几分钟后,****爆炸了。施道芬堡认为希特勒及参加会议者都已被炸死了,立即通知柏林的同伴,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纳粹****。但是人们不久就发现,希特勒并没有死,只是受了点轻伤,他立刻对密谋分子们进行了血腥镇压,短短几个月间,就处死了5000人,其中包括一大批元帅、将军等高级军官。  
隆美尔的部下除了斯派达尔外,还有不少参谋加入了密谋组织,其中有一个叫施图尔纳格,另一个叫霍法克。隆美尔负伤住院后,接替他职位的是另一位陆军元帅克鲁格,他对密谋分子颇为同情,但拒绝参加政变。施图尔纳格听到希特勒的“死讯”后,立即逮捕了巴黎的。当他得知希特勒还活着时,就开枪****,未遂,被押解到柏林后了。昏迷之中,他曾喃喃地呼唤着隆美尔的名字。霍法克被捕后,的求生欲望使这条垂死的小鱼游到两位权势赫赫的陆军元帅身后去,他“供出”了克鲁格与隆美尔。希特勒立即解除了克鲁格的职务并召其。克鲁格服毒****了。  
隆美尔在医院里听到希特勒遇刺一事,他愤愤地不住唠叨:“!简直不可思议,竟然对元首下毒手!”在给露西的信中又说:“有人居然妄图谋害元首,这使我极为震惊。感谢,一切都平安无事。”出院后回到家中,他从中、报纸上获悉:施图尔纳格、霍法克和巴黎的其他一些参谋被判处死刑,斯派尔达也被捕入狱了。不久,他又发现住宅附近出现了一些可疑的身影——一定是秘密警察,自己已经被监视起来了。  
中午,希特勒大本营有两位将军驱车来到隆美尔的住宅,一位叫布格道夫,另一位是他的副官迈塞尔。布格道夫是隆美尔的老,他事先打电话通知隆美尔说,是元首让他来的,准备同他谈一谈他“未来的职务”问题。  
两位客人彬彬有礼地与隆美尔互相致敬,露西热情地邀他们共进午餐,布格道夫婉言推辞道:“让我们先谈公事吧。”然后又问隆美尔:“我们能不能与陆军元帅阁下单独谈一谈?”  
“当然可以。”隆美尔的脸上抹过一丝宽慰的神情,他把客人们让进了书房。布格道夫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他打量了隆美尔一眼,就道:“你被为谋害元首的同案犯,这些材料就是证据。”  
隆美尔从布格道夫手中接过材料,那是霍法克的供词,这些供词加上施图尔纳格昏迷中的呼唤,构成了对隆美尔的起诉书。极度痛苦的表情在隆美尔脸上一闪而过,他有口难辩:如何说得清自己根本没有参与暗杀阴谋,甚至时至,除了从广播中、报纸上听到的外,对这阴谋一无所知呢?自己所盘算的一切,难道不就是不管元首同意与否,都要与英美议和吗?当然,必须承认,就凭这一点,也可以把他送上绞架了。不过,如果没有“谋刺元首”这一条,凭自己的巨大功勋与威望,元首是会宽恕自己的。而这“谋刺”的罪名,却是最难说得清楚的了。既然注定要死,多说又有什么用?但他还是问了一句:“元首知道这件事吗?”  
布格道夫点点头说:“元首让你选择:如果你对霍法克的指控一无所知,那就必须向元首交代;如果不是这样,逮捕和审讯将不可避免。”  
隆美尔的两眼湿润了,他知道所谓“选择”不过是装装门面罢了,他必须死,这是别无选择的。布格道夫又说:“元首允诺,如果你自尽,对你的叛国罪将严加保密,还将为你举行国葬,而且保证不对你的亲属采取非常手段,露西将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最后,还要为你一座纪念碑。这是对你从前为帝国建立功勋的肯定。”  
隆美尔从最初的震惊中平静下来,他忽然想起,几天前一个从西线回来的老部下告诉了他一个确切的消息:英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后,由于德军顽强抵抗,一度进展缓慢,就又组织了一个5人暗杀小组,于7月25日空投到法国,到处隆美尔的秘密司令部,准备干掉他。只因隆美尔已在8天前负伤并离开了前线,暗杀小组才不得不中止了行动。 自己没有死于枪林弹雨的战场,也没有死于敌方的暗杀阴谋,为什么却要死在一向为之效忠的元首之手呢?这些话当然是不能说的,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好吧,我承担后果,我把自己忘掉。”  
几分钟后,隆美尔上楼走进了妻子的卧室,毫无表情地说:“我将在15分钟内死去,元首认为我犯了叛国罪,我必须在服毒与受审之间作出选择。布格道夫带来了能在3 秒钟内致人死命的毒药,15分钟后就会从附近的医院打来一个电话,说我在外出途中脑伤复发了。”露西惊呆了,顿觉天昏地暗,头晕目眩,然而她极力克制住自己,勇敢地迎接了最后的拥抱。  
隆美尔又与15岁的曼弗雷德告别。当他走下楼梯时, 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回头对跟上来的儿子说:“斯派达尔估计也难逃厄运,你要好好照顾他的夫人,曼弗雷德。”  
隆美尔他那非洲军团的皮茄克,手里拿着元帅的节杖,跟着两位将军上了车。车行一、二英里后,在森林旁的路上停了下来。布格道夫命令迈塞尔与司机一起下车,沿公路往回走了。大约过了四五分钟,当两人回到车上时,发现隆美尔已直挺挺地死在座位上了。  
隆美尔的“研究小组”早已成立,“国葬安排计划”也预先拟定,只待填上日期与地点就行了。希特勒给露西发来了唁电:“您丈夫的死给您带来巨大的损失,请接受我最真挚的吊唁。隆美尔的英和北非英勇的战役联系在一起。”  
在隆重的国葬仪式上,德国陆军高级将领伦斯德致悼词,他站在裹着
字旗的隆美尔前说:  
“他的心是属于元首的。”    【主要参考资料】  
1.西德•莫勒
编译《纳粹元帅浮沉记》
2.英•戴维•欧文 著,卜珍伟
等译《隆美尔》
3.美•威廉•夏伊勒
著,黄乐山
等译《第三帝国的兴亡》
4.西德•赫内著,时波
译《第三帝国军报局》  
5.英•布洛克著,朱立人
等译《第二次世界史》
6.英•莫尔著,尚钢
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
7.法•米歇尔
译《第二次世界大战》
8.西德•施佩尔著,邓蜀生
等译《第三帝国内幕》  
著《沙漠之狐隆美尔》  
主编《世界家全书》  --------------------------  蛋蛋在振动,不停地振动。--------------------------  百年不遇的好帖子,不得不顶--------------------------  我也想了解了解!!!先顶一个--------------------------:/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0433.shtml&&&&&&&&&&我烧烧烧,炼丹,炼器,炼符,废墟炼丹师最帅&&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最新查看
最新评分最近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亿战斗力美女战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